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人物事迹评价(议论文经典素材)

发布时间:2020-02-13 22:28:27

高考议论文经典素材之古代人物篇

.孔子

1.孔子出身没落的贵族之家,幼年丧父,到他这一代时家境贫寒,已经生活在社会下层。孔子自幼聪明好学,十五岁立志于学,精通六艺,成年时已经小有名气。2. 孔丘在宰相季孙的府上做过管理粮仓的小吏,后来又担任管理牧场的职务,指导马夫把马养的膘肥肉壮。3. 孔子施教的最大特点是着重在启发,要求学生举一反三,培养了学生的学习自觉性和独立思考能力。孔子根据每个弟子的性格、主要优缺点,而加以相应的及时的教育,这叫“因材施教”。 德行突出的有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语言突出的有宰我、子贡;办理政事能力较强的有冉有、子路;熟悉古代文献的有子游、子夏。4孔子晚年喜好 《易》经,反复研读,以至于 "韦编三绝",把串竹简的皮绳都磨断了多次5. 孔子带领弟子周游列国14余年,先后到过卫、匡、蒲、曹、宋、郑、陈、蔡、晋、楚,历尽艰辛,不仅未得到诸侯的任用,还险些丧命,但孔子并不灰心,坚持自己的理想,甚至是明知其不可为而为。6. 孔子首创私学,打破了"学在官府"的旧制度,突破了贵族对文化知识的垄断,促进了文化知识在民间的传播,创造了一套卓有成效的教育教学方法。7.孔子对学生的影响,一部分是通过言传,通过学习古代文献传授各种技艺,而更多的、更为深刻的则是身教。他的勤奋好学,他对真理、对理想、对完美人格的追求,他的正直、善良、谦虚、有礼,他对国家的忠诚与对百姓的关心,都深深地感染着他的学生和后人。8.孔子晚年著书立说,努力搜集和整理古代文献,作为教授弟子的课本。,《诗》、《书》、《礼记》、《乐》、《春秋》等都经过了他的编订删改,他对保存中华民族的古代文化遗产,具有不朽的功绩。9. 除去焚书坑儒的秦朝,孔子在整个封建社会都备受推崇。尤其是到了汉朝,汉武帝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五经》立于学官,儒家思想成为钦定的正统思想。10.孔子的故里是山东曲阜,孔庙、孔林已成为旅游圣地,每年游客近百万,全球孔子学院近200家,推动了汉文化的传播。

