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100所名校单元测试示范卷答案(1--13)

发布时间:2024-04-07 14:31:59

全国100所名校单元测试示范卷卷一261)特点:以军事征服为基础;分封对象主要是本族的王孙公子和姻亲功臣。作用:推动了其他民族的社会变革;加强了有效的统治;促进了社会文化的共同发展;促进了民族融合。2)秦始皇统一全国后,在中央设立了三公九卿制;地方上推行了郡县制度;地方的郡守和县令皆由皇帝直接任免。这样将地方权力集中到中央,中央权力集中到皇帝,最终皇帝掌握全国一切大权。3)颁布“推恩令”,削弱王国的地位;推行“附益之法”,使诸侯王只能衣食租税,不得参与政事。271)地位:居于全国经济重心地位,号称“天府之国”2)原因:关中地区社会生产力的进步;关中地区土地肥沃;郑国渠的兴修;关中地区交通便利,商业发达;秦国的商鞅变法,确立了封建制,推动了关中地区经济的发展。3)影响:为秦的统一奠定了物质基础;为秦汉乃至后世在此长期定都奠定了基础;为关中地区长期作为中国古代的经济和政治中心创造了条件。281)不同:汉初采取“和亲”式的消极防御,而汉武帝时实行军事上的积极进攻。原因:汉初国力衰微,无力对抗匈奴;汉武帝时国力强盛,具备了军事打击的条件。2)管辖:在河西走廊一带设郡;修筑长城;派兵戍守;移民屯田。3)丝绸之路开辟后,汉朝和西域的交往日益频繁,中原的铸铁、开渠、凿井技术和丝织品以及金属工具等远传西域;西域的马匹、葡萄及其他农作物也传入到了中原地区;丝绸之路开通后中国与中亚、西亚、南亚诸国进行了频繁的经济文化交流;印度佛教由丝绸之路传入我国;中国的造纸术也是通过丝绸之路传到西亚再传到欧洲的。291)核心内容是“仁”,以爱人之心协调社会与人际关系。政治思想:要使天下安定,以“德”和“礼”来治理国家。2)董仲舒主张“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目的:加强中央集权,以思想上的统一巩固政治上的统一。影响:儒家思想在政治上占据了统治地位,确立了儒学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主导地位。3会让全球掀起新一轮学习儒家学说的高潮。(或者“对进一步传播孔子思想有极大的推动作用”;或者“有利于儒家思想为全人类做出更大贡献”;等等)全国100所名校单元测试示范卷卷二261)主要原因:魏晋以来,北方长期战乱,社会动荡;少数民族大批南下,迫使北方汉民族向南迁移;南方逐渐成为政治中心,带动了人口的南迁。2)经济状况:农业产量提高,工商业发展起来。主要表现:农业方面,江南农业的开发扩展到整个长江流域,进而波及闽江流域和岭南,三吴地区最发达;手工业方面,吴国的缫丝业、蜀锦,南方的青瓷及建筑业、扬州的造纸业都很著名;南方的商品经济也相对比较活跃。3)原因:南方社会相对安定;人口增长,增加了劳动力;北方农民南迁,带去了较先进的生产工具和技术;政府注意农业生产,重视兴修水利;南方自然条件优越;政治中心的南移。271)矛盾:君权和相权的矛盾。措施:唐代将丞相职权一分为三。2)唐太宗认为设置宰相有利于提高中央的行政效率,可避免因君主决策失误而亡国。3)主要原因:发展的差异,经济文化不平衡的多民族、多地区统一于一个国家内。实践:在边疆地区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册封其首领;设立都护府、都督府等管理机构;实行以怀柔、招抚为主的边疆民族政策。281)特点:“市”为政府所设置;设在都邑之中;设置官吏管理;交易有时间限制。
2)原因:魏晋南北朝长期的分裂与隋末战乱。3)简评:坊市制是中古社会队城市生活进行组织管理的一种基本制度;统治阶级试图从时间和空间上严密控制城市社会生活,是集权统治在城市管理中的具体体现;在某些历史阶段坊市制客观上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有利于政权的稳定。291)主要背景:南北朝至唐代佛教的兴盛;佛经翻译中的诸多困难;许多中国僧人到西方取经的推动;唐代佛教学派的分歧。2)佛教文化队魏晋隋唐书法、绘画艺术产生了深刻的影响。3)积极学习,消化吸收;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坚持文化的民族特性,加工、改造外来文化。全国100所名校单元测试示范卷卷三261)信息:服饰、发型富有北方游牧民族特色;铁马鞍制作精巧,说明冶铁业和手工业发达;绘画艺术达到了一定较高的水平。2)具体措施:实行南北面双轨官制。评价:这种承认汉法的做法,实际上是对先进封建文明的肯定和保护,并促进了契丹社会向封建社会的过度,有利于民族融合。3)原因:沿用汉人先进的政治经济制度,保护了先进的生产力;辽统治者重视农业的发展;燕云地区有较好的农业基础。意义:促进了当地经济的持续发展;为以后燕云地区成为全国的政治重心奠定了基础。271)现象:北宋中期土地兼并现象严重。影响:造成光大农民流离失所、生活恶化,加剧了阶级矛盾。2)材料二现象:北宋中期兵员剧增、军费开支越来越大。材料三现象:北宋中期农民负担日益沉重。3)处境及根源:北宋统治集团面临着严重的社会危机;危机的根源在于封建制度固有的矛盾。改革:庆历新政和王安石变法。关系:因果关系,北宋面临的社会危机是导致这两次改革运动的原因,改革是为了摆脱社会危机,巩固封建统治。281)主要问题:理学产生的条件。关系:理学是以儒家思想为基础,吸收佛教和道教思想形成的新儒学。2)关系:“理”是宇宙万物的本源,是第一性的;“气”只是构成宇宙万物的材料,是第二性的。情感:誉美。3)评价:朱熹博学多识,学风严谨;是理学发展的集大成者;提出“存天理,灭人欲”之说;是封建等级制度的代言人;其治学态度与学说思想对后世影响很大。291)不同:辛弃疾是豪放派,李清照是婉约派。共同:都表达了强烈的爱国情感。2)总体特征:呈现出浓厚的忧患意识。原因:两宋长期遭受北方少数民族政权的围困与进攻,被动挨打,割地求和,山河破碎。3)原因:城市经济发展,市民阶层队通俗文化需求的增强;科举制废除后,知识分子阶层的加入;民族文化和交流与融合;对前代文化的继承与发展。全国100所名校单元测试示范卷卷四261)现象:康熙、乾隆时人口激增。原因:康乾时经济恢复和发展,社会稳定;摊丁入亩实行,隐瞒人口现象大大减少。2)问题:康熙时人口和耕地的矛盾尖锐;人口增长大大超过耕地的增长,造成“人多地少”的局面。3)认识:人口增长反映了封建农业经济的发展,但人口过度增长又不利于社会经济的健康发展;必须实行节制人口增长和环境保护政策。

全国100所名校单元测试示范卷答案(1--13)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