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基因在中国 - 中国转基因现状

发布时间:2012-05-30 22:14:26

中国转基因作物现状

201013020427杨艳艳

摘要:上世纪八十年代,转基因烟草开始在中国种植,迄今为止,中国已有20年转基因作物种植历史当前,全球转基因作物研发和产业化迅猛发展,中国也紧随其后,商业化的转基因作物种植铺展开来。与此同时,公众对转基因作物的质疑不断,公众要求去转基因化的呼声也愈来愈高。转基因作物是否就如专家所说的那样对人体、环境有益而无害?

关键词转基因作物中国;现状

21世纪伊始,作为生物革命前沿的转基因农作物日益成为全球化进程中的热点与焦点问。围绕着转基因技术及产品的讨论与争端,诸如进出口贸易、生物安全、食品安全、知识产权等一系列问题,不仅频频出现在科技、经济领域,也成为政治、社会领域中纷争不断的话题。转基因技术被视为一种全球化的生物技术革命,而它在不同的国家,因各自不同的政治体制、社会构成与文化传统,又遭遇不同的市场反映。有着不同的命运。

而在中国,转基因农作物不断遭到质疑。跨国企业的垄断,转基因作物对环境,人类健康的危害等问题一直是人们热议的话题。本文将对转基因作物对中国所带来的一些问题进行探讨。

1 我国发放安全证书的转基因作物种类

1.1已发放安全证书的转基因作物种类

截至目前为止,我国已为7种转基因作物发放安全证书这7种作物分别是耐贮藏番茄、抗虫棉花、改变花色矮牵牛、抗病辣椒(甜椒、线辣椒)、转基因抗病番木瓜、转基因抗虫水稻和转植酸酶玉米。此外,还批准了转基因棉花、大豆、玉米、油菜等4种作物的进口安全证书。除批准了棉花的种植外,进口的转基因大豆、玉米、油菜用途仅限于加工原料。

然而发放转基因生物安全证书并不等同于允许商业化生产。按照《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和《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办法》等法律法规规定,转基因水稻和玉米获得安全证书后,还要根据国家品种审定法规的规定,首先进行严格的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达到标准的才可获得品种审定证书之后,相关种子企业还要通过严格审核才可获得转基因作物种子生产许可证和经营许可证,方可进行种子生产经营。需要特别指出的是,转基因粮油等主要作物的品种审定不同于普通作物品种审定,有关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必须在严格可控的条件下进行。

1.2我国已批准商品化的转基因作物

目前我国政府已经批准棉花、西红柿、烟草、牵牛花四种转基因作物进行商业化生产。

而《北京农业》在其2007年12月上旬的期刊中报道:“从8 月7 日在中国农科院召开的植保(中国) 协会转基因作物研讨会上传来消息, 目前我国政府已经批准抗病毒木瓜、抗病毒番茄、耐储藏番茄、抗病毒甜椒、抗病毒辣椒等5 种转基因食品作物进行商业化种植生产。

2 我国转基因作物种植情况及分布

2.1转基因棉花的种植

2.1.1 转基因棉花的种植情况

中国第一代抗虫棉系1997从美国孟山都公司引进的“转基因抗虫棉33b”。10多年来,经诸多科研部门的“吸收消化再创新”,至今已衍变出数百种之多。除新疆因政策限制外,转基因棉花已被全国其他主要产棉区广泛种植。截至目前,中国棉农使用的基本上是国产的转基因棉花种子。

2.1.2转基因棉花所出现的问题

以下是《21世纪经济报道》2009年9月30日题为《转基因棉引发减产之忧部分报道:

