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读后感写作指导教案

发布时间:2020-04-09 20:41:52

让感想之花绚烂绽放

-----读后感写作教学

新市镇士林初级中学 曾艳

教学目标

1.认识、了解读后感基本特点

2.学习并掌握写读后感的基本要求和方法。 (重点)

3.学会运用联想、想象、质疑、思考、探究等方式,从不同角度感受作品,找准感点从而写好读后感(难点)

教学过程

一、 导入新课

同学们,大家能猜出这是什么字吗?“感”在《说文解字》中是这样解释的:“动人心也。从心,咸声。”这是一个形声字也是一个会意字。“咸”字本义是“呼喊”,所以“感”就可以说是“动人心的呼喊”了。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读后感的写作,我们把这“动人心的呼喊”结成一篇感想之花,让它绚烂绽放!

二、了解读后感

同学们:你知道什么是读后感吗?

学生齐读知识卡片1

三、学习读后感写作

(一)提炼感点

学生齐读知识卡片2

请同学们用快速浏览的方法追本溯源,阅读学习任务二的五则材料,分小组讨论其提炼感点的角度及依据,完成后面连线找朋友环节。

(1)《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讲述了一个青年在战争时代的成长。主人公保尔·柯察金十三岁时就参加了战争,一路走来,不知经历了多少坎坷,在革命的反复锤炼下,最终他练就了钢铁般的意志,并成为一名领袖。

保尔·柯察金的成功赢得了世人的尊敬和肯定,也让我深深地钦佩。我也想要成为他那样的有先进思想、不轻易退缩的人。 《钢铁的意志》

(2)“花和人一样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是啊!也正是这一个个所谓的幸与不幸为人生乐章奏出了高低起伏的乐章成为了生命中不可多得的景致。每个人都应对生活有正确的认识有乐观的态度在经历过种种不幸之后仍能笑迎世界将自己所做的一切看成一种宝贵的尝试那样你会发现生活中的美随处可见。

读《紫藤萝瀑布》有感

(3)当机灵古怪的男生贾里,善良可爱的女生贾梅还在我的脑子里打转,《会跳舞的向日葵》向我展示了香草纯净的心灵。我深信:只要童心在,爱和欢乐就一定在!

秦文君阿姨用那温婉柔和的笔触,把自己关于爱的回忆和信念悄悄藏在书里,希望在她唯美的故事中能融化现实中的尖利粗糙对孩子的伤害。她把这本书“献给有过童年和正在享受童年的爸爸妈妈和老师们,因为岁月的奇迹在他们中间闪耀”。她希望无论是经风见雨的大人还是不知风雨的孩子们都能和她的小主人公一样,相信有爱的童心就有快乐,盼望所有爱和欢乐都可以重来。

有童心就有快乐

——走进秦文君的《会跳舞的向日葵》

(4)在《朝花夕拾》中,鲁迅大量使用了对比和讽刺的手法。如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鲁迅首先使用了许多鲜亮的文字记叙在百草园无忧无虑的生活,接着再写“我”不得不告别百草园去三味书屋上学。前边写的百草园很好地反衬了后来在三味书屋读书的乏味生活,体现了鲁迅对旧社会私塾的不满。在《藤野先生》中,鲁迅日本的医学导师藤野先生是一位穿着不拘小节的人,“这藤野先生,据说是穿衣服太模糊了,有时竟会忘记带领结;冬天是一件旧外套,寒颤颤的……”但藤野先生对工作是极其认真的,他把“我”的讲义都用红笔添改过了;血管移了一点位置也要指出。这个对比手法,较好地写出了藤野先生的高贵品质,写出了鲁迅先生对他的景仰。另外,藤野先生对中国留学生孜孜不倦的教诲及对学生的一视同仁,这与有些日本学生对中国学生的轻蔑态度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体现出藤野先生是个真正的君子。《朝花夕拾》用平实的语言,鲜活的人物形象,丰富而有内涵的童年故事,抨击了囚禁人的旧社会,体现了鲁迅先生要求“人的解放”的向往。

