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版高考地理大二轮复习 高考选择题专练 专练四 示意图和景观图分析型

发布时间:2019-03-24 10:30:02

专练四 示意图和景观图分析型

(2018·南京市期中)进入秋季,随着气温下降,北京和南京等地银杏树叶由绿转黄。结合以下两幅图,回答12题。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银杏树为落叶阔叶树种

B.影响银杏树叶转黄的主要因素是水分

C.秋季南京的银杏树叶先于北京转黄

D.图中城市道路两侧的银杏树主要功能是保持水土

2.北京和南京银杏树叶转黄的时间不同,这反映了(  )

A.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

B.非地带性现象

C.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

D.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答案 1.A 2.C

解析 第1题,秋季银杏树叶由绿转黄,之后逐渐落叶,说明其为落叶阔叶树种;由材料可知,随着气温下降银杏树叶由绿转黄,说明影响银杏树叶转黄的主要因素是气温;南京纬度较低,气温高于北京,银杏树叶晚于北京转黄;城市道路两侧树木的主要作用是美化环境、吸烟除尘、降低噪声等。故选A。第2题,北京和南京银杏树叶转黄的时间不同主要受两地纬度影响,南京纬度较低,气温高于北京,因此银杏树叶晚于北京转黄,这反映出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故选C

(2018·南京市期中)下图为点苍山、洱海、白族传统民居、照壁和大理风向玫瑰图。回答34题。

3.白族民居中正房大多坐西朝东,厢房在南北,正房对面是照壁。下列关于该地民居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地主导风向为东南季风,坐西朝东可接受水汽

B.点苍山与洱海之间,晚上吹较冷的山风,坐西朝东可避风

C.白色照壁在白天可反射太阳光使正房保持凉爽

D.该地地势东高西低,房屋可依山傍水

4.近年来,一批国内居民逃离北上广”“归隐山水间,成为大理新移民。造成该种人口迁移的原因表述正确的是(  )

A.大理旅游业发达,人均收入高

B.大理为白族聚居区,人口政策宽松

C.大理冬无严寒夏无酷暑,空气质量优

D.大理环境承载量大

答案 3.B 4.C

解析 第3题,读大理风向玫瑰图可知,该地的盛行风为西南季风,A错误;点苍山夜晚降温速度快,形成高压,洱海降温速度慢,气温较高,形成低压,晚上吹较冷的山风,坐西朝东可避风,B正确;白色照壁在白天可将太阳光反射进正房,使正房的光照充足,不会保持凉爽,C错误;根据指向标判断,该地地势西高东低,D错误。故选B。第4题,大理旅游业虽然发达,但人均收入比北上广低,A错误;大理为白族聚居区,人口政策宽松与吸引人口迁入没有关系,B错误;大理地处低纬度冬无严寒,海拔较高,夏无酷暑,空气质量优,随着人们对生活环境质量要求提高,吸引大量人口迁入,C正确;大理环境承载量大小不是吸引人口迁入的原因,且大理地区经济发展比北上广地区落后,环境承载量小,D错误。故选C

(2018·镇江高三模拟)丹麦首都哥本哈根为防止城市摊大饼式向外扩张带来的问题,在1947年提出手指规划方案,该规划方案至今仍然对哥本哈根的城市发展产生积极影响。下图为手指规划示意图。读图回答56题。

5.哥本哈根城市规划方案中的手指延伸的影响因素是(  )

A.交通 B.地形 C.市场 D.水源

6手指规划示意图中手指之间的区域最适宜的规划为(  )

A.工业区,因为地价低廉

B.别墅区,因为环境优美

C.商业区,方便居民购物

D.绿化区,优化城市环境

答案 5.A 6.D

解析 第5题,丹麦首都哥本哈根所在地以平原为主,城市的延伸方向主要受交通线的影响;水源是影响城市分布的决定因素,但并不是影响一个城市扩张的主要因素;市场对于城市建成区的扩张影响较小。故选A。第6题,图中手指之内的区域主要为城市建成区,而城区中以居民区为主,手指之间的区域主要分布在城市周边地带,应规划为绿化区,一方面可以美化城市环境,另一方面可以缓解城市热岛效应。故选D

(2018·南京市、盐城市高三调研)图甲为四幅区域等高线图,其中实线表示地表等高线,虚线表示地表以下某一完整地层表面等高线,且等高线海拔比较a>b>c>d。读图回答78题。

7.图甲中可能有河流发育的是(  )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8.图乙中地形及其成因与图甲相似的是(  )

