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动人口子女融入城公立教育研究成果公报-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发布时间:2019-01-29 14:13:33

《流动人口子女融入城市公立教育研究》成果公报

成都理工大学陈国华讲师主持完成了国家青年项目《流动人口子女融入城市公立教育研究》(课题批准号为CGA070215)。课题组成员有许传新、高继国、吉林阿铁

一、内容与方法

(一)本课题的研究内容

流动人口子女,作为一个社会弱势群体,他们能否真正融入到成都市公办教育中去?他们在融入的过程中会遇到什么样的困难和障碍?如何帮助他们真正融入到城市公立教育中去?所有这些都是迫切需要我们作出回答的现实问题。具体来说包括以下方面的主题与内容:

1、流动人口子女融入城市公立学校的教育资源空间分析

城市公立学校的教育资源空间是接纳流动人口子女的前提条件。因此,我们选择以成都市为例,从人口变动和教育资源存量及趋势角度分析流动人口子女融入城市公立学校的教育资源条件。

2. 流动人口子女融入城市公立学校的家长认知与意愿

具体包括:

“流动家长”对国家和地方关于流动人口子女教育相关政策的认知

“流动家长”送子女进入城市公办学校就读的需求与意愿

“流动家长”送子女进入城市公立学校的承受能力

“流动家长”送子女送入城市公立学校的难易程度

3.流动人口子女融入城市公立学校的教师认识与意愿

具体包括:

公立学校教师对流动人口子女与城市学生之间差别的认知

公立学校教师对公立学校接纳流动人口子女入学资源承载力的认知

公立学校教师对流动人口子女进入城市公立学校成本分担机制的认知

公立学校教师对国家和地方关于流动人口子女教育相关政策的认知

公立学校教师接纳流动人口子女入学的意愿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4.流动人口子女融入城市公立学校的适应性

具体包括:

学习适应状况

人际交往适应状况

行为习惯适应状况

流动人口子女适应公立学校的影响因素分析

5.流动人口子女融入城市公立学校的社会距离实证研究

具体包括:

流动人口子女与城市学生社会距离状况

流动人口子女与城市学生社会距离的影响因素

6.流动人口子女融入城市公立学校的主观生活质量及其影响因素

具体包括:

流动人口子女对公立学校生活满意状况

流动人口子女对公立学校生活满意度的影响因素

7.流动人口子女融入城市公立学校的身份认同及其影响因素

具体包括:

流动人口子女身份认同状况

公立学校流动人口子女身份认同的影响因素分析

(二)研究方法

1.大规模问卷抽样调查

对流动人口子女、家长、城市公办学校教师的较大规模抽样问卷调查,是本课题研究的最主要方法。这种方法可以帮助我们获取大量的、符合研究设计要求的第一手资料。在计算机和专业统计软件的帮助下,通过对这些原始数据资料进行定量的统计分析,我们既可以从宏观上对流动人口子女融入城市公办学校各种问题进行评估,也可以用来检验教育学、社会学、人口学中相关的理论命题和假设。具体如下:

1)流动人口子女调查

流动人口子女调查以成都市主城区公办学校小学四年级到初中三年级流动人口子女作为研究总体,样本的选取采用多阶段随机抽样的方法进行。具体作法是:我们从成都市五个主城区随机抽取三个城区,在每个城区抽取一至两所成都市指定的接纳义务教育阶段流动人口子女入学校的城市公办学校,一共抽取了5所学校,其中小学到初中“一贯通”学校三所,另外只有小学阶段和只有初中阶段的学校各一所。在三所“一贯通”学校我们抽取小学四年级到初中三年级各两个班,在只有小学阶段和只有初中阶段的学校分别抽取四至六年级各两个班,初一至初三各两个班,有一所学校因“中考抓得紧,初中三年级学生没有时间接受我们的调查”。在每个被抽中的班集体,我们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将该班级体的所有外来人口子女做为我们的调查对象。本次调查共发出问卷1009份,实际回收有效问卷997份,有效回收率为98.8%

