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钟氏家族史

发布时间:2013-11-07 17:37:04

我的家族史

我叫,是钟氏家族的一员,当然我会为我姓钟而骄傲、自豪。毕竟不是每个人都能姓钟。钟氏也有很多,很多文化,起源。

我族来源,据先人说:是来自福建,由马氏祖婆发派而起。原有族谱及祖辈生死记录,是君松公笔录。 2003725,去富顺县周仕坝祖籍地搜集资料,据万兴讲:1958年大办人民公社时,簇谱全部被搜出来烧毁了。据前辈说:我族原住荣县李子桥。后翔麟公襁负子永和迁叙州府富顺县富义乡上北路簸箕滩下渡口岸上周仕坝下宅居住,癸山丁向。置田产一百八十担。翔麟公生三子,分为三房。现我家是二房永和公发派而来。前辈是读书人,其君松公善书法,今沿滩南华宫庙仍留有他的墨迹。后迁自流井骑坳井教私塾。光绪二年( 1876年)五月十三日任自流井分署参刑吏。其余各房今仍在富顺县周仕坝,已有两佰多户人,多以务农为生。1918年,国宾,国祯购买王家土地一亩二分四厘五毫(830平方米)修建自家住宅,(建筑面积约350平方米)从此结束长期租赁住房的日子。 195311月由自贡市人民政府发给《土地房屋所有证》,一分为二,钟湘才,钟岳樵各执一半。1965915,私房改造将除自住房外其余交给国家经租,实为没收。1984423日,四川省自贡市自流井区人民政府(84)房改发字408号文件:根据中共自贡市委,自贡市人民政府自发(198215号文件精神,对被改造的房屋进行了全面复查,复查结果:现决定撤消1965101(65)房改字第125号批准书。(部份)退还。祖屋至今已八十五年,经历时代变迁,伤痕累累,斑迹重重,但它养育了我们几代人。现在已列入国家城市规划改造范围。不久即将拆迁消逝。有心续谱,资料难集。到自贡市富顺县瓦市镇洪沟乡(即原富顺县富义乡上北路簸箕滩下渡口岸上周仕坝)问询多人,仅凭记忆而言,时而云此,时而云彼,前后不能相接,无法确定资料的准确性。只好忍痛割爱,上从永和公开始,以自流井地区君松之子国宾、国祯,即我祖父下延为主,兼收集到的资料,写成《钟氏简谱》。

钟姓是个拥有人口较多的姓氏,在当今中国姓氏中居于第56位。钟姓最早的一支系以官为氏,是周朝乐官钟师的后代。先秦时期的钟姓人,主要居住在楚国境内,也就是今天的湖北湖南一带,从汉代开始的以后一百年内,颍川长社一直是钟氏的发展中心,晋代从中原入福建省共13人,其中有钟姓,与此同时,钟氏还有迁居今绍兴的,南朝末、隋初有钟士雄,曾当过南朝陈伏波将军,史书中称他为“岭南酋帅”,南朝时岭南的少数民族国也有人姓钟。钟氏发迹做芝麻官的特多,传说清代时南京来螺地祭祖的大船停在妈祖前,没拜妈祖先到螺地祭祖。康熙十四年(1675)八月十五日夜,飓风大作。海丰明伦堂、启圣祠、县仪门俱倒塌,民房损失无数。时适平藩征潮舟师泊长沙、乌坎诸港口,多被覆没。一说祭祖时纸钱多,烧死了螺,螺一翻大船在海遇大风,原来的活地成为死地。

无论是复姓的钟离还是单姓的钟,都发源于今安徽省境内。而后,大致于汉晋之际,则以河南为其繁衍中心,其中以迁入颖川的钟氏从一开始就著称于世。后来成为全国各地钟氏的主要来源。先秦时期的钟氏,主要居住在楚国境内(今湖北、湖南一带)。从汉代开始到以后得数百年间,颖川长社一直是钟氏发展繁衍的中心。所以,许多姓书都说钟氏发源于颖川。东汉时,长社人钟皓隐居不仕,其七世孙钟雅西晋时随晋室渡江,居于建康(今江苏南京)。与此同时,钟氏还有迁居至今浙江绍兴的,钟雅的7世孙钟屿为南朝梁永嘉县丞,他的儿子钟宠为临海令,为避侯景之难徙居至南康赣县(今江西赣州市)。南朝末有钟士雄,曾为南朝陈伏波将军,史书称其为岭南酋帅。唐初陈元光父子奉命入闽开辟漳州,随从将佐有钟德兴,后在福建安家。唐代的钟氏还分布于今四川、山西、广东广州、安徽合肥一带。宋、元、明时期,福建的漳州、泉州、宁化等地,广东的南海、南雄、蕉岭、湖州、梅州、兴宁等地均有钟氏的聚居点。从乾隆开始,闽、粤钟氏陆续有人迁台湾,后又有人迁海外。

