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浙江省台州市中考语文试卷以及逐题解析答案

发布时间:2019-10-27 10:53:16

2019年浙江省台州市中考语文试卷

一、积累(16分)

1.(6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任务。

芒种为五月季。“芒”是指稻麦,麦子到此时为始熟,田野里开始(mí)____漫着新麦的清香。水稻此时则不可种。稻田里也已一片新绿,令人心(kuàng _____神(yí)_____,此时草厚螳螂生,螳娜飞捷如马,故又称“飞马”。它是捕蝉高手,却总意识不到黄雀在后。螳螂两足如斧,故又称“斧虫”。这斧令它自以为螳臂能挡车。这实在是有些可笑。 (选自《微谈节气》)

1)根据拼音写权字。

mí)    心(kuàng    神(yí)   

2)根据语段内容写一个与螳都有关的成语。

3)下列诗句内容与语段所写的节气相符的一项是   

A.书架斜斜设,梅花细细香。

B.家家麦饭美,处处菱歌长。

C.何处秋风至,萧萧送雁群。

2.(10分)古诗文名句积累。

1)刑天舞干戚。   。(陶渊明《<读山海经>十三首(其十)》)

2   ,山雨欲来风满楼。(许浑《咸阳城东楼》)

3   ,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

4)富贵不能淫,   ,威武不能屈。(《<孟子>二章》)

5)班级准备在教室里张贴励志标语。请参照右图,给三幅标语中的主题词各写两句连续的古诗文名句。

[乐观]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奉献]      。(龚自珍《己亥杂诗(其五)》)

[抱负]      。(范仲淹《岳阳楼记》)

二、阅读(61分)

3.(10分)名著阅读

名著阅读可以采取多部联读的方法。下面是《西游记义》《镜花缘》《格列佛游记》三部作品的阅读任务,请你完成。

[任务一]探究《西游记》《镜花缘》中的“女儿国”。

1)简要概述唐僧和林之洋在“女儿国”的经历。

2)作者写两人在“女儿国”的经历有何用意?请简要说说。

[任务二]探究孙悟空、唐敖、格列佛三个人物形象。

3)同学们在探究这三个人物形象时,有的认为他们都很机智。有的认为他们都根勇敢,你支持哪种观点?请结合作品相关内容简要阐述。

4.(19分)文学作品阅读

程奋只

天下面食数山西,山西面食数龙城,龙城面食数着四平路上的得月楼。得月楼的总厨姓余,单名一个“良”字,生得白净秀气,说是厨子,倒比台上那唱戏的小生还要俊上几分。更厉害的是,余师傅有一手耍面的绝活,一条拉面在他手里能耍出花儿来,真是绝了。

余师傅的大徒弟叫小福子,不仅厨艺高超,耍面的功夫也是了得,得月楼的食客们都说,若是粗粗一看,小福子的耍面功夫已经和余师傅不相上下了,但若仔细琢磨,却又差了那么一丁点。可到底差在哪儿呢?却又说不出。只有小福子自己知道这一丁点差在哪,这就是“柔面剂”。他曾听人说,师父有一种特殊的料剂,和面的时候,加到面粉中,和出来的面就会柔韧无比,劲道十足。这样耍起面来才能收放自如。

小福子曾故意问余师傅有没有这种柔面剂,余师傅却说根本没有什么柔面剂,和面和舞面都是真功夫,功到自然成,别去想那些歪门邪道。小福子嘴上应着,心里头却一百个不相信。

有一次小福子路过师父的房间时,看到师父在擦拭一只白色小瓷瓶,擦好之后又小心翼翼地放进柜子里,锁好。小福子料定那只小瓷瓶里装的正是柔面剂,心想:“师父果然留着一手。这是怕自己抢他的饭碗啊。”想到这里,小福子心一横:罢罢罢,看来我在这里也学不到什么了,留在得月楼将永远被师父压制。不如趁年轻,远离此地,另起炉灶。

当晚,小福子就不辞而别,离开龙城。从此杳无消息。

时光如电,转眼就是三年。这一天,正是掌灯时分。龙城得月楼上早已座无虚席。余师傅沐手更衣,正准备表演他的耍面绝技。这时门外走进一人,大喊一声:“且慢。”众人拾眼观瞧,不禁发出一片惊讶之声。来人正是三年前出走的小福子。

原来,三年前他负气出走,在一个偏僻的小城,苦苦寻觅配制柔面剂的方法,他本就伶俐,再加上反复的试验,这柔面剂竟当真被他配制出来了。有了柔面剂,他有恃无恐,所以今天来和师父一较高下。

只见小福子拱手一挥:“师父,一别经年,一向可好?”余师傅道:“小福子,你到哪里去了,为何不辞而别?”小福子无话,只冷笑一声,转向大家:“各位龙城的老少爷们,今天我小福子就想干一件事,这就是和师父比试一场。”

一位食客说道:“怎么个比法?”小福子说:“我和师父各耍一趟面,要是我赢了,师父就得让出得月楼总厨的位置。”一听此话,众人顿时议论纷纷,有人问,“那你要是输了呢?”小福子一笑:“我要是输了,就头顶面盆,膝跪案板,向师父赔礼道歉,并永世不再耍面。”大伙心里一惊,这小子来真的了。得月楼的老板怕事情闹大不好收场,准备过来劝劝。谁知,余师傅对着小福子一笑:“好,我答应你。”

小福子说:“我要亲自和面。”说完走进后厨,少顷,推着和好的面走出来,立在大厅中央。左手抓面,轻轻一料,引来一阵惊呼,这面条在他手里竟比皮筋还柔韧。但见一条白练上下翻飞,如银蛇出洞,似飞龙在天,让人眼花缭乱。一趟面耍完,面条齐刷刷分作几段落入锅中,引得大家一阵大声喝彩。喝彩归喝彩,众人也为余师傅捏着一把汗,看样子,这小福子的功夫已经不在余师傅之下,这下余师傅有麻烦了。

11)只见余师博不慌不忙,走进房间拿出一个白色小瓷瓶。小福子一看正是三年前那只小瓶,看来师父终于肯承认有柔面剂了。谁料余师博道:“我手里的这一瓶药剂,并不是什么柔面剂,却能检验出面团中是否添加了柔面剂。”说完打开瓶盖,在小福子刚才剩下的面圈上滴了两滴,奇事发生了,那面团竟然出现奇特的粉红色,小福子心下一惊,众食客也是面面相觑,不明就里。

12)余师博这才讲出其中的故事。原来余师傅出身中医世家,从小跟着叔叔研习中医多年,谁料成年后却忽然对厨艺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这才改行做了一名面食厨子。六年前,他无意中发现一种柔面剂,能让面条柔韧无比,但很快就发现,柔面剂虽然可以增加面条的弹性,但同时会产生一种对人体有害的毒素。为了防止别人配制出这种柔面剂来使用,余师傅苦心配制出另一种药剂。这种药剂能检验出面团里是否加入了柔面剂。这就是他手中的那个小瓷瓶里的药剂。

