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薛蟠这一人物形象

发布时间:2018-10-16 06:21:48

分析薛蟠这一人物形象及其对当代孝道的反思

摘要:唯物辩证法要求我们看问题要全面,就红楼梦中的人物来说,作者曹雪芹对文中人物的解读无不从多角度解析,给我们展现了一个现实中的人。有人说:人一半是天使,一半是野兽。我就文中薛蟠的形象进行分析,一方面是鄙俗、野蛮、丑恶、肮脏,一方面是孝顺、具有同情心、憨直、讲义气。

关键字:薛蟠、鄙俗、孝顺、孝道建构

一、家室、姓名及其寓意

薛蟠是紫薇舍人薛公的后代竖向继世,家中有百万之富。第四回,在薛家进京之前,作者借薛蟠因抢买香菱而打死冯渊一事,介绍薛家的家世是“领着内帑钱粮采办杂料”的皇商。“皇商”一名。虽于史无征。但据清代史实考察。确有《红楼梦》所写薛氏一类“皇商”之实。在清代,凡属官府、宫廷所需物资的置备购办,称之约“采办”或“采买”,统由户部筹理。薛蟠“一应经济世事,全然不知,不过赖祖父之旧情分,户部挂虚名,支领钱粮”。他进京的目的之一,是“亲自入部销算旧账,再计新支”。

有人认为,在薛蟠的定性上,作者巧妙的利用了拆字法。据说,拆字法原是一种游戏,利用汉字构成的特点增减笔划、分拆偏旁,使原有的汉字变化成新的汉字,后为迷信、谜语等利用。曹雪芹将这种方法用于《红楼梦》人物的姓名中,例如王熙凤的“凤”,繁体是由“凡”、“鸟”组成,故而在其判词中有“凡鸟偏从末世来”之句。而“薛”“子”二字构成“孽”字,特别明显,作者巧妙地把这个作孽多端的独子赋予了“薛”性。薛氏之姓既明,那么“蟠”字有两个读音,一个是“pán,与虫无关;一个是fán,正是一种多足小虫。《尔雅:释虫》:“蟠,鼠负”。郝懿行义疏云:“长半寸许,色如蚯蚓,背有横文,腹下多足。生水缸底或墙根之湿处”。由此可知,它或生于瓮底下,或生于墙根湿土,或负于老鼠体背,是终日难见光明的寄生小爬虫。这种小爬虫“难见光明”且“寄生”的特性,恰好与这个被作者尊为“呆霸王”的薛蟠的所作所为,十分恰合。

至于薛蟠的字,甲戌本作“文龙”,庚辰本及其他脂本作“文起”,新校注本取前名。蟠、龙二字常连在一起,似乎更符合古时取名的习惯。这样取名、取字,表达了正在走下坡路的“书香继世之家”对他寄予的愿望:愿其能如盘伏之龙有腾飞之日,盼其能由小虫变为大龙,以振门庭,以续族威。只可惜,他长大后太不争气,变成了“天下第一个弄性商气的人,而且使钱如土”,不断惹事生非,闹出人命官司。真可谓“播下的是龙种,收获的是跳蚤!”[1]

二、具体分析薛蟠这一形象

(一)话说“呆霸王”。

薛蟠是薛家的“独根独种”,父亲死后,寡母溺爱纵容,以致从小就“性情奢侈,言语傲慢”,长大后依靠皇商家庭的有钱有势,追求低级欲望的满足。进京寄居贾府后,他不仅今日会酒,明日观花,聚赌嫖娼,甚至追求男色。他原是个没文化的糊涂人,不免显得鄙俗、粗野,结果成为“呆霸王”了。宝钗说他“素日恣心纵欲,毫无防范的那种个性”,是“不放头”,“顾前不顾后”的人。(第三十四回)薛蟠所嗜好的非酒色莫属,为这两样东西闹下人命官司,被人殴打羞辱,散去千万金银,从来不曾皱皱眉头。所以,贾珍说他“须得吃个亏才好”(第四十七回)正如薛宝钗所言:“何曾见过我哥哥那天不怕,地不怕,心里有什么,口里说什么的人呢?”(第三十四回)正因为如此,又称其为“薛大傻子”。或评其为“色中之冒失鬼”(二知道人《红楼梦说梦》);或认为他“生长豪门不识愁,祖宗开业霎时休。霸王情性狂且习,不是风流是下流”(王墀 《增刻红楼梦图永》)。有研究者甚至认为:“前八十回虽未描述薛家败之后的景况,但从甚透露的信息和迹象,从薛蟠的品行举止,我们可以推测其必然败亡的结果。薛蟠的人生旅途正是吻合了旗人的发展轨迹,他是很多旗人的典型代表”。[2]

(二)何为“懒情人”?

薛蟠本性顽劣,又乏后天教养,遂至老大无成,终日唯有斗鸡走马、眠花宿柳,打架滋事罢了。所以,他对待女子,也只是喜其美貌而已,丝毫不会像宝玉那样惜玉怜香。薛蟠喜欢香菱“生的不俗”,是出于占有欲,不惜操纵豪奴打死第一买主冯渊,而带到家中后,却不见珍惜。第二十五回,薛蟠“忽一眼瞥见了林黛玉风流婉转,已醉倒在那里”。薛蟠对黛玉的一幅丑态,可谓“吃着碗里看着锅里”香菱体态类似黛玉,内心亦是一片诗情画意,又对他一片痴情,而薛蟠却不能与她相识相赏。第七十九回,娶了悍妻夏金桂后被辖制。第八十回,观“金桂的丫环宝蟾有三分姿色,举止轻浮可爱,便时常要茶要火地故意挑逗他”,最后勾搭上手,收为侍妾。在夏金桂的挑拨下,毒打香菱,使她成了贪夫棒下受尽屈辱的“冤女”,气得薛姨妈大骂他“得新弃用”,“不争气的孽障!狗都比你体面些”。

