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带给我们什么

发布时间:2019-02-26 11:13:55

1、科技带给我们什么

教学目标:

1.感受并体会到科学技术时时刻刻在影响着我们的生活,给我们生活带来了数不清的好处,使我们的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2.认识科技是把双刃剑,学会用辨证的眼光看待事物的两个方面的方法。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感受并体会到科学技术时时刻刻在影响着我们的生活,给我们生活带来了数不清的好处,使我们的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难点:认识科技是把双刃剑,学会用辨证的眼光看待事物的两个方面的方法。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活动一:走进时光隧道

1、引导学生想象刀耕火种时期人们的生活状态

师:在科学技术不发达的年代,那时侯人们生活在没有电灯、电话、电视、汽车、轮船、飞机的时代,他们用什么照明?用什么做交通工具?怎样传递信息?吃什么东西?(让学生在比较中体会科技成果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影响)

2、让学生分小组分别模拟那时候人们的生活情景(进一步体会在缺少科学技术的时期,人们生活上的种种不便)

活动二 科技给我们的生活带来的变化

1、师:科技推动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不断地改变着我们的生活,科技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哪些变化呢?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播放课件:视频资料)。

2、课前,老师布置同学们开展“科技在我家”采访调查活动,现在请同学们在小组里交流交流。

首先,要对小组交流提出要求,如:小组的每个同学应积极发言;小组长要在大家充分交流的基础上组织大家进行小结,并引导大家选择好方式在全班汇报。其次,教师要加以指导,尽量鼓励学生用不同的方式进行汇报,教师可提供一些汇报方式供学生参考。如:

1)表格展示式

科技成果

采访对象

大家的感受和认识

对生活的影响程度

有了电话

有了电视

有了洗衣机

有了冰箱

有了电脑

有了空调

有了消毒柜

2)图文并茂式。与教材第2页呈现的方式一样,将科技成果画成简单的图,在图的旁边用简洁的语言进行表述。

3)拟人表演式。将某种科技成果拟人化,配上演讲词,进行交流。

在小组交流的过程中,教师要加以指导,尽量鼓励学生用不同的方式进行汇报,为班级高质量的交流打下基础。

4.在小组充分交流的基础上,组织全班交流。在这个过程中,要根据引导学生交流的内容提出问题,进行深入探讨,如“假如没有这些科技,我们的生活会是什么样?我们的社会是什么样?”等。从而让学生进一步明白,科技给我们的生活,给我们的社会带来的好处。

5.在班级交流的基础上,请每个人用一句话总结,科技给我们带来了……。

6、师结合资料库中的内容讲讲科技给我们生活带来的变化。

活动三 科技是把双刃剑

1、师:科学技术的发展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日新月异的变化, 但是你知道吗?人们在享受科学技术成果的同时,发现它们也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许多新问题。因此有人说,科技是把双刃剑,我们要警惕它对我们的伤害。你同意这种说法吗?

2.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践举例说说科技这把双刃剑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

3、教师引导学生根据教材第4页中提供的信息,启发学生广泛的思考、发现、交流科学技术在给我们生活带来进步的同时,还给我们带来了哪些问题。如:电视机的诞生、手机的出现、飞机的发明、天然气的利用、洗涤剂的使用,除了给我们带来了方便,还带来了什么问题?

4.组织辩论。

1 学生分小组阅读教材第5页中的克隆技术这一事例,让学生发表意见,谈自己对克隆技术的认识。

2)思考:通过阅读教材中介绍的克隆技术,你了解到了什么?克隆技术给人类生存发展带来哪些变化和影响?运用克隆技术会给人类带来什么好处?如果滥用这一技术甚至克隆人,会造成什么样的后果?

3)全班交流

5、探讨并交流:人们应该怎样利用科学技术为人类造福?

6、实践活动。

指导学生以科技是把双刃剑为内容,写一篇小论文。学生可选择一个或两个自己熟悉的科学技术,用正反两方面的事例,具体说明科技是把双刃剑的观点,同时提出预防不利因素影响的措施。通过内容丰富的交流,使学生进一步体会到科技是把双刃剑,树立防范科技不利因素的意识,学会防范的方法。

社会文明大家谈》

教学目标:

1.通过对社会或自己生活的社区中人们文明素养的现状考察探究,让学生知道我们的社会在走向文明的时候,对人的文明素养的要求也在提高,文明社会需要文明人。

2.通过活动,让学生体验做文明人对他人、对自己的价值所在,使学生有自觉做有教养的、讲文明人的积极意愿。

3.学生能反省自己的行为,找到自己的差距,从小事做起,努力塑造自己的文明形象。

教学理念:

1)在“做”中不断领悟、感知,在“做”中培养能力,发展个性。

2)以鼓励学生主动参与、主动探索、主动思考、主动实践为基本特征,综合发展学生多方面能力,拓展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丰富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开发了学生的多元化智能。

3)在活动化教学,创设探索性、创造性的学习方式。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通过活动,让学生体验做文明人对他人、对自己的价值所在,使学生有自觉做有教养的、讲文明人的积极意愿。感受并体会到科学技术时时刻刻在影响着我们的生活,给我们生活带来了数不清的好处,使我们的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难点:学生能反省自己的行为,找到自己的差距,从小事做起,努力塑造自己的文明形象。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活动一 论谈小事中的文明

1、播放课件(教材的第89页)

师:“你从教材提供的这些信息中想到了什么?你最想对哪件事发表自己的评论?

2、学生拟定题目,写出自己的交流要点,如:“从乱扔口香糖想到的……”、“时尚穿着与出口成脏”、“一口痰虽小,影响却大”等。

3、小组交流。

小组交流的要求:在每个人发表自己意见的基础上,要选出在班级交流的同学;小组的全体同学要帮助参加班级交流的同学完善发言内容;在班级交流的同学要善于提出问题与大家探讨,如:利用教材中的问题“假如你是清除口香糖的工人……”、“假如你是一个游客……”等,联系生活实际,虚拟情景设计问题。

4.全班交流。

师:文明的人、文明的社会需要怎样的文明行为。如果大家都在小事上不注重文明,会是什么样的情景?

5.在班级交流的基础上,可请每个人用一句话总结,引导学生初步懂得社会在走向文明的时候,每个人也应该规范自己的行为,成为现代的文明人。

活动二 文明素养面面观

1.组织班级交流。

师:课前,同学们对自己生活的学校、社区或进出的公共场所做了一次调查,找到了与文明社会不和谐的看上去不起眼的行为,现在请同学们用多种形式汇报自己的调查情况,可以是照片,可以是表格,可以是调查报告。

2.师生谈话。

师:“……一点小事能折射一个人、一个地区、一个国家的文明程度。”你对这句话是怎样理解的?

3.谈体会。

4、总结:是呀,小事不可忽视,小事也体现公民对社会的责任

第二课时

活动三 “一米线”告诉我

1.师:你知道“一米线”吗?有什么作用?

2 模拟体验。你在银行取款时输密码,旁边有人站着看,你会是什么感觉?

3 学生表演。

4.讨论交流。“一米线”告诉了我们什么?

5、小结: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生活空间,在与他人的交往中应注意保持这种距离,这是尊重他人的表现,也是一个文明人应具有的基本品质。

4.探讨反思。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哪些“一米线”现象?自己跨越过“一米线”吗?

今后应怎样注意给别人保留一定的空间。

4 活动:“给自己提个醒”。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提醒自己不要跨越生活中的一米线。可以编儿歌,可以用一句简短的话,可以画图等。学生先自己设计,然后再交流。

活动四 塑造自己的文明形象

1.走进瞭望台。看“公交车上‘六少’折射市民公德水平”,谈感想体会。

2、小结:社会的文明风气,是通过每个公民在每个场所的点滴行为体现出来的。因此,在每个公共场所,我们应该在乎自己的行为对他人、对社会的影响,学会尊重他人、给社会带来温馨和谐,给自己带来快乐幸福。

2.设计自己的文明形象。

请同学们为自己设计一个有教养、讲文明的美好形象。可根据自己的喜好特长,采用不同的形式设计。

3.交流“形象设计”,请大家提建议。

4.讨论:如何让自己的设计成为行动,成为现实。

《健康文明的休闲生活》

教学目标:

1.知道人们在休闲时间里开展的各种各样活动有的是健康的,有的是不健康的。

2.懂得不健康的休闲活动不仅影响个人的身心健康,还会影响到社会的安定和文明风尚的建立。

3.用行动抵制不健康活动的侵害,积极参加或开展健康的、有利于我们成长的活动。

教学理念:

1)以教材内容为载体,依托教材、超越教材、延伸教材。

2)注重课堂师生情感的沟通

3)培养自主探究的精神,重视学生参与探究活动的全过程,教学重点、

难点:重点:

懂得不健康的休闲活动不仅影响个人的身心健康,还会影响到社会的安定和文明风尚的建立。难点:用行动抵制不健康活动的侵害,积极参加或开展健康的、有利于我们成长的活动。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活动一 我看休闲活动

1、师: 课前,老师布置同学们调查休闲时候大家在做什么?现在清在小组里交流。"

2.交流:多种多样的休闲活动。

1.)每个同学将自己了解到的情况在小组交流。

2.)在交流的基础上,进行小组汇总,把全小组同学的内容合在一张表上。(注意:相同的进行合并。)

3.)班级交流。各小组将自己了解的情况向全班交流,在此基础上,教师与学生一起汇总,从中可以看到生活在我们周围的人们休闲时候开展了哪些活动。

3.讨论:这些休闲活动哪些是健康的?哪些是不健康的?为什么?

1.)学生广泛发表自己的意见。看看这些休闲活动哪些是健康的?哪些是不健康的?为什么?