13)听完余师傅的话,众人才恍然大悟,小福子也羞愧难当。 这时余师傅叫徒弟当众打开一袋面粉,又舀来清水,重新洗手和面。面和好后,他对小福子说:“你看到了,我这面里并没有添加柔面制,我还是那句话,无论和面还是耍面都是真功夫,不要去想什么歪门邪道。”说完拿面在手,一抖。倒赛过戏台上那青衣花里飞舞的水袖。美得惊心,美得花枝乱颤

选自《2018中国年度作品做型小说),有删改,李传鹏输入)

1)阅读小说第段,简要概括内容,并说说在文中的作用。

2)小说第段中的两个句子分别写了师徒两人的“笑”,但意味不同,请仔细揣摩,

小福子一:“我要是输了,就头顶面盆,膝跪案板,向师父赔礼道歉,并永世不再耍面。”

谁知,余师傅对着小福子一笑:“好。我答应你。”

3)阅读文中而线句子,比较描写“耍面”的两个场景,并简要赏析。

左手抓面,轻轻一抖,引来一阵惊呼。这面条在他手里竟比皮筋还柔韧。但见一条白练上下翻飞,如银蛇出洞,似飞龙在天,让人眼花缭乱。

说完拿面在手,一料,倒赛过戏台上那青衣花旦飞舞的水袖,美得惊心。美得花桂乱颤。

4)小说的主人公是余师傅还是小福子?请结合作品谈谈你的理解。

5.(14分)非文学作品阅读

[材料一]

食品安全风险类型

我国食品安全风险中新旧风险交替,主要表现为:一方面微生物污染、农兽药残留、添加剂等传统的食品安全风险仍然是主要的风险类型;另一方面随着现代农牧业和食品工业的发展,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的应用以及新的消费方式带来了新型食品安全风险。

2017年我国食品抽检总体不合格率为2.4%.其中食品添加剂超范围超限量使用,占不合格样品的23.9%.特别是粉条粉丝、面制品中铝超标问题尤其突出。造成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是部分中小食品企业整体素质不高,为了延长食品保存期,强化感官特性,不顾法律法规要求,超限量、超范围地滥用食品添加剂。

此外,以转基因技术为代表的新技术、新产品类风险备受关注。2016年农业部调研发现我国部分省份存在在转基因作物非法种植现象。转基因产品的规范化管理与民众的知情权的保护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摘编自(2019年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

[材料二]

1_____

在工业和医学领域,甲醛是一种应用广泛的有机物,但在食品行业,它是非法添加物。 因此,不允许将甲醛添加到食物中,只要添加就是违法。

尽管有人认为甲醛在食物中的防腐效果并不好。在面条中添加甲醛没有意义,但是面条等食品中检测出甲醛的案例并不少。比如,2016年陕西榆林一家面店的老板为了延长面条的保质期,从网上购买甲醛,生产面条时添加其中。警方及时将面店老板抓获,他供认不讳,最后被判刑一年并作罚款处理。

除了直接添加甲醛,食物中的外来甲醛还可能来自甲醛次硫酸氢钠。甲醛次硫酸氢钠是一种化工原料,俗称“吊白块”。国家已明令禁止将其作为添加剂加入食品,但是由于它可以改善食物的口感和外现,一些不法商贩在食物生产过程中将其掺入,严重损害了消费者的身体健康。 (摘编自《科学画报》2019年第3期)

[材料三]

食品安全问题调查

月食品安全已经越来越成为不同类型消费者共同关注的热门话题。消费者担心哪些方面食品安全问题?相关机构进行了一项关于食品安全的调查。

[材料四]

2_____

近年来,中小学生食物安全引发全社会高度关注。日前,教育部、国家市场监督管理局、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联合发布《学校食品安全与营养健康管理规定》,针对学校集中用餐安全问题作出部署,为保障师生的食品安全提供了坚实基础。

从目前情况看,我国的“学校集中用餐”制至少有三方面可以进一步完善。首先,应确定校级以上的“学校集中用餐”责任主体,由责任主体负责制定地区餐费标准,设置非营利机构或委托有资质的餐饮企业,以属地为中心形成统一的采购、制作、运输系统,改变目前自办食堂、委托、外包、外购等状况。其次,进一步健全法规体系。对食堂面积、设施设备条件、人员资质等具体指标应作出明确规定。最后,“学校集中用餐”除“就餐”之外还最具教育教化功能。学生可以在就餐过程中学习食材生长、饭菜烹调、学校餐食制作及运送、健康合理膳食等方面的知识,为健康人生打下基础;通过备餐及分餐过程中的小组分工培养合作能力:通过收拾餐具、餐后打扫过程培养责任心。最重要的是,体验到与同学一起吃饭的乐趣。因此“学校集中用餐”应纳入旨在促进学生健康发展有目的、有计划的“食育”范畴,而不是只限于颜及安全与健康的“就餐”行为。

(摘编自《人民教育2019年第8期)

1)请给材料二和材料四各拟一个小标题。(每个标题15字以内)

      

2)下列对材料内容的理解,与原文相符的一项是   

A.随着现代农牧业和食品工业的发展,转基因产品风险已成为食品安全主要的风险类型。

B.甲醛是种应用广泛的有机物,但防腐效果并不好,因此不允许在食物中添加甲醛。

C.材料三图表显示,只有1%的人担心注水肉问题,说明注水肉不再成为食品安全问题。

D.“学校集中用餐”不应只顾及安全与健康的“就餐”行为,还应顾及教育教化功能。

3)阅读材料一和材料二,请你结合相关内容分别提条保障食品安全的建议。

4)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任务。

近期,媒体曝光了个别不合格的牛奶产品。引起了消费者对牛奶安全问题的担心。重阳节到了,同学们准备去敬老院看望老人由你负责到超市买几箱牛奶,老师提醒你要看一下牛奶包装盒上的标签。标签上的信息包含产品名称、产品类型、配料、生产日期、保质期、生产地址、食品生产许可证编号、贮存条件、净含量等。

购买时你应该关注牛奶包装盒标签上的哪些信息?请根据材料三图表内容简要说说。

6.(9分)古诗阅读

南行别第中

(唐)韦承庆

澹澹长江水,悠悠远客情。

落花相与恨,到地一无声。

卢溪别人

(唐)王昌龄

武陵溪口驻扁舟,溪水随君向北流。

行到荆门上三峡,莫将孤月对猿愁。

[注释]此诗为作者流教岭南与弟相别之作。

这两首写离别的诗歌,表达的情感有何不同?请结合诗歌内容简要分析。

7.(14分)文言文阅读

(一)王荆公再罢政,以使相判金陵。筑第于南门外七里,蒋山亦七里,平日乘一驴,从数僮游诸山寺,欲入城,则乘小舫,泛潮沟以行,盖来尝乘马与肩舆也。所居之地,四无人家。其宅仅蔽风雨,又不设垣墙,望之若逆旅之舍。有劝筑垣墙,辄不答。元半末,荆公被疾,奏舍此宅为寺,有旨赐名报宁。既而期公疾愈,税域中屋以居,竟不复造宅。

