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幻无穷的形象

发布时间:2018-06-20

《变幻无穷的形象》教学设计
娄底市第八小学
李文军 一、教材分析:

从课题可以看出“变幻”和“无穷”这两个词是本节课的核心,“变幻”可以使人产生无限的联想,“无穷”可以给人以广阔的想象空间。本课在遵循三年级学生年龄特点的基础上,以生活中的普通物品为原型,借助丰富的想象力和多种多样的变化方法,使原本普通的形象变得更有创意、更有趣味,或变得更加美观,更加实用,从而使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丰富多彩。
二、教学目标:
1,运用想象、变形、添加、概括、组合等多种方法,借助绘画、拼摆、拼贴等多种表现形式,将生活中的普通物品加工为一件美观、实用、有创意的艺术作品。
2,通过谈话、观察、欣赏、分析,启发学生发现多种造型方法,并巧用材料,进行创意变化练习。
3,通过将生活中的普通物体的形象进行大胆的改变,充分体验这种变化带来的乐趣,激发生活中的创造热情。 三、教学准备:
教师:多媒体课件、教师范作、绘画工具、制作材料。
学生:水彩笔,图画纸,纸杯,卡纸,剪刀,双面胶,生活中的点状材料、线状材料、面状材料,如纸盒、瓶盖、毛线球等等。 四、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研究多种变化的方法,进行创意表现。
教学难点:将原有物体形象根据其外形、质感、肌理等自身特点进行联想变化,使其变为新的形象并赋予其新的内涵。 五、教学过程: (一)引导阶段
教师先展示一些泡沫盒、塑料瓶、空罐子等让学生观察,然后把这些生活中的“废弃物”组合成一个机器人,普通变神奇。引出课题《变幻无穷的形象》 (二)发展阶段
教师引导学生再观察一些课前用“废弃物”做好的形象。师生互动分析变幻的方法。(添画、剪贴等)
教师出示一个扫把,师生探讨它能变幻出的不同形象,比如大树、人物、吉他等等,比较物品原型和变幻后的形象的相似之处,如质感、肌理、外形等,从而总结出变化的方法,如夸张变形法、联想添加法、概括法、组合法等。 (三)欣赏品鉴阶段
教师课件展示学生同龄人和艺术家作品,引导学生欣赏探讨。
1,找出这些作品形象是由生活中哪些普通 的物品变幻而来的,趣味点在哪里。 2,引导学生发现变幻的表现形式:绘画、剪贴、添加、制作、拼摆等。
3,比较两幅变幻的作品,一幅变化简单,一幅变化复杂。哪一幅变幻的更有意义呢? 学生可能回答复杂的更有意义。
教师小结:变幻的意义不在于复杂还是简单,在生活中,有时候很小的改变却能给人们带来巨大的帮助。
举例:几十年前,全世界的风扇基本都是黑色的。在50年代,有一家公司积压了大量的
风扇,7万名职工都没有想到好的办法去打开销路。就在大家一筹莫展的时候,有一名小职员向董事长诚恳建议:“如果把颜色改成浅色,也许会改变我们的现状。经过研究,公司采纳了这一建议,生产了一批浅蓝色的电风扇,结果大受欢迎,几个月之内就卖出了几十万台。
这个例子告诉我们:变化不在大小,最主要看是否有创意,有价值,美术创意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服务我们的生活。生活中很多普通的物品,都可以变幻出有趣的形象。接下来,就请同学们用准备好的材料,变平凡为神奇吧! (四)作业阶段
1,作业要求:
1运用概括、夸张、变形、添加、组合等方法,将普通物品变幻成有趣的美术作品。 2)创作形式:绘画、实物组合、拼贴等多种表现形式。 2,学生作业,教师巡回指导。 (五)展示与评价阶段
1,评价方式:自评、互评、师评。 2,评价标准:
1)为什么这样变?
2)运用了哪些变化的方法? 3)造型是否美观、有趣、实用? 4)构思是否独特、新颖? (六)课堂小结
同学们用独特的眼光和灵巧的双手,变幻出了很多新奇的形象,你们是最棒的!美术改变生活,想象力改变未来,同学们只要敢想敢做,积极地发现美,努力地创造美,你们的未来一定更辉煌!


变幻无穷的形象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