2.)在学生充分发表自己意见的基础上,选出观点不一致的项目作为专题进行深入讨论。如:教材中提到的“麻将是非小辩论”。

3.)讨论小结。在讨论中你知道了什么?师:参加休闲活动应坚持一个原则,把握好一个度,那就是任何活动要有益自己的身心健康,有利于社会的安定和文明。

活动二 休闲活动树新风

我们社区的新风尚

1.)师:各地人们追求高品质、高品位的休闲生活的信息,看看这些新风尚给大家带来了什么?

2.)利用课前调查自己社区的人们有关休闲活动的情况,组织交流:在社区人们的休闲活动中,哪些是新风尚?这些新风尚给我们带来了哪些变化?

3.)体验讨论。什么是高品质、高品位的的休闲活动?

2.师:让我们为社区休闲活动提提建议。

1.)交流。在我们的社区休闲活动中,你认为还有哪些是品位不高或不满意的?

2.)小组讨论。选择大家认为好的的办法给社区提建议。用各种形式表达你的建议,可以是唱跳的;也可以是文字的等。

3.)交流建议。一边交流,一边评价,这些建议怎样?可以给大家带来什么?(第二课时)活动三 走进流行文化

1.师:流行文化是我们休闲活动的一种方式,大家知道什么是流行文化吗?我们经历过哪些流行文化?

2.班级交流。你喜欢流行文化中的哪些形式?有什么感受?

3.读读教材中提供报道,说说我们的看法。

4.师:在我们的身边有没有不健康的流行文化?对我们有什么影响?

5、讨论。怎样抵制流行文化中的垃圾文化对我们的不利影响?

6、学生寻找多种办法。如:不参加;寻找其他健康的休闲方式;创编健康的内容等。

7、师:阅读,也是一种休闲方式。我们可以选择这健康的休闲方式。你喜欢读的书有哪些?谈谈你的感想?

8、小组活动。用健康的内容抵制垃圾文化。各小组选择编童谣或做游戏等形式进行创编活动。引导学生就近期学生中流行的玩耍形式进行内容创编,不只拘泥于教材中提供的形式。

9、交流创编成果。

《不能忘记的屈辱》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知道旧中国中华民族遭受帝国主义侵略的一些史实,懂得社会制度的腐朽,经济技术的落后是要挨打的道理。

2、憎恨帝国主义侵略者和旧中国的腐败统治者,激发民族自尊心和振兴中华的责任感。

教学准备:

1、搜集圆明园的烧毁前图片和烧毁后图片,制作多媒体。

2、搜集与圆明园的有关的网址。

教学重点:圆明园被烧对我们的启示。

教学过程:

一、引言导入,揭示课题

师:1840年,英帝国主义用鸦片和大炮轰开了千百年闭关自守的中国大门,并于1842年强迫腐败无能的清政府签定了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从此以后,大小帝国主义国家强占我国大片领土,攫取大量赔款和特权,烧杀掳掠,无恶不作,中国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我们中华民族的子孙,千万不能忘记那屈辱的过去。

师:今天,我们来了解一下我国的圆明园所遭受的劫难。

二、课件展示历史上圆明园局部景观,感知圆明园的辉煌

课件一:分别展示历史上的圆明园

师:刚才看了历史上的圆明园图片,你能用语言描述辉煌的圆明园吗?

生:(可从“金碧辉煌的宫殿”、“玲珑剔透的亭台楼阁”等去描述。)

师:圆明园不仅规模宏大,而且有许许多多的文物呢。

课件二:景泰蓝麒麟、青铜鎏金塔、漆 器、鎏 钟等图片(配以文字说明)。

师激情小结:难怪法国大作家雨果曾这样说过:即使是把法国所有圣母院的全部宝物加在一起,也不能同这个规模宏大而富丽堂皇的东方博物馆媲美。

三、上网查询辉煌时期的圆明园,感知圆明园规模的宏大

师:圆明园曾被誉为“万园之园”,现在请同学们上网了解,为什么圆明园被称为“万园之园”。

师:请同学们用语言描述看到的圆明园,其他同学补充。

生:反馈(自由回答)

四、播放电影片段,认识侵略者的贪婪与疯狂。

师:这样一座收藏着无数奇珍异宝、堪称当时世界之最的博物馆、艺术馆现在已经是灰飞湮灭了,只剩几根柱子。她是怎样毁于一旦的呢?请看电影《火烧圆明园》——(第二部分结尾段)。

播放电影片段,师生静静观看。

师:(小组合作)同学们,看了电影,你有什么话说?在小组内尽情诉说自己的感受和体会。

生:(自由发言)

四、总结全文,激发学生对旧中国腐朽统治者的憎恨。

课件三:展示圆明园的毁灭。

师:圆明园曾是中华民族的骄傲,但今天,它成了懦弱的标志,耻辱的象征。做为历史的见证,它教育我们要爱国,要自强。

第八课 学会拒绝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帮助学生认识身边各种不同的诱惑,了解诱惑对生活的影响及其可能产生的积极作用和消极作用。

2、能力目标:能够初步认识并理解社会生活的复杂性,具备辨别是非的能力;能够辩证地看待身边的诱惑,积极地利用诱惑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自觉拒绝不良诱惑、正确把握诱惑、实现人生价值的内在愿望,追求科学、健康、充实的初中生活。

教学方法:

情景分析、小组讨论、启发式教学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潘多拉魔盒》的传说——禁受不住诱惑就有可能会带来不良后果。

2、心理学家的试验——学会拒绝身边的诱惑是个人走向成功的重要保证

二、新授:

在你身边存在哪些诱惑?(学生列举)

1、领奖台的诱惑

——推动自己不断进步、积极向上的正面诱惑。

1)小调查:看到别人取得成绩、获得荣誉,你有什么感受?

——我们都渴望取得成绩、获得荣誉,这是一种很正常的心理现象,也是积极要求进步的表现。

2、金钱的诱惑

1)调查思考:

A、金钱对你来说有诱惑力吗?为什么?

B、金钱对你的父母、老师有诱惑吗?对一个国家来说呢?为什么?

C、金钱的诱惑给人们带来的影响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

2)小组讨论:他们在对待金钱的诱惑上有哪些不同?

材料一:书本第83页上的王磊和宋昭诈骗低年级同学钱财挥霍享受、受到处罚的故事

材料二:练习册第75页上的比尔.盖茨靠努力和智慧创办微软、造福社会的资料

(获取金钱的途径(手段)、用途、带来的社会影响以及等待他们结果等方面均有不同)

——每个人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金钱、国家城市的发展也离不开金钱。但要通过自己的合法劳动和正当途径来获得金钱,否则就要受到法律制裁;还要学会科学理财,做对自己、对他人、对社会有意义的事。 

3、游戏机的诱惑

1)小调查:

A有多少人打过游戏?

B 游戏对你有吸引力吗?为什么?

C 有多少人沉迷过游戏?

2)学生分析调查结果

——游戏对中学生有着普遍的诱惑力,有部分同学因沉迷于其中,学习受到了过影响

3)小组讨论:游戏的利与弊

——适当的、有节制的娱乐对我们的身心健康有利,但要坚决抵制沉迷于游戏的诱惑。 

4不良诱惑:黄赌毒与邪教的诱惑

——法律上明令禁止,对未成年人危害极大的诱惑。

如何分辨不良诱惑以及不良诱惑到底有哪些危害,如何控制各种诱惑、适时拒绝诱惑下节课重点讨论。 

三、课堂总结:

1)小组讨论:我给      的警言(寄语)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对身边的诱惑有哪些新的认识?结合所学内容,你想对全班同学或你的朋友说点什么?

2)互赠小组寄语

3)教师寄语:

在我们的身边,诱惑无处不在、复杂多样,他时时刻刻地影响着我们,需要我们学会正确地把握、积极地利用。我期待所有的同学都能够在领奖台诱惑的鞭策下,积极上进、严格自律,通过自己的刻苦努力,品尝到更多的成功喜悦。

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初步了解中国曾经经历过的屈辱和苦难,了解中国人民不屈不饶的抗争精神,激发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爱国情感。

2、了解林则徐、邓世昌等许多民族英雄和许多反抗外来侵略者的故事。

3、探索并了解中国遭受外国列强欺凌的原因,知道落后就要挨打的基本道理。

4学习搜集、整理、分析历史信息。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让学生初步了解中国曾经经历过的屈辱和苦难,了解中国人民不屈不饶的抗争精神,激发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爱国情感。

难点:探索并了解中国遭受外国列强欺凌的原因,知道落后就要挨打的基本道理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活动一 林则徐与虎门硝烟

1、师:上节课我们了解了近百年来祖国屡遭劫难、倍受欺辱的历史,谁能来谈一谈自己的心情和想法?

2、师:中国人民面对外来侵略是什么态度,有没有反抗呢?又做了些什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2 《起来,不做奴隶的人们》

让我们从1800年开始来回顾历史。(出示林则徐虎门硝烟的影片资料)

3、师:(出示1800-1840年的鸦片输入中国数量图)请同学们通过这张数量图,思考思考急剧增长的鸦片数量给中国带来了什么?

4小组交流:

图文并茂式:通过在鸦片馆吸鸦片的图,证明鸦片极大的摧残着中国人的身心健康。

表格展示:通过对鸦片输入中国数量图下小字说明外国列强利用鸦片每年大量地掠夺的钱财,致使白银大量外流

在小组的交流过程中,教师要加以指导,鼓励学生利用自己所掌握的资料来进行汇报,为班级高质量的交流打下基础。

5 在小组交流的基础上,组织全班交流。

6、让学生阅读39页的故事,让学生大胆的想象,如果中国的国民吸食鸦片成风,会是什么情景?