(选自《东轩笔录》,有删改)

[注释]王荆公指王安石。使相:官职名。肩奥:轿子。

(二)荆公退居金陵,蒋山学佛者俗姓昊,日俱洒扫,山下田家子也。一日风堕挂壁旧鸟巾,昊举之复置于壁。公见之,谓曰,“乞汝归遗父。”数日,公问恢幞头安在。昊曰:“父村老,无用,货于市中,尝卖得钱三百文供父,感相公之赐也”公叹急之。因呼一仆同昊以元价往赎,且戒苟以转售,即不须访索。果以弊恶犹存,乃赎以归。公命取小刀自于巾脚刮磨粲然黄金也盖禁中所赐者、乃复吴。

(选自《墨庄漫录》,有删改)

[注释]乞:给。 幞(fú)头古代男子用的一种头巾。弊恶:破旧。

1)解释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

蒋山亦七里   

见之   

苟以转售   

乃复   

2)用“/”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限断三处)

公命取小刀自于巾脚刮磨粲然黄金也盖禁中所赐者

3)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两线句的意思。

其宅仅蔽风雨,又不设垣墙,望之若逆旅之舍。

4)两文都写罢政后的王荆公,但侧重点不同,请结合语段简要分析他是一个怎样的人。

三、写作(68分)

8.(8分)下面是新华网《议起来》栏目的一次活动,请参与讨论,在留言区发表你的看法。

[议题]南京小学生尤逸轩的作文《藏在角落里的我》走红网络,被网友称为“一股清流”。她写道“自己长大后想当木匠”也许我并不需要考哈佛北大,只要快乐就好”。

[议起来]有人说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做木匠也光荣;但也有人认为应该从小树立远大理想。对此,你怎么看?

[留言区]   

要求:(1)观点明确。(2)语言文明,表达得体。(3100字左右。

9.(60分)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

同一段路,这一回我觉得很短,另一回又觉得很长;同一件事,有时我觉得有趣,有时则感到乏味;某个时候我什么都能做,换另一个时候又什么都不想……

上述材料引发了你哪些感受与思考?请你写一篇文章,可以讲述经历,也可以阐述观点,还可以抒发感想。

要求:(1)立意自定,题目自拟。 2)文体自选,诗歌除外。(3)不少于600字(4)文中不得出现个人信息,如地名、校名、人名等。


2019年浙江省台州市中考语文试卷答案与解析

一、积累(16分)

1.(6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任务。

芒种为五月季。“芒”是指稻麦,麦子到此时为始熟,田野里开始(mí)____漫着新麦的清香。水稻此时则不可种。稻田里也已一片新绿,令人心(kuàng _____神(yí)_____,此时草厚螳螂生,螳娜飞捷如马,故又称“飞马”。它是捕蝉高手,却总意识不到黄雀在后。螳螂两足如斧,故又称“斧虫”。这斧令它自以为螳臂能挡车。这实在是有些可笑。 (选自《微谈节气》)

1)根据拼音写权字。

mí) 弥  心(kuàng 旷  神(yí) 怡 

2)根据语段内容写一个与螳都有关的成语。

3)下列诗句内容与语段所写的节气相符的一项是 B 

A.书架斜斜设,梅花细细香。

B.家家麦饭美,处处菱歌长。

C.何处秋风至,萧萧送雁群。

【分析】1)本题考查字形的掌握。根据平时对字词的积累,以及语段的内容,“(mí)漫”写作“弥漫”,“心(kuàng)神(yí)”写作“心旷神怡”;

2)本题考查成语的积累。根据对成语平时的积累可知,与螳都有关的成语,如“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3)本题考查对节气现象的理解和把握。从文中内容可知,应该是夏季麦熟的季节,而不是秋季和冬季。故应选B

【解答】答案:

1)弥 怡;

2)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独臂当车(螳臂挡车);

3B

【点评】汉字的音与形是密不可分的,大部分汉字字形不同,读音不同,意义不同,但汉字中又能存在着很多的多音字、形近字和形声字,不易区分。因此,平时的学习中对字音与字形的辨析要到位,努力做到不误读,不误解,不误写。

2.(10分)古诗文名句积累。

1)刑天舞干戚。 猛志固常在 。(陶渊明《<读山海经>十三首(其十)》)

2 溪云初起日沉阁 ,山雨欲来风满楼。(许浑《咸阳城东楼》)

3 伤心秦汉经行处 ,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

4)富贵不能淫, 贫贱不能移 ,威武不能屈。(《<孟子>二章》)

5)班级准备在教室里张贴励志标语。请参照右图,给三幅标语中的主题词各写两句连续的古诗文名句。

[乐观] 沉舟侧畔千帆过  病树前头万木春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奉献] 落红不是无情物  化作春泥更护花 。(龚自珍《己亥杂诗(其五)》)

[抱负] 先天下之忧而忧  后天下之乐而乐 。(范仲淹《岳阳楼记》)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古诗文名句的识记能力。根据提示语句写成相应的句子,理解性识记,注意结合语境填充,尤其要注意不能出现错别字。

【解答】答案为:

1)猛志固常在(重点字:志)

2)溪云初起日沉阁(重点字:溪)

3)伤心秦汉经行处(重点字:经)

4)贫贱不能移(重点字:贱)

5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重点字:畔)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重点字:作)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重点字:忧)

【点评】解答此类题目,我们需要在平时的学习中,做好积累,一定要保证书写的正确,对于句子中的易错字要重点识记。有必要把常考名句整理成册,时时记诵。

二、阅读(61分)

3.(10分)名著阅读

名著阅读可以采取多部联读的方法。下面是《西游记义》《镜花缘》《格列佛游记》三部作品的阅读任务,请你完成。

[任务一]探究《西游记》《镜花缘》中的“女儿国”。

1)简要概述唐僧和林之洋在“女儿国”的经历。

2)作者写两人在“女儿国”的经历有何用意?请简要说说。

[任务二]探究孙悟空、唐敖、格列佛三个人物形象。

3)同学们在探究这三个人物形象时,有的认为他们都很机智。有的认为他们都根勇敢,你支持哪种观点?请结合作品相关内容简要阐述。

【分析】《西游记》主要描写了孙悟空出世及大闹天宫后,遇见了唐僧、猪八戒、沙僧和白龙马,西行取经,一路降妖伏魔,经历了九九八十一难,终于到达西天见到如来佛祖,最终五圣成真的故事。

《镜花缘》是清代文人李汝珍创作的长篇小说。小说前半部分描写了唐敖、多九公等人乘船在海外游历的故事,包括他们在女儿国、君子国、无肠国等国的经历史。后半部写了武则天科举选才女,由百花仙子托生的唐小山及其他各花仙子托生的一百位才女考中,并在朝中有所作为的故事。其神幻诙谐的创作手法数经据典,奇妙地勾画出一幅绚丽斑斓的天轮彩图。