.屈原

1.战国时代,争城夺地,互相杀伐。 那时屈原,正当青年,为楚怀王的左徒官,他见百姓受到战争灾难,十分痛心。 屈原立志报国为民,劝怀王任用贤能,爱护百姓,很得怀王的信任。2. 身为楚王室贵族的屈原,并没有像一般策士一样,游说列国,寻求施展才华的明主。他“博闻强志,明于治乱,娴于辞令”,精通律法,善于外交。怀王以他并不聪慧的眼光发现了这位奇才,并奉为座上宾。此后,在短短的数年里,屈原达到了他政治生涯的颠峰,使他扬名于中原,楚人曰:“大夫在,不惧秦也!”。齐楚联盟换言之便是“齐屈联盟”,使秦不敢东进而攻齐,亦不敢南下而扰楚,楚国统一六国的希望似乎指日可待了。3.屈原得罪奸宦,被撤官职,离开郢都。他大声说:"我不能带着楚国和百姓一起走呀!"他走一阵,又回望一阵,"这就是我的郢都城啊!" 他挂念着国事,到一处就歇几天,打听一下消息。4. 屈原走了,楚国国势一天不如一天,失掉了对抗秦兵的力量。怀王接到秦王的来信,请他到秦国武关地方,商谈秦楚永世友好的办法。怀王决不下主意:要不去,只怕秦军向南进攻;要去呢,又怕秦国心怀叵测。在子兰和靳尚的劝说下,同意去武关会谈。三闾大夫屈原,听到消息,连夜飞马而来,悲声劝阻,攀住了车辕不肯放手。靳尚令人把屈原推倒在地,扬鞭催马,簇拥着怀王走了。5. 屈原到了流放陵阳,日夜心烦意乱。他知道楚国定有灾难,屈原考虑了几天,觉得楚国一片黑暗,闷得气也难喘,决定出国去走一遭儿。 走了几天,到了楚国的边境,他又踌躇起来。他的马悲哀地嘶叫着,马夫也回头望着楚国叹气。屈原不禁激动地说:"对,我们是楚国人、楚国马,死也要死在楚国的土地上!" 他回到陵阳住了九年,既没有回郢都的希望,又听到楚国的局面越来越坏。每个传来的消息都使他坐立不安,他只能每天在山边湖旁焦急踱步与等待。6. 屈原在江边踱着,他怀念郢都,怀念百姓,憎恨敌人,憎恨奸邪,决心用自己的生命去警告卖国的小人,激发全国百姓的爱国赤忱。他抱着石头,奋力向江心一跳。百姓相信爱国诗人是不会死的,每年五月五日,他们摇着龙船,到处去寻觅诗人。他的爱国精神,已经在中国人民心中生了根。7.据说屈原投江后,楚国的百姓哀痛异常, 纷纷涌到汨罗江边去凭吊屈原. 渔夫们起船只, 在江上来回打捞他的尸身.有位渔夫还拿出事先准备的粽子, 鸡蛋等食物往江里面丢, 说是让鱼吃了,就不会去咬屈大夫尸身.一老医师则拿了一坛雄黄酒倒进江里,说是要药晕了蛟龙, 使它不能伤害屈大夫.从此以后, 每年到了五月五日,人们都要划龙舟,吃粽子,喝雄黄酒来纪念屈原. 8.屈原的政治生活虽然是个悲剧,但作为诗人,他给后人留下了《离骚》、《天问》等二十多篇不朽的诗篇。这些都是中国文学宝库的珍贵遗产。《离骚》是屈原最成熟的作品,是中国古代最宏大的一篇政治抒情诗。诗人把自然现象、历史人物、神话传说糅成一体,编织成为瑰丽的浪漫主义艺术形象,达到了思想性和艺术性的高度结合。鲁迅称赞屈原:“逸响伟辞,卓绝一世。”
.司马迁

1.司马迁的父亲司马谈在汉中央政府做太史令,负责管理皇家图书和收集史料,研究天文历法。司马谈打算编写一部通史,愿望没有实现就死去了。临死的时候,嘱咐司马迁完成他未竟的事业。司马谈死后,司马迁承袭父职,做了太史令,有条件看到大量的图书文献和国家档案,这对司马迁编写《史记》是一个不可缺少的条件。2. 司马迁幼年时就很刻苦,十岁开始学习当时的古文,后来跟着董仲舒、孔安国学过《公羊春秋》《古文尚书》。司马迁20岁,满怀求知的欲望,游遍了祖国的名山大川,到处考察古迹,采集传说。通过对历史遗迹和西汉建国前后的史实的实地调查,司马迁开阔了胸襟,增长了知识,为后来编写《史记》作了很好的准备。3. 汉武帝太初元年,司马迁开始编写《史记》。天汉二年,李陵率兵随李广利出击匈奴,兵败投降。汉武帝向司马迁询问对李陵的看法,于是,司马迁说,李陵投降,是因为众寡不敌,又没有救兵,责任不全在李陵身上。汉武帝认为司马迁有意替李陵回护开脱,把司马迁投进监狱,处以腐刑。三年后他被赦出狱,更加发奋写作《史记》。4. 司马迁爱憎分明的感情,高度评价了秦末农民大起义领袖陈涉,将他和诸侯并列,放在"世家"当中来叙述,甚至将陈涉和商汤和周武王相提并论。在给屈原作传时,他认为屈原可以同日月争辉,并愤怒地谴责了楚国贵族统治者不辨忠奸的丑恶行径;他把舜的事情写在《五帝本纪》里,赞扬他忧国忧民的高贵品质;司马迁也非常推崇"完璧归赵""将相和"故事中的主人公--蔺相如和廉颇;司马迁还歌颂了那些为了反抗强暴,置自身性命于不顾的刺客以及救人急难、见义勇为的游侠。比如"凤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不复返"的荆轲,为报燕太子丹的知遇之恩不惜只身刺秦王,最终血溅秦廷。司马迁对这些人物进行大胆的歌颂,实际上便是对劳动人民的同情,赞赏人民反抗强暴的愿望。5. 一个人在遭到无辜的迫害以后,通常有两种选择: 要么悲观消沉,要么发愤图强。而司马迁选择了后一条路。他秉着"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目的,将自己心中所有的""全部倾注到史记的创作中去。司马迁独创了中国历史著作的纪传体裁,开创了史学方法上全新的体例。司马迁以个人传、纪为形式,以社会为中心记载历史,为后人展示了一部规模宏大的社会变迁史。无论在历史上还是文学上,司马迁都取得了光辉的成就。