普遍的反映是:2001-2004年,种植转基因棉花的确带来好处:一是农药使用量下降,二是种植成本下降,三是亩产总量上升。

“小虫成大灾。”黄海农场农科所副所长宋春莲向本报表示,在农场,“近几年盲蝽蟓成为危害棉花的第一大害虫”,用药量因此猛增。

与农场的高效化种植对虫害的感受不同,转基因棉花带来的、困扰分散种植棉农最大的则是病害——这以黄萎病(棉农称为“瘟病”)为首。

承泓良表示,转基因棉花目前面临两大问题,进入了发展的“瓶颈”:一是新基因来源范围越来越窄,虽然品种繁多,但核心的抗虫基因来源狭窄;二是推广后对棉田害虫生态种群的影响研究没有及时跟进,导致了次要害虫的大爆发。

薛的主要结论认为:一,转基因棉花对棉铃虫确实有效果,但刺吸式害虫反而增加,并且在长江流域对棉花蚜虫等害虫基本没有效果;二,对病害没有效果,尤其是黄萎病已年年加重,成为主要的危害棉花的病;三,对棉农经济收入的增加有限,黄河流域稍好,但长江流域不增反降;四,抗虫基因单一,棉铃虫对转基因棉花的抗性年年增加等。

2010年5月14日.Science杂志网络版刊登了中国植物保护学会理事长、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所长吴孔明研究员科研团队的研究论文Mirid Bug Outbreaks in Multi—pie Crops Correlated with Wide——Scale Adoption of Bt CottonChina(Bt棉花种植对盲蝽蟓种群区域性灾变影响机制)研究人员花了12年追踪观察我国华北地区商业化种植的Bt棉花(转Bt基因抗虫棉)。研究表明,Bt棉花大面积种植有效遏止了棉铃虫,化学农药使用量显著降低,却给盲蝽蟓的种群增长提供了温床,致其暴发成灾。而受盲蝽蟓虫害冲击的,还有梨、枣等多种作物。

根据绿色和平的报告,室内观察和田间监测都已证明,棉铃虫对转Bt基因棉可产生抗性。试验室汰选抗性棉铃虫的试验表明,连续饲喂转Bt基因棉至17代,转基因棉对棉铃虫的抗性下降至30%,当饲喂至40代以上,棉铃虫的抗性指数增加1000倍。另外,棉铃虫的寄生性天敌种群数量大大减少;棉蚜、红蜘蛛、棉叶蝉等次重要害虫有可能取代棉铃虫,为棉花带来新的威胁;而抗虫棉对棉铃虫的抗性表达亦不平均,农民仍须打药。

2.2 转基因木瓜的种植

2.2.1 转基因木瓜的种植情况

农业部于2006年批准了华南农业大学研发的抗木瓜环斑病毒转基因木瓜,而该品种只被允许在广东省商业化种植,审批号为农基安证字(2006)第001号,有效期为2006年7月20日至2011年7月20日。这意味着:这种转基因木瓜只能在广东省境内种植,任何超过地域和时间限制的种植均为违法行为。

而根据绿色和平于2009年2月至3月间,在北京、上海、广东和香港四个地区购买了木瓜样品,送至独立的国际权威检测机构进行转基因成分检测。结果显示,各地所销售的国产木瓜均为转基因木瓜,仅有沃尔玛超市北京知春路分店所销售的菲律宾进口木瓜为非转基因木瓜。详细情况见下表1。

表1:京沪穗港四地木瓜转基因成分检测结果

注:检测结果“阳性”表示该样品含转基因成分

为了解广东省以外地区是否存在非法种植转基因木瓜的情况,绿色和平于2009年4月,在海南三亚市与海南乐东黎族自治县的农场进行实地取样,送至独立的国际权威检测机构进行转基因成分检测。在海南乐东九所镇和三亚市的实地采访得知,当地农场所种植都是所谓的“抗病品种”,绿色和平工作人员怀疑实为转基因木瓜。检测结果证实,所取样的三个农场种植的木瓜均为转基因木瓜。结果证实海南存在转基因木瓜非法种植,而且很有可能已经流入食物链。详细情况见下表2。

