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关于师生关系的句子和它的解析

发布时间:2020-10-03 08:09:42

论语关于师生关系的句子和它的解析

论语》中这种和谐的师生关系,可以从多方面加以考察。

(1)诲人不倦:课堂上的师生关系

孔子上课,经常表扬那些好学的学生。

颜渊就是其中最闻名的一个。

《论语·子罕》记孔子的话说:“语之而不惰者,其回也与!”等于说,课上到最后,孜孜不倦的仅仅剩下颜渊一个。

看五四时代那么多学者开课,都有学生逃课,再回过头来听孔子说“语之而不惰者其回也与”,就很亲切。

听话听音。

既然“语之而不惰者”是颜渊,那么,“语之而惰者”是谁呢?不知道。

孔先生似乎没去学生处查过 ___。

进而言之,“语之而惰者”到哪儿去了呢?也不知道。

恐怕有逃课的,也有上课打瞌睡的。

《论语·公冶长》有宰予昼寝的记录,属于不逃课也不听课的。

孔子也为此发过脾气,说“朽木不可雕也”。

遇到紧要关头,孔子的学生中逃课的人更多。

《论语·先进》:“从我于陈蔡者,皆不及门也。

”从陈蔡者,《史记·孔子世家》谓有颜渊、子贡、子路;《弟子列传》谓有子张;《吕氏春秋·慎人篇》谓有宰予,合计五人。

他皆无考。

其他的同学哪儿去了呢?不知道。

孔先生后来似乎也没给他们处分。

如果有份处理决定,不至于无考。

就是跟着走的五个人,也不是人人步步紧跟。

《论语·先进》:“子畏于匡,颜渊后”。

这就是说,就连颜渊,遇匡人之难之际,也有逃课记录。

《吕氏春秋·劝学篇》则谓颜渊“随夫子行,忽遇匡人之难”,“自必潜身远害,或从他道迂行,此其所以相失在后也”,为颜渊逃课做了一点解释。

(2)各言尔志:考试中的师生关系

作为伟大的教育家,孔子对学生进行考试,似乎都是进行“开卷考试”,而且是讨论式的“开卷考试”。

他的试卷从来没有偏题怪题,常见的考题是“各言尔志”、“各言其愿”,有点类似香港高校内地招生时出过的一些题目。

香港高校内地招生,香港岭南大学有一题是“谈谈你的理想和兴趣”,并且要求“就一个点来谈,不要面面俱到”;香港中文大学传播系有一题是“有何职业规划”。

不同的是,孔子在考学生的同时,自己也作回答,等于同时参加考试,并且与学生共同讨论。

《论语·公冶长》:“颜渊、季路侍。

子曰:‘盍各言尔志?’子路曰:‘愿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

敝之而无憾。

’颜渊曰:‘愿无伐善,无施劳。

’子路曰:‘愿闻子之志。

’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

’”

子路把试卷交给老师,老师不但不生气,反而非常坦率地答出自己的答案,作为对学生的一种教育。

孔子对学生进行考试,有他自己一贯的指导思想。

《论语·子罕》说:“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这里说的“四毋”,我认为完全可以看成是孔子的教育观,也完全可以看成是孔子的考试观。

罗家伦《学问与智慧》:“毋意可以释作不可凡事以意为之。

没有根据先有论断是要不得的。

这就是成见(Prejudice),成见与科学探讨的精神不相容。

毋必是不可武断(Dogmatic)。

武断是虚心的反面,往往以不完备的知识,不合理的见解,据为定论。

毋固是不可固执(Obstinate),拘泥胶着,拒绝新的事物、新的假定。

堕入樊笼而不自解,钻入牛角心里而不自拔。

毋我是不可以自己为中心,以自我为出发点(Ego-centricpredicament)。

妄自尊大,正是所谓我执。

这种胸有所蔽的看法,在逻辑上不能允许,在认识论上也不能容。”

(3)讷言敏行:生活中的师生关系

《礼记·儒行》记载说:“鲁哀公问于孔子曰:‘夫子之服,其儒服与?’孔子对曰:‘丘少居鲁,衣逢掖之衣;长居宋,冠章甫之冠。

丘闻之也,君子之学也博,其服也乡,丘不知儒服。

’”杨天宇《礼记译注》把这一段翻译成白话文,说:“鲁哀公问孔子说:‘先生的服装,是儒者的服装吧?’孔子回答说:‘我少年时期住在鲁国,穿袖子宽大的衣服;长大后住在宋国,戴章甫之冠。

我听说,君子的学问要广博,衣服要随俗。

我不知道什么是儒服。

’”

《论语·乡党》曰:“食不厌精,脍不厌细”;“不时,不食。

割不正,不食。

不得其酱,不食”;“沽酒,市脯,不食”,等等。

这是一个吃饭也要坚持“礼法”的孔子。

可是,他又真心崇尚节俭简朴的生活。

《论语·学而》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读这些话,每个人都能感觉到孔老先生的精神追求,所谓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乐亦在其中。

这又恰恰是一个无所谓“食不厌精,脍不厌细”的孔子。

怎么理解这种似乎矛盾的情况呢?