薛蟠本是个滥情的人,吃喝嫖赌,又好龙阳。第九回,“学堂里的是是非非,都源自他”不免偶动了龙阳之兴,因此也假来上学读书。“谁想这学内就有好几个小学生,因了薛蟠的银钱吃穿,被哄上手的,也不消多记”,其中有两个生得妩媚风流,外号叫“香怜”、“玉爱”。“偏那薛蟠本是浮萍心性,今日爱东,明日爱西,近来又有了新朋友,把香、玉又丢开一边”。后来他又为了秦钟,闹个天翻地覆(第三十三回宝钗语)

第四十七回,在赖尚荣家的酒席上,薛蟠见到风流俊伟的柳湘莲后,误将他认作风月子弟,于是便和他调情。薛蟠色迷心窍,愚蠢之极,待柳湘莲生计要整他时,他还说:“我又不是呆子,怎么有个不信呢?”以为柳湘莲答应他了,便乐不可支,“左一壶,右一壶,并不用人让,自己吃了又吃”。随柳湘莲之后去“赴约”,骑在马上“张着嘴,瞪着眼,头似拨浪鼓一般”。一副滑稽的傻相,使柳湘莲又笑又恨。之后被拖到苇坑的污泥里,“衣衫零碎,面目肿破,没头没脸,遍身内外滚得似个泥猪一般”,又被逼着喝了脏水,躺在苇坑里呻吟。作者还借贾蓉之口,予以进一步的嘲笑。:“薛大叔天天调情,今儿调到苇子坑里来了。必定是龙王爷也爱上你的风流,要你招驸马去,你就碰到龙犄角上了。”羞得薛蟠只恨没有没地缝儿,钻不进去。“此大快人心之笔:不惩薛蟠,不足以快读者之心,不惩薛蟠亦不足以称《红楼》之文”。他的可笑在于:浮浅轻薄、呆头呆脑的外表与执著颟顸、单纯直接的风月诉求,完全是一副“滥情人”的嘴脸,滑稽而不自知。这个花花公子的淫欲邪念,一时膨胀到置一切于度外的疯狂程度,什么家庭、财产,都可以统统扔掉。

薛蟠既浅薄无知,粗俗下流,又滑稽可笑。在这方面,书中所有人物都无法与之相比。第二十六回薛蟠生日,古董行的程日兴选来四样礼物。薛蟠十分高兴,请朋友一起分享,并夸耀说:“这么粗这么长粉脆的鲜藕,这么大的西瓜,这么长一尾新鲜的鲟鱼,这么大的一个暹罗国进贡的灵柏香薰的暹猪”。生活对于薛蟠而言,就是一场接一场用不尽的欢筵。他一开口,不是没上没下亵渎神圣,就是信口雌黄胡说八道。尤其在酒席上,薛蟠总有出人意料的表现。宝玉说,打算送一幅画作寿礼。薛蟠笑道:“你提画儿,我才想起来了:昨儿我看见人家一本春官儿,画得很好,上头还有许多的字,我也没细看,只看落得款,原来是什么‘庚黄’的。真好得了不得!”宝玉听说,心中猜疑:“古今字画也都见过些,那里有个‘庚黄……’”想了半天,不觉笑将起来,命人取过笔来,在手心写了两个字,问薛蟠:“你看真了是‘庚黄’么?”薛蟠说:“怎么没看真?”宝玉将手一撒给他看道:“可是这两个字罢?其实和‘庚黄’相去不远。”众人都看时,原来是“唐寅”两个字。都笑道:“想必是这两个字,大爷一时眼花了,也未可知。”薛蟠自觉没趣,笑道:“谁知他是‘糖银’,是‘果银’的!”

(三)果真为俗人。

第二十八回,冯紫英请宝玉、薛蟠、蒋玉菡等人喝酒取乐。贾宝玉提出喝酒玩耍的“规矩”,即“要说悲、愁、喜、乐四字,却要说出女儿来,还要注明这四个字缘故。说完了,饮门杯。酒面要唱一个新鲜时样曲子”。薛蟠未等说完,先站起来拦道:“我不来,别算我,这竟是捉弄我呢!”此处甲辰本批曰:“爽人爽语。”让薛蟠这么一个不通文墨的粗汉即席赋诗,不免使人产生一种要看他出丑的恶意期待。所以他以“女儿悲,嫁了个男人是乌龟”。薛蟠说到“女儿愁”时,众人起哄:“怎么愁?”对曰:“女儿愁,绣房里窜出个大马猴”。这两句不韵且又不通,与他的形象正好相符,大家的期待得到了满足。接下来笔锋一转,让薛蟠出人意料地念出了第三句“女儿喜,洞房花烛朝慵起”。酒席上的人听了,都诧异道:“这句何其太韵?”但第四句又跌回了他的本性之中。薛蟠的这支酒令除了胡拼乱凑之外,就是恶俗之言,只有第三句还像回事,但那是为了衬托第四句的恶俗的。这支酒令和接下来他唱的“哼哼韵”,正是薛蟠的为人写照。

就人得本质而言,我觉得薛蟠是集善恶于一体的,薛蟠作为人类的一员,他那率性而为的性格,形成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就其家庭环境、教育来说,是对其影响最大,也是起决定作用的。行为是人心灵的体现,那么针对其所作所为,我们不难看出其恶劣的一面,但从细微处影射,薛蟠个人身上也有闪亮的一面。至少是个敢说敢做的真小人,比那些口是心非的伪君子强上不知多少倍。

