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科系统质量控制内容及标准

发布时间:2020-03-14 09:01:13

一、内科系统质量控制内容及标准

(一)科室管理

1、严格执行医疗卫生管理法律、法规和规章。

(1)无非卫生技术人员从事诊疗活动。

(2)所有在科室执业的医师、护士均已注册。

(3)执业医师、护士无超范围执业。

(4)无虚假、违法医疗广告

(5)卫技人员与床位比例符合医院规定的要求

(6)护士与床位比例符合医院规定的要求。

(7)在一切医疗行为中无收受红包。

(8)在一切医疗行为中无收受回扣。

2、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和岗位职责。

(1)科室制定有健全的规章制度和各级各类员工岗位职责。重点是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的核心制度内容包括首诊负贵制,三级医师查房制度,分级护理制度,疑难病例讨论制度,死亡病例讨论制度,会诊制度,危重病人抢救制度,手术分级制度,术前讨论制度,处方管理制度,查对制度,病历书写基本规范与管理制度,转科、转院制度,临床用血审核制度,医疗技术准入制度,交接班制度,医患沟通制度,医疗责任追究制度等。

(2)本岗位的工作人员熟知其工作职责与相关规章制度。重点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医院工作制度》、《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医疗废物管理条例》、《护士条例》,以及《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处方管理办法》、《医师外出会诊管理办法》、《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管理条例》、《医院感染管理办法》。

3、医务人员严格遵守医疗卫生管理法律、法规、规章、诊疗护理规范和常规。

医务人员在临床的诊疗活动中能遵循与其执业活动相关的主要法律、法规、规章、诊疗护理规范和常规。

4、制定本科室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医疗和非医疗事件)及医疗救援任务。

(1)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和医疗救助预案。

(2)有相关部门或上级主管部门的联系渠道。

5、建立卫生专业技术人员梯队建设制度、继续教育制度并组织实施。

(1)科室有专业技术人员梯队建设目标、制度和实施措施。

(2)科室有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的培训计划和实施目标。

(3)每年对本科室专业技术人员的专科技术、科研继续教育进行考评。

6、科主任/学科带头人的专业技术水平领先。

(1)科主任/学科带头人具备承担县市级以上继续教育项目或科研的能力。

(2)科主任/学科带头人在本专业县市级以上学术组织任委员以上职务。

()门诊医疗质量与持续改进

1、依据工作量及需求,合理安排专业技术人员,提高门诊确诊能力,保证门诊诊疗质量。

(1)科室严格执行门诊医疗工作管理相关规定,服从门诊部统一安排。

(2)门诊医师按时上班,坚持专家/专科门诊,不套排不随意停诊,不随意顶替,更不允许进修生、实习生单独上门诊。

(3)严格执行首诊负责制,门诊会诊制。

(4)对门诊医师。合理检查,合理治疗,合理用药有具体的监督措施。

(5)做好等待就诊病人出现病情变化的抢救方案和急救措施(有突发意外紧急情况的处理预案及完整抢救物品配备)