(2)城市公立学校教师调查

教师调查以成都市主城区指定接纳流动流动人口子女的公办学校教师作为研究总体,样本的选取采用多阶段随机抽样的方法进行。具体作法是:我们从成都市五个主城区随机抽取三个城区,在每个城区抽取一至两所成都市指定的接纳义务教育阶段流动人口子女入学的城市公办学校,一共抽取了5所学校,其中小学到初中“一贯通”学校三所,另外只有小学阶段和只有初中阶段的学校各一所。在每一所被抽中的学校,我们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将该校所有教师做为我们的调查对象。本次调查实际发放问卷312份,回收有效问卷280份,(由于各种原因,各学校开例会的时候,都有教师缺席),有效回收率为87.5%

3)家长调查

流动家长调查以在成都市主城区务工且有义务教育阶段孩子在成都市就读的外来人口作作为研究总体。样本的选取采用多阶段随机抽样的方法进行。具体作法是:我们从成都市五个主城区随机抽取三个城区,在每个城区抽取一个街道办事处,共三个街道办事处,在每个街道办事处抽取两个社区,共六个社区。在每一所被抽中的社区,我们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将该区所有有义务教育阶段孩子在成都市就读的外来人口作为我们的调查对象。本次调查实际发放问卷372份,回收有效问卷365份,有效回收率为98.1%

2.文献研究方法。

根据本课题的需要,我们收集到了国家、四川省、成都市有关流动人口子女教育的相关政策文献;查阅了成都市教育统计年鉴,人口统计年鉴等相关统计资料。

3.深度访谈法

深度访谈法。考虑到本课题的复杂性,我们在以定量方法为主要方法的同时,也根据需要适当采用定性研究的深度访谈法来获得微观层面上的一些不适宜用问卷收集的资料。同时帮助研究者加深对所研究现象的直观感受和主观体验。在研究过程中,我们分别对20名流动人口子女、10名流动家长、10名公立学校教师(含两名校长)以及成都市成华区教育局2名干部进行了深度访谈。

二、结论与对策

根据本项研究,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1.从“流动家长”对其子女的教育认知来看:

“流动家长”对其子女的教育是非常重视的,对子女的教育期望和职业期望都比较高。绝大多数“流动家长”愿意将自己的孩子送入城市公立学校,明确表明不愿意的只是极少数。教学质量高和学校管理规范是“流动家长”之所以愿意将子女送入城市公立学校就读的主要原因。但“流动家长”对国家和地方关于流动人口子女教育相关政策的了解不高,政策认知渠道单一,收取借读费的现象仍然存在,借读费超过了多数流动家长的承受力。超过一半的“流动家长”认为流动人口子女进入城市公办学校不容易。收费高、手续复杂、政策受限是流动人口子女进入城市公立学校就读的主要障碍。

2.从公立学校教师对流动人口子女的教育认知来看:

流动人口子女不如城市学生是大多数教师的共识,表现为流动人口子女在学习能力、学习成绩、学习方法、文艺方面、体育方面、知识广度、品德、性格、心理素质、社会交往能力、遵守纪律、社会适应能力共计12个方面不如城市本地学生,仅在“生活自理能力”方面比城市本地学生优秀些。

教师普遍认为公立学校接收流动人口子女入学存在较大的资源困难与紧张,其中最为困难的是经费和管理两个方面。认为因接纳流动人口子女入学,给城市公立学校和教师带来了较大的压力。

近一半的教师认为接纳流动人口子女入学应该收取借读费,认为最少应该收200元,最多一学期要收9000元,有近三分之一的教师认为每学期应该收取1000元,平均值为1886.5元。公立学校教师对国家和地方关于流动人口子女教育政策的了解不多;学校开会传达、报纸、电视的宣传是公立学校教师了解流动人口子女教育政策的主要渠道。公立学校教师对流动人口子女教育政策的认同程度不高。

