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时期商业的繁荣与农村集市的发展

发布时间:2017-06-23

中国商业史
明清时期商业的繁荣和农村集市的发展
会计学院 吴佳怡 20150755 [内容摘要]明清时期由于农产品的商品化加强、手工业进一步发展、国内外商品市场的扩张以及白银的广泛使用等原因,商业出现了繁荣的景象。而农村集市的发展,是明清时期区域经济发展中一个十分引人注目的现象,全国各主要省区农村集市都有大规模的发展并陆续形成各自的网络体系,农村集市网络是明清时期全国规模的商品流通网中一个极为重要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正是由于这一农村集市网络的形成,才能沟通城乡市场,使商品流通几乎覆盖全国每一个角落,从而将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各个经济区域联结为一个整体, 形成分工与互补,推动了整个明清时期商业的繁荣。 [关键词]商业繁荣;原因;农村集市
(
农村集市的发展概况
中国历史上农村集市起源很早,“日中为市”,“交易而退,各得其所”,这种小生产者之间的贸易至少可上溯到秦汉时代。唐宋以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坊市制度废弛,草 市、墟集贸易日渐活跃。宋代已有不少墟市征收商税,还有一些草市、墟集更因交通便利、贸易繁盛,逐渐发展为镇市。
1.农村集市的大规模发展是在明中叶以后,它是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而发展的。据珠江三角洲地区番禺、顺德等十余州县统计,永乐年间共有墟市33个,嘉靖时增至95个,万历时更发展到176个。福建顺昌县弘治年间只有墟市4处,嘉靖时增至8 处;建宁县更从原来的一个增至9个。在华北地区,州城、县城集市多是在明初设立的;乡村集市中则有相当一分部分是在明代中叶成化一正德年间兴建的,嘉靖一万历年间其数更迅速增长。到嘉靖一万历年间,全国各主要省区大体已形成一个初具规模的农村集市网。
2.农村集市的时、空分布清代中叶华北平原区的集市密度约为1-2/100方公里,平均交易半径4-6公里, 也就是说小农赴集市贸易一般半日可以往返经济发达的江南珠江三角洲地区明代中后期已达到这一密度, 清代则超过之; 浙赣山区、沂蒙山区等则低于这一密度开市频率是反映农村集市发展水平的又一指标, 在既定的集市密度下, 开市频率越高, 市场的实际效率也就越大。明清时期集市的开市频率大体上是从明代的每旬一、二次为多, 发展到清代的每旬两次三次、四次, 乃至隔日市。总体来说, 明清时期农村集市的发展既有分布密度的增加, 也有开市频率的增加。不过, 当市场密度达到一定程度时, 又显示出两种不同的发展方向: ( 1 珠江三角洲似以集市密度增加为主; ( 2 江南则以开市频率的增加为主, 明代中后期江南市镇基本上都是每日开市, 而定期集市则渐趋消亡。
3.商品种类、性质在相当程度上决定其市场形态。不同的商品, 因流通的中1/ 3


