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标推荐的34首古诗简析(苏教版第一册)

发布时间:2017-12-03 14:27:01

课标推荐的34首古诗简析

第一册

中心思想:诗人以准确精练的语言描写了冬末春初在北固山下停泊时所见到青山绿水、潮平岸阔等壮丽之景,抒发了旅途中游子深切的思乡之情。

名句赏析:

1)“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运用衬托手法,以“一帆悬”之小景,写出了“两岸阔”之大景的神韵,以小见大,为后人所称道。

2“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生”“入”将景物拟人化,富有生机,写出了时序交替,暗示时光流逝,蕴含自然理趣。(蕴含着新生事物孕育于旧事物之中,并将取代旧事物的理趣。)

3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借大雁北飞表达诗人的思乡之情。运用设问的修辞手法,抒写了思乡之情。

问题汇编:

1 展开想象,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展现的画面。

答:江水浩淼,春潮涌涨,放眼望去,江岸齐平,顺和的江风中,一叶白帆端端正正地高悬在开阔无边的江天上。

2 请从炼字的角度赏析“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一句。

答:“阔”字用的好,“阔”字写出了涨潮时长江的气势,表现出水面的辽阔。 “悬”字用的好,“悬”字体现了一帆风顺,行船平稳的特点。表现了诗人开阔的胸襟和舒坦的心情。 “平”字写出了春天将至之时,江水上涨,水面开阔的特点;“正”字则表明作者是顺风行船,这两个字既写出了景物的特点,也衬托出了作者喜悦欢畅的心情。

3 如果把“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中的“风正”改为“风顺”好不好,为什么?

答:诗人不用“风顺“而用“风正”,是因为风顺远不足以保证“一帆悬”。风虽顺,却很猛,那帆就有可能鼓成弧形了。只有既是顺风,又是和风,帆才能悬,因为“悬”是端端正正搞挂的样子。而“正”字兼包顺与和的内容。可见“正”写景致极为传神,全诗和谐优美。

4、“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一联历来脍炙人口,“生”和“入”用得很妙,请说说妙在何处。

答:“生”和“入”采用拟人手法,将“日”和“春”人格化,赋予它们人的意志和情思,无意说理,却在描写景物节令中孕育哲理。暗示时光的流逝,蕴含自然理趣。

5 请你从内容和情感的角度,谈谈你对诗句“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的理解。

答:诗人希望北归的大雁捎一封家信到洛阳,表达了诗人浓浓的思乡之情。

中心思想:这是一首咏史诗,借周瑜和曹操的故事,表现诗人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抑郁不平之气,表达了作者认为不以成败论英雄的独到见解。

名句赏析:“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1议论构思巧妙,别出心裁地以两个美女象征国家的命运,以小见大,别出心裁,富有情致,令人回味。

2)抒发了诗人怀才不遇的苦闷之情。

问题汇编:

1、《赤壁》是一首怀古咏史之作,是诗人经过赤壁这个古战场,有感于三国时代的英雄成败而写下的。诗是由什么引发“怀古之幽情”的?

答:前两句写兴感的原因,由一件古物兴起对前朝人物和事迹的感慨。引发作者“怀古之幽情”。

2、有人认为这首诗的第四句可改为“国破人亡在此朝”,你怎么看?

答:若改为“国破人亡在此朝”意思虽没错,但诗味没有了。作者运用“铜雀春深锁二乔”这一富于形象性的诗句,即以小见大,别出心裁。

3、这首诗主要采用什么表现手法?有何作用?

答:采用以小见大的手法,借一件古物兴起对历史的慨叹,以两个美女象征国家的命运,别出心裁。表面是讥讽周瑜成功的侥幸,实则借他来讽喻当时统治者治理国家不要寄希望于侥幸。

4、体会“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一句的意思,并说说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答:意思是:假如东风不给周瑜以方便,结局恐怕是曹操取胜,二乔将被关在铜雀台中了。曲折地反映出他的抑郁不平和豪爽胸襟。

5、如果把诗歌最后一句“铜雀春深锁二乔”改为“国破人亡在此朝”好不好?为什么?

答:不好。虽然它们表达的意思基本一样,但是“铜雀春深锁二乔”通过形象化的语言写出了曹操胜利后的骄恣和东吴失败后的屈辱。或通过以小见大(或借代)的手法,借“二乔”被“锁”的命运来写出东吴失败的命运。而“国破人亡在此朝”过于直白,缺乏诗味。

中心思想:这首词写词人中秋醉酒赏月,以奇特的想象抒发了政治失意的苦闷和对弟弟的怀念,但他没有陷入消极悲观情绪中,而是以超然达观思想排除忧患,表现了对生活的热爱和乐观豁达的胸襟。

名句赏析:1“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一句富含哲理,作者由自然现象想到人的悲欢离合,说明人月无常,人的悲欢离合同月的阴晴圆缺一样,是人生无法克服的遗憾。所以要豁达乐观地面对人生。表现了作者豁达乐观的胸襟。

课标推荐的34首古诗简析(苏教版第一册)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