.陶渊明

1.陶渊明的曾祖父陶侃,做过东晋朝廷的大官,祖父也当过太守。可是,他自己从小就不喜欢官场上的习气,而把主要精力用在读书上。年轻的时候,曾经在自己住的房子前边栽了五棵柳树。他经常在柳荫下读书,读到高兴的地方,连饭也忘了吃。遇到使人忧愁的事,他就借酒浇愁。虽然庄院残破,并且经常挨饿,可他的心情是愉快的。陶渊明博览群书,什么诸子百家,什么诗词歌赋,他尽情浏览,百读不厌。他的思想十分开阔,见解也高明。2. 陶渊明29岁那年出仕做官,几更官职,大小不一,但都因为看不惯官场上的习气,屡屡辞职。因为没有经济来源,生活越来越困难,五个子女都饿得骨瘦如柴。快四十岁时,在朋友劝说下,他把妻子儿女留在原籍,自己离乡背井来到了彭泽县,不足百日又挂印辞职。3. 陶渊明热爱劳动,热爱乡村,一天到晚陶醉在美丽的田园风光之中。他和农民们一样,每天早出晚归,在田间劳动,甘心情愿地过着艰苦的生活,享受着田园的乐趣与逍遥。4. 陶渊明的一生,大部分时间在农村过着田园生活。他和妻子儿女辛勤劳动,还是经常受冻挨饿。六十岁以后,他体弱多病,经常卧病在床。这时候,腐败的东晋朝廷已经被推翻了,刘裕当了皇帝,改国号为“宋”。刘裕很钦佩陶渊明,多次派人来劝他出来做官,帮助自己,他却婉言谢绝了。不久,陶渊明病势沉重起来,怎么诊治也不见好。他心里明白,自己的日子不长了,就决定不再吃药。还对家人说,死后,就把我葬在田野里,不要起坟头也不要栽树。5. 陶渊明退归田园后,隐居在湖南常德桃花源,乡邻中有个读书少年向他求教,说:“我非常敬佩你的渊博知识,不知你在少年时读书学习,有什么妙法?小辈在此愿听指教!
陶渊明捋着胡须说:“学习是绝无妙法的。而只有笨法。常言道:书山有路勤为径,勤学则进,辍学则退呀!