(6)在病人外出检查未归时,医生不能擅自离岗。

2、门诊医疗文书书写规范。

(1)门诊病历书写规范,符合要求。

(2)门诊处方及检查申请单书写规范,符合要求。

3、严格执行传染病预检分诊和报告制度,符合医院感染控制要求。

(1)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疫情报告及时准确并有登记。

(2)严格遵照预检、分诊制度,发现传染病或疑似传染病患者,到指定隔离室诊治,并做好必要的隔离和消毒。

(3)在实施标准预防的基础上,根据门诊病人就医特点以及疾病不同的传播途径采取相应的消毒隔离措施。

(4)所有工作人员在接诊过程中必须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程并做好自我防护。

()急诊医疗质量与持续改进

1、依据工作量及需求,合理安排专业技术人员,提高急诊确诊能力,保证急诊诊疗质量

(1)可是严格执行《急诊医疗管理规定》,服从急救中心统一安排。

(2)急诊医师按时上班,不套排,不随意停诊,不随意顶替,更不允许进修生参与急诊工作。

(3)严格执行急诊首诊制度。

(4)对急诊医师。合理检查,合理治疗,合理用药有具体的监督措施。

(5)专科会诊必须由住院总医师或主治以上医师出诊应在接到电话10分钟内到场。

(6)做好急诊交接班工作。

2、急诊医疗文书书写规范。

(1)急诊病历书写规范,并符合要求。

(2)急诊处方及检查申请单书写规范,符合要求。

3、严格执行传染病预检分诊和报告制度,符合医院感染控制要求。

(1)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疫情报告及时准确并有登记。

(2)严格遵照预检、分诊制度,发现传染病人或疑似传染病患者,一定到指定隔离室诊治,并做好必要的隔离消毒。

(3)在实施标准预防的基础上,根据急诊病人的就医特点以及疾病不同的传播途径采取相应的消毒隔离措施。

(4)所有工作人员在接诊过程中必须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并做好自我防护

4、急诊患者留观诊疗原则。

(1)急诊患者留观诊疗指征掌握合理。

(2)制定留观患者的诊疗方案。

(3)建立急诊患者留观病历,留观病历书写符合要求

()病区医疗质量与持续改进

1、由具备执业资质的医师、护士,按照制度、程序与病情评估结果为患者提供规范的服务。

(1)病区执行三级医师负责制度。

(2)普通患者入院后由当班医师和护士接诊,并根据病人病情确定初步诊疗和护理计划,并在2小时内执行。(3)危急重病人入院后当班医师和护士立即进行初步评估,立刻通知上级医师到达现场处置病人,确定初步诊疗方案,并立即执行。

2、由上级医师负责评价与核准住院诊疗(药物、手术康复)计划/方案的适宜性,并记入病历。

(1)普通病人应在48小时内有主治医生评估结果及诊治方案,72小时内应有副主任医师评估结果及诊治方案,并逐步实施。

(2)危重病人应成立相应抢救小组,并由副主任医师及以上职称者担任组长,随时记录病人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3)72小时内不能确诊的患者,科室应进行疑难病例讨论,确定诊治方案,并加以实施。

3、应用临床实践指南和临床路径指导临床诊疗工作应用临床路径使诊疗流程标准化

(1)根据病人临床特征,辅助检查及初始诊疗效果,确定病人下一步诊疗路径,根据专业特点,尽力达到诊疗流程的标准化。

(2)执行临床路径的过程中必须遵循相应医疗原则特别是核心制度必须落实。

①交接班制度:实行晨交班制,每日应有值班医师与当班医师对病区患者进行交接,并有记录。危重病人以及当日手术后病人应实行床旁交班。

②查房制度:入院2小时内应有住院医师查房,48小时内应有主治医师查房,72小时内应有副主任及以上职称医师查房:住院医师随时查看病人,主治医师上下午各查看次,危重病人随时查看。副主任以上职称医师每周至少查房一次。住院总医师执行夜查房。周末应有主治医师及以上职称医师查房,节假日应有副主任医师及以上职称医师查房。

③疑难病例讨论制度:对诊断不明的病例,应进行疑难病例讨论,由副主任医师及以上职称医师主持④术前讨论制度:介入手术应进行术前讨论:对于疑难、复杂等可邀请相关科室参与,应在副主任医师以上职称医师主持下进行。

⑤会诊制度:急诊会诊随请随到,应在10分钟内到达现场,平诊会诊应在48小时内完成:会诊科室应安排主治以上职称医师会诊。

⑥转科、转院制度:需转科患者,应有转入转出记录转入科室应按新入院患者标准进行处置:精神类疾病或特定传染病需转外院治疗患者,需经医务科同意执行。

⑦临床用血制度:严格掌握输血指征,成分输血达到卫生部要求:输血前患者应签署用血知情同意书,并进行输血前检查:血袋必须及时回收:输血应有记录。

⑧死亡病例讨论制度:对死亡病例,应进行死亡病例讨论,由副主任医师及以上职称医师主持。

4、严格执行《病历书写基本规范》。

①严格执行病历的时效性。应及时完成病历书写,要求24小时内完成入院记录,8小时内完成首次病程记录,6小时内完成抢救记录,24小时内完成死亡记录,一周内完成死亡讨论记录。24小时内完成手术记录,术后连续三天有病程记录。住院病程满一月需进行阶段小结。