对比讽刺中凸显“人的解放”之向往

——读鲁迅的《朝花夕拾》有感

(5)《元帅和士兵》中有这样一个情节:我国年轻的乒乓球运动员参加国际比赛,失败而归;在为他们洗尘的宴会上,贺龙同志举起酒杯说道:“来,为失败干杯!”失败看来是坏事,其实孕育着胜利;失败是为了成功而付出的代价,是走向成功的阶梯。拿乒乓球运动员来说,他们参加第36届世乒赛之前,经受住了第35届比赛失败的严峻考验,不悲观,不气馁,而是冷静头脑,总结教训,寻找不足,振奋斗志,将失败当做进取的动力,终于在第36届世乒赛上力挫各国强手,捧回了比赛的全部冠军奖杯,开创了世乒赛前所未有的辉煌战绩。

《有感于“为失败干杯”》

连线找朋友 (1) 感其重要情节

(2) 感其主题中心

(3) 感其写作手法

(4) 感其闪光的语言句子

(5) 感其人物精神品质

小结——提炼感点角度 (出示提炼感点的思维导图)

当我们精准找到感点的时候就可以构思了,当然我们还得先拟一个醒目生动的标题。

拟定标题

标题是文章的眼睛,也是文章的组成部分。标题的优劣,直接关系到文章的好坏。读后感也不例外。

请同学们针对上面中五则材料的标题,从拟标题的角度你最欣赏哪个标题?

a. 钢铁的意志

b. 有感于“为失败干杯”

c. 对比讽刺中凸显“人的解放”之向往

——读鲁迅的《朝花夕拾》有感

d. 有童心就有快乐

——走进秦文君的《会跳舞的向日葵》

e. 读《紫藤萝瀑布》有感

小结:由此可见,不管单个标题的形式还是正副标题配合使用的形式,给读后感拟标题要扣紧感想的中心即抓住感点,突出感想的主题,同时讲究语言的高度概括(出示小结思维导图)

 把握环节

标题拟好之后,我们就可以真正的谋篇布局了。文章的开头、中间、结尾都要有一个整体的构思,这样才能让文章条理清晰、层次分明。今天老师教给大家一个写读后感的比较常见的“四字诀” :引、议、联、结。大家如果能记住并且按顺序把这几个常用环节写好,一篇思路清晰的读后感成形了。

下面我们结合示例具体分析这几个环节

请同学们快速阅读打乱顺序的读后感《回头深处的爱——<拐弯处的回头>有感》,根据思维导图的提示,给文章重新排序,并在相应的框框内标上段落序号。

回头深处的爱

——读《拐弯处的回头》有感

①《拐弯处的回头》读过之后,心里颇有一番感慨,一个不经意的动作代表着父亲对儿女深深的爱,其表现含蓄而深沉。

②在这篇文章中,给我们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弟弟受伤了,在被同学护送回家途中遇到了父亲,他满以为会得到同情与怜爱。不料父亲只是简单地交代了几句就走了。弟弟觉得父亲一点都不关心他。正如同学所预言的一样,父亲在拐弯处回头看了一眼弟弟。弟弟深深地感受到了这种无言地父爱。

③这篇仅仅四百多字的文章,没有华丽的词藻,没有精巧的结构,却让人感动不已,因为这里充满着作者的深情。这种儿女和父亲之间的感情真实、深切、诚恳,很容易在同样为人儿女的我们心中产生共鸣。

④可能大家都有这样的感触,父亲总是扮演着严厉的角色,所以很少有人同父亲直接的亲昵和交流情感。甚至有人会害怕父亲,逃避父亲,疏远父亲。我对此就深有感触。 我经常同父亲争执,不理不睬,闹矛盾,发脾气。我发现父亲总是严厉得不近情理。可是有一年冬天,那个冬天很冷很冷,我对母亲说,我想买一套帽子和围巾。几天后,父亲回家,带回了我最喜欢的那套帽子和围巾,而那套帽子和围巾在商场的标价分明是266元。一贯节俭的父亲怎么舍得?我很纳闷,就问母亲,母亲告诉我:“因为你要啊!”瞬间,我落下泪来。这是我第一次因为父爱而流泪。然而以后父亲又变回了那个不近情理的他。可是没关系,我已领会了这种深沉的父爱,并且能够完完全全地接纳它了。看了《拐弯处的回头》这篇文章,我更感触了,原来这种特殊的爱掩藏在每个做父亲的心中,虽然是一个小小的动作,但那动作却可以打动每个人的心灵,滋润着每个人的心灵。或许,当大家受到这种无言的父爱时,心里就会有说不出的甜。