.李白

1.李白从小就是一个非常聪明的孩子。5岁的时候,就能大声背诵前人有名的文章了。两三遍就毫不费力地把书上的内容背得滚瓜烂熟。由于李白总是把功课作得很好,所以老师非常喜欢李白,经常在小朋友们面前夸奖他。2.一天,他发现一位老婆婆正在磨一根很粗的铁棒。李白非常好奇。于是他说:“婆婆,请问您磨这根大铁棒干什么呢?”老婆婆说:“我呀,我要把它磨成一支细细的绣花针。”李白说:“这么粗的铁棒能磨成针吗?”老婆婆说:“好孩子,只要功夫深,铁棒也能磨成绣花针!”这件事对他以后的学习和生活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为了专心读书,甚至搬到一所道观中去安心苦读。3. 李白过人的才华,皇帝唐玄宗也想看一看李白到底是个怎样厉害的人物。皇帝召见,李白迈着大步,仰天长笑着走进皇宫,没有一丝拘束紧张的样子。唐玄宗看见李白仪表非凡,气宇轩昂,无论问他什么问题,都能对答如流,并能提出很多自己独到的见解呢。有个太监叫高力士,发现皇帝喜欢李白,心里就很不舒服,还想着要找个机会整整李白。当着皇帝的面,李白用智慧让高力士跪了下去给他脱靴,给那些受高力士欺负的人出了口气。4. 李白对大自然有着强烈的感受力,他善于把自己的个性融化到自然景物中去,使他笔下的山水丘壑也无不具有理想化的色彩。他用胸中之豪气赋予山水以崇高的美感,他对自然伟力的讴歌,也是对高瞻远瞩、奋斗不息的人生理想的礼赞,超凡的自然意象是和傲岸的英雄性格浑然一体的。5. 他以布衣之身而藐视权贵,肆无忌惮地嘲笑以政治权力为中心的等级秩序,批判腐败的政治现象,以大胆反抗的姿态,推进了盛唐文化中的英雄主义精神。李白自由解放的思想情操和具有平民倾向的个性,还使他能更深入地开掘社会生活中的各种人情美,有着对和平生活的向往之情。6. 李白实在是中国诗人中的游侠。这位伟大的漂泊者用他的双脚和诗笔丰富了大唐的山水他的大笔横扫,狂飙突进,于是,洞庭烟波、赤壁风云、蜀道猿啼、浩荡江河,全都一下子飞扬起来。在诗中,诗人灵动飞扬,豪气纵横,像天上的云气;他神游八极,自由驰骋,像原野上的奔驰的骏马。在诗里,诗人一扫世俗的尘埃,完全恢复了他仙人的姿态:上穷碧落下黄泉。他的浪漫、癫狂、爱恨情仇,寂寞与痛苦、梦与醒,他的豪气义气,他的漂泊,全都达于极端。

.杜甫

1.杜甫生长在“奉儒守官”并有文学传统的家庭中,杜甫的祖父杜审言是武后时的著名诗人,官膳部员外郎;父亲杜闲,曾任兖州司马、奉天县令。他 7岁即开始学诗,15岁时诗文就引起洛阳名士们的重视。2. 唐玄宗天宝三年,杜甫在洛阳遇到了他平生最钦佩的李白。李白当时已是名满天下的大诗人,刚刚从首都被排挤出来。李白纵横喷薄的才气,爽朗豪放的性格,以及在长安不同凡响的“谪仙”事迹,都强有力地吸引着杜甫。两人虽然年龄相差较大,却一见如故,情同手足。他们曾两次一齐漫游,在河南、在山东,共度了几个月时光。一块登临名胜,凭吊古迹,一起评说前代诗人,畅谈人生甘苦,又一起投亲访友,共叙衷肠。这些终生难忘的情景,时时激励振奋着杜甫的心。3. 唐玄宗下令广求天下有才之士,杜甫对此次考试寄予了极大的希望。可是主考官奸臣李林甫却唯恐考生利用考卷揭发他,因此一个也不录取。尽管杜甫的答卷十分出色,也是不行。杜甫只好困守长安,一筹莫展。他的生活已穷苦不堪,只得把妻子送到奉先去寄居。不料小儿子竟在那里饿死了。由于对黑暗的社会现实了解得多了,他也开始写一些揭露社会矛盾的作品了。对杜甫一生影响最深的,莫过于“安史之乱”的爆发。杜甫看透了不平的社会,四十八岁那年,他干脆辞官不做了。4.他经过艰苦的辗转流离到了成都。由朋友们帮助,他在成都西郊浣花溪旁修了几座草屋,那里风景很美,但诗人已经很穷了。虽然身在这种穷困无助、焦虑不眠的苦境中,诗人却没有只想到自己,而是由己及人,想到了千千万万和自己一样的“天下寒士”,希望自己能为他们找到千万间广厦,使他们能免于遭受自己目前这样的苦况,乃至于自己一个人冻死也在所不惜,充分表现了诗人博大的仁爱胸怀和高尚的人格,使得诗人对自己苦境的描写具有了更为深厚宽广的内涵,这种忧国忧民、能为他人着想的崇高品质,使得诗人的许多诗篇得以千古流传。5. 杜甫令我们仰慕的不仅是他的诗篇,更是他优秀的精神品格,如为人的谦虚,博大的胸襟,结友的义气,正是他这种仁爱,才使他过早地步入了现实主义诗坛之中,才使他义愤填膺,写出了惊心动魄的千古名句“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杜甫,有非凡的才华,在他先天的禀赋与后天的努力下,他达到了炉火纯青的老成境界,因而名垂千古,并被后人尊为“诗圣”。

