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度纪录片:中国纪录片大放异彩的一年

发布时间:2018-10-04 19:17:07

2017年度纪录片:中国纪录片大放异彩的一年

文/丁正如意2017年,有别于传统的主流电视台纪录片,越来越多独立纪录片摈弃万变不离“美食、旅游、民俗”的内容主旨,凭借独特的人文视角,对公共议题的深入思考,不刻板,不煽情,涌现了一大批有观点、有态度的上乘之作。更令人可喜的是,这两年有不少独立纪录片拿到龙标,得以在全国公映,而且不少纪录片屡屡登上头条,成为全民关注的热点话题——尽管影院排片率微弱,但纪录片登录院线并成为社会议题风向标,从前是不敢想象的。对于普通观众而言,在电影院看纪录片也不再是天方夜谭。随着近年来全国各地出现不少众筹观影平台和民间观影组织,加上全国艺术电影放映联盟的影展活动和各地电影节,公众接触纪录片的机会也与日俱增。今天盘点的5部年度纪录片,不仅是非常“称职”的纪录片,更具有非凡的意义。若干年后一听到它们的名字,你就会感慨——哦,那是2017啊!《天梯:蔡国强的艺术》他比烟花有趣如果不是担任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闭幕式视觉特效艺术总设计,创作了家喻户晓的焰火作品“大脚印”,许多人或许对这位当时已经“墙内开花墙外香”的艺术家还闻所未闻。艺术家创作的奥义,在于寻找、掌握一种“材料”,然后将其发挥到极致。蔡国强是个有趣的人,他抓住甚至垄断了别人所想象不到的艺术创作材料——火药,并大获成功。《天梯》的主线正是如此:2015年6月黎明,当一座高达500米的“天梯”,二十多年来在世界不同地方屡试屡败后,终于在泉州小渔村惠屿岛海边拔地而起,与无垠宇宙展开对话。而这也是蔡国强少年时代仰望天空、摸云摘星的梦想。1980 年代从泉州出发,蔡国强在不同国度、不同文化的碰撞下走向国际舞台,成为享誉全球的艺术家。30多年后,他回到了泉州,把《天梯》作为献给百岁奶奶和家乡的礼物。从这个角度而言,《天梯》有点类似于《汾阳小子贾樟柯》和《金城小子》——都是借返乡完成作品的契机,道出艺术家的毕生情结与创作追求。本片从纽约、布宜诺斯艾利斯、上海、北京、浏阳到泉州,遍访艺术家的工作现场及其亲友、工作伙伴和专家,无限深入蔡国强的工作和生活。最令人惊喜的,还是作为拍摄对象的蔡国强本人在纪录片中生动有趣的表现,其个人魅力更是妥妥为本片加分。看完纪录片,你会发现:原来蔡国强是个这么孝顺的人,他对妻子是这么有爱,他的日语说得这么流利……而他的艺术理念,从来不是空穴来风,而是来源于生命最初体验的乡土情怀。最后,不免让人想起岩井俊二很早的电影《烟花》,当中一个少年提出了一个哲学问题:「打ち上げ花火、下から見るか、横から見るか。」(升空的焰火,从下面看?还是从侧面看? )那冉冉升起的天梯,你准备从哪儿看?《生门》所有男人都应该看一看2017年8月31日20时左右,陕西榆林市第一医院绥德院区住院部一名待产孕妇坠楼身亡。 随着时间推移,事件双方却陷入各执一词的罗生门。一时之下,生育话题在互联网的热议到达顶峰。与此同时,《生门》再次进入人们的视野,它被认为是“产房版的《釜山行》”。《生门》拿到龙标后,去年底全国上映,首日排期不足1%,但凭借口碑,达到了场均20.15%的上座率,今年更以点映、众筹的方式,得以与更多观众见面。生门,即生命之门,是每一个人来到这世上必过的第一道关,却往往令人忽视——它也是所有为人母者必过的生死关。《生门》的拍摄历时700多天,在武汉大学中南医院妇产科40个生产家庭中,镜头最终聚焦在了四位情况颇为复杂的孕妇身上:陈小凤、夏锦菊、曾宪春、李双双,展示了生死边缘的挣扎。影片来自总能为我们带来观影惊喜的陈为军。正如“生活”二字——生不易,活更难,在医院妇产科里上演的又何止生育故事?