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文明建设心得5篇

发布时间:2019-10-29 11:05:29

生态文明建设心得5

【篇一】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这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思想基础,体现了更为全面的价值取向和更为深刻的生态伦理。

综观人类文明发展史,人与自然的关系经历了人类依赖自然、畏惧自然再到征服自然的变化。在原始文明时期,人类本身是自然长期进化的结果,始终依存于自然。在农业文明时期,人们敬畏自然,主张顺天应时。到了工业文明时期,人们在改造自然的能力迅速增强的同时,走向了自然的对立面,宣称要战胜和征服自然。这种观念导致对自然无穷无尽的掠夺,可利用资源日益枯竭,生态环境日趋恶化。建设生态文明,则为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指明了路径。

在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对于生态文明建设,我从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方面谈谈自己的心得体会。

在我们日常生活、工作中,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时,不能绝对化人的主体性,也不无限夸大人对自然的超越性。人是大自然的一分子,我们日常的生活、工作都应该限制在保证自然界生态系统稳定平衡的限度之内,实现人与自然和谐一、尊重自然,就是强调自然与人处于对等的地位

共生、协调发展。

二、顺应自然,强调人类在日常活动中要认识和正确运用自然规律

自然规律具有客观必然性,我们日常生活、工作都应该遵循自然规律。要尊重自然规律,按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办事。经济建设则立足实际,根据自身的区位、资源等特点,选择合适的产业战略。推进产业生态化,培育天蓝、地绿、水清、景美的生态景观,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在按自然规律办事的前提下充分发挥我们人类的能动性和创造性,合理有效地利用自然。

三、保护自然,强调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从保护的角度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

我们的日常生活、工作需要在一定范围内改造和利用自然,但是绝不能把自然当做随意改造的对象。自然的某些部分可以通过改造为我们所用,但另一些部分只能保持原貌,我们不能对其加以改造和破坏。

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是生态文明理念的核心思想,也是现阶段生态文明建设必须奉行的原则。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形势尚未得到根本性扭转、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我们必须重新审视和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全局的战略地位。只有树立起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新理念,才能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的现代化。

【篇二】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在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时对生态文明进行论述,提出:“要在经济不断发展的基础上,协调推进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以及其他各方面建设”;“要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树立和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的理论”。强调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是贯彻新发展理念的必然要求,必须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全局工作的突出地位。指出:我们在快速发展中积累了大量生态环境问题,这样的状况,必须下大气力扭转。

聚焦党的十九大报告关于生态文明和环境保护,仔细领会讲话精神,体会到的是深厚的民生情怀和强烈的使命担当。讲话中多处使用了坚持、坚决、加快、最严格和最严密等字眼,凸显出对生态文明和环境保护坚定不移、一以贯之的鲜明态度和坚定决心。同时提出“人类发展活动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否则就会遭到大自然的报复。这个规律谁也无法抗拒”。

总书记在51819日召开的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作出了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处在关键期、攻坚期、窗口期的新判断以及我国正在推动生态环境保护发生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的变化的新分析,指出生态环境问题的新定位,形成了新时代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新原则、新体系、新目标、新任务、新要求,正式确立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此次讲话既有继承、更有创新,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生态文明思想的最新、最集中的体现,是继党的十九大报告深刻论述了生态文明建设之后,对生态文明思想全面、系统、深刻、科学的阐释,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纲领。

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重要论述,学习领会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与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甘肃时提出的“八个着力”重要指示精神结合起来,确保科技标准各项工作取得实效。

一、认识“两座山”关系,确保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战略思想的理论精髓和重大论断。总书记曾经形象地指出,我们追求人与自然和谐、经济与社会和谐,就是要“两座山”,既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在长期的发展实践中,对“两座山”关系的认知,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就是用绿水青山去换金山银山,只要经济发展,产生GDP,就不去认真考虑资源环境承载能力,造成了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等严重问题。第二个阶段,既要金山银山也要绿水青山,开始注意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采取了一些保护措施,但还只是就生态谈生态,并没有从全局的高度认识这个问题。第三个阶段,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可以源源不断地带来财富,蓝天白云、青山绿水是长远发展的最大本钱,生态优势可以变成经济优势、发展优势,这是一种更高的境界。“人因自然而生,人与自然是一种共生关系,对自然的伤害最终会伤及人类自身”“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让中华大地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环境更优美”这类饱含深情的语句,体现了总书记尊重自然、以人民为中心、加快改善生态环境质量的殷切希望。

