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知千古光1

发布时间:2013-10-21 22:34:12

杨齐心

王阳明(1472—1528) 名守仁,字伯安,明代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他提出“知行合一”论,创立“致良知”学说,使儒家文化发展到即南宋程朱理学之后的又一巅峰,其影响播及海外。在一生的教育实践中,他提出 “天下无不可化之人”等许多教育思想,对今天的素质教育仍有指导意义。他一生著书立学,写下了《五经臆说》46卷和《象祠记》《瘗旅文》《教条示龙场诸生》《玩易窝记》等众多文章和数百首诗存世。还擅长书法,其作品有《何陋轩记》《矫亭说》《四箴卷》《纪梦诗题壁》等。

龙场悟道

王阳明天资聪慧,少年学习辞章,继后遍读考亭(朱熹)之书,寻找做圣人之道,后钻研程朱理学。21岁时,学习朱熹致知格物论,对“物理吾心终判为二”的说法产生怀疑。认为朱子学说“支裂破碎”,并对其采取批判态度。继后又隐居绍兴阳明洞,从佛(教)道(教)中寻修身治国之道,然觉得佛、道也难寻到圣人之学。

明弘治十八年,明孝宗死,武宗即位,年仅十五岁,太监刘瑾把持朝政,朝纲紊乱。十月,大学士刘健、谢迁等联合上疏,请诛奸佞,被刘瑾矫旨罢职。南京科道员戴铣、李光翰,御史薄彦徽等上疏,请求起用刘健等人以谏忤旨,又被刘瑾矫旨罢职。时兵部清吏司主事王阳明,冒死抗疏救援,十一月上疏《乞宥言官去权奸以章圣德疏》,请求武宗宥言官,惩权奸,开忠谠之路……。追回前旨,使戴铣等仍供旧职’疏入,刘瑾矫旨将王阳明廷杖40并系狱,监禁1月后,为贵州龙场驿丞。”(《修文县志》)

正德三年(1508)三月,躲过追杀,历尽艰辛,到了贵州修文龙场这个“连峰际兮飞鸟不通”地方。当时龙场驿站已毁,他只能在驿站南侧的一低矮洞穴(今叫玩易窝)里结草庵而居。言语不通,困难重重,他意志消沉,唯有生死一念尚未泯灭。他对着石窟自言自语“吾惟俟命而矣”(听天由命)。然住在这远离朝廷纷争的荒僻山野,却使他得以潜心于心性本体的研究。他在洞中开始时“仰而思焉,俯而疑焉”“茫乎其无所指”,.继而达到“闲观物态皆生意,静悟天机入冥。道在险夷随地落,心忘鱼鸟自流形。”的物我皆忘境界。有一天中夜,他看竹,觉得竹清晰可辩,闭目又觉模糊不清,心中顿觉豁然开朗。觉悟到“心即是理,天下又有心外之事,心外之理乎。”即万事万物皆出于我心的道理。并发出“向之求理于事物者误也”(《王阳明全集》)的感叹,这一悟史称“龙场悟道”。由此,他创立了主观唯心主义哲学——阳明心学

正德四年(1509),在龙场悟道之后,王阳明反思朱熹“知先行后”学说与陆九渊的学说,得出“朱陆异同,各有得失”的结论,并提出了“知行合一”理论。它说“知是行之主意,行是知之功夫;知是行之始,行实知之成”“只说一个知,已自有行在;只说一个行,也自有知在。”并说古人把知行分开来讲是因为世上有两种人,一种是只知道去做事,却不去思维观察,所以要讲先知后行,以免他把事做错。一种是只知道去想去思,却不去行动,所以要讲去行动去做才知道想正确与否结果如何。这一思想在今天仍有理论和实践意义。

正德十六年(1521),王阳明在江西南昌正式提出“致良知”学说。他说:“一念发动处便是行,发动处有不善,就要将这不善的念克倒,需要彻底根除,不使那一念不善潜伏胸中,此是我立言宗旨”即告诉人要产生好的念头符合道德的念头,不好的、不符合道德的念头,就要把它从心中彻底清除,不留下一丝不好的不符合道德的想法。只要念头产生,行动也就产生了。他还说:“吾良知二字,自龙场以后,便已不出此意”。他的这一“存天理,去人欲”的良知学说,对当时恢复明代封建道德,巩固封建统治秩序,起了重要的作用。在我们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今天,这一学说,对提高全民的思想道德水平,唤醒良知,进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仍具有重要的借鉴作用。

创办书院

龙场悟道之后,因结草庵不能遮蔽风雨,石洞阴暗潮湿,在当地好心山民的帮助下,王阳明来到了龙冈山(今阳明洞)。这座黔中的山峰,高不过40米,长宽不过100米,山上古木葱茏,闲鸟声声,。山腰有一洞,岩水滴答映于洞中,薄雾如丝绕于洞口,洞外古木苍苍,翠竹依依。王阳明心情舒畅多了,他将山腰这一洞取名“阳明小洞天”。于是“营炊就岩窦,放榻依石垒”(王阳明诗),感觉“恬淡意方适”(王阳明诗)。为解决生活问题,他请学于农,并亲自耕种。闲暇时下山交游,过着无拘无束的生活。为感当地百姓恩,他便在洞中置案,教授当地苗夷儿童识字。当地百姓更是热情,给他新建了三间茅舍,王阳明给它们取名为“何陋轩”“君子亭”“宾阳堂”,并作文以记之。随后他就在这龙冈山上广招弟子,创办龙冈书院。