7 谈一谈你多林则徐的看法?

活动二 英雄故事会

1 师:课前,老师布置同学们看看三元里抗英和黄海海战的故事。现在谁能来讲一讲这两的故事。

2 师:听了同学们的讲述,我们知道三元里人民抗英的意义,值得后人纪念,激励后人铭记“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而黄海海战体现了邓世昌为捍卫国家领土完整,将死置之度外的大无畏斗争精神。

3、分小组讨论:你从邓世昌的话和歌颂他的诗文中你读懂了什么?

开展想象当邓世昌指挥军舰冲向敌人,要与敌人同归于尽时他想到的是什么?他为什么要这样做?

4、全班交流

5、爱国故事交流会,请同学们把你们课前收集到的英雄故事给家讲一讲。通过倾听不同的英雄的故事,使学生进一步的了解中国人民英勇抗击外国侵略者的英雄事迹。

第二课时

活动三 寻找抗日的足迹

1、师:上节课我们通过学习了解到了中国人民抗击外国侵略者的抗争精神,也体会到了中国人民不屈不饶的斗争精神。这些都是我们在书中学习到的,那你们还通过什么方式了解中国有那些有名的抗日英雄? (学生汇报)

2、同学们都花了心思通过多种方式收集到了许多的抗日资料。老师这也收集了一些我们一起来看看它们的故事。

(课件出示): 如:有关纲纪日本侵略者的人和事、抗日战争的一些遗址和反映抗日战争的图片和故事。

3、中国受到外国侵略者侵略的一幕幕到还展现在我们的眼前,中国人民英勇抗击外国侵略者的英雄事迹还在我们的脑海中,我们应该追寻着抗日英雄的足迹为祖国的繁荣昌盛而奋斗。

活动四 大刀向鬼子的头上砍去

1、师:请同学们自由阅读书中42-43页的抗日故事。

2、思考:当祖国面临危亡的时候,中国人民的心情是怎么样的?(学生汇报)

3、结合教材内容讲述的故事,假如自己生活在那个时代,听到胜利的捷报和抗日官兵不屈不饶、奋勇作战的英雄事迹是什么心情?(小组讨论)

4、全班交流

5、观看抗日影片,了解国歌的来历,理解体会中国人民抗日的决心,体验当时人民的心情。

练习设计

请同学们回家后观看或是阅读一篇抗日影视作品或是文学作品,并写一篇观后感或读后感

《为了中华民族的崛起》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知道为了人民的解放和祖国的富强,许多革命先辈不断探索拯救中国的革命道路,体会中国的爱国志士为了拯救中国所作出的不懈努力和付出的代价。

2让学生知道一些影响中国革命的重大历史事件和英雄人物,激发对英雄的敬佩之情。

3让学生知道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取得胜利,培养热爱共产党的情感。

4培养学生为祖国强盛和人民幸福奋斗的民族责任感。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体会中国的爱国志士为了拯救中国所作出的不懈努力和付出的代价。

难点:培养学生为祖国强盛和人民幸福奋斗的民族责任感。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活动一:救国之路

1结合前两课的学习,分析思考,为什么近代以来,我们的祖国总是被践踏和侵略?

2、分小组研讨:假如你生活在那个时代,会提出什么样的救国方案?并说明理由。

3、结合45页和资料库中的相关内容,了解洋务运动和戊戌变法,归纳改革方案和措施,并与自己“方案”相比较异同。

4、这些改革措施对推动中国社会的进步起到哪些积极作用?但威慑么最后都以失败告终?

活动二 革命先驱故事会

1用讲故事、表演、图片介绍等多种形式了解孙中山和辛亥革命,再现当年历史。

2读一读,议一议秋瑾等革命先烈的诗文,感受与祖国共存亡的革命气概。

3把感受写在日记中。

活动三 五四青年节的来历

1知道54是什么节日吗?

2、读47页的介绍和资料库中相关资料,了解五四爱国运动。

3、五四爱国运动发生在哪年,为什么要游行,提出了什么口号,都有哪些人参加?

4、比较三元里抗英、辛亥革命、五四运动在参加人员上有什么不同?

活动四 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1听歌曲。听《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等歌曲,边听边想:歌词的内容说明了什么?

2、说说我所知道的有关共产党的知识。如果家人有党员,向同学介绍他们是哪年入党的?

3、读48页和资料库中的资料,进一步了解共产党诞生的过程。

4用多种方法再现史实。如,把资料整理成小故事在班上演讲。

(第二 课时)

活动五 战斗在井冈山

1、师生一起找反映当年红军在井冈山斗争的歌曲。

2、组织观看反映井冈山斗争的电影。

3、想象当年革命者的生活情况,并演唱当年红军唱的歌曲。

4、以故事会的形式讲讲当年朱德、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在井冈山的生活和斗争情况。

活动六 寻找红军长征足迹

1、收集关于红军长征的资料、图片等。

2、看图片,讲故事,听长征组歌,了解和感受红军在长征中的故事及革命精神。

3、观看红军长征的有关影片。

4、查看中央红军长征路线示意图,数数红军经历了哪些省,并标出来?

5、红军在长征途中遇到了哪些困难?为什么能在这样艰苦的条件下坚持斗争?

5、编写歌颂红军的诗歌和顺口溜,编排小型的歌舞剧。

活动七 革命英烈故事会

1、放开国大典的录像或录音,出示人民英雄纪念碑的图片,读碑文,思考:为什么要在天安门修建人民英雄纪念碑?你知道哪些牺牲的英雄?

2、讲江姐、董存瑞、狼牙山五壮士等革命英雄的故事,他们共有什么样的信念,具备什么样的精神/

3、看反映革命英雄的电影或电视剧,就近参观革命遗迹,了解自己生活的地方曾经出现了哪些英雄或英雄的故事。

4、开展革命英雄故事读后感征文评比活动。

活动八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1、出示五星红旗,问:为什么每个星期一的早晨都要举行升国旗仪式?为什么每天早上天安门国旗班的战士都要将国旗同太阳一起升起?第一面五星红旗是什么时候在什么地方由谁升起的?学生带着问题了解调查。

2、观看开国大典的影片,当听到毛主席宣布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的时候,人们为什么会欢呼雀跃?此时此刻他们想到了什么?

3、总结:回顾本单元,谈感受。

活动九 缅怀共和国的缔造者

1、哪些人是共和国的缔造者?

2、选择其中一位领袖,调查了解他的事迹,并整理成笔记。

3、办一个“我们心中的领袖”图片展或一份墙报,缅怀他们的丰功伟绩

站起来的中国人

教学目标:

1、让学生感受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体会到中国人真正站起来了。

2、让学生认识到,中国申奥成功和运动员在运动场上的辉煌,不仅反映了中国体育事业的发展,更体现了中国的崛起和日益提高的国际声望。

3、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让他们为祖国的繁荣强盛感到自豪和骄傲。

4、培养学生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

教学重点

让学生感受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体会到中国人真正站起来了。

教学难点:

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让他们为祖国的繁荣强盛感到自豪和骄傲。

教学过程

一、走进申奥活动,相约2008

1、你们知道29届奥运会在哪儿举办?什么时候举办?

板书:2008

2、你们是怎么知道的?

3、能够在北京举办奥运会,作为一个中国人你心情如何?

4、出示北京奥运会馆所的图片,它叫什么名字?喜欢么?

5、到那时,世界各地的体育运动员将在这儿一展他们的风采,我们的祖国也将迎来世界各地的人们。让我们再来重温下申奥成功时那振备人心的时刻吧。(课件播放申奥成功欢庆的场面)

1)看了录像,你想怎样表达你此刻的心情?

2)指名生谈感受

6、当北京申办奥运会成功的喜讯传来时,北京沸腾了,全国沸腾了!每个中国人的脸上都充满着自豪和骄傲。一个运动会的举办怎么会让整个国家沸腾起来呢?

出示:申奥的条件与要求

7、知道还有哪些国家的城市与北京一起竞争吗?它们如何?

8、那么多大都市和我们的北京一起竞争着,有的经济发达,有的风景迷人,有的体育运动强盛,但最后我们的首都北京申奥成功了,这说明什么?

9、师小结:是啊,今天的中国强大起来了,中国人站起来了!(板书课题:站起来的中国人)

二、回顾奥运历史,感受祖国富强。

1、理解“东亚病夫”的含义以及血泪史

1)什么叫“东亚病夫”,板书

2)为什么称中国人为“东亚病夫”?

3)学生读自己搜集的材料

4)这些历史说明什么?板书:腐败无能

2、(播放奥运会开幕式)作为世界性的体育盛会——奥运会从1896年开始,解放前已经举办了14届,而偌大的中另仅参加过三次,均因国力衰败而留下了“零的纪录”,中国人被讥笑为“东亚病夫”。在奥运会上,中国得到的不是荣誉,而是令人痛苦的屈辱和讥讽……

3、出示1932年刘长春参加奥运会的图片

1)他是谁?他取得了怎样的成绩?

2)出示文字指名生读。

这是1932年洛杉矶奥运会,当时中国第一飞人刘长春作为第一名中国选手参加了。可是由于当时中国正遭受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使他根本无法正常训练,再加上在海上漂泊了21天,使他疲惫不堪,中国第一飞人在两项比赛中,预赛即被淘汰。

3)政府的腐败无能,国家的贫穷落后,使得第一个中国选手就这样告别了奥运会,大家想想,刘长春面对失败,他心里在想些什么?

