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卢湾区困难群体生活状况调查报告

发布时间:2012-05-27 12:45:38

上海市卢湾区困难群体生活状况调查报告 上海市卢湾区民政局 一.调研方案   1.调研要求   通过深入调研,了解当前上海市卢湾区困难群众感受最深、迫切希望解决的主要民生问题。采取抽样调查、问卷调查与召开座谈会等方式开展调研。据此筛选出现阶段政府有能力、有必要解决,且群众呼声较高、带有普遍性问题,提出初步政策建议,供有关部门决策参考。   2.组织分工   由卢湾区民政局主要领导牵头,负责调查工作的整体推进;办公室负责组织协调,设计调查的总体方案和调查问卷、汇总分析数据、整理分析座谈会记录、撰写调查报告;卢湾区四个街道负责调查问卷的发放和回收;相关科室负责组织各街道、居委会召开座谈会。   3.调研方式 (1)开展抽样调查。以问卷形式了解困难群众感受最深、最迫切希望解决的主要民生问题。 (2)召开座谈会。召开民政局相关科室、街道、居委会等部分基层工作人员座谈会,了解在做困难群众工作中的有关情况,听取意见或建议;召开部分困难群众座谈会,了解困难群众的实际生活情况与最迫切希望解决的主要民生问题。 (3)资料查询与实地考察。   4.调研对象   本次调查的对象为在上海市卢湾区居住满一年及以上的低收入家庭中年龄为20-70周岁、有家庭经济决策权的人,低收入具体标准为非接受城镇家庭最低生活保障的家庭或个人,户月均收入2000元以下。   5.调研内容 (1)家庭基本情况。家庭成员基本情况、家庭生活情况、家庭经济状况、家庭成员工作情况、家庭收入情况、家庭支出结构、现在享有的社会保障和福利状况、居住状况、导致家庭困难的原因等。 (2)了解感受最深、最迫切希望解决的主要民生问题。 (3)听取意见和建议。   6.时间节点 (1)准备工作阶段(2008年9月)   建立组织机构,拟定工作方案,设计问卷,召开工作会议。 (2)调查工作阶段(2008年10月)   在卢湾区四个街道的困难群体中开展抽样调查。四个街道各选择50户家庭,发放问卷进行调查,总共发放200份问卷。   在4个街道分别选择5户家庭的代表召开座谈会,总计20户家庭代表,深入倾听他们的想法。   邀请民政局相关科室、街道、居委会等部分基层工作人员20名,召开座谈会,了解他们工作中遇到的典型困难群众的思想、工作与生活情况。 (3)汇总调查资料、形成调查报告阶段(2008年11月) 对抽样调查作数据统计与分析,对数据的初步分析,以抽样调查的问卷资料与座谈会的资料为基础,撰写调查报告 ,筛选群众呼声最高、带有普遍性,政府有能力、有必要解决的问题,提出初步政策建议,供有关部门决策参考。 二.调研结果概览   共向辖区内四个街道发放问卷200份,获得有效问卷164份,其中淮海中路街道46份、瑞金二路街道34份、打浦桥街道39份、五里桥街道份45份。根据164份有效问卷,汇总统计有以下八个方面基本情况:   1.困难家庭基本情况 (1)人口:被调查困难家庭人数共计469人,户均2.86人。 (2)年龄:164人被调查人中,25岁以下1人,占总人数的0.6%,25-40岁48人,占29.3%,41-55岁63人,占38.4%,56岁以上52人,占31.7%。 (3)住房:164户中有2户无房,有162户有房 (指有产权房或公有使用权房),占98.9%。 (4)收入:人均月收入612元,户均月收入1750.2元。164人被调查人中感到家庭经济收入非常紧张,经常入不敷出的9人,占总人数的5.5%,感到比较紧张,有时入不敷出的26人,占15.9%,收支相抵的106人,占52.4%,略有结余或生活比较宽裕的23人,占14%。 (5)文化程度:164人被调查人中具有大专以上文化程度8人,占总人数的4.9%;高中60人,占36.6%;初中77人,占47%;小学17人,占10.4%;文盲2人,占1.2%。 (6)就业:164人被调查人中退休46人,占总人数的28%;在业66人,占40.2%(其中);无业51人,占31.1%;学生1人,占0.6%。 (7)子女情况:164人被调查人子女人数共计152人。其中就学115人,占75.7%(其中义务教育阶段48人,占41.7%,高中或其他中等教育45人,占39.1%,大专及以上22人,占19.1%);在业23人,占15%;无业14人,占9%。 (8)环境情况:164人被调查人中有52人认为居住环境差,占31.7%。 (9)病残情况:患疾病人的家庭有56户,占被调查户数的34.1%;残疾人的家庭有8户,占被调查户数的4.9%。   2.家庭主要经济收入状况   在164户被调查的家庭中,有20.7%以不同的频率与方式向他人或单位借过钱,真正频繁借钱的比例只有1.8%,经济状况都是属于收支相抵水平以下的家庭。目前有债务的家庭比例为12.8%。借钱原因中最大的比例是因为孩子读书需要,占45.1%,第二是生病,占27.4%,第三是除医疗和学费之外突如其来的开支。统计发现,在目前具有债务的家庭中,90.1%的家庭属于收支相抵、紧张或比较紧张的家庭。由此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就是在较困难的家庭中,收入一般仅能维持日常开支,一有风吹草动,就会出现经济上窘迫的处境。如频繁借钱的家庭中有33.3%为了治病,66.7%是为了让孩子读书。   有些家庭欠债的一个很大原因是购买房屋,占31.2%,他们所欠的债务为银行债务,而且数额较大, 还款也比较稳定。目前有债务的家庭收入都在"收支相抵"水平以下。 三.影响困难家庭生活的主要问题分析   1.总体分析   我们这次对卢湾区困难家庭入户调查户数164户,总的特点是这些家庭享受的社会保障水平较高,特别受到社区与社会各界的极大关怀和帮助。但是大部分家庭住房条件相对较差,文化程度相对较低,就业能力较差,家庭人员患大重病和残疾占四成比重,医疗和子女受教育费用的支出压力很大。由于家庭人均收入较低,家庭人员的生活质量普遍较低。中心城区困难家庭目前主要脱困的难点有四个方面: (1)文化程度低,就业难度大。据调查,困难家庭户均人口2.86人,受调查人中具有初高中文化程度137人,小学以下19人,大专以上仅8人。人均月收入612元,家庭年收入仅2.1万元。由于这些人员文化程度相对不高,就业难度大,收入水平比较低。 (2)家庭人员大重病医疗费用负担沉重。困难家庭大重病与残疾的人员有64人,占调查家庭人口的13.6%,平均5个家庭就有2个家庭有大重病或残疾的人员。按照大重病医疗费用年支出5万元计算,这些家庭自己承担大重病的总费用约1.8-2万元,相当于这些家庭1年多的总收入。 (3)子女教育费用高,压力大。困难家庭有子女就学人数为115人,其中就读大专以上的有22人。中学阶段子女受教育费用支出年均5000元左右,大学年均1.1万元,子女受教育费用支出超过了家庭年收,虽然许多困难家庭子女受到学校和社会各界关心与资助,但教育费用仍然是较大的压力与沉重的负担。 (4)居住条件与环境普遍较差。由于卢湾区地处中心城区,除一部分困难家庭享受动迁政策,居住面积较大和居住条件较好外,其他家庭住房条件普遍较差,房龄一般超过30年以上,大部分家庭室内装修简单或无装修,设施简陋陈旧,许多家庭周围的环境也较差。   2.重点问题分析   本次问卷重点调查了医疗与教育对家庭生活造成的影响,调查统计结果如下: (1)医疗开支   调查结果表明,有45.7%的被调查者认为近两年的医疗费用是上升的,认为没有变化的有39.0%,认为减少和明显减少的家庭为4.9%,其余认为说不清楚。