②严格遵循病历的真实性,如实记录患者的诊疗过程及病情变化。严禁出现电子病历复制及提前书写病历等不良事件的发生,严禁伪造病历

③严格执行卫生部病历的相关规定,妥善保存病历,不泄密。

5、加强医患沟通,维护患者权益。

①应由主治医师及以上职称医师根据病情轻重缓急及时告知患者家属的诊疗方案及临床路径,并有记录。

②特殊检查、治疗及用药患者及家属应有知情权,并签知情同意书。

()护理质量与持续改进

1、加强病房管理工作,为病员提供清洁、整齐、安静、安全及舒适的就医环境。

(1)病房环境整洁、安全、秩序良好。

(2)护理人员行为规范,仪表整洁,监护室护理人员职责分明,分床到位。

(3)护士长管理到位,工作有计划及总结,资料记录规范。

(4)物品放置规范,标识、标牌醒目。

(5)病房设施、设备性能良好,确保使用过程中的安。

2、护理工作制度、护士的岗位职责和工作标准、各类疾病的护理常规和技术操作规程,患者转入、转出监护病房有记录。

(1)护理部下发的护理工作制度、岗位职责、操作规范按要求组织学习,科室开展新业务、新技术建立护理常规及时,护理常规有补充、有修改,体现护理业务水平的提高和工作的持续改进。

(2)护士知晓相关护理制度、岗位职责、护理常规、操作规程。

(3)护士落实护理制度、岗位职责、护理常规、操作规程。

(4)护士有效落实查对制度、分级护理制度、交接班制度、病历书写规范与管理制度、护理会诊制度、危重病人抢救制度等核心制度,监护室有危重病人抢救工作流程。

(5)各级护理人员岗位职责明确,按工作质量标准落实到位。

3、护理人员严格执行护理技术操作规范和常规,加强“三基三严”培训,“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合格率达100%

(1)科室有护理人员。三基三严。培训及考核计划,措施有落实,有记录。

(2)。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合格率大于100%

4、临床护理工作以病人为中心,为病人提供基础护理服务和护理专业技术服务。根据病人的病情级别有效落实分级护理制度,确保病员的安全,提高护理工作质量。

(1)临床护士实行分床护理,责任护士工作体现以病人为中心。

(2)临床护理工作体现人性化服务,体现患者知情同意与隐私保护的责任,执行操作前实行告知义务。

(3)入院教育、住院教育、出院教育落实,记录规范。

(4)床单元整洁、平整、无渣屑,物品放置规范,不杂乱。

(5)病人衣着整洁,三短六洁。落实到位。

(6)各种管理清洁、通畅,固定妥善,管道有标识。

(7)护理人员了解患者病情,主要治疗、护理要点等情况,能正确指导或协助病人采取各种标本。

(8)根据医嘱及病情开展分级护理服务,护理级别实施与医嘱护理级别相符,按照分级护理的标准和要求对病人实施护理服务。

(9)提供适宜的康复和健康指导,检查康复训练的情况。

(10)各种特殊检查护理措施到位。

(11)每月科室有质控自查记录,对存在问题有分析改进措施和效果反馈,记录完整。

5、加强对急救药品及器材的管理,抢救设备、设施齐备,完好,急救仪器处于备用状态。

(1)各病区的抢救药品、器材齐备,抢救车中药品器材、吸痰器、简易呼吸器、氧气枕是否处于备用状态。

(2)抢救车实行专人管理,物品、药品定位放置,数量固定,补充及时。

(3)急救药品保存规范,无裸装,无变质及过期,基数固定,有交接、有记录

(4)保证护理人员对急救仪器能正确操作。

6、加强护理缺陷管理,制定并实施不良事件报告和管理制度。

(1)病区有重点护理环节的管理制度、应急预案与处理程序,重点包括输血反应、用药错误、输液反应、药物不良反应等。

(2)制定预防不良事件的防范措施,上报制度及流程,不良事件报告率100%

(3)护士严格执行查对制度,认真执行医嘱,有签名、有登记。

(4)毒麻药基数固定,专人、专柜、加锁管理,交接班记录及时,未用完的毒麻药品有销毁记录,空安瓿回收。

(5)药品分柜放置,标识明确:药敏标识规范、醒目,高危药品有红色标示。

(6)保证对危重病人、抢救病人实施护理操作的安全性,危重病人有护理常规,措施要具体,检查对危重病人实施护理操作是否正确、迅速、有效;对危重病人是否实行床旁交接;对有坠床危险的病人是否采取防护措施及悬挂警示标识。