对于大多数城市公立学校在接纳流动人口子女入学时,需要提供种种证件。对于这一做法,大多数公立学校教师认为是合理的,也不会对流动人口子女入学产生太大的障碍。部分教师不赞同给流动人口子女更大的政策优惠。

3.从公立学校教师对流动人口子女的接纳及其影响因素来看:

38.5%的教师明确表示不愿意接纳流动人口子女在自己班上插班,真正愿意接纳的不足20%。真正明确表示欢迎流动人口子女进校的不足30%,还有超过四分之一的教师明确表示不欢迎。如果我们将接受“插班”作为近距离的接纳,而将“进校”作为远距离的接纳,那么,公立学校对远距离的接纳要强于近距离的接纳,两者相差近十个百分点。

从影响因素来看,教师认为学校接纳流动人口子女入学的资源困难程度越大和流动儿童在成绩方面与城市本地学生的差异越大,越不倾向于接纳流动人口子女入学;而教师越赞同现行的国家和地方政府的流动人口子女教育政策,就越倾向于接纳流动人口子女入学。

4.从流动人口子女在城市公立学校的适应及其影响因素来看,

流动人口子女公立学校的人际适应、学习适应和行为习惯适应都处于良好水平。这说明由二元社会结构产生的看起来似乎有很大差异的两种不同类型的少年儿童群体能“飞翔在同一片蓝天下”,“共享城市教育的阳光”。父辈在城市社会生活中的适应困难并不会对其子辈产生太大的影响,社会适应困难并不存在代际传递现象,或者说即使有这种代际传递,也是非常弱的。

年级越高、参加社区组织、参加学生活动的频率越高、来成都上学的时间越长,公立学校人际适应就越好,而每天看电视的时间越长、体验到的社会排斥感、社会剥夺感越强烈,公立学校人际适应就越差。

5.从流动人口子女的身份认同来看及其影响因素来看

城市公立学校流动人口子女当中,认同自己是“本地人”的占24.7%,“外来人”的占28.8%,“说不清楚”的占46.5%,这也就是说,在这一群体当中,近一半的流动人口子女对自己的身份“说不清楚”。所以,我们可以认为,城市公立学校流动人口子女的身份认同处于模糊的状态。

对家乡学校的怀念程度对其身份认同有显著性影响,表现在对家乡怀念程度越高,流动人口女子越不认同自己是“本地人”。阅读报刊杂志的频率越高,越倾向认同自己是“本地人”。感受到社会排斥感、社会剥夺感的频率越高,越不认同自己是“本地人”身份。流动人口子女与城市小孩相比,产生的差异感越强烈,越不认同自己的“本地人”身份。

6.从公立学校流动人口子女与城市学生的社会距离及其影响因素来看

无论是从测量社会距离的各项具体指标来看,还是从社会距离感的各个侧面来看,流动人口子女与城市学生之间的社会距离感是比较小的。他们之间的社会距离感远没有他们的父母辈大,社会区隔并不存在代际传递现象,或者说即使有这种代际传递,也是非常弱的。

就流动人口子女个人特征而言,年级对其与城市学生社会距离的影响最大,表现在年级越高,社会距离各个侧面的差距越大,社会融入的总效果越差;学习成绩越好,调适的结果以及社会融入程度越好。就流动人口子女的家庭经济条件而言,家庭经济条件越好,流动人口子女对城市学生接纳预期越高,交往状态越好,社会融入的总效果越好。就流动人口子女的传媒接触而言,上网的流动人口子女对城市学生接纳预期要高一些,交往状态要好一些,社会融入的总效果也要好一些。就活动参与而言,参加学生活动频率越高,社会距离各个侧面的差距越小,社会融入的总效果越好。就社会排斥而言,流动人口子女进入城市公立学校之后,感受到社会排斥的频率越高,社会距离各个侧面的差距越大,社会融入的总效果越差。

