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酒知识

发布时间:2018-12-12 11:41:48

《饮酒》知识梳理

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文学常识】:陶渊明(约365—427年),字元亮,号五柳先生,又名潜(入刘宋后改名潜),世称靖节先生,自称五柳先生。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东晋浔阳柴桑(今江西省九江市)人。

【思想内容】《饮酒》(其五),描述他在农村里悠然自得的隐居生活。通过对眼前景物的叙写,说明“心远地自偏”的哲理,表达了作者从自然景物中寻找到乐趣的恬适心情和丰富的精神生活。

【名句赏析】 ①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抒写悠闲自得的生活,尽享自然之趣,表现出心灵的超脱世俗和安静平和。②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身居人境而尘杂不染,就因为能做到“心远”。“心远”就是思想上绝弃富贵荣华之念,远离官场的黑暗、尘世的喧嚣浮华而获得精神上的宁静与自由。 【炼字炼词】①见——“见”字之妙,主要在于无心、不经意,幽美的自然和自由平静的心灵融为一体;而“望”字之失,主要失之于有意,有意则不自然,故破坏了全诗的悠然气象。

【赏析】 本篇是《饮酒》二十首中的第五首。诗中写了悠然自得的情,也写了幽美淡远的景,在情景交融的境界中含蓄着万物各得其所、委运任化的哲理;这哲理又被诗人提炼、浓缩到“心远地自偏”、“此中有真意”等警句,给读者以理性的启示,整首诗的韵调也更显得隽秀深长。

这首诗的意境可分两层,

前四句为一层,写诗人摆脱尘俗烦扰后的感受,表现了诗人鄙弃官场,不与统治者同流合污的思想感情。

后六句为一层,写南山的美好晚景和诗人从中获得的无限乐趣。表现了诗人热爱田园生活的真情和高洁人格。

这首诗正刻画了诗的不同流俗的精神风貌。他不象一般隐士那样标榜超尘出世,而是“结庐在人境”;他置身“人境”,却能做到“无车马喧”,不染世俗之事。原因何在?诗人意味深长地说:“心远地自偏”。心静,境自静。心无杂念,即使身居闹市,也宛如在山。这深刻的道理被诗人平淡地说出,亲切感人。

诗歌巧妙地运用了象征手法。“飞鸟相与还”,那只在晚照中翩然归来的鸟和那个“悠然见南山”的人,心神契合,仿佛都在这幽静的山林中找到了自己的归宿。

全诗以平易朴素的语言写景抒情叙理,形式和内容达到高度的统一,无论是写南山傍晚美景,还是或抒归隐的悠然自得之情,或叙田居的怡然之乐,或道人生之真意,都既富于情趣,又饶有理趣。如“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那样景、情、理交融于一体的名句不用说,就是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此中有真意,欲群已忘言”这样的句子,虽出语平淡,朴素自然,却也寄情深长,托意高远,蕴理隽永,耐人咀嚼,有无穷的理趣和情趣。 本诗通过眼前景物的叙写,说明“心远地自偏”的道理,表达作者从自然景物中寻得乐趣的恬适心情和丰富的精神生活,反映出作者厌恶官场腐败、决心归隐自洁的人生追求。本诗最大的特点是语言简洁自然,婉曲含蓄。诗人对自己所要表达的和所要追求的蕴藏在镜像之中,给人以很深的启示。

2.诗中的“结庐”“日夕”是什么意思? 构筑房舍;傍晚;

3.“飞鸟相与还”描写了什么样的情景?表现出诗人怎样的心情? 在美好的黄昏景色中,飞鸟结伴返回山林,万物自由自在,适性而动,表达了诗人摆脱官场束缚,悠然 自得、恬淡舒适的心情。 4 4 诗中表达诗人心境高远、自由闲适、恬淡惬意的词语是“和“ 心远悠然

5.请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述诗句“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所展现的画面。(3分)

示例:太阳下山了,南山笼罩在渐渐升腾的云气之中,显得非常美丽。外出觅食的鸟儿,呼朋引伴,成群结队地飞回巢穴。 评分标准:有描绘性的语言,且表意正确,给2分;按句子进行翻译性的表述,给1分;不符合语境或表3 意不正确,不给分。

6.对下面诗歌理解不当的一项是(C)

A.诗歌通过眼前景物的叙写,说明了“心远地自偏”的道理。

B .诗歌的前四句从哲理的高度表达了诗人的人生态度,后六句写诗人从对自然的欣赏中得到美的享受和 哲理的启迪。

C.晋宋隐逸之风盛行,作者陶渊明便是晋宋隐士的代表之一。诗中反映了诗人超脱尘世,隐居山野的隐士生活,突出了其“境”与心”皆“静”的特点。

D.“此中有真意”的“此中”,指的是幽美淡远的“景”和悠然自得之“情”。

7.既然“结庐在人境”为何没有“车马喧”,请用诗中句子作答。心远地自偏

8.悠然见南山”中的“悠然”一词写出了诗人怎样的心境?

悠然”写出了诗人那种恬淡、闲适的心情

9.能否把“悠然见南山”中的“见”字改为“望”字?为什么?