深刻把握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绿色发展理念,以改善环境质量为核心,按照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生态环境质量、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三个类型的目标,加大生态系统保护力度,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二、创新产业支撑,强化生态文明体系建设

总书记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强调,“要自觉把经济社会发展同生态文明建设统筹起来”,首次提出,要加快构建生态文明体系,指出“加快建立健全以产业生态化和生态产业化为主体的生态经济体系”。为推进绿色发展,甘肃省委省政府于今年元月制定印发《关于构建生态产业体系推动绿色发展崛起的决定》,明确了我省绿色发展崛起的指导思想、主要目标、基本原则、发展布局,以及节能环保、清洁生产、清洁能源等十大重点产业发展方向。着力构建生态产业体系,把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作为优化产业结构的前提要求,务求设计开发生态化、生产过程清洁化、资源利用高效化、环境影响最小化,加快发展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产业,建设天蓝、地绿、水净的美丽家园。

我们将立足全省产业现状和发展趋势,夯实基础工作,促进协同发展,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严格落实《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和《西部地区鼓励类产业目录》,严格执行《甘肃省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产业准入负面清单(试行)》,积极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保障标志性项目工程落地实施,确保生态产业体系建设取得实效,推动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坚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实现绿色发展崛起。

三、强化科技创新,夯实基础能力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高质量发展需要科技创新,总书记多次强调:“充分认识创新是第一动力,提供高质量科技供给,着力支撑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矢志不移自主创新,坚定创新信心,着力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创新决胜未来,改革关乎国运。纵观人类发展史,创新始终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的重要力量,也始终是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

提高科技创新,解决好环境治理措施的针对性和有效性问题。推动环保理念认识、管理思路、手段措施的系统化。既加强污染治理,又强化预防措施,从源头上减少环境污染;既依靠行政手段,又要提高法治化水平,发挥市场机制作用,释放法治和政策红利;既强化约束机制,又创新激励机制,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加强宣传,既曝光反面典型,又宣传正面典型,同时,提倡简约生活、绿色生活。只有这样绿色生活方式才能真正融入到我们日常生活中,变革才能够真正成功,科技创新才能进一步引领新的绿色发展方式。

习近平总书记对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的重要论述,字里行间都体现了党和国家保护生态环境的坚定意志和坚强决心,具有很强的思想性、针对性和指导性,是我们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最强大的思想武器。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坚持学用结合,知行合一;坚持问题导向,注重实效;坚持从实际出发,不断创新。做一名心正、身齐、务实的党员干部,切实把总书记的希望和要求落实下来,努力做好本职工作,为新时期的生态环境保护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篇三】

为落实习总书记建设一支生态环保铁军的要求,解决生态环保干部“自以为是、不以为然、不学无术”的问题,31823日,眉山市生态文明建设能力提升专题培训班在中山大学开班培训。市政府副市长冉登祥带队,来自天府新区、各县(区)和市级生态环境及相关部门(单位)分管领导,县(区)生态环境、农业农村、住建、水利等部门负责同志共66人参加培训。10节专题教学课,4个现场教学点,1次分组讨论,5天课程,内容涉及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河(湖、库)水污染治理、大气环境治理、土壤污染防治、应急及舆情处置等,重点突出,内容丰富。在课堂专题教学中,学理念、悟思路;在现场教学中,找差距、学方法;在分组讨论中,结合眉山实际,知奋进、补短板。

学员廖长明认为:生态环境要用生态的方式来保护。自然生态修复是最好的、最长久的、最管用的、最值得推广应用的环境保护方式。采用设施治污、化学治污等方式是迫不得已而为之的办法,虽然一定程度解决了一定领域的污染问题,但无疑会带来其他领域新的污染。修建生态湿地、生态水体,推广生态物种,修复生态自然圈,不仅能起到绿化、美化环境,净化大气,吸附灰霾的作用,而且能够长期、干净、有效地解决水体和土壤污染

问题。今后治污时,要采用设施+湿地综合方法。

学员宋诗利认为:通过培训,一是解决我干不干环保的问题,答案是一定要干,而且要干好。形势所逼,箭在弦上,不得不发。各级的要求,人民的期盼,以及自身需求,必须干。二是干什么。一个终极目标就是改善环境质量,让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三是怎么干。这次培训教了知识,教了方法,下来我将应用好所学的知识,带领丹棱生态环境局的一帮人,着力解决我县环境的突出问题,加快水、大气污染治理,推动环保基础设施建设,提高环保人的能力水平,激发广大群众参与的激情,扎实做好我县生态文明建设工作。

