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的思考

发布时间:2020-04-22 08:28:18

关于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的思考

年轻干部是社会的资源,是社会事业发展的力量源泉,因此要加大年轻干部培养选拔工作力度。各级党组织在培养选拔年轻干部工作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各级领导班子的结构得到了改善,活力得到了增强,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得到提高,较好地促进了各项工作的开展,但也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需要认真加以解决。就年轻干部如何培养选拔,我们进行了调查,征求了各方面的意见,现对有关情况进行探讨。

一、培养选拔年轻干部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

从调研情况看,当前在培养选拔年轻干部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思想不够解放,观念不够更新

目前影响年轻干部培养选拔的主要原因是思想不够解放,使用不够大胆,存在着求全责备国,使用上不放心的思想。具体表现在:

1、认识片面,搞一阵风。有的认为加快年轻干部成长就是选拔几个年轻干部装点门面,有几个点缀点缀就行了;有的把选拔年轻干部看作是阶段性、突出性的任务,搞一阵风,松一阵、紧一阵;有的用孤立的眼光来看待领导班子年轻化,把年轻化与革命化、知识化、专业化割裂开来,把年轻化当作目的,在年龄上搞一刀切、层层加码比年轻。

2、论资排辈,平衡照顾。“论资排辈,平衡照顾”等陈旧观念仍然是目前培养选拔年轻干部的主要思想障碍。有的认为年轻干部今后的路还很长,提拔的机会还很多,应优先考虑年龄大的、资历老的同志;有的担心使用年轻干部会影响班子团结,挫伤一批资历老的同志的工作积极性。

3、求全责备,怕担风险。一些人总认为年轻干部经验不足、不成熟,挑不起重担,“嫩”了顶不住,“冲”了稳不住,“浅”了镇不住。“骏马能历险,犁田不如牛。坚车能载重,渡河不如舟”。有的用完人的标准来衡量年轻干部,用老干部的素质来比照年轻干部,总觉得年轻干部不稳重、不全面,在培养选拔上顾虑重重,怕担风险。

4、急功近利,只图眼前。一些领导在年轻干部的使用上存在着实用主义思想。有的重眼前轻长远。一个年轻干部在现有岗位使用得心应手就满足了,而没有从长远的角度把他放到更重要的岗位上,使其进一步成长,只求眼前过得去,不求长远有发展。有的重使用轻培养。一些领导干部只要年轻干部用起来顺手,觉得部门、单位少不了他,就很少从培养和造就大批优秀年轻干部成长是党和国家的战略大计的角度着眼。有的重局部轻全局。一个年轻干部在本部门、本单位比较优秀,就舍不得放人,重部门利益,而较少考虑全局利益,为年轻干部的尽快成长创造条件、提供机会较少,致使一些本来比较优秀的年轻干部逐渐失去了优势。

(二)工作机制不够健全

在培养选拔年轻干部工作上出现的困难,还表现在一些工作机制不够健全。

1、干部队伍建设规划缺乏目标机制。在调查中,不少人认为本单位培养选拔年轻干部目标缺少刚性,做到哪里算哪里。即使是有目标,使用的言语也比较模糊,如“一般要有”、“要有一批”、“有一定数量”等,操作性不强;或者只有中长期目标,没有近期阶段性或年度目标。

2、干部队伍“出入口”缺少畅通机制。首选,入口不畅。近年来,由于公务员考录工作不够正常,目前机关干部队伍年龄呈上升趋势,年轻干部比例逐年下降。由于干部队伍的“源头”缺乏较高素质人才的储备,这样就制约了优秀年轻干部的选拔。其次,出口不畅。形成领导班子年轻化的制约“瓶颈”。在调研中,有的同志说,现在不是没有优秀年轻干部,也不是发现不了优秀年轻干部,而常常是因为领导班子职数已满,导致优秀年轻干部难以进入领导班子。由于一些优秀的年轻干部不能适时进入领导班子,使他们不能有效得到锻炼,影响了他们的成长。

