人格心理学考试重点2016.06

发布时间:2017-01-01 12:51:23

人格心理学复习题 2016.06

一、名词解释

1.特质

特质是人格的基本单位。

是“一般化了的,个人所具有的神经心理结构

有使多种刺激在机能上等价作用,并有引起和导致一贯的适应和表现行为的能力。

中心特质

概括性比首要特质低,是构成人格结构的主要成分

由一些在某种程度上独立而又彼此联系的特质构成的

构成个体独特性的几个重要的特质。

首要特质

一个人具有的最典型、最有概括性的特质

影响一个人行为的方方面面。

次要特质

个体的一些不重要的特质,往往只在特殊情况下表现出来

只有关系非常近的人才知道。

2.主观幸福感

心理学的一个专门术语专指评估者根据自定的标准对其生活质量的整体性评估

是衡量个人生活质量的综合性心理指标,反映主体的社会功能与适应状态。

习得性无助

指通过学习形成的在情感和认知行为上表现出消极的心理状态

一种自我无能的心态。

③自我效能感

个体对自己所具有能力的主观评价和确信。

3.人格面具

人在公共场合中表现出来的人格方面,其目的在于表现一种对自己有利的良好形象以便得到社会的认可。

一个面具就是一个子人格,或人格的一个侧面。

自我防御机制

指人们在面对挫折和焦虑时启动的自我保护机制

多采用歪曲现实的方式来保护自我,缓和或消除情绪上的不安和痛苦。

4.人格

个体内在心理物理系统中的动力组织,决定一个人对环境独特的适应方式。

个体在先天生物遗传素质的基础上,通过与后天社会环境的相互作用形成的相对稳定的、独特的心理行为模式。

阿尼玛

男性心灵中的女性成分或意象

③阿尼姆斯

女性心灵中的男性成分或意象

④原型

集体潜意识的主要内容。

对某一外界刺激做出特定反应的先天遗传倾向

⑤自性

指自我的本性,是集体潜意识的核心。

作用是协调人格的各组成部分,使之达到整合统一,即自我实现。

6.创造性自我

人不是遗传作用和环境影响的消极接受者。

人具有主动性和选择性,可以创造性地选择适合自己心理发展的活动方式。

自我同一性

人对自我一致性(连续性)的感知。

个人潜意识

人格结构的第二层,潜意识的表层,与意识中的自我最接近。

包含了一切被遗忘了的记忆、知觉、被压抑的经验以及属于个体性质的梦

是发生在个体身上与个体的经验相联系的心理内容。

集体潜意识

人格结构最底层的无意识。

指漫长的生物演化过程中人类祖先世代积累的经验,是人类必须对某些事件做出特定反应的先天遗传倾向。

机能自主(动机独立)

成为独立的动机。这些动机与它原先赖以产生的需要已经没有依赖关系。

统我(自我统一体)

用来描述统一于单一概念下的自我的各个方面。

二、复习题 济南大学 教育与心理科学学院

1.人格有哪些基本特性?

①整体性(统整性)

一个现实的人具有多种心理成分和特质,它们并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密切联系并整合成为一个有机组织

②稳定性(与可变性)

1) -人格的跨时间的持续性。在人生的不同时期,人格持续性首先表现为自我的持久性。过去的我透过现在的我,影响着我的现在和将来。

-人格的跨情境一致性。在不同情境中,人的心理与行为特征也是相对一致的。

2)人格的稳定性并不排除其发展和变化。

-人格特征随着年龄增长,同一特征表现方式也有所不同。

-对个人有重大影响的环境因素和机体因素,都有可能造成人格的某些特征改变。

独特性(与共同性)

  1)人与人之间的心理与行为是各不相同的每个人的人格都有其自己的特点。

2)并不排除人们之间在心理与行为上的共同性。人类文化造就了人性。同一民族、同一阶层、同一群体的人们具有相似的人格特征。 

社会性

  社会化把人这样的动物变成社会的成员。

-人格是在个体的遗传和生物基础上形成的,受个体生物特性的制约。

-人的生物性需要和本能,受人的社会性制约。

(⑤倾向性:人格是一个人所具有的一定的内在意识倾向性。心理向行为转化的过程中总是表现出一定的倾向性。)

2.简述场独立型与场依存型在人格方面的差别。

场独立型:

偏爱自然科学,善于运用分析的知觉方式学习动机以内在动机为主

更倾向于冲动、冒险,凡事以个人的意志所决定

比较适应结构不严密的教学方法(如讨论式教学

④善于解决需要灵活思维的问题。

场依存型:

偏爱社会性科学,偏爱非分析的笼统的或整体的知觉方式学习更多地依赖外在反馈

较为谨慎,不愿冒险。

比较适应结构严密的教学方法。

④在人际社会领域中显示了优势善于体察别人与人相处亲切融合

3.简述凯丽柏恩的人格结构理论

凯利:

①核心概念:构念

思想、观点、看法,是个人用来预测现实的理论。

一个人解释说明经验,并赋于经验以意义的一种智力活动。

②基本假设:人是科学家(科学家的目的:减少不确定性)

个体的行动受他预期未来事件的个人构念所指导的。

人格就是人的构念。

③十一条推论:

1、建构推论 2、个体推论3、组织推论 4、两分法推论 5、选择性推论 6、范围推论

7、经验推论 8、调整推论 9、片断定理 10、共同性定理 11、社会性定理

柏恩:

自我状态包括:

父母状态父母对待其子女的态度及行为

内容:合理

情感:命令

亚状态:1) 父性自我

要求苛刻、指责频繁易怒、易批评他人

2) 母性自我

喜欢照顾、鼓励、教育及支持别人,充满母性光辉

成人状态(注意事实根据和理智分析)

内容:合理

情感:协商

儿童状态(泛指一切从婴儿地位的冲动而言的状态)

内容:任意

情感:任性

亚状态:1) 自由童心自我(自然)

人格中本能的冲动情绪化的部分,常常是自我中心的、以快乐和爱为目标

2) 顺从童心自我(适应)

人格中服从部分,与父母要求相一致

这种适应性是由现实生活中对待各种训练、对挫折所形成的经验构成。

①存在于所有的人身上,与年龄、角色无关,是不同的心理状态。

不同的自我状态可以在同一时刻共同发生的。

③在个体心理与行为中,有不同的表现,形成不同人格特点;在每个人身上,比重不同,形成不同行为特征。

④人格的改变→PAC能量分配的改变。能量总和是不变的,一种↑,其它↓

⑤或多或少倾向于,应根据情况自由出入表现。不能过度偏重。

过度偏一方或不能自由出入和表现,就会产生问题。

⑥人际交往中PAC三种状态都应该有。

由于成人处事比较理智、成熟,因此,A的成分可以占大多数。

4.比较人格心理学的主要研究途径、研究过程。

(1)研究过程

观察与描述

收集有关的事实材料

理论与假设

对有关的现象和问题提出概括性解释性的理论

通过推论作出假设

假设是对来自理论的有逻辑联系的多个变量之间的预测

检验假设

理论本身无法验证时,通过检验假设来支持或反对该理论

(2)研究途径

相关研究、因素分析

过程:所有复杂行为可以由有限数量的几个变量/因素来进行解释

卡特尔在词典和心理学文献中收集所有人格特质的名称,通过合并明显的同义词加以缩减,然后进行相关性评定,通过因素分析统计,得出核心特质。)

优点:研究众多变量研究许多变量间的关系

缺点:建立的关系是联系性的而非因果性;易导致自我报告问卷信度和效度问题

临床研究、个案研究

过程:案例报告/分析,综和多个案例情况来推论。(精神疾病的分类)

对个人或一个群体进行深层考察

被试常要参加各种测验和访谈, 以研究其人格的方方面面。

有时是持续多年的纵向研究,其研究结果是描述性的

描述研究者对被试行为等方面的印象以及理论分析。

优点:避免实验室的人为性;研究人-环境关系的全面复杂性;导向个体的深度研究。

缺点导致非系统观察促使对资料的主观解释变量间的关系纠缠不清

③实验研究

过程:在专门控制的条件下,系统地操纵某种变量,以此来研究这种变量的变化是否对其他变量产生影响的一种方法。(这种途径源于冯特、艾宾浩斯与巴甫洛夫)

