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用卡存量客户精细化运营管理

发布时间:2020-05-28 23:11:12

信用卡存量客户精细化运营管理

近几年来,随着消费金融在我国的普及和推广,作为银行零售领头羊的信用卡业务也得到了爆发式的增长,累计发卡量和人均持卡量均持续增加,授信总额不断攀升。但随着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信用卡客户的客群不断下探,同时在金融监管不断加码和行业健康合规发展的大背景下,互联网金融、P2P的行业洗牌和业务调整,也导致了次级下沉客户向银行信用卡业务的传导,共债风险持续增加,全社会逾期半年未偿信贷总额和各行信用卡不良均呈现抬升趋势。因此,各银行的信用卡发卡增速均有所放缓,信用卡业务开始进入存量客户精细化运营管理时代。

一、为什么需要对存量客户进行运营管理?

信用卡申请人经过层层审批之后,如果满足银行的各项发卡政策要求和资质要求,银行便会为申请人发放信用卡。从此刻开始,该申请人便成为信用卡业务的存量客户。银行作为盈利机构,其信用卡业务的所有收益均来自于存量客户,包括年费、刷卡消费的佣金收入、分期业务的手续费收入和循环信用的利息收入等等。银行若想提高信用卡业务的利润率,追求利润最大化,必须从成本和收入两方面考虑问题,即在尽可能提高营业收入的同时,尽量减少各成本项,而成本项中很大一部分来自于因客户逾期导致的风险损失。因此好的运营管理,既需要银行持续提升客户价值,又需要提高贷中风险管理能力。客户价值提升,通过卡片激活、默客促活、产品营销响应、客户流失预警和客户价值评估等方式方法,提高发卡客户的刷卡用卡及提现用款,提高客户对循环信用、取现、消费分期、额度外现金贷等高价值产品的使用率,从而整体推高营业收入。贷中风险管理,通过提前预判客户在还款能力和还款意愿上的变化,并根据这些洞察,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以防止信贷资产的风险恶化,从而减少未来因逾期导致的风险损失。综上,银行信用卡业务的存量客户管理至关重要,好的运营管理在不断提高营业收入,降低未来风险损失的同时,提高客户黏性,使得客户持续为银行创造价值。

二、与传统运营方法相比,精细化运营有哪些不同?

鉴于信用卡存量客户管理的重要性,各家银行都非常重视存量客户管理和运营,但管理能力和运营水平参差不齐,好多银行目前依然使用较传统的运营方法。传统运营方法主要有如下特点:

运营管理主要依赖于业务人员经验,通过简单的业务规则进行风险预警,且无法对业务规则进行定期评估和优化;

客户用卡环节,缺乏动态额度调整策略或者调额体系,用卡体验不佳,易造成客户流失;

价值提升环节,没有工具和抓手,对高价值产品的交叉营销,采取“广撒网,多捞鱼”,对所有客户都营销,效果不佳且浪费营销资源;

对那些长期不刷卡用卡的客户,没有察觉或没有好的办法促活;

人员密集型运营,人力资源投入较大,没有引入人工智能和自动决策工具,替代人工,运营人力成本高企。

与传统方法不同,精细化运营更注重在整个客户管理过程中,数据资产的价值挖掘和应用,以及人工智能工具的使用,其主要特点如下:

基于对历史数据的探索和分析,开发基于数据驱动的规则和模型,结合业务人员经验,对未来逾期风险做出准确预警,并使用结果数据,不断优化原有规则模型,形成闭环;

客户用卡环节,根据客户的风险水平和客户价值,制定动态额度调整体系,提高用卡体验;

价值提升环节,使用机器学习算法构建各类模型,在高价值产品的交叉营销活动中,根据预测的客户响应度和对产品的需求度,采取差异化的营销策略和方式,一方面提高营销响应,另一方面有效避免营销资源浪费;

通过数据分析,挖掘那些长期不刷卡用卡的客户,总结其行为特点,构建促活响应模型,制定差异化的促活策略;

技术密集型运营,引入人工智能和自动决策工具,替代人工,减少人力运营成本。

三、如何做好存量客户精细化运营?

