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课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现代化的研究与实践

发布时间:2019-08-06 11:22:58

中国文化课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现代化的研究与实践
作者:顾良玉
来源:《消费导刊·理论版》2008年第01

        [ ]改革和完善中国文化的教学体系、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充分利用汉语学习环境,使外国学生能够通过课堂学习、课外活动和社会语言环境里的交际活动等多条途径学习语言和了解中国文化。

        [关键词]中国文化 教学手段 现代化 实践

        

        作者简介:顾良玉(1963-),男,汉族,文学士,江苏无锡人。江南大学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文化、对外汉语教学、服装理论等。

        

        引言

        为了帮助那些来华留学生提高汉语水平,并进而了解中国社会,《中国文化》课程的开设是很有必要的。一方面,通过语言了解文化,另一方面,通过文化则能更好地掌握语言,为他们熟练地运用汉语进行交际创造必要的条件。

        语言与文化有着水乳交融血肉相依的关系,语言本身所包含的文化因素或文化内容的教学,是跟语言理解能力、语言运用能力、语言交际能力的训练紧密结合在一起的,也可以称之为交际文化因素。但语言与文化毕竟不能等同。在教学中,我们既不能单纯知识文化的讲解、介绍,从而使得师生间缺乏互动性和课程缺乏趣味性,造成实用性不强的不利效果;也不能单纯与语言教学相关的文化教学,把文化因素教学的重点放在跟语言交际有关的方面。

        

        一、现代化教学手段与多媒体技术

        我们希望文化教学在层次上有一个更高的提升。所以,我们认为开设文化课前,应根据授课对象,先拟定教学计划,并采用现代化教学手段(主要为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这也是目前汉语教学界普遍采取的教学方式。

        1.根据我们的调查及教学经验,《中国文化》这门课程适宜于具有中级及以上水平的留学生学习。这些留学生经过汉语基础教育后,能正常地与中国老师和同学进行交流,能阅读一般的中文书面材料。当然,《中国文化》不同于一般语言类课程。由于大量接触新鲜词汇,在语言上不免产生一些障碍,一定程度上会影响他们的学习兴趣。

中国文化课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现代化的研究与实践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