《格列佛游记》通过格列佛在利立浦特、布罗卜丁奈格、飞岛国、慧骃国的奇遇,反映了18世纪前半期英国统治阶级的腐败和罪恶。

【解答】1)本题考查名著情节的掌握与复述。解答此题要求对名著内容十分熟悉,然后写出相关的情节,注意表述的语句简洁,情节内容完整,涉及到的人物名称要正确。《西游记》中唐僧在女儿国是因为女儿国国王看中了他,最后孙悟空巧妙地运用计谋获得了通关文牒,使唐僧顺利脱身而离开。《镜花缘》中林之洋也是被女儿国国王看中,林之洋是在受尽折磨后,在唐敖的帮助下得以脱身。

2)本题考查情节设置用意的分析。唐僧是《西游记》中的主要人物之一,作品旨在以他克服九九八十一难,终于取得真经,表现他意志坚定,坚持不懈的精神,所以设置女儿国的经历,也就是为了突出他不为金钱、女色所动,意志力的坚定。《镜花缘》主要反映的是妇女问题,它所主张的和反对的,主要有这样一些:第一,它主张男女平等。它要求女子也应自幼读书,和男子同样参加考试。它反对男子对女子的压迫,尤其是对于缠足、穿耳这些摧残人类肢体的行为,表示愤怒的抗议。所以小说写林之洋在女儿国的经历,意在突出女儿国的风俗习惯,表现女子所经受的痛苦。

3)本题考查名著人物形象的评价。注意题干要求评价的是“有的认为他们都很机智。有的认为他们都根勇敢”,从二者中选择其一,结合各小说中的情节内容,分析出三个人物机智或勇敢的具体表现即可。

答案:

1)《西游记》女儿国国王相中唐僧后准备留他为国王,自己不惜屈尊为王后,唐僧不答应,最后孙悟空用计获得通关文牒并帮助唐僧脱身。《镜花缘》中女儿国国王相中林之洋后准备招他为妃林之洋想尽办法却脱不了身,受尽折磨最后在唐敖的帮助下才得以脱身。

2)《西游记》叙述唐僧在女儿国的经历,意在突出唐僧西天取经途中不受外界诱惑的坚定意志。《镜花缘》叙述林之洋在女儿国的经历,描述女子所受的痛苦,意在表现女儿国的风俗习惯。

3[示例1]我认为他们都很机智。孙悟空路上与妖魔鬼怪斗智,如三借芭蕉扇这一情节中,不断与铁扇公主斗智;唐敖在女儿国,揭檄文治水智敦林之洋;格列佛在小人国机智地用一泡尿浇灭宫廷大火。

[示例2]我认为他们都很勇敢。孙悟空大闹天宫勇敢地与天庭对抗;唐敖在淑士国挺身面出,救出身处险境的徐承志;格列佛不畏艰险,一次次勇敢地冒险出航。

【点评】学习中要注意积累的广泛性,既要注意的表面的知识,如作者、背景、写作特色、涉及人物及故事情节,甚至要知道一些细节,并且及时做笔记,做到积少成多,常读常新,逐步深化印象。做题时才能信手拈来,得心应手。

4.(19分)文学作品阅读

程奋只

天下面食数山西,山西面食数龙城,龙城面食数着四平路上的得月楼。得月楼的总厨姓余,单名一个“良”字,生得白净秀气,说是厨子,倒比台上那唱戏的小生还要俊上几分。更厉害的是,余师傅有一手耍面的绝活,一条拉面在他手里能耍出花儿来,真是绝了。

余师傅的大徒弟叫小福子,不仅厨艺高超,耍面的功夫也是了得,得月楼的食客们都说,若是粗粗一看,小福子的耍面功夫已经和余师傅不相上下了,但若仔细琢磨,却又差了那么一丁点。可到底差在哪儿呢?却又说不出。只有小福子自己知道这一丁点差在哪,这就是“柔面剂”。他曾听人说,师父有一种特殊的料剂,和面的时候,加到面粉中,和出来的面就会柔韧无比,劲道十足。这样耍起面来才能收放自如。

小福子曾故意问余师傅有没有这种柔面剂,余师傅却说根本没有什么柔面剂,和面和舞面都是真功夫,功到自然成,别去想那些歪门邪道。小福子嘴上应着,心里头却一百个不相信。

有一次小福子路过师父的房间时,看到师父在擦拭一只白色小瓷瓶,擦好之后又小心翼翼地放进柜子里,锁好。小福子料定那只小瓷瓶里装的正是柔面剂,心想:“师父果然留着一手。这是怕自己抢他的饭碗啊。”想到这里,小福子心一横:罢罢罢,看来我在这里也学不到什么了,留在得月楼将永远被师父压制。不如趁年轻,远离此地,另起炉灶。

当晚,小福子就不辞而别,离开龙城。从此杳无消息。

时光如电,转眼就是三年。这一天,正是掌灯时分。龙城得月楼上早已座无虚席。余师傅沐手更衣,正准备表演他的耍面绝技。这时门外走进一人,大喊一声:“且慢。”众人拾眼观瞧,不禁发出一片惊讶之声。来人正是三年前出走的小福子。

原来,三年前他负气出走,在一个偏僻的小城,苦苦寻觅配制柔面剂的方法,他本就伶俐,再加上反复的试验,这柔面剂竟当真被他配制出来了。有了柔面剂,他有恃无恐,所以今天来和师父一较高下。

只见小福子拱手一挥:“师父,一别经年,一向可好?”余师傅道:“小福子,你到哪里去了,为何不辞而别?”小福子无话,只冷笑一声,转向大家:“各位龙城的老少爷们,今天我小福子就想干一件事,这就是和师父比试一场。”

一位食客说道:“怎么个比法?”小福子说:“我和师父各耍一趟面,要是我赢了,师父就得让出得月楼总厨的位置。”一听此话,众人顿时议论纷纷,有人问,“那你要是输了呢?”小福子一笑:“我要是输了,就头顶面盆,膝跪案板,向师父赔礼道歉,并永世不再耍面。”大伙心里一惊,这小子来真的了。得月楼的老板怕事情闹大不好收场,准备过来劝劝。谁知,余师傅对着小福子一笑:“好,我答应你。”

小福子说:“我要亲自和面。”说完走进后厨,少顷,推着和好的面走出来,立在大厅中央。左手抓面,轻轻一料,引来一阵惊呼,这面条在他手里竟比皮筋还柔韧。但见一条白练上下翻飞,如银蛇出洞,似飞龙在天,让人眼花缭乱。一趟面耍完,面条齐刷刷分作几段落入锅中,引得大家一阵大声喝彩。喝彩归喝彩,众人也为余师傅捏着一把汗,看样子,这小福子的功夫已经不在余师傅之下,这下余师傅有麻烦了。