家庭收入中医疗费用占的比例过高非常严重地影响了对医疗现状的评价,在统计中可以看出,家庭收入状况越不好,对医疗费用的感觉越是敏感,相反的是,家庭经济收入状况相对较好或医疗费用支出较少的家庭对医疗费用的评价就比较平缓。从以下的统计表中可以非常明显的看出这样的倾向。 对医疗费用的评价 家庭经济状况 年龄状况 紧张或 比较紧张 收 支 相抵 略有 结余 20-40岁 41-55岁 56岁及以上 合计 35 106 23 49 63 52 增加 人数 25 42 8 5 35 19 比例(%) 71.4 39.6 34.8 10.2 55.6 36.5 持平 人数 7 46 11 33 23 26 比例(%) 20.0 43.4 47.8 67.3 36.5 50.0 减少 人数 1 6 1 2 3 3 比例(%) 2.9 5.7 4.3 4.1 4.8 5.8 说不清楚 人数 2 2 3 9 2 4 比例(%) 5.7 1.9 13.0 18.4 3.2 7.7   从年龄角度分析,年龄偏大的群体对医疗费用上升的感觉更加敏感。就医的次数一般随年龄而增加,处于41-55岁群体的负担最重,因此其中有55.6%的人认为医疗费用是上涨的,56岁以上的人中有36.5%认为医疗费用是上涨的,40岁以下这个比例只有10.2%。壮年群体的医疗费用实际上要涵盖子女、自身和父辈三个不同的阶段,有比较强烈的感觉是符合现实的。   在本次调查的家庭中,有22.6%的家庭在近三年中有突发性的医疗事件并发生了较大的医疗支出。其中经济紧张的家庭发生率最高为36.0%,其余的家庭16-17%左右。   在医疗费用上,统计结果是年总费用平均约为每户1.8万元。每户家庭自付的医疗费用占全部费用的45%左右,单位支付和补助的比例为35%左右,商业保险支付的比例仅为2%左右,其余为朋友资助等。可以看出,目前社会医疗保障能够覆盖面只能包括这些家庭约一半的人口或费用。   统计显示,现在年轻人家庭的医疗负担比年龄大的群体来的大,40岁以下年轻人医药费自付的比例高达70%左右,而50岁左右的人自付比例约为50%左右。这表明,由于历史原因,一些老年群体比青年人享受更好的医疗保障。家庭经济比较困难的家庭的医疗费用自付比例反而较高,经济紧张的家庭为60%,比较宽裕的家庭为50%左右。 (2)教育开支   教育费用已经成为广大群众除食品之外第二大开支。在本次的调查中,有115户家庭(占本次调查全部70.1%)的家庭中有处于不同程度教育的子女。   在被调查的群体中,义务教育和中等教育择校的比例不高,分别为4%和2.6%,一次性的费用平均为近5000元和7000元。高等教育(包括高职、大专、本科及以上)按分数录取,需交纳一定入学费用人数仅占%,费用却平均高达15000元。   从统计的结果看,处于义务教育阶段的费用平均学期的费用约为2000元。以下就是有关的统计结果:   在义务教育阶段,家庭教育的主要费用支出是在书费、餐费、补课、零用和服装上,并没有学费支出。   其中义务教育阶段48人,占41.7%,高中或其他中等教育45人,占39.1%,大专及以上22人,占19.1%。 义务教育阶段的费用状况 家庭经济状况 紧张或比较紧张 收支相抵 略有结余 每学期总费用(元) 2121.7 2209.7 2532.8 合 计(%) 100 100 100 每学 期书报费(%) 22.0 22.4 22.3 每学期零用钱(%) 13.5 13.4 12.3 每学期服装费(%) 10.7 11.7 11.0 每学期餐费(%) 29.4 25.6 27.9 每学期交通费(%) 3.1 3.3 3.5 每学期补课费(%) 12.5 12.6 15.3 每学期其他费用(%) 8.8 10.8 7.8   从以下的表中可以发现,高中期间的费用支出大大增加,出现了一些义务教育阶段没有的费用,其中最大的开支就是学费,要占到学期总费用的45%,还有书报费,住宿费、交通费等,费用要比义务教育阶段高出一倍还多。 