A① B② C③ D

答案 7.A 8.D

解析 第7题,河流发育于山谷,山谷地形地表等高线凸向高处。故选A。第8题,图乙所示地形为山地(山脊),岩层向下弯曲向斜成山。地表等高线凸向低处,地层等高线向下弯曲。故选D

内蒙古包头市调整农业种植结构,实施北菜南薯战略。固阳县是马铃薯主要种植区,通过高垄侧播技术,固阳县实现了马铃薯每亩增产2 000多斤。读图回答910题。

9.固阳县高垄侧播技术与传统种植方式相比(  )

A.垄更高,更有利于马铃薯充分吸收热量

B.侧播可使每株结的马铃薯量增多

C.侧播可增加马铃薯的种植密度

D.垄高后,导致马铃薯根系不发达,吸收水分能力减弱

10.增产更要增效,固阳县在高垄侧播的基础上,通过选用黑白膜,促进农作物的生长,关于黑白膜的作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垄顶覆盖黑膜,阻断光照,抑制光合作用,抑制杂草生长

B.垄侧覆盖白膜,可以保墒保水,不影响光照,促进农作物生长

C.垄顶覆盖黑膜,可以降低地温,增强地力

D.黑膜能避免淌灌带受阳光照射而灼烧损坏

答案 9.C 10.C

解析 第9题,固阳县高垄侧播技术与传统种植方式相比,增加了马铃薯的种植密度从而增产,但材料没有显示单株增产,C对、B错;马铃薯性喜温凉,A错;该方式对马铃薯根系及吸水能力的影响不大,甚至因覆膜可以增进吸水能力。第10题,黑膜吸热能力强,垄顶覆盖黑膜,可以提高地温,增强地力,选C

土林是一种土状堆积物塑造的、成群的柱状地貌,因远望如林而得名。土林柱体高大挺拔,每棵林柱均有独特的造型,形成了风姿各异的土林奇观。下图示意我国云南某地土林地貌。据此完成1113题。

11.土林一般形成于(  )

A.高原塬面 B.石灰岩台地

C.谷地或盆地 D.山顶

12.塑造该地土林地貌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

A.流水侵蚀作用 B.物理风化作用

C.重力崩塌作用 D.风力沉积作用

13.该地土林柱体植被稀疏,是因为土林柱体(  )

A.旱季沙尘暴危害大,土壤遭受严重风蚀

B.雨季降水集中,且多暴雨,流水冲刷作用强

C.物理风化严重,岩石裸露,土层浅薄

D.地势陡峻,蓄水保肥性差,土壤贫瘠

答案 11.C 12.A 13.D

解析 第11题,土林是一种土状堆积物塑造的、成群的柱状地貌。厚厚的土层是在低洼处沉积,再被流水侵蚀形成土林,所以土林一般形成于谷地或盆地,C对。高原塬面流水侵蚀弱,A错。石灰岩台地形成的是石林,B错。山顶流水侵蚀作用弱,D错。第12题,结合上题分析,经流水侵蚀作用,形成了一个个林柱,因此塑造该地土林地貌的主要外力作用是流水侵蚀作用,A对。该地位于湿润地区,风力不是主要外力作用,BD错。重力崩塌作用影响小,C错。第13题,该地土林柱体植被稀疏,是因为土林高大挺拔,地势陡峻,蓄水保肥性差,土壤贫瘠,D对。该地风力作用影响小,A错。雨季降水集中,不是植被少的主要原因,B错。土状堆积物,不是岩石裸露,C错。

在澜沧江流经西藏芒康县的一处河畔,人们搭建了几千块层层叠叠的盐田。卤水是盐类含量大于5%的液态矿产。下图示意盐井地质剖面和澜沧江河畔盐田位置。完成1416题。

14.盐田晒盐的旺季是(  )

A13 B46

C79 D1012

15.盐井围栏活动门关闭的月份最可能是(  )

A13 B46

C79 D1012

16.影响盐井卤水形成的主要条件是(  )

A.地形地势 B.气候湿热

C.河流补给 D.地壳运动

答案 14.B 15.C 16.D

解析 第14题,盐田晒盐的旺季气候条件是蒸发旺盛,降水少,晴天多。该地位于澜沧江流经西藏芒康县的一处河畔,46月是春季,气温高,降水少,蒸发旺盛,最适宜晒盐,B对。13月是冬季,1012月是秋季和初冬,气温低,79月是夏季,降水多,都不是最佳时机,ACD错。第15题,盐井围栏活动门关闭的月份应是雨季,减少河流水位上涨的影响。最可能是79月,该流域正值雨季,C对。其他月份降水少,河流的水位较低,关闭活动门的可能性小,ABD错。第16题,由于地壳运动形成断层,岩矿层的盐分才能随着地下水的运动上升到盐井中,形成卤水,D对。