不能。“见”表现的不是诗人对山的有意观望,而是在采菊时山的形象无意中映入眼帘的喜悦状态。与作者恬静闲适的心境更吻合。

.你从“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读出了作者怎样的人生态度?淡泊名利,厌弃官场世俗。

13.“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中的“见”字用得好,为什么?(3分)

见”字写出了诗人采摘菊花无意中看到南山时的欣喜之情(1分),符合作者“悠然”的情趣(2分)

16.请从这首诗中选出你最喜欢的诗句写下来,并简要分析诗句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答案示例: ①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诗人虽身居闹市,却听不到车马的喧闹声,表达了诗人内心宁静,脱离尘俗的思想感情。

②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用自问自答的形式,表达了诗人超凡脱俗、毫无名利之念的思想情感。

③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诗人东篱采菊,抬头见山,表现了他悠然自得,物我两忘的思想境界。 ④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诗人通过黄昏中飞鸟结伴归林的美好景色,表达了诗人摆脱束缚,自由自在的思想情感。

⑤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诗人从大自然中悟到了无法言说的人生真谛,表达了诗人陶醉其中,悠然忘 我的境界。

二、1 、描绘傍晚时分山中美丽景色的诗句是: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2 、诗中表现自己在俯仰之间悠然自得形象,与自然融为一体的诗句是: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3 、诗中被王国维誉为“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达到物我合一境界”的两句诗是:采菊东篱下, 悠然见南山。

4 、诗中展示作者热爱自然的情感和旷达心胸的句子是: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5 、本诗中以物我两忘的超然神韵而千古流传的诗句是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6南山奶粉”的广告巧妙套用诗中佳句是: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7 、诗中车马喧几个字暗写官场的污浊。

8 、诗人在与大自然的亲近中获得了恬静(悠然、闲适、恬淡、愉悦)的心境。

9、前人评论这首诗时曾说,“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中的“悠然”写出了作者怎样的心情?“见”字用得非常精妙,换成“望”“看”字就没有这种效果。请你说说为什么?(或改成“望”好不好?为什么?)悠然”二字写出了诗人闲适、恬淡自得的心情(或心境) 。因为“见”字生动地描绘出了作者在东篱下采菊时的悠闲,不是有意去“望”,而是无意中所“见” ,把人与影融为一体,从而很好地表现处了诗 人悠然恬静的心境。

10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中“此”是指作者的隐居或田园生活,真意”是指人生的真谛或自然纯真的情趣。

12 、诗人归隐之后,在与自然的亲近中获得了:悠然自得(或闲适惬意)的心境。

13、请你展开想象的翅膀,用简洁的语言说出诗中蕴藏的几幅画面。 秋景晚霞图、远望南山图、徜徉篱下图、慢摘菊花图、飞鸟回巢图、晚霞掩映图、悠然自得图等

14、作者在这首诗中展现了什么样的意境?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秋季的傍晚,诗人徜徉在简陋的篱墙下,手捧摘来的盛开的菊花,无意间抬眼见到南山正掩映在夕阳之下,飞鸟结伴回巢,景象佳妙神奇,展现出一种宁静、自由、和谐的意境。 作者通过展现这样的意 境,反映了诗人归隐之后的那一份恬静、闲适、惬意的情怀以及对坚贞、高洁品格追求的思想情感。

15、诗中无一字写酒,无一笔画饮,为何题目为“饮酒”?说说其原因。①这首诗是组诗中的一首,总题为“饮酒。”原序说这些诗都是醉后写的,所以题为“饮酒” 。②其实, 作者在饮酒之后,醉眼迷离,心中多少有些快意,暂时忘却并远离自己在现实中的烦恼,不与世俗同流合 污。与大自然的纯洁、闲适、恬美融合在一起,眼睛里都是美的色彩,美的景物,山、鸟、花、霞、人交互相爱,亲切自然。也由此题为“饮酒”

16 、诗中问答妙趣盎然,形象生动,与李商隐的“君问归期未有期”同样运用了设问的句子是:问君 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17、身居闹市,如能不受世俗诱惑,保持高洁的情操,也能获得一份心灵的宁静。正如诗人在诗中所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18、结合诗人的理想,谈谈你对诗中“真意”的理解。

真意”可以理解为诗人希望远离污浊世俗的纷扰,对恬淡闲适的田园生活的毕生追求。 (或表明作者厌恶世俗和官场的污浊风气、名利纠纷,归隐田园,希望在田园的悠然和闲适中保持高洁的品行。

19、赏析“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一句。

此句被视为体现陶诗意境、风格的名句。表现出物我合一、浑然一体的意境。诗人悠闲、淡泊地在篱 下采菊,眼神不经意间与青山如黛、绿水长流、鸟语花香、鹿影常现的南山美景相遇。

