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 - --我国俄罗斯族历史及现状

发布时间:2011-09-15 21:02:46

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俄罗斯族

俄罗斯一词,起源于古代欧洲东斯拉夫部落名称-----罗斯。世界俄罗斯民族形成于15—16世纪之交。我国的俄罗斯族,是俄罗斯移民的后裔。除了俄罗斯这个自称外,过去还有人称之为归化族。相信基督教上帝造人的神话,即亚当与夏娃的故事。

俄罗斯族早先居住在维斯杜拉河及波罗的海南岸。13世纪,基辅罗斯被蒙古人吞并,归入金帐汗国(又叫钦察汗国)。元文宗征调上万名罗斯军人到大都充当护卫亲军,这是历史上俄罗斯人大批来到中国的最早记录,史书中一般称他们为色目人。顺治元年,一股流窜于黑龙江地区的沙俄侵略军被俘获,投降清军,在北京编入八旗。此后,一直到1885年,归顺清朝,被安置在北京的俄罗斯人近百人。从1860年到1884年,俄国人进入今呼伦贝尔市盗采黄金,每年就有1.5万人。截至1907年,仅额尔古纳右旗一地就有1000余户,将近5000余人,之后,大部分长期居住下来。从18世纪起,由于不堪忍受沙俄的残酷统治,大批俄罗斯人迁入中国,那时称他们为归化族,他们居住的村叫归化村。最初迁入新疆的俄罗斯人是500多名吉尔加克人,因为信仰旧教,反对和敌视俄国宗教改革后占统治地位的新教----东正教。所以,又被称为旧教徒。定居在布尔津的红木和冲呼尔。1861年,又有160名吉尔加克人越境在罗布泊定居。19世纪末20世纪初,还有少部分旧教徒越境在阿勒泰附近定居。到1943年,居住在阿勒泰地区的吉尔加克人295户,1200多人。新中国成立后,绝大多数吉尔加克人移民澳大利亚。1871年,沙俄侵占伊犁地区,后被清朝赶走,但有许多人留下来。十月革命前后,更多反对苏联的俄罗斯人从西伯利亚涌入新疆北部地区。19386月,苏联将所有在苏的华人、华侨及其俄罗斯眷属遣送回国,仅从新疆边界口岸入境的就达2万人。还有60户经塔城移入新疆沙湾县,称为六十户村。20世纪初,在中东铁路建设和运行期间,有许多俄罗斯人在中国定居。20世纪50年代以来,特别是中苏论战和文革中,俄罗斯人受到不公平待遇,不少俄罗斯人迁回家乡,一部分迁居澳大利亚,一部分改名换姓。所以,中国现有的俄罗斯人并不多,到文革末,全国俄罗斯人仅有500多人。2001年,内蒙古成立了室韦俄罗斯民族乡。

19641326人,200015609人。主要分布在北疆西北部、黑龙江北部和内蒙古呼伦贝尔盟。

俄罗斯人信仰东正教,他们的宗教活动有两种,一是在家中做晨祷和晚祷,二是到教堂去听神父宣经布道。

俄语属印欧语系斯拉夫语族,分为南北两个分支,我国的俄罗斯族属于南方方言的分支。俄罗斯族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使用俄语俄文,使用斯拉夫基里尔字母,共有33个字母,有印刷体和手写体的区别。在社会上,他们都讲汉语,使用汉文。在家庭中,在与本民族人交往时,他们也讲俄语,使用俄文

拥有深厚音乐文化传统的俄罗斯人视音乐、舞蹈为生命,无论是宗教仪式还是日常喜庆娱乐场合都有歌舞和乐器相伴。我国流传的俄罗斯族音乐可分为宗教音乐和民间音乐两类,以风格、体裁多样的民间音乐为主体;其音乐属典型的欧洲乐系。