表2:海南两省木瓜种植基地转基因检测结果

注:检测结果“阳性”表示该样品含转基因成分

2.2.2 转基因木瓜的相关背景

1998年,世界上第一批商业化种植的转基因木瓜出现在美国夏威夷。这种转基因木瓜转入了一个抗木瓜环斑病毒(Papaya Ringspot virus, PRSV)的基因,目的在于使木瓜对这种病毒产生抗性。但是,这种转基因木瓜却通过基因漂流使其他品种的木瓜受到了基因污染,由于污染面积大,造成当地的有机木瓜种植业遭到了严重的损害。而夏威夷的整个木瓜种植业也因此受到影响。作为夏威夷木瓜主要出口国的日本拒绝批准这种转基因木瓜的进口申请。根据2006年的数据,与1998年相比,夏威夷木瓜的种植面积下降了28%,平均每户农民每千克木瓜收入减少了35%

同时,科学研究显示转基因木瓜可能会导致过敏反应,为抗病而导入的外源基因会产生一种蛋白,这种蛋白与可能导致过敏反应的蛋白非常相似。需要更多的研究以确保转基因木瓜的食品安全性[3]。从1998年开始,美国政府一直游说日本政府批准这个转基因木瓜品种的进口,但是日本政府一直担忧转基因木瓜的食品安全性,并要求美国政府提供更多的证据证明其安全性,到目前为止日本政府还是认为这个转基因木瓜的食品安全性值得怀疑。鉴于转基因木瓜食品的安全性尚未定论,日本政府至今一直未批准美国转基因木瓜的进口许可。

3 外来转基因作物

3.1 外来转基因作物种

截至目前,经安委会评审,农业部已先后批准了转基因棉花、大豆、玉米、油菜四种作物的进口安全证书,除棉花外,其余进口作物用途仅限于加工原料。

3.2 外来转基因作物相关资料

3.2.1 转基因大豆

黑龙江省,世界大豆的原产地、中国大豆的主产区(占国内大豆产量50%),黑龙江是我国主要的大豆生产基地,也一直是中国大豆出口的主要供应地,大豆出口鼎盛时期,出口量近百万吨。对食品营养性和安全性最为挑剔的日本,更是黑龙江省大豆出口的主要市场,上世纪90年代前,黑龙江大豆是日本食用大豆的主要原料,每年的出口量都在30万吨左右。

转基因大豆是总部位于密苏里州圣路易斯的孟山都(Monsanto)公司1994年研制成功的。它又名抗“农达(Roundup Ready)” 大豆,是在高产大豆(该高产大豆种质资源来自中国上海)中导入从农杆菌中复制的一个基因而成。这种转基因大豆能够经受非选择性除草剂—— 草甘瞵的喷洒。草甘瞵是“农达”除草剂(该除草剂是孟山都公司的专利农药)中的活跃成分,能杀死传统大豆。因为抗“农达” 大豆(转基因大豆)能够免受伤害,因此,大豆及所有的杂草都可以喷洒“农达” ,这样既杀死了杂草又保住了大豆。1995年孟山都公司通过美国国家知识产权和专利保护法律保护和认可,拥有了这项世界上最大的转基因“大豆”专利。

随着中国国内对油脂需求的不断增加,中国进口转基因大豆数量不断增加。2002年以前,中国在转基因农产品进口方面未采取任何特定的管制措施,转基因农产品在以欧盟为代表的国家出口受阻之后,便将出口目标转向对转基因农产品没有限制进口的发展中国家,中国转基因大豆进口量激增。2009年l0月至2010年9月大豆累计进口4389万吨,比去年同期增加260/0,占世界总进口量的54%。进口大豆将占国内总压榨量的800/0以上。据统计,1997~2009年底,中国大豆进口量增长了3961万吨,年均增长率保持在25%左右,占世界贸易量的53.3%。2010年中国大豆进口5480万吨,同比增长28.78%;2011年中国进口转基因5600万吨,同比增长l1%,对外依存度高达8O%以上。

