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语文版(必修一)45分钟过关检测(16)

发布时间:



语文语文版(必修一)45分钟过关检测(十六)
16、报任安书(节选)
我夯基我达标
1.下列句中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若望仆不相师(怨恨)幸勿为过(过错)B.甚(更加)若有所亡(失)C.百世(积累,经历)辞(美好)D.亦以究天人之际(推断,研究)
解析:A项中的“过”是“责备”的意思。答案:A
2.下列各句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A.古者富贵而名摩灭B.大底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C.放失旧闻D.汗未尝不发背沾衣也解析:A项“摩”通“磨”B项“底”通“抵”C项“失”通“佚”答案:D
3.下列句子中句式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例:在尘埃之中,古今一体,安在其不辱也?
A.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B.绛侯诛诸吕,权倾五伯,囚于请室。C.安在公子能急人之困也?D.古人所以重施刑于大夫者,殆为此也。
解析:AB两项皆为介词短语后置;C项和例句均为宾语前置和主谓倒装;D为判断句。答案:C
4.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解释正确的一项是(A.且西伯,伯:一方诸侯之长。B.绛侯诛诸吕,权倾五伯:倾斜于。
C.被箠楚受辱箠楚:用杖打,作楚囚。..D.稽其成败兴坏之纪纪:法纪。
解析:B项应为“超过”C项应为“杖刑,楚是荆条”D项应为“纲纪”答案:A
5.下列句中加点词语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且负下未易居,下流多谤议B.恨私心有所不尽....C.此人皆意有所郁结D.鄙陋没世,而文采不表于后世也....解析:A,“下流”,古指地位低贱,今指品质行为低劣;B,“私心”,古指自己心中,今指只为自己打算;C,“郁结”,古今皆为抑郁,不舒畅;D,“鄙陋”,古指平平庸庸,今指见识浅薄。答案:C
6.下列句中加点的“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1


例句:摇尾而求食,积威约之渐也A.鄙陋没世,而文采不表于后世也B.奉厚而无劳
C.盖文王拘而演《周易》D.吾尝终日而思矣
解析:A项表并列;B项表转折;C项表顺承;D项和例句均表修饰。答案:D
我综合我发展一、阅读理解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8题。
夫人情莫不贪生恶死,念父母,顾妻子,至激于义理者不然,乃有所不得已也。今仆不幸,早失父母,无兄弟之亲,独身孤立,少卿视仆于妻子何如哉?勇者不必死节,怯夫慕义,何处不勉焉!仆虽怯懦,欲苟活,亦颇识去就之分矣,何至自沉溺缧绁之辱哉!且夫臧获婢妾,犹能引决,况仆之不得已乎?所以隐忍苟活,幽于粪土之中而不辞者,恨私心有所不尽,鄙陋没世,而文采不表于后世也。7.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所以隐忍苟活,幽于粪土之中而不辞者,恨私心有所不尽,鄙陋没世,而文采不表于后世也。解析:“所以„„也”为固定句式,译为“„„的原因”“幽”译为“被囚禁”“恨”,遗憾;“鄙陋”,平平庸庸;“表”,显露。
参考答案:我之所以含垢忍辱,苟且偷生,情愿被囚禁在粪土一般的牢狱中,是对我的心愿尚未完全实现感到遗憾,耻于默默无闻而死,而文采不能显露给后世的人们。
8.下面对文段的说明或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该文段中作者首先申明,他之所以不死,并不是顾念父母妻子,而是缺少就死的勇气,且著书立说的终生大业还未完成。B.在该文段中,司马迁对生命和事业作了坦然而又自信的表白,他隐忍苟活是因为“私心未尽”“文采不表”
C.该文段作者主要是向任安表述自己蒙羞受辱的沉痛心情,同时也申述了自己遭受极刑的原因。
D.从文段中可以看出,作者把事业看得比生命还重要,这是令人崇敬的,但其中多多少少带有封建社会中普遍的功名思想。解析:A项“缺少就死的勇气”与文意不符。答案:A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912题。
齐景公时,晋伐阿、甄,而燕侵河上,齐师败绩。景公患之。晏婴乃荐田穰苴曰:“穰苴虽田氏庶孽,然其人文能附众,武能威敌,愿君试之。景公召穰苴,与语兵事,大说之,以为将军,将兵扦燕、晋之师。穰苴曰:“臣素卑贱,君擢之闾伍之中,加之大夫之上,士卒未附,百姓不信,人微权轻,愿得君之宠臣、国之所尊,以监军,乃可。”景公许之,使庄贾往。穰苴与庄贾约曰:“旦日日中会于军门。”穰苴先驰至军,立表下漏待贾。贾素骄贵,不甚急,亲戚左右送之,留饮。日中而贾不至。穰苴则仆表决漏,入,行军勒兵,申明约束。夕时,庄贾乃至。穰苴曰:“何后期为?”贾谢曰:“不佞大夫亲戚送之,故留。”穰苴曰:

2


“将受命之日则忘其家,监军约束则忘其亲,援枹鼓之急则忘其身。今敌国深侵,君寝不安席,食不甘味,百姓之命皆悬于君,何谓相送乎!”召军正问曰:“军法期而后至者云何?”对曰:“当斩。”庄贾惧,使人驰报景公,请救。既往,未及反,于是遂斩庄贾以徇三军。
士卒次舍,井灶、饮食、问疾、医药,身亲抚循之。悉取将军之资粮以享士卒,身与士卒平分粮食,最比其羸弱者。三日而后勒兵。病者皆求行,争奋出为之赴战。晋师闻之,为罢去;燕师闻之,度水而解。于是追击之,遂取所亡封内故境而引兵归。
《史记·司马穰苴列传》
9.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A.不佞大夫亲戚送之不佞:不才,自谦之词。..B.百姓之命皆悬于君悬:牵挂。C.行军勒勒:整顿。D.士卒次次:驻扎。
解析:B项,“悬”,吊挂,引申为掌握。答案:B
10.“燕师闻之,度水而解”一句中“之”字指代的内容是(A.晋师闻之,为罢去B.病者皆求行,争奋出为之赴战C.悉取将军之资粮以享士卒D.斩庄贾以徇三军解析:结合前后文意可知。答案:B
11.下列四组选项中,全都表现穰苴能“附众”“威敌”的一组是(①愿得君之宠臣、国之所尊,以监军②援枹鼓之急则忘其身③身与士卒平分粮食
(病者)争奋出为之赴战⑤燕师闻之,度水而解⑥遂取所亡封内故境而引兵归
A.①②⑤B.①④⑥C.②③④D.③⑤⑥解析:①②分别表明穰苴有智谋,治军有方。答案:D
12.下列叙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穰苴出身低微,但在国家危难时刻挺身而出,请缨抗敌,表现了“位卑未敢忘忧国”的精神。
B.穰苴极有谋略,请派国君的宠臣为监军,又忤逆君命将他斩首,借此附众、立威。
C.穰苴体恤部下,恩威并施,身先士卒,一战而击退晋、燕之师,尽复“所亡封内故境”
D.晏婴识才荐举,齐王能纳谏任贤,使穰苴的才能得以发挥,未战已屈人之兵。解析:A项,“在国家危难时刻挺身而出,请缨抗敌,表现了‘位卑未敢忘忧国’的精神”错;B项,“又忤逆君命将他斩首,借此附众、立威”错;C项,“一战而击退晋、燕之师”与文意不符。答案:D
二、语言运用
13.(2007山东模拟选用适当的句式,按要求重组下面的句子。(可增删个别词

3

高中语文语文版(必修一)45分钟过关检测(16)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