优点:操纵具体变量客观记录资料建立因果关系

缺点:有很多现象不能在实验室研究人为情境限制了发现的推广性

(3)综上所述

人格研究的三种途径各有优势与限制

实际上三种途径殊途同归都是为了共同的科学目标发现事实建立理论揭示变量中的规律性的关系。

一些人格心理学家试图把不同的研究方法结合起来扬长避短以取得更佳的研究成果

5.特质的特点有哪些?特质理论有哪些特征

特质是一种实际存在于个体内的神经心理结构。

特质比习惯更具有一般性。

  习惯比特质更特殊,它常常是特质的具体表现,特质是对习惯整合的结果。

特质具有动力性。

特质具有指引人行为的能力,它使个人的行动具有指向性。特质是行为的基础和原因,支撑着行为。奥尔波特认为特质可以与动机等同。

可以由个体的外部行为来推测特质的存在,并且从实际中得到证明。

  特质不能直接观察到,但可以观察一个人多次重复的行为推测并证实特质的存在。

   特质与特质之间只是相对的独立。

  人格是一种网状的和重叠的特质结构,特质和特质之间相对独立

特质和道德判断或标准不能混为一谈。

人格特质是价值中立的,亦即沒有好坏之分

奥尔波特认为找出真实存在的特质之后,再去查找那些不作道德评价的词汇来确认和标明它们。

行为或习惯与特质不一致时,并不能证明这种特质不存在。

  按照奥尔波特的理论框架可能有三种解释:

一种特质在每个人身上不是都具有相同程度的整合

同一个人也可能具有相反的特质

在某些情况下,人的行动只是短暂地不符合特质因为刺激情境或一时的态度转变左右了他人的行为在短暂的时间内就可能和特质不一致。

特质既可以是某个个体所具有的,也可以是群体所具有的。任何特质都是独特性与普遍性的统一。

奥尔波特健康成熟的人格的标准

自我扩展的能力,关心他人

与他人热情交往的能力,爱和同情;和他人的密切联系

自我接纳能力和安全感,有挫折容忍力,积极的自我意象;情绪的安定(自我包容)

实际现实的知觉,真实的看待各种事物

自我客观化,能洞察自己的能力与不足

统一的人生哲学,有相当清晰的自我意向和一套指导其行为的标准。

人格发展特征方程式

R=f(s,p)

R代表个体反应,p代表个性因素,s代表情境因素。

个体在特定情境中的行为,由因素决定:本能特质、习得特质情境中的暂变量

个性因素会使行为在不同情况下表现出一定的稳定性一个人的状态和角色等情境中的暂时变量也会影响他的行为。

简述艾森克人格维度现代特质理论

艾森克认为,真正支配人行为的人格结构由少数几个人格维度构成。

人格的三个基本维度精神质、内外倾性神经质(情绪稳定性)

每一人格维度代表一个连续体,三个维度就有着三个彼此独立的连续体

“三因素模型”(EPQ

1)外倾性:表现为内、外倾向的差异。

2)神经质:表现在情绪稳定性上的差异(与精神疾病并无必然关系)

3)精神质:倔强性所有的人身上都存在,只是程度不同。(并非暗指精神病)

简述大五因素模型

高登伯格用词汇学方法对卡特尔的特质变量进行再分析,发现五个相对稳定的人格因素。经学者们进一步验证,形成了大五因素模型

五个因素:

1)开放性:个体在新奇方面的兴趣和热衷程度。

2)责任心:对信誉的测量。

3)外倾性:个体对关系的舒适感程度。

4)宜人性:个体俯冲他人的倾向性。

5)神经质情绪稳定性:个体承受压力的能力。

6.联系实际评述弗洛伊德、荣格、阿德勒的人格结构与发展理论。

T16+T20

+弗洛伊德局限性:

①过分强调无意识过程,贬低意识过程。

把人与动物所共有的本能性本能当成行为发展根本动力,过分扩大本能作用,忽略了人的社会需要。

③(概念、理论假设不精确缺乏操作性难以通过实证性研究以验证。

忽视对正常人健康人的人格心理资料的收集与研究,难以全面揭示人格的本质与规律,导致了片面的理解。(残缺的心理学

+阿德勒:

正面评价

①认为人天生是一种社会动物

②“创造的自我这一概念对精神分析而言相当新颖。

强调个人人格的独特性

认定意识是人格的中心。恢复了“意识”在心理学中的主要地位

修正了弗洛伊德提过的个人对性发展不完全而求其补偿的理论。

负面评价

补偿作用多强调生理组织方面,忽视社会文化的影响。

并非所有有缺陷的人都能得到积极的补偿。(补偿作用只适用在缺陷者有足够的自信,并有外在支持的力量,才能发生理想的“优越感”)

