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经典真题

发布时间:2020-02-19 15:13:55

1.2018.31(多).我国民法通则、合同法、物权法中,都有要求民事主体在进行民事活动时应当尊重社会公德,不得损害公共利益和经济秩序的内容,已经具有“公序良俗”的含义,2017101日起施行的民法总则明确规定“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不得违反法律,不得违背公序良俗”,从民法基本原则的高度确立了禁止违反公序良俗的原则,这一规定体现了

  A.道德为法律提供价值基础

  B.对传统民法上的公序良俗原则的继承和发展

  C.法律为道德建设提供制度保障

  D.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的有机统一

2.2014.14(单).近年来,从“彭宇案”掀起的轩然大波,到“扶老被诬伤老,好人败诉赔钱”等事件的一再发生,使历来推崇“助人为乐”的国人遭遇考验。201381日,《深圳特区救助人权益保护规定》的正式实施,填补了国内公民救助行为立法的空白。为此,有媒体撰文《“好人法”释放道德正能量》,认为该规定无疑会释放出挺好人、做好人的正能量,对社会风气的净化不无益处。法律之所以能释放道德正能量,是因为 

  A. 法律是道德的归宿

  B. 法律是道德的基础

  C. 法律是道德的前提

  D. 法律是道德的支撑

3.2019.13(单).2018910日,全国教育大会在北京召开。习近平在讲话中指出,培养什么人是教育的首要问题,我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这就决定了我们的教育必须

  A.把推进教育现代化作为根本任务

  B.把建设教育强国作为根本任务

  C.把全面深化教育体制改革作为根本任务

  D.把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根本任务

4.2012.13(单).人生目的是人在人生实践中关于自身行为的根本指向和人生追求,它所认识和回答的根本问题是

    A.人为什么活着

B.人如何对待生活 

   C.怎样对待人生境遇

D.怎样选择人生道路    

5.2013.13(单).个体的人生活动不仅具有满足自我需要的价值属性,还必然包含着满足社会需要的价值属性。个人的需要能不能从社会中得到满足,在多大程度上得到满足,取决于他的

A.社会影响

B.社会价值

C.社会地位

D.社会理想

6.2015.14(单).钱学森曾经说过:“我作为一名中国的科技工作者,活着的目的就是为人民服务,如果人民最后对我的一生所做的工作表示满意的话,那才是最高的奖赏。”这说明评价人生价值的根本尺度是

  A.个体在社会中的地位

  B.个体在社会中的影响

  C.个体对社会和他人的生存和发展的贡献

  D.个体从社会获得的满足程度

7.2017.14(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人们确定和实现人生价值提供了基本遵循。人生价值评价主要是看一个人的人生活动是否符合社会的客观规律,其评价的根本尺度是

  A.历史标准

  B.经济标准

  C.政治标准

  D.文化标准

8.2019.14(单).马克思说:“人只有为同时代人的完美、为他们的幸福而工作,自己才能达到完美。如果一个人只为自己劳动,他也许能够成为著名的学者、伟大的哲人、卓越的诗人,然而他永远不能成为完美的、真正伟大的人物。”这表明

  A.实现自我价值是创造社会价值的原因

  B.人生价值是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统一

  C.人生社会价值可以代替自我价值

  D.个人价值的实现取決于他人的认可

9.2017.13(单).信念是认知、情感和意志的有机统一体,是人们在一定的认知基础上确立的对某种思想或者事物坚信不疑并身体力行的心理态度和精神状态。信念是人们追求理想目标的强大动力,决定事业的成败,信念有不同的层次和类型,其中

  A.高层次的信念决定低层次的信念

  B.低层次的信念代表了一个人的基本信仰

  C.相同社会环境中生活的人们信念始终一致

  D.各种信念没有科学与非科学之分

10.2011.14(单)理想作为一种精神现象,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理想源于现实,又超越现实,在现实中有多种类型。从层次上划分,理想有

  A.个人理想和社会理想

  B.道德理想和政治理想

  C.生活理想和职业理想

  D.崇高理想和一般理想

11.2010.30(多).1955年,钱学森冲破冲破重重阻力,回到魂牵梦绕的祖国。当有人问他为什么回国时,他说:“我为什么要走回归祖国这条道路?我认为道理很简单。——鸦片战争近百年来,国人强国梦不息,抗争不断。革命先烈为兴邦,为了炎黄子孙的强国梦,献出了宝贵的生命,血沃中华热土。我个人作为炎黄子孙的一员,只能追随先烈的足迹。在千万般艰险中,探索追求,不顾及其他,再看看共和国的缔造者和建设者们,在百废待兴的贫瘠土地上,盯住国内的贫穷,国外的封锁,经过多少个风风雨雨的春秋,让一个社会主义新中国屹立于世界东方。想到这些,还有什么个人利益不能丢弃呢?”钱学森发自肺腑的言语,对我们在新时期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的启示是

