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鬼敬神而远之

发布时间:2013-11-28 15:07:50

事鬼敬神而远之

摘要:按照一般逻辑来看,《论语》中孔子关于鬼神方面的论说多有矛盾,既有类似无神论的言述,又不乏关于鬼神、祭祀等的论述,这一现象可从孔子对周代(周公)的推崇承续、为人为学立足伦理教化、重视政治功用及严谨的治学态度等方面加以分析探源。

关键词:孔子;《论语》;鬼神观

中图分类号:i20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2-03-0-02

《论语》中既有孔子一些貌似无神论者的记载,又有许多关于孔子对鬼神,以及与鬼神密切相关的祭祀、丧礼、斋戒的论述。如《述而》篇所记“子不语怪力乱神”;《雍也》篇记“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先进》篇记“季路问事鬼神,子曰:‘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曰:‘敢问死?’曰:‘未知生,焉知死?”这些都表明了孔子对待鬼神“敬而远之”的态度。同时,孔子对于祭祀鬼神又是无限虔诚和重视,强调“祭如在,祭神如神在”(《八佾》),似乎又并不是一个纯粹的无神论者。下文将对孔子形成这一矛盾鬼神观的原因作简要分析。

一、“尊礼尚施”的周风承续

儒家认为:“凡治人之道,莫急于礼。礼有五经,莫重于祭。”(《礼记·祭统》)在民众仍信奉鬼神的周代,祭礼具有重要的社会组织功能。《礼记·表记》载:“殷人尊神,率民以事神,先鬼而后礼……周人尊礼尚施,事鬼敬神而远之……”可以看出周人是尊重礼而崇尚实用的,尊奉鬼神但敬而远之,不同于殷人的“率民以事神”,只是利用鬼神为政治服务罢了。事实上,祭礼具有政治教化和凝聚人民之功能,周人的祭礼追求的是“尊礼尚施”或曰“务施报”之道德情感和人文精神。而孔子把制礼作乐的周公当作崇拜的偶像。《述而》载孔子言:“甚矣,吾衰也。久也,吾不复梦见周公。”《八佾》又载:“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完全吸收了周代这一精神,他虽对天等神灵怀有敬畏之心,却不迷信他们的神秘力量,当涉及到鬼神问题时,就把他们转移到“克己复礼”的政治目标上,转移到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实用主义目标上。

事鬼敬神而远之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