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物质文化论文

发布时间:2020-06-22

《中国建筑史》读后感
——中国传统建筑与文化的思考
姓名:邵俊燕
班级:建筑0801

摘要
《中国建筑史》是建筑学科的开山之作。全书共八章。第一章绪言,首对中国建筑的特征、建筑史的分期作了宏观概括,次以简要笔墨,介绍了《营造法式》与《清工部工程则例》。以下第二至第八章分述从上古至清末民初各时代,大多先从文献理出建筑活动之大略,次述实物遗存,再具体分析各代特征。
这本书的最大功绩在于第一次把中国建筑史学纳入了系统科学研究的领域,以历史文献与实例调查相结合的方法,揭示了中国古代建筑的设计规律、技术要点,总结出中国建筑的成就和各时代的主要特征,使中国建筑史从蒙昧走向科学,形成为一门独立学科,向世人展现了一片崭新的学术天地。《中国建筑史》显示了梁先生在文献应用上的深厚功力,除徵引浩博外,凡所徵选,皆属精当,文字却十分精炼深永。
关键词 中国古代建筑 建筑营造 正文
中国历史源远流长,创造了无数璀璨的物质文化,古代建筑也更是其重要的构成部分。中国古代涌现出了许许多多建筑大师和建筑杰作,营造了无数传世的宫殿、陵墓、庙宇、园林、民宅……
但是把建筑当作一项重要的艺术文化来看待的却起源于欧洲,甚至关于中国传统建筑的介绍也起源于欧洲,直到1944年,梁思成先生完成的着作《中国建筑史》才完整的介绍了中国建筑的特征、建筑史的分期概括。整本书总结了上古至清代,各个时代建筑的特征,技术要点,揭示了古代建筑的设计要点。
但是,光了解这些技术知识只能让我们从表面去看待我国古代建筑,在梁思成先生看来,读此书,我们需要从更深刻的角度去看待我们古人的建筑,那就是挖掘建筑背后与我国古代文化的关系,物质反映文化,文化又孕育物质。关于这点,先生曾说:“建筑之规模、形体、工程、艺术之嬗递演变。乃其民族特殊文化兴衰潮汐之映影;……今日之治古史者,常赖其建筑之遗迹或记载以测其文化,其故因此。盖建筑活动与民族文化之动向实相牵连,互为因果者也。古代建筑体系的形成,不仅有物质技术上的原因,“有缘于环境思想之趋向”梁先生提醒道,要能够把建筑与产生它的文化土壤结合起来,方可“对中国建筑能有正确之观点,不作偏激之毁誉。”这些议论,对于至今仍把建筑仅视为一种物质产品,忽视其精神文化价值的肤浅观念,无疑仍具有振聋发聩的作用,物质与文化永远都不能分离。 一、生命的建筑
那么究竟是什么文化孕育了丰富多彩的中国建筑呢,答案毫无疑问,就是中国文化。国文化中,“上天有好生之德”是一句重要的文化宣誓,他让我们中国人,热爱生命,古代无数帝王追求长生就是很好的说明。
中国古建筑从总体上说是以木结构为主,以砖,瓦,石为辅发展起来的。从建筑外观上看,每个建筑都有上,中,下三部分组成。上为屋顶,下为基座,中间为柱子,门窗和墙面。在柱子之上屋檐之下还有一种由木快纵横穿插,层层叠叠组合成的构件叫做斗拱。这是中国
为代表的东方建筑特有的构件。斗拱这个词在谈论中国古建筑中不可不提,由于它在历代建筑中的做法极富变化,因而成为古建筑鉴定的最主要依据。
由此我们可知,与西方相比,古建筑从总体上说是以木为主建成的,中国人并不是不会用石材,书中关于陵墓的介绍我们就可以知道,陵墓是用石头建成的,因为石材只是地面和脚下的材料,它寓意着死亡。而木材是向上生长的树木,代表的却是生命。不得不提的,即使砌墙,我们古人也不用石材,而是用夯土,于是建筑也可称为土木,土也孕育植物,这些都是生命的气息,所以说古代建筑充满了生命,是生命的建筑。建筑为人们提供了居住的场所,建筑像人生一样是有其寿命的,它随着主人的生命节拍而存在。建筑是亲切近人的,手触摸时有温暖的感觉,生命的感觉对中国人比永恒更重要。这些都是中国文化的根本,所以我们的文化才能“生生不息”,流传至今。 二、务实的建筑
自上古洪荒,炎帝号称神农氏,教人们播种收获,开创了农业时代,从此中国文化就与农耕文化永远结合在了一起,甚至可以说农耕文化孕育了中国文化,农耕生活“一份耕耘,一份收获”的特征渐渐形成了一种求真务实的群体趋向。正是这种民族性格使中国人发展形成了实用、理性而不太注重纯科学玄想的特征。而这些又无不体现在我们的建筑上,中国古典建筑是建立在一套完备的木框架结构的技术体系之上的,一直十分注重结构逻辑的真实性的表达与传递。