补偿作用为反抗自卑感而来,解释太过消极,忽略了人积极的支配欲

虽重视社会环境对人格的影响,但主要指家庭环境,没有触及社会的本质因而未能完全说明心理疾病的社会根源。

7.简述人格心理学主要研究领域。谈谈研究人格心理学的意义

1)研究领域

人格结构

人格心理学家用来解释个别差异的假设性概念

人格动力

个体特征性行为的内在原因。

人格发展

指个体自出生到老年死亡的整个生命全程各种人格特征的表现。

是随年龄和习得经验增加逐渐改变的过程。

人格适应

指个体与其生活环境保持和谐状态所表现出来的行为反应。

人格评鉴

通过科学的程序对人格表现资料进行系统地收集并给予解释的过程。

⑥人格研究

了解人格的重要途径。主要包括相关研究、临床研究、实验研究三种取向。

2)研究意义

①本专业的需要

有助于我们加深对心理活动整体性的理解,提高对人格障碍的预防、矫治水平。

②自我发展的需要

有助于我们提高自我意识,提高解释社会事件(现象)的能力,提高其他方面素质(世界观、子女教育、人际交往)

③其他领域应用广泛

教育(能力、气质、性格评价、因材施教)

医学(人格障碍咨询、心身疾病)

管理(人才选拔、知人善任、扬长避短)

职业选择(职业能力测试、性格类型与职业匹配)

社会(社会交往)

8.幸福与快乐、人格与个性区别与联系。

1)幸福与快乐

①快乐是具体需要或欲望得到满足产生的愉悦感

幸福是根本的总体的需要得到满足产生的愉悦感

②快乐有是否正常和健康的问题

幸福总是正常和健康,与社会发展根本要求一致

③快乐的追求和获得具有自发性,趋乐避苦的自然倾向

幸福的追求是理性思考和选择的结果,是社会本性的客观要求

④快乐具有盲目性有是否合法、合德的问题

幸福本身是善的,追求过程合德、合法、合理

⑤快乐具有即时性、间断性,是生活的调剂

幸福持久、连续、深沉,是一种生活状态,生活过程

⑥快乐不完全取决于生活的外部条件和生存环境

幸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生存环境和条件

2)人格与个性

①个性指人的个别差异,一个人不同于他人的特点;

人格是对一个人总的描述、本质的描述。

②个性仅表达人格的独特性;

人格还具有整体性等特点。

③个性是个体的差异性,与共性相对立;

人格是共性与个性的结合。

④万事万物都有个性;

人格只对人而言。

⑤人格比个性具有更多内涵。

9.比较奥尔波特、卡特尔与艾森克的人格结构、人格动力的观点。

(一)人格结构

奥尔波特:

(1)共同特质:同一文化形态下的群体具有的特质。在共同的生活方式下形成,并普遍地存在于每一个人身上。

表现性特质

在支配适应行动的动机系统中使行动具有一定的特征

态度性特质

在对待情境的顺应行为中所具有的对己、对人和对价值的态度

(2)个人特质:个体身上独具的特质。

首要特质

一个人具有的最典型、最有概括性的特质

影响一个人行为的方方面面。

中心特质

概括性比首要特质低,是构成人格结构的主要成分

由一些在某种程度上独立而又彼此联系的特质构成的

构成个体独特性的几个重要的特质。

次要特质

个体的一些不重要的特质,往往只在特殊情况下表现出来

只有关系非常近的人才知道。

卡特尔:

(1)①共同特质:同一文化形态下的群体具有的特质。在共同的生活方式下形成,并普遍地存在于每一个人身上。

②个人特质:个体身上独具的特质。

(2)①表面特质:从外部行为直接可以观察到的特质。

②根源特质:制约表面特质的潜在基础,是构成人格的基本特质。

-环境特质&体质特质

-能力特质:知觉、运动

-动力特质:能、外能

-气质特质

③关系:表面特质根源特质的表现形式。根源特质可以看成人格的元素

艾森克:

(1)艾森克将人格的特质理论和人格类型理论有机结合起来。

(2)四层次:

特殊类型水平:处于最下层,是日常观察到的反应具体行为

习惯反应水平:反复进行的日常反应形成,属于特殊因子。

特质层:由习惯反应形成,属于群因子。

类型层:由特质形成,属于一般因子。

(二)人格动力

奥尔波特:

(1)机能自主动机与它原先赖以产生的需要已没有依赖关系。动机的作用与原来服务的目的和需要相独立

持续性的机能自主(个人盲目性地从事的重复性活动,独立于奖赏之外)