11)只见余师博不慌不忙,走进房间拿出一个白色小瓷瓶。小福子一看正是三年前那只小瓶,看来师父终于肯承认有柔面剂了。谁料余师博道:“我手里的这一瓶药剂,并不是什么柔面剂,却能检验出面团中是否添加了柔面剂。”说完打开瓶盖,在小福子刚才剩下的面圈上滴了两滴,奇事发生了,那面团竟然出现奇特的粉红色,小福子心下一惊,众食客也是面面相觑,不明就里。

12)余师博这才讲出其中的故事。原来余师傅出身中医世家,从小跟着叔叔研习中医多年,谁料成年后却忽然对厨艺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这才改行做了一名面食厨子。六年前,他无意中发现一种柔面剂,能让面条柔韧无比,但很快就发现,柔面剂虽然可以增加面条的弹性,但同时会产生一种对人体有害的毒素。为了防止别人配制出这种柔面剂来使用,余师傅苦心配制出另一种药剂。这种药剂能检验出面团里是否加入了柔面剂。这就是他手中的那个小瓷瓶里的药剂。

13)听完余师傅的话,众人才恍然大悟,小福子也羞愧难当。 这时余师傅叫徒弟当众打开一袋面粉,又舀来清水,重新洗手和面。面和好后,他对小福子说:“你看到了,我这面里并没有添加柔面制,我还是那句话,无论和面还是耍面都是真功夫,不要去想什么歪门邪道。”说完拿面在手,一抖。倒赛过戏台上那青衣花里飞舞的水袖。美得惊心,美得花枝乱颤

选自《2018中国年度作品做型小说),有删改,李传鹏输入)

1)阅读小说第段,简要概括内容,并说说在文中的作用。

2)小说第段中的两个句子分别写了师徒两人的“笑”,但意味不同,请仔细揣摩,

小福子一:“我要是输了,就头顶面盆,膝跪案板,向师父赔礼道歉,并永世不再耍面。”

谁知,余师傅对着小福子一笑:“好。我答应你。”

3)阅读文中而线句子,比较描写“耍面”的两个场景,并简要赏析。

左手抓面,轻轻一抖,引来一阵惊呼。这面条在他手里竟比皮筋还柔韧。但见一条白练上下翻飞,如银蛇出洞,似飞龙在天,让人眼花缭乱。

说完拿面在手,一料,倒赛过戏台上那青衣花旦飞舞的水袖,美得惊心。美得花桂乱颤。

4)小说的主人公是余师傅还是小福子?请结合作品谈谈你的理解。

【分析】本篇小说按故事情节的发展可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13),开端,写小福子向师父讨要柔面剂未果,而且不相信师父的话;第二部分(45),发展,写小福子发现余师傅有一个神秘的小瓷瓶,认定那里面是“柔面剂”,心生怨恨而不辞而别,离开龙城;第三部分(613),高潮与结局,三年后觅得柔面剂的小福子重回得月楼向余师傅挑战,余师傅拿出他神秘的小瓷瓶,用里面测试柔面剂的药剂测试小福子的耍面,小福子这才明白了余师傅的真实用意。故事以师徒二人的较量,表现了做任何事都不能投机巧取,对他人有猜疑之心。

【解答】1)本题考查段落内容的概括与段落作用的分析。阅读第七段,可以看出主要写小福子在负气出走这三年苦心配制出柔面剂的事。分析段落的作用要从内容与结构两方面来进行。结合上段的内容可以看出,此段内容是插叙,是对小福子出走经历的补充介绍,并让读者了解此次回归的目的,从而引出下文师徒二人的较量,也为结尾处余师傅测出小福子耍面中的柔面剂作铺垫。

2)本题考查人物情感的理解与分析。第一句,根据小福子“笑”后所说的话语,他是为自己一定能胜过师傅而笑,是一种志在必得的得意之笑。第二句,根据后面的余师傅拿出小瓷瓶说出的话以及自己做事原则“无论和面还是耍面都是真功夫,不要去想什么歪门邪道”的再次强调,可以看出他明白小福子此次前来的用意,他并不为小福子的挑战而慌张,是一种淡定、胜券在握的笑。

3)本题考查文中场景描写的比较与赏析。阅读全文,可知句是对小福子耍面时的场景描写,句是余师傅耍面的场景描写。二者相对比,可以看出都运用了生动的比喻,来表现二人耍面的具体表现,用“白练”“银蛇”“飞龙”为喻,来突出小福子耍面动作的熟练;用“花枝乱颤”为喻,不仅表现余师傅动作的熟练,还突出其具有“花”般的美感。而且两处描写因为人物的心情不同,所以对人物动作的表现也不同,对小福子用的是“抓”,余师傅用的则是“拿”,二者比较,很明显是为了以此细节来表现小福子心情的急切,他急于表现自己,战胜自己的师傅。第三,对小福子的描写,不仅有正面描写,还有侧面描写,以旁观者“一阵惊呼”来侧面表现小福子耍面技术的高超。答题时最好先分析相同点,再分析其不同之处。

4)本题考查小说主人公的判断。判定一个人物是否为主要人物有三个角度,首先看对人物着墨的多少;其次看人物在小说中的地位和作用;第三看作家的创作意图。此题为开放题,二者皆可认为是本文的主人公,关键在于理由的阐述。答案时要注意从小说的主题、人物形象的塑造等多方面表述理由,如果单纯的只写出人物形象的评价,得分较低。如果认为余师傅是文章的主人公,可从分析其精神所在,分析小说以此形象所具有的教育意义来阐述理由。如果认为小福子是主人公,可从情节的发展,小福子的动机及挑战的结果,从他失败的原因给读者的启示来阐述理由。

答案:

1)第段写小福子负气出走后成功配制出柔面剂,回来找师父比试耍面功夫,运用插叙手法,补充交代小福子三年前离开龙城后的经历以及回来的目的,丰富文章内容;避免平铺直叙,使情节有起伏;为下文余师傅揭穿小福子使用柔面剂这情节作铺垫。

2小福子“笑”,是因为觉得自己有了柔面剂,肯定能够打败师父取代师父的位置。内心十分得意;余师博“笑”,是因为他知道小福子回来的真正目的,但已成竹在胸,内心非常谈定。

3两个场景都用了传神的动词。“抓”表现小福子求胜心切。“拿”则表现余师傅自信从容。两个场景都用比喻对比手法。把面条与皮筋对比,用“白练”“银蛇”“飞龙”作比喻,表现小福子耍面技术娴熟;与“青衣花旦的水袖”对比用“花枝乱颤”作比喻,表现余师傅耍面技术出神入化给人以美的享受。两个场最都用侧面描写的手法。“一阵惊呼”烘托小福子耍面技术的高超,“美得惊心”突出余师傅耍面技术给人以美的震撼。

4)答案一:小说的主人公是余师傅。

示例:余师傅是一位技艺精湛、富有正义感、坚守行业道德的厨师,他揭穿了小福子使用柔面剂的真相,教育徒弟如何学艺、做人。小说通过塑造这人物形象,赞美了人性的美好,弘扬了社会正气,所以余师幅是主人公。