高中教育阶段的费用状况 家庭经济状况 紧张或比较紧张 收支相抵 略有结余 每学期总费用(元) 5078.7 5083.4 5497.7 合 计(%) 100 100 100 每学期学费(%) 44.7 46.9 43.2 每学期书报费(%) 7.1 8.0 8.2 每学期零用钱(%) 8.6 10.6 10.9 每学期餐费(%) 14.5 13.8 13.7 每学期住宿费(%) 1.5 1.9 1.9 每学期交通费(%) 6.9 6.5 5.6 每学期补课费(%) 12.6 7.2 12.5 每学期其他费用(%) 4.1 5.0 3.9   大学阶段的费用支出大大增加,此时的生活费用成为一项主要的开支,约占一学期全部费用四分之一的比例。可以看到,本次被调查家庭中有不少获得了资助,而且形式多样,其中教育贷款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尤其在困难家庭获得的资助比例较高,这表明,努力不让能上大学的孩子因经济困难失学,正成为全社会的共识,而且取得了很好的实际效果。 高等教育阶段的费用状况 家庭经济状况 紧张或比较紧张 收支相抵 略有结余 每学期总费用(元) 12879.7 10076.8 11659.2 合 计(%) 100 100 100 每学期学费(%) 55.3 55.0 56.5 每学期生活费(%) 25.7 24.1 22.9 每学期零用钱(%) 6.6 8.2 9.4 每学期交通费(%) 5.4 5.4 5.2 每学期其他费用(%) 7.0 7.4 6.0 合 计(%) 100 100 100 去年获得教育贷款(%) 80.1 75.4 0 去年获得其他资助(%) 10.3 5.1 3.2 助学金奖学金(%) 9.6 19.5 96.8   对于自己的子女,家长普遍愿意他们能够完成大学本科以上的学业,比例为88.7%,家长年纪越轻,这种愿望越强烈,如40岁以下的家长这个比例是94.3%,而56岁以上的家长这个比例是82.4%。让子女能够接受更好的教育,是大多数家庭的愿望。   四.家庭面对的困难和希望政府帮助的内容   在调查中,对这些家庭面临的困难进行了调查,同时对当前各个不同部门对这些家庭的帮助也进行了了解,并着重了解了被调查者对政府工作的期待。具体的调查结果如下: 1. 面临的困难与态度: 生活面临现实困难的家庭比例分布 年龄状况 20--40岁 41-55岁 56岁及以上 合计(人) 49 63 52 人数 28 39 26 比例(%) 57.1 61.9 46.2 收入状况 紧张或比较紧张 收支相抵 略有结余 合计(人) 35 106 23 人数 33 70 9 比例(%) 94.3 66.0 39.1   从以上数据看出,中青年人和经济收入比较困难的家庭遇到的问题比较大些。 对待目前经济困难的态度比例 家庭经济状况 年龄状况 紧张或 比较紧张 收支 相抵 略有 结余 20-40岁 41-55岁 56岁及以上 合计 35 106 23 49 63 52 总体乐观 人数 0 20 9 1 2 3 比例(%) 0 18.9 39.1 2.0 3.2 5.8 基本乐观 人数 4 53 7 4 13 25 比例(%) 11.4 50.0 30.4 8.2 20.6 48.1 不太乐观 人数 18 16 3 24 33 13 比例(%) 51.4 15.1 13.0 49.0 52.4 25.0 不乐观 人数 13 17 4 19 23 11 比例(%) 37.1 16.0 17.4 38.8 36.5 21.2   对遇到的困难,大多数人还是抱着比较乐观的态度,从总体上看,69%的收支相抵或比较宽裕的群体持有乐观和比较乐观的态度,不太乐观和不乐观的比例为31%。