3、选拔任用上缺乏责任机制。在对领导班子及班子主要负责人的年终、换届考核及领导干部的任用考察中,还没有把培养选拔年轻干部工作列为考核内容。这样,使任用优秀年轻干部缺乏内在的动力和外在的压力,在一些单位培养选拔年轻干部就成为可有可无、可紧可松的一项工作,或为年轻化而年轻化,把年轻化当成点缀在培养选拔年轻干部的问题上还没有形成一级抓一级、下级对上级负责、一把手负主要责任的这样一种责任机制。

4、后备干部的使用缺乏备用结合机制。在后备干部工作中,程度不同地存在着重数量轻质量、重选拔轻培养的倾向,在问卷调查中有33%的同志认为在年轻干部的培养选拔中存在着备用脱节的现象。备用脱节,浪费了组织的培养,对后备干部个人来说失去了机遇,对干部的积极性也是个挫伤,由于备而不用的比例较高,对未来后备干部的培养教育也产生一些消极影响。

(三)年轻干部自身要求不严

年轻干部有许多优点,但也存在着一些不足。这些缺点有些是任何年代的年轻干部都曾出现过,是年轻干部的成长过程中难以避免的,有的是新形势下的产物。

1、理论功底不够扎实,缺乏严格的党内政治生活锻炼,党性观念薄弱一些。年轻干部学历都较高,这为学好理论奠定了基础,但是由于一些年轻干部轻视理论的功用,又不注意在实践中加以运用,因此,在运用邓小平理论解决工作中的实际问题的能力上就显得比较薄弱。年轻干部在成长过程中较少、甚至没有经历过大的政治风浪考验,在对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理想信念的坚定性上比起前辈来要逊色一些。

2、吃苦奉献精神不足,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发扬不够。这一代年轻干部是在改革开放25年中成长起来的,生活在物质财富相对比较富裕,工作环境相对比较舒适的社会里,贡献记报酬、办事须花钱的观念比较明确,而自觉奉献、勤俭办事的意识比较淡薄。

3、急功近利,心浮气躁,个人英雄主义有不同程度的表现。一些年轻干部在工作上为急于出政绩、得荣誉,往往对扬名显能的事比较热衷,对眼前的、现实的成就比较看重。在工作中还往往表现为开始干劲十足,一遇困难和挫折就垂头丧气,缺乏克服困难的毅力和意志。在问卷调查中,有45%的领导干部认为年轻干部应防止和克服“追逐名利”、“作风飘浮”的倾向。

二、加快培养选拔年轻干部步伐的基本思路及措施

在培养选拔年轻干部工作中遇到的难点既有思想认识上的问题,也有工作机制上的问题,还有如何客观评价年轻干部本身的问题。我们认为,要在这些问题上有所突破,必须在以下五个方面下功夫。

(一)观念要大转变

事实表明:一个地方、一个单位培养选拔年轻干部工作做得怎么样,关键取决于党委及组织部门特别是党委主要领导同志的决心。而领导者的决心来自于对这一问题的认识高度。因此,在选人用人的观念上首选必须有一个大的转变。最主要的是要增强“三种意识”。

1、增强责任意识。一是要牢固确立事业成败关键在人的观念。正确的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二是要确立选人、用人、育人是领导者一种责任的观念。胡锦涛同志在十六大报告中指出:要努力形成广纳群贤、人尽其才、能上能下、充满活力的用人机制,把优秀人才集聚到党和国家的各项事业中来。三是要在选人用人问题上牢固树立事业至上的观念。在选人用人问题上,各级党委特别是主要领导同志的胸怀一定要宽广,牢固树立事业至上的观念,要敢于使用比自己年轻的干部、比自己能干的干部,甚至是反对过自己的干部,只要是有利于事业发展的,就可以选拔使用。

