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下册 让学生走进鲁迅作品—《藤野先生》教学实录1 人教新课标版

发布时间:2019-09-09 13:25:09

让学生走进鲁迅作品——《藤野先生》教学实录

[课堂理念阐述]  

唤醒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唤起学生的“求知热情”。语文阅读是从文章外部表现世界的“物质符号”中理解其精神内核,即以作品为媒介,借此体验、感悟和理解作者在作品中流露出的情感和思想。这种阅读活动是作者与读者之间灵魂的拥抱,心灵的对话。这种具有很强的个性化的活动,决定了阅读只能是学生自己的事,任何人都无法越俎代庖。文本的意义是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自行发现、自行建构起来的,教师的职责,就是营造一个有利于学生体验、感悟的情绪化的“场”,让学生直接面对文本,主动地去读,专注地去读,兴趣盎然地去读,在自主阅读中学会阅读。学生的自主性越强,积极性越高,其所获就越多。充分给予学生自主实践的机会,是阅读成为学生个性化行为的重要保证。因此,我们加强了对学生自主学习意识的教育。通过列举身边的大量的事例让学生明白学习的目的不是为了考试,不是为了父母师长,而是自身在社会中生存的必需。自主学习能力是每个人可持续成长的基础,是立足于社会的一个必要条件。如果一个人真正被课业所吸引,这门课业就会引导他前进,而不需要外在的压力和强制。因此,有效的知识学习需要教师能够唤起学生的“求知热情”,为学生提供足够的亲自经历、亲自体验、亲自发现、亲自研究的求知时间以及求知空间,一旦学生有了求知兴趣,自主的学习能力就会真正形成。  

下面我以《藤野先生》一文来谈谈如何通过阅读教学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教学设计]   

一、预习课设计  

(一)导入:介绍鲁迅对藤野的思念,以引起学生的阅读兴趣。  

(二)教师提供相关的背景资料(藤野先生对鲁迅的回忆,鲁迅留学日本期间的经历,辫子的故事,王晓明《鲁迅传》中第3章《离乡者的凄哀》等资料),引导学生反复的阅读文本,让学生最直接最纯粹的感受文本,引导学生把自己阅读文本时产生的感受直接标记在空白处,小到对一个词的理解,大到对全篇内容与思想的理解,把自己反复阅读不能理解之处画出来,时间30分钟。  

(三)每个学生在小组交流自己的收获,提出自己质疑之处,最后小组长汇总。  

二、新授课设计  

讲授这篇课文的切入点很多,我设计了三个主要问题,由此展开对文章的分析。  

1、课文按时间的推移、地点的转换,先后写了哪几个地点发生的事情?并据此想想看本文的叙事线索是什么?  

2、作者是抱着什么目的去东京的?为什么又离开东京去了仙台?为何又弃医从文呢?文章中的那些句子也能体现作者思想感情的变化?据此想想本文的感情线索是什么?  

3、请结合文本,谈谈藤野先生是一个怎样的形象?  

说明:课堂预习之后,教师提出上述问题,学生以此为家庭作业。语文教学有三难:作文、古文、周树人,这是对先生作品的高度评价,也是对语 文 老师的考验。对 于 先生的作品要舍得花费时间,一般文章预习可能在课上也可能在课下,但是先生的文章必须拿到课堂预习。不仅如此,从第一节预习课到讲授课之间必须给学生充足的课余时间来广泛的阅读,中间还要穿插着小组讨论,或者课前五分钟的演讲等活动来持续的激发学生对 于 先生作品的喜爱。  

[课堂实录]  

第一个问题:课文按时间的推移、地点的转换,先后写了哪几个地点发生的事情?并据此想想看本文的叙事线索是什么?  

通过这个问题让学生整体把握课文,明确叙事线索为“作者与藤野先生的交往为线索”。  

教师抛出问题:既然是写藤野先生,那么前五段可以删去吗?  

生:不可以……  

师:咱们齐读第一自然段:“东京也无非是这样……实在标致极了。”  

师:“东京也无非是这样”,“无非”是什么意思?  

生:只不过。  

师:它表现作者什么感情?  

生:表达对东京的失望……表达对东京的不满。  

师:是“失望”好,还是“不满”好?为什么?  

