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单元 狱中杂记

发布时间:2015-09-17 18:37:33

第五单元 狱中杂记

一、选择题

1对下列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余所以        叩:询问、叩问

B.与饮食之气相 薄:迫

C.上推恩,凡职官居板屋 推恩:推行恩惠,开恩

D.与胥卒表里,颇有奇羡 表里:建立姻亲

解析:D表里这里意为勾结

答案:D

2下列各句中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A余叩所以 B.矢溺皆闭其中

C.或随有瘳 D.文书下行直省

解析:矢溺屎尿

答案:B

3对下列有关古代刑法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极刑,曰:顺我,即先刺心   极刑:这里指凌迟

B.其绞缢,曰:顺我,始缢即气绝 绞缢:绞刑

C.王以和为诳,而其左足 刖:砍去双手

D.惟大辟无可要 大辟:斩首

解析:C在古代是砍去双脚的刑法。

答案:C

4下列句中的意义和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

A疾数月乃瘳,竟成痼疾 B.蛟浮或没

C师焉,或不焉 D曰:六国破灭

解析:ACD三项中的均为不定指代词意为有的人B项为有时

答案:B

5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及病,又无医药,故往往至死

B.吾辈无生理

C.量其家之所有以为

D.往多至日十数人

解析:A项都是表示某种情况通常在一定条件下会出现或发生。B项古义为活的可能,今义为机体的生命活动和体内各器官的机能,古今异义。C项古义为把……当作……,今义为认为D项古义到今义意义缩小。

答案:A

6下列句中所以的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

A余叩所以

B.此所以染者众也

C.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D.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

解析:ABD三项意为“……的原因C项意为用来……

答案:C

二、课内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79题。

凡杀人,狱词无谋故者,经秋审入矜疑,即免死。吏因以巧法。有郭四者,凡四杀人,复以矜疑减等,随遇救。将出,日与其徒置酒酣歌达曙。或叩以往事,一一详述之,意色扬扬,若自矜诩。噫!渫恶吏忍于鬻狱,无责也;而道之不明,良吏亦多以脱人于死为功,而不求其情,其枉民也亦甚矣哉!

奸民久于狱,与胥卒表里,颇有奇羡。山阴李姓,以杀人系狱,每岁致数百金。康熙四十八年,以赦出。居数月,漠然无所事。其乡人有杀人者,因代承之。盖以律非故杀,必久系,终无死法也。五十一年,复援赦减等谪戍,叹曰:吾不得复入此矣!故例,谪戍者移顺天府羁候,时方冬停遣,李具状求在狱候春发遣,至再三,不得所请,怅然而出。

7下列的用法和意义,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

A意气扬扬,自矜诩    B.海内存知己,天涯比邻

C.而刀刃新发于研 D使烛之武见秦君

解析:ABC三项均意为好像D项意为如果

答案:D

8下列加点词语,属于古今异义的一项是(  )

A经秋审入矜疑,即免死 B.日与其徒置酒酣歌达曙

C.或叩以往事,一一详述之 D.居数月,漠然无所事

解析:漠然古义为寂寞无聊;今义为不关心,不在意的样子

答案:D

9对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凡杀人,狱词无谋故者   谋故:阴谋

B.吏因以巧法 巧法:利用法律条文舞弊

C.一一详述之,意色扬扬 意色:神色

D.以杀人系狱,每岁致数百金 系狱:被关押在狱中

解析:谋故意为谋杀

答案:A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1012题。

部中老胥,家藏伪章,文书下行直省,多潜易之,增减要语,奉行者莫辨也。其上闻及移关诸部,犹未敢然。功令:大盗未杀人及他犯同谋多人者,止主谋一二人立决;余经秋审皆减等发配。狱词上,中有立决者,行刑人先俟于门外。命下,遂缚以出,不羁晷刻。有某姓兄弟以把持公仓,法应立决。狱具矣,胥某谓曰:予我千金,吾生若。叩其术,曰:是无难,别具本章,狱词无易,取案末独身无亲戚者二人易汝名,俟封奏时潜易之而已。其同事者曰:是可欺死者,不能欺主谳者,倘复请之,吾辈无生理矣。胥某笑曰:复请之,吾辈无生理,而主谳者亦各罢去。彼不能以二人之命易其官,则吾辈终无死道也。竟行之,案末二人立决。主者口舌挢,终不敢诘。余在狱,犹见某姓,狱中人群指曰:是以某某易其首者。胥某一夕暴卒,众皆以为冥谪云。

10下列加点词不属于古今异义词的一项是(  )