据分析,目前进口大豆占据国内市场的四分之三,而且还有进一步蚕食市场的倾向,目前美国的转基因大豆已占领中国大豆市场的80%。

被认为是国产大豆最后坚守者的九三油脂集团(下称“九三油脂”),还是动摇了。

面对常年开工率不足的状况,九三油脂正在计划将东北地区的非转基因大豆加工工厂进行改造和转型。九三油脂上属集团黑龙江农垦总局局长隋凤富证实,“九三油脂虽然不会卖掉东北的工厂,但是已经开始生产原先不是主业的玉米油和橄榄油。”

最后的守望者背影黯然。

虽然九三油脂对东北的工厂采取收缩策略,但是九三油脂在沿海使用进口大豆的工厂,效益十分客观。不仅如此,为了争取更多进口大豆的份额,九三油脂还在扩张海外渠道,“走出去”获得更多的进口大豆资源。

这与几年前田仁礼的呼声恰恰相反。5年前,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田仁礼对进口大豆侵占中国市场表示了担忧,同时认为进口大豆已经成为外资炒作和侵犯中国利益的工具。同时,外资正在通过参股中国工厂,打通进口大豆进入中国的渠道。

田仁礼的一再呼吁并没有改变国产大豆的颓势,2007年中国对进口大豆的依赖是60%,而到了2011年末,中国对进口大豆的依赖已经达到了80%。

这5年间,田仁礼自己的九三油脂也在沿海开设了3家油脂加工厂,以加工进口大豆为主。九三油脂也在与田仁礼一直反对的ADM等国际粮商之间进行合作。

2011年9月20日,黑龙江哈尔滨九三集团与总部位于伊利诺伊州的全球四大粮商之一的ADM公司签署了一份金额1亿美元的大豆销售协议,ADM将在2012年12月前向九三集团提供18万吨大豆,九三集团成为进口美国转基因大豆最多的企业之一。

(摘自《中国经营报》2012年3月26日)

3.2.2 转基因玉米

我国并未批准任何转基因玉米的商业化生产,然而违规商业化在转基因种子领域似乎无孔不入。据了解,多个已被农业部明令退出市场的转基因玉米品种,正在四川、辽宁、广西等省市大举促销。

根据2010年12月农业部发布的1504号《公告》,共有27个玉米品种被停止生产,并自公告发布起一年内彻底退出中国种子市场。知情人士透露,在这27个玉米品种中,“登海3686”“中农大4号”“中农大236”“铁研124”等品种都属于违规商业化的转基因玉米品种。

(摘自《新华每日电讯2011年04月08日

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7时15分报道,就在前天(21日),满载着6万1千吨美国玉米的塞浦路斯籍货轮“玛利亚号”抵达深圳,这是世界五百强企业中粮集团14年来首次大规模进口转基因玉米。长期以来,玉米在我国一直都是自给自足,但今年以来,我国从美国采购的玉米数量,比过去15年还要多,这使得很多人惊呼进口玉米将迎来“中国时刻”。

虽然中国已经给进口玉米掀开了一个口子,但是该不该进口,仍然存在激烈争议,而且两派的观点都是以“粮食安全”为主要理由。反对进口的一派以大豆为前车之鉴,强调避免玉米重蹈大豆覆辙关乎我国粮食安全和稳定;支持进口的一派则认为,利用国际上便宜的粮食平抑国内粮价波动,同样是维持粮食安全的重要举措。这真是考验决策者的一道难题,二者之间究竟如何取舍呢?

今年我国玉米价格水涨船高,已经到了历史的最高点。这个时候就有人提出,我国应该放开对玉米的进口来平抑现在玉米的高价。但是中央党校经济学教授韩保江表示,要保护农民的利益,中国就决不能放开对玉米的进口。

(摘自《中国广播网》2010年07月23日

大老鼠消失、母猪爱生死胎、狗肚子里都是水,此外,羊也出现异常情况。全国闻名的生猪集散地,很多村子的养猪业已经变得萧条。而这些出现异常的动物,几乎都吃过同一种玉米——先玉335。