4)指名生回答

4、出示:第二次中国参加奥运会的文字介绍1936年:

中国队被称为“鸭蛋队”。

1936年第11届奥运会在德国首都柏林举行。在所有的参赛项目中中国运动员除撑杆跳高选手符宝卢进入复赛外,其他人都在初赛中即遭淘汰。中国队最终全军覆没。许多外国人都讥笑中国队为“鸭蛋队”。体育的落后是当时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状况的真实写照。

1)生读

2)谈谈读后的感受

5、出示:第三次中国参加奥运会的文字介绍

伦敦奥运会:中国代表团困顿他乡

1948年,第14届奥运会在英国伦敦举行。中国派出了33名运动员参加比赛。代表团由于经费不足,足球队和篮球队双双采取先赴南洋举行表演比赛的办法,靠门票收入解决路费。结果无一人进入决赛。可叹的是,在奥运会结束后,代表团连回国的路费也没有着落。最后还是爱国华侨伸出了援助之手,捐赠路费,才使他们回到了祖国。这次,你还想说什么?

6、难道我们永远无法突破这“0的记录吗? 52年后,刘长春的梦想终于变成了现实。

1)出示23届奥运会开幕式,师解说书59页第三段内容

2)在此次奥运会上,一个英雄实现了中国金牌“零”的突破,让我们一起喊出他的名字。

3)播放许海峰夺得第一枚奥运金牌的激动人心的场景

4)在此次奥运会上,许海峰一声清脆的枪响,实现了中国金牌“零”的突破。站在高高的领奖台上,看到五星红旗冉冉升起,此时此刻,许海峰心里在想着什么,他最想说的又是什么呢?

5)这次奥运会上中国运动健儿们共获得了多少块金牌,位居金牌榜第几位?

6)出示;23届奥运会金牌榜。

7)解放前的“零的纪录”,到84年的金牌榜第的名,是什么带来了这么大变化?板书:崛起富强

7、是啊,今天的中国,已经不再是被人歧视,任人欺凌的弱国了,我们的祖国富强起来了。

1)出示1984——2004年奥运会中国奖牌统计表

2)日渐富强的祖国,在奥运会上一路走来,留下许多辉煌的印迹。你们还知道哪些中国运动员夺冠的事情,看到这些你的心情怎么样?赶紧把你们课前收集的奥运会上精彩瞬间的图片、文字、纪念物品先在小组交流交流吧。

3)小组代表展示小组交流整理成果,可以讲故事,出示图片讲解,讲纪念品的意义,同时表达自己作为一个中国人发自内心的骄傲与自豪的心情。

8、(逐幅出示奥运会上精彩瞬间,配上《五星红旗》的歌曲)当国际体育运动会上一次次奏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升起了五星红旗的时候,世界人们看到的不仅仅是赛场上运动员们矫健的身影,还看到一个充满生机和活力的中华民族已经崛起。中国用自己的实力感动了世界,让我们每一个中国人都为之感到骄傲。让我们用一首小诗,一两句歌曲或一句句深情的话语来表达我们对祖国母亲的热爱吧。

第三单元 腾飞的祖国

1 站立起来的中国人

第一课时

话题 从“东亚病夫”到相约2008

教学目标

1、让学生从数据中体会感受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体会到中国人真正站起来。

2、认识到中国申奥成功和运动员在运动场上取得的辉煌,不仅反映了中国体育事业的发展,更体现了中国的崛起和日益提高的国际地位。

3、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让他们为祖国的繁荣昌盛感到自豪和骄傲。

教学准备

教师:我国运动员在国际比赛中获奖情境的多媒体课件,相关歌曲。

学生:调查了解 1896年至1948期间,中国运动员参加奥运会的成绩。②新中国中国体育代表团参加历届奥运会情况。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回顾激动人心的时刻

师:(播放申奥成功录像)人们不会忘记那激动人心的时刻,当北京申办2008年奥运会成功的喜讯传来时,北京沸腾了,全国沸腾了。为什么一个体育运动会申报成功,会牵动那么多人的心?

师:对,中国申奥成功不单单是向世人证明了中国的体育实力,更重要的是向全世界展示了中国的经济实力和国际地位,到这里,可能有人要问:体育事业的发展竟和国家实力挂钩?答案是肯定的,如果还要出示什么证明的话?就让我们从“东亚病夫”到“相约2008”这段历史中寻找证据吧!

二、在资料展示体验中引发情感萌动,提高道德认识

师:在旧中国,由于政府腐败无能,中国人被讥笑为“东亚病夫”。从1896年至1948年,奥运会举办了14届,而拥有4亿人口的中国仅仅参加过3次,都因国力衰败而留下了“零的记录”。谁搜集了资料?

请小组出示图片等资料汇报一下。

师:假如你就是刘长春或者就是看台上遭人耻笑的中国人,当时会有什么样的感受?

师:从中国人参加这三届奥运会情况,你看到了什么?

师:你能从中领略到政府腐败无能、国力衰败带给我们是什么?

三、在说唱体验中激起情感波澜,陶冶道德情感

师:旧中国国力衰败,运动员训练条件差,无法取得好成绩,然而,事过半个世纪,中国人民共和国重返奥运会,同样是在奥运赛场,同样是中国人,所不同的就是:这是由新中国所带领的中国体育代表团。请小记者汇报新中国参加历届奥运会情况。

学生开展“小记者在行动”

 

金牌总数

奖牌总数

名次

1984

1988

1992

1996

2000

2004

师:新中国国力昌盛,运动员训练和参加比赛的条件得到极大的改观,就可以取得好成绩,透过我们国家参加奥运会这一世界性的体育盛会的历史,你能从中领略到祖国的富强带给我们的是什么?

师:当运动会上一次次奏响中国人民共和国国歌,当中国运动健儿一次次骄傲地站在领奖台上,有谁还会说我们是东亚病夫,有谁还会嘲笑我们?让我们自豪地喊出他们的名字。(播放奥运会运动员获奖的图片,学生喊出他们的名字)

师:(播放孙楠歌曲《红旗飘飘》flash并与生齐唱)五星红旗,你是我的骄傲,五星红旗,我为你自豪,请用一句发自肺腑的语言来赞扬伟大的祖国。

设计意图:在说唱体验中,让学生不知不觉中触动自己的“体育强国”情感之弦,引起学生刚才的旧中国国力衰败而被讥笑为“东亚病夫”认知冲突。通过播放奥运会运动员获奖的图片,齐唱孙楠歌曲《红旗飘飘》设身处地把学生带入这种激昂的氛围中,从中领悟和把握品德知识,感悟其中的道理:新中国确实让中国人站立起来了。

第二课时

题:日益提高的国际地位

教学目标

1、了解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知道随着中国的强大和国际地位的提高,中国在国际政治、经济等领域中发生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2、引导学生关注祖国在国际社会中的发展,培养自豪感、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教学准备

教师:《辛丑条约》简单的条例内容

学生:课前搜集我国参与国际活动的一些新闻信息

教学过程

一、在历史剧体验中强化情感体验,形成道德情感

师:当国际体育运动场上一次次奏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时,中国用自己的实力感动了世界,中国是一个充满生机、活力和已经崛起的民族。但同学们知道吗?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建立在国家富强、昌盛的基础上的。这与相隔100年的屈辱史──《辛丑条约》的签定,简直天渊之别。《辛丑条约》的签定离我们太远,可能同学们对这件事情都不太了解,现在,让我们的同学给我们重现这一段受辱的历史吧。

1)清政府赔偿各国军费4亿5000万两白银,其中沙俄得1亿3000 多万两,以海关和盐税作抵押;

2)拆毁北京至大沽的所有沿海炮台;

3)各国留兵驻守北京至山海关铁路沿线重要城镇;

4)在北京划定使馆界,允许各国派兵保护,不准中国人在界内居住;

5)永远禁止中国人成立或参加反帝组织和运动;

6)将总理衙门改为外务部,班列六部之首。

清政府与11国代表签定《辛丑条约》。)

生:扮演清政府中有良知的人士随机采访台下的同学,学生谈感受。

二、在“国事论坛”体验中强化情感体验,养成道德行为

师:《辛丑条约》的签订是清政府屈服于列强而交出的卖身契,标志着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但同学们不要悲哀,受辱的历史过去了,中国人站立起来了!我国已经成为国际重大事务中的不可缺少的负责任的大国。(出示参加上海亚太经合组织会议的各国首脑的图片)

学生报道课前搜集的我国参与国际活动的一些情况,可以发表个人观点(以体现论坛的自由与多彩)。

师:从“国事论坛”活动中,你们看到了什么?你感受什么?

师:对,中国这头沉睡的狮子醒了,中国人腰杆硬了,中国人说话的分量重了,中国人说“不”地球也会抖三抖……此时此刻,,千言万语汇成一句话,(高昂地)让我们以庄严的姿态,无比自豪地喊一声:我们是──

生:中国人

师:站立起来的中国人!

师:(指着课题)中国人──

生:站立起来了!

2 日益富强的祖国

第一课时

题:从无到有

教学目标

1、从“洋”字头名称的来历激发学生认为祖国富强而努力学习的热情。

2、了解中国工业从无到有的过程,通过学习,让学生深切感受到祖国的繁荣富强并为此而骄傲。

教学重点:

了解中国工业从无到有的过程,感受祖国的日益富强。

教学难点:

1、让学生对带有“洋”字头的各种名称的关注,去了解中国工业领域。

2、指导学生有目的地搜索、整理资料,探究性解决问题。

教学准备

教师:

1、课前预习,结合课文内容搜集相关资料,进行整理并做好准备,以恰当的形式在课上与同学交流和探究。

2 课前设计一份表格并大量调查中国工业的第一,课上分小组填表。

学生:

1、采访、询问身边的老人或父母,了解物品过去与现在的名字。

2、了解家中的生活用品分别是哪里生产的。

教学过程

引入话题

同学们,我们从小到大,有许多的事情都是由不会到会,也因此出现了我们人生中的无数方面的第一次。那么,我们的国家,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在工业领域同样实现了哪些“零”的突破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究、学习。

活动一 从日记中看过去

1、读教材中《一位老人的日记》,你有什么发现?