A取案末独身无亲戚者二人易汝名

B.复请之,吾辈无生理

C.止主谋一二人立决

D.其同事者曰

解析:主谋古今意义相同。

答案:C

11下列句中的意义和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

A无难,别具本章

B可欺死者,不能欺主谳者

C.萍水相逢,尽他乡之客

D以某某易其首者

解析:ABD三项均为代词,意为C项是判断词。

答案:C

12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潜易之,增减要语 潜易:暗中更改

B.遂缚以出,不羁晷刻 不羁:不停留

C狱具矣,胥某谓曰 狱具:案件已经审判

D.狱中人群指曰 人群:成群的人

解析:人群在这里意为人们都

答案:D

三、课外阅读

(2013·江西卷)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316题。

村落嫁娶图记

[]顾彦夫

某岁春二月,予从事京师锦衣。周君出所谓村落图示予,观其色,若甚爱者。请曰:君必为我记之。申请再三,遂置巾笥以归。

归之岁向尽矣,尚未知是图之委曲也。有华生者,世家江北,备谙村落者也丹青。造予,予以此图之,曰:子之知画,犹吾之知书。敢问妇女而跨牛,何也?曰:此农家所嫁女也,不能具肩舆,以牛代行也。一苍头牵牛而行,重其女,不使自控也。跨牛质矣。”“乃复有一苍头持盖以护之,何也?曰:礼宜昏。于昏矣,农家苦灯烛之费,送迎以旦昼,用盖以蔽日也,亦重之也。一妪逼牛耳以行,一翁于牛后徐徐随之,父母送其女者也。一老翁杖而立,一老妪门而望。一童子稍长,携其幼,指而语之。凡容色皆若欷洒泣者,伤离别也。牛之前四人以鼓吹。从事迎而导之者也。道旁二驴,次第行,骑之者,村妓也。尾其驴以掖筝琶者,村妓之二仆也。又其股坐于小车之旁者,车人也。一皆邂逅而回眄者也。去其林少许,将复经一林,二童子踊跃以报。一妇人自篱而出,臂一儿,又一儿牵其裳以行。亩间有二农夫,既锄且止。是皆见其事而谈笑者也。”“去既远,又有林郁然。竹篱茆茨,亦仿佛如女家。门之外有男子,衣冠而须,罄折而立,谁也?曰:此其婿也。古者三十而娶,近世唯农家或然,故壮而须也。立而俟者,将导妇入门也。二妇人咨诹向前,妯娌辈也。将劳其女子之父母,且迎之也。二人挈,一人持壶,迎劳之需也。一女仆继之,备使令也。二童子参差以从,其大者指而语之,若曰新人近矣。一老妪门立以望,察风声以为礼之缓急者也。

予闻之,戏曰:子真村落人也知村落之状为真予不饱文遂以子之言为图为记以偿我久逋之文债可乎生笑曰:此所谓一茎草化丈六金身者也,何不可之有?时天寒,语从游者呵笔书之。(选自《明文海》)

[] 锦衣:锦衣卫官员。肩舆:轿子。妓:歌舞女艺人。茆茨:茅草屋。罄折:谦恭的样子。

13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从事京师锦衣  从事:任职

B丹青 工:主管

C.予以此图 质:询问

D礼宜昏 昏:结婚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的能力。B项,工:擅长。

答案:B

14下列四组句子中,分别描写村落嫁娶场面中送亲迎亲的一组是(  )

A.

B.

C.

D.

解析:本题考查筛选文中信息的能力。A项,前一句写的是送亲,后一句写的是路人;B项,前一句写的是送亲,后一句写的是报信的小孩;C项,前一句写的是送亲,后一句写的是迎亲;D项,前一句写的是迎亲,后一句写的是路人。

答案:C

15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子真村落人/也知村落之状/为真予不饱文/遂以子之言为图为记/以偿我久逋之文债可乎

B.子真村落人也/知村落之状为真/予不饱文/遂以子之言为图为记/以偿我久逋之文债可乎

C.子真村落人也/知村落之状为真/予不饱文/遂以子之言为图为记以偿/我久逋之文债可乎

D.子真村落人/也知村落之状/为真予不饱文/遂以子之言为图为记以偿/我久逋之文债可乎

解析:本题考查文言断句的能力。做此题时,首先可以根据语气词排除A项与D项,再结合语意与语境选出答案。

答案:B

16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有华生者,世家江北,备谙村落者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农家苦灯烛之费,送迎以旦昼,用盖以蔽日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古者三十而娶,近世唯农家或然,故壮而须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中句子的能力。(1)题应重点把握(动词,居住)(完全、非常)(熟悉)、判断句()(2)题应重点把握(苦于)、状语后置句(以旦昼)()蔽日(遮蔽阳光)等处。(3)题应重点把握()(只有)(有的)(长胡须、有胡须)等处。

