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叙文阅读习题总结

发布时间:2011-10-31 18:13:44

记叙文阅读习题总结

筛选信息类题

一、句中的这(上述、此、这些)在文中指代什么?

例如: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特别是网络的发达,使纸质媒体暴露出信息量有限,不能动态查询的特点。目前,已有许多人通过液晶显示屏等阅读器进行阅读,但是,从阅读是否舒适的角度看,液晶显示屏和纸张相比差别实在是太大了;液晶液晶显示屏必须得有背景灯,长时间阅读会导致眼睛疲劳。电子纸是解决上述问题的一种选择。

加线的上述问题值的是哪些问题?请分别概括回答。

方法:此类题答案通常在指代词前不远处出现,大部分题可以直接提取,少数题需要对提取句进行简单加工。

二、概括事物的特点(优点、用途、作用等)

鹦鹉鱼的睡衣

欧洲地中海生活着一种鱼,它色彩艳丽,就像鹦鹉那样漂亮,所以人们叫它鹦鹉鱼。

这种鱼有团结互助的精神。如果一旦不幸碰上了针钩,在千钧一发之际,它的伙伴会很快赶来帮忙,咬断钓鱼线,从危险中救出伙伴。

虽然鹦鹉鱼能够互相帮助,可是,这并不等于鹦鹉鱼永远没有危险。因为鹦鹉鱼很怕死,常常在没有危险的时候也忧虑忡忡,它们想,白天遇到危险了,有同伴来救助,如果晚上同伴们都睡着了,谁来救自己呢?于是,鹦鹉鱼们想出了一种办法。它们每天傍晚都会给自己织一件睡衣穿,这样便确保了晚上的安全。

从全文看,鹦鹉鱼有哪些特点?

方法指导:首先通过浏览全文,锁定介绍指定事物特点的段落,然后从每一个段落中分别概括出事物的特点,最后对概括的结果进行加工合并。

三、概括的心理变化(情感变化过程)

例如《阿长与山海经》

方法指导:按照事情的发展顺序,从事情的不同阶段找出表达人物感情的语句,然后从中提取关键词,对提取出来的关键词进行整理加工。

四、理解文意题。

常见形式:提取文中的某句话,然后问为什么、原因是

例如 豹子向摄影师一步一步走过来,终于,它在离他几米远的地方站住了。豹子用充满敌意和怀疑的目光盯着它看了一会,那一会,摄影师的额上沁出了冷汗。

摄影师的额上为什么慢慢沁出了冷汗?

答题方法:在题干带入所处的段落寻找答案,可以用文中相关句子作答,也可以对提取出来的关键词语进行加工。

深层含义分析题

一、标题的含义。

例如:文章题为春天的魔法师有什么深刻含义。

方法指导:首先找出标题中的关键词语,把形象的词语抽象化,然后联系文章的主旨作答,从而得出其深层含义。

二、分析加线词语的含义。

文段:另一个冬天,黄昏我们不再去那个山冈张望。我父亲在这年的秋天去世。妹妹的黄发已经扎成了小辫,我们渐渐长成大人。温暖只能在寒冷中感知,冬夜是我们人生最初的一门课程。严寒来袭时,需要取暖,并且不让一个人孤单。

加线词语的含义各是什么?

方法:首先找到词语在原文中的位置,然后弄清词语所在的段落表达的含义,再从形象到抽象的角度进行换位思考,即可得出答案。

三、理解句子的含义。

例如 《橘子酸、橘子甜》

理解我们分享着冬夜里的温暖和甜蜜一句的深刻含义。

《第六枚戒指》 

我确信我的命运掌握在他手里。联系上下文,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方法:

一般有两种答法(1)将句子所表达的意思和具体语境或文章的主旨联系起来,然后用浅显的语言表述;(2)解释这个句子为什么这么说,这么说的原因是什么?

四、主旨的理解。

1)联系生活实际,谈谈你从文中得到的感悟。

2)通读全文,你得到了什么启示?