(2018·秦淮区四校期末)老秃顶子为辽宁省最高峰,属于长白山系龙岗支脉向西南延伸部分。下图示意老秃顶子北坡植物群落、乔木层、灌木层和草本层物种丰富度的垂直梯度变化。据此回答1718题。

17.老秃顶子山顶部的自然带是(  )

A.山地针阔混交林带 B.高山草甸带

C.山地苔原带 D.高山冰雪带

18.该山北坡草本植物种类在1 167米以上明显多于较低海拔地区的原因是(  )

A.阴坡蒸发弱,空气湿度更大

B.水土流失少,土壤更肥沃

C.冰雪融水补给多,水源更充足

D.上层植被遮蔽少,光照更充足

答案 17.B 18.D

解析 第17题,据图可知,由于该山海拔较低,因此不会出现苔原带和冰雪带。据图知,在1 317米海拔以上植物群落骤减,且只有草本层,因此老秃顶子山顶部的自然带应是高山草甸带,A错误,B正确。故选B。第18题,据山地的垂直分异规律可知,高山草甸带以下依次为灌木、乔木,1 167米以上植被遮蔽少,光照更充足,因此该山北坡草本植物种类在1 167米以上明显多于较低海拔地区。故选D

沟头防护工程是指为防止径流冲刷引起沟头前进和坡面蚕蚀而采取的保护性工程措施和生物措施。下图为我国某地沟头防护工程平面布置示意图。据此完成1920题。

19.沟头防护工程可以有效防治的生态环境问题是(  )

A.水土流失 B.土地荒漠化

C.土壤盐渍化 D.生物多样性减少

20.种植树木可以更有效配合防护埂,缓解该处的生态环境问题,图中四点中最适合种树的为(  )

AA BB

CC DD

答案 19.A 20.B

解析 第19题,沟头防护工程的主要作用是制止坡面暴雨径流由坡面进入沟道或有控制地进入沟道,制止沟头前进,防止了沟头的溯源侵蚀,也就减少了水土流失,A正确。土地荒漠化主要是和风力作用相关。沟头工程对防止土地生产能力下降、土壤盐渍化、生物多样性减少作用不大,BCD错。第20题,防护埂是用来拦蓄水流的,泥沙在这里沉积,减少水土流失,调蓄水流速度,减少对沟头坡地的侵蚀。在B处种树可以减少防护埂上下来的水流对B坡的侵蚀,减少溯源侵蚀的力量,起到防护作用,B正确。在ACD处种树,不能减少对沟头B坡的侵蚀,故错误。

17 两次工业革命和世界市场的最终形成

课下达标练

(时间:45分钟 满分:85)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题,每小题4分,共48)

116世纪到18世纪中期,英国逐渐形成一种现象,工人工资水平高得惊人,而煤炭的价格却极为便宜。于是,各行各业都绞尽脑汁来开发尽可能多投入资本,多消耗煤炭,少雇用工人的新技术。这一现象反映了英国(  )

A.行业垄断的初始形成

B.近代化启动对煤炭的依赖

C.劳资矛盾的日渐尖锐

D.动力革命启动的独特条件

解析:选D。材料中16世纪到18世纪中期英国逐渐形成了工人工资高得惊人、煤炭价格却极为便宜的现象,于是各行各业想方设法投资开发出多消耗煤炭、少雇佣工人的新技术,此后以煤炭为能源,以机器代替工人劳动的蒸汽机的发明应运而生,可见动力革命的启动有其独特的条件,故D项正确;AC两项在材料中无体现,应排除;材料并未反映近代化的启动,故B项错误。

2.珍妮纺纱机的发明者哈格里夫斯原是织工,骡机的发明者克伦普顿是个纺纱工兼织工,生产熟铁的搅拌法是工厂主科特和他的工头彼得·奥尼恩斯发明的。这反映出工业革命初期(  )

A.科学和技术尚未真正结合

B.技术发明依赖于科学的新发现

C.手工工场主垄断了新技术

D.新技术传播进程缓慢而不平衡

解析:选A。据材料织工”“纺纱工兼织工”“工厂主科特和他的工头等信息,可知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发明者大都是技术娴熟的工人,反映了科学和技术尚未真正结合,故A项正确;据材料织工”“纺纱工兼织工”“工厂主科特和他的工头等信息,可知第一次工业革命反映了科学和技术并没有太直接的联系,故B项错误;C项与材料珍妮纺纱机的发明者哈格里夫斯原是织工等信息不符,故C项错误;材料与新技术传播进程无关,故D项错误。