这边需要5万块来保大人小孩,偏偏手里只有5千块;那边已被当地优生科判定,可医生却提出实施剖宫产,抢救微弱的性命……乡间村落的凋敝、人伦道德的反思、医疗资源的不均,像一把冷静克制的手术刀,解构着现实生活的残酷。当然,冷漠中总有温情,艰难中总有希望,希望所有人看完,都能了解作为母亲的不容易。也希望广大男性,能够多多关怀体谅自己的母亲与妻子。《摇摇晃晃的人间》虽然摇摇晃晃,却也步履不停如果你不是太健忘,应该还记得2015年余秀华吟着她标题露骨的诗横空出世、石破天惊。人们不仅记住了她的外形和诗句,还有她的诗歌中大胆强烈的情感欲望以及执着追求爱和性的勇气。余秀华曾在采访里表示,“她首先是一个女人,然后是一个农民,最后才是一位诗人”。而《摇摇晃晃的人间》,正是从其“女人”的身份出发,影片中再找不到那个镁光灯下侃侃而谈、对答如流的“余秀华”。在范俭的镜头下,余秀华侧卧在蚊帐里听广播、在安静的麦田与荷塘边写诗、在日常的生活中劳动、洗衣、饲养家禽……一会儿幽默,一会儿无助,一会儿渴望爱情,一会儿孤单凄凉。在余秀华摇摇晃晃的视线里,眼中的诗意和内心的自卑,天马行空的想象和现实生活的困境,无时无刻不在发生碰撞。那些敏感而灵动的文字,被余秀华用指尖一个一个敲击在电脑上,如雨水打在荷叶尖,鱼儿在池塘里畅游一样,自然生动又微妙。余秀华的人生,看似充满希望时变得黯淡,好像无望时又柳暗花明。或许正是因为摇摇晃晃的人生,才能深刻领悟“一步难,一步佳;难一步,佳一步”的人生况味,活得比大家都明白——摇摇晃晃,步履不停。《零零后》成长的十年“80后”、“90后”这种早已成为约定俗成的代际称呼,其实非常简单粗暴:把跨越十年出生的人,硬生生地塞进同一个文件夹、贴上标签。可是,就在前不久,有部名字颇为“哗众取宠”的纪录片,看下来却让人心头触动。《零零后》只有5集,却从2006开始跟踪十多位00后孩子的生活,直到2016年——一直跟拍了整整十年。如果你对纪录片感兴趣,你应该会想起英国独立电视台发行的那部著名的《人生七年》纪录片系列。《零零后》中的7个小孩,有着不同的个性、独特的轨迹、不为人知的成长秘密。因此,影片不是苍白的“总结一代人”,而是流动的、鲜活的成长光影。人的一生,并没有太多个十年。更何况,从幼儿园的小屁孩到中学里的愣头青,是成长历程中相当重要的十年。十年,时间改变了他们的外貌、给予了他们成长,同时也给他们带来了青春的困惑与烦恼。同样,孩子的10年成长轨迹,也让父母面临着无穷的挣扎与选择。影片重点还是展现生活本身,开心、烦恼也好,与家人的亲密、隔阂也罢,十年生活碎片所折射的,恰恰是每个人的成长。《二十二》一场和时间赛跑的记录要说本年度最有意义的“抢救式记录”,那应该非《二十二》莫属。二十二,是时至2014年,中国仅存的慰安妇数量。在日本侵华战争的八年间,至少20万中国妇女被迫沦为“慰安妇”。然而从《三十二》到《二十二》,不断有老人去世,如今在世仅剩八位。这是一场和时间赛跑的记录,却不是大家想象中的慷慨激昂或者义愤填膺,而是平静到琐碎,甚至有不少观众抱怨“无聊”了。《二十二》中那些“慰安妇”幸存者,没有人们所期待的“苦大仇深”,而是静静地叙述、轻轻地哼唱,以及大片大片“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沉默。大音希声,大象无形。人们常说,看不见的演技才是最好的演技。《二十二》大道至简,没有艺术化的剪辑和叙事,却回归到记录的初心,予人无限的感动。这部成本只有两百万的纪录片,上映两天排片率却从1%到4.9%,上座率达到32.6%,单日票房突破1200万,创纪录片票房新高。对于《二十二》来说,这是最好的自证。而对于“慰安妇”幸存者来说,活着就是最大的胜利。年度热剧、年度综艺、年度动漫......花落谁家?11月16日,北京,《新周刊》为你揭晓微鲸电视,智能语音操控,一秒召唤,说看就看。2017中国视频榜

2017年度纪录片:中国纪录片大放异彩的一年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