2、增强机遇意识。使用干部与高经济建设一样,也有个机遇的问题。用干部要用当其时。选拔干部要讲台阶、论资历,必要的台阶和资历是干部积累领导经验所必需的,但要讲台阶而不抠台阶,论奖历而不唯资历。如果台阶过细过繁,太看重资历,人才就难以脱颖而出。对看准了的苗子,要加大培养力度,要实行小步快跑的形式,对特别优秀的干部要敢于破格提拔。

3、增强发展意识。“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一个人不可能没有缺点,一个干工作的干部也不可能没有失误,用干部要看本质、看主流、看发展。当前,要特别注意做到以下三点:一是要牢固确立“领导经验来自实践,早压担子,早出成绩”的观念。对此,邓小平同志已作过精辟的分析。他说,“他们经过的斗争考验少一点,领导经验少一点,这是客观条件造成的。不在其位,不谋其政嘛。放在那个位置上,他们就会逐步得到提高。”二是要注意防止把那些有知识,有见地,勇于发表意见,富有创新精神的干部说成“骄傲”。三是要注意保护工作有闯劲,有改革开放精神,能把工作搞上去,但因经验不足有过某些失误或在小节上有些缺点、毛病也不能迁就,要满腔热情地给予帮助,在用当中帮,在帮助当中重用。听到一些反映,要及时地给他们指出来,帮助他们改进。

(二)工作要迈大步子

1、要进一步明确选拔优秀年轻干部进入各级党政领导班子的目标要求。从现在起经过几年的努力,培养选拔年轻干部工作要努力达到以下三个目标:一是改善年龄结构。就县级而言,乡镇党政领导班子,30岁左右的年轻干部至少各有1名,要有一定数量35岁以下的正职;县直科级领导班子中要有一定数量40岁以下的正职。在选拔年轻干部时,要注意选拔一定数量的女干部、党外干部和少数民族干部,以保证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的合理结构人。二是完善知识、专业结构。县直、乡镇党政领导班子成员一般都应具有大专以上学历,其中具有本科以上学历的应达到50%以上。所有领导干部都要熟悉分管的本职工作。一些专业性较强的部门领导班子,应配备具有较强专业知识的领导人才。要注意培养选拔熟悉财政金融、外经外贸、城建城管、政治法律等专业知识的领导干部。三是以提高思想政治素质为重点,全面提高领导班子的整体素质。要进一步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提高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善于从政治上正确认识和判断形势、观察和处理问题。要进一步增强领导班子统揽全局、驾驭复杂局面、处理复杂矛盾的能力,特别是要把党政主要负责干部选配好。

2、严格按照标准选拔干部。选拔优秀年轻干部,要全面正确地贯彻干部队伍“四化”方针和德才兼备原则。要把政治上是否合格作为选拔任用干部的首要标准。进一步改进干部考察办法,特别是要加强对年轻干部思想政治素质的考察。一是要坚持把革命化放在首位。重点看他们是否忠诚于马克思主义,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是否坚持共产党的领导,自觉维护以胡锦涛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权威;是否坚持“三个代表”的要求,始终保持共产党员的先进性;是否具有健康的思想意识和良好的道德品质,经受住名、利、权、色的考验。对那些贪图私利,只考虑个人得失,不顾党和人民利益,甚至以权谋私的人;那些只说不做,弄虚作假,热衷于搞形式主义、花架子的人;那些拉拉扯扯,热衷于跑官要官的人;那些无中生有、制造矛盾、吹嘘自己、打击别人的人,决不能选拔到领导岗位,已经在领导岗位上的,要坚决调整下来。二是要重视对领导才能的全面考察。要看他们是否能够正确理解和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是否知人善任,作风民主;是否具有一定的实践经验和处理复杂矛盾、突发事件的能力;是否具有担任更高层次领导职务的发展潜力。三是要注重工作实绩。要看他们是否具有强烈的工作事业心和责任感,真心实意为人民群众办事,既重视当前,又考虑长远,勤奋工作,注重实效,不急功近利,不做表面文章,不虚报浮夸,在本职工作中做出突出成绩。四是要坚持群众公认。要看他们能否坚持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发扬密切联系群众的作风,深入实际,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是否在群众中有较高威信,在个别谈话和民主推荐、民主评议、民意测验中得到多数群众的认可和拥护。