答案:(1)(一位)姓华的先生,世代居住在江北,是十分熟悉乡村的人。

(2)农家苦于灯烛的花费,送亲迎亲()在白天,()用伞盖来遮蔽日光。

(3)古时候三十岁娶亲,近世只有农家有的(还是)这样,所以(新郎)已是壮年,长了胡须。

【参考译文】

某一年春天的二月,我去京都任锦衣卫官员。周君拿出他所说的村落图给我看,我看他的神色,好像非常喜欢这村落图。他请求我说:您一定要为我写一篇记。他请求再三,我于是把图放在巾箱里带了回去。

从京城回来时已经是年末,我还不知道此图的底细(详细情况)。有(一位)姓华的先生,世代居住在江北,是十分熟悉乡村的人。他擅长画画。他来拜访我,我拿此图询问他,说:你懂得画,就好比我懂得书一样。请问(图中的)妇女骑着牛,这是为什么呢?他回答说:这是农家在嫁女儿,无法准备轿子,用骑牛来代替行走。一个老人牵着牛走,说明他重视自己的女儿,不让女儿自己驾驭牛。妇女骑着牛就是这么回事儿。”“(图中)又有一个老人手持遮阳避雨的工具来护着她,这是为什么呢?他说:婚礼宜在天刚黑的时候举行。在夜里,农家苦于灯烛的花费,送亲迎亲()在白天,()用伞盖来遮蔽日光,这也是他们看得很重的。(图中)一个老妇人贴着牛耳朵走,一个老头在牛的后面慢慢地跟着,这是父母在送他们的女儿。一个老头拄着拐杖站着,一个老妇人靠在门边望着。一个年纪稍大的小孩儿,带着比自己小的孩子,用手指着(骑牛的女子)说着什么。他们的神情都好像在抽噎哭泣,那是在为离别悲伤。牛的前面有四个人敲着鼓吹着唢呐,他们是迎送引导新娘子的人。路边上有两头驴,它们按次序前行,骑在上面的是乡里的歌女。尾随在驴后面拿着古筝琵琶的,是歌女的两个仆人。另外,那个腿靠着小车边沿而坐的人是驾车人。这些都是在路上遇到送亲队伍而回头去看的人。距离那个树林一小段路,将又经过一个树林,两个孩子跳着跑着去报告。一个妇人从篱笆门里出来,胳膊上抱着一个小孩儿,又有一个小孩儿牵着妇人的衣裳跟着她走。田里有两个农夫,他们锄完地,正准备停下来。这些都是看见新娘子而说说笑笑的人。”“在离这儿更远的地方,又有一片茂盛的树林。竹篱笆茅草屋,好像是新娘子的家。门外有一个男子,穿戴整齐留着胡须,很谦恭地站着,这是谁呢?他说:这是她的夫婿。古时候三十岁娶亲,近世只有农家有的(还是)这样,所以(新郎)已是壮年,长了胡须。他站在这里等待着,将要迎接新娘子进门。有两个妇人上前询问什么,这是妯娌们。她们准备去慰劳那新娘子的父母,并且迎接新娘子。两人提着盛酒或贮水的器具,其中一个拿着壶,这是迎接慰劳他们用的。一个女仆跟在后面,以供使唤。两个小孩儿一快一慢地跟随着,其中较大的小孩儿用手指着说着什么,好像是说新娘子快来了。一个老妇人站在门边张望,她是在了解外面的情况以考虑迎接礼节的缓急。

我听完这些,开玩笑说:你真是乡村里的人啊,这么真切地了解乡村的情况,我学识不够丰富,就用您的话为这图作记,来偿还我欠了很久的文债,可以吗?他笑着说:这就是(佛祖)所说的,借一株草,化作六丈金身,有什么不可以的呢?当时天冷,我口授跟随我一起出游的人,他们用嘴呵着笔将这些写了下来。

四、语言应用

17中国传统文化中有许多脍炙人口、流传至今的古训,它们不仅寓意深刻,而且对人们有警示作用,例如:方苞《方望溪先生全集》中有一句话说:感人以诚不以伪。意思是说要以真诚而不以虚伪感动别人,这则古训告诫人们要真诚待人,以诚感人。请根据示例向大家推荐一条你喜欢的古训,要求语言简明连贯。

我最喜欢的一句古训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句古训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句古训告诫人们: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示例:孔子《论语》中叙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自己不愿意要的,不要施加给别人 要换位思考,尊重他人

18(2013·河北省普通高中高三教学质量监测)仿照下面的句子另写两个句子,与例句组成一组排比句。

例句:一泓春水是清亮的,虽然没有花,我们却看到了美丽;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仿写时,要注意两个方面:一是形式,仿写的句子必须与例句结构一致,本题中例句的基本结构是“…………,虽然没有……,我们却看到了……”;二是内容,要求与例句构成排比,仿句与例句必须内容一致,表达一个中心,本题中仿句必须和例句一样表达发现事物的美这一中心。

答案:一朵夏花是鲜嫩的,虽然没有果,我们却看到了希望;一片秋叶是舞动的,虽然没有风,我们却看到了成熟。

第五单元 狱中杂记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