美国国家科学院医学研究所食品与营养委员会高级项目主任安·雅克婷博士则给《国际先驱导报》分析,导致猪的生产出现问题,是因为它们食用了感染玉米赤霉烯酮(一种霉菌毒素)的玉米。她称,很多环境都会为玉米中的这种霉菌滋长提供最佳时机,比如在收割或运输过程中保温不当、种植期间、久旱不雨或阴雨连绵期间。除此之外,当玉米被害虫咬过或者上述原因,都会感染一种叫镰刀霉的霉菌。这些霉菌会导致猪生殖系统的紊乱,如早产、流产、死胎和发情周期异常。

不过,生猪养殖户们并不认同这些分析。他们告诉记者,自己用来喂猪的玉米并没有发霉,而且不可能四五年都发霉。毕业于山西农业大学的阳谷县兽医贺裕在当地行医几十年,如今他已70多岁,他说,从去年开始,他注意到该县猪流产、死胎的现象比以往增多,最近他连续接待了几位求助的农民。贺裕说:“猪出现这些情况是因为玉米发霉、细菌感染,或农药中毒引起,治疗这些病时需要对症下药。但是,农民反映他们的玉米并没有发霉、而且也没有发生中毒等情况。”这让贺裕感到困惑,对于未知原因引起的流产和死胎现象,他无法治疗。

贺裕向记者透露,向他求助的农民都反映了类似的情况:家里种了先玉335玉米。

而记者在采访中发现,这些出现异常的动物,也几乎都吃过同一种玉米——先玉335

《国际先驱导报》记者金微发自太原、晋中、榆树、北京 “你说美国人怎么这么好,给咱这么高产的玉米种?”站在一望无际的玉米地边,山西晋中农民杨成功经常有这样的疑惑。今年开春,他犹豫了很久,还是选择了先玉335,自己地里,只留出一亩种普通的玉米。

在杨成功所在的张庆乡,先玉335已经全境开花,根据本报记者调查的情况,有近80%~90%的玉米地种的是先玉335。

这个数字让山西种子站副站长侯流沙感到吃惊,她原本估计,山西只有40%~50%的田里种了先玉335,但先玉335的实际扩张速度已经超出她的预料。

从晋中到晋南,先玉335攻城略地,短短几年,已经占据了山西玉米的大半壁江山。

在吉林榆树,先玉335同样以令人惊讶的速度扩张。榆树市农业局相关人员透露,去年,榆树市约七成的玉米种植户种植先玉335。在整个东三省,这个数字也很惊人,有种业公司估计先玉335已经占据东北70%~80%的市场份额,榆树农业局的估计则是30%~40%,而中国农业大学植物遗传育种系教授王象坤则认为至少是50%。

农业专家张世煌曾在《农资导报》撰文指出,在全国春玉米区,2009年先玉335种植面积已达2400万亩,列全国玉米种子销售量的第二位;预计2010年将达3500至4500万亩,占全国玉米种植总面积的1/10。

根据中国农业部门的公告,先玉335是美国先锋公司选育的杂交玉米,其母本为PH6WC,父本为PH4CV,均为先锋公司自育。

后来在一位海外读者的协助下,本报记者终于在美国专利商标局的官方网站(www.uspto.gov)上查到了关于PH4CV的信息。

美国专利局网站截屏及中英文说明如下:

【网站原文】

United States Patent 6,897,363

Inbred maize line PH4CV

Abstract

An inbred maize line, designated PH4CV, the plants and seeds of inbred maize line PH4CV, methods for producing a maize plant, either inbred or hybrid, produced by crossing the inbred maize line PH4CV with another maize plant, and hybrid maize seeds and plants produced by crossing the inbred line PH4CV with another maize line or plant and to methods for producing a maize plant containing in its genetic material one or more transgenes and to the transgenic maize plants produced by that method. This invention also relates to inbred maize lines derived from inbred maize line PH4CV, to methods for producing other inbred maize lines derived from inbred maize line PH4CV and to the inbred maize lines derived by the use of those methods.