  A. 科学没有国界,但科学家有祖国

  B.个人的理想要与国家的命运、民族命运相结合

  C.爱国主义与爱社会主义具有深刻的内在一致性

  D.爱国主义是爱国情感、爱国思想和爱国行为的高度统一

12. 2012.31(多).爱国主义体现了人民群众对自己祖国的深厚感情,反映了个人对祖国的依存关系,是人们对自己故土家园、民族和文化的归属感、认同感、尊严感与荣誉感的统一。在我国,爱国主义

    A.既是道德要求,又是法律规范

    B.既继承了优良传统,又具有时代特征

    C.体现了爱国主义与爱社会主义的一致性

    D.体现了爱国主义与拥护祖国统一的一致性    

13.2014.31(多).爱国主义优良传统源远流长,内涵数极为丰富。下列诗句中反映爱国主义优良传统的有

  A.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持阖棺

  B.四万万人齐下泪,天涯何处是神州

  C.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

  D.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14.2015.13(单).习近平在欧美同学会成立100周年庆祝大会上的讲话中说:“希望广大留学人员继承和发扬留学报国的关荣传统,做爱国主义的坚守者和传播者,秉持‘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人生理想,始终把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作为努力志向,自居使个人成功的果实结在爱国主义这棵常青树上。”个人成功的果实之所以应该结在爱国主义这棵常青树上,因为爱国主义是

  A.个人实现人生价值的力量源泉

  B.个人实现人生价值的直接条件

  C.个人成功的根本保障

  D.个人成功的决定性因素

15.2019.30(多).20184月,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宪法修正案》。把国家倡导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正式写入宪法,进一步凸显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大意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

  A.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价值遵循

  B.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行动指南

  C.增进社会团结和谐的最大公约数

  D.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迫切要求

16.2009.31(多).2008年发生了汶川大地震,中国政府做了各种努力,84017人被抢救出来,140万被解救,430万被救治,1万伤员转到20个城市地区,被375所医院及时救治,这个事实表现了

  A. 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珍爱生命,保护人民的性质

  B. 中华民族关爱生命,崇尚理性的民族品格

  C. 党和政府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

  D.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显著成效

17.2010.11(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大多数人都以为是才智成就了科学家,他们错了,是品格”下列名言与这段话含义一致的是

  A.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

  B.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

  C.不学礼,无以立

  D.是非之心,智也

18.2011.13( ).道德的功能是指道德作为社会意识的特殊形式对于社会发展所具有的功能,其中最突出也是最重要的社会功能是

  A.辩护功能

  B.沟通功能

  C.调节功能

  D.激励功能

19.2012.11(单)道德修养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古人云:“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古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下列名言中与这段话在含义上近似的是

    A.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

    B.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

    C.君子求诸已,小人求诸人

    D.有能一日用其力于仁矣乎?我未见力不足者

20.2013.31(多).一位社会学家发现大楼的一块玻璃坏了,起初他没太当回事,没过多久,他发现许多处窗户都破损了,经过调研后,他得出结论:一样东西如果有点破损,人们就会有意无意地加快它的破损速度,一样东西如果完好无损,或是及时维护,人们就会精心的护理。这就是著名的“破窗定律”。下列关于道德修养的名言与“破窗定律”内涵相近的是:

A.非知之难 行之惟难 非行之难 终之斯难

B.善不可谓小而无益,不善不可谓小而无伤

C.小善虽无大益,而不可不为。细恶虽无近祸,而不可不去

D.见贤思齐焉 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21.2015.30(多)..个人品德是通过社会道德教育和个人自觉的道德修养所形成的稳定的心理状态和行为习惯。它是个体对某种道德要求认同和践履的结果,集中体现了道德认知、道德 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的内在统一。这表明个人品德是

  A.在实践活动锤炼而成的特殊品质

  B.在实践活动表现出来的行为的稳定倾向

  C.偶然的、短暂的道德行为现象

  D.个人行为的统一整体及知、情、意、行的综合体现

22.2018.13(单).社会公德是指人们在公共生活和社会交往中要遵守的行为准则,是维护公共利益、公共秩序、社会和谐稳定的起码道德要求,社会公德最基本的要求是( )。  

  A.遵纪守法

  B.助人为乐

  C.爱护公物

  D.文明礼貌

23.2011.30( ).刑法的基本原则是指刑法特有的在刑法的立法、解释和适用过程中所必须的具有全局性、根本性的准则,我国刑法明文规定的基本原则有

  A.罪刑法定原则

  B.疑罪从无原则

  C.罪刑相当原则

  D.适用刑法一律平等原则

24.2013.14( ). “和为贵”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采用调解的方法解决纠纷,有利于社会和谐。调解可以在诉讼程序外进行,也可以在诉讼程序内进行,诉讼中调解是指

A.人民调解

B.行政调解

C.司法调解

D.仲裁调解

25.2016.14( ).我国宪法将"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规定为一项基本原则,法律的重要使命就是充分尊重和保陳人权、人权的法律保障包括宪法保障,立法保障、行政保护和司法保障。其中,宪法保障是