31660年代至1760年代,英国东部地区发生了农业技术革命。其中一项新技术叫做四区轮作制,即分别在农场的四块土地上种植芜菁、小麦、萝卜、大麦,四年里轮流更换,不让任何地块休闲,同时又能保持地力。这一革命(  )

A.推动英国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

B.促成英国实现粮食自给

C.导致英国东西部经济差距扩大

D.揭开英国圈地运动序幕

解析:选A。材料中反映的是英国工业革命前的农业技术革命,这一做法提高了土地利用率,为英国的工业化奠定了基础,故A项正确;材料并未说明英国的粮食自给,故B项错误;材料仅仅说明东部进行农业技术革命并不是东西部经济发展的比较,故C项错误;英国的圈地运动是羊吃人的运动,它为工业革命的发展提供了大量的自由劳动力,与题目中农业生产技术革命无关,故D项错误。

4.英国人大卫·兰德斯曾说:工厂是一种新的监狱,而时钟则成为新的狱卒。对作者观点理解最准确的是(  )

A.工厂成了犯罪频发的地方

B.工厂模仿监狱的管理手段

C.批判垄断组织对个人的剥削

D.机器生产异化了工人生活

解析:选DA项与材料工厂是一种新的监狱意思不符,故A项错误;材料工厂是一种新的监狱,而时钟则成为新的狱卒主要体现工厂对工人的剥削与压迫,而不是模仿监狱的管理手段,故B项错误;材料工厂是一种新的监狱还不能说明已出现垄断组织,故C项错误;据材料监狱”“狱卒可知,工厂制度下,机器生产异化了工人生活,故D项正确。

5资本主义与工业生产相当于一体的两面。这一全新的现代经济形态,由西欧推广,经过两个世纪,今日已席卷全世界,无人能由其中脱身。这一经济形态(  )

A.开始于19世纪晚期的欧美各国

B.使世界各国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

C.使人类由分散发展走向统一整体

D.使人类历史进入到工业文明阶段

解析:选D。材料反映的是工业化生产,开始于19世纪的英国,故A项错误;B项说法太绝对,不符合史实,故B项错误;人类由分散走向整体是新航路的开辟,故C项错误;根据材料中这一全新的现代经济形态,由西欧推广,经过两个世纪,今日已席卷全世界,无人能由其中脱身指的是资本主义发展推动人类社会进入工业文明时期,故D项正确。

6.某一历史时期西欧国家在生产活动中的动力来源率先实现了从动植物向矿物的转变,据此,与这一时期相符的生产组织形式是(  )

A.家庭作坊        B.手工工场

C.工厂制度 D.垄断组织

解析:选C。抓住西欧国家在生产活动中的动力来源率先实现了从动植物向矿物的转变,可知英国率先开始工业革命,进入蒸汽时代 家庭作坊主要动力是在动植物方面,故A项错误;手工工场没有体现这一转变,故B项错误;工厂制度出现于第一次工业革命,故C项正确;垄断组织出现于第二次工业革命,故D项错误。

7.斯皮瓦格尔在《西方文明简史》中指出:“19世纪末的经济发展,再加上海洋运输和铁路上的交通革命,培植出一种真正的世界经济。……欧洲资本同样也投向了海外,以建设铁路、矿山、电厂和银行。当然,国外市场也为欧洲剩余的制成品提供了市场。下列对该材料理解准确的是(  )

A.工业革命是世界市场发展的根本动力

B.世界市场加快了资本原始积累的进程

C.资本主义国家开始到海外抢占市场

D.世界在走向整体化中人类生活得到改善

解析:选A。根据材料中19世纪末的经济发展,再加上海洋运输和铁路上的交通革命,培植出一种真正的世界经济所强调是19世纪末经济的发展,其经济发展所体现的是因为工业革命的推动,故A项正确;19世纪末,欧洲早已经完成了资本的原始积累,故B项错误;资本主义国家在海外强占市场是伴随新航路开辟开始的,故C项错误;材料所强调的是世界市场的形成以及西欧的崛起,至于人民生活的改善并未体现,故D项错误。

2019版高考地理大二轮复习 高考选择题专练 专练四 示意图和景观图分析型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