Inventors: Barker; Thomas Charles (York, NE)

Assignee: Pioneer Hi-Bred International, Inc. (Johnston, IA)

Appl. No.: 10/271,942

Filed: October 15, 2002

Current U.S. Class: 800/320.1 ;435/412; 800/275; 800/278; 800/279; 800/281; 800/298; 800/300.1; 800/301; 800/302; 800/303

Current International Class: A01H 5/10 (20060101); A01H 001/00 (); A01H 004/00 (); A01H 005/00 (); A01H 005/10 (); C12N 015/82 ()

Field of Search: 800/320.1,266,275,278,279,284,298,300.1,301,302,303 435/412

【中文翻译】专利号为6,897,363

PH4CV的“摘要”:(本专利指:)命名为PH4CV的自交系玉米;其植株和种子;为得到该植株而采取的栽培方式,不论(采用的方式)是自交还是杂交——以PH4CV玉米和它种玉米杂交所得杂交玉米种子和植株;自身基因物质中包含一种或多种被转入基因的玉米植株,其培育方法;以及用这种方法培育的转基因玉米的植株。本发明还涉及以PH4CV为源头的自交系玉米;培育另外自交系玉米的的方法,以及培育自交系玉米所用的本方法。

发明人:Barker; Thomas Charles (York, NE)

受托方:Pioneer Hi-Bred International, Inc. (Johnston, IA)

申请专利号:10/271,942

申请日期:2002年10月15日

现有美国类别:800/320.1 ;435/412; 800/275; 800/278; 800/279; 800/281; 800/298; 800/300.1; 800/301; 800/302; 800/303

现有国际类别:A01H 5/10 (20060101); A01H 001/00 (); A01H 004/00 (); A01H 005/00 (); A01H 005/10 (); C12N 015/82 ()

类别号\专利涉及范围\检索区(Fields of Search): 800/320.1,266,275,278,279,284,298,300.1,301,302,303 435/412

美国专利法规条款规定800/302为转基因农作物类别

【网站原文】

302 Insect resistant plant which is transgenic or mutant:

This subclass is indented under subclass 298. Subject matter wherein the higher plant, seedling, plant seed, or plant part is insect resistant and has been made via a transgenic method or a mutation step.

(1) Note. Transgenic means that new genetic information has become embedded into the germ line of the plant. A mutant plant is one wherein a change in the structure of the genetic material (i.e., the DNA base sequence) of the plant has occurred. Mutations result in heritable alterations in the genotype of the plant.

【中文翻译】302 转基因或基因变异的抗虫植物

此项为分类298之下的一个亚类,其高等植物的种苗、植物的种子或植株任一部分之生物物质皆具有抗虫特性,为先前通过某一种转基因方法或基因变异而获得的抗虫性状。

(1)注:转基因即指在一种植物的基因序列中嵌入新的基因信息。基因变异的植物指某一基因物质结构(如DNA碱基序列)发生改变的植物。突变可导致基因结构改变并可遗传至后代。PH4CV的类别编号包括“800/302”;在美国专利法的规定中,“302”即指“基因修饰”。长长的专利资料文件显示,PH4CV的开发包括了使用BT和HT转基因技术——这是用于商业化大宗农作物的仅有的两类转基因技术。

美国农业部在核准PH4CV品种的公告中指出,该品种的种植必须遵循“农作物保护法”的要求,例如,种子必须是新的、成分稳定的同代同样品种,未经批准不得使用子代作为种子使用;对转基因作物种植的要求包括“避难所”种植(在种植转基因玉米的农田里用一定比例的农田种植非转基因玉米,通常该比例为20%或更多),必须有农田生态及环境等各方面的跟踪监护(摘自《新华网》2010年09月21日

3.3.3 转基因水稻

在5月3日国务院邀请部分专家参加转基因主粮商业化问题座谈会之后,6月30日上午,农业部邀请中国农科院种业专家佟屏亚等业内人士,征询相关转基因农作物管理的意见和建议。