对标零售及信用卡业界领先者,有志于大力发展零售信用卡业务的银行,应加快存量客户精细化运营的建设步伐,不断提高贷中风险管理能力,提升存量客户价值,在业务规模稳健增长时,尽可能提高赢利。我们可以从贷中风险管理及客户价值提升两个方面,来构建精细化运营管理体系。

(一)贷中风险管理构建方案

贷中风险管理至少应包含贷中预警策略、行为评分模型及配套应用策略等。

在贷中预警的初级阶段,可以基于标签表现,挖掘区分能力强的变量,生成命中率低且准确率高的强规则,对命中规则的客户给予红色预警。在数据挖掘阶段,重点关注客户的用卡行为、还款行为及逾期行为相关的变量。业务成熟阶段,根据客户的行内外数据,开发贷中行为评分模型,预测客户在贷中阶段由正常客户转为逾期客户的概率;根据不同的风险等级给予不同的风险预警策略,实现贷中风险预警的目的;同时结合对客户的价值评估果,给出相应的动态调额策略和定价调整策略。

(二)存量客户价值提升构建方案

1、客户价值评估模型

使用行为评分模型对存量客户进行风险评分后,对于高风险客户需提前采取风险预警措施,包括预催收、甚至降额止付等,对于中低风险客户,需要进一步评估客户价值,从而进行动态额度调整及其他价值提升的营销活动。客户价值评估模型是存量客户价值提升的基础模型,其结果与行为评分模型结果形成交叉矩阵,指导风险预警及动态额度调整和其他基于客户价值的一系列活动。交叉矩阵可以将存量客户划分为四类客群,分别为主动的正向、被动的正向、被动的负向、主动的负向客群,根据不同客群的特征制定相应的策略。

2、交叉营销模型

对于风险水平较低、用卡行为及还款行为较好的优质客户,除了为其提供传统信用卡业务外,银行还可以根据客户的用款行为,为客户提供多类型的信贷服务。优质客户对现金分期、现金贷等的信贷服务的需求不同,因此对产品交叉营销的响应程度也不同,银行应尽可能的找到响应程度高的优质客户,从而将营销资源进行重点投入。同盾建议银行构建交叉营销模型解决这一问题。该模型通过对历史的产品销售数据和营销数据进行分析和挖掘,总结使用基于信用卡的信贷产品的客户特点,从而对存量客户做出总体预测。模型使用的变量包括但不限于:客户基本信息、客户消费习惯和消费偏好、卡片交易流水信息、卡片大额取现信息、卡片还款及逾期信息等。同时,外部数据如同盾的营销响应分、信贷活跃度、信贷生命周期、银行行业活跃度等指标数据,将有效提升模型对高响应客户的识别能力。模型构建完成后,对存量客户进行整体预测,根据模型分数排序,选择响应度较高的客户形成营销名单,开展相应的营销活动。

3、激活响应模型

信用卡发卡后,只有客户激活并使用卡片才能给我行带来收益,否则无论是未激活或者未刷卡,都不仅无法带来收益,而且前期的获客成本及发卡环节的运营成本都无法得到覆盖。因此,促活变得尤为重要。基于历史数据来构建激活响应模型,挖掘那些发卡后激活客户的行为特征(包括消费偏好、消费习惯、交易习惯等等),从而对未来客户能否激活和刷卡作出预测,并根据客户的响应程度,采取不同的促活策略。根据实际情况,可以构建是否激活并刷卡的单一模型,也可拆分是否激活和激活后是否刷卡两个细化模型。对于未来极易激活刷卡的客户,可能使用最基本的触达方式,如微信银行短信方式就可奏效;对于响应程度一般的客户,可能需要使用短线触达+息费优惠的政策;对于响应程度最低的客户,需要使用人工外呼触达+息费减免政策或首刷赠礼等政策最大程度的吸引客户激活刷卡。

4、客户流失预警

优质客户下迁最后流失,客户将无法为我行持续贡献高收益,对我行的赢利带来负面影响,应尽力避免此类事件的发生。因此,应尽早发现具有流失倾向的优质客户,并采取能使其继续留存在我行的维挽措施。同盾建议根据历史数据构建流失预警模型,根据不同程度的流失倾向客户,结合客户价值,采取不同的返利措施进行客户维挽。

信用卡存量客户精细化运营管理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