.苏轼

1.他的家庭富有文学传统,祖父苏序好读书,善作诗。父亲苏洵是古文名家,曾对苏轼和其弟苏辙悉心指导。母亲程氏有知识且深明大义,曾为幼年的苏轼讲述《后汉书》,以古代志士的事迹勉励儿子砥砺名节。当苏轼21岁出蜀进京时,他的学识修养已经相当成熟了。苏轼学识渊博,思想通达,在北宋三教合一的思想氛围中如鱼得水。苏轼不仅对儒、道、释三种思想都欣然接受,而且认为它们本来就是相通的,形成了苏轼人生观的哲学基础。2.苏轼在京城会考时,主审官是大名鼎鼎的文学名家欧阳修。他在审批卷子的时候被苏轼华丽绝赞的文风所倾倒。为防徇私,那时的考卷均为无记名式。所以欧阳修虽然很想点选这篇文章为第一,但他觉得此文很像门生曾巩所写,怕落人口实,所以最后评了第二。一直到发榜的时候,欧阳修才知道文章作者是苏轼。在知道真实情况后欧阳修后悔不已,但是苏轼却一点计较的意思都没有,苏轼的大方气度和出众才华让欧阳修赞叹不已:“这样的青年才俊,真该让他出榜于人头地!”并正式收苏轼为弟子。3. 苏轼平生受到两次严重的政治迫害,第一次是45岁那年因“乌台诗案”而被贬至黄州,一住四年。第二次是在59岁时被贬往惠州,62岁时贬至儋州,到65岁才遇赦北归,前后在贬所六年,但对文学家的苏轼来说,他的盖世功业确实是在屡遭贬逐的逆境中建立的。虽说苏轼早就名震文坛,贬至黄州后且因畏祸而不敢多写诗文,但黄州时期仍是他创作中的一个高峰。散文如前、后《赤壁赋》,词如《念奴娇·赤壁怀古》等名篇都创作于此时。苏轼被贬至惠州、儋州时,已是饱经忧患的垂暮之人,但创作激情仍未衰退,而且在艺术上进入了精深华妙的新境界。贬谪生涯使苏轼更深刻地理解了社会和人生,也使他的创作更深刻地表现出内心的情感波澜。在宋代就有人认为贬至海南并不是苏轼的不幸,逆境是时代对这位文学天才的玉成。4. 他早年具有儒家辅君治国、经世济民的政治理想,有志改革北宋的萎靡的积习。苏轼在政治道路上是坎坷的,由于他主张改革但不赞成王安石变法,因而既与变法派发生矛盾,但苏轼为人表里澄澈,讲究风节操守,仍然坚持着对人生、对美好事物的追求,表现出文人少有的乐观与豁达。5. 苏轼除了文学,还擅长行、楷书,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他曾遍学晋、唐、五代名家,而自成一家。自云:“自出新意,不践古人。”苏轼在绘画方面画墨竹,师文与可,比文画更加简劲,且具掀舞之势。他的画重视神似,主张画外有情,画要有寄托,反对形似,反对程式束缚,提倡“诗画本一律,天工与清新”,并明确提出“士人画”的概念等,为其后“文人画”的发展尊定了理论基础。苏轼在诗、文、词、书、画等方面,在才俊辈出的宋代均取得了登峰造极的成就。是中国历史上少有的文学和艺术天才。