生:“失望”好,说明去留学时把东京想象得很好,结果不是那样,所以用了一个“也”字。  

师:把“也”字分析的很好。“不满”没有这个意思。批上两个字——失望。  

师:学习这一段,要特别理解外貌描写的艺术匠心。先请找出这一段中的外貌描写。  

生:头顶上盘着大辫子,顶得学生制帽的顶上高高耸起,形成一座富士山。也有解散辫子,盘得平的,除下帽来,油光可鉴,宛如小姑娘的发髻一般,还要将脖子扭几扭。实在标致极了。  

师:把这几句大声读一遍……作者写“清国留学生”的外貌,并非全面描写,而是只抓一个特点。想一想抓了什么特点?   

生:抓住了辫子的特点……抓住了“头顶上盘着大辫子”的特点。  

师:对,问题是为什么抓这个特点?  

生:因为清朝人留辫子。  

师:留辫子就该抓吗?他们也穿衣服啊,为什么不抓?他们也是黄皮肤黑眼睛啊,为什么不抓?  

生:我觉得从辫子可以看出对大清的态度,那时的革命者是剪掉辫子的。  

师:非常好,在当时,有没有辫子可以区分对清王朝的态度。抓住这一特点,就不仅画出了他们的外表,更画出了他们的灵魂。可以这样说:留辫子,是保皇党;剪辫子,是维新派。那么这些“清国留学生”属于哪一派?  

生:保皇党……不是,属于两面派。  

师:为什么?   

生:留着辫子,说明效忠清王朝,是保皇党。辫子盘在头顶,是留有后路:一旦维新失败,还可把辫子放下来,就又变成了“保皇派”。  

师:对啊!所以鲁迅高明啊!这是大师的手笔啊!应该批注——  

生:大师。  

师:当然也可以,但“大师”不如“画出灵魂”——画出灵魂了吗?  

生:画出来了。  

师:所以以后你写外貌的时候,不能长什么样就写什么样,得抓住特点,画出灵魂。  

师:理解作者修辞的艺术。  

生:“头顶上盘着大辫子,顶得学生制帽的顶上高高耸起,形成一座富士山”运用了比喻。  

也有解散辫子,盘得平的,除下帽来,油光可鉴……运用夸张  

还要将脖子扭几扭,实在标致极了。这里是反语的修辞手法。  

表示作者对“清国留学生”的厌恶。   

师:问问精通时事的人,答道,“那是在学跳舞。”“精通时事”在这里是什么意思?  

生:了解许多无聊的事。  

师:为什么不说是“了解许多无聊的事”?  

生:这也是讽刺说法……对“清国留学生”充满厌恶。  

师:这就又有一个问题了——鲁迅为什么那么厌恶“清国留学生”?  

生:这些“清国留学生”不学无术,白天逛公园,晚上学跳舞……他们忠君保皇……  

师:答这个问题,你得从清国留学生和鲁迅两方面答。  

生:鲁迅是抱着“科学救国”的目的去日本留学的。但是,这些“清国留学生”不学无术,在国家危亡之时,白天逛公园,晚上学跳舞,而且思想腐朽,忠君保皇。因此鲁迅厌恶他们。有诗为证:  

自题小像  

鲁迅  

灵台无计逃神矢,风雨如磐暗故园。  

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  

师:现在我们理解这一部分在结构上的作用,这一段并没有写藤野先生,是否离题?  

生:不离题。交代离开东京的原因,引出在仙台的事。  

生:我补充,交代离开东京的原因,引出与藤野先生的交往,所以不能删。  

第二个问题:作者是抱着什么目的去东京的?为什么又离开东京去了仙台?为何又弃医从文呢?文章中的那些句子也能体现作者思想感情的变化?据此想想本文的感情线索是什么?  

师:前面分析了作者是抱着“科学救国”的目的去东京的,这种理想在东京无法实现,所以离开东京去了仙台,那么鲁迅为何弃医从文呢?  

生:首先依据课下注释的一句话“从那回以后,我便觉得医学并非一件紧要事,凡是愚弱的国民,即使体格如何健全,如何茁壮,也只能做毫无意义的示众的材料和看客” “我们的第一要著,是改变他们的精神”从这段文字中我们可以看出作者发现一个人无论有多么好的身体,如果没有健全的思想,那么就是行尸走肉,没有任何存在的价值。我们再来看文章的第一自然段,话语中满载着对清国留学生的厌恶,这也是作者觉得救治人的思想比救治人的身体更重要的思想基础,所以他决定弃医从文。  

师:分析得有理有据,文章是如何叙述弃医从文的思想历程呢?  

生:通过匿名信事件和看电影事件来叙述。  

师:“爱国青年”是一伙怎样的人?  

生:指当时日本一些受军国主义思想影响而妄自尊大、盲目忠君、思想狭隘的青年。……称他们为“爱国青年”有讽刺意味。  

师:“爱国青年”上的引号表示什么?  

