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06对学校经济责任审计的难点分析

发布时间:


对学校经济责任审计的难点分析
摘要:学校经济责任审计是近年来审计工作的新的组成部分,它对于加强对学校经济责任人的监督、完善学校人事工作的考核方式、加强校园党风廉政建设、提高办学效益等方面均起着积极的意义。但是在实际工作中,仍然存在着缺乏统一标准、审计结论落实不充分等难点。本文介绍了现阶段工作中的难点,并对如何完善学校经济责任审计工作提出了几点建议。关键词:学校审计;经济责任审计;经济责任审计难点;完善经济责任审计1引言
从广义上来讲,经济责任审计包括了所有的审计;从狭义上来讲,经济责任审计则特指我国近年来出现的,目的在于明确国有企事业单位和政府机关领导人经营管理职责的一种审计活动,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离任审计和任期经济责任审计。而学校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主要内容就是对在职或因任职期满、离退休、调动和辞职等原因离开现任职位的学校财务人员、基建部门、校办企业、以及主要经济负责人履行经济责任的情况进行监督、审计和评价。在学校积极有效的开展经济责任审计,不仅可以对学校相关负责人的工作业绩以及包括行政责任、经济责任和法律责任在内的相关责任予以正确的评价和充分的肯定,还能对下一任负责人进行事前监督;不仅可以有效的改善学校对于相关负责人的考核和管理办法,还会对加强校园党风廉政建设、提高办学效益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2学校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主要难点2.1没有统一的标准
虽然现行的经济责任审计法规对审计工作的范围、原则和内容都做出了明确的规定,但是这些审计规范大多只适用于企事业单位的审计工作,这就使得学校的经济责任审计工作因原则和标准的制定缺乏足够的法律支持而无法形成成统一的、科学的、便于操作的、将定性与定量合理结合的审计评价标准,无法为审计评价工作提供定量分析依据,最终导致审计人员在进行责任界定时很难分清决策责任与管理责任、集体责任与个人责任、直接责任与间接责任、主要领导责任与分管领导责任、现任领导责任与前任领导责任。2.2难以开展离任前审计
根据国务院办公厅的相关要求,学校有关经济责任人因任职期满、离退休、辞职、撤职、免职等原因离开现任职位之前必须接受经济责任审计。但实际上,审计部门往往在相关责任人任职期满或换届结束之后才对其开展审计工作,这样就容易导致两个问题:一是由于被审



计对象已经离开原来的工作岗位,难以对其进行审计,而继任者又常常会因为不了解情况而无法对经济责任审计工作进行有效的配合,从而使审计工作陷入十分被动的局面;二是在很多时候,审计部门由于种种原因无法对审查出来的问题进行很好的处理,致使审计结论难以被落实。这不仅制约了审计成果的利用和转化,还降低了审计评价的价值,并且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审计工作的权威性。2.3难以对经济责任人进行评价
审计评价是经济责任审计报告的重要环节和核心内容,但一方面由于在我国学校开展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时间并不长,大多数前任经济责任人并没有过接受离任审计,致使难以对被审计者应负的经济责任和经济指标的完成情况进行认定;另一方面,不少学校的经济负责人在上任时,学校的管理部门并没有明确的规定出任期内经营目标,使经营业绩的审查工作因缺乏依据而无法清楚的进行责任划分。
上述两方面原因使学校的经济责任审计工作无法形成统一的、可行的、必要的经济责任量化考核指标和行政责任定性指标,加之缺乏相关法律法规的支持,最终导致了审计评价工作难以进行。
2.4审计能力不足、审计手段有限
随着学校办学条件的逐步改善,办学经费和资金流动必将会越来越多,经济责任审计的工作量和工作范围也必将会随之增大。但由于学校的特殊环境,很多经济责任人在同一岗位上一干就是十几年、几十年,由于时间跨度较大,在对他们进行经济责任审计时往往需要投入较多的人力、物力、财力和时间,然而客观条件却往往要求审计人员在非常短的时间内出色的完成此项工作,其难度可想而知,审计队伍能力不足的问题由此越发的凸显出来。
由于审计的内容和范围是有限的,因此,如果任期经济责任的审计评价仅仅是以审计部门从有关经济责任人提供的述职报告和会计资料等账面内容中掌握的情况为依据,那么这种评价就会带有较高的局限性。实际上许多经济责任人的经济犯罪问题(如收入不入帐、收受贿赂、私分公款、私设小金库等)是不会通过财务收支等账面内容直接反映出来的,而审计工作的特点决定了它难以揭示出一些账面之外的问题,这就使审计部门难以发现和查实这些人的党风廉政建设情况和遵纪守法的情况。2.5审计结果不透明
在对有关经济责任人的审计结束之后,由于没有统一的标准和明确的规定,人事管理部门对于审计结果的运用不透明,不公开,这既不利于审计效果的发挥,也不利于人民群众的监督和审查,造成了很坏的社会影响。



3对于完善学校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几点建议3.1完善监督机制
学校经济责任审计是党和人民赋予审计部门的重要职责,是加强对学校经济责任人的监督、促进校园廉政建设、促进依法办学的重要措施,理应在学校的改革发展稳定中发挥其重要作用。完善的制度是做好学校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最基本前提,但现阶段学校经济责任审计尚未形成完善的方法体系和制度,因此,相关部门要建立健全相关的监督和约束机制,织人事部门在进行教育管理、人事考察任用和年度考评时要将经济责任审计结果作为唯一的依据,同时将其列入考核档案;真正将经济责任审计工作落到实处,防止“审任脱节”情况的发生。
3.2建立科学的审计评价标准
审计评价标准是在审计工作中判断优与劣、是与非的准绳,是作出审计决定、出具审计意见的决定性依据。因此,建立科学的审计评价体系,明确相关负责人的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标准是保证审计工作质量的关键。审计部门要根据学校经济责任审计的目的和审计对象的特殊性以及审计依据的复杂性、多样性等特点,根据审计业务程序制定责任界定依据和可操作性强的评价标准。
1)要建立学校相关经济负责人任职期间的责任目标考核制度,从其就职开始学校的组织人事部门就要与其签订有关管理、经济、廉洁自律的目标责任书,将其作为审计和监督工作的基本依据。
2要按照一定的客观事实、审计对象的特点和经济目标责任制的各项内容制定明确、合理的审计评价体系,并从被审对象经济活动的合法性、真实性入手,对内根据经济效益、效率、效果等内容进行评价,对外根据被审对象的工作规划、发展战略等内容进行评价,从而能够更加全面的反映出经济责任人的工作业绩。
3)要处理好前任与现任的关系、个人经济责任与整体责任的关系、法律法规与实际效果的关系以及主观愿望与实际效果的关系3.3提高审计成果的利用率,树立审计工作的权威性
1)要将经济责任审计纳入人员管理的工作中,重视审计结果,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对其进行落实,并将审计结论作为人事管理和考核的基本依据。
2)干部工作业绩的优劣不在于平时的自我宣传,而在于实际的工作效果。因此,为了实现能者上、庸者让、劣者下的干部任用目标,一定要坚持先审后离、先审后用、审用结合的审计原则。


0706对学校经济责任审计的难点分析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