其一,薛蟠有真情真爱。

那薛蟠和宝玉都是喜欢蒋玉菡的,二十八回里,蒋玉菡和宝玉离开酒宴,“宝玉出席解手,蒋玉菡便随了出来.二人站在廊檐下,蒋玉菡又陪不是.宝玉见他妩媚温柔,心中十分留恋,便紧紧的搭着他的手……”此时薛蟠悄悄跟着,突然闯出一声大叫:“我可拿住了!”拉着二人道:"放着酒不吃,两个人逃席出来干什么?快拿出来我瞧瞧." 二人都道:"没有什么."薛蟠那里肯依,还是冯紫英出来才解开了。其醋意跃然纸上,真情流露毫不隐藏。

再看薛蟠,喜欢香菱就追香菱,喜欢宝蟾就追宝蟾,喜欢英莲就买英莲,爱就是爱,不爱就是不爱。比起现在的官老爷,真的是有真情有真爱,反过来看看现在一开会就坐在主席台子上的老爷们,比如张二江,包二奶带小蜜,数量自己都数不清,自己把双人床都睡塌了,却告诫别人不要喜欢美女,北京市一个副市长养了150女人,却大会小会告诫同志们恪守社会主义道德,不要近女色不要贪污腐败,这不是伪君子是什么?

男人喜欢美女天经地义,没什么可指责的,薛蟠这样才是真男人。

其二,薛蟠毫不虚伪。

薛蟠不学无术,整个一个大草包,但绝对不把自己伪装成“知识分子”,无知就是无知,展示给别人的就是最真实的无知的薛蟠。还是二十八回,薛蟠行酒令,“登时急的眼睛铃铛一般,瞪了半日,才说道:“女儿悲,嫁了个男人是乌龟.”“女儿愁----绣房撺出个大马猴。”“女儿喜,洞房花烛朝慵起。”“女儿乐,一根фх往里戳。”众人听了,都扭着脸说道: "该死,该死!快唱了罢."薛蟠便唱道:"一个蚊子哼哼哼."众人都怔了,:" 这是个什么曲儿?"薛蟠还唱道:"两个苍蝇嗡嗡嗡."众人都道:",,!"薛蟠道:" 爱听不听! 这是新鲜曲儿,叫作哼哼韵.你们要懒待听,连酒底都免了,我就不唱."众人都道: "免了罢,免了罢,倒别耽误了别人家."

率真的薛蟠用无知博得众人一笑,比起现在那些所谓的专家学者可高尚多了,君不见,院士何祚庥说什么谁叫你不幸生在中国,CCTV说什么真假并不重要,张文康说什么中国没有非典等等,这些专家官员,本来无知却伪装成“知识分子”愚弄国民,薛蟠跟这些人相比,是多么的可爱。

其三,薛蟠知错就改。

二十六回书中,薛蟠在与宝玉、詹光、程日兴,还有唱曲儿的好几个人喝酒作乐时,薛蟠为了卖弄自己见到一张春宫,从而夸一个叫做“庚黄”的人“画得着实好”。宝玉听了,“想了半天,不觉笑将起来”,并纠正薛蟠所说的“庚黄”原来是“唐寅”两个字。薛蟠便笑道:“谁知他糖银果银的!”

知道错了就改,这才是男人本色,再看嫦娥的首席欧阳先生,一不小心拼错了月球照片,被指出后居然干脆不要脸了,拿出官老爷的威风,说什么:“不许质疑。”然后就销声匿迹。人非圣贤孰能无过,错了改过来就是了,偏偏表现出无赖的嘴脸,比起薛蟠,真是差了十万八千里远。

其四,薛蟠不装

薛蟠是性情中人,到小酒馆喝酒,到街头施舍,从来都不装B,红楼里所有有薛蟠的情节,都能看到薛蟠这一点。现在跟薛蟠一样身份的纨绔子弟,比得过薛蟠的可不多。我认识的一太子党,墨水跟薛蟠喝的差不多,可以说胸无点墨,一天兴起买了一只派克金笔,插在西服里。晚上跟几个MM吃饭,被MM看到,顿时觉得这GG肯定是个有学问的,就问:“哥哥是哪儿毕业的啊?”当时正是APEC会议在上海召开,这混蛋想也没想就说:“APEC毕业的。”好在那女孩也是个花瓶,立马暗送秋波投怀送抱,乐得那个草包都不会勃起了。

第二天这哥们喜滋滋的一口气又买了4支派克,加上原来的,5支一排插进西服,过几天跟另外几个MM吃饭,人家女孩子悄悄问别人:“大哥,这个家伙是不是修理钢笔的?”

