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情感因素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

发布时间:2012-01-26 17:50:15

浅谈情感因素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

摘要:语文教学中,情感因素是非常重要的,它是课文、老师、学生之间沟通的桥梁。情感丰富的语文教师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求知欲、成功感等积极的情感因素,让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轻松学习,变沉闷的学习为积极的情感交流,变单一的知识教育为素质教育。

关键词:语文教学、情感因素、素质教育

情感因素是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我们在语文教学中应给予足够的重视。

语文教材中,许多优秀的作品以其进步的思想和完美的艺术形式的有机统一,讴歌了真、善、美,鞭挞了假、恶、丑,情感色彩十分强烈。因而语文教师应以情感为桥梁,去沟通作者、教者、学者,形成一条和谐的、畅达的情感通道。

我们知道,积极的情感,如快乐、欢喜、自豪等,通常会伴随着一种愉悦的主观体验,并能提高人们的积极性和活动能力。孔子很重视文学的社会作用,他说“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在兴、观、群、怨中,读者既增强了世界、生活、人生,自我的认识,又产生了各种各样的全新的情感,这样就在学习的过程中,收到了陶冶情操,促进人格完善的功效。 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尤其是语文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利用各种的积极情感,使之成为课堂教学的动力。下面我对情感因素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谈点个人看法。

首先,情感因素是学生学习兴趣的源泉。学习兴趣是掌握知识,获得实际技巧的动力,而它的源泉就在于能为学生提示出一种新的东西、新的感觉、新的体验,激发学生在一切知识奥秘面前的新奇感,并让学生把已掌握的知识加以应用,来揭示未知的世界,从而体验到一种成功感。作为教师,要善于创设生动具体的课堂教学情境。无论是艺术欣赏还是艺术创作,触情生情是最普通、,最常见的一种审美的情感活动,这也正是情感的情境性特征的体现。在教学中,创设恰当的情境能有效的引发、唤醒学生的情感,而且能借助情境深化学生的认识。因此,有经验的语文教师往往十分重视教学中的情境创设。如:我在讲授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时,并不急于让学生读背,说作者的思想感情,而是让学生从元朝的历史背景说起,从那个时期的知识分子为了找到自己的进身之处,而艰辛奔波的仕途说起,然后假设自己是一个当时身在异乡前途无着的读书人,黄昏时看到鸟儿还巢,屋顶上飘着袅袅炊烟的情境,心情如何?学生们听后纷纷举手发言,说出自己的心情,比如,有说伤心的、凄凉、痛苦、难受的等等。然后我让学生们带着这种心情去读支曲子,并让学生说出“断肠人”就看到了哪些景物?这些景物让我们有什么样的感想?然后同学们互相补充,互相纠正,正对应了前面说的几种曾经有过的感情,并带着这种情感去课文,主动性大大加强,兴趣也浓了,有效的提高了教学的效益。

在语文教学中,情感丰富的教师往往能声情并茂,挥洒自如地以声激情,以声传情,巧妙地创设一个又一个情境,激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要把教材中的情恰如其分地传达出来,在课堂上运用好自己的情感,首先要在教学每个部分的内容时,努力去开掘,去发现,去撷取和积累情感,并用有声语言或无声语言把它传达给学生。教师还可以有意识的把我们的生活带进来,让学生用学过的知识去解答生活中的问题,既使学生巩固了学过的知识,又使他们很愉快的接受,从而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其次,情感因素是思维发展的动力。苏霍姆林斯基说:“学生体验到一种自己在亲身参与掌握知识的情感,乃是唤起少年特有的对知识的兴趣的重要条件。”因而,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自我学习、自我发现,特别是学生在讨论过程中思维出现障碍或错误时,更要多方引导、启发,尽量让其完成学习过程,使其充分享受获得知识的喜悦和成功的快感,从而增强学习的自信心和积极性。在每一节课的教学中,教师都有两个必须完成的任务:一个是本节课要完成的一定范围的知识;二是使学生会学这些知识。但是现在越来越多的老师抱怨:现在的学生越来越笨了,许多知识点讲了好几遍,就是不理解,甚至考过的原题变个样,下次让他做就不会了。我觉得这一现象的症结在于学生在课堂上只作识记、保持、再现等枯燥乏味的学习,而没有投入人的积极情感,而把学习过程与思维过程割裂开来。假如教师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把学生的求知欲、成功感等情感因素引到教学中,学生的思维一定会活跃起来,变成会学习的人。

另外,学生的思维能力是有差异的,这就要求我们能根据教学目标,有区别的对待学生,给不同学生不同层次的要求。例如,有一次,我给一个成绩较差的学生布置了一个很简单的作文题,《星期天,我------》,我给他讲了好几遍应先把题目补充完整,他却把书名号也标在了作文本的题目上,而且内容含糊,语句也不通,但我表扬了他书面干净整洁,使他获得了胜利的快乐,这种情感使他渐渐的觉得作文并不难,渐渐的,他的思维能力加强了,语文成绩也提高了。在教学中,也应面向全体同学,这是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

第三,情感因素是课文、老师、学生之间沟通的桥梁。教学过程是教师将人类的精神食粮,传递给学生的过程,完成这一过程的介质是情感因素。语文教学的重点是学习古今中外的典范文章,由于学生与作者写作的时代有一定距离,再加上知识和生活体验的缺乏,即使再优秀的作品,学生学起来也索然无味。教师要善于把课文的情感内化为自己的情感,再把自己的情感传达给学生。只有教师先深刻领会作品的思想感情,然后带着浓厚的情感去诱发学生的主观感受,从而使学生更深一层明确情理。这样学生学习才会有兴趣。例如,我在教《梁思成的故事》时,将古建筑被破坏,文化遗迹被摧毁的“忧虑”、“惋惜”之情贯穿始终。并讲解了战争和经济发展对历史古迹的破坏情况,激起了学生对历史遗迹的热爱保护的责任感。这样,学生理解课文,理解梁思成的建筑思想就容易多了。

另外,我坚持每周与学生进行情感交流的对话。话题有课本内的,还有我们日常生活中感人的事情,激发起学生丰富的情感。丰富的情感是语文学习,尤其是作文必不可少的,是写好作文的肥沃土壤。

教学过程,除了是传授知识的过程,更是师生之间情感交流的过程。教师要善于营构良好的师生人际氛围,生动的充满情感的教学情境。如果却少了情感,教学过程将变得机械沉闷缺少生气和乐趣。结果是教师厌教,学生厌学。所以,我们在教学中,尤其是语文教学中,一定要注意培养学生积极的情感因素,并贯穿于整个日常的教学过程中,并真正达到素质教育的目的。  

参考文献:[1]章志光.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8411月第1.

2]刘永康.语文创新教育研究.四川大学出版社,200010月第1

浅谈情感因素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