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小孤山大孤山知识点

发布时间:2020-02-04 04:39:34

过小孤山大孤山

一、重点实词

1、列置烽燧 陈列、设置 2、亦与它石迥异 差别很大 3、又深秋潦缩 积水

4、碧峰巉然孤起 拔地而起 5、上干云霄 冲、直入 6 造化之尤物也 确实

7庙在山之西麓 山脚 8、尝加营葺 营建、修缮 9、倒影水中,亦占一山之胜 胜景

10有俊鹘抟水禽 持、抓 11、不与江水乱 混淆、混杂

二、重点虚词

1、自数十里外望之 代词 指代小孤山 2、信造化之尤物 结构助词的

3、徙倚久之而归 时间名词后的助词 无实意 4、复以小艇游庙中 用、靠

5、碧峰巉然孤起 ……的样子

三、古今异义

1、与江山相发挥 古:辉映 ;今:把内在的性质或能力表现出来 把意思或道理充分表达出来。

四、词类活用 1、极登临之胜 副词作动词 极尽 2、皆以杏仁澄之 使动 使……变得澄清五、特殊句式

一)判断句 1、此山当是其一也 2、信造化之尤物也 3 因谓小孤庙有彭郎像,澎浪庙有小姑像,实不然也 4 江自湖口分一支为南江,盖江西路也 5望之如浮水面亦一奇也。

二)省略句

1、 倒影(于)水中 2、方立(于)庙门 3遂行泛(于)澎蠡口

《庖丁解牛》

一、重点实词 1、庖丁解牛 剖开、分割 2、足之所履 3、肩之所踦yǐ )支撑 接触

4砉(huā)然向然 象声词 形容皮骨相离声。向 通 5、“奏刀騞(huō)然奏 进

6、技盖至此乎 通“盍” 何 怎样。 7、进乎技矣 超过。 8、以神遇而不以目视会合、接触

9、批大郤 击、劈开 郤:空隙。 10、导大窾 顺着、循着 这里有导入的意思 窾 空

11、因其固然 因:依 固然:指牛体本来的结构。 12、技经肯綮之未尝 技经:犹言经络。经:经脉。肯:紧附在骨上的肉。綮 qìng:筋肉聚结处。 13、而况大軱乎 大骨 14、良庖岁更刀,割也 岁:名词作状语 每年 更:更换 割:割肉 15、族庖月更刀,折也 众 指一般的 折:指用用刀折骨 16、新发于硎 硎:磨刀石 17 彼节者有间 节:关节 间:间隙。

18、如土委地 卸落、坠下、散落在地上 19、踌躇满志 悠然自得、心满意足

20善刀而藏之 善通“缮” 修缮 擦拭刀

二、通假字 1、砉然向然 通“响” 2、技盖至此乎 通“盍” 何 怎样。

3、善刀而藏之 通“缮” 修缮

三、古今异义

1、所见无非牛者 没有不是 2、不外乎以神遇 古会合、接触 碰见、遇见

3、视为止,行为迟 行 动作;受思想支配而表现在外面的活动

4、虽然每至于族 ——虽然这样、但是 ——连词 表转折

特殊句式

1、省略句 技盍至此乎 技盍至(于)此乎 2、判断句 臣之所好者道也

3、状语后置 新发于硎 于硎新发 4、宾语前置 技经肯綮之未尝 未尝技经肯綮

5、省略句 视为止,行为迟 视为(之)止,行为(之)迟

陈情表

一、通假字

1、夙遭闵凶。闵,通“悯”,所忧愁的事 2、零丁孤苦。零丁,通“伶仃”,孤独的样子

3、臣密今年四十有六有,通“又”,多

二、词类活用

1、非臣陨首所能上报。上:名词作状语,向上。 2、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犬马:名词作状语,像犬马。

3、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外:名词作状语,在家外。 4、内无应门五尺之僮。内,名词作状语,在家内。

5、则刘病日笃。日:名词作状语,一天天。笃:形容词用作动词,加重。

6、夙遭闵凶。闵凶:形容词用作名词,忧患不幸的事。 7、猥以微贱。微贱:形容词用作名词,卑微低贱的人。

8、臣少多疾病。疾病:名词用作动词,生病。 9、①具以表闻。②拜表以闻闻:使动用法,使……闻,使……知道。

三、一词多义

()虚词“以”