其五,薛蟠心不设防也不算计别人

薛蟠的心从不设防,这在《红楼梦》第三十三回宝玉挨打中就能看到,宝玉被打,宝钗听信旁人之言,怀疑是薛蟠使坏,到薛姨妈面前告状 。我们再看薛蟠:“薛蟠本是个心直口快的人,见不得这样藏头露尾的事 ;又是宝钗劝他不要逛去;她母亲又说他犯舌,宝玉之打,是他闹的,早已急得乱跳,赌神发誓得分辨。又骂众人:‘谁这样编派我!我把那囚攮的牙敲了!分明为打了宝玉,没的献勤儿,拿我做幌子!难道宝玉是天王?他父亲打了一顿,一家子定要闹几天!既拉上我也不怕,索性进去把宝玉打死了,我替他偿命,大家干净!’一面嚷,一面找起一根门 闩来就跑。慌得薛姨妈抓着骂道:‘作死的孽障,你打谁去!你先打死我来!’薛蟠的眼急得铜铃一般,嚷道:‘何苦来!又不叫我去!又好好的赖我!将来宝玉活一日,我耽一日的口舌,不如大家死了清静!’薛蟠见宝钗的话句句有理,难以驳正,此母亲的话,反难回答;因此便要设法拿话堵他去,就无人敢拦自己的话了。也因正在气头上,未曾想话之轻重,便道:‘好妹妹,你不用和我闹,我早知你的心了。从前妈妈和我说,你这金要拣有玉的缠可配,你留了心见宝玉有那劳什子,你自然如今行动护着他’……薛蟠见妹妹哭了,便知自己冒撞,便赌气去到自己房里安歇不提”。后来薛蟠又和向妈妈和宝钗赔不是道:“‘妈妈也不必生气,妹妹也不必烦恼,从今以后我在不同他们一处吃酒闲逛如何?’宝钗笑道:‘这才明白过来了。’薛妈妈道:‘你要有个横劲,那龙也下蛋了?’薛蟠道:‘我若再和他们一处逛,妹妹听见了,只管碎我,在叫我"畜生",如何?何苦来,为我一个叫娘儿两个天天操心!妈妈为我生气,还有可恕;若只管叫妹妹为我操心,我更不是人!如今父亲没了,我不能多孝顺妈妈,多疼妹妹,反叫娘因子生气,妹妹烦恼,连个畜生不如了!’口里说着,眼睛里禁不住也滚下泪来。”(注三)只这一段字,薛蟠的整个心灵,都在这里。他心底本是纯良,根本就没有心计,不算计别人,也不设防,比起现在好5倍,成天勾心斗角这些人来,薛蟠该引得多少美女倾慕啊。

其六,薛蟠最随和

一部红楼,宝玉太娇,喜欢撒泼,一出场就摔了通灵宝玉,惹得女人们为他焦急。贾琏不务正业。贾芹诱奸女尼和道士。柳湘莲不知情趣。等等这般,只有薛蟠,走到哪里就跟哪里的人群融合在一起,非常随和,流露天性,率真单纯,想说什么就说什么,无论说什么都能让大家快乐,这样如行云流水的男人怎么会不可爱?

其七,薛蟠最义气

薛蟠是直性热肠的人,看到穷人施舍的最多。贾珍是薛蟠的朋友,喜欢上了薛蟠的樯木,这可是1000两银子做的啊,不过呢,薛蟠毫不犹豫,随手赠送。这样仗义的男人,女人当然喜欢。

其八,薛蟠知恩图报

《红楼梦》十九回,薛蟠以为柳湘莲是个风月之人,但“柳湘莲因嫌恶薛蟠的胡闹,独自在花园中解闷。不料薛蟠又追到花园胡闹,柳湘莲十分恼火,就把薛蟠痛打一顿,然后逃到外乡避祸。”可是,薛蟠做生意在平安州遇盗,得柳湘莲救而拜为兄弟后,他就真心实意地对待曾是仇人的湘莲;当湘莲遁入空门后,他遍寻无着,回家时“眼中尚有泪痕”,脂批在此叹道:“呆兄亦是有情之人。”(六十七回)

如今中国,忘恩负义着不在少数,想那些庸才被恩人提拔却反过来害恩人之辈,薛蟠当然可爱了。

其九,薛蟠喜新不厌旧

薛蟠喜欢MM,但却是个最典型的“妻管严”,“河东狮子吼”夏金桂把薛蟠管的服服帖帖,不过毕竟是真情男人,总免不得沾花惹草,但薛蟠从来都是呵护着夏金桂。比起喜新厌旧的某些领导来,小妾香菱,这个单纯清丽性格温顺的MM痴迷地爱上薛蟠当然不奇怪了

其十,薛蟠最孝顺懂得照顾老婆妹妹

书中薛蟠,新鲜的瓜果从来不敢自己先吃,送给妈妈吃。(二十八回)妹妹数落他还没完,他就记挂着妹妹的项圈是不是清洗了。妹妹吩咐他置办的螃蟹等物,他也决不待慢。每逢出门归来,总要给兄弟姐妹们带回新鲜土物儿。这样的男人,多么值得女孩爱啊。

薛蟠虽然干的坏事不少,但对母亲、妹妹,尚存挂念关爱之心。第三十四回、第三十五回中,薛宝钗疑心是薛蟠暗中挑唆致使宝玉挨打,薛蟠情急之下,说了一些不知轻重的话,惹得薛宝钗大哭。薛蟠知道自己“冒撞”了妹妹,次日百般向她赔礼,并发誓痛改前非“我若再和他们一处逛,妹妹听了只管啐我,再叫我畜生,不是人”,“为我一个人,娘儿两个天天操心,妈为我生气还有可恕,若只管让妹妹为我操心,我更不是人了。如今父亲没了,我不能多孝顺妈多疼妹妹,反叫娘生气,妹妹烦恼,真连个畜生也不如了”。并一边说,一边“禁不起流下泪来”.第六十七回,第一次随内总揽张德辉外出做生意回来,给母亲带了箱“绸缎绫锦洋货等家常应用之物”,同时还给妹妹专门买了一箱玩意儿,琳琅满目,各色俱全,喜得母女两到处派送,唯恐他人不知。第八十回,薛蟠终日厮混于夏金桂、宝蟾和香菱之间,弄得家里乌烟瘴气。但当薛姨妈气恼交加,呵骂他时,薛蟠“见母亲动了气,甲也低下头”,面对母亲,母子之情,又回到了薛蟠身上,尤其是当薛蟠看到媳妇公然辱骂母亲,婆媳展开正面冲突之时,更是着急,“气得跺脚”,说:“罢哟,罢哟!看人听见笑话。”无恶不作,寡廉鲜耻的薛蟠能说出这话,除了发自内心的母子之情外,还有作为人的偶然萌发的耻辱感。

