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发《收获》风波的原因分析--也谈鲁迅研究的热点问题

发布时间:

维普资讯http://www.cqvip.com
2002年1月 第18卷第1期 
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Journal of ngsu Instute of Educaon(Social Science) 
Jan.,2002 V0l_18 No.1 
引发《收获》风波的原因分析 
也谈鲁迅研究的热点问题 
李乐平 
(洛阳师范学院中文系,河南洛陌471022) 
[摘
要]被朱根茜认为 屠鲁事件”的《收获》风波在广托鲁研工作者的反击下乎息后,陈澈渝最后又寸鲁迅研 
究的热点问题进行了梳理并分别运用不同的逻辑方法对冯骥才和王朔等人作了批评。虽然说其学理批判以无可辩驳 的论{王令人信服,但20世纪末所出现的“贬损”鲁迅思潮也自有必然的盘多原目.如鲁迅亦有其不足以厦焱多禁区所 产生的逆反一 理等一这才使无论是“捍卫”派抑或是“贬损”派都只看至j了 金银盾”的一面。 
[关键词]收获风波; 原目分析;鲁迅研究; 热点问通 
[中国分类号]12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 1696(2002)01—0078—04 
在20世纪末我国文学评论界出现的三次“贬损”鲁迅思 长篇发言即《由(收获)风波引发的思考:谈谈当前鲁迅研究 潮中,如果说前两次行动尚未引起人们更大注意的话,那么, 的热点问题》。他不仅对冯骥才、王朔和林语堂的三篇文章 
被朱振国先生称为“屠鲁事件”…的后一次行动,确实引起了 作了全面的剖析,而且,亦对这次风波的前因后果作了梳理。 
陈漱渝先生说:“王朔的文章采用了一些游戏笔墨,但” 鲁研界的高度重视和警惕=因为,后一次是将王朔的《我看 
鲁迅》和冯骥才的《鲁迅的功与“过”》以及林语堂65年前的 却又 不是游戏之作”,他之观点“是经过瞑思苦想,精心构思 《悼鲁迅》作为“集束炸弹” “在《收获》杂志2000年第2期之 的…・一种时尚化的文化酷评,文化摇滚,是一种情绪的宣 走近鲁迅”栏同时发表的。如同钱玄同、刘半农当年“双簧” 泄” 因为,“王朔作为一个所谓自由作家.反体制作家,他的 之反响,是年的5月21和22日两天,来自全国各地的印多 文化思想有其一一贯性,就是要亵渎神圣.消解崇高.反叛权  关于林语堂在《悼鲁迅》中将鲁迅定位为 位专家参加了中国鲁迅研究会和《鲁迅研究月刊》在京召开 力,颠覆传统”。1
的“鲁迅研究热点”研讨会 与此同时,绍兴作协主席朱振国 “战士”,陈先生十分肯定地认为“这是对的”。不过,他说“林 
先生则愤而致函中国作家协会“不能听任《收获》杂志嘲骂鲁 语堂并不认同鲁迅的战斗目标”,因而“抹杀了鲁迅战斗的原 
也是“用游戏笔墨为鲁迅画像”,这才把“反对 迅”。就是在这封公开信中,朱振国先生认为“《收获》上的三 则性严肃性”,
文 …一冯骥才的开篇是‘点穴’,王朔的卖点是‘抹粪”’,而 折衷调和,反对四平八稳,看到不合理的社会现象,便拍案而 “林语堂的‘压卷”’则是“漫画像” 他同时还强烈要求中国 起,敢笑敢骂敢想敢打”的“鲁迅描绘成无名火发、无名兴叹, 作协“机关报《文艺报》…・刊出并示复”。 在其之后的6月 不交锋则不乐的堂吉诃德式的人物,好像鲁迅是在为交锋而  他认为这是完全错误的。 0 Et,《文艺报》在发表《鲁迅的革命精神不容亵渎》之消息 交锋”。
的同时,也还发表了金盾访谈陈漱渝先生的《击中要害的狙 在《由 收获)风波引发的思考:谈谈当前鲁迅研究的热 
击手出现了吗?》等文章=后来,这些文章又被《新华文摘》第 点问题》这篇文章中,陈漱渝先生因“冯骥才是一位有才华的 
ll期转摘。在这些 捍卫”派的连续反击下,虽然说《收获》 当代作家”并“毫不怀疑他对鲁迅的崇敬之情”,因而对冯骥 杂志仍然在继续“走近鲁迅”,虽然说仉然在百家争鸣、百花 才之“鲁迅的国民性批判来源于西方人的东方观”进行了学 齐放地各抒己见,但是,“贬损”之意 却日渐衰弱,取而代之 理性批判。他认为,西方人的“国民性分析,不仅是片面的”, 论证的都是鲁迅的功过。就这样,“∞世纪末鲁迅研究领域 而且“还是贬意的或非难的 。虽然说“鲁迅改造国民性思想 的这一场风波…-平息了” 在这样的情况下,陈漱渝先生 形成过程中曾经受到美国传教士亚瑟・享一史密斯……《中国 于2000年11月25日在江苏省鲁迅研究学术讨论会上作r A气舜》……一书的影响…-是毫无疑义的”,而且 也受到 
收稿日期]20Ol一10一o8 
【作者简介]李乐平(1958一),男.河南民权人,洛阳师院中文系副主任,副教授.中国继续工程教育协会基础教育工作委员会 
常委 
78— 

引发《收获》风波的原因分析--也谈鲁迅研究的热点问题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