⑤读完这篇文章,我真的被打动了。同时,也相信,在以后的漫长的岁月里,我们每一个人都会寻找到一个能代表父爱的动作。

总写感点 紧扣中心总写读文感受,不经意的动作包含深深父爱。

引 简要引述文章内容,父亲拐弯回头看弟弟,充满父爱。

议 结合文章中心及语言分析、评价真挚父爱之情。

联 联系生活中父爱及自己的亲身经历谈感想,再次回应引述材料谈感受。

结 总结内心感动,相信每个人都能找到父爱。

分析:(1——围绕感点,引述材料。

(学生朗读并划出教材中“注意点”一,以及倒数第二段,提醒学生要适当引述,避免把“感”淹没在引述中)简述原文有关内容。写这部分内容是为了交代感想从何而来,并为后文的议论作好铺垫。要求适当引述,突出一个“简”字,决不能大段大段地叙述所读书或文章的具体内容,而是要简述与感想有直接关系的部分,略去与感想无关的东西。

(2)——分析材料,提练感点。

在引出“读”的内容后,要对“读”进行一番评析。既可就事论事对所“引”的内容作一番分析;也可以由现象到本质,由个别到一般的作一番挖掘;对寓意深的材料更要作一番分析,然后水到渠成地“亮”出自己的感点。

(3)——联系拓展、深化感点

a.“联”的目的是什么?(学生朗读教材“注意点”三,明白联的目的是印证或深化自己的感受,使文章内容丰富,获得读者的认同)

b.如何联想?

出示联想的思维导图,学生根据联想的角度判断本篇所联系的内容的联想角度

“联系实际,纵横拓展”的角度有很多,请根据本篇读后感联系的内容判断其联想的角度。

(1)联系的内容:生活中的父爱

正面(

反面( )

古( ) 今( )

中( ) 外( )

阅读

积累(

生活

实际( )

历史的( )现实的( )

自己个人的( )

社会他人的( )

相同( )

相关( )

相反( )

相似(

(2)联系的内容:自己的亲生经历

正面( )

反面( )

古( ) 今( )

中( ) 外( )

阅读

积累( )

生活

实际( )

历史的( )现实的( )

自己个人的( )

社会他人的( )

相同( )

相关( )

相反( )

相似( )

c.“联”要回扣“引”

(4) ——总结全文,升华感点。

总读后感始终要受“读”的约束,开头要引“读”,中间还要不时地回扣“读”的内容,结尾也要恰当回扣“读”的内容不放松。

读后感在写感想的时候,要防止离开原文;“读”与“感”互相脱离。初学写作者常犯的一个毛病是引出观点后,就把所读的作品放到一边了,这是不恰当的。应当在行文中注意抓住原作品,最后也应当回到原作品上,以照应开头。

四、实战演练

阅读小短文《蚕》,然后完成读后感的构思提纲。

雷抒雁

她在自己的生活中织下了一个厚厚的茧。

那是用一种细细的、柔韧的、若有若无的丝织成的,是痛苦的丝织成的。

她埋怨、气恼,然后就是焦急,甚至折磨自己,同时用死来对突不破的网表示抗议。

但是,她终于被疲劳征服了,沉沉地睡过去,她做了许多的梦,那是关于花和草的梦,是关于风和水的梦,是关于太阳和彩虹的梦,还有关于爱的追求以及生儿育女的梦……

在梦里,她得到了安定和欣慰,得到了力量和热情,得到了关于生的可贵。

当她一觉醒来,她突然明白拯救自己的只有自己。于是,她便用牙齿把自己吐的丝一根根咬断,咬破自己织下的茧。果然,新的光芒向她投来,像云隙间的阳光刺激着她的眼睛。

新的空气,像清新的酒,使她陶醉,她简直要跳起来了!她简直要飞起来了!一伸腰,果然飞起来了,原来就在她沉睡的时刻,背上长出了两片多粉的翅膀。

从此,她便记住了这一切,她把这些告诉了子孙们:你们织的茧,得你们自己去咬破!