龙冈书院的创办,开创了黔中一代学风。王阳明博学多才,日以讲习为乐,使书院名声远播,那时“士类感慕者云集听讲,居民环聚而观者如堵。”在讲学期间,王阳明提出了“天下无不可教化之人”“良知、良能,愚夫、愚妇与圣人同”即任何人都可以教育成才。这与今天素质教育的理念是一致的。在教学中,王阳明对学生提出了四点要求:“立志” “勤学”“改过”“ 责善”。王阳明说“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认为不立志,学生就会像无舵的船,没有绳子的马,漂荡无束,最终没有结果。并告诉学生要“笃志力行,勤学好问”,不怕资质愚钝。他反对对学生“鞭挞绳缚”的体罚。要“趋向鼓舞”“诱之以读书”。认为儿童好比草木初萌,教师教学好比春风化雨,如反其道行之必然摧残学生的天性。“凡此皆顺导其志意,调理其性情,潜消其鄙吝,默其粗顽,日使之渐于礼仪而不苦其难,入于中和而不知其故。”他在教学中主张学用结合,他说“未有学而不行者。如学孝,必服劳奉养,躬行孝道,然后谓之学。岂能悬口耳讲说,而可谓之学孝乎?”即学习没有学了不去实践的,比如学孝,必须亲自操劳服侍奉养,躬身践行孝道,这样才叫学孝。只是耳听嘴讲,这样能算学孝吗?王阳明的教育主张还有许多,他的教育思想是我国教育史上一份特别珍贵的遗产。

正德四年(1509)十一月,王阳明离开了龙冈书院,到贵阳文明书院讲。正德五年(1510)王阳明离开贵州充任江西庐陵知县,但他仍然怀念龙冈书院教书生活。在过湖南溆浦的船上,他写下了这样的诗句:“已知世上风波满,还恋山中木石居。”。

为传播自己的心学思想,他在贵州、江西、江苏、浙江、广西等地讲学,开办书院,使王学迅速光大,并成为继南宋程朱理学之后儒家文化发展的又一巅峰。

深远影响

王阳明五十六年的一生,培养了大批弟子,仅黔中一地受其教诲的就达500余人,其中著名的弟子有孙应鳌、李渭、耿楚侗、赵大洲、罗近溪。孙应鳌被称为“贵州开省以来人物之冠”,明庭称之为“名臣大儒”。李渭逝后明神宗赐联:“南国躬行君子,中朝理学名儒”。明朝嘉靖、隆庆年间,王阳明弟子著书立说,八方传播王阳明思想,王学势力几乎遍及全国,打破了南宋以来程朱理学一统思想界的局面。并形成了黔中、浙中、江右、楚中、南中、北方、闽粤、泰州八大学派。分布于贵州、浙江、江西、江苏、湖南、湖北、广东、广西、四川、福建、山东、河南、陕西等地。

明清之际,王学成了一股强大的社会思潮。其间的启蒙思想家李贽黄宗羲利用王学反传统倾向或修正王学的某些观点,分别创立了“童心说”和“无君论”。清道光年间,由于受西方殖民势力影响,中国社会开始产生危机,龚自珍吸收阳明心学思想,提出了“吾心造宇宙”即人能改造自然的主张。魏源根据王阳明致良知的思想,要求“攻一身之异端,去人心之积患”,著《海国图志》,放眼世界。光绪年间,维新派人梁启超,深研王学,提出“慧观出真理”命题,力主变革维新。清末,宋教仁,陈天华等,吸取王阳明“致良知”“躬践履”“知行合一”思想,投身反清运动,使清王朝最终覆灭。

十九世纪中叶,日本的思想家,把阳明心学与日本社会条件结合,赋予其特殊的内容“所谓的心即是理,就是把心的至诚作为最高原则”,成为“明治维新”的一种指导思想。日本“维新三杰”之一的西乡隆盛就是著名的阳明信徒,佩有“一身低首拜阳明”的信章。清光绪十四年,贵阳人陈矩随驻日大臣黎庶昌(黎莼斋)出使日本,见日本崇拜阳明的景况,回来后在撰写《重修王文成公祠碑记》中写到:“盖王学传入东海日出之乡,莫不精究‘良知’之理 ‘知行合一’之用。”辛亥革命前,孙中山在东京对中国留学生演讲时说“日本的旧文明皆由中国输入,五十年前维新诸豪杰,沉醉于中国哲学大家王阳明的‘知行合一’学说,故具有独立的尚武精神,以成此拯救四千三百万人的大功。”

1903年,日本人三岛毅随多名日本驻华官员游览了王阳明最初讲学的地方——修文阳明洞,写下了这样的诗句:

忆昔阳明讲学堂,

震天动地活机藏。

龙冈山上一轮月,

仰见良知千古光。

作者地址:贵州省修文县久长中心小学

邮编:550207

电话:137********

良知千古光1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