3、要制定切实可行的过硬措施。选拔优秀年轻干部的任务要落到实处,在一定时间内必须有一点硬性要求,要有过硬的措施作保证。一是定方案,列名单。即建立健全后备干部名单;建立适合担任乡镇党政一把手的干部名单;建立县、乡班子本届任职期满时年龄尚未超过35周岁的优秀年轻干部名单,作为班子换届时选拔干部的重要来源。二是铺台阶、搭梯子。要切实解决目前领导班子中正职年轻干部少的问题,重视党政正职领导干部的选拔。对于新进班子的优秀年轻干部,特别是作为一把手人选培养的,应当适当往前排,也可以直接放到常务副职岗位上。调整领导班子成员一般实行进出同步,也可先进后出,待班子成员任职年龄到限或换届时再恢复到领导班子规定的职数内。三是进一步加大干部交流工作的力度。继续组织好党政主要领导干部和重要岗位领导干部的跨部门交流。要加强县直和乡镇机关干部的交流。要注重选拔年龄较轻、素质好、学历高、有较大潜力的干部到基层挂职或任职锻炼。四是广开渠道,发掘人才。选拔年轻干部,不仅要注重从党政机关选拔,而且要注重从企业、学校和其他事业单位中选拔。要改进选拔方法,疏通从企事业单位向党政机关输送领导人才的渠道。要加强干部集中统一调配,打破干部使用上的地域和部门限制,在更广泛范围内选贤任能,合理配置人才资源。

(三)改革要有大力度

培养选拔年轻干部工作要有新的起色,要靠有一套好的制度和机制。要进一步加大干部制度改革的力度,要着力解决“下”、“上”、“活”这三个问题。

1、“下”的问题,即如何促使领导干部职务能上能下,为优秀年轻干部的使用创造条件。领导职数有限,要让尽可能多的年轻干部上,就要使一部分领导干部下。关于领导干部“下”,具体要解决三种情况下“下”的问题。一是犯错误的下,这是理所当然的。二是到了一定的年限要下。不是一定要等到退休年龄才下,身体不好的、干不满一届的、年龄快要到杠的也要下。三是不称职要下。这要解决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何谓不胜任现职干部,即不胜任现职干部的标准。我们认为,凡是群众认可度低,在民主测评中不称职票超过30%或考核谈话中反映有这样那样的问题,这些问题足以影响班子的形象、工作的开展或从组织的平时掌握的情况看,确实不宜再留在领导岗位上的干部。第二个问题是,认定其为不称职干部,怎么让他下来,即不称职干部下的途径方法有哪些,下来后让他干什么。

2、“上”的问题,即要创造一种良好的环境和机制,要探索建立直接选用优秀年轻人才的“绿色通道”,让优秀年轻干部脱颖而出。要实行目标管理,把选拔优秀年轻干部作为长效机制来抓。各级党委要按照上级有关领导班子建设规划和培养选拔年轻干部规划要求,定期研究制定本地区、本单位的工作规划。要根据不同类型班子的特点,着眼优化年龄、文化、专业、气质、智能等方面结构,增强班子整体功能,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工作目标。