通过洞察人物的内心世界,用多种不同的艺术手段,把人物的灵魂展示出来,这是《红楼梦》的最突出的艺术特点。《红楼梦》通过广阔的生活画面和复杂的人物关系,描绘了一幅我国封建末世的缩影,全书贯穿着封建与反封建的激烈冲突。由于曹雪芹在描写每个人物的时候,都能把握他们的内心,他向我们展示的不仅是一个个活脱的性格,而且是一个个活的灵魂,薛蟠不仅淋漓尽致地展现了其性格特征,更为重要的是散发出了孝的本质。

薛蟠——泥作的骨肉

几乎每个人都知道宝玉是衷情于女儿的,而对于男子,宝玉总是厌恶之极,所以才有“我见了女儿便觉得清爽,见了男子,便觉得浊臭逼人”。可是如果据此来表明作者对男女的态度,又实在冤枉了,况且作者也不会就这样一杆子打翻一船人,如果说天下的男子都在宝玉厌恶之列,那不是连他自己也骂进去了?霍氏认为这个泥作的男子不是泛指,而是特指,这个让作者深恶痛绝的泥作的男子不是别人,正是薛蟠。

小说第六十七回,薛蟠自南方采买货物回来时,宝钗在采买的各种东西中发现一个泥捏的薛蟠的小像。那小像与薛蟠毫不相差,十分相像。据霍氏考证,雍正确实有一个泥捏的小像,如今还保存在故宫中。这个小像香玉一定见过,作者也会从香玉听说过这个小像。为了让读者能够从书中找到更多的线索和佐证,同时又可以借小像来痛骂雍正,作者便将此事写进书里。在整部书中,根本没有泥作的男子?如果说真要有,也只能是薛蟠这个泥捏的小像才算做泥作的男人。如此想来,作者想骂的“浊臭逼人”的男子也只有薛蟠一个人了。

三、中国孝的本质、现状和建构

(一)“孝”观念的内容。

1“孝,善事父母者也。从老省从子,子承老也”。(《说文解字》)

2.“善父母为孝”(《尔雅·释训》、《周礼注疏·大司寇》郑玄注、《毛诗正义·六月》 毛专)

3.“孝三行,一曰孝行,以亲父母······”(周礼·师氏)

4.“慈惠爱亲曰孝。”(《逸周书·谥法》、《逸周书·独断》)

5.“能以事亲谓之孝”。(《荀子·王制》)

6.“孝者,畜也,顺于道,不逆于伦,是之谓畜”。(《礼记·祭统》)

7.“孝论,尊祖爱亲,守其所以生者也”。(《周礼注疏·师氏》)

8.“协时肇享曰孝”。(《逸周书·谥法》)

9.“享,孝也”。(《尔雅·释训》)“致孝享也”。(《易·萃· 传》)

10.“能全支体,以守宗庙,可谓孝矣。”(《吕氏春秋·孝行览》)

11.“夫孝者,善继人之志,善述人之事者也”。(《礼记·中庸》)

关于“孝”的第一条材料是人们说明“孝”的时候最常引用的,(《说文解字》)首先是从字形上来解释“孝”字,认为,孝是“老”字省去右下角的部分而代之以“子”字,为以子承老、扶老之意,引申为“善事父母”。《汉语大字典》也认为,“金文‘孝’,字部上部像戴发伛偻老人。唐兰谓即‘老’之本字,‘子’搀扶之,会意”其解释与《说文解字》大体一致。上引材料的1-5条虽然是从不同的角度对“孝”作出的说明,然其共同之处在于,它们都首先把“孝”作为对于子女与父母之间的伦理关系的描述,孝的主体是子女,而孝的对象则直接为父母;材料6并未提及孝的对象,但《释名·释言语》明确指出,“孝,畜也,畜,养也”,则此处之“孝”当以养父母为正义,无可疑者。材料8-9,均是以“享”释“孝”,《说文解字》曰:“享,献也”,《尔雅·释诂》曰:“珍,享,献也”,由是可知,“享孝”、“孝享”当指祭祀时向先祖献祭品以为其享用之意;《易·萃·彖传》有言,“王假有庙,致孝享也”,应该是说,孝孙到宗庙之中向先王奉上牺牲以祭祀之;《周礼·鼓人》曰:“此路鼓鼓鬼享”,郑玄注曰:“鬼享,享宗庙也”,贾公彦亦疏云:“宗庙有六享,则袷及四时皆享先王”;(《周礼注疏·鼓人》)其对“以雷鼓之神祀”一语亦疏曰:“天神称祀,地祇称祭,宗庙称享”,由是可知,这几则材料中的“孝”当指对于先祖先王的祭祀,其对象为已逝的祖先,而非健在的父母。材料10把“全支体,守宗庙”称为“孝”,从句式结构看,“守宗庙”应为“孝”的主要意思,那么,此则材料与上几则的内容基本是一致的,以祭奠先祖,延续宗祀为孝,因此,《左传·定公四年》云“灭宗废祀,非孝也”。而这里以“全支体”为孝,则可能与《孝经》首章所言“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可毁伤,孝之始也”的表述有着密切的联系,当为战国乃至更晚时期的论述。材料11则以继承先人的遗志、歌颂先人的伟业为孝,这在《诗经》的《雅》、《颂》等篇中表现的尤为明显,比如,《大雅·大明》即从自殷商远嫁而来的“挚仲氏任”开始说起,遂次论及王季、文王,一直谈到武王享承先祖之志,创下《生民》、《公刘》等篇更是极力突出周族的后世诸王对于先王创业的雄才大略的描述与歌颂,对于先王惠及后人的种种明德,表达了“永言孝思,孝思维则”(《诗经·下武》)的真挚情感。