生:表示特殊含义。  

师:根据是——  

生:“具有特殊含义的词语,也用引号表示。”  

师:他们一走,邮差就送到一封很厚的信,拆开看时,第一句是:“你改悔罢!”根据后文推测一下,“爱国青年”写给鲁迅的匿名信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生:攻击鲁迅成绩没有落第,是因为 从藤野 先生处知道了题目,所以信的末一句是“请全数到会勿漏为要”,而且在“漏”字旁边加了一个圈。  

师:课文有一段议论“中国是弱国,所以中国人当然是低能儿,分数在六十分以上,便不是自己的能力了:也无怪他们疑惑。”这句话该怎样理解?弱国的学生都是低能儿吗?  

生:不是。  

师:那鲁迅为什么这样说?  

生:这是日本“爱国青年”的荒谬逻辑。他们认为中国是弱国,所以中国人当然是低能儿,鲁迅60分以上一定不是靠自己的能力,而是预先得了藤野先生漏泄出来的题目。这句话表达了鲁迅极为愤慨的感情。  

师:看电影事件使作者的思想发生根本变化,请依据课文来阐述。  

生:“但偏有中国人夹在里边:给俄国人做侦探,被日军捕获,要枪毙了,围着看的也是一群中国人;讲堂里还有一个我。”作者写道讲堂里还有一个我,这是一种内心的震撼,如果他不是一个爱国者,看到这些画面或许会毫无反应,而“我”则心里充满苦痛。  

生:“这种欢呼,是每看一片都有的,但在我,这一声却特别听得刺耳。”从刺耳中表明“我”受到了伤害,是民族自尊心受到伤害,也能体现鲁迅的爱国主义。  

师:所以那时那地,我的意见却变化了。  

师:文章中还有哪些句子也能体现作者思想感情的变化?  

生:通过“东京也无非是这样”这句话说明了作者很讨厌一些清国留学生的作为,作为中国学生,鲁迅以那些不知其耻的中国留学生为耻。从当时的背景来说鲁迅是抱着寻求救国道路的心愿东渡日本学医的,所以他离开东京到仙台,体现他的爱国主义思想。  

生:写鲁迅记住了两个地名,我感觉是他的爱国思想,因为水户,这是 朱舜水 先生客死的地方。朱舜水是明末思想家,明亡后曾进行反清复明活动,事败后长住日本讲学。他是浙江余姚人,余姚离绍兴很近,可谓 鲁迅 先生的“同乡”,鲁迅很敬重他。写记住地名的目的,还是表现自己的爱国主义感情。可“日暮里”是什么意思?我还不明白。  

生:可能因为这样:——想到“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身在异乡思念家乡。我查资料也有人说,想到大清国处于日暮途穷的境地。  

师:我觉得你们理解得非常好,有道理。   

生:“我到仙台也颇受了这样的优待,不但学校不收学费,几个职员还为我的食宿操心。”对于日本人民的友善,作者并没有感到真正的尊重与友好,并用“大概是物以稀为贵罢”来回应,我觉得鲁迅当时的心理不正常。(教室一片哗然)  

生:鲁迅到日本去的时候,日本的国力正是逐渐强盛,独霸东亚的野心也日渐膨胀,又刚刚在甲午海战中歼灭了中国的北洋水师,举国上下都弥漫着一股鄙视中国人的风气。有的报纸就公开宣称:“西洋人视中国人为动物,实际确乎不得不产生动物、下等动物的感觉,因此,他们(指中国人)在生理上已失去人类的资格。”因此,鲁迅在这个时候去日本留学,便不可避免地受到种种歧视和轻蔑。他走在东京的大街上,就常常遭受少年人的辱骂。你不但生活在陌生人中间,而且是生活在陌生人的鄙视和轻蔑中间,请想一想,一个自尊自重的中国人,怎么能忍受这样的处境?出自 王晓明 博士《鲁迅传》  

生:如果说鲁迅自尊自重不能接受别人的帮助与好意,那么藤野先生对鲁迅的关心、鼓励,他为什么就会感激,就没有觉得是物以稀为贵呢?  

师:你们在生活中有没有遇到别人好心帮助自己,自己却觉得难以接受,或者你帮助别人,对方觉得难以接受的事呢?   