俄罗斯民歌内容非常广泛,从题材上可分为风俗仪式歌、抒情歌、叙事歌和舞蹈性短歌等类别。仪式歌是俄罗斯民歌的重要形式,多与这个民族的传统生活习俗相关,主要用于婚丧类仪式,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婚礼歌。在民间许多节日喜庆或娱乐晚会中,热烈奔放、活泼开朗的俄罗斯民间舞蹈是不可缺少的娱乐节目。俄罗斯族的器乐文化也比较发达,几乎所有的男子都能演奏乐器,民间常见的乐器有巴扬”(手风琴)、吉他、曼陀林和巴拉莱克等。巴拉莱克是一种颇具特色的俄罗斯民间乐器,因琴身为三角形故又有三角琴之称。俄罗斯族也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他们经常举行各种家庭宴会、晚会,跳交谊舞、俄罗斯舞、天鹅湖舞、乌克兰舞、俄罗斯的集体舞,以及踢踏舞、头巾舞、马车舞等,舞姿优美,参加的人多,具有强烈的民族特色

主要节日有复活节圣诞节洗礼节等。

俄罗斯族非常重视传统节日,尤其以过复活节最为隆重。复活节又叫帕斯喀节,是为了纪念耶稣死后复活,没有固定的日期,每年春分月圆后的第一个星期日举行,一般在44日至510日之间。节前,人们按照宗教传统斋戒49天,每天只吃一顿饱饭,其余两顿只吃半饱,而且不吃荤,只吃素,戒期也不许唱歌跳舞。不过现在除了老人和教徒,我国很多俄罗斯族人已经不再守戒了。

  圣诞节也是我国俄罗斯族人的一个盛大的宗教节日,是为了庆祝耶稣的诞生。俄罗斯人的圣诞节在每年俄历的17日举行,圣诞节的前一天,即16日被称为圣诞前夜,西方称为平安夜。

新年,俄语叫诺维果特,114日,相当于汉人的春节。

命名是俄罗斯民族的一个古老习俗。新生儿的命名仪式要在教堂举行。新生儿一般在满40天至1岁时在教堂举行洗礼仪式,同时认教父教母。

接吻、鞠躬、握手等礼节最为普遍。亲人或好友久别重逢的要拥抱一起,双方互吻面颊。在比较隆重的场合,有时男子要弯腰吻女子的右手背。到俄罗斯族人家中作客或办事,进屋要敲门,得到允许才能入内,进屋要脱帽,坐在主人让给的位子上,不能坐床,坐床认为是很不礼貌的行为。来客不得随便吸烟,吸烟须经主人同意。俄罗斯人最隆重的传统礼节是用面包和盐迎接客人,象征着友谊和善意。

俄罗斯族很重视数字忌讳,人们认为13579等单数为吉数,7是最吉祥的数字,13是最不吉祥的数字,被视为鬼数。吃饭时左手拿叉,右手拿刀,不能颠倒,饮酒不能左手举杯,吃东西不能嚼出声来。

俄罗斯民间故事是俄罗斯人精神文化的主要支柱之一。如老哥俩、复活节红蛋的传说、鸽子救耶稣的传说。俄罗斯套娃最早的创意就是为了取悦孩子而做成的木头娃娃。孩子们都喜欢童话故事,于是故事里著名的人物、动物都被做成了娃娃。随着时间的推移,套娃形成了其特有的风格,大小不一的娃娃一个套着一个,让人更觉趣味。套娃的由来主要有以下两种说法,一是相传俄罗斯民族有两家表亲相邻,表兄妹童年相伴长大,后来表兄远走它乡,由于思念家乡的表妹,每年续做木娃娃,一年比一年做的娃娃大。数年后,见到表妹就将一排木娃娃送给表妹以表达思念之情,后人模仿传称套娃,又叫吉祥娃娃。又一传说讲的是千年前,一个小男孩在放羊的时候走失了可爱的小妹,他非常想念妹妹,就刻了一个,每天带在身上。过了几年,他想妹妹应该长大了一些,于是又刻了一个木头娃娃,就这样一直过了几十年,小男孩成了英俊小伙子,身边一直带着自己刻的木头娃娃,他把这些一个比一个大的娃娃一个套着一个,思念的时候一个一个地打开来看。由于它有这样一个美丽的传说,直至今日,在俄罗斯某些地方仍保留着男孩赠送女孩套娃的传统。

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 - --我国俄罗斯族历史及现状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