7. 从公立学校流动人口子女学校主观生活质量及其影响因素来看

城市公立学校流动人口子女对学校主观生活质量评价很高,体验到更多的积极情感。

年级、社会排斥感、相对剥夺感、大众传媒接触等对流动人口子女的学校主观生活质量有负面影响,而家庭经济条件、学校活动参与、学习成绩等对流动人口子女学校主观生活质量有正向影响。

(二)对策

本项研究以社会支持理论为视角,提出促进流动人口子女融入城市公立教育的对策。具体包括:

1.政府支持系统

在现代社会中,政府支持不仅是弱势群体社会支持的主导力量,而且还会对其他社会组织和个人的支持起引领、示范作用。因此,政府支持对于流动人口子女能否融入城市公立学校起基础性作用。政府对流动人口子女融入城市公立学校的支持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政策支持。流动人口子女要想融入城市公立学校,必须有国家政策做坚强后盾。对于城市流动人口子女的教育问题,国家已经建立了比较完备的法律法规体系,从政策立法的角度保障了城市流动人口子女的受教育权力,使流动人口子女融入城市公立学校有了可能性。但各级地方政府、教育行政部门以及城市公立学校在贯彻执行这些政策的过程中,出现了较大的偏差,甚至人为设置一些条件和障碍。因此,当前最关键的是要加强政策的执行力度。(2)经费支持。足够的经费支持,是流动人口子女融入城市公立学校的保障。所以,流动人口子女的教育经费应该由中央和地方政府共同负责。中央政府对流动人口子女教育的经费支持,可以采取两种方式。一种是直接的教育经费支持。另一种是间接的教育经费支持,可以考虑实行“教育券”制度。(3)加强宣传力度,形成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首先,政府要加强对流动人口子女教育政策的宣传。具体包括:一要向流动人口自身宣传党和政府关于流动人口子女教育政策、法规,使其能够有效维护子女教育的合法权益;其二,要向城市居民宣传流动人口子女教育政策,使其能够理解、支持、欢迎流动人口子女进入城市公立学校就读。三要加强对城市公立学校流动人口子女教育政策的宣传。

2、群体支持系统

群体(即各种非政府团体和组织)是非政府团体或组织主导的社会支持系统的主体之一。社会支持系统能否持久地运行下去,与各种非政府团体或组织的参与程度密切相关。目前群体对流动人口子女融入城市公立学校的支持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城市公立学校要踊担流动人口子女教育的重任。其一,认真执行国家关于流动人口子女的教育政策。城市公立学校是贯彻落实“以全日制公办中小学为主”解决流动人口子女教育问题的执行者。流动人口子女能否真正融入城市公立教育,在一定程度上取决城市公立学校对国家各项政策的执行情况。因此,城市公立学校应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高度确实贯彻落实国家的相关政策,接纳流动人口子女入学。其二,提供精神支持。城市公立学校对流动人口子女的歧视和排斥虽然不是特别严重,但仍然是存在的。因此,必然加强公立学校对流动人口子女的精神支持。具体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首先,公立学校教师必须转变观念,不得对流动人口子女有任何偏见。其次,以活动为载体,促进流动人口子女融入城市公立学校。其三,提供学习支持。要想使流动人口子女进入公立学校之后,能“学得好”,教师对其的学习辅导也显得非常必要。针对学习特别困难的流动人口子女,公立学校要尽可能安排教师对其单独辅导;对于多数流动人口子女面临的共同学习困难,学校可以单独编班进行课后辅导。