答案二:小说的主人公是小福子,

示例:小说写了小福子怀疑师父、不辞而别配制柔面剂,挑战师父等情节,塑造了一个自私阴险、忘恩负义的人物形象,揭示了人性的弱点告诫人们投机取巧走歪门邪道是学不到真功夫的。所以小福子是主人公。

【点评】小说主人公的判断方法:

判定一个人物是否为主要人物有三个角度,首先看对人物着墨的多少;其次看人物在小说中的地位和作用;第三看作家的创作意图。除此之外,还要注意以下几点:第一人称人物未必是主要人物,着墨多的人物未必是主要人物,焦点人物未必是主要人物。

5.(14分)非文学作品阅读

[材料一]

食品安全风险类型

我国食品安全风险中新旧风险交替,主要表现为:一方面微生物污染、农兽药残留、添加剂等传统的食品安全风险仍然是主要的风险类型;另一方面随着现代农牧业和食品工业的发展,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的应用以及新的消费方式带来了新型食品安全风险。

2017年我国食品抽检总体不合格率为2.4%.其中食品添加剂超范围超限量使用,占不合格样品的23.9%.特别是粉条粉丝、面制品中铝超标问题尤其突出。造成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是部分中小食品企业整体素质不高,为了延长食品保存期,强化感官特性,不顾法律法规要求,超限量、超范围地滥用食品添加剂。

此外,以转基因技术为代表的新技术、新产品类风险备受关注。2016年农业部调研发现我国部分省份存在在转基因作物非法种植现象。转基因产品的规范化管理与民众的知情权的保护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摘编自(2019年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

[材料二]

1_____

在工业和医学领域,甲醛是一种应用广泛的有机物,但在食品行业,它是非法添加物。 因此,不允许将甲醛添加到食物中,只要添加就是违法。

尽管有人认为甲醛在食物中的防腐效果并不好。在面条中添加甲醛没有意义,但是面条等食品中检测出甲醛的案例并不少。比如,2016年陕西榆林一家面店的老板为了延长面条的保质期,从网上购买甲醛,生产面条时添加其中。警方及时将面店老板抓获,他供认不讳,最后被判刑一年并作罚款处理。

除了直接添加甲醛,食物中的外来甲醛还可能来自甲醛次硫酸氢钠。甲醛次硫酸氢钠是一种化工原料,俗称“吊白块”。国家已明令禁止将其作为添加剂加入食品,但是由于它可以改善食物的口感和外现,一些不法商贩在食物生产过程中将其掺入,严重损害了消费者的身体健康。 (摘编自《科学画报》2019年第3期)

[材料三]

食品安全问题调查

月食品安全已经越来越成为不同类型消费者共同关注的热门话题。消费者担心哪些方面食品安全问题?相关机构进行了一项关于食品安全的调查。

[材料四]

2_____

近年来,中小学生食物安全引发全社会高度关注。日前,教育部、国家市场监督管理局、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联合发布《学校食品安全与营养健康管理规定》,针对学校集中用餐安全问题作出部署,为保障师生的食品安全提供了坚实基础。

从目前情况看,我国的“学校集中用餐”制至少有三方面可以进一步完善。首先,应确定校级以上的“学校集中用餐”责任主体,由责任主体负责制定地区餐费标准,设置非营利机构或委托有资质的餐饮企业,以属地为中心形成统一的采购、制作、运输系统,改变目前自办食堂、委托、外包、外购等状况。其次,进一步健全法规体系。对食堂面积、设施设备条件、人员资质等具体指标应作出明确规定。最后,“学校集中用餐”除“就餐”之外还最具教育教化功能。学生可以在就餐过程中学习食材生长、饭菜烹调、学校餐食制作及运送、健康合理膳食等方面的知识,为健康人生打下基础;通过备餐及分餐过程中的小组分工培养合作能力:通过收拾餐具、餐后打扫过程培养责任心。最重要的是,体验到与同学一起吃饭的乐趣。因此“学校集中用餐”应纳入旨在促进学生健康发展有目的、有计划的“食育”范畴,而不是只限于颜及安全与健康的“就餐”行为。

(摘编自《人民教育2019年第8期)

1)请给材料二和材料四各拟一个小标题。(每个标题15字以内)

 甲醛在食物中的危害  完善“学校集中用餐”制 

2)下列对材料内容的理解,与原文相符的一项是 D 

A.随着现代农牧业和食品工业的发展,转基因产品风险已成为食品安全主要的风险类型。

B.甲醛是种应用广泛的有机物,但防腐效果并不好,因此不允许在食物中添加甲醛。

C.材料三图表显示,只有1%的人担心注水肉问题,说明注水肉不再成为食品安全问题。

D.“学校集中用餐”不应只顾及安全与健康的“就餐”行为,还应顾及教育教化功能。

3)阅读材料一和材料二,请你结合相关内容分别提条保障食品安全的建议。

4)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任务。

近期,媒体曝光了个别不合格的牛奶产品。引起了消费者对牛奶安全问题的担心。重阳节到了,同学们准备去敬老院看望老人由你负责到超市买几箱牛奶,老师提醒你要看一下牛奶包装盒上的标签。标签上的信息包含产品名称、产品类型、配料、生产日期、保质期、生产地址、食品生产许可证编号、贮存条件、净含量等。

购买时你应该关注牛奶包装盒标签上的哪些信息?请根据材料三图表内容简要说说。

【分析】本题为材料阅读题,第一题考查标题的拟写能力,第二题考查材料内容的理解与信息比对能力,第三题考查提建议的能力,第四题考查材料知识的运用能力。

【解答】1)标题多为语段内容的概括或中心的表现,根据所给的材料一、三的标题,可以看出是从材料的内容来拟写标题。材料一,主要介绍甲醛在食品行业,它是非法添加物,对人体的健康有一定的危害,据此拟写标题为:甲醛在食物中的危害。材料四,主要介绍中小学生食物安全引发全社会高度关注,我国的“学校集中用餐”制至少有三方面可以进一步完善,据此可拟写标题为:完善“学校集中用餐”制。拟写时一定要注意题干对字数的要求。

2)这是一道选择题,在理解材料内容的基础上,从材料中找出各选项相对应的句子,进行仔细的分析比对,即可作出选择。

A.与原文不符,材料一中表述的是“一方面微生物污染、农兽药残留、添加剂等传统的食品安全风险仍然是主要的风险类型”,选项的表述前提“随着现代农牧业和食品工业的发展”有误;

B.与原文不符,材料二中表述的是“但在食品行业,它是非法添加物。 因此,不允许将甲醛添加到食物中,只要添加就是违法”,选项对原因的表述“防腐效果并不好”有误;

C.图表理解错误,材料三是“消费者担心的食品安全问题统计图表”,在图中显示出来,就表现有这一问题的存在,数值小是相对于其他问题而言的,并不能说明注水肉不再成为食品安全问题;

D.与原文相符。

故选:D

3)首先根据题意,找出材料一、三中所表现出的食品安全问题,然后有针对性的给出解决问题的建议。比如,材料一给出食品安全风险的类型,可建议加大对食品生产企业的监管力度或惩罚力度等;材料二介绍的是食品中甲醛的危害,那么可以建议对甲醛在市场流通的控制,或是对查出食品中添加甲配合的商贩给予严厉的处罚等。

