鸿门宴上的座次

发布时间:2020-06-09 03:14:14

鸿门宴上的座次

  在《史记·项羽本纪》“鸿门宴”的故事中,司马迁着意描述了宴会上的座次:“项王、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坐,——亚父者,范增也;沛公北向坐:张良西向侍,”就是说,项羽和项伯面向东坐,范增面向南坐,刘邦面向北坐,张良面向西侍奉、陪席。这一描述看似寻常之笔,实则大有深意,它对表现人物的性格特征具有重要作用。

??我国是一个礼仪之邦。在古代,人们交往中的座次也是很讲究的,它显示着人们社会地位的高低贵贱,表现着主人待客的不同态度。因此,不同的场合、不同的处所,有着不同的礼节规范。就宫室内的座位来说,有着堂上和室内的区别。我国古代宫室的主要建筑物一般为座北朝南,其内部空间前部分是堂,通常是行吉凶大礼的地方,不住人;堂的后面是室,住人;室的东西两侧是房,分东房和西房。如《礼记·问丧》中有“入门而弗见也,上堂又弗见也,入室又弗见也”的句子,可见其堂在前,室在后的位置。

??在堂上,其座位是以朝南方向(严格地说,以门窗之间朝南的方向)为尊。我们在古书上常见到“南面”、“北面”的说法,这和我们今天用来表示方向的南面、北面不同。古代的“南面”就是坐北朝南,即面朝南坐,其位为尊为上;“北面”就是坐南朝北,即面朝北坐,这相对“南面”就有些低下了。这种情况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古代师生在课堂上教学,老师面朝南坐,学生则面朝北聆听老师的教诲。如《汉书·于定国传》:“北面,备弟子礼。”也就是说,面朝北对老师行学生敬师之礼。二是古代的君主面朝南坐,臣子朝见君主时则面朝北,所以,对君主称臣则为“北面”。如《史记·田单列传》:“王 ,布衣也,义不北面于燕。”这里的“北面于燕”就是对燕国称臣的意思。王 虽然是个普通的平民,但他有强烈的爱国之心,誓死不对燕国称臣,也就是不向燕国投降。

? 在室内,其座位则以朝东方向的为尊。古书上有“东家”、“西宾”的说法,即是就室内而言。古人将宾客和老师都安排在坐西朝东的座位上,以表示尊敬。所以,对宾客和老师也尊称为“西席”或“西宾”。《称谓录》卷八有载:“汉明帝尊桓荣以师礼。上幸太常府,令荣坐东面,设几。故师曰西席。”唐朝柳宗元《重赠刘连州》诗中有“莫道柳家无子弟,往年何事乞西宾”的句子,这里的“西宾”就是对家塾老师的敬称。我们今天口语里还常称客人为“西客”(并非“稀客”),就是由此而来。客人的座位在西,主人陪客的座位则在东了,所以把主人称为“东家”。

??现在,我们再看“鸿门宴”上的座位次序,举行宴会当是在室内,而不能在堂上。项羽、项伯本是主人,可他们却占据了坐西朝东的尊贵之位,而客人刘邦却被安置在坐南朝北的座位上。由此细节,可见项羽骄矜专横、唯我独尊的性格,也可见刘邦忍辱屈从、顾全大局的雄心。所以,我们说司马迁对“鸿门宴”上座次的描述绝非寻常之笔,它从一个侧面表现了人物的性格特征。这在《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中就表现得更明显了,武安候田 专横跋扈,妄自尊大,他做了宰相后,“尝召客饮,坐其兄盖侯南向,自坐东向,以为汉相尊,不可以兄故私桡。”他以汉相自居,连他的同母异父的哥哥(也是王太后的亲哥哥)也不放在眼里,自己坐在朝东的尊位之上,这和项羽是相同的。

??以上是就堂上和室内而言,如在车骑上则与此不同。车骑上的位次是以左为尊的。如《史记·信陵君列传》:“公子从车骑,虚左,自迎夷门侯生。”这里的“虚左”就是空出车骑左边的位置,以表示对人的尊敬。今成语有“虚左以待”,本意即如此,不过这里的“左”已泛指席位左边的位置,而不单单指车骑位置了。

?另外,我国后代常用左右来代替东西,即左东右西,同今天地图上的“左西右东”正好相反。如《晋书·温峤传》:“元帝初镇江左。”这里的“江左”就是“江东”,也就是长江以东。这样,便由室内座位上的以西为上为尊,引申出以右为上为尊,以左为下为卑。如《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以相如功大,败为上卿,位在廉颇之右。”这里的“位在廉颇之右”就是位在廉颇之上,也就是蔺相如的官职比廉颇高。此外,在官职调动上,还有“左迁”的说法。所谓“左迁”,就是贬官、降职。如白居易《琵琶行·序》中说:“元和十年,予左迁九江司马。”他由太子左赞善大夫降职为江州司马,成为一个“无言责,无事忧”的闲散官。

? 我国古代的座次礼节虽然有着封建制度和封建礼教的因素,但总的来说是我国古代人民文明、礼貌的体现。它不仅表现在官场,在民间也是这样,《水浒传》中的农民起义英雄们也排了个一百零八将的座次。就是在今天,在一些公开的正式的场合,人们的座次也还是很讲究的(当然与古代不完全相同)。了解我国古代人民的优良传统礼节,对于我们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有积极意义的。????

鸿门宴上的座次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