中国商业史
介环节不同, 市场层次可能不尽相同;不同的商品, 因性质不同, 其市场的空间分布亦有差异。耐用消费品( 如牲畜、农具 和经常性消费品(如粮食、棉花 场布局不完全一致;即便是同一种商品, 产地市场与销地市场的空间布局也有较大差异。此外, 农村集市贸易又与农业生产的季节性密切相关, 如棉花收购季节, 一些棉产区会增设棉花市, 以便棉农出售、棉商购买;庙会、货会开市则大多集中在春耕前、秋收后。
4.集市牙行、税收管理的逐渐制度化、规范化明初政府禁止设牙。明代中叶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 牙人的经济活动得到政府承认, 准许“选有抵业人户充当牙行、埠头”,并向其派征税银。牙人在经济活动中既有积极作用,也有负面效应,不法奸牙的巧取豪夺即严重干扰市场秩序。这一现象明代中后期即已发生,清初发展到十分严重的地步,康雍乾等朝政府曾多次下令进行清理、整顿,其主要内容包括: ( 1 查禁私充滥设及额外私征; ( 2 裁革部分税项; ( 3 立牙行定员、领帖制度,核定税额、税项,并将原由州县颁发牙帖的权力收归布政司,以杜地方官吏通同作弊; ( 4 增设义集、义斗义秤。总之,中央政府、地方政府,以及地方乡绅、宗族等都从不同的角度,抱着不同的目的,积极介入集市管理。总体来说其作用是积极的,有效的,促进了集市的发展,并使之步入制度化、规范化的轨道。
( 农村集市对商业发展的推动
农村集市历史久远,至少可上溯到秦汉时代,但其大规模的发展是在明清,这无疑是商品经济发展的产物。集市最基本的作用,就是满足本地小农的生产和生活需求。小生产者之间的余缺调剂、有无调剂从来就有,但在明清时期发展成为一个庞大的网络体系的集市,其作用已远不止此,而是具有更深层的意义,至少在以下几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1农村集市网是大规模、长距离商品流通的基础。中国历史上长距离贩运由来已久。不过.其贩运的商品主要是奢侈品, 即所谓“百里不贩樵,千里不贩粟”其消费对象多是王公贵族豪门巨贾; 其贸易路线从城市一一城市,小农、乡村是被排除在外的。明清时期商品结构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民生日用品取代奢侈品成为大规模、长距离流通的主体;小农既是这些商品的生产者,也是其消费者;农村与城市,小农与市场,与全国性流通,乃至世界市场联系在一起,农村集市网在其中起了十分关键性的作用。
2农村集市网是保障小农经济生产与再生产正常运转的重要环节, 它既是商品经济发展的产物, 同时也已成为地区整体经济结构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小农的农产品、手工业品的出售, 其生产资料手工业原料乃至口粮的购买都离不开集市; 小农经济的商品化程度越高, 对市场的依赖也就越大。
3农村集市网的形成使地区之间通过商品流通实现经济布局调整, 资源优2/ 3


中国商业史
化配置成为可能。大规模的、经常性的商品流通, 使原本互不相关的一个个自然条件、发展程度各异的地区相互联系, 成为一个整体, 从而可以在大范围、高层面上形成地区分工, 有利于发挥各自的优势取长补短。换言之, 商品流通使地区之间重新分工, 调整经济布局, 优化资源配置成为可能; 在这一点上, 作为流通基础的农村集市网络体系的形成和正常运转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事实上, 明清时期的商品流通网已在相当程度上开始发挥其调整经济布局、优化资源配置的作用。一个最具典型性的例子: 江南地区以输入粮食棉花, 输出棉布、绸缎为主而形成的高收益型经济格局, 即是建立在全国规模的粮、棉布的流通基础上的, 如果没有一个庞大的农村集市网作为基础, 这一切都将无法实现。
(三)江南市镇对商业繁荣的促进
同时明清时期江南市镇的大量兴起和迅速发展, 既是江南商品经济不断发展的结果, 又是江南商业繁荣的具体体现。特别是明中叶以后及清朝康熙以来,市镇的分布已遍及江南各地,并涌现出一批工商业繁盛的市镇。这些市镇的发展与繁荣,标志着江南商品经济的发达,也是明清时期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特点。
这些大小市镇,分布江南各地,与农村往往有着密切的联系,是农副产品,手工业品及日常生活用品的交换市场。其流通范围大都在本地,县三间的邻近地区。市镇的出现,成为封建经济的一个组成部分,有利于社会的发展。
封建社会后期市镇的发展应该说是建立在整个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上的,别是商品生产的基础上的。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市镇的发展水平几乎是衡量一个社会商品生产和商品发展的标志之一。与广大农村联系的纽带,区域关系是通过城市,特别是通过市镇深入农村农民生活的,并促进农村中商品生产的发展,动自然经济的逐步分解的,这种互相推进的经济运动就是封建社会后期母体孕育着资本主义萌芽的过程。
经济的发展有其连续性,正如有学者认为明清时期江南市镇并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农村集市贸易的发展之上。明清时期城乡市场网络体系的形成和发展是中国近代化过程的一项重要内容;因此,农村集市和市镇经济的发展强有力的带动了明清商业的繁荣。

3/ 3


明清时期商业的繁荣与农村集市的发展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