4)根据材料三图表中列出的人们所关心的食品安全问题,对照题干所给出的关注物品﹣﹣牛奶,我们不仅要关注其生产日期、保质期,还要关注其成分表,看有没有添加有害的物质,比如违规使用某些添加剂等;同时还要关注生产厂家,看是否是正规厂家。有关细菌是否超标的问题,则要关注产品的名称,看是不是媒体曝光过的问题商品等。

答案:

1[示例]甲醛在食物中的危害

[示例]完善“学校集中用餐”制。

2D

3)根据材料可提的建议加强食品添加剂使用的管理。加大对违法食品企业的处罚力度。尽早防范以转基因技术为代表的新技术、新产品类食品安全风险。及早解决转基因产品的规范化管理与民众的知情权的保护问题。根据材料二可提的建议:加强对甲醛等有毒有物质的管理,加大对不法商贩在食品中违法添加甲醛行为的处罚力度。

4关注生产日期和保质期,可以知道牛奶有没有过期变质。关注配料,可以知道牛奶有没有违规使用或滥用添加剂。关注有没有食品生产许可证编号可以知道牛奶是不是假冒食材。关注产品名称,可以知道牛奶是不是媒体曝光的问题乳制品。

【点评】要解答好材料题,必须做到:读懂材料,善于运用积累,有效调用知识;对于提建议的题目,可以有针对材料中反映的问题去提出相应的建议,注意建议要有一定的可行性。

6.(9分)古诗阅读

南行别第中

(唐)韦承庆

澹澹长江水,悠悠远客情。

落花相与恨,到地一无声。

卢溪别人

(唐)王昌龄

武陵溪口驻扁舟,溪水随君向北流。

行到荆门上三峡,莫将孤月对猿愁。

[注释]此诗为作者流教岭南与弟相别之作。

这两首写离别的诗歌,表达的情感有何不同?请结合诗歌内容简要分析。

【分析】《南行别弟》借景抒情,借江水和落花表达诗人流放岭南与弟作别时内心的悲愤、仿感、凄凉、孤寂之情。《卢溪别人》中把运用比喻的修辞用“江水”自喻,劝慰友人不要悲伤,要积极乐观,表达诗人依依惜别之情。

【解答】此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与情感的理解鉴赏能力。答题要注意在理解全诗意思的基础上,对诗歌的主题思想,意象及意境,语言以及作者的情感等方面加以综合考虑。《南行别弟》运用“长江水”烘托离愁别绪的浓厚悠长,用“落花”比喻自己被贬的遭遇,表达诗人流放岭南与弟作别时内心的悲愤、仿感、凄凉、孤寂之情。《卢溪别人》中把自己比作“溪水”,像溪水样陪伴友人,表达诗人依依惜别之情。表达了诗人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答案:

《南行别弟》用“江水”烘托离愁别绪以“落花”自喻,表达诗人流放岭南与弟作别时内心的悲愤、仿感、凄凉、孤寂之情。《卢溪别人》中把自己比作“溪水”,像溪水样陪伴友人,劝慰友人不要悲伤,要积极乐观,表达诗人依依惜别之情。

参考译文:

《南行别弟》

水波荡漾的长江水,寄托着即将远去友人的悠悠思绪。落花和离愁别恨一起飘落,落地悄无声息的落地。

《卢溪别人》

在武陵的卢溪水码头停驻着一叶扁舟,我们即将分别,不要忧愁我将像溪水一样随着你一起向北远行。船行过荆门到了三峡,不要独自面对月亮听着猿啼发愁。

【点评】理解诗句所表达的情感,一是间接的从诗中所描写的景物特点上揣摩,理解诗人心境和情绪,二是抓住诗中诗人直接表达情感的句子理解,三是结合诗歌的写作背景理解。

7.(14分)文言文阅读

(一)王荆公再罢政,以使相判金陵。筑第于南门外七里,蒋山亦七里,平日乘一驴,从数僮游诸山寺,欲入城,则乘小舫,泛潮沟以行,盖来尝乘马与肩舆也。所居之地,四无人家。其宅仅蔽风雨,又不设垣墙,望之若逆旅之舍。有劝筑垣墙,辄不答。元半末,荆公被疾,奏舍此宅为寺,有旨赐名报宁。既而期公疾愈,税域中屋以居,竟不复造宅。

(选自《东轩笔录》,有删改)

[注释]王荆公指王安石。使相:官职名。肩奥:轿子。

(二)荆公退居金陵,蒋山学佛者俗姓昊,日俱洒扫,山下田家子也。一日风堕挂壁旧鸟巾,昊举之复置于壁。公见之,谓曰,“乞汝归遗父。”数日,公问恢幞头安在。昊曰:“父村老,无用,货于市中,尝卖得钱三百文供父,感相公之赐也”公叹急之。因呼一仆同昊以元价往赎,且戒苟以转售,即不须访索。果以弊恶犹存,乃赎以归。公命取小刀自于巾脚刮磨粲然黄金也盖禁中所赐者、乃复吴。

(选自《墨庄漫录》,有删改)

[注释]乞:给。 幞(fú)头古代男子用的一种头巾。弊恶:破旧。

1)解释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

蒋山亦七里 距离 

见之 恰好 

苟以转售 告诫 

乃复 给予,赠送 

2)用“/”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限断三处)

公命取小刀自于巾脚刮磨粲然黄金也盖禁中所赐者

3)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两线句的意思。

其宅仅蔽风雨,又不设垣墙,望之若逆旅之舍。

4)两文都写罢政后的王荆公,但侧重点不同,请结合语段简要分析他是一个怎样的人。

【分析】暂无译文,敬请谅解!

【解答】1)本题考查文言实词含义的理解。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先理解词语所在句子的含义,然后结合句意来推断词语意思。

句意为:距离蒋山也有七里。去:距离

句意为:荆公恰好看到他。适:恰好

句意为:并告诫他如果已经出售他人。戒:通“诫”,告诫

句意为:又重新送给吴某。遗:给予,赠送

2)本题考查文言文的断句。文言文断句首先要读懂句子的意思,根据句子的意思可以准确断句。句子意思读不懂的时候,也可根据虚词、对话、修辞、句子结构成分、文言文固定格式、习惯句式等断句。

本句句意为:荆公让拿下来小刀,从头巾的边脚处刮开,露出一块金黄的黄金,是暗中送给吴某的。根据句意可断句为:公命取小刀/自于巾脚刮磨/粲然黄金也/盖禁中所赐者。

3)本题考查文中重点句子的翻译。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调整,达到词达句顺。

句中的重点词有:宅,住宅;蔽,遮蔽;设,设置;垣墙,围墙;逆旅,旅店;句子翻译为:他的住宅只能够遮蔽风雨,又没有设置围墙,远远看去好像旅店的房屋。

4)本题考查人物形象的分析。阅读语段(一),可以看出作者重在写罢政后的王荆公所住的房舍,房屋破旧,出行都是骑驴坐船,可见他为人的节俭;语段(二)写一次王荆公赠送一块旧乌巾给一位农家子吴某,吴某嫌旧,卖与别人,王安石得知派人重新购回,取出内藏的金子,又重新赠于吴某,可以看出他善良、有同情心、大方。

