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矿简介

发布时间:2013-11-13 22:19:46

碎屑灰岩,夹火山灰凝灰岩,沉凝灰岩和少量钙质硅质岩,砂砾岩,大理岩。

4,第三系上渐渐一中新统桃树园【(E3—N1)】

广泛分布于区为北部,在灰色,浅黄色,砖红色,橙红色砂砾岩,泥砂岩,杂砂岩不均匀互层,夹薄层石膏。

二,构造

区内构造简单,矿区及附近地层均呈单斜层状产生,倾向向南,倾角度45°—63°,产状稳定。

区域断层以东西走向的压扭性断裂为主,在矿区及北部地区有三条该类型的断裂,矿区即位于断层之间的区域内。

三,侵入岩

区内侵入岩主要有华力西中期的花岗闪长岩和长大理岩,分布于矿区的南北两侧,由于远离矿体,对矿体无大的影响。

第二节 矿区地质特征

一,地层

矿区地层简单,为下石炭统雅满苏组(C1y ,其岩性特征分述如下:

以白色,灰白色厚层灰岩,灰色片理化粉砂质灰岩,凝灰质灰岩,灰色,灰褐色片理化泥质粉砂岩,钙质粉砂岩,长石岩屑砂岩不均匀互层为主,夹少量火山灰凝灰岩,晶屑凝灰岩,沉凝灰岩等。为一套浅海相碎屑碳酸盐岩建造,以白色块状灰岩和灰色薄层砂岩为主体的岩性组合。

二,构造

矿区构造简单,岩层呈向南倾斜的单斜层状产出

矿区中部有两条东西走向的断层穿过,为压扭性断裂,对矿体产生一定的影响,使矿体中节理裂隙局部发育,降低了荒料块度及荒料率。同时断裂产生的节理裂隙为成矿后的热液和染色矿物提供了运移通道和充填场所,是形成矿石中色线的主要原因。

三,岩浆岩

矿区为未见岩浆岩出露,岩浆活动距离矿体较远,对矿体影响不大。

四,变质岩

矿区内变质岩主要为区域变质成因的膏灰色大理岩,未见其它类型的变质作用及变质岩。

第三节 矿体地质特征

1,矿体特征

1)矿体特征

初步固定出2条金矿体或矿化体,矿体为脉状,似层状为主,地岩厚度一般0.85~ 1.38米,延长一般在150~240米之间。金品位:0.68 ×10-6 —3.10×10-6 -6 10的右上角)。讲述如下:

L1金矿体:含矿岩层为下石炭统雅满苏组的晶屑凝灰岩及安山质岩屑,晶屑凝灰岩夹凝灰质粉砂岩,石英脉,地表以孔雀石,褐铁矿化为主,具强的绢云母化。矿体呈似层状, 产状140~155°<65~70°。

L2金矿化体:含矿岩层为下石炭统雅满苏组第二岩性段坡碎蚀变泥质粉砂岩,凝灰质粉砂质岩,石英脉,褐铁矿化,绢云母化为主。矿体呈似层状,产状140~150°<60~70°。

2)矿石成分及结构构造

1.矿石结构,一般以半自形它形,碎裂状结构,脉状充填结构,包含结构等。

a)粒状结构:黄铁矿,黄铜矿,赤铁矿等金属硫化物呈自形,半自形,它形粒状不均匀染分布于蚀变围岩及石英脉中。

b)碎裂状结构:矿石中石英黄铁矿等晶体因受构造应力挤压破碎成碎裂状。

c)脉状充填结构:金属硫化物呈细脉状充填于蚀变围岩及石英脉微细裂隙中。

d)包含结构:自然金在金属硫化物或石英晶体中呈包体状产出。

2.矿石构造:主要有脉状构造,浸染状构造,角砾状构造,条带状构造,致密块状构造。

a)脉状构造:晚期含金石英脉,碳酸盐岩及黄铁矿细脉充填于蚀变围岩或早期石英脉裂隙内呈网脉状构造,在1号脉1—I 号矿体中可见此类现象。

b)浸染状构造:黄铁矿,黄铜矿等金属硫化物呈不均匀星点状,浸染分布于蚀变围岩及石英脉中,也是区内主要矿石构造之一。

c)角砾状构造:早期形成的石英脉受构造应力挤压破碎石,又被晚期碳酸盐或石英脉充填胶结而成。

d)条带状构造:在石英脉中夹杂围岩成分的绢云母,绿泥石及呈条带分布的黄铁矿微粒,构成深浅相间的条带。

e)致密块状构造:致为厚大的石英脉型金矿石,成分均匀,该构造类型在普查区少见。

3.矿石类型

a)矿体氧化带,原生带的分布特征

普查区内各矿脉地表均有不同程度的氧化淋滤,矿石地表褐铁矿化,孔雀石化发育,表面多呈红褐色,浅绿色,蚀变岩型矿石多具高龄土化,矿石地表氧化深度大约15~20m,因此,地表至地下20m间多为氧化矿,20m以下基本上为原生矿。

b)矿石类型

矿石按自然类型可分为两中:自然金和含金硫化物型。

自然金:主要以独立矿物形成出现,呈集合体炭分布于石英脉中。

含金硫化物型:金主要赋存于黄铁矿和黄铜矿矿物之中,一般来讲硫化物的颗粒愈小对金矿富集愈有利,黄铜矿分布密集处,金品位愈高。

矿石按工业类型可分为二种:石英脉型,破碎蚀变岩型。

石英脉型矿石以浸染状构造为主,金属硫化物黄铁矿,黄铜矿呈星散一浸染状分布于矿石中。

破碎蚀变岩型矿石主要以细脉浸染状构造为主,金属硫化物主要沿裂隙而形成细条带状。

c)矿石成分

矿石中可见的矿石矿物有:自然金,黄铁矿,黄铜矿等。脉石矿物主要有石英,斜长石,绿泥石,绢云母,黑云母,绿帘石等。表生矿物有褐铁矿,孔雀石等。

金矿简介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