.辛弃疾

1.辛弃疾出生时北方久已沦陷于女真人之手。他的祖父辛赞虽在金国任职,却一直希望有机会“投衅而起,并常常带着辛弃疾“登高望远,指画山河”,同时,辛弃疾也不断亲眼目睹汉人在女真人统治下所受的屈辱与痛苦,这一切使他在青少年时代就立下了恢复中原、报国雪耻的志向。而另一方面,正由于辛弃疾是在金人统治下的北方长大的,他也较少受到使人一味循规蹈矩的传统文化教育,在他身上,有一种燕赵奇士的侠义之气。2. 辛弃疾初来南方,曾热情洋溢地写了不少有关抗金北伐的建议,像著名的《美芹十论》、《九议》等。尽管这些建议书在当时深受人们称赞,广为传诵,但已经不愿意再打仗的朝廷却反映冷淡,只是对辛弃疾在建议书中所表现出的实际才干很感兴趣,于是先后把他派到江西、湖北、湖南等地担任转运使、安抚使一类重要的地方官职,去治理荒政、整顿治安。这显然与辛弃疾的理想大相径庭,虽然他干得很出色,但由于深感岁月流驰、人生短暂而壮志难酬,内心却越来越感到压抑和痛苦。3. 他虽有出色的才干,他的豪迈倔强的性格和执着北伐的热情,却使他难以在畏缩而圆滑、又嫉贤妒能的官场上立足。辛弃疾四十二岁时,因受到弹劾而被免职,归居上饶。辛弃疾一向很羡慕啸傲山林的隐逸高人,闲居乡野同他的人生观并非没有契合之处,作为一个热血男儿、一个风云人物,在正是大有作为的壮年被迫离开政治舞台,这又使他难以忍受。所以,他常常一面尽情赏玩着山水田园风光和其中的恬静之趣,一面心灵深处又不停地涌起波澜,时而为一生的理想所激动,时而因现实的无情而愤怒和灰心,时而又强自宽慰,作旷达之想,在这种感情起伏中度过了后半生,“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4.宁宗嘉泰三年,主张北伐的韩侂胄起用主战派人士,已六十四岁的辛弃疾被任为绍兴知府兼浙东安抚使,年迈的词人精神为之一振。第二年,他晋见宋宁宗,激昂慷慨地说了一番金国“必乱必亡”,并亲自到前线镇江任职。 但他又一次受到了沉重打击,在一些谏官的攻击下被迫离职,重回故宅闲居。虽然后两年都曾被召任职,无奈年老多病,身体衰弱,终于在一个寒冷的秋天溘然长逝。5.虽然,自中原失陷以来,表现对于民族耻辱的悲愤,抒发报国热情,已经成为文学的中心主题,辛弃疾的词在其中仍然有一种卓尔不群的光彩。这不仅因为辛弃疾生长于被异族蹂躏的北方,恢复故土的愿望比一般士大夫更为强烈,而且因为他在主动承担民族使命的同时,也在积极地寻求个人生命的辉煌,在他的词中表现出不可抑制的英雄主义精神。

.蒲松龄

1.蒲松龄在兄弟四人中排行第三,因家境渐落,不能延师,兄弟四人皆从父读。蒲松龄天性聪慧,经史过目能了,尤得其父钟爱。蒲松龄惜时笃学,面对分家后居惟农场老屋三间,旷无四壁,小树丛丛,蓬蒿满之的现状,尤其是弱妻幼子及窘困的家境,开始了他的熟师生涯,但勤学不止。2. 南游归来的七八年间,是蒲松龄人生道路上最艰难的阶段。他满以为凭自己的才智,会顺利通过科举考试而一展鸿图,但却事与愿违,屡应省试,皆落第,年七十一岁始成贡生,使其感慨万千。其诗句世上何人解怜才抒发了他壮志难酬且不为世人理解的苦衷,表露了他蔑视世俗庸人并以怀才不遇的杨雄自比的清高情怀。科举无望,难达青云之志,而灾年频仍,缺乏充饥之粮。中年的蒲松龄身负重担,在人生道路陡坡上艰难挣扎。3.聊斋志异》是一部文言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是一部积极浪漫主义小说诗歌文学作品。共有短篇小说431篇,怀着对现实社会的愤懑情绪,揭露、嘲讽贪官污吏、恶霸豪绅贪婪狠毒的嘴脸,笔锋刺向封建政治制度。同时对人间坚贞、纯洁的爱情及为了这种爱情而努力抗争的底层妇女、穷书生予以衷心的赞美。4. 20岁起,蒲松龄就开始收集写作资料。他满腹实学,却屡不中举,他牢骚满腹,却无处可发,于是他把牢骚悲愤寄托在《聊斋志异》的创作中,这本书就成了蒲松龄“触时感事”、“以劝以惩”的孤愤之书。到蒲松龄40岁时,他的代表作《聊斋志异》一书的大部分已经完成,此后他还不断有所增补和修改。可以说《聊斋志异》这部小说凝聚了蒲松龄一生的心血,是他文学创作的最高成就,也是中国古典短篇小说的高峰。所以有人说:若是蒲松龄中举了,最多多一个清官,但中国文学却少掉了一个里程碑,世人也无人知晓蒲松龄。祸福就是这么难于理解的转换,这也是有所失才会有所得。5.《聊斋》是蒲松龄的生命寄托,但就是这生命的寄托,一直到死,他也没能看到它得以印刷出版。寂寞是蒲松龄命运的基调。他创造了他的美。但美并不具备现实的价值。一个很形象的说法就是:不能当饭吃不能当饭吃,这是美的特性,也是一个真正的纯粹的艺术家的悲哀。这当然也是蒲松龄的悲哀。在人类生生不息的精神生活中,不同的人总有一些相同的东西必须无可逃避的去面对,比如:孤独和寂寞。而孤独和寂寞,反过来也成就了他们生命的厚重和伟大。