统我性的机能自主(人格的组织者,包括个人的兴趣、价值观、目标、态度和情操)

(2)成人的动机是变化的,是自我维持的同时系统由先前的系统发展而来,但机能上独立于它们。

(3)个体发展的任何阶段都有好奇、探索、自我实现。

卡特尔:

(1)关于人格动力的特质就是动力特质

(2)它促使人朝着一定的目标去行动,是人格的动力性因素。

(3)分为①

一种具有动力性质的素质根源与内驱力、需求或本能类似。(先天)

外能

来自环境及外界因素的动力性因素。(习得)

-情操:能的辅助者。

-态度:情操的辅助者。

辅助

动力特质是层层从属的,它们之间有附属补助的作用,这种关系即辅助。

10.斯腾伯格思维方式心理性自我管理理论(十三种认知方式及心理性自我管理理论具有的特点

1管理的功能形式、水平、范围和倾向把思维方式分为五个相应维度,共13种方式。

管理的功能立法型、执法型、判决型

管理的形式君主型、等级型、独裁型无政府型

管理的水平全局型局部型

管理的范围对内型对外型

管理的倾向自由型保守型。

2心理性自我管理理论特点

方式围绕五个维度展开,而不是单一维度。

每个人具有多种认知方式,而非只有一种。

个体不同情况/不同任务→不同认知方式。

方式被看成是连续体,而不是二分法

方式本身好坏之分。

方式对个体的好坏取决于他所从事的工作任务和从事工作任务时所处的情境。

④这一理论为每一个个体提供了多种方式的剖析图,而不局限于单一方式的识别。

心理性自我管理理论所提出的人们的思维方式可以运用于许多情境。

这一理论所关心的是人们对日常活动的管理或控制。

不管什么时候,人们都是选择自己最舒适的方式去管理自己。

11.情绪智力的组成部分。

自我察觉

了解自我感受的能力

自我管理

处理自我情绪及行动的能力

自我激励

面对失败或挫折仍屹立不摇的能力

同理心

能体会及了解他人感受的能力

社交能力

善于对待及处理他人情绪的能力

12.幸福感的结构及主要特点。

1)幸福感的结构

①情感

幸福首先是一种个人的感情,可称之为幸福感

②需要

情绪的产生有赖于需要满足与否。

③认知

幸福的产生需要认知过程参与评判,幸福必须要个人来感知和体验。

④行为

幸福的产生有赖于人的行为活动。

2)幸福感的主要特点

主观性

以评价者自定的标准而非他人标准来评估

稳定性

主要测量长期而非短期情感反应和生活满意度,是一个相对稳定的值

整体性

是综合评价,包括对情感反应的评估和认知判断。

13.简述幸福的认知模式论、社会比较论、目标模式论。

1)认知模式论

人们在信息输入、加工和储存方面的差异导致不同的幸福感水平。

乐观者与抑郁者的认知模式。)

一个人幸福与否,不在于他拥有什么,而在于他怎样看待自己的拥有。

2)社会比较论

把自己的能力、感觉、境况、观点等与他人相比较,这个过程就叫做社会比较。

一般情况下,向下比较是自我增强的,向上比较是自我威胁的,因而导致不同的感受。

3)目标模式论

目标是情感系统重要的参照标准,它影响情绪,影响主观愿望和快乐,检验它可以很好地了解人的行为。

目标种类、结构、向目标接近的过程和目标达成,都影响个人情感和生活满意度。

当一个人能以内在价值和自主选择的方式来追求目标并达到可行程度时,主观幸福感才会增加

即目标必须与人的内在动机或需要相适宜,才能提高主观幸福感。

14.简述幸福的精神分析理论、环境强化理论、需要层次理论

1)精神分析理论

幸福本质上是一种无意识的精神现象。

弗洛依德认为在人的无意识领域中,存在大量的追求快乐和避免痛苦的本能倾向

包括吃、喝、排泄和睡眠等等生存本能和性本能,以及死亡本能。

这些本能能量的聚集,使人紧张不安,这就要求发泄。

当能量得到发泄,人们就会松弛,感到快乐。

因此,无意识本能活动的基本原则是快乐原则

凡是快乐的就追求,凡是痛苦的,就避免。

2)环境强化理论

行为主义者认为幸福是环境刺激的产物

②快乐是由环境的奖励(强化)刺激产生的

痛苦是来自环境的威胁和惩罚所导致的。

社会环境不断对人们的行为进行奖励和惩罚,这样就诱导人们去做可以获得奖励的行为,避免做会受到惩罚的行为。

3)需要层次理论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就是人生幸福的层次论。揭示了人对幸福的需要是各不相同的