(二)当代孝道的现状。

人的品德修养就是从日常生活的细节中体现出来,也正是这一点一滴的细节,改变着我们的生活以及我们的人生。孝敬父母,友爱兄弟,既是人的天性,也是做人的根本,更是品质的基础。如果不能孝养其亲,又怎能敬事他人?虽才高绝伦,却也不可不用。而忠孝礼仪之士,虽然,多有不得志,但终不失为君子。孝道德沦丧已成为不可忽视的问题,下面就孝道在当今的情况具体分析一下。

老人在落泪!孝道在沦丧,这是当今社会存在的一个不容忽视的现象。环视我们的周围,处处可以看到不孝的行为。大致可以分为七个方面:其一,剥夺父母。父母一辈子省吃俭用、辛辛苦苦地有了一点积蓄,子女成天盯着父母的存款,大事小事都要父母拿钱出来,直至剥夺干净。有的父母连退休金都被榨干了。其二,变卖家财。祖辈传下来的房屋或家什败在不肖的子孙的手上,或是因为赌博,或是因为吸毒,或是因为奢侈。其三,不养老人。古人说“养子防后”其实不然。有的父母养了几个儿子,儿子之间闹矛盾,互相拒绝养父母。老人孤苦伶仃,成为社会上无家可归的人。其四,虐待父母。子女对父母随便发脾气,甚至骂父母,有的还拳打脚踢,父母终日胆战心惊。其五,游手好闲。子女不思上进,不愿读书,结交坏人,经常犯罪,成为社会的渣滓。其六,六亲不认。子女对祖父祖母、外祖父外祖母、岳父岳母、叔叔、舅舅等亲戚不尊重,欺贫媚富。其七,不敬长者。子女对邻里,单位的老人不礼貌,甚至伤害他们。

(三)践行孝道的必要性。

自“五四”以来,传统的孝道观被视为洪水猛兽,其中的精华部分连同糟粕统统扬弃。孝道曾经是调节家庭关系的最基本的伦理道德。儒家提倡的养亲、尊亲、礼亲等众多孝道内涵,是对人类血亲关系的简明概括,虽然后来被统治者所利用,赋予了孝道以鲜明的阶级色彩,但这并不影响我们批判的吸收和合理地转化,孝道具有的普通遍意义的一面,即精华部分还是值得我们传承的。传统的道德准则和伦理规范有其时代局限,但不能否认它们也具有超越的价值,完全可以再与时俱进的基础上改造利用。改革开放三十年来,由于商品经济的大发展和上层建筑领域里的大变革,人们的价值观念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许多人把对社会地位和物质财富的追求、获取,作为人生的最大兴趣和奋斗目标,大讲实用主义、金钱至上,面对社会责任的要求则在降低,极端利己主义,享乐主义思想的膨胀,使人与人之间的关心越来越少,亲情越来越淡薄,甚至目无父母师长。不少青年不但不能自觉地履行子女对父母、对老人应尽的义务,反而歧视虐待老人。这不仅破坏了家庭的和睦友善,而且破坏了社会的安定和谐,破坏了社会道德风尚。鉴于此,重提孝道,传承孝道文化遗产中的优质因子,以建立于现代文明相协调、保持民族性、体现时代性的新型孝道观非常必要的,过去对传统孝道的负面影响估计太高,批判太多,现在是重新认识、倡导和弘扬孝道精神的时候了。

随着医学的发展和营养的改善,现代社会的老年人越来越多,中国早已进入老龄化社会。老人不断增多,绝大多数老人需要家庭照料。特别值得思考的是,由于计划生育,一对父母只生一个孩子。独生子女从小娇生惯养,长大成家后,一对小夫妻要赡养双方共4个老人,这四个老人之上还活着八个老人,除了依靠养老院外,子女承担的责任重大。对于年轻人加强孝道教育,这是时代迫切要求。

(四)孝文化的重要作用。

孝道是否风行于世,这是衡量社会是否得到治理的标志。《孟子·梁惠王》中说过:“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斑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这是说,好好办学校,教导人们尽孝,头发花白的人不负重行走,70岁以上的人有衣穿,有肉吃,百姓不饿不冻,天下就治好了。

时代呼唤新的孝,这是因为:第一,人性陶冶需要孝文化。孝者,爱人。孝教育是人类道德教育的钥匙与基础,孝意识是人类固有的自然禀赋。“亲亲”是最基本的人性,人性需要在孝教育之中巩固天赋,完善人性。第二,和谐社会需要孝文化。社会以家庭为基础,家庭有父系、母系,如果人人讲笑,就大大减少了民事纠纷,社会就安定了。孝治是理顺人际关系,治理家国的良策。第三,民族兴旺需要孝文化。中华民族潜在的根系是以血统为脉络,孝意识是中华民族精神和凝聚力的核心。在孝道教育中,可以培养乡土感情,树立热爱民族和国家的思想。全世界的华人都魂系祖国,孝道可以从中发挥作用。