吃饭也是他对学生进行教育的课堂。

《吕氏春秋·审分览》说,也是在厄于陈蔡之间的日子里,有一天孔子昼寝,“颜回索米,得而爨之”。

饭快要熟,孔子远远地看见颜回用手抓锅里的饭吃,“佯为不见之”。

不久,饭熟了,颜回请老师吃饭。

孔子说:“刚才梦见我的父亲,我要用饭来祭祀他。

”颜回说:“不行啊。

刚才房上有灰尘掉进锅里面,那些米我舍不得扔掉,被我吃过了。

这饭不能再用来祭祀了。

”孔子不得不为他的诚实所感动。

(4)富贵浮云:金钱面前的师生关系

孔子一生,主张富民。

读《论语·子路》,孔子见卫之庶,主张富之教之,让人印象深刻。

再读《说苑·建本》,子贡问为政,孔子曰:“富之。

既富,乃教之也。

此治国之本也。

”可见一以贯之。

《说苑·政理》记鲁哀公问政,孔子曰:“政在使民富且寿。

”他认为“薄赋敛则民富”。

但是,孔子的富民主张并没有能够付诸实施。

《说苑·政理》记孔子批评子贡赎人于诸侯而还其金,一针见血地说:“今鲁国富者寡而贫者众”。

换句话说,鲁国国君并没有接受孔子“薄赋敛”的治国方略。

鲁国如此,当时的诸侯国大多如此。

《论语·微子》记子路的感叹,说:“道之不行,已知之矣。

”仅此一点,即可知之矣。

他非常缺钱,却不肯苟取。

《吕氏春秋·离俗览·高义》说:“孔子见齐景公,景公致廪丘以为养。

孔子辞不受,入谓弟子曰:‘吾闻君子当功以受禄。

今说景公,景公未之行而赐之廪丘,其不知丘亦甚矣!’令弟子趣驾,辞而行。

”对这件事,《吕氏春秋》评曰“取舍不苟”,我看很贴切。

对诸侯权贵如此,对学生也如此。

《孔子家语·致思》有个故事,说孔子出门时下起大雨,身边没有伞。

门人说:“子夏有。

”孔子不同意向他借伞。

原因是“商之为人也,甚短于财”,比较吝啬。

孔子平时了解产生如此印象,就不肯去借伞。

他认为,与人相处,应该展现别人的长处,而不应该凸显别人的短处,宁可自己淋雨,也不去借伞。

孔子从不讳言财富。

《论语·述而》:子曰:“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

”看来,只要收入好,他对工种并不挑剔。

但是,他更坚持自己的原则。

《论语·里仁》:“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

(5)子见南子:绯闻面前的师生关系

《论语·子罕》:子曰:“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

”《论语·卫灵公》:子曰:“已矣乎!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

《论语·雍也》说:“子见南子,子路不说。

夫子矢之曰:‘予所否者,天厌之,天厌之!’”

见过南子,孔子自己就未必有多高兴。

不高兴还要去见,当然有其不得已处。

自己本来就不高兴,回来以后还要看学生的脸色,孔子的心情可想而知。

问题在于,子路不过是个学生,学生凭什么可以对老师表示这种不高兴?

请到“现代化”校园里去找找看,有几个学生能够和子路一样,对老师的言行敢于明明白白大胆表示“不高兴”?有时候不过是想逃一节课而已,老师就要与你斗智,甚至发生所谓“肢体冲突”,哪里还谈得到公然表示“不高兴”?许多非常“现代化”的老师,其实根本不能容忍学生对自己说半个不字。

首先,这是由子路的个人品格决定的。

子路这个人,一辈子言行一致。

《论语·公冶长》:“子路有闻,未之能行,唯恐有闻。

”《论语·颜渊》:“子路无宿诺。

”在子路看来,师生之间绝不应该有双重标准。

不管什么事,既然要求学生这样做,老师自己更加必须带头这样做。

所谓以身作则,是为人师表的第一要素。

其次,当然是由于老师的一贯信任。

孔子一直认为子路为人忠诚老实。

《论语·公冶长》有孔子“道不行,乘桴浮于海,从我者其由与”之感慨,可见孔子对他的倚重。

至于批评的行为依据,《论语·里仁》有“事父母几谏”之教诲。

而最重要的一点,是孔子这位老师,有一点和许多“现代化”老师不大一样,孔子真诚欢迎学生当面批评自己。

不仅是学生,只要说得有道理,谁批评都行。

《论语·先进》记载孔子批评颜回说:“回也非助我者也,于吾言无所不说。

”可见,“于吾言无所不说”的学生,老师并不见得就喜欢。

从子路的一贯表现看,子见南子,子路“不说”在事后;也有时候,子路“不说”在事前,而且这种“不说”往往能够改变老师已有的计划或决定。

例如《论语·阳货》:“公山弗扰以费畔,召,子欲往。

子路不说”;又说:“佛肸召,子欲往”,子路又加劝阻。

这两次事前的“不说”,都很有成果。

这两次,孔子都接受了子路的批评,听从了子路的建议,没有去那些地方应聘。

对于一个渴望施展才华而又处处碰壁的先生来说,毅然放弃这手到擒来的两只“金饭碗”,是并不容易的抉择。

孔子有子路这样的学生,是孔子的幸运。

所谓教学相长,正是师生之间相互提醒相互监督相互促进的过程。

在我看来,孔子同时代的人,以及孔子以后的人,之所以难以达到孔子这样的成就,重要原因之一,就在于缺少这种融洽和谐的师生关系。

子路这种学生或许经常有,但是,能够像孔子这样容忍学生对自己“不说”的老师并不多见,子路也就难以成为子路矣。

于是,能够在记载老师嘉言懿行的同时,真实保留学生“不说”这种事实的著作,在孔子去世以后的2500年间,世界上再也没有了。

模板,内容仅供参考

论语关于师生关系的句子和它的解析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