(7)输血前核查制度,输血操作规范,输血过程实施监测并有记录。

7、按照医嘱要求观察病情,根据卫生厅《病历书写规范要求》进行规范记录。

(1)护理计划及时落实到位,措施有针对性。

(2)体温单填写规范,记录完整。

(3)医嘱处理及时,查对认真,记录规范。

(4)护理记录客观、真实、及时、完整,重点突出能体现专科特色,记录要具有连续性,频次符合规定要求。

8、贯彻落实《医院感染管理办法》和相关技术规范加强重点环节的医院感染控制工作,有效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

(1)护士正确掌握控制医院感染的相关知识、基本措施、标准预防、消毒隔离技术操作,并有效实施。

(2)护士严格遵守无菌技术操作规程,严格按照规程进行护理活动。

(3)护士严格执行手卫生制度,坚持七步。洗手法定期接受手卫生监测。

(4)各种消毒监测达标,资料齐全,记录完整。

(5)无菌物品及无菌液体包装完整,专柜放置,无过期及破损。

(6)使用中的消毒液有监测,有标识,无过期。

(7)用后物品处理规范。

(8)垃圾分类存放,锐器有专门容器收集,处理及时

()患者服务与持续改进

1、医疗服务的可及性与连贯性。

(1)应尽力使本专业患者从急诊、门诊到住院,出院及健康教育和随访的连贯性。

(2)各项医疗活动均符合法律、法规、条例、部门规章和行为规范的要求。

(3)患者对入院、出院、转科、转院等具有知情权。

2、维护患者的合法权益。

(1)患者及其法定代理人对病情、诊疗(手术)方案风险与益处、费用和临床试验等真实情况具有知情的权利患者在知情的情况下有选择的权利。

(2)科室具有告知患者及其法定代理人真实病情及诊疗方案的义务,特殊检查,治疗和用药应签订书面。知情同意。

(3)保护患者隐私权,尊重民族习惯,宗教信仰。

3、患者投诉与纠纷处理。

科室应建立投诉渠道,并有专人负责处理投诉纠纷并有记录及整改意见。

4、患者及其家属教育与沟通。

(1)医务人员应尊重患者的价值观和信仰、维护患者和家属权利。

(2)科室应向患者及其家属提供相关疾病防治知识教育和指导,支持其参与诊疗活动。

5、就诊环境管理

(1)科室应尽力向患者提供清洁、舒适、安全的就医环境。

(2)保护患者的隐私。

6、患者评估。

(1)科室负责对患者进行病情评估管理。

(2)患者评估的结果应在住院病历中有记录,用于指导对患者的诊疗活动。

()患者安全目标与持续改进

1、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准确识别患者的身份。

(1)在各类诊疗活动中,必须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应至少同时使用姓名、性别、床号3种方法确认患者身份。

(2)实施任何介入或有创诊疗活动前,应与患者或其家属沟通,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3)建立使用“腕带”作为识别标示的制度,作为实施操作、用药、输血等诊疗活动时辨识病人的有效手段,特别是NCU及手术患者。

2、提高用药安全。

(1)病区应建立药物不良反应的观察制度和程序,并上报

(2)在开具与执行注射剂的医嘱(或处方)时要注意药物配伍禁忌。

3、建立实验室“危急值”报告制度。

(1)必须执行“危急值”报告制度。

(2)科室对“危急值”报告应有登记。

(3)科室对“危急值”报告结果不确定时,应立即重复检查。

4、防范与减少患者跌倒、坠床事件发生,防范与减少患者压疮发生。

(1)病区应有警示标识和语言提示等,防止患者跌倒、坠床事件发生。

(2)建立跌倒、坠床报告制度与措施,并有处理流程或预案。

(3)建立压疮风险评估与报告制度,有压疮诊疗及护理规范。

(4)认真实施有效的预防压疮护理。

5、主动报告医疗安全(不良)事件,鼓励患者参与医疗安全活动。

(1)医护人员应主动报告医疗安全(不良)事件。

(2)针对患者疾病诊疗,为患者及其家属提供相关的健康知识教育,协助患方对诊疗方案做出正确理解与选择。

(3)主动邀请患者参与医疗安全管理,尤其是患者在接受介入、手术等有创检查和治疗前及药物治疗时。

()医院感染防控与持续改进

1、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和规范、常规,制定并落实医院感染管理各项规章制度。

按照《医院感染管理办法》要求,落实医院感染管理规章制度和工作标准,严格执行技术操作规范和工作流程。

2、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开展耐药菌株监测。

(1)严格执行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制度。掌握非限制类抗生素、限制类抗生素及特殊类抗生素使用指征。

