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管理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的对策

发布时间:2020-08-04 19:36:41

课堂管理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的对策


中小学课堂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内容摘要:阐述了课堂管理的定义,分析中小学课堂管理存在的问题,提出增强管理意识,提高管理能力、改善课堂管理环境、注重情感因素的渗入以及提高教师素质几个方面的对策,

关键词:中小学;课堂管理;问题及对策.

有人说“教与学只有本体论上的依存关系,而不是因果关系,学不是教的必然结果。(徐妙中编著《课堂教学行为操练指导》)”那么,怎样才能使教与学达到和谐统一呢?课堂上教师必须做好教学组织和管理工作。课堂是中小学实施教育教学的主阵地,它不仅是教师和学生聚合的物理空间,更是一个独特的社会组织。课堂上充满了变数,课堂管理贯穿课堂活动的始终。“从上课伊始到下课,教师在指导学生学习的每一个环节,每一项活动,都必须首先将学生组织起来,让学生在有序的状态下学习。每项活动,每个环节,都是以一定的组织形式存在的。科学合理的组织形式,是有效学习的基本条件。”(徐妙中编著《课堂教学行为操练指导》有效、科学、合理的中小学课堂管理,不仅有助于维持良好的课堂教学秩序,而且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潜能,引导学生从事积极的学习活动,提高学习效率,增强教学效果,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从我国中小学课堂管理的现状看,由于长期受“应试教育”的影响, 一些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在课堂教学组织和管理上存在很多问题,这也是部分教师教学效率低的重要原因之一。随着社会的发展,经济的进步,传统、陈旧的课堂管理模式已日益突显出它的缺陷。

一、课堂管理的定义

对中小学课堂管理的定义进行考察,有利于更好地理解中小学课堂管理。课堂是由教师、学生、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这四个要素构成的一个有机系统。这四个要素相互交织着并形成各种关系。管理是对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进行计划、决策、组织、指挥、监督和调节,其目的是建立良好的学习环境,保证教学任务的实施,促进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以取得优良的成绩。课堂管理就是指教师通过协调、控制、整合这些教学要素及其关系,使之形成一个有序的整体,从而有效地实现预定教学目标的过程。[1]

二、中小学课堂管理存在的问题

1、满堂灌。我国中小学很多的课堂教学还是采用满堂灌的方式,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非常少。课堂信息主要是单向交流,教师更多地扮演着知识传授者的角色,而忽视了自己同时也应是一个管理者。课堂教学基本上是“讲授+粉笔”的状态,教师只顾传授知识,对学生接受知识的水平、注意力和行为变化不予关心,从而造成课堂管理方式呆板,不灵活,教学气氛压抑,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教师与学生之间存在距离感。

2、课堂观察不注意,缺乏教学调整 课堂观察是教师收集学生反馈信息的重要手段,也是做好教学调整的前提条件。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注意教学观察,学会教学观察。通过教学观察,教师要敏锐地捕捉学生的反馈信息,迅速做出准确的判断,及时对自己的教学进行调整。不但要调整自己的教学难度和教学进度,也要调整学生的情绪状态和参与状态,这样才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但是我们一部分教师课堂上只顾自己讲课,“一头钻进自己的思维中”(苏霍姆林斯基),根本不看学生。观察做不到,学生的各种反馈信息也就视而不见,教学调整也就无从谈起,变成了一种目中无人的教学。这样的结果,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学生就很难接受所教的东西,甚至听不懂教师在说什么。

3无所适从,放任自流。新课程实施以来,课堂发生了明显的变化,课堂上不再是老师唱主角,新的课堂中,师生动起来了,学生活起来了,这势必增加了管理的难度。部分教师(特别是年轻教师)面对课堂变化,一时束手无策,不知该怎样去管理。他们不敢再用规矩去约束学生不良行为,生怕被扣上不尊重学生的帽子,担心违背了新课程理念。正因为在课堂管理上存在着认识误区,部分教师对课堂管理缺少了以往的力度,或者管理不到位、不得法,无所适从。新课程下课堂一旦缺乏了有效的管理,势必会出现这样的情形:在课堂上学生想说就说,胡乱插嘴,旁若无人;或者人声鼎沸,高谈阔论,游离主题;或者想动就动,东张西望,自由离开座位。

4、无视课堂问题行为。课堂问题行为不仅影响课堂教学效率和学习活动的正常进行,而且还会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学生课堂违纪,教师视而不见课堂上,教师是管理者。很多教师放弃管理者的责任,对个别学生的违纪行为视而不见。走进我们的课堂就会看到有些学生根本没有听课,有的趴桌子睡觉,有的看闲书,有的玩各种小玩意,有的互相传送暗号等等。对课堂一些问题行为,有些教师多采取了“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态度,因此造成了一些学生在课堂背着老师说话、吃零食、做小动作等。有的学生虽然身在课堂却目光呆滞、面无表情,猜不透他在想什么,虽然表面上看来这些学生的课堂行为似乎不影响其他同学,但它的潜在影响却不可忽视。

