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剧《霸王别姬》中虞姬形象的承与变

发布时间:2019-08-16 10:10:40

京剧《霸王别姬》中虞姬形象的承与变
作者:曹畅
来源:《西部论丛》2018年第09

         要:京剧产生至今二百年余,《霸王别姬》是其中相当重要的剧目之一。1922年由京剧梅派大师梅兰芳先生首次演绎,并在多国巡演中成为剧代表曲目。《霸王别姬》的故事最初记录在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中,最终由著名戏曲家齐如山先生据明代剧作家沈采昆曲《千金记》和京剧《楚汉争》改编而来。其中的虞姬最初记载于《史记·项羽本纪》,出现时仅寥寥数笔,但经过由西汉到清近1800年的演变中逐渐丰满,直至京剧《霸王别姬》,梅兰芳先生京剧表演上的成功,将虞姬的灵魂塑造了出来,让这虞姬饱满起来成为了中国经典女性形象之一。

        关键词:《霸王别姬》虞姬

        京剧梅派《霸王别姬》中虞姬变成了红颜知己形象,主要表现虞姬作为中国传统女性,在面对配偶战败时的刚烈且柔情,善解人意和自我牺牲,同时她又审时度势,看得天下大事情势,懂得拿捏分寸,甚至心怀黎民,是一名有大智慧且婉转多情的女性。楚汉相争的故事在中国流传千年,京剧《霸王别姬》是其第一次以女性主体意识为切入点的艺术作品。当她最初出现在《史记·项羽本纪》中时,仅提到有虞姬此人,且略述为美人名虞,常幸从以及项羽慷慨悲歌时美人和之,没有任何性格特征的描述,甚至没有交代虞姬是否和京剧结局一样自刎。我国文学作品对楚汉相争的故事广为流传和改编中,虞姬美人形象到烈女形象的改变以及最终在《霸王别姬》中走向巅峰变成中国历史上最经典女性形象之一,和后世文学作品对《史记》故事的继承与发展以及京剧《霸王别姬》改编的特殊性紧密相关,以下就来讨论这两点。

        一、文学作品间的继承与发展

        《史记》作为中国传记文学的滥觞之作,不仅是一部优秀的历史巨著,更是一部成就辉煌的文学作品,它以其丰富的精神内涵和恢弘磅礴的气势不断影响着后世文学。但《史记》并没有记录虞姬的最后的结局,虞姬结局的重要发展是在《楚汉春秋》中所记录的《和垓下歌》中,《和垓下歌》写了虞姬对于项羽大势已去无奈的叹息,这首五言诗是对项羽《垓下歌》)的回应:汉兵已略地,四面楚歌声。霸王意气尽,贱妾何聊生。虞姬以这首五言诗表达了自己以死明志,绝不苟活的态度。之后明传奇《千金记》对虞姬有了更加细致的描写,《千金记》以《史记》韩信故事为题材进行搬演,它主要接受了《史记》的实录精神、悲剧精神并对它们进行了新的诠释与发展,对虞姬最终以项王剑自刎以求让项羽免了被自己拖累的结局做出了详细的描述。同时《千金记》对虞姬形象的继承与发展也体现在他对司马迁史家精神的继承上。

京剧《霸王别姬》中虞姬形象的承与变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