振兴孝道,首先要正确认识孝道;其次是辨别孝道的各种事例,分清哪些是该提倡的,哪些是不该提倡的;再次是树立一些新孝道的观念。那么,孝道应可以振兴!我们的中国梦也一定可以实现。

(五)当代孝道建设。

1.内在方面。

⑴提倡感恩思想。一个懂得感恩的人,就会对家庭、对社会作出奉献而不是单纯地索取;对父母的孝养、反哺、回报,就是具体的感恩行为。如果一个人都以感恩的心去面对社会,面对他人,这个社会必然是和谐美好的,社会就会祥和安定。《诗·小雅·蓼莪》云:“哀哀父母,生我勋劳”,“哀哀父母,生我劳萃”,“父兮鞠我,拊我畜我,长我育我,顾我复我,出入复我,欲报之德,昊天罔极”。诗里抒发了孝子因苦于兵役不得终养父母的悲痛心情,回想父母生“我”、养“我”、教育提携“我”所付出的心血和劳苦,觉得父母恩大如天,难以回报!所以,子女对父母的孝是天经地义的事情,是人之常情。我们提倡孝道的目的之一,也是要提醒和告诫做子女的,不要忘记父母的养育之恩,要通过自己身体力行的养亲、敬亲和悦亲的侍奉,来报答父母。

⑵孝养是孝道中最基本的、最实质性的内容,它是支在物质上对父母的侍奉,保证父母的物质生存条件。“孝子之至,莫大乎尊亲;尊亲之至,莫大乎以天下养。······以天下养,养之至也。”(《孟子·万章上》)以“天下”来养父母,即极大地满足父母的物质需要,这是奉养行孝的顶点。随着社会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医疗卫生条件的估计完善,如今人们的平均寿命延长了,这本来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但它却带来了老人供养的问题。

⑶孝敬则是充分地满足父母的精神需求,使父母与子女在宽松的社会环境和家庭环境中感情更加融洽,达到心灵的真正沟通,建立相互尊重相互关心的新型的人伦关系。家庭是一个血缘体、经济体、生活体和文化体,家庭的存在是孝道观念依然存在基础和社会根源,“父慈子孝”又是家庭和谐的简明概括和孝道的重要内容。

⑷孝作为一种道德规范,表现为自律取向和他律取向两种方式。自律取向指的是作为子女要有孝敬老人的基本心理,这种孝是发自内心的道德要求,对子女的要求就是要有基本的道德素养,具备孔子“仁”的思想,把孝敬父母作为自己人生当中的必修课。他律取向指在社会法律制度和社会舆论的压力下,形成一种的潜在道德底线,是一种监督孝道外在约束力。实施孝道是一种基本的道德要求,需要在社会的共同要求下,作为子女自觉履行孝敬父母的义务,把孝敬父母作为一种快乐的事情去做。

2.外在方面。

⑴政府推行孝实践活动,制定有关孝行的法律。

⑵孝学研究层次上的孝实践运动。

⑶通过社会团体开展的孝实践运动。

结语:薛蟠这一任务形象,我们看到了人性的恶劣面,同时也更多地看到了人性的闪光点,作为子女,我们要有薛蟠一样的孝敬父母的心理状态。在现代社会里,,明确自己的人生准则,知道孝文化对当代中国人的重要性,孝是实现仁爱的动力思想;孝是人类善行的根源;孝是子女之间爱与恭敬的实践思想,同时也是维持全体社会成员之间圆满的人际关系的和平思想。在日常生活中,具体践行建构孝道文化的职责,做一个有爱心、有孝心的现代公民。

[参考文献]

[1]赤飞.红楼梦人物姓名谈.新华出版社,2007.159-160.

[2]贾汝泽.薛蟠的姓与名.文史月刊,2005年第12期,第56.

[3]李鸿渊著.《红楼梦》人物对比研究.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1,12.

[4]朱翔非.新孝道.京华出版社出版,2011年三月第1.

[5]王玉德著.《孝经》与孝文化研究.武汉崇文书局,2009,10.

[6]四川省民俗学生,中共德阳市委、市政府编.孝道文化新探.成都:巴蜀书社,2006,6.

[7]张继军著.先秦孝道生活研究.人民出版社,20112月第1.

[8]肖群忠著.中国道德智慧十五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6.

[9]朱殆庭主编.中国传统伦理思想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

《红楼梦》里最让女人喜欢的是薛蟠 (2010-11-3 9:05:18) [发送到微博]

分类:未分类  标签:红楼梦 柳湘莲 宝玉 薛蟠 薛姨妈 |

红楼梦竟是一部香玉传!!! (2008-12-09 22:34:58)转载▼

十几年的阅读、研究、考证、思索下来,发现,《红楼梦》赫然是一部香玉传!触目惊心!

《红楼梦》中的众钗只是香玉身上的某一碎片,将整一个香玉故事拆分在众钗身上演绎。一个历史人物的性情特质、命运经历 经过 或抽离或夸大或转移或概括,敷衍出一个个性情迥异的女儿,哭笑怒骂,将个心爱而不幸的香玉拼凑。这样做看似无理,只因这个香玉及其故事在当时的时代极其“尴尬”,“为当权者所不容”,故以拆分融会贯通之术,将一人著成了一部红楼梦。