台湾省文献会的调查统计,目前,钟姓是台湾的第五十一个大姓。近年来,钟姓子孙遍及台湾各地,其中以新竹最多,台北次之,嘉南地区又次之

我的钟氏家族应该是源于唐代。我的家族不大也不小,可谓是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家族成员来自多数生活在我的家乡生活,很少人在其他的地方闯荡。我非常的惊讶。我家族居然还有许多的名人。春秋时有音乐家钟子期,东晋有御史中丞钟雅,三国时有书法家钟繇,元代有戏曲家钟嗣成,明代有文学家钟惺等等。以前钟氏家族伟大,但现在也不差,现在有钟期光,他一九五五年被授予上将军衔。他是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五届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国共产党第八届候补中央委员。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上被选为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

在广州白云区的萝岗一带,有不少钟姓人家,人们世代在这里生活了一千多年,据族谱记载,始祖是北宋开国皇帝赵匡胤派往岭南的先锋将领钟轼。钟轼,萝岗钟姓人家可是自豪得不得了。

那是在五代时候,中原政权更替频繁,整个中国处于四分五裂的状态,广东地区也由刘姓南汉国皇帝割据,自成地方帝国。后来宋太祖赵匡胤设计,通过陈桥兵变,夺得后周政权,并逐步统一了北方,可是还有一些偏远的地方还有一些政权没有归附,南汉国也是其中之一,到了宋孝宗宣宝年间,为了征服南汉国,皇帝派潘仁美率军前来岭南,潘仁美有一个女婿叫钟轼,很有些文滔武略,潘仁美向皇帝推荐,派钟轼做了征南先锋。钟轼得令之后,带领五千先锋兵,一路上逢山开路,遇水架桥,浩浩荡荡,直奔岭南杀来。潘仁美是北宋王朝派往岭南的统帅,钟轼是他的女婿,同时又是他的先锋官。

萝岗的玉岩书院曾是宋代当地钟姓始祖的种德庵,宋代朝议大夫钟玉岩曾在此读书和讲学。

天下太平之后,钟轼的夫人潘三姐带着儿女们来到岭南与夫君团聚,后来钟轼病死于任上,潘三姐把钟轼葬于广州北郊的从化郁洞村,钟氏孙于是在这一带生衍繁息,到了南宋的时候,钟轼的子孙中有一个叫钟瑞和的人以经商为生,在经商过程中,他看到当时属于番禺县境的萝岗风景秀美,风水很好,适于定居和创业,因而把家迁到萝岗一带,从此以后,钟姓子孙就在这里生活。发展到今天,钟姓人家在萝岗一带成为当地的一个大姓。钟轼的战功和为官清正也为钟姓子弟所乐道。

说到我家了,虽说没什么特风光,但我的爸爸以前是当兵的,10多岁就加入了部队,在部队里是负责开车的。听他说,当时在部队,生活不算艰苦,但自由就少多了。当时在部队,他是最小个子,最瘦的。一个小不点开着一辆大车,可想当时是多么危险呀。与部队比较,以前小时候在家里,可以到处游玩不受约束,到河里捉鱼,摸田螺等等。而在部队就要接受训练,可惜爸爸当兵只学到一身好车技,没当上一个大官。但我也为他而自豪,毕竟为国家出过力,为钟家争个光。

爷爷最恨小日本,眼见多少平日相处的血肉同胞死在日本人野蛮的轰炸中、眼见多少人在生死离别中流着眼泪和血,做为一个中国人是应当恨的、是应当牢记那曾经流过的血。

我的爷爷,在抗日战争时期就离开家乡,16岁就参加了八路军,在艰难困苦岁月里,我爷爷信念坚定,坚决抗战到底不动摇,他坚决贯彻游击战思想,同时又在敌占区展开地雷战、地道战等多样化的战争模式,消灭了多股游荡在各个村庄的鬼子兵。老爷子的游击队战绩显赫,从一名普通的士兵到八路军的连长,老爷子打仗那个叫猛啊,冲锋号刚响,就如猛虎下山冲了出去,那股气势令敌人胆寒。听父亲谈过,之后爷爷有过发达时,乡下亲戚曾到城里来叫爷爷把农村里的地买下来,他们来为爷爷耕种,因为他们再也受不了地主的剥削和压榨,他们想摆脱困境,不过他们的想法实在太天真了。爷爷当即拒绝,爷爷是一个见识多广的人,他到华蓥山进购过木料时与那的“共产党游击队”有所耳闻,爷爷深知党的政策,如果买下了大量的地皮,那么他就是一个大地主了。福乃祸所依,爷爷会冒这个险吗?不会,因为自感国民政府气数已尽。终于,194912月合川解放,爷爷的资产全部上缴了国家,一生的创业就这样付之东流。奶奶生了三个儿子,三女儿,生活真可谓苦呀。三个儿子,我爸最大,所以就他有能力去当兵。因为家里负担减轻了一点,但也不是最好。不过奶奶是靠种田为生,能勉强养大我的叔叔和姑姑。之后我爸爸当兵回来,生活也逐渐变好,时代也不停在进步。到了我这代,就已经没什么好特别说明了。所有历史都不会在我这代出现。而我的家族史也告一段落了。

我的钟氏家族史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