生:我知道了帮助别人要尊重对方的感受,不能把自己的意愿强加给别人,不能在别人并不需要帮助的时候硬给人帮助;不能把同情变成怜悯,把帮助变成施舍。  

生:“我”开始虽然住在监狱旁边的一个饭店,但觉得和“我”不相干,饭食也不坏。而一位先生却“几次三番”地说,“我”终于搬到别一家,却每天都要喝难以下咽的芋梗汤。可见这种帮助并没有考虑“我”的意见,是强加给“我”的,在“我”看来,是强国的国民居高临下地给予一个弱国国民的怜悯与施舍,并非出自真诚。“我”没有感受到尊重与关爱,所以认为是“物以稀为贵”的原因。当然也有可能是 鲁迅 先生冤枉了别人,因为他当时在那样的背景下肯定非常敏感了。  

藤野先生的帮助之所以没有被鲁迅误解,正是因为他与鲁迅的交往多,使鲁迅有更多的机会了解他,知道帮助是出于真诚,没有民族偏见,所以让鲁迅感激。  

师:我们想想本文的感情线索是什么?  

作为贯穿全篇的内在线索则是爱国主义──说完整些,是作者的爱国主义思想感情,和藤野对它的尊重。关于藤野对它的尊重这一点将在下面的分析中得到印证。  

第三问题:请结合文本, 谈谈藤野 先生是一个怎样的形象?  

学生:藤野先生帮我修改讲义体现他对工作的认真,对学生的热爱,毫无民族偏见。  

师:试做详细解说:  

生:我交出所抄的讲义去,他收下了,第二三天便还我。“便”表现归还得快……说 明藤野 先生重视、抓得紧。“从头到末”说明改得全面;“不但……连”说明改得细致。  

师:“添改”改为“修改”,可以吗?  

生:不可以。“添改”比“修改”更费心。  

师:藤野先生给鲁迅添改讲义是否偶一为之?  

生:不是。  

师:请从文中找出根据。  

生:有两处证明:1.藤野先生要求“此后每一星期要送给他看一回”;2.这样一直继续到教完了他所担任的功课:骨学,血管学,神经学。  

师:能否阐释为什么“我拿下来打开看时,很吃了一惊,同时也感到一种不安和感激。”  

生:“吃了一惊”是因为:原来我的讲义已经 ……一直继续到教完了他所担任的功课……“不安”是因为:我感觉自己做得不好让老师费心了,不好意思。“感激”是因为鲁迅到日本去的时候,日本的国力正是逐渐强盛,独霸东亚的野心也日渐膨胀,又刚刚在甲午海战中歼灭了中国的北洋水师,举国上下都弥漫着一股鄙视中国人的风气,而这时却受到藤野先生的关照,自然感激。  

师:结合背景来说非常好。据藤野先生自己在《谨忆 周树人 君》一文中说,他接收过汉学教育,对中国的先贤非常敬重。这可能是他无民族偏见的原因之一。  

生:纠正解剖图体现了藤野先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关心解剖实习,尤其是用“很高兴地,仍用了极有抑扬的声调”体现了先生对我的关心。  

生:先生的外貌描写体现了先生生活俭朴,一心放在教育上。  

生:也体现了鲁迅对藤野先生的印象之深。  

生:作者通过初见时藤野的相貌、穿着、声调,尤其是为“我”添改笔记、修正血管画图和鼓励“我”大胆解剖尸体等真切感人的细节描写,正面表现了藤野先生朴实厚道、待人以诚、忠于学术、潜心研究等优秀品质。  

师:试卷的风波和电影的教训 好像与写藤野“无关”?  

生:这里用受了毒害的部分日本青年,来反衬藤野先生的正直无私、心胸广阔的品德,通过对比,藤野的形象显得更高大了。  

生:离开仙台之后,写先生对“我”的影响,写“我”对先生的眷念,写“我” 从 先生身上得到的启示和汲取的“勇气”和力量,“我”心中的“永久的纪念”,也是表现藤野先生在我心目中的高贵与永恒。  

师:鲁迅为什么说“他的性格,在我的眼里和心里是伟大的”?  

生:在日本举国上下都鄙视中国人的风气下,对中国人热情友好与尊重是非常难能可贵的,所以,鲁迅才说他“伟大”。  

生:“他的对于我的热心的希望,不倦的教诲,小而言之, 是为中国,就是希望中国有新的医学;大而言之,是为学术,就是希望新的医学传到中国去。”这段精彩的议论是全篇的画龙点睛之笔,它是主题的升华。  

师:作为学者的藤野,他的目光望着世界范围内的医学,自己希望能为新医学的发展贡献力量(故说“大而言之”)。“为学术”是他的全部思想行为的准则。他是从“为学术”的总目标出发来“为中国”的──“希望中国有新的医学”。在他身上,“为中国”与“为学术”是一致的。“为中国”与“为学术”,既是藤野爱护鲁迅的出发点,也是他们师生之间产生友谊的基础。这六个字把藤野的思想品德和性格特点上升到更高的境界了。藤野先生“最使我感激”的,说到底,正是感激他的“为中国”“为学术”的崇高思想和品德。  

师:再看看课后的练习一:对本课,有下面几种不同的理解,讨论一下,究竟应该怎样理解?   