这也许就是艺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

了解曹雪芹情感经历的人不会对这一结论奇怪。这香玉早年曾是曹公的伴读丫头及初恋情人、未婚妻,后来成了清雍正皇帝的皇后。

竺香玉,小名红玉,所以又叫竺红玉,是康熙十年,曹天佑(即曹雪芹)七岁那年,由曹从苏州买来的小戏子,时年六岁(林抛父进京都的岁数),出身不详,父母双亡,学唱旦角,艺名龄官(《红》中的也有戏子龄官。。。)雍正元年,雍正帝的生母——康熙帝的德妃薨世,曹家戏班子解散,(《红》中的戏班子解散也源于一位老太妃薨世,此时龄官不知去向,本人认为八十回后还会有她的戏份,结局也必定不好) 红玉被留在曹母身边作了丫鬟,半年后作了天佑的伴读和丫鬟。雍正六年,曹家被抄。此时天佑十四岁,红玉十三岁。

不久,曹携家眷进京请罪,天佑带了两个伴读丫鬟,红玉和柳惠兰。(据考证,柳惠兰是史湘云——《红》里唯一没交代背景的金钗的原型,此柳惠兰很有可能就是曹公晚年的所谓“新妇”,并协助点评《红》著的“脂砚斋”。)进京后,曹母为天佑和红玉以喝茶的方式定了亲。雍正八年,宫中开始选嫔妃、才人和秀女。

曹之妻王氏将红玉认作女儿,改名曹香玉,代替李香玉(曹母李氏的侄孙女)入册达部。香玉入宫后作了两年的御用小尼,带发修行。雍正十年,雍正(五十岁)强纳香玉(十七岁)为妃。

雍正十一年六月,香玉生下一皇子弘瞻,被封为皇后。雍正十三年八月二十三日,竺香玉与曹天佑二人设计用丹砂毒死了雍正。雍正(五十八岁)死后,弘历(乾隆)即位。香玉(二十岁)为顾全弘历生母地位,再次出家为尼,带发修行。乾隆十六年,香玉为天佑生下一子,事败后,香玉自尽,天佑逃亡,曹家第二次被抄,以至一败涂地。

曹雪芹著《红》一书,并不是为了将一部小说流传后世,而是借助于小时作掩护,将一段令人触目惊心的历史隐入书中,记录在案,流传后世。作者的爱情破灭后,万境归空,至无可如何之时,才著作此书,以泄胸中悒郁。

历史说完了,是不是觉得《红》好多情节跟现实雷同?!However,红楼众钗又是如何拼凑成香玉的呢?

1. 秦可卿主样貌。

宝玉于太虚幻境与秦可卿(兼美,鲜艳妩媚,有似乎宝钗;风流袅娜,则又如黛玉)结合。这太虚幻境被刘姥姥一语道破:是个大庙!现实中,曹天佑于香玉在香山一庙中带发修行是与其结合。

2. 黛玉主香玉从六岁到十五岁与天佑相处的日子。

这是他们一生中相处最长最大块最美好的时光,因此,从各方面来说,黛玉都最接近香玉。“意绵绵静日玉生香”中,宝玉也说黛“才是真正的香玉”。

3. 晴雯主性格(言辞犀利,性情火爆)及伴读身份(丫鬟)。

4. 一玉四春主命运。

妙玉与元迎探惜四春隐写了香玉从进宫到死亡的一段经历。按时间发展排列应是惜春、探春、迎春、元春、妙玉。

4.1香玉进宫为尼又被强纳为妃——惜春主——年少为尼

周瑞家的送宫花时,惜春曾笑说:“我这里正和智能儿说,我明也剃了头同她作姑子去呢,可巧又送花儿来。若剃了头,可把这花儿戴在哪里!”

所伏有三:首先,年少为尼;其次,道破做了姑子没剃头;第三,为尼后又要出嫁(戴花),并且所嫁并非寻常人家,而是清皇宫(是以戴的为宫花)。

4.2雍正强纳香玉为妃——探春主——嫁王或皇。

4.3十八岁为雍正生下皇十子弘瞻后备受荣宠——迎春主——赴黄粱。

“一载赴黄粱”——成婚一年后,便过上了如同黄粱美梦般的生活。孙绍祖身上隐着雍正帝(此处不作详细解析)。宝玉在迎春出嫁后曾吟出“吹散菱荷红玉影”。

4.4被册封为皇后接着早寡——元春主——元春是个贾(假)贵妃,香玉实是真皇后。

元春归省时以皇后之礼归——“曲柄七凤黄金伞。

“二十年来辨是非”——香玉于二十岁时杀死雍正帝。

“虎兔相逢大梦归”——由虎年进入兔年(雍正驾崩之年)之后,亲手结束了自己的皇后梦。

4.5香玉寡居后再度出家为尼——妙玉主

“闻得她(妙玉)不合时宜,权势不容,竟投到这里来。。。”(第六十回)

一个年轻尼姑,与权势有何相干,竟然为其不容?这实际上是写遗后香玉为乾隆与其生母不容,不合时宜,地位尴尬。

5.龄官香菱为副线。

人人都说龄官是黛玉的复制品——无论形似神似性格爱情,她的命运必衬托黛玉而行。且这人物形象取了原型香玉的戏子出身,龄官艺名。

香菱则是“根并荷花一茎香”,荷花又名水芙蓉,是黛玉的代表花。

香菱的命运线跟判词里说的,是与黛玉并行的:

二人俱出自“书香之族”,籍贯都为“姑苏”;

同样酷爱文学——表现为作诗;

皆有在童年之时被和尚要求化去出家的经历;

其父都接济过贾雨村,并被贾雨村忘恩相报;

都与父母分离,寄人篱下。

如踩着影子走路的描写,有宾有主,宾主之间淡浓相映。

6.尤氏隐写香玉处理雍正帝驾崩后事——锁道士(见“死金丹独艳理亲丧”一回)

与现实如出一撤。种种。

分析薛蟠这一人物形象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