3)结合生活实际,谈谈你对作者说话的认识。

方法1、我从(事物)身上明白了(道理),我要学习(事物)的精神(品质、性格、态度),在生活中应

2、我从(事物)的身上明白了(道理),我会接受(事物) …的教训,在生活中应

审美鉴赏类题

一、标题

1、文章以为标题有什么作用(好在哪里)?

2、文章标题改为好不好?为什么?

方法

1、全文的线索,推动情节的发展。

2、反映文章内容,点明主旨。

3、形式新颖,吸引读者。

4、反映作者情感的变化。

需注意的是回答时不能全部照搬,需根据文章内容灵活套用。

二、词语的表达作用(表达效果)

例如:那个贫穷而温馨的春节第二天是大年初一。早晨一起来,父亲就把家里唯一的一只正在下蛋的母鸡杀了,炖好后,用小碗分成二十份。分完,母亲要我们挨家挨户去送。我们有点不情愿,父亲说:去吧,孩子们。送完,我们回来吃篮子里的好东西。

父亲这么一说,我们分头去了。每人捧着一碗香喷喷的鸡汤,实在忍不住时,便用手指头在汤里一蘸,然后吮着指尖,感到十分香甜。

品味的表达效果。

方法:

动词:生动地刻画了,从而表现了

形容词、副词:细致地描摹出的特点,反映了的心情。

三、句子

1、文中句在文中有何表达作用(表达效果)

2、请对文中作自由赏析。

3、下面句子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何作用?

怀念一种声音

然后,他们回到厅堂里坐了下来,爹说:你听---”这两个字在无数次重复后,他的耳朵变得灵敏了:雨点先是小而密,落在薄薄的小青瓦上,叮叮咚咚,如珠玑在玉盘里乱跳;击在玻璃瓦上,声音尖脆,犹如琴声中的高音节

划线句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例如 花边饺里的母爱

小时候,包饺子是我家的一桩大事。那时候,家里生活拮据,吃饺子当然只能等到年节。平常的日子,破天荒包上一顿饺子,自然就成了全家的节日。这时候,妈妈威风凛凛,最为得意,一手和面,一手调陷,干净利落。然后妈妈指挥爸爸、弟弟和我,看火的看火,擀皮的赣皮,送皮的送皮,颇似沙场点兵。

品味划线句子的表达效果。

常见修辞:

比喻 拟人 排比 夸张 反问 设问

方法

修辞加修辞的作用(更地写出了

四、描写方法。

题型:这句话用了什么描写方法?在文中有何作用?

这时候惊人的一幕发生了。那个女人忽然扑通一声在过道上跪了下来:拿我钱的那位师傅,求求你,把钱还给我吧,我这钱可是借来给孩子治病的呀!说完,女人捂着脸放声大哭,孱弱的双肩随着抽泣不停地抽动着

方法:写出了人物表现了

环境描写的作用。

例如。我笑笑执意要到外面纳凉。母亲先是一愣,继而脸上写满笑意。她忙不迭地搬了躺椅到外边,我躺下来,望着天空,手上拿着母亲递过来的蒲扇,慢慢摇着。虫鸣在四周此起彼伏地响起,南瓜花在夜里静静地开放。月亮

升起来了,皎洁的月光洒满寂静的小院。恍惚间,有个小女孩儿,手拿小扇儿,追扑流萤。依稀的,都是儿时的光景呀!

加线部分是什么描写,其作用是什么?

思路:写出了从而烘托了(渲染了或为情节

作用)

段落的作用

首段:引出下文;总领下文:照应文章标题;设置悬念,吸引读者;为后文情节发展埋下伏笔(作铺垫,推动情节的发展)

中间段落: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为后文的情节发展埋下伏笔,推动情节的发展。

结尾段:总结上文;点明文章主旨;照应开头,标题;引人深思。

分析人物形象

《让我看着你》

方法:在段落中检索人物的语言、动作、心里等描写,提取关键词,分析人物性格,并对结果进行合并。

写作技巧

象征 对比 伏笔 照应 托物言志 借景抒情

记叙文阅读习题总结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