要抓住各种契机,通过各种途径,及时把优秀年轻干部推上领导岗位,做好年轻干部的选拔使用工作。班子换届时,优先选配年轻干部;职位空缺时,优先充实年轻干部;班子调整时,优先配备年轻干部;机构改革时,优先安排年轻干部。推荐的任用意向也不要很明确,大范围的无明确目标推荐,力争把优秀人才都网罗进来,成熟的马上可以提拔使用,目前还不适应进班子,但有培养前途的可以列入后备干部队伍。推荐的范围可以一个地方、一个部门、团体(妇女干部、党外干部)、一个群体(68式干部),也可以在全县范围内进行。二是要加大公开选拔干部的力度。公开选拔干部是促使优秀年轻干部脱颖而出的有效形式,我县近年来先后2次公开选拔17名优秀年轻的科级领导干部,这些同志原先大多不在组织部门的视野内,实践证明,这部分同志工作表现较好,部分同志已担任部门主要领导职务。今后要进一步加大这项工作的力度。公开选拔干部工作要制度化,可以每二、三年搞一次;选拔的对象和范围可以是一个单位的副职领导干部,也可以尝试对一些部门正职领导干部的公开选拔。对一些专业性比较强的部门可以面向更大范围进行公开选拔。三是要加大竞争上岗的力度。目前中层领导岗位竞争上岗在县直部门已全面推行,一大批年轻干部走上了中层领导岗位,社会反响较好。通过竞争上岗,可以使一大批年富力强的干部走上中层领导岗位,为年轻干部建功立业提供了机遇。要逐步形成机关内设机构负责人职位竞争上岗制度化。

3、“活”的问题,即要激活干部队伍,促使干部始终保持一种奋发向上的良好精神状态。经济工作要不断攀登新台阶,干部队伍必须始终保持高昂的工作热情。现在往往有这样的情况,一些干部提拔之初工作热情高,对自己各方面的要求比较严,但二、三年后如仍在原位置,得不到提拔,工作积极性就会下降,对自己的要求也会放松。这就提出了一个如何不断地激活干部,促使干部始终保持一种奋发向上的良好精神状态的问题。一是要加强对干部经常性的教育。如“三个代表”、“两个务必”的教育效果就比较好。通过教育促使干部凭党性干工作。二是要完善考核制度。加强对年轻干部的考核,不仅了解他们在“工作圈”的表现,还注意了解他们在“社交圈”和“生活圈”的表现,通过考核,表扬好的,批评差的,鞭策落后的,有针对性地加强经常性管理,从而充分发挥考核成果对干部的激励和约束作用,促进年轻干部健康成长。三是要坚持干部谈话制度。各级党委和组织部门要定期与不定期地找干部谈话、谈心,对好的肯定、鼓励,对有这样那样问题的敲敲警钟,作些提醒。另外,还要进一步落实好重大事项报告制度、干部交流制度、民主生活会制度、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制度等。四是要努力创造一种正确的用人导向。营造一种鼓励干事的、批评混事的、处理捣蛋的、惩治腐败的良好氛围,引导广大干部把心思和精力集中在工作上,始终保持一种奋发向上的良好精神状态。

(四)培养要拓大路子

对年轻干部的培养教育要适应新形势,针对年轻干部的特点,加强培养教育,具体要做到以下三点:

1、加强理论培训,提高学习的实效。一是对年轻干部进行比较系统的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特别是邓小平理论,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十六大”报告的教育。二是借鉴“三讲”教育集中学习的做法,每年规定一些学习的必读篇目,领导班子要在自学的基础上,集中一段时间结合实际进行研讨。要鼓励年轻干部通过自学提高学历层次,可举办双休日各类讲座等多种形式,加强对领导干部的知识更新教育。三是按照学习要精,要管用的要求,切实提高理论学习的实效。党校教学要紧密联系县域经济发展的实际和学员的思想、工作实际,着力提高学员理论联系实际的自觉性,一方面可以通过围绕全县改革发展的大局出题目、组织专题调研以及每年一次的虚拟性全县工作思路务虚会,帮助年轻干部想大局、议大事、出思路。把课堂教学和调查研究结合起来。也要安排一定的时间,组织学员深入基层调查研究,联系实际思考问题。另一方面,培养学员对理论的运用和对实际问题理论思考的能力,通过经常举办诸如知识经济、防范投资风险、如何招商引资以及我国加入WTO的机遇和挑战等一系列双休日专题知识讲座,组织学员从理论与实际的结合上进行深入研讨,拓宽年轻干部的知识面,开阔他们的眼界。既加深对理论本身的理解,又提高学员运用理论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积极创造条件,每年分期分批安排一定数量的年轻干部到高等院校接受培训。