佟屏亚发言中表示,农业部官员多次重申“从未批准任何一种转基因粮食种子进口,在国内也没有准许任何转基因粮食作物种植。”但是,中国农田里早已经大片地种植转基因作物了,有“违规商业化”玉米,也有转基因水稻。

2010年农业部掀起种子执法大检查风暴,检查出的登海3686、中农大236、中农大4号等违规转商业化的基因玉米品种,由于问题涉及到李登海、戴景瑞等权威专家,农业部方面于2010年12月16日“低调”发布《公告》,要求违规转基因玉米种子“自公告发布满一年起,上述品种种子停止经营推广。”

佟屏亚表示,农业部发布《公告》之后,违规转基因玉米的相关企业和育种家却趁机进行大宣传、大返利、大减价、大促销,导致今年这些违规商业化玉米品种在四川、湖南、贵州、辽宁、吉林等省种植面积多达几十万亩。他感叹:估计今年至少又有几百万亩农田可能被“污染”了!

佟屏亚表示,目前,我国转基因水稻种子的销售渠道已经遍布南方十多个省,并已形成规模种植,农民将收获的转基因大米混在普通大米中进入流通市场,而部分市场上肆意流通的转基因稻米品种来源直指华中农业大学张启发研究团队。佟屏亚称,转基因水稻市场流通的情势较为严重。

(摘自《经济观察网》2011年7月6日)

不久前,湖南省岳阳市农业部门在辖区内进行了一次排查,目标是非法转基因稻种。结果让人大吃一惊:据了解,仅岳阳黄沙街镇三个村就查没共约3000斤的疑似转基因稻种。当地政府按农民购买价给与补偿;已经播种的也已铲除

之前的4月份,湖南省常德市农业局也部署了全市范围内的专项执法检查非法转基因稻种。据当时《常德日报》报道,至少有5个疑似转基因水稻品种从湖北流入常德,少数种子可能以试种的名义已经流入农户手中,具体品种有武汉惠华三农、武汉敦煌和武汉九环种业有限公司生产的两优363、两优036、两优818、赣两优6号和华两优1156。

排查之后,常德市农业局将“华两优1156”、“赣两优6号”两个样品送至湖南省农业厅检测。常德市农业局主管种子管理的总农艺师易宗云对本报记者称,目前检测结果尚未出来。他一再强调:“(疑似转基因稻种的)量并不多。”

从2005年湖北开始被曝非法种植转基因水稻以来,与湖北紧邻的湖南省湘北地区也开始出现非法转基因水稻的魅影。素有鱼米之乡的洞庭湖湖畔逐渐沦为转基因水稻的阴影地,无不让人担忧。至今为止,中国尚未进行转基因水稻的商业推广。

虽然在常德和岳阳,转基因稻种私下流转已经是公开的秘密。但是,在当地农业部门的排查之后,想再买到这些“抗虫稻”却并非易事。“最近风声太紧,我们店里没有抗虫稻卖。”本报记者所到的农资店店主基本都如此说。“抗虫稻”是当地对转基因稻种的俗称。

这些转基因大米最终流向了何处?由于今年在湖南省的转基因稻种已被当地查处,已无转基因大米的可能性。据NGO组织绿色和平往年的报告称,湖北2004年至少有950-1200吨转基因大米已经流入市场。2005年,售出的种子就达4.7万-5.8万斤,种植面积23500亩-29000亩,产转基因大米11750吨-14500吨。

中国农科院一位要求匿名的专家对本报记者说,现在老百姓对转基因安全的疑问这么大,农业部、转基因专家为什么不拿出实验数据?公开实验结果?对于国际上宣传的那些错误说法,比如各种各样的证明所谓转基因食品不安全的实验证据,科学家、农业部要正面反驳,把老百姓的疑问解释清楚。但“在这方面,专家和农业部官员做得很差。”这位专家说。

(摘自《经济观察网》2010年5月25日

转基因在中国 - 中国转基因现状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