古代建筑的结构方式,主要由立柱、横梁及顺檩等主要构件组成。各构件之间的结点用榫卯相结合,构成了富有弹性的框架。中国古代木结构,主要有三种形式。一是井干式,即是以圆木或方木四边重叠结构如井字形,这是一种最原始而简单的结构,现在除山区林地之外,已很少见到了。二是“穿斗式”,是用穿枋、柱子相穿通接斗而成,便于施工,最能抗震,但较难建成大形殿阁楼台,所以我国南方民居和较小的殿堂楼阁多采用这种形式。三是“抬梁式”(也称为叠梁式)即在柱上抬梁,梁上安柱(短柱),柱上又抬梁的结构方式。这种结构方式的特点是可以使建筑物的面阔和进深加大,以满足扩大室内空间的要求,成了大型宫殿、坛庙、寺观、王府、宅第等豪华壮丽建筑物所采取的主要结构形式。有些建筑物还采用了抬梁与穿斗相结合的形式,更为灵活多样。不仅如此,有些看似装饰物的构件,也有其结构方面的原始需求。如雀替,似乎是为了解决立面构图问题而发展的,但是本身也是出于一种构造上的需要演化而来的。又如室内装修的“彻上露明造”。为了避免屋顶构架的木材朽坏,最好的办法就是让它们处在一个干燥通风的环境之中。因此,很多时候不在室内另作天花,而是让构造完全暴露出来,对各个构件作适当的装饰处理,就形成了“彻上露明造”。在中国古典建筑中,纯粹装饰的构件是很少的。构件一般是在充分反映用途和构造的情况下,加以有节制的装饰完成的。 三、人文的建筑
除了建筑的务实以外,我们的建筑无处不透露它以人为本的精神,在殷周之间,逐渐产生以礼制为代表的人文思想, 这种以礼为代表的人文思想,建立了中国文明的伦理秩序,而秩序的目的是和谐。儒家把人世用君臣、父子、夫妇、兄弟、朋友的关系设定了行为道德标准,就是有名的五伦。这种秩序反映在建筑的空间上,形成中国所特有的空间观。
第一个特色是均衡、对称。这是就个体来说所表现的和谐。上天赋予人体的造型,基本上是对称的,因此对称的空间与人之环境感受是相配合的。也可以说,中国建筑自始即应合自我的形象,建立了空间秩序。古代对王城的描画就体现了这种主轴观。由于人体是对称的,以人为本的建筑也应该是对称的。这种对称便体现了主轴线的意义,人正是从中轴线的观念中感受到对称之美的。以北京的寺庙为例,在它的中轴线上最前有影壁或牌楼,然后是山门,山门以内有前殿、其后为大殿(或称大雄宝殿),再后为后殿及藏经楼等。在中轴线的两旁
布置陪衬的建筑,整齐划一,两相对称,如山门的两边有旁门,大殿的两旁有配殿,其余殿楼的两旁有廊庑、配殿等等。又或是紫禁城的平面,它的主要建筑正好在一条轴线上的。
第二个特色是建筑配置的井然有序。中国的个体建筑都是极简单的长方形匣子,因此凡建筑皆成组。四合院几乎是最起码的组合;每一个组合都反映了天命的观念,都是一个小的宇宙。在北方,建筑都要坐北朝南,左右厢房围护。如果是大型建筑,则有数进、重复合院的组合。在成组的建筑中,从个体建筑的高低大小,可以看出何者为主,何者为从,建筑群因此可视为人间礼制的反映。在住宅建筑中,按身份分配居住空间,有前后之分,左右之别,秩序井然。
第三个特点就是,人文的尺度,无论什么类型的建筑,都很少建像西方教堂那样超尺度的东西。中国建筑的庞大,是通过小尺度单位的“院”不断有规律地衍生而产生的。不论建筑群多么庞大,人在其中活动,所感受到的永远是与人相亲和的尺度。这种设计取向,正反映出中国传统文化中实用理性思想居于统治地位的特点,迥异于西方在神学迷狂之下所追求的超尺度。 然而今天,中国到处可见“洋派”建筑,到处是不顾条件请洋建筑师来做城市标志性建筑……种种现象都反映了我们对中国建筑文化缺乏应有的自信,作为建筑系的学生,读过此书,我们有理由对自己的建筑感到自信,我们更应有理由该扞卫几千年来我们传承下来的建筑文化。 参考文献
1. 梁思成,《中国建筑史》,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

中国物质文化论文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