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语文素养

发布时间:2020-10-12 21:07:40

什么是语文素养?语文教育理应提升什么样的语文素养?

所谓素养,这是介于素质和修养二者之间的一个概念。修养指的是理论、思想、艺术、知识、水平等方面的一定的水平。素质是一个心理学术语,指人的先天的解剖生理特点,主要是感觉器官和神经系统方面的特点。素质仅仅人的心理发展的生理条件,不能决定人的心理的内容和发展水平。人的心理来源于社会实践,素质也是在社会实践中逐渐发育和成熟起来的,某些素质上的缺陷能够通过实践和学习获得不同水准的补偿。能够说,素养是指一个人通过教育训练在先天生理条件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某一方面的一定的水平。语文素养则是指学生通过语文教育与训练在先天生理条件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语文方面的一定的水平。

语文素养的内涵是非常丰富的。它是以语文知识和语文水平为主干,至少包括语文知识、语文水平、一般智力、社会文化常识和情感意志与个性等五个基本要素在内的有机复合体。提升语文素养就是要使五个要素实现辩证统一,得到全面、和谐、充分的发展。学习语文知识、训练语文水平、开发智力、感受社会文化熏陶和陶冶人格的和谐共振,构成了提升语文素养的基本内涵。

学习语文知识。语文知识是语文素养的基础。无知即无能,无知即无智。没有知识也就谈不上素养。语文教育首先要引导学生学好包括字词句篇、语修逻文在内的各类语文知识。语文知识学得越丰富,记得越牢固,语文的功底也就越厚,语文素养也就体现得越高。

训练语文水平。语文水平是语文素养的核心。水平好比素养的窗口。透过水平这个窗口能够看到一个人的素养。语文水平的强弱能够显示出一个人语文素养的高低。能说会道,谈吐不凡,写得一手好字,写得一手好文章,往往被人看作是颇具语文素养的标志。所以,语文教育必须高度重视水平训练,引导学生训练好阅读、写作、聆听和述说等各种水平。

开发智力。智力即认知水平,包括观察力、记忆力、联想力、想象力和思考力。开发智力既是教育的各个层面共同承担的任务,也是语文教育自身应负的责任,而且这种智力的开发本身就渗透在语文知识学习和语文水平训练的过程之中。

积累社会文化。在语文学习过程中,除了语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水平这“双基”以外,课内课外,学生还要学习很多社会文化知识,受到很多文化熏陶。举凡文史哲经、数理化生、工农财贸、体育卫生、科技教育、地理天文之类相邻相关知识,课内语文学习中就可涉猎;至于婚丧喜庆、迎宾送客、礼仪习俗、人情世故之类社会文化常识,课外读写视听中也可得到。接受和积累这些广泛的社会文化知识,能够使学生开阔视野,充实头脑,受到熏陶,提升语文素养。社会文化熏陶的有无和大小,能够直接影响到一个人语文素养的高下。

陶冶情意人格。这是指除认知水平以外的其他心理因素的陶冶。包括情感、意志和个性心理特征,即人们常说的非智力心理因素。语文教育中的情感教育、审美教育、思想政治教育、道德品质教育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对于未来一代优秀人格的塑造具有怎么估计都不过度的重要作用。

上述五个方面的要素构成了一个人的语文素养。这种语文素养的结构具有两个突出的特点。

什么是语文素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