蚕,就是这样一代代传下来。

分析:

1、确定感点。读一篇文章,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因此,“读后感”的感点往往是多样性的,既可以就原作的主旨发表感想,也可以从某一个侧面发表感想,甚至就其中的某一句话谈感想。在短短的四五百字中,作者艺术地写出了蚕织茧变蛹、又破茧化蝶的悲壮而艰辛的生命历程;并从中挖掘、提炼出了极其深刻的人生哲理。当蚕在自己的生活中,“用一种细细的、柔韧的、若有若无的丝”为自己织下了一个厚厚的茧时,她曾经埋怨、气恼、焦急,甚至“想用死来对这突不破的网表示抗议”。但是,她终于被疲劳征服了。在梦里,她看到了花和草地、阳光和彩虹,她得到了力量和热情,知道了生的可贵。于是,她明白了:“拯救自己的,只有自己。”于是,她用牙齿“咬破了自己织下的网”。于是,她获得了新生。于是,她告诉子孙:“你织的茧,得你自己去咬破!”于是,蚕就“这样一代一代传下来”。作者写的是蚕,但又不仅仅是蚕。作者运用了拟人化的手法,通过对蚕的作茧自缚和破茧而出获得新生的现象的描写,表达了他对人生命运乃至社会发展规律的深刻思考和清醒认识。由此,我们可以联想到自己救自己的观点,可以联想到冲破旧有的局限追求新的天地的思想,可以联想到不屈服于命运而英勇抗争的精神,可以联想到要拯救自己,必先战胜自我,打破藩篱,超越自我的做法,等等。

作者运用拟人和象征的手法,描写是生动、凝练;作品的语言美而和谐,富于哲理和诗情。短短的几百字中,竟有几句格言和警句,如:“拯救自己的,只有自己。”“你织的茧,得你自己去咬破!作者突破传统对蚕

《蚕》读后感构思提纲

方法

牛刀小试 实战演练

一、感点我会提

提炼感点的角度 :

a.主题中心

b.重要情节

c.人物精神品质

d.闪光的语言句子

e.写作手法

我所选择的提炼角度是( )

我的感想是:

二、标题我会拟

紧扣感点

突出主题

语言凝练

我拟的标题是:

三、联想我会

根据网状思维导图,完成联想环节,把自己所联想到的人物、事例、名言警句等仿照示例写下来。

参考示例:联想的角度在相应的括号内打上

正面

反面

古( 今(

中( 外(

阅读

积累(

生活

实际(

历史的

现实的( )

自己个人的(

社会他人的(

相同(

相关(

相反(

相似(

我联想的内容:春秋时期,吴越战。越国被吴国打败,越国勾践卧薪尝胆,公元前473年打败夫差,灭掉了吴国,终雪亡国之恨

正面

反面

古( 今(

中( 外(

阅读

积累(

生活

实际(

历史的

)现实的( )

自己个人的(

社会他人的(

相同(

相关(

相反(

相似(

我联想的内容:

正面

反面

古( 今(

中( 外(

阅读

积累(

生活

实际(

历史的

现实的( )

自己个人的(

社会他人的(

相同(

相关(

相反(

相似(

我联想的内容:

四、文章我会写

、作业布置

1.根据自己所做好的构思提纲,完成《蚕》的读后感写作。

2.课后拓展阅读《 陪伴,是最明亮的温情——<傅雷家书有>有感》,理解写读后感要灵活运用方法和技巧。

(完整)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读后感写作指导教案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