但是经济条件越差,人们的悲观态度也越严重,如经济紧张或比较紧张的家庭中有88.6%的比例表示不同程度的悲观,而经济比较宽裕的家庭这个比例只有30.4%。   在不同的年龄群体中,中老年人抱乐观态度的比例均比年青人高,中年人抱乐观态度的比例为23.8%,老年人的比例为53.8%,年轻人的比例只有10.2%。这样一种分布大概与近年来政府提高老年社会福利保障有相当大的关系,也与今年以来席卷全球的金融风暴有关,年轻人普遍觉得工作不好找,工作竞争过于激烈,或觉得目前在职的岗位在未来有失去的危险。   在过去的三年中,有36.6%的家庭感觉到自己的收入有了一点提高,但也有22.8%的家庭觉得自己的收入不如以往,约有38.3%的家庭觉得差不多,还有2.2%的家庭觉得说不清楚。对于2009年以后的家庭收入,14.1%的家庭表示了乐观,有64.6%的家庭表示不乐观,同时还有21.3%的家庭表示说不清楚。   从不同的年龄和家庭经济现状分类的角度看,不同人群对这个问题的态度有所不同,同时也体现人们对未来发展的判断。   在问卷调查中询问了这些经济收入较低的家庭接受各种生活帮助的方式和后果,统计发现,被调查者家庭获得不同来源和数量不等的援助,以帮助缓解家庭的各种困难。街道及居委会是提供这种援助的最主要渠道,第二是各种个人或其它组织的帮助,援助的形式有实物或钱款两种方式。具体的情况如下: 获得援助的形式和数量情况 资助来源 实物资助 钱款资助 总体比例 有 (%) 折合金额 有 (%) 折合金额 有 (%) 折合金额 政府有关部门 1.0 387 4.4 2004 4.6 1987 街道、居委会 2.6 832 9.2 870 10.2 891 就业单位 0.4 200 2.4 1398 2.5 1376 子女就学学校 0.6 698 2.0 1008 2.3 949 其他组织或个人 1.6 421 3.4 4865 4.2 4238   2.最希望解决的困难和解决方式的选择   调查问卷有18个备选政 策建议问题,请每个受访人选择三项,18个问题内容如下: (1)依据物价上涨幅度,适时调整最低生活保障: (2)特殊人群(包括残疾人、智障人)享受基本生活全额保障; (3)将无保的家庭成员纳入社会保障体系; (4)无业或失业的家庭成员享受就业免费培训; (5)无业或失业的家庭成员社区负责介绍就业; (6)对高中和大学阶段的困难家庭学生提供帮帮扶奖学金和教育贷款; (7)对高中和大学阶段的困难家庭学生补贴书簿费; (8)对高中和大学阶段的困难家庭学生补贴用餐费; (9)大重病及突发疾病医药费用给予高比例报销; (10)对于需要定期或经常就医的家庭成员补贴医药费,并提供方便的就诊点和医药费报销途径; (11)对于需要定期或经常就医的家庭成员给以普通门诊挂号及治疗优惠; (12)对行动不便的老人提供价廉高效的就医陪护服务; (13)对独居困难老人实行社区价廉质优午餐送餐服务; (14)将交通卡特殊时段免费乘坐扩大至低收入家庭,降价通勤费用; (15)家庭成员就业和上学给予交通补贴: (16)家庭提供电费季节性补贴(夏季和冬季); (17)教育阶段的学生提供免费午餐; (18)为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每年补贴一次出游活动费用。   