(2)严格掌握抗生素预防性使用和治疗性使用原则,

(3)氟喹诺酮类抗生素必须符合卫生部要求。除社区获得性肺炎、社区性泌尿道感染和消化道感染可以使用氟喹诺酮类药物外,其他感染需使用氟喹诺酮时必须要有病原微生物支持

(4)积极开展病原微生物的送检及培养,特别是血尿、便、痰或其他体液

(5)积极配合医院多重耐药菌(MDRO)的检测,服从医院感染办公室的工作要求。

3、病区医院感染防控。

(1)医务人员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消毒隔离技术标准预防、手卫生规范。

(2)可重复使用医疗器械的清洗、消毒、灭菌管理符合规范。一次性医疗用品、消毒药械的管理符合规范。

(3)严格执行医疗废物及污水分类管理,标识清楚。

4、教育与培训。

医务人员必须接受医院感染培训每年不少于2学时。

()科室质量评价指标与重点监测指标

1、科室医疗质量评价指标

(1)平均住院日≤ ;

(2)病床使用率≥ %

(3)药品收入占总收入比例为 %

(4)急危重症抢救成功率≥85%

(5)入出院诊断符合率≥95%

(6)甲级病历率≥90%

(7)死亡病例讨论、疑难病例讨论率100%

(8)输血适应症合格率100%,成分输血比例≥85%

(9)医嘱、处方合格率≥95%

(10)医院感染现患率≤10%

2、科室重点监测指标

(1)压疮发生率

(2)跌倒发生率;

(3)管路脱落发生率(气管切开、气管插管、尿管胃管、引流管、深静脉插管等):

(4)意外伤害发生率(烫伤、坠床、自杀、走失等)

(5)24/48小时重返ICU率;

(6)医院感染重点监测指标(呼吸机相关肺炎、静脉导管导致血行感染、留置导管致感染等)

(7)医疗器械不良事件报告。

(8)药品不良反应报告。

(十二)科室各种记录

1、临床科室主任

(1)会议记录——记录医院召开的各种会议内容,科室召开的各种会议内容。

(2)质控记录——包括科室质量与安全管理的各项工作计划、总结和实施记录。科室质控小组活动记录。记录科室质量安全管理小组进行自查发现的问题及奖惩与改进措施,至少每季一次。

(3)业务及制度、法律法规学习培训记录——记录院科两级各种技术培训、考核、演练、业务学习等方面的内容。

(4)疑难、危重病例讨论记录——记录各科室对疑难危重病人病情进行讨论的记录,不得打印、粘贴。

(5)死亡病例讨论记录——记录各科室对死亡病人进行讨论的记录,不得打印、粘贴。

(6)交接班记录——分别记录各班次医护人员对本科室住院患者的病情进行交接的内容。有入院、转诊、转科的病情交接记录。

(7)医疗安全(不良)事件记录(包括医疗差错记录临床用药不良反应记录)——记录本科室医护人员在临床医疗工作中发生的差错事故及患者在用药过程中发生的各种不良反应等方面的内容。

(8)急危重症抢救记录本——患者姓名、诊断、参加抢救人员姓名及职称。

(9)抗菌药物应用记录本

(10)出院患者登记本——记录本科室出院病人的个人基本信息及诊疗信息,对出院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出院随访、出院预约诊疗均有记录

(11)危急值报告记录一记录相关医技科室报告的患者的。危急值。,医师接获危急值报告后应及时追踪、处置并记录。

(12)单病种临床路径登记本——单病种、临床路径实施的各种记录

(13)非计划再次手术记录本。

(14)新技术新项目讨论记录本

(15)医疗纠纷、投诉记录——医疗纠纷、医德医风记事、投诉记录、患者满意度记录等

(16)职业暴露记录——记录医护人员在工作中自身受到的职业伤害。

(17)设施设备定期检查保养记录本。

(18)科室质量管理数据库记录

2、临床护士长日常记录除护士长工作手册规定之外还将增加:

(1)医院感染管理记录;

(2)患者健康宣教记录;

(3)毒麻精药品管理记录;