.曹雪芹

1.曹雪芹出身华贵,自幼就是在这“秦淮风月”之地的“繁华”生活中长大的。雍正初年,由于封建统治阶级内部政治斗争的牵连,曹家遭受一系列打击,曹雪芹随着全家迁回北京居住。曹家从此一蹶不振,日渐衰微。经历了生活中的重大转折,曹雪芹深感世态炎凉,对封建社会有了更清醒、更深刻的认识。他蔑视权贵,远离官场,过着贫困如洗的艰难日子。晚年,曹雪芹移居北京西郊。生活更加穷苦,“满径蓬蒿”,“举家食粥”。 生活上的困顿并没有消磨曹雪芹的志气,相反更促使他嗜酒狂狷,对现实表现出傲岸不屈的态度。2.他以坚韧不拔的毅力,专心一志地从事《红楼梦》的写作和修订。这本书创作过程十分艰苦。在小说第一回里说:“曹雪芹于悼红轩中,批阅十载,增减五次”,真是“字字看来皆是血,十年辛苦不寻常”,可惜没有完成稿,就因幼子夭折,感伤成疾,就在贫病交迫中搁笔长逝了。3. 曹雪芹迁徙西山后,广泛地接触了下层百姓,特别是生活无靠的残疾者,雪芹非常同情他们的困苦,尤其是在他们得病之后,无钱医治,更增加了他们的苦恼。雪芹为了给无助的病人解除病痛,经常上山为病人采药,以减少他们的负担。香山地区曾经流传着关于曹雪芹为贫苦百姓治病的传说,人们交口称赞雪芹的医术高明医德高尚,这一切出自于雪芹对西山百姓的爱,百姓口中、心中的口碑就是最好的证明。4. 《红楼梦》以贵族封建家庭生活素材为基础,以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悲剧及贾宝玉与薛宝钗的婚姻悲剧为经线,纵向剖析了造成悲剧的深刻社会根源;同时,以贾府的兴衰为纬线,通过贾、史、王、薛四大家族间卫道者与叛逆者之间的矛盾冲突,横向展示了由众多人物构成的广阔的社会生活环境。由此揭露了封建社会的种种罪恶及其不可克服的内在矛盾。广泛深刻地反映了当时中国的社会现实,有力抨击了封建家庭的荒淫、腐败,展示出封建制度濒于崩溃和必然灭亡的历史趋势。5. 有关《红楼梦》的学术研究,已经被归纳为一个专业学术名词——“红学”。《红楼梦》一书绝不能简单地概括为所谓的反封建、争取恋爱和婚姻自由或者是写奴隶反抗,尽管这些元素在书里都有,但曹雪芹他的伟大之处就在于他超越了政治,超越了家族苦难,也超越了个人得失,进入到了一种最了不起的对人的生存、对人性进行深入思考的境界。在为那些被正方和邪方都忽视的个体生命树碑立传中,表达出对个体生命有权利过一种诗意生活的无限肯定。而这样一部可以成为中华民族不朽魂魄的著作,却越来越得不到读者的青睐。

古代人物事迹评价(议论文经典素材)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