20、“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一句历来为人称颂,谈谈你的理解。

这联诗句向我们展示了诗人悠然采菊和迷醉田园风光的图景,悠闲淡泊宁静,体现了田园生活的优雅 和平静。

21 、让我们走近诗人,去体验: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淡泊与和谐;让我们走近李商隐,去感受: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的执着与奉献;让我们走近王安石,去学习: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 在最高层的坚毅无畏。这样,我们才能找到精神的寄托。

22、说说你对“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的理解。 山林中的雾霭在夕阳之下紫气升腾,若有若无缭绕于峰际,成群的鸟儿相伴飞回巢,归隐山林。写出 了诗人悠然”所见之景,体现了诗人宁静恬淡的主观心境。

23 、诗中: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一句蕴含着这样的哲理:只要有高尚的精神境界,即使身居喧嚣人境也无“喧嚣”之感。

24、“心远地自偏”的含义是什么?并结合作者的写作风格进行简要赏析。 心情闲适,心志高远,所以居住之处再喧闹也会显得偏僻安静。此句表达作者对田园生活的喜爱,另 外蕴含一定的哲理,是作者追求心灵宁静的体现。

25、“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指的是: 面对良辰美景,再精妙的语言,也不足以传达出人们复杂的感受与人生的真谛。

26、“心远地自偏”中“心远”的对象是什么?作者的用意指什么?诗句说明了什么道理? 心远”对象是官场的生活和世俗往来的纷扰。作者用意指思想远离官场和世俗。心远地自偏” 形象地道出:环境的偏僻幽静方能使人恬淡舒适。

27 、诗中“心远”的意思是心志高远(或心境高远) ,在诗中的作用是点明全诗的诗眼(或概括全诗 的中心词)

28、历来论者对这首诗的第六句持不同见解。有人认为“悠然见南山”好的,也有认为它不好的。请简要谈谈你的看法。

见”字用得好,好在更能显示出诗人采菊时,未留心、不经意间与南山美景猝然相遇的“悠然”情 态,从而显示出诗人悠然、淡泊、超脱于尘杂之外的情愫,自然真切。 (此题如果谈“望”字用得好,可认为:望”表示有意识地凝目眺望,更能寄托诗人对僧道云集的南山胜地一往情深的向往,是诗人隐逸思想的真实外化,体现着艺术形式服从于思想内容是创作原则。

29 、这首诗的语言与《归园田居》一样具有平淡自然的特点。

30、这首诗通过对田园生活中自然景色的欣赏,反映出作者怎样的人生追求? 厌恶官场腐败,决心归隐自洁。

31、《饮酒》诗序中说:“偶有名酒,无夕不饮。顾影独尽,忽然复醉。既醉之后,辄题数句自娱。”而李白在《行路难》诗中却写了对酒停杯的情景。一个是“既饮”之作,一个是“未饮”之歌,试比较这两首诗抒发的感情有什么不同。

《饮酒》是作者归隐田园后写的抒情小诗,是他的“酒后真言” 。他对自己的隐居生活表示满意,也 能从心灵安逸、远离世俗烦恼的高度来认识。唯其具有宁静安详的心态,才能有“悠然见南山”的自得以及看山雾飞鸟的真趣。 《行路难》是李白借乐府古题抒发自己怀才不遇的诗篇。面对美酒佳肴,他与陶渊明正好相反,“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高呼“行路难” 。因为他辅佐明君、建功立业的政 治理想无从实现,故愤愤不平之气溢于言表。这两位诗人抒发的感情不同,除了他们的身世、追求不同的 原因外,还有一个大的社会背景问题。陶渊明身处晋宋易代之际,社会动荡,民不聊生,虽有济世情怀却 不能施展;李白身处大唐盛世,社会相对稳定,士人学子人人自奋,期望为国为民有所作为,故仍存积极进取之心。

32 、诗中表明诗人心境的两个词是:心远、悠然。

33、“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描绘了怎样的景色?从中可感受到诗人怎样的人生哲理? 景色:傍晚,山上的气象越发美好,在这从容而浑然的暮色里,飞鸟一群群地结伴而还。 哲理:归还自然(或返璞归真)

34、这首诗在艺术上情、景、理三者浑然交融,就这个特点作简要的分析。

情:恬淡安宁与世无争。

景:菊、山、飞鸟、落日„„理:要感受自然乐趣必须心灵超脱世俗。

35、历来论者对这首诗的第六句持不同见解:有认为“悠然见南山”好的,也有认为“悠然望南山好的。请简明扼要地谈谈你的看法。

见”字好,见”更能显示出诗人采菊时,未留心、不经意间与庐山美景猝然相遇的“悠然”情态,从而标志出诗人悠然、淡泊,超脱于尘杂之外的情愫,自然真切。“望”字好。望”表示有意识地凝目眺望, 更能寄托诗人对僧道云集的庐山胜地一往情深的向往,是诗人隐逸思想的真实外化,体现着艺术形式服从 于思想内容的创作原则。

36、联系以前学过的知识,说说后二句景物描写的含义。这种描写与前二句的人物描写有什么联系?

表面上是写太阳下山了,倦鸟也知道还家,实质上是劝告人们不要奔波于龌龊的官场之中,要返回到这美 好宁静的大自然的怀抱。

饮酒知识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