2、分小组学习讨论:

1)你知道这些“洋”名字现在叫什么吗?

2)通过问身边的老人或其他途径,你还知道过去哪些像这样带“洋”字头的物品,现在它们又叫什么?

3 你知道这些“洋”名字的来历吗?在小组里和同学说说。

3、全班交流。

4、在今天看来,这些都是最普通的工业品呀,为什么那时我们不能制造呢?

师:在旧中国,我国的工业相当落后,很多东西我们都不能自己制造,只能用外国人制造的产品。

活动二 找找家中的“中国制造”

1、新中国成立后,中国人用自己的勤劳勇敢和聪明才智,开始创造自己的新生活了,以前十分稀奇的事情或日用品在今天看来都是十分平常的东西。课前你们做过调查、采访,下面就分四人小组各自说说自己家中的生活用品分别是哪里生产的。

2、教师以幻灯形式出示当前家电商场出售的部分商品,请同学们分别说说这些商品是哪里生产的?国产商品所占比例是多少?

3、师生共同展示搜集到的中国制造产品图片。

4、学到这,你有什么想法吗?

活动三 “零”突破——“洋”字头的消失

1、从你记事起,听到别人说过带“洋”字头的商品吗?

2、“洋”字头是怎样被甩掉的呢?

1)以69页教材为例,向学生介绍当年第一辆“解放”牌汽车出厂的情况。

2)第一辆汽车的出厂你认为有什么意义吗?

3)你还知道哪些中国工业的“第一”?完成表格填写。

4)联系生活实际说一说:你看到了祖国的发展吗?﹙引导学生说,如从电视看发展,从汽车看发展……﹚

3、讨论:假如我们现在还完全依赖外国制造,会是什么结果?

活动五 激情结课

1、通过学习,我们了解到了中国工业品从无到有的情况,知道了新中国成立后,中国人在工业方面实现的“零”的突破,感受到了祖国的日益富强。但不知你们注意到没有,在我们周围,还有大量的中国人,同样的产品,人们却会购买外国产品,这又是为什么呢?学生分组讨论、交流。

2  作为一名小学生,你有什么打算吗?

板书设计

从无到有

“洋”名字——“零”突破——日益富强

第二课时

中国的第一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从中国“从无到有”的创业史中,认识到中国人独立自主、发奋图强的民族精神。

2、让学生体会中国从贫穷落后,一步步走向繁荣富强的这一发展变化过程及其为此所做的努力。

教学准备

教师:

学生:根据兴趣分成若干小组,分别搜集我国在国防、航天、科学研究、交通、农业等各方面有关“第一”的数据、图片等资料。

教学过程

活动一 引导谈话

阅读P7071页教材,从书上六幅图片中你们知道了些什么?

(了解新中国成立以来国防、航天、交通、科考、农业方面取得的“零”突破。)

活动二 调查交流

1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国家依靠自己的力量,创造出了许多的“第一次”,实现了从无到有的变化,很多方面取得了辉煌成就,课前大家分组进行了资料调查的,我们分不同的方面也来找一找“中国的第一”好吗?

2、小组汇集资料,总结本组找到的“中国的第一”。 

3、各组代表交流,同组同学可以相互补充。

4、教师补充信息(P71下面“你知道吗?”的内容)

活动三 中国的发展

1从这许许多多的“第一”和一系列的数字中,你感悟到了什么?(从事例和数据中看中国的发展成就)

2畅述所想了解中国人为此所做的努力和探索,增强民族自豪感。

3、结合班级校级庆国庆活动,办个“中国从无到有创业史”展览。

活动四 放眼看世界

拓展引导学生把现代中国与发达国家相比,看到我国与它们之间的差距,激发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3 告别贫困奔小康

第一课时

走出紧缺的年代(2

教学目标

1、通过感受两代人的账本和国家统计局的图文数据,了解人们生活发生的变化。并分析产生这一变化的原因,感受党的正确领导给人民生活带来的实实在在的变化。

 2我家今昔小调查实践活动,引导学生从住的房子、用的家具、家用电器几个方面对自己家里的三代人进行调查,通过这些活动,进一步认识我们的生活发生着巨大变化。

教学重、难点

着眼于人民生活的变化:从贫到温饱、从单一到丰富,感受如今生活的美好。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小记者信箱

教学过程

活动一 两代人的帐本 两种生活滋味

1、(多媒体动画:小明清理杂物时找到奶奶当年的家庭帐本,上面密密麻麻记满了各项生活开销,就连去菜市场买了几分钱的青菜都记在了上面,小明看得目瞪口呆。奶奶讲述当年生活的艰苦与单一。)

2、(围绕P74页的报道内容,引导学生畅所欲言,展开讨论)你看了这篇报道后的感受?大家分析一下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

1)奶奶那辈人的豆腐帐,妈妈的家庭大事记甚至有的家庭取消了记事本,这些说明了什么?

2)我们从不同的记帐内容中感受到什么?

3、课件展示国家统计局针对50年来我国居民消费水平变化的图文数据统计图,播放音乐我们的生活多美好,感受党的正确领导给人民生活带来的实实在在的变化。

活动二 我家今昔小调查

1、小记者信箱

调查家里三代人的住房、用的家具、家用电器几个方面内容,在课前投递到小记者信箱当中。

2学生任意抽出一张阅读,读后谈谈自己从中受到的启发。教师也参与其中,谈自己的心情和感受。

活动三 伞的变迁

1、播放记录短片或听老师讲述过去的生活P75,说说:看到和了解过去年代使用的伞,你有什么感受?(工艺简陋和单一)

2、现在一到下雨天,你看到雨中漫步的人们撑的伞,又是怎样的感觉?(五彩缤纷、样式各异)。3、在组内欣赏各自从家中带来的伞。

4、每一组派一名同学上台汇报组员带伞的情况(遮阳伞还是雨伞,颜色、花色,形状,大小等)。

5、从伞的变迁中大家感受到哪些?

第二课时

向小康迈进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用自己的眼光去多方位观察周围人们生活产生的质的变化。

2、感受在党和政府的带领下,我们的生活正在迈进小康,但建设之路任重道远,鼓励学生关心祖国,立志投入到祖国的建设中去。

教学准备

教师:

1、收集人们生活的各种场景的图片,如公园打球,健身,听音乐会等。

2、“中部崛起”“西部大开发”的图片,记录网址。

学生:

1、调查表,如实反映现在人的生活、文化活动等情况;询问身边不同的人对“什么是小康生活?”的认识和看法。

2、收集、了解有关西部人们吃、穿、用方面的有关资料。

教学过程

活动一 大家眼中的小康

1、同学们,我们国家随着经济的发展,走出紧缺的年代,人们的生活条件也得到了改善,一般的家庭不用再愁吃和穿了。那么,你和你的家人会更多的想还在哪些方面获得一些改变呢?

2、是啊!物质生活条件好了,人们对生活的要求也在发生着改变,不仅仅只是想吃好一点、穿暖一点了,还在追求生活得健康、愉快,丰富多彩。我们现在一起把课前收集的人们生活的场景图片、调查表展示出来,好吗?交流要求:

1)看看人们生活有哪些进步?

2)比较发现,人们物质生活满足后,精神世界得到哪些充实,有哪些文化活动?

3)除了城市人精神生活的变化,你回乡、走亲戚时,看到农村人、周边的人们有哪些文化活动?

3、教师补充资料(P76页小资料)

4、同学们课前对“什么是小康生活?”做过调查,在你身边人的眼中“小康生活”是什么样的?

5、根据你的采访以及在课堂上刚才听到的、看到的,你能说说你理解的“小康生活”吗?

活动二 同一蓝天下

1、大家说得真好,其实,什么是小康生活?我们每个人都会有各自不同的理解,而发生在我们身边一点一滴生活的变化,却是实实在在的!我们的生活在变,中西部地区人们的生活有没有变化呢?活动:“与中、西部地区的同龄人对话”

2、除了吃穿用,你了解中西部的人们还有哪些变化?

3、我们国家是一个人口大国,人均资源并不丰富,同一蓝天下,有一些地区、特别是中西部地区还有不少人没能摆脱贫困,要建立一个真正富强繁荣的国家任重道远!

教师补充信息(党和政府正在努力实现“中部崛起”“西部大开发”的壮举。)

活动三 收集与思考

1、祖国要发展,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还面临哪些困难?

2、发动学生多多收集“中部崛起”“西部大开发”的照片,鼓励学生关心祖国建设,立志投入到祖国的建设中去。

4 打开国门 走向世界

第一课时

题: 走出去,请进来

教学目标

1、打开国门,产品走向世界的同时, 能发现中外人士相互交流不断扩大,感受对外开放对我国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和人的素质的提高的重要意义。

2、感受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祖国繁荣昌盛,并从开放、多元、国际化的发展趋势认识和关注中国的发展

教学重点

从中外交流增多的现象中感悟打开国门对中国的重要意义。

教学难点

在活动实施过程中提高学生关注中国发展的愿望。

教学准备

师生:搜集中外人士交流图文。

教师:出入境数据搜集

教学过程

活动一 走出国门的中国人

1、出示中国某国际机场图片:从图片中看到什么?揭示板书课题:走出去,请进来

2、出示新闻资料:从这段新闻中,你发现了什么?