根据调查数据进行归类和分析,结果如表所示: 从以上的频次图和百分比图可以看出,在对18个问题总的492个选择频次分布中,困难家庭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主要是第1、2、3、6、9、10号问题,排序如下: (1)依据物价上涨幅度,适时调整最低生活保障,选择频次为91,百分比为18.5%; (2)大重病及突发疾病医药费用给予高比例报销,选择频次为88,百分比为17.9%; (3)对于需要定期或经常就医的家庭成员补贴医药费,并提供方便的就诊点和医药费报销途径,选择频次为56,百分比为11.4%; (4)对高中和大学阶段的困难家庭学生提供帮帮扶奖学金和教育贷款,选择频次为45,百分比为9.1%; (5)将无保的家庭成员纳入社会保障体系,选择频次为42,百分比为8.5%; (6)特殊人群(包括残疾人、智障人)享受基本生活全额保障,选择频次为39,百分比为7.9%。   综上所述,困难家庭主要关注与需要解决的问题集中在物价、医疗、教育等方面,这在制定相关的政策过程中是要着重考虑的主要民生问题。   5.相关调查结论与建议 (1)根据调查得出的最主要结论如下:   ①.在低收入群体中大部分家庭处于生活比较窘迫的状况;   ②.这个群体抵抗突发事件的能力较 低;   ③.希望基本的生活质量能够得到保障并得以提高;   ④.医疗费用和教育费用的高支出已经成低收入家庭的沉重负担,严重影响基本生活。 (2)政策建议   解决困难群体民生问题的根本途径是要帮助这些家庭的人员增强就业竞争能力,进一步完善医疗、教育等有关社会保障体系,保证和稳定他们的基本生活水平,增强抵抗风险的能力。   ①.不断完善居民最低保障制度,逐步提高保障水平。要加大对困难群体的帮扶力度,加强政策支撑,迸一步完善政府救济扶贫体系,要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不断提高各项社会保障的托底水准,以保证和提高困难群体的基本生活水平;进一步完善政府救济救助政策体系,提高动态管理水平,保障困难群体的基本生活,享受到基本的医疗、教育等福利;采取多种方式,缓解生活资料上涨对群众生活的影响,尤其是对中低收入和困难群体及特殊人群的影响。   ②.实施大重病、突发疾病医疗资助与保障制度。对困难家庭人员长期患大病重病、临时性突发疾病的,政府、单位、医疗机构和有关社会组织要形成合力,加快建立多种形式医疗补贴机制,对因病致困家庭的医药费用给予高比例报销,设立特困医疗救济机制,减轻困难家庭大额医疗费用的沉重负担;加大医疗监管力度,建立起制度化、规范化,更加人性化的医疗保障体系。   ③.完善和改进对大中小学学生资助制度,切实保障并切实提高困难家庭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的水平与质量。尽快建立学校减免和全免的申请、核实、审核和落实制度,实施对子女就读大学、高初中阶段学费的减免和全免。同时建议对高中和大学阶段的困难家庭学生提供帮扶奖学金和教育贷款;学校应制定合理的收费制度,提高奖学金标准,加强勤工助学活动指导,提供勤工助学岗位,发放困难补助等。   ④.加强就业、创业和技能培训,提高困难家庭成员自谋职业和自主创业的能力。要采取各种形式,加大扶持力度,完善面向所有困难群众的就业援助制度;要动员全社会关心和帮助困难家庭,发挥社区作用,创造就业岗位,积极鼓励有劳动能力的人员参与各种职业能力培训和学习,提高就业竞争的能力;坚持实施积极鼓励就业的政策,加强就业观念教育,提高困难家庭成员就业机会,使就业的收入大幅高于政府救济金的收入,把政府有限的救济资源用好用实。   ⑤.加大旧区与居住环境改造力度,改善困难群众居住条件。创新旧区改造方式与途径,加快旧区老式住宅改造工程;健全廉租房制度,使困难家庭居住条件环境有所改善。                

上海市卢湾区困难群体生活状况调查报告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