  A.人权保障的前提和基础  B.人权保障的重要条件

  C.人权保障的关键环节  D.人权保障的最后防线

26.2018.14( ).习近平总书记在《关于〈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说明》中引用英国哲学家培根的一段话:“一次不公正的审判,其恶果甚至超过十次犯罪。因为犯罪虽是无视法律—好比污染了水流,而不公正的审判则毁坏法律—好比污染了水源。”这说明公正司法

  A.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决定因素

  B.社会公正的最终目标

  C.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

  D.社会公正的唯一标准

27.2017.30( ).我国法律文化有悠久的历史和传承,据《说文解字》阐释,汉语中“法”的古体是“灋”。“灋,刑也,平之如水,从水;鹰,所以触不直者去之,从去。”在古代,“法”主要表现为“刑”或“刑律”,“刑”既有刑戮、罚罪之意,也有规范之意;“鹰”也称“獬豸”,是神话中的独角兽,它公正不阿,善断是非曲直。上述材料表明,在传统文化中人们对法律的理解和诉求是

  A.法律体现了君权神授的思想

  B.法律具有至高无上的地位

  C.法律富含着公平如水、正义神圣的深刻意蕴

  D.法律寄托着惩恶扬善、匡扶正义的价值追求

28.2018.30( ).“天下之事,不难于立法,而难于法之必行。”法律的生命力在于实施,法律的权威也在于实施,守法是法律实施和实现的基本途径。对守法的正确理解是. 

  A.守法是遵守宪法和法律

  B.守法是行使法定的权利,履行法定的义务

  C.守法意味着一切组织和个人严格依法办事的活动和状态

  D.守法的主体是一切组织和个人

29.2016.30(多).我国在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道路上不断探索,继2011年宣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经形成之后,2014年又提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目标。从"法律体系""法治体系"的变化体现在

  A.法治体系不仅有法律规范体系,还包括法治实施体系、法治监督体系、法治保障体系和党内法规体系

  B.法治体系强调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

  C.法治体系既要有法律的制定,也要保证法律的落实

  D.法治体系不仅仅是静态的法律文本,而且也是动态的法的实现

30.2018.31(多).我国民法通则、合同法、物权法中,都有要求民事主体在进行民事活动时应当尊重社会公德,不得损害公共利益和经济秩序的内容,已经具有“公序良俗”的含义,2017101日起施行的民法总则明确规定“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不得违反法律,不得未被公序良俗”,从民法基本原则的高度确立了禁止违反公序良俗的原则,这一规定体现了

  A.道德为法律提供价值基础

  B.对传统民法上的公序良俗原则的继承和发展

  C.法律为道德建设提供制度保障

  D.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的有机统一

31.2011.11( ).社会主义法律在国家和社会生活中的权威和尊严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重要条件。法律权威是就国家和社会管理过程中法律的地位和作用而言的,是指

  A.法的强制性

  B.法的不可抗性

  C.法的合理性

  D.法的规范性

32.2011.31( ).有位科学家曾说过:“法律必须被信仰,否则等于形同虚设。”这句话表明一个人只有从内心深处真正认同、信任和信仰法律,才会自觉维护法律的权威,由此可得

  A.法律的内在说服力是法律权威的内在基础

  B.法律权威不可能完全建立在外在强制力的基础之上

  C.法律信仰与宗教信仰没有本质的区别

  D.法律信仰是法律制定和执行的根本依据

33.2015.31( ).1763年,老威廉?皮特在《论英国人个人居家安全的权利》的演讲中说:“即使最穷的人,在他的小屋里也能够对抗国王的权威。屋子可能很破旧,屋顶可能摇摇欲坠;风可以吹进这所房子,雨可以淋进这所房子,但是国王不能踏进这所房子,他的千军万马也不敢跨进这件破房子的门槛。”这段话后来被浓缩成“风能进,雨能进,国王不能进”。这凸显了权力与权利的关系是

  A.权力优先于权利

  B.权力决定权利

  C.权力应当以权利为界限

  D.权力必须受到权利的制约

34.2016.31(  ).法律权利和法律义务的关系,就像一枚硬币的两面,密不可分。二者之间关系的正确表述是

  A.法律权利与法律义务是相互依存的关系

  B.法律权利与法律义务是目的与手段的关系

  C.法律权利与法律义务具有顺序性

  D.法律权利与法律义务具有二重性

35.2017.31(  ).公共生活中的个人权利与他人权利发生冲突在所难免,比如学生宿舍里有人看书,有人休息,有人要听音乐……对解决权利冲突要有正确的认识,虽然每个人都有行使个人权利的自由,但也要尊重他人权利。这是因为

  A.尊重他人权利即是一项法律义务,也是一项道德义务

  B.尊重他人权利是公民意识的重要内容

  C.权利实现的内在动力是人们彼此之间对各自权利的相互尊重

  D.不尊重他人权利,就可能丧失自己的权利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经典真题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