3、你们身边有这样走出国门的中国人吗?课前我们准备过资料,他们到国外去做些什么? 我们讲讲他们在国外工作、学习、 进行文化交流的见闻吧!教师相机融入教材80页《交流,让我们真正了解》内容。 (注意点评落脚于走出国门的意义)

4、教师补充学生没有涉及的方面,可配图文:例如; 民族文化传播方面宋祖英到音乐之都维也纳金色大厅举办个人音乐会,张艺谋带领的十二乐坊出现在雅典奥运闭幕式;传播中华情谊,中国武汉医疗队到亚洲、非洲国家进行合作医疗;谋求自身发展,劳务输出为他国建设服务、技术支持,开发油井建设铁路……)

5、小组讨论交流:中国人走出国门,给我们自己带来了什么,给世界带来了什么?

6、教师小结:我国与国外的交流不断扩大,不仅加深互相的理解,带来经济发展,也标志着中国融入国际社会。

活动二 在中国的外国人

1、我们走出国门,也欢迎外国友人来我们的国家。在日常生活中,有没有外国人在我们身边的经历

 学生通过自己的图片资料先谈自己亲身经历与见闻(外教学到些什么呢;观光中人们的态度、交流;大学校园留学生中国生活)

2、其实我们和外国的联系还不仅仅如此。(选用资料,不要面面俱到,简介即可)

可采取看图猜一猜形式(富康车、家乐福、百威啤酒、百事可乐……)(出示图片:富康车)这是什么?(武汉神龙汽车有限公司在汉投资企业,法国在汉投资企业,现有法籍员工及家属100多人;全厂职工……人(出示图片:家乐福)去过吗,有什么感受?(法国在汉投资项目,仅武汉有三家,拥有员工……)

活动三 好政策带来新发展

1、如今,金发碧眼的也好,肤黑发卷的人也好,我们都不足为奇,你们知道,230年前,老师像你们这个年龄,人们见到外国人是怎样的?教师讲述或采访录像

2那时的人们见到老外为什么都这么好奇呢?

3、猜一猜:这230年外国访华迅速增多的原因。教师补充邓小平“改革开放”政策的出台

42008,我们将举办举世睹目的北京奥运,迎来五湖四海的朋友,对此次中国申办奥运会,你怎么看?

5、奥运期间,一定有不少外国朋友来到中国,你最想和他聊什么呢?你最想推荐的中国礼物是什么?

——不仅带给外国朋友中华文化,更带给中华民族的文明、修养

6、师小结; 走出去,请进来,我国实施对外开放政策,使中外相互交流不断扩大,让世界了解中国,让中国与世界紧密联系,在交流中加深相互的理解,在合作中促进经济的发展、社会的共同进步和人的素质的提高。

第四单元 漫游世界

1 到周边去看看

第一课时

题:我们的左邻右舍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了解我国周边国家的分布情况,能在地图中找出在中国及周边的主要国家。

2、从信仰、自然环境、文化等方面了解周边国家 从而更进一步的明白我国周边的国家,都有着各自不同的特点

3、引导学生观察和思维,培养学生自主和研究性学习的能力。

教学重点

知道和认识我国周边的主要国家及它们的不同的特征。

教学准备

收集我国周边国家的地名、地貌、地形、信仰等方面的资料

教学过程

活动一 地球村的邻居

1、不看地图让学生说说我国周边有哪些国家。让学生记录自己的答案,并让他们看地图确认周边国家,指认它们的地理位置。

2、小组活动。让学生在地图上找到我国的位置,再看看我国的周围都有哪些邻居。各小组汇报找到的国家,在班级内交流。师生共同确认。

3、让学生在84页的方框中,写出周边国家的名称。

4、小游戏| 2人为一组,1人说我国周边的某一方位,1人说这一方位的周边国家。

活动二 有趣的国名和别称

和我们每个人的名字一样,国名和别称也有其内在的含义。让我们一起去了解一下这些有趣的国名和别称。

1、老师讲讲新加坡名字的由来。

2、学生小组内交流自己知道的周边国家有趣的国名和别称。(可讲书上内容,也可讲课外内容)

3、讨论:你从这些有趣的国名和别称中发现了什么?(这些国名和别称的含义,有的与它们的地理位置有关,有的和它们的宗教信仰有关。)

活动三 我给它们起别称

1、让学生认真看86页内容,根据这些国家的信息,找出其特征,并用一句话概括。起别称。

2 、说说你给其他周边国家起的别称,说说理由。

3、教师总结。

第二课时

风格迥异的文化习俗

教学目标

1、能够借助资料、事实,了解不同国家的生活习惯、文化习俗与其历史渊源、地域环境的关系。

2、通过比较发现周边国家与我国文化的共性和差异性。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课件:学生收集自己熟悉或喜爱的邻国的有关资料。

教学过程

活动一 去邻居家瞧瞧

师:上节课,我们已经认识了我国周边的一些主要国家,初步了解了这些国家的主要特征,这节课,就让我们到邻居家去瞧瞧吧,使大家对它们有更深的了解。

1、按不同的国家,把学生分成若干组。

2、深入探究。师:你们想了解邻国哪些方面的文化习俗呢?

生从建筑文化、服饰文化、饮食文化……方面进行探究。

3、填写表格。

4、从这些文化习俗中你发现了什么?

活动二 我是小导游

师:下面,我们就请各组的小导游带我们到各国去参观吧!小游客们可提出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导游们可要热情地解答呀!

1、各组展示表格、图片,并进行介绍。

2、解答大家提出的问题,让学生了解各国的文化习俗与物产、历史、地理环境的关系。

活动三 参观有感

1、学生交流参观后的感受。

2、这些国家的文化习俗有没有与我们国家相似的地方?

总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周边的国家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习俗,它们折射出东方文化的丰富多彩。同时,我们也看到,不同国家的文化习俗之间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自古以来,我国都与周边邻国和睦相处,友好往来,下节课,我们学习有关这方面的内容。

第三课时

题:与邻居的交往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知道我们与邻国之间要友好交往、和睦相处、共同发展的重要意义。

2、让学生体会到中国对外交流与合作源远流长。

3、启发学生进一步了解邻国之间的交往与合作,深刻影响着彼此之间的政治、经济、文化等,从而推动了邻国之间各个领域的发展。

教学准备

了解各国的民俗风情(提示:从建筑、服装、饮食、文化等方面选择内容),收集了解身边的人、事、物有哪些和邻国交往有关,准备我国古往今来与邻国交往的故事。

教学过程

活动一 谈话激趣(略)

让学生从中初步感受到我国与邻国友好交往、和睦相处、共同发展的重要意义。

活动二 邻国互访活动

1、分小组开展互访交流活动。

每个小组选一个自己熟悉或喜欢的国家,扮演这个国家的“公民”,并采用多种形式将这个国家的风土人情展示出来,向其他小组的学生介绍自己所在的国家。(提示:可以从建筑、服装、饮食、文化等方面选择内容,确定特色)

2、参观出访。

各小组可以在“导游”的带领下前往自己想去的国家“参观访问”,并向所在国家的“人民”(其他小组成员)提问。所在国家的“人民”对来访参观的“外国朋友”要表示热情接待,对来访者主动介绍自己所在国家的情况。

3、交流展板。

各小组将自己收集准备的资料制作成一张较大的图文并茂的交流展板,相互交流。

活动三 古往今来的邻国

1、用故事会的形式我国古代与邻国间交往的故事。

2、从文字、建筑、节日习俗、围棋等方面寻找我国与邻国的相似之处。

3、新闻调查。

1)通过电视、阅读等各种渠道了解我国与邻国友好往来的信息

2)思考:这些友好往来对我国与邻国有哪些好处?(学生各抒己见,教师相机引导总结)

活动四 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使我们认识到了邻国之间的交流与和睦相处有利于共同发展,邻国之间的关系是一种共生共存的关系。

2 环球旅行去

第一课时

神游埃及金字塔

探秘古玛雅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初步了解世界主要的文化遗产——埃及的金字塔、神秘的玛雅文化,感受人类文明的古老和神奇及其所蕴涵其中的聪明智慧。

2、引导学生在对世界著名文化遗址的了解和探究过程中,激发学生对世界文化的兴趣。

教学准备

布置学生初步了解金字塔、玛雅文化。

教学过程

活动一 出示比赛规则

1)在课前,老师布置大家或去了解我们比较熟悉的金字塔,看有没有新的发现;或深入丛林,寻找失落的玛雅文化。你们完成了吗?

大家最喜欢男女生比赛了,今天的汇报交流形式就是一场比赛!课前做了准备的同学,现在是你们为自己的那一方增添光彩的时候;因为种种原因没有做准备的同学,你们更要关注比赛,看热闹不是关注,能从倾听中提出自己的问题进行深层的思考,就是一种关注,能从中感受神秘的世界历史文化就是一种关注。

2)全班同学拿出草稿本,当老师把赛题公布后,大家在本子上简单写出答案,并举手示意,点最先完成的十个同学起立,公布答案以后,对的同学到黑板上在“男生”栏或“女生”栏加分。

如果有泄露答案、偷看他人答案等现象的,就在“男生”栏或“女生”栏减分。

活动二 以比赛的形式初步了解金字塔和古玛雅文化

1)我们通常说的金字塔在一个国家的首都近郊,是哪个国家,首都叫什么?

资料参考:金字塔位于:非洲埃及的首都开罗近郊

2)金字塔的形状为巨大的四方锥体?三方锥体?还是六方锥体?

资料参考:金字塔的形状四方锥体。在阿拉伯文,它意为“方锥体”——方底、尖顶的石砌建筑物。由于从四面看都呈等腰三角形,很像汉字中的“金”,所以,中文形象地把它称为“金字塔”。

3)建筑金字塔是干什么用的?