(4)护士绩效考核有记录

(5)病情危重患者转运

(6)护理安全(不良)事件有报告记录

(十三)科室培训与考核

1、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实地查看教学设备、设施,现场查看培训条件。

2、坚持。严格要求、严密组织、严谨态度,强化。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培训与考核。

3、相关的法律法规培训与考核。

4、岗位执行规章制度及履行岗位职责的培训及考核。

5、有对员工医院价值取向的培训和教育,员工知晓率达到90%

6、预案及应急知识培训与考核。

7、技术操作规范和临床诊疗规范培训与考核。

8、相关岗位技能与能力培训与考核。

9、医疗风险事件的预警及防范培训与考核。

10、全面质量管理、安全教育和医疗质量管理制度培训与考核。

11、科室质量管理小组的质量管理和相关质量管理技能培训与考核。

12、医疗纠纷案例培训与考核。

13、知情同意和告知培训与考核。

14、患者安全目标相关制度培训与考核。

15、临床路径和单病种管理培训与考核

16、患者病情评估培训与考核。

17、病历书写基本规范培训与考核。

18、抗生素合理使用培训与考核。

19、相关负责人对创建。平安医院”主要内容知晓率和岗位职责知晓率≥90%

20、各部门管理人员,各科室负责人对医院的规划目标以及本部门,本科室的计划任务知晓率≥90%

21、多种渠道和方式公开。三重一大。信息,职工知晓医院的宗旨,远景与目标及功能任务员工知晓率≥80%

(十四)科室案例模拟

医疗方面:

1、紧急抢救下口头医嘱、电话医嘱下达的程序。

2、模糊不清、有疑问的医嘱澄清流程。

3、危急值报告及追踪程序。

4、针对不同患者,采取通俗易懂的方式,确保知情同意的效果。

5、急诊科有重大突发事件医疗抢救演练。

6、现场模拟急危重症患者,了解救治连贯性的体现。

7、三级医师查房。

护理方面

1、查对方法正确,出声查对,两种方式核对患者身份。

2、关键流程、重点患者的身份识别与转科交接。

3、紧急抢救下口头医嘱、电话医嘱下达的程序。

4、模糊不清、有疑问的医嘱澄清流程。

5、特殊药品存放、标示和储存(制度、存放、标识专柜专人、专用账册)

6、高浓度电解质、听似看似等易混淆的药品的贮存与警示识别(随机挑选部分此类特殊药品请其辨识)

7、输液反应应急预案。

8、输液正确执行核对100%

9、护理人员预防压疮操作规范。

10、护理有紧急情况下人力资源调配演练。

11、为患者提供心理与健康指导服务和出院指导。观摩/模拟2名护理人员对住院患者实施健康指导、教育与促进工作。

12、定期进行护理查房、护理病例讨论。对疑难护理问题组织护理会诊。到病区访谈护士长,用案例说明落实查房、会诊等制度解决疑难护理问题有成效

13、护士防范给药差错的措施及执行处方或用药医嘱是否核对。

14、护理管理检查非手术科室责任护士,说明对所负责的重症患者分级护理执行情况。

15、现场查看护理单元对优质护理服务措施的实施情况。

16、查责任护士“八掌握”情况。了解患者病情及护理的重点内容情况。

17、实地访视:现场查看或追踪查看门诊、病房等部门器械、器具和物品的处理情况。追踪检查临床科室重复使用的物品全部采取集中管理(回收、清洗、消毒及灭菌)完成。

(十五)应急预案与演练

1、医院应急预案手册,方便员工随时查阅,各门各级各类人员知晓本部门和本岗位相关职责与流程,掌握应急技能和防灾技能。

2、有信息安全应急演练。

3、有水、电、气等后勤保障应急预案,并组织演练。

4、有突发食品安全事件应急演练。

5、有安全保卫应急预案,每年至少组织一次演练。

6、特殊部门的消防演练,至少每年进行一次。

7、建立全院保障装备应急调配机制。定期(每年至少一次)进行装备应急调配演练。查看应急物资管理。现场查看库存储备情况。

8、传染病有职业暴露的应急预案,处置流程明确,并组织演练。查看职业暴露的应急预案,处置流程、演练记录。

9、根据传染病疫情,适时开展传染病处置演练,根据演练总结改进传染病管理,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专业文档是经验性极强的领域,无法思考和涵盖全面,素材和资料部分来自网络,供参考。可复制、编制,期待你的好评与关注)

内科系统质量控制内容及标准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