2)企业积极参与

要解决流动人口子女教育问题,促进流动人口子女融入城市公立学校,企业也应该承担一定的社会责任,尽可能发挥应用的支持作用。就目前而言,企业对流动人口子女的教育支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其一,为流动人口子女提供直接的教育支持。企业也可以在流动人口子女比较集中的城市公立学校设立奖学金、助学金等,对公立学校中成绩优秀,家庭贫困的流动人口子女给予一定的奖励,提高流动人口子女学习的积极性;也可以通过设立奖教金等形式,对促进流动人口子女融入城市公立学校的先进教师给予一适当的奖励,提高他们接纳、关爱流动人口子女的积极性。其二,为流动人口子女提供间接的教育支持。如尽可能将有学龄子女的员工按排在距离学校较近的地方居住,以方便其入学。对于有子女在城市学校就读的员工,企业要尽可能减少其加班次数,缩短加班时间,以便其有更多的精力和时间辅导子女的学习。

3NGO组织的支持

NGO组织在环境保护、社会救助、社区建设、贫困治理等领域非常活跃,也解决流动人口子女教育问题中发挥了较大的支持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其一,直接的教育救助。一方方面,NGO组织应该将流动人口子女的教育支持向城市公立学校拓展,另一方面,城市公立学校也主动与NGO组织联系,寻求其支持与合作,共同促进流动人口子女融入城市公立学校。其二,倡导与督促。一方面NGO组织要督促政府加大对城市公立学校接纳流动人口子女的支持力度,影响其公共政策,为流动人口子女融入城市公立学校营造一个良好的政策环境。另一方面NGO组织要督促城市公立学校接纳流动人口子女入学,不得设置任何障碍。从倡导功能来看,NGO组织应与群体合作,呼吁企业、社会公众关心、支持和帮助流动人口子女融入城市公立学校;积极宣传国家关于流动人口子女教育的各项政策;对各地区、公立学校接纳流动人口子女入学的先进经验予以宣传。

3、个体支持系统

1)以血缘为基础的个体支持。这主要是指来自家庭成员和亲戚方面的社会支持。

2)以人生价值取向为基础的个体支持。这是以集体主义精神和人道主义思想为基础的社会支持。首先要充分发挥志愿者的作用。其次,要发挥社会工作者的专业助人功能。再次要充分发挥大学生的作用。

3)以地缘为基础的个体支持。地缘关系是指以地理位置为联结纽带,由于在一定的地理范围内共同生活、活动而交往产生的人际关系,如邻里关系首先城市居民要尊重流动人口子女的教育权利。其次,城市居民要转变观念,重视流动人口子女的教育。再次,城市家长要消除对流动人口子女的社会刻板印象。

三、成果与影响

陈国华等著,流动人口子女融入城市公立教育研究,光明日报出版社,20118

论文:

1.陈国华,城市流动家庭中的亲子关系状况及影响因素研究,人口与发展,2011年第1期,CSSCI来源期刊

2.陈国华,公立学校流动人口子女学校主观生活质量的实证研究,中国青年研究,2010年第7期,CSSCI来源期刊

3.陈国华,成都公立中小学中流动儿童吸烟行为及影响因素分析,中国学校卫生,2010年第8期,北大中文核心期刊

4.陈国华,城市公立学校教师对流动人口子女教育的认知,青年研究,2008年第6期,CSSCI来源期刊

5.许传新,家长的认知与意愿:流动人口子女融入城市公立学校的一个视角《中国青年研究》2009年第5期,CSSCI来源期刊

6.许传新,公办学校流动人口子女的身份认同及其影响因素《中国农村观察》2008年第6期,CSSCI来源期刊

四、改进与完善

目前研究虽然已经取得了一定成果,基本达到预期目标,但也还存在一些问题与不足,需要改进与完善。

其一,加强理论研究。在今后的研究过程中,要强化理论意识,提升对流动人口子女教育问题分析的理论深度。

其二,在今后的研究中,要扩大样本地域范围和社会范围,加强不同地域流动人口子女,流动人口子女与城市本地学生,城市流动人口子女(流动儿童)与农村流动人口子女(留守儿童)的比较研究。

流动人口子女融入城公立教育研究成果公报-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