1、用作介词

1)表示动作、行为所用或所凭借的工具、方法。可译为“用”、“拿”、“凭借”、“依据”、“按照”、“用(凭借)……身份”。 猥以微贱。凭,介词。

臣具以表闻。用,拿,介词。 汾阳王以副元帅凭借……身份

2)表示原因,介词。

臣以险衅/臣以供养无主因为 但以刘日薄西山/是以区区不敢废远因为

2、用作连词

夫夷以近又、而且,表并列关系 谨拜表以闻来,表目的关系

今不忍人无寇暴乱,以乱天子边事来,表目的关系 木欣欣以向荣,水涓涓而始流(地,着),表修饰关系

(二)虚词“之”用作助词。

1)的,放在定语和中心语之间,表修饰

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憧。的,定中之间 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的,定中之间

2)用在主谓结构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不译,助词。

臣之进退,实为狼狈。可不翻译

(三)文中重点掌握实词

1、当 1)当侍东宫。任,充当,动词。 2)臣生当陨首,死当结草。一定,副词。

2、命 1)辞不赴命。任命,名词。

2)人命危浅。生命、性命,名词。 3)更相为命。生活、生存,名词。

3、终

1)既无叔伯,终鲜兄弟。与“既”配合,起并列联合作用,相当干“又”,连词。

2)无以终余年。结束,度完,动词。 3)愿乞终养。终了,动词。

(四)表示官职变动的实词

1、除,任命、授职,一般指免去旧职、授予新职。 2、赏,是由皇帝特旨颁布,赐予官职、官衔或爵位。

3、擢,既由选拔而提升。超擢则是越级破格提升的意思。 4、迁,改官。

5、拜,授予官职,任命,多指帝王授臣下官职。 6、徙,改任官职,多指一般的调职。

7、谪,官吏降级,相当于贬。 8、出,指出京受任。 9、去,卸职。《张衡传》:“自去史职,五载复还。”

10、黜,废免,革职免官。《屈原列传》:“屈原既黜,其后秦欲伐齐,齐与楚从亲。”

12、陟,升迁,指官吏的提升和进用。如诸葛亮《出师表》:“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13、夺,罢官免职。如《书博鸡者事》“使者遂逮守,胁服夺其官”。

14、罢,革除官职。《书博鸡者事》“又投间蔑污使君,使罢。”

15、复,恢复旧职。《书博鸡者事》中“为复守官而黜臧使者”

四、重点句式

(一)固定句式

1、既无叔伯,终鲜兄弟。“既……终……”,是连词“既”和连词“终”的搭配,表示不止一个方面,可译作“既……又……”,或“既……也”。

2、有所希冀。“有所……”,与“无所……”是相对的格式。意思是“有……的人(的东西、的事情)”。“所”字后面一定是动词。“所”与后面的动词组成名词性的“所”字结构,充当“有”的宾语。

3、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元臣,无以终余年。“无以”,是动词“无”与介词“以”的结合,又写作“亡以”,表示“没有办法”,“没有什么用来”。

4、是以区区不敢废远。“是以”,连词性的介宾词组,即“以是”的倒装,表示结果或结论,用在分句或句子的开头(有时置于主语后),上承说明原因的分句或句子,可译为“因此”“所以”。

5、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皇天后土实所共鉴。“非独”,连词,表示除所说的意思之外,还有更进一层的意思,用在复句的上一分句里,可译为“不单”“不仅”“不只”之类。

二)被动句

1、而刘夙婴疾病。婴,被……缠着。 2、戍卒叫,函谷举函谷关被攻克

3、若属皆且为所虏“为所”表示被动 4、吾属今为之虏矣“为”表示被动1、而刘夙婴疾病。婴,被……缠着。

5、戍卒叫,函谷举函谷关被攻克 6、若属皆且为所虏“为所”表示被动

7、吾属今为之虏矣“为”表示被动 8、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为”表示被动

9、不拘于时“于”表示被动 10、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见”表示被动

11、放,放逐。有时也指京官调任外地,如《谭嗣同》“即放宁夏知府,旋升为宁夏道”

逍遥游

一、掌握下列重点词语

1、怒:奋发。 2、抟:环旋着往上飞。扶摇:旋风。 3晦:阴历每月最后一日。朔:阴历每月的第一日。

4、夭阏(è):阻塞。 5、奚以……为:表反问,哪里用得着……呢? 6、绝:超越。

、通假字

1.北冥有鱼(通“溟”,大海) 2.三餐而反(通“返”,返回) 3.小知不及大知(通“智”,智慧)

4.此小大之辩也(通“辨”,区别) 5.而征一国者(通“耐”,能力) 6.旬有五日而后反(通“又”)

7.而御六气之辩(通“变”,变化)

、词性活用

1.形容词作名词 《齐谐》者,志怪者也 (怪异的事物)