2、强化实践锻炼,提高工作水平。在问卷调查中,分别有75%和60%的同志认为下基层锻炼和多岗位锻炼是培养年轻干部的有效途径。因此,为使年轻干部的加速成长,在实践锻炼上应加大力度。

要积极鼓励和有计划地安排年轻干部,到基层特别是环境艰苦、困难较多的地方去锻炼。越是有培养前途的年轻干部,越要放到艰苦环境中去,推到重大斗争第一线去,让他们在现实的风浪中经受考验、磨炼意志、增长才干。对那些拒不服从组织安排,不愿意到艰苦环境工作的干部,不能提拔重用。一是把年轻干部选送到基层去锻炼。坚持每两年从县直机关选派一批基本素质好,有培养前途,但缺乏基层工作经历的优秀年轻干部到乡镇或企业进行挂职锻炼,有的可以采取点名下派的形式,帮助他们在实践中磨炼意志,增长才干。二是选派一些优秀年轻干部上挂锻炼。帮助他们开阔视野,扩大知识面,提高政策水平和宏观思维、决策能力。这项工作也可每两年进行一次。三是有计划地选派一批优秀年轻干部到市场经济比较发达的外省、市锻炼。培养他们高层次交流能力及把外地的先进技术、经验和管理方式与县域实际相结合能力。四是抽调优秀年轻干部参加中心工作,各种思想教育活动、干部考察考核等。通过这些工作,帮助他们熟悉、了解党的基本知识和党内生活的基本规矩,提高从政治、全局高度分析、思考和处理问题的能力,增强党性修养。

3、坚持严格要求,狠抓教育管理。对年轻干部进行党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优良传统和优良作风教育,严格党内生活,加强年轻干部党性锻炼,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对优秀年轻干部要逐人设计培养方案,进行跟踪培养,发现问题及时提醒,做到教育在前,防止在前,制约在前。要教育年轻干部正确对待组织,正确对待群众,正确对待自己,取得成绩时要谦虚谨慎,戒骄戒躁;工作出现失误时,要分析原因,总结教训。对一些思想作风方面问题比较突出,经批评教育仍不改正的,要及时果断调整。要经常对干部队伍建设情况进行全面分析,有针对性加强经常性管理,促进年轻干部健康成长。

(五)来源要打大基础

1、要抓好公务员队伍的入口关。近几年来,因机构改革,公务员入口收紧,致使公务员队伍年龄呈老化趋势,素质提高不快。要继续有计划地面向社会招考公务员。在录用上要从严,宁缺毋滥。要注意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领导干部队伍紧缺专业公务员的录用。

2、要抓好选调生的培养。选调应届大学毕业生到基层锻炼,这是培养高素质年轻干部的“源头工程”。我们要加大对选调生进行跟踪了解,对表现优秀的要及时培养使用,争取他们早出成绩。

3、要加强后备干部队伍建设。高素质的领导干部队伍,来源于高质量的后备干部队伍。一是在培养选拔后备干部工作中,可采取依靠各级党组织推荐一批、发动群众举荐一批、组织部门深入基层发现一批的办法,将年龄在35岁左右的优秀年轻干部作为后备干部进行重点培养。二是对后备干部实行动态管理。既注意防止“备而不用”,又不搞“备而必上”,坚持每两年定期调整和适时补充,在滚动发展中逐步建立起一支数量充足、门类齐全、专业配套、素质优良的后备干部队伍。

关于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的思考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