   三、改善中小学课堂管理的对策

   1、要增强管理意识,提高管理能力。

为了说明教学管理的重要性,有关专家是这样说的:“心理学的研究表明教师的知识水平与教学效果相关程度很低。就是说如果教师自己的知识残缺不全,不能帮助学生释疑解惑,那肯定会影响教学效果,但当教师的知识水平达到一定的临界值以后,不再因为教师的知识水平越高,教学效果就越好。而教师的另类素质却会对教学效果产生最直接最显著的影响——这就是教师的教学组织能力,尤其是组织学生学习活动的能力。”(朱川彬《教学组织能力是教学效果的决定因素》)这个结论是令人信服的。凡是熟悉中小学教育情况的人都清楚,学历高的未必都教的好,学历低的未必都教的差,这是不争的事实。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就是教学管理能力不同。因此,我们可以说教学管理能力是决定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甚至是决定性因素。这一点我们每位教师必须认识到要想提高自己的教学效果,就必须增强管理意识,提高管理能力。

管理能力怎样提高?首先每位教师从理论上要懂得管理学常识,特别是有关教学管理的常识,例如怎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怎样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怎样组织学生进行有效的学习等等,看些理论书籍懂得一些道理。其次,更重要的是要在教学实践中不断磨练自己。教学管理能力,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只有在反复的实践中才能提高。我们教师每天都要走进课堂,把每一次进课堂的机会,都当作自己的一次锻炼机会,有意识的练,有目的的练,在练的过程中对自己的教学行为不断的进行反思,在反思的过程中不断修正自己,每天都不重复自己,每天都以一个崭新的面貌出现在学生面前。这样日复一日地坚持下去,教学管理能力就会逐步提高,很多名师成长的历程就是证明。

2、改善课堂管理环境。课堂管理的质量主要体现在教学目标的达成和学生的发展。要有效达成课堂目标,就必须创造一种适于更新和发展的环境,使课堂焕发生机和活力。良好的课堂管理环境为教学目标的实现奠定不可或缺的物质基础,保证课堂活动的顺利进行,促进课堂管理的有效性和成功率。建立良好的课堂管理环境,首先,要保证课堂的表层实体,即课堂物理环境的舒适与合理。其次,人际环境也是重要的因素,其中最主要的是师生关系。和谐的师生关系能产生强大的推动力,促进师生一道共同努力去完成教学任务,达到教育目的。一个人的心理素质,影响着他的行为动力、行为方式,也直接制约着他的行为的有效性。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由此可以看出,在课堂管理中,想方设法创造轻松、愉快的心理环境是提高课堂管理有效性的核心。因而在课堂中,教师要架设心灵沟通的桥梁,从学生心理特点、个性特点出发,为学生创造开朗、活泼、进取、向上的心境,以此产生强有力的乐学“磁场”。

3、注重情感因素的渗入。人是感情的动物。情感是一种靠内心体验逐渐积累起来的社会产物。教师真挚的情感,会使学生感到亲切,愿意同教师交往并产生强烈的内心体验和情感上的共鸣。教师应该把课堂理解为培养和谐情感的有力手段,注重培养和引导学生积极的情感,让学生和教师在最有限的课堂里达到情感的共振,做到以情感人,以情管人。

4提高教师素质。美国教育社会心理学家班尼(M.·A·Bany)通过实验得出结论:“在教师从事的一切任务中,没有比管理技巧更为重要的了。”[2]

从这个意义上说,课堂管理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教师自身是否对管理策略具有正确的认知或者虽然的正确的认知,是否在课堂实际中能够合理运用,这些直接制约着中小学课堂管理的效果。因此要管理好课堂,教师除了具备正确的管理观念和必要的智能结构、高超的教育机智外,也需要相应的课堂管理艺术,与时具进不断更新管理理念和行为。

课堂教学目标能否达成,课堂管理是关键,教师能否有效驾驭课堂,能否有效的管理好课堂,对课堂教学的成败至关重要。如果失却了有效的课堂管理,达成教学目标,提高教学质量只不过是一名空话。目前,在课堂管理中我们要纠正忽视课堂管理的片面做法,不断探索现代课堂管理的新方法,新思路,对课堂进行有效的管理。只有这样,教学目标的达成,教学质量的提高才能得到真正落实;只有这样,才能构建出和谐而生长,民主而平等,灵活而互动的课堂。

总之,针对中小学课堂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应采取各种积极的措施,提高管理的水平,保证教育目标顺利实现,同时要把教育的价值与信念融入到课堂中,使课堂成为学生在智力上、道德上、文化上和情感上不断成长的地方。

参考文献

[1]、倪 曼. 教师在课堂管理中的角色行为[J].湖北教育学院学报,2007.

[2]、M·A·班尼. 教育社会心理学[M].云南教育出版社,1986.

 

 

课堂管理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的对策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