2.名词作动词 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 (南行) 不过数仞而下 (降落)

3.使动用法 彼于致福者(使……到来) 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使……满意;使……信任

、古今异义的词

1.虽然,犹有未树也 古:虽然这样 今:表转折关系的连词。

2.腹犹果然 古:食饱之状 今:表示事实与所说或所料相符。 3、众人匹之 古:一般人 今:多数人。

4.之二虫又何知 古:泛指动物。 今:虫子。 5.穷发之北有冥海者 古:毛,指草林。 今:头发。

6.小年不及大年 古:寿命。 今:时间单位 7.野马也,尘埃也 古:流动的雾气。 今:野生之马。

8.蟪蛄不知春秋 古:四季。 今:春季和秋季,岁月;人的年岁 9.我决起而飞 古:快速的样子 今:决定

10.适莽苍者 古:往 今:刚好 11.抟扶羊角而上九万里古:旋风 今:羊的角

12.行比一乡 古:合 今:比较

、虚词积累

1.之 鹏之徙于南冥也(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之二虫又何知(代词,这) 穷发之北(助词,的)

2.息 去以六月息者也(名词,气息,这里指风) 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名词,气息)

3.其 则其负大翼也无力(代词,代风) 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连词,表选择)

其自视也,亦若此矣(代词,他们)

4.以 去以六月息者也(介词,凭借) 生物之以息相吹也(介词,用) 以八千岁为春(介词,把)

奚以知其然也(介词,凭) 而彭祖乃今以久特闻(介词,因为)

、特殊句式

1.判断句 《齐谐》者,志怪者也。 穷发之北,有冥海者,天池也。 此小大之辩也。 南冥者,天池也。

2.省略句 翱翔(于)蓬蒿之间。

3.宾语前置句 奚以知其然也? 莫之夭阏者 彼且奚适也 之二虫又何知 彼且恶乎待哉

4.介词结构后置 覆杯水于坳堂之上

上承接表现手法 14、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

般情况下,是乐景写乐情,哀景抒哀情,但也有以乐景衬哀情或哀景写乐情的写法。最典型的如《诗经·采薇》中: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依依杨柳,美好春色留人沉醉,却是黯然离别之际;霏霏雨雪,冰天坼地的寒冷,竟是征夫回乡之时!以乐景写哀情或以哀景写乐情,可以起到一倍增其哀乐的效果。《姜斋诗话》说: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一倍增其哀乐。

15、托物言志。

托物言志是诗歌散文中经常运用的表现手法,即作者借助对某种事物的刻画来含蓄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或某种品格志向。古诗中,象骆宾王的《狱中咏蝉》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侵。那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就是通过刻画餐风饮露的秋蝉的形象来表明自己高洁的品性不为时人所了解。

16、移情。

移情就是将人的情感转移到事物身上,使外物与人同喜同悲。比如《扬州慢》也有废池乔木犹厌言兵之句,乔木尚且厌恶战争,何况扬州百姓呢?赠别二首(其二)(唐·杜牧)多情却以总无情,唯觉樽前笑不成。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析】诗人没有说怎样惜别,却把这种感情转移到蜡烛身上,蜡烛无情,尚且替人垂泪,何况人乎?

17、虚实相生

虚实相生是指虚与实二者之间互相联系,互相渗透与互相转化,以达到虚中有实,实中有虚的境界,从而大大丰富诗中的意象,开拓诗中的意境,为读者提供广阔的审美空间,充实人们的审美趣味。虚景和实景的关系,有时是相反相成形成强烈的对比,从而突出中心的。例如姜夔《扬州慢》中的虚景是指春风十里,写往日扬州城十里长街的繁荣景象;实景是尽荠麦青青,写词人今日所见的凄凉情形。由这一虚一实两幅对比鲜明的图景,寄寓着词人昔盛今衰的感慨。

18、动静结合

在中国古代诗歌里,诗人们为了创设意境,特别注意动态描写,动静结合是常用的一种写景手法。在这种手法的运用中,独出心裁,每着一字,而使境界全出。但作为动静结合的写景方式,往往是在一种意境里描写动态与静态,并且往往是以静为主,以动衬静的方式(这里的含动与声:如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为声,为动),形成意境和形象的和谐统一。因此,动静结合的写景手法,与衬托又不可截然分开。

19、点面结合

万事万物都是彼此相互联系的,不是孤立存在的,被描写的景物也一样,它们总是和周围的景物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我们在写景状物时,不能孤立地静止地写主体物,还必须写主体物周围的联系物,点面结合,烘云托月,使主体形象更丰满,更有特色。

过小孤山大孤山知识点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