答案:

1距离 恰好 告诫 给予,赠送

2)公命取小刀/自于巾脚刮磨/粲然黄金也/盖禁中所赐者

3)他的住宅只能够遮蔽风雨,又没有设置围墙,远远看去好像旅店的房屋。

4)语段(一)写王荆公住处偏僻,房屋简陋,出行不坐马和轿子,是一个生活简朴、内心恬淡安然的人;语段(二)写王荆公把宫中所赐的乌巾两次送给田家子,是一个富有同情心慷慨大方的人。

【点评】解释文言词语要注意:

1)平时注意积累并掌握常用常考的文言实词和虚词,根据平时积累判断其意思和用法;

2)在学习时应灵活掌握。要熟记课文中的通假字、古今异义、一词多义、词类活用等。

3)结合词语所在句子的句意推断词语的意思。

三、写作(68分)

8.(8分)下面是新华网《议起来》栏目的一次活动,请参与讨论,在留言区发表你的看法。

[议题]南京小学生尤逸轩的作文《藏在角落里的我》走红网络,被网友称为“一股清流”。她写道“自己长大后想当木匠”也许我并不需要考哈佛北大,只要快乐就好”。

[议起来]有人说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做木匠也光荣;但也有人认为应该从小树立远大理想。对此,你怎么看?

[留言区] 我认为职业不分贵贱,做一个平凡的人也挺好。社会分工不同,任何事都要有人去做伟大的事业也需要无数平凡的人默默付出,只要踏踏实实做好自己喜欢的事就值得肯定。每个人都应该保持颗平常心,父母也要接受孩子的平凡 

要求:(1)观点明确。(2)语言文明,表达得体。(3100字左右。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提出观点的能力。作答时,一定要认真读题,明确所提观点针对的问题是什么,所提出的观点一定要正确,不能是空洞的口号,有理有据。比如职业不分贵贱,只是分工不同。

【解答】答案:

示例:我认为职业不分贵贱,做一个平凡的人也挺好。社会分工不同,任何事都要有人去做伟大的事业也需要无数平凡的人默默付出,只要踏踏实实做好自己喜欢的事就值得肯定。每个人都应该保持颗平常心,父母也要接受孩子的平凡。

【点评】留言区回帖,是利用社交媒体表达自己的观点见解,要态度鲜明,积极向上,用于要文明,能引导人。

9.(60分)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

同一段路,这一回我觉得很短,另一回又觉得很长;同一件事,有时我觉得有趣,有时则感到乏味;某个时候我什么都能做,换另一个时候又什么都不想……

上述材料引发了你哪些感受与思考?请你写一篇文章,可以讲述经历,也可以阐述观点,还可以抒发感想。

要求:(1)立意自定,题目自拟。 2)文体自选,诗歌除外。(3)不少于600字(4)文中不得出现个人信息,如地名、校名、人名等。

【分析】【审题立意】这是一篇材料作文,解题的关键是细读题目中给出的材料,然后从中提炼出作文创作的主旨来。从题目中的材料来看,同样的路,同一件事,同一个时候,却带给人不同的感觉。这是因为什么呢?也许是因为自己此时与彼时的心境不同吧。创作本文,应从生活中取材,以真实的事件来寄托真实的感悟,自然引出文章主旨,写出真情实感。

【写作思路】拟题为:同样的风景,更深的感悟。拟写一篇想象类记叙文。以一只蚕化茧成蝶的过程为写作内容,采用拟人化的手法,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我是蚕的时候,看到一只飞蛾,于是心生梦想,也要像他一样飞翔,看一看同样的风景。第二部分写化茧成蝶的艰难过程,最后成功,看到了同样的风景,但却有了更深的感悟。

【解答】【例文】

同样的风景,更深的感悟

  我是一只幼蚕,缓缓地在桑叶上蠕动,啃着我的食物,喝着上帝馈赠的露水,悠闲地活着。这儿山清水秀,迷人的景色让人心醉……

  一天,我正在安详地晒“太阳浴”,突然一只飞蛾飞过我的身边,深沉地望了我一眼,就匆匆地走了,留下我为他的眼神深思。那一眼包含了什么情感,鼓励、鄙夷、不屑、无视……

  我不懂,但我开始向往蓝天,向往有一天自己也可以在蓝天中跳舞、歌唱!我开始拼命地吞食桑叶,拼命地喝着雨水,我拼命地渴望长大,渴望自己能飞舞蓝天。

  日子一天天悄然而逝,我为了自己的理想奋斗着。渐渐地,我已经长大。那天清晨,我从鸟儿悦耳动听的歌声中醒来,发现自己开始吐丝了。我兴奋极了,我欢呼,为自己的成长欢呼,为自己更靠近理想欢呼!

  从那以后,我拼命地吐丝,因为我曾听长辈们说过,只有吐尽了自己体内的丝,才能成长。我不知道这是不是真的,但是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嘛!为了自己的理想,任何的传说,任何的希望,任何的挫折,我都愿意尝试!

  就这样日复一日,我渴望吐尽体内的丝,终于等到了那一天,我成功地吐尽了最后一根丝,钻进了为自己建造的“坟墓”。我瞬间失去了一切,仿佛从醉人的天堂掉入了恐怖的地狱,周围的一切都消灭了,里面一片黑暗,只能听见鸟儿仍在歌唱。也许这就是“作茧自缚”。我挣扎着要出来,拼命地挣扎,却只是做无用功,白白地浪费时间,但是我没有放弃,直到我闭上双眼……

  不知过了多久,我又醒来,想起我的梦想,我又开始挣扎。经历了无穷的痛苦后,我成功了。在破蛹而出的一瞬间,我发现自己有了翅膀,我实现了我的梦想。我在向往已久的蓝天中歌唱,我发现这儿的风景更美!也许是奋斗后的“重生”让我感受到了一切美丽!我这才知道:同样的风景,同样的世界,奋斗后才会领略到她的妩媚,她的诱人……

  我看见了一只幼蚕,深沉地望了他一眼……

【点评】考生成功采用童话的形式,用丰富的想象和精巧的构思,讲述了一只幼蚕为了理想、为了飞舞美丽的蓝天而不懈奋斗的故事,突显了“同样的风景,同样的世界,奋斗后才会领略到她的妩媚,她的诱人……”这一积极的主题。清丽流畅的语言,细致入微的刻画,向我们展示了幼蚕奋力向上、百折不挠的内心世界。特别是尾段,既呼应了上文,又发人深思,给读者以想象,神来之笔,耐人寻味!

2019年浙江省台州市中考语文试卷以及逐题解析答案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