金字塔是古代埃及埋葬法老的陵墓。法老死后制成木乃伊,安放在人形棺中,置于金字塔内,希望法老在死后其灵魂有一个载体与归宿,以便在阴间继续生活。修建金字塔也是为了宣扬法老至高无上的权利。

4)在埃及境内已发现的110座金字塔中,哪一座是现存规模最大的金字塔?

资料参考:位于埃及首都开罗西南约10公里吉萨高地的祖孙三代金字塔——胡夫金字塔、海夫拉金字塔和门卡乌拉金字塔是最古老的金字塔。其中,胡夫金字塔是现存规模最大的金字塔,被喻为“世界古代七大奇迹”之一。出示图片:(略)

5)胡夫金字塔距今大约多少年的历史?

资料参考:建于埃及第四王朝第二位法老胡夫统治时期,约公元前2670年,距今4600多年。

6)胡夫金字塔底边长23230

底边原长230米,由于塔外层石灰石脱落,现在底边减短为227米。

7)胡夫金字塔高多少呢?

资料参考:

原高14659米,因数千年的风化,顶端剥落,它现高137,相当于一座40层摩天大楼,在法国的埃菲尔铁塔出现以前,它一直是地球上最高的建筑物。

8)胡夫金字塔的塔身由大小不一的巨石组成,23万块?230万块?

资料参考:230万块!每块重量在15吨至160吨,石块间合缝严密,不用任何粘合物。如把这些石头凿成平均一立方英尺的小块并排列成行,其长度相当于地球周长的23

9)在埃及著名古迹中,与金字塔同为古埃及文明最有代表性的遗迹是什么呢?

资料参考:

比胡夫金字塔仅低3的第二大金字塔是哈佛拉金字塔,狮身人面像——又译“斯芬克斯”,坐落在哈佛拉金字塔近旁,是埃及著名古迹,与金字塔同为古埃及文明最有代表性的遗迹。像高21,长57,耳朵就有2长。除了前伸达15的狮爪是用大石块镶砌外,整座像是在一块含有贝壳之类杂质的巨石上雕成。由于它状如希腊神话中的人面怪物斯芬克斯,西方人因此以“斯芬克斯”称呼它。出示图片:(略)

10)狮身人面像为什么把“狮身”和“人面”结合在一起呢?

资料参考:

面部是古埃及第四王朝法老——即国王海夫拉的脸型。相传公元前2611年,夫拉到此巡视自己的陵墓——海夫拉金字塔工程时,吩咐为自己雕凿石像。工匠别出心裁地雕凿了一头狮身,而以这位法老的面像作为狮子的头。古埃及人崇拜狮子,他们认为狮子是力量的化身。狮身加上法老的头像,则是智慧加力量的象征,狮身人面像实际上是古埃及法老的写照,同时这种奇特的形象也符合了古埃及人认为法老既是神又是人的观点。

11)狮身人面像,特别是胡夫金字塔被称为是人类建筑史上的奇迹,一个难以置信的奇迹,为什么这样说?雄伟壮观!在茫茫沙漠中,突然出现如此巨大的石头建筑,从四千六百多年前一直到一百多年前,它雄踞地球,成为世界最高的建筑物,让人产生一种敬畏的心理。

过渡语:

12)(出示地图略)同学们仔细看图,你可以发现玛雅文明发源、兴盛于哪个洲?

中美洲。

13)看P95帕伦克宫殿遗址图片,请同学把搜集的最能体现玛雅文化的有关帕伦克宫殿遗址文字读出来。

资料参考:

14)看P95奇琴伊萨金字塔图片,说说自己的发现。

蓝宝石般明净的天空下,外貌既惊且险的一座座拔地而起的金字塔刺破林莽的密网,在绚烂的热带阳光下遥遥相对,熠熠生辉。

“羽蛇神”库库尔坎由奎特查尔凤鸟羽毛和响尾蛇组合而成。它是玛雅人心中信奉的神。

15)奇琴伊萨有一个被称为“螺旋塔”的天文观象台。在此,玛雅人观测到哪些天文现象呢?齐读P95相关文字。

16)古老的玛雅人(古印第安人)给我们带来了震惊,也留下疑云:金字塔神庙停止了施工,正在建设的寺庙群工程中断,后来,玛雅人最后一个城市,也停下了已修建过半的石柱……数以百计的城邦突然被纷纷遗弃,那些繁华的都市几乎在同一时期一一湮灭,瞬间荒芜。未留下任何解释,辉煌的古典期文明匆匆降下帷幕,一出波澜壮阔的历史剧戛然而止。那些创造了无数神奇的玛雅人,迁徙到了荒野,散入丛林,不知所终。再没一个人回来。他们走了,却把一个千古谜题留给了后世。玛雅人为什么弃城而去?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

(火山爆发?地震?飓风?瘟疫?还是农民起义?内战频仍?外敌入侵?商路转移?……)

活动三 小结男女生比赛情况,宣布比赛结果

活动四 总结

1、出示网址:

上面的网址是老师查找资料的两个主要来源。大家可以从中了解更多的关于金字塔、玛雅文化的相关信息。(出示图片略)

2、这些文物、那些遗迹,展示了千百年来人类的智慧,也给我们留下了无限的想象空间。在人类的文明史上,还有许多人类之谜,有兴趣的同学还可以在课下继续关注。

第三课时

到维也纳听音乐

教学目标

1、知道维也纳是奥地利的首都,会在地图上查找维也纳的位置,通过西方音乐精华和创作渊源认识、了解维也纳。

2、能从图片和文字以及搜集的信息中感受维也纳深厚的音乐文化底蕴及其作为世界音乐之都的价值和意义,感受音乐艺术之美,感受伟大音乐家的人格魅力。

教学重难点

认识维也纳在世界音乐发展史的特殊地位。

教学过程

活动一 激趣导入

1、谈话:同学们,在西欧有许多历史悠久的特色城市。今天我们要“游览”的这座城市,在世界文化中有着怎样的特殊性呢?让我们先从音乐中来感受和体会。(欣赏音乐《维也纳森林的故事》,35分钟。)

2、乘着音乐的翅膀,张开心灵的眼睛,谈一谈:你听见了什么?看见了什么?有什么感受?

3、关于这首乐曲,你知道什么?想了解些什么?

活动二 互动探新

1、初步感知:

1)你还听过哪些外国名曲?(《月光奏鸣曲》、《蓝色多瑙河》)

2)知道哪些外国作曲家的故事?(贝多芬)

2、探索音乐家:

1)贝多芬是德国人,却在维也纳度过了大半生,死后葬在维也纳。

2)贝多芬是海顿的学生。海顿是被称作交响乐之父。音乐神童莫扎特也自称是海顿的学生。施特劳斯被称作圆舞曲之王。海顿、莫扎特、施特劳斯都是奥地利人,他们在维也纳创作了大量的音乐作品。为维也纳积蓄了深厚的文化底蕴。

3)这些著名的音乐天才去世后都葬于维也纳。他们的墓地鲜花常新。每年都有来自世界各地的人们前往凭吊和缅怀。

4)神童的故事:教材P98莫扎特有高尚的人品。

3、探索维也纳(方法同上)

1)说一说:在你的心目中,维也纳是怎样的一个地方? 是奥地利首都(图上查找出),是伟大音乐家辈出的地方。

2)议一议:为什么维也纳是音乐家云集之地?(看教材)

是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周围峰峦环抱,城郊有大面积林木。位于多瑙河港口。山青水秀,地灵人杰。音乐节——欧洲音乐的最高水平,歌剧院——世界公认一流,音乐圣殿的象征

3)能在维也纳“金色大厅”演出是全世界艺术家们梦寐以求的愿望,你知道我们中国有哪些艺术家实现了自己的愿望?(歌唱家宋祖英、谭晶,还有古筝演奏家王冬婉等)

活动三 延伸拓展

1、如果你有一天去了维也纳,你最想做的一件事是什么?

2、欣赏名曲《蓝色的多瑙河》《摇篮曲》《小夜曲》

3、课后上网查询你最喜爱的音乐家的代表作

板书:

维也纳

音乐之都——音乐家的摇篮

——欧洲最高水平

——世界一流

第四课时

漫步国际大都会——纽约

教学目标

1、会在地图上查找纽约的位置。通过典型的移民文化缩影——纽约(人种、语言、金融等),了解世界文化的多元性、国际性。

2、从国际大都会的特点中感受文化间的交融。

教学重难点

多角度了解国际大都会的特点和纽约城市特点体现出的文化交融。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相关的图片和信息

学生对美国进行了解

教学过程

活动一 谈话导入

1、同学们知道联合国总部所在地吗?

2、关于纽约,你们都有哪些了解?

今天的旅游地是纽约。

活动二 互动探新

1、视频感知

1)在地图上找到纽约

2)你对它有些什么了解?(交流信息)为什么称纽约为国际大都市?(引导归纳)

是美国第一大城,也是美国最繁华的城市。濒临大西洋、深水良港、冬季不冻;铁路、公路网稠密;有肯尼迪国际机场。交通便利,是美国最大经济中心和世界金融中心。良好的地理位置与便利的交通,海纳百川、有容纳大的胸怀,各国人民共同创造了纽约的繁华。

2、移民文化(方法同上)

1)漫步时代广场,你会遇见什么?见到不同肤色人种,听到不同语言的声音,读到六十多种语言出版的报纸……

2)走进华尔街,你会看到什么?世界各地知名的银行,世界各地的证券公司,40多万“外国人”在此工作……

3)游览曼哈顿区,又会看到什么?在联合国总部可见到一百多面不同国家的国旗。

4)自由女神塑像:雕塑移民

活动三 延伸拓展

1、你喜欢纽约的什么地方?