1、标题是“藤野先生”,课文主要赞扬藤野先生的高贵品格。  

2、课文大半内容写作者的经历和思想,主要表现作者的爱国主义思想感情。  

3、课文写作者人生道路上的一段往事,因此既写了藤野先生,又写了自己的思想历程。  

生:阐释自己赞同哪一条的理由。  

师:我的见解:各有道理,又各有欠缺。第一个,主要赞扬藤野先生的高贵品格,无疑是对的,但不提及作者的爱国主义思想,是一欠缺。第二个,说“主要”表现作者的爱国主义思想感情,一点也不提及藤野先生,是一大欠缺。第三个,说既写了藤野先生,又写了自己的思想历程当然是对的,但比较笼统,不具体,准确。我们应全面的理解鲁迅具有爱国主义的抱负和志向以及藤野对于这种爱国主义给予同情与尊重。爱中国、“为中国”是沟通两颗心的渠道,是维系两人友情的纽带。全篇的基本内容是记叙作者与藤野的师友情谊,赞颂藤野的崇高品德,作为贯穿全篇的内在线索则是是作者的爱国主义思想感情,和藤野对它的尊重。二者是明与暗,外在与内在的关系,如此看来,写爱国主义精神与写藤野的品质,是相得益彰的了,这正是理解主题思想的关键。所以主题思想应该概括为:主要赞扬藤野先生的高贵品格,其次也表现自己的爱国主义思想感情。  

课外作业:  

练笔:我认识的 鲁迅 先生  

[课堂反思]  

一篇课文虽然历时很长,可是当结束这篇课文的教学时,学生却正走进先生的作品,有的在重读《朝花夕拾》,有的在读《鲁迅传》,有的在读《呐喊》……  

此次教学主要体现先学后教,以学定教的理念。首先让学生与文本密切接触,充分的阅读,这是理解文本的前提,也是培养自主学习能力的必要途径。在此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走进作家,尽其所能的了解作者的思想及其根源。教师的作用就是引导学生运用已有的或刚获得的知识来解读文本,使学生得到属于自己的那份独特的感受。例如对“物以稀为贵”的理解就充分体现了学生个性化的阅读体验。这句话是教学的难点,课堂中学生个性的理解启发了教师的教学行为,教师随即引导学生联系生活体验来理解课文,这样的效果绝对比告诉学生这句话体现了“一个弱国国民的辛酸,同时也反映出作者强烈的民族自尊心”要好得多,并且这样的教学过程本身就是师生、生生合作的体现。  

以前给学生讲授本文有两条线索,一条明线即“我”与藤野先生的交往,一条暗线即鲁迅的爱国情感。学生只是被动的接受,而现在通过自主阅读,自行完成教师设计的问题即可主动获取答案。通过第一个问题,学生很容易就明白了文章的叙事线索,通过第二个问题,学生借助背景资料也能明白爱国思想是文章的感情线索,解决了一个难点。分析到此,学生也能明白鲁迅为何如此怀念藤野先生,难点又被破解。正如 顾之川 先生所言“引导学生设身处地去感受体验,重视对作品中形象和情感的整体感知与把握,注意作品内涵的多义性和模糊性,鼓励学生积极地、富有创意地建构文本意义。”  

对于本文主题思想的理解历来是教学的难点,通过对上面三个主要问题的理解学生对文章的主题都有自己的见解,课后的练习一列举了三种观点,学生纷纷阐释自己赞同哪一条的理由。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进行讨论,有针对性,有目的性,讨论就能真正发挥作用,自然能达到自主学习的要求。随着表述的进行,学生们发现哪一种观点都不全面,这 时 老师再来讲解,学生就会恍然大悟,达到个性与共性的有机整合。  

通过文章的学习,学生眼中的 鲁迅 先生不再是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这样的名词,而是一位语言大师,寥寥几笔就勾勒出清国留学生的丑态,是一位有着伟大理想的爱国者,个人的人生追求始终与民族的命运相关联,没有忘记“在讲堂里的还有一个我”,是一位懂得感恩的普通人,是我们身边的朋友,时时与我们相伴。

八年级语文下册 让学生走进鲁迅作品—《藤野先生》教学实录1 人教新课标版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