在连温饱也无法满足的人看来,安全、爱情、自尊和荣誉等等都是次要的,他的快乐与幸福首先就在于解决温饱问题。

当有了温饱后,他的幸福首先就在于求得生存的安全。

有了生理需要和安全需要保障,人们才将幸福寄托于爱情、归属与自尊等,以此类推。

当一个人到达需要的最高层次即自我实现时,其自我的潜能充分地发挥,由此而产生的幸福感就是人精神上最大的幸福感和最高境界的幸福,这种最大幸福感被马斯洛称之为“高峰体验”。

15.简述荣格的心理类型学说。

1态度类型

内倾型心理活动经常指向自己的内部世界

外倾型:对外部世界的各种事物感兴趣。

潜意识中的类型与意识中的态度类型相反。

2功能类型

思维:用来评价事物的正确与否。

情感:判断和确定事物的价值是否可以接受。

感觉:确定事物存在与否。

直觉:对过去或将来事物的预感。

思维和情感称为理性功能,感觉和直觉称为非理性功能。

3态度类型与功能类型的组合。

外倾思维型、外倾情感型、外倾感觉型、外倾直觉型

内倾思维型、内倾情感型、内倾感觉型、内倾直觉型。

这八种类型只代表极端情况,实际上每个人都有某种占优势的类型,不占优势的类型。

16.比较弗洛伊德、阿德勒和荣格的人格结构、人格发展和人格动力理论。

(一)人格结构

弗洛伊德:

1)二部人格说

①意识:精神活动的最外层。

②前意识:意识与无意识之间的区域。属于意识的一部分,指人们能够从无意识中回忆起来的经验

③潜意识:精神分析理论的基础,指不曾在意识中出现的心理活动和曾是意识的但已受压抑的心理活动

2)三部人格说

本我:与无意识相一致,格结构中最原始、最模糊、最不易把握的部分。

内容:包含了个体的一切原始的冲动和本能欲望

-生的本能

包括生存本能和性本能。

-死的本能

指人可能表现出来的各种破坏力。

转向机体内部时,导致个体的自责,甚至自伤自杀

转向外部世界时,导致对他人的攻击、仇恨、谋杀等。

作用:本我是一切心理能量之源

原则:“快乐原则”(不考虑外界现实的情况趋向于立刻寻求满足。)

②自我与理智相一致,是在现实的反复教训之下,从本我中发展出来的一部分。

(自我把世界分成主观内部的世界和客观外部的世界。

内容:自我的活动一部分是意识的,一部分是潜意识

作用:代表理性和审慎,对本我起监督作用

不能脱离本我而单独存在,自我的力量来自本我。)

自我是用来帮助本我并力图使本我得到满足的。

原则:“现实原则”(既要满足本我的即刻要求,又要按客观的要求行事。

③超我与良心道德相一致从自我中分化出来的道德化的自我

人格结构中最后形成且最文明的部分。

社会道德、伦理和价值标准内化的结果。

内容:包括自我理想和良心

作用社会规范的执行者 对自我进行监督和调控

原则:“道德原则”(为至善至美而奋斗,不顾及现实任何与自我理想和良心相背离、相冲突的经验都不能被超我所容忍。

阿德勒

①生活风格:个人追求优越目标的方式,是一种标识个体存在的独特方式。

-统治一支配型

-索取一依赖型

-回避型

-社会利益型

②理解个体的生活风格,意味着把握了个体的本质,实现了理解人性的目的。

③了解生活风格的三种途径:出生顺序、早期记忆、潜意识梦境。

荣格:

①意识

人的心灵中唯一能够被个体直接感知的部分。

个体潜意识

与意识中的自我最接近,潜意识的表层

包含一切被遗忘了的记忆、被压抑的经验……

发生在个体身上与个体的经验相联系的心理内容。

③情结

一组一组被压抑的心理内容聚集在一起的情绪性观念群

具有相对自由性的一簇簇潜意识的心理丛,它决定着人格的取向和发展动力。

集体潜意识

人格结构最底层的无意识。

包括祖先在内的世世代代的活动方式和经验固存在人脑结构中的遗传痕迹。

原型

集体潜意识的主要内容,一类客体的内部表征。

一个类别或范畴的所有个体的概括表征;反映一类客体具有的基本特征。

(二)人格发展

弗洛伊德:

1口腔期(0-1岁)

性冲动发泄的区域是口腔

-前口腔期从出生到8个月吸吮吞咽主要的动欲区:唇和舌

-后口腔期出生后第8个月到1周岁。吞咽、咀嚼和吞食。主要动欲区牙、咽部。

②现实原则取代快乐原则;自我形成口腔期的重要成就

2)肛门期(2-3岁)

性冲动发泄的区域是肛门。

-前肛门期 排泄活动解除压力

-后肛门期 (保持期) 保持粪便

②发展控制能力。

3)性器期(3-5岁)

性冲动发泄的区域是生殖器区域

儿童心中产生了对父母的情绪冲突。

-男孩出现俄狄浦斯情结:恋母妒父

-女孩出现厄勒克特拉情结:恋父妒母

在解决恋父和恋母情结的过程中,完成性别认同。

③(把父母的道德观念、社会态度内化)开始形成超我。

4)潜伏期(5-12岁青春期前)

性冲动暂时处于潜伏状态,性兴趣被学习、活动代替。

②异性间互不来往自我和超我得到更大发展。

5)生殖期(12-20岁)

青春期之后,儿童开始对异性感兴趣。

②人格发展的最后阶段,人格趋向完善。

阿德勒:

1人格的形成和发展主要取决于社会,但这种社会性又带有一定的先天潜意识因素。

①一个人基本的生活风格在四五岁左右形成:器官缺陷溺爱或娇纵受忽视或遗弃

-统治一支配型

-索取一依赖型

-回避型

-社会利益型

5岁以后,学校阶段。在学校里个体生活风格的发展与学校教育有密切的联系。

③职业阶段。离开学校进入职业生活时,个体的生活风格便进入了第二个发展阶段。

业已形成的生活风格能否与现实的职业情境相适应,是个体所面临的又一重要问题。

2)影响人格发展的因素:

①家庭环境:出生顺序、母子教养方式、生活环境中的强者(榜样目标)

②遗传(器官缺陷)、个体的身体发展水平

③“创造性自我使人按照自己选定的方式建立独特的生活风格。

活动程度影响着个体心理发展的形式和水平。

荣格:

1童年时期(从出生到青春期)

①无序阶段——婴儿期

②君主阶段——自我开始发展

③二元论阶段——区分主客体。

2青年时期(从青春期到35岁或40岁)

“心灵的诞生”时期

②主要任务:

克服童年期意识狭窄的倾向,努力培养自己的意志力量

不要过分迷恋青年时期的价值观

否则会在人生的后半段发生障碍,不利于实现个性化。

3中年时期(从35岁或40岁到老年期)

如日中天,事业有成,社会地位和家庭都比较满意的时期

也容易出问题,如中年期心理危机。

4)老年时期
喜欢沉浸在无意识中,喜欢回忆过去

更愿意考虑来世生活问题。

(三)人格动力

弗洛伊德:(潜意识的本能和欲望;本能的分类)

1)精神活动的实质 

①视人为一个能量系统,人的一切精神活动都是心理能的作用。 

②循环、呼吸和消化等过程消耗生理能;记忆、思维和感知等过程消耗心理能。 

③心理能可以积累、储存、释放、扩张或受阻。心理能和生理能之间可互相转化。

   2)本能 

①来自生物体内部的固有驱力,由身体的刺激状态产生的一种心理能量,是身体需要的心理代表。 

②本能的分类 (同前)

3)能量投注 :能量或Libido倾注于某种对象而使需要得到满足的过程。 

阿德勒:

①器官缺陷与补偿

-集中力量发展功能不足的器官

-发展其他机能来弥补有缺陷的机能

(生存发展不便;个体发展动力)

②自卑感(具有普遍性),使用先天的侵犯驱力寻求补偿。

(导致神经症;成就的动力)

③追求优越(赶超别人的努力倾向)

④社会兴趣:个人与他人合作以达成个人及社会目标先天的潜力

-职业活动、社会任务、爱情婚姻

⑤假想目的论:人的行动受对未来愿望的激发。

荣格:

1动力系统——向人格提供各种能量。

2心灵是一个相对封闭的系统或自给自足的能量系统。

3心理能量是人格的动力。

4心理值是测量心理能量的标准。

5等量原理和熵原理。

①【等量原理】用于某种心理活动的能量↓,另一种

【熵原理】心理能量分布和流动有方向为了保持心灵所有结构之间平衡。

6心理能量的前行和退行。

【前行】利用日常生活经验来满足环境的需要。

②【退行】剥夺对立机能的能量,使对立机能的值逐渐丧失,最后用新的机能取代对立机能。

7能量输导系统。
【能量输导】

当一种新的活动模拟本能活动时,本能的能量就会被纳入到这种新的活动中的现象。

即心理能量必须经过一个能量输导系统,发生能量转换,纳入到新的活动中,才能像物理能量那样做功。

心理能量是通过模仿或制作的方式进行能量转换的。

17.弗洛伊德意识的特点以及其真实性的理由

(1)潜意识的特点

无矛盾性

意识中的各种本能冲动和欲望拥挤在一起互不干扰。

两种目标不一致的欲望可以同时积极活动,而不会相互抵抗。

无时间性

潜意识中的欲望不会因时间的流逝而改变,也没有时间上的先后次序

时间关系是意识的一种特征而不是意识的特征。

不存在任何否定、怀疑和不相信的成分。

非现实性

意识几乎与外部世界没有任何联系

意识过程按自身的强度和快乐原则进行不管现实,只求享乐。

能量大

意识观念的能量远比前意识或意识中观念的能量大

更机动、更活跃,易于变形和替换。

(2)潜意识真实性的理由

人在催眠状态下,往往能回想起早已经遗忘的儿童期经验。

并且在催眠师的指示下,被催眠者做各种事,醒后却全然不知催眠时所做的一切。

这种催眠现象在一定程度上支持了无意识的假说。

做梦是无意识存在的一个有力证据。

弗洛伊德认为梦是无意识表现自己的主要途径之一。

梦境是利用睡眠时前意识 "检查官"放松警惕的机会,无意识中的本能欲望通过伪装和变形的方式混入意识中来的结果。

通过对梦的解析,就可以知道一个人的无意识欲望和动机。

日常生活中的各种错误如失言、笔误、遗忘与丢失等表面上是偶然的,没有任何有意识的动机。

但弗洛伊德认为这些所谓的偶然失误却不是偶然的,它们正是暴露了一个人无意识的真实欲望和动机。

灵感、直觉等创造性活动中的心理现象说明在意识之外还存在着一个未知的领域,即无意识领域。

精神分析发现许多身心疾病以无意识的内心冲突为基础。

依据无意识假设而建立起来的精神分析技术对治疗精神病患者的有效性,间接说明无意识的真实性。

18.弗洛伊德焦虑的种类

现实焦虑人觉察到周围环境中存在的现实危险所产生的内心紧张、不安和恐惧。

神经质焦虑担忧被本我战胜的恐惧

道德焦虑违反超我中内化的价值观时体验到的恐惧。

19.如何认识自我防御机制的作用

1)自我防御机制:

指人们在面对挫折和焦虑时启动的自我保护机制

②多采用歪曲现实的方式来保护自我,缓和或消除情绪上的不安和痛苦。

2心理防御机制作用具有二重性:

积极的心理防御机制有助于适应挫折化解困境

消极的心理防御机制只能起到暂时平衡心理的作用并不能解决问题甚至还会埋下心理变态的种子。

(③心理健康的人能在积极意义上使用心理防御机制;而心理不健康的人总是依赖于心理防御机制,结果使适应能力日趋削弱,人格和心理发展受到严重影响。可以说,某些心理不健康的人是消极的心理防御机制使用过度的结果。

20.如何评价弗洛伊德对人格理论的贡献?

弗洛伊德在人格及其变态这个前人所忽视的领域中,进行了开创性的研究,获得了丰硕成果

建立起现代心理学史上第一个系统的人格心理学体系,其理论的广度与深度堪称后人的楷模。

弗洛伊德提出了许多重大理论问题,对人格心理学的发展起了重大的促进作用。引发大量争论与思考

美国心理学家利克把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看成是20世纪心理学发展的“第一动力”。

弗洛伊德体系在人格心理的研究方法上有重要的贡献。

弗洛伊德创造了一套与实验心理学方法显著不同的研究方法,如自由联想、梦的分析等等,开创了人格心理研究的临床法传统。

临床研究方法在人格研究方面,有其特殊性和一定的优势,它对于实验心理学研究方法是一种重要补充。

济南大学 教育与心理科学学院

人格心理学考试重点2016.06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