2、你还喜欢(知道)美国的什么地方?(迪士尼乐园)

3、课后看一部迪士尼动画片。

板书

纽约——国际大都会

移民文化 (肤色、语言、报纸)

金融中心 (经济国际性)

自由女神 雕像移民 文化交融

3 文化采风

第一课时

多彩的节日

教学目标

1、知道世界各国都有自己的民族信仰、风俗习惯、和节日习俗。初步了解对世界影响较大的几个主要节日及其文化内涵,并从中感受人类文化的传播及其传承与发展.,感受文化的多元性.

2、了解一些国家或民族在风俗风情、生活习惯及礼仪上的不同,懂得对不同国家的生活习惯,不同的文化习俗持宽容、欣赏和尊重的态度。

3、能够借助资料在分析比较中发现不同国家、地域之间的人们的生活特点与他们的生活环境之间的关系,学会联系发展地认识一个国家。

教学准备

教师:1、世界地图一张2、空白卡片若干。3、有条件的准备狂欢节、圣诞节的精彩片段

师生共同准备:1、收集有关世界著名节日的图片或饰品,了解各地节日的时间及其意义,以及与节日有关的历史、传说或者风俗习惯。2、了解不同国家的礼仪。

教学过程

1、教师导言

同学们都喜欢过节日,课前我们大家都收集了自己感兴趣的一些国家的著名节日的资料,将感兴趣的节日写在空白卡片上。同学们在小组里互相说说吧。(小组交流)

2、(出示世界地图,贴在黑板上)教师示范性的介绍感恩节

在地图上相应的国家贴上有感恩节的卡片,初步使学生了解有关的知识,并邀请对感恩节很有兴趣的同学上台补充。

3、各组分别介绍自己感兴趣的节日

同学之间如有了解更全的上台补充。各国的节日、与之有关的传说,历史故事或者相关的文学作品,著名的文艺节目等等方面给予引导。

对生成的话题教师要把握。如:对日本的望月节、韩国的秋夕想想和中国的什么节相似?介绍桑巴舞的时候请看过或学过的同学表演,感受节日的快乐。有录像的教师可以放相应的片段。

4、发现与探究

通过大家对这些节日的了解你们有什么发现?

思考:不同的国家或民族节日习俗有着很多的不同,他们都表达了人们怎样的愿望呢?

5、教师总结

这些有趣的节日反映了各国人民不同的文化,他们互相影响,相互传承,但是却表达了人们共同的愿望幸福、美好生活的热爱。

第二课时

礼仪中的文化

教学目标

1、通过了解一些国家的见面礼仪、饮食礼仪、馈赠礼仪,认识文化习俗的差异性,从而拥有多元文化观。

2、尊重和理解不同的文化习俗,初步具有开放的国际视野和多元的思考问题的能力。

教学准备

教学过程

1、情景创设,了解礼仪文化

A2008世界各国的代表团在北京相聚,你能根据代表们的见面礼仪方式判断他们是哪国人吗?

B、思考:当遇到与我们不同的见面礼时,我们应该怎么办?

C、该吃午餐了,各国代表分别进入了中餐厅(学生演)西餐厅(教师演)他们就餐是否讲究了用餐礼仪呢?评一评,议一议。

2、你们还知道哪些就餐礼仪

1)议一议:不同的饮食礼仪和什么有关?

2)离别时,各国代表依依不舍。各国人们在馈赠礼物时又有哪些礼仪呢?馈赠礼仪的情景表演。

3)、思考讨论:馈赠礼品时我们应该“入乡随俗吗”?小组讨论,谈自己的想法。

3、我们一起找一找

让我们一起找一找,看看各国礼仪表达方式有什么不同,有哪些值得我们学习?

第三课时

世界风情画

教学目标

1、通过图文,让学生感知生活在地球上不同地方的人们在衣食住行及生产劳动中所体现出的各自特点。

2、启发和引导学生去学习探究不同地区的人们的生活特点及其与他们生存环境的内在关系。

教学准备

师生共同收集整理世界各地人们有特色的日常生活和生产劳动文字资料和图片资料,以及世界各地人们在生活和劳动中发生的事情和趣闻。

教学过程

活动一 游览世界风情画廊

1)根据教材第108—109页中的范例和问题提示,收集整理世界各地人们有特色的日常生活和生产劳动文字资料和图片资料。如衣食住行及生产劳动各方面的差异;

2)以“游览世界风情画廊为活动主题,在全班进行展示交流,鼓励学生主动展示介绍自己收集的文字图画,当一次小小解说员;

3)有条件的学校,教师还可以把自己收集到的影像资料给学生播放,使其有更为直观的感受。

活动二 倾听世界神奇故事

在初步了解了不同国家和地区人们在衣食住行及生产劳动方面的差异之后,师生共同讲讲自己知道的世界各地人们在生活和劳动中发生的事情和趣闻。如介绍印地安人的生活劳动、北极地区生活的人们、神奇的非洲人种及他们的生活方式,通过故事交流,让学生更进一步了解世界各地人们的日常生活呈现出的多彩风貌。

活动三 探究世界无穷奥秘。

在考察了解的基础上,结合课文中的活动提示,引导学生围绕教材中的范例研讨以下问题。

1)阿拉伯人的住房为什么这么奇特?因纽特人居住在冰屋里会冻坏吗?他们现在还住在冰屋里吗?

引导学生讨论:我们生活的地方为什么没有这样的房屋?在他们生活的地方是否能修建像我们这里一样的房屋?为什么?

2)不同地区国家人们的生活特点与他们的生活环境有什么关系呢?

可以让学生畅所欲盲,根据不同的看法分成不同的小组。在讨论的过程中,教师应注意引导学生从不同侧面进行思考。可以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思考,由此让学生更加深切地感受和体会到,正是因为文化和地域及生活环境存在着差异,世界各地人们的日常生才会呈现出如此多姿多彩的景象

文化采风——礼仪中的文化

教学目标:

1、通过展现一些国家的见面礼仪、饮食礼仪、馈赠礼仪等,展现了世界各民族不同的生活方式和文化习俗,使学生拥有一种多元的文化观,认识到文化习俗的差异性,从而去尊重和理解不同的文化习俗。

2、引导学生了解更多的国家和民族在生活方式及礼仪习俗上都有什么不同,并能以地理环境、生活习惯、文化观念等诸多方面的因素去看待和分析问题。

3、使学生初步具有开放的国际视野及多元的思考问题能力。

教学重难点:

1、使学生拥有多元的文化观,认识到文化习俗的差异性,尊重和理解不同的文化习俗。

2、注重培养学生调查研究的能力。

教学准备:

课件、小礼物、照相机、学生课前调查小资料、礼仪卡片

一、情景导入:

1、情景创设:

师:同学们,随着新世纪的到来,我们的祖国正在不断的进步发展,我们的生活质量也得到了不断的提高,电话,手机等高科技产品已进入了千家万户。你们会打电话吗?那我就出题考考你们?

请看屏幕,有三个选项,

A、给同学打电话问作业。B打错电话。C、给餐馆电话叫外卖。

任意选择一个情景进行表演。

点评:对于他们的表演,你认为好在什么地方,不好在什么地方。

师小结:刚才同学们所注意到的就是电话礼仪。

2、什么是礼仪呢?礼仪中又包含哪些文化呢?

师小结:电脑(出示字幕,语音)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透过不同的礼仪来了解不同国家的不同文化,一起来学习《礼仪中的文化》

二、新授课

各国的礼仪

师:课前,老师请同学们进行搜集有关礼仪方面的资料,你们找到了吗?

先请同学们互相交流,待会请同学介绍。表现最好的小老师,还将会得到老师的一份神秘礼物。(学生小组交流。)

(一)见面礼

师:谁第一个来当小老师呢?

师:见面礼仪。世界上最流行的见面礼是——握手¬¬¬¬¬,同学都知道?那谁上台来表演下?

1、握手礼:上台表演握手礼。对于握手礼,同学们有什么想了解的吗?可以提问!

2、除了握手礼外还有什么见面礼,谁来介绍一下?

师:同学们知道的可真多啊。老师也准备了,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看看美丽大方的公主如何接见外宾。(录相)

3、师:这么多不同的见面礼,如果我们遇到了,应该怎么办呢?

小结:入乡随俗,还对方同样的礼节。

4 师:现在我们班上来了个国际友人,大家鼓掌欢迎。师模拟

师:你知道是哪个国家的吗?入乡随俗,还同样的礼节,真不错,学以致用了!!

师:接下来我们一起了解饮食礼仪。

(二)饮食礼仪

1、师:在小老师们介绍之前呢,先请同学们看段录相。

2、师:看完了,你有想说的吗?生点评:

3、师:好的,现在该小老师来发挥了,介绍你所了解的一些有趣的饮食礼仪吧。

4、师:说的真有意思,咦,为什么会出现这么多不同的有趣的饮食礼仪呢?

师:那面对不同的饮食礼仪,我们应该怎么做呢?

过渡:见面、饮食礼节我们都要入乡随俗,那馈赠礼品呢?

(三)馈赠的礼仪

1、请小老师讲解有关馈赠的礼仪。

2、评选最优秀的小老师。(老师送一个帽子。小博士给大家行个礼。)

三、回到身边的礼仪

1、师:刚说了那么多国外的各种礼仪,那我们的身边有哪些礼仪?

2、这堂课中,我们同学做得怎么样呢?

3、师:文明礼仪应该从身边一点一滴做起,同学们,你记住了吗?

四、课堂总结、延伸

1、这堂课你学会了什么?

2、制作礼仪卡

3、课后延伸,信息点击。

科学带给我们什么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