学员吴建华认为,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切不可闭门造车,一定要“走出去”,学习先进地区的经验做法,并勤于思考总结,用于我县实践,比如本次培训的现场教学中,我们学习了肇庆市七星岩里湖治理中运用的生态修护技术,通过微生物降污+水生植物净化,形成“水下森林大氧吧”,不到一年时间,水质从V类改善为I类,给我们科学施治提供了极好的借鉴。同时,我们还要“请进来”,因为各地生态环境本底、污染状况不尽相同,十分有必要请行业专家学者实地考察调研、“问诊把脉”,在充分了解的前提下方能更好地“对症下药”,近期,我们将极力促成广东五色时空生态环境科技有限公司吕健博士一行莅临我县现场分析研判并指导流域治理工作。

【篇四】

(一)建设物质循环良好的生态产业体系。生产必将消耗资源,也会不可避免地带来污染物排放。资源是有限的,自然界承受污染的能力也是有限的。保持发展的永续要求建设物质循环良好的产业体系,使人类的生产劳动节约和综合利用自然资源,使生态产业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源泉。为此,要充分发挥科技的作用,将发展建立在科技进步的基础上加快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走以效益和质量为中心、经济、社会和环境均衡发展的新路子,坚持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实现可持续发展,实现经济社会和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二)构筑开发与保护并重的生态环境功能体系。 生态文明建设需要有力的制度保障。只有建立起相应的制度体系才能促进生态文明的良性发展。这一制度体系要求我们以协调经济社会发展与自然资源需求之间的关系;加强生态安全体系建设,建立健全生态安全评估、预警与应急处理机制,最大限度地保护生态环境,实现生态文明建设的自我良性发展,做到既要在合理开发和利用资源中求发展,又要在发展中保护环境,实现人与自然的高度和谐,实现人与自然的共荣共存。

(三)培育以生态理念为核心的生态文化体系。加大媒体等传播载体的宣传和教育力度。提倡政府和群众两头抓、两手都要硬,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落实到每一个成员身上,落实到与人们息息相关的生活中。积极树立生态消费观念,提倡“有限福祉”的生活方式,即不要把对物质财富的过度享受作为人们的追求,而应养成一种既满足自身需要、又不损害自然,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损害后代人需要的生活的观念。大力提倡“绿色消费”,不追求过度包装和对社会环境有害的消费习惯,减少社会资源的浪费和环境的压力。建立起促进生态消费形成的保障体系,推动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发展。提倡人人讲健康、守法律,争当文明模范,构建文明社会风尚。

【篇五】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这些讲话站在全局和战略高度,深刻阐述了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涉及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等各个方面,提出了许多重要思想、观点和论断。这是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执政理念、治国方略、工作思路的集中体现,是全党智慧的集中体现,是全国人民共同意志的集中体现。 本次会议主要带领大家集中学习一下《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论述摘编》,对总书记讲话中提出的重要思想及其深远影响进行解读、学习,为各位同志理解和把握总书记讲话精神、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有力的帮助和指导。 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同志关于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论述,对深刻认识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意义。 《论述摘编》共分7个专题:1、建设生态文明,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2、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3、按照系统工程的思路,全方位、全地域、全过程开展生态环境保护建设;4、环境保护和治理要以解决损害群众健康突出环境问题为重点;5、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用最严格的制度、最严密的法治保护生态环境;6、强化公民环境意识,把建设美丽中国化为人民自觉行动;7、积极参与国际合作,携手共建生态良好的地球美好家园。 一、党的十八大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布局,使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地位更加明确。我们在生态环境方面欠账太多了,如果不从现在起就把这项工作紧紧抓起来,将来付出的代价会更大。对人的生存来说,金山银山固然重要,但绿水青山是人民幸福生活的重要内容,是金钱不能代替的。 二、生态环境保护的成败,取决于经济结构和经济发展方式。要正确处理好经济发展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牢固树立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我们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而且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我们决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换取一时的经济增长,决不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路子。生态环境保护是一个长期任务,要久久为功。 三、按照系统工程的思路,全方位、全领域、全过程开展生态环境保护建设,控制城市开发强度,坚持集约型发展,坚持保护为先,自然恢复为主。 四、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民群众对环境问题高度关注,可以说生态环境在群众生活幸福指数中的地位必然会不断凸显。我们要利用倒逼机制,顺势而为,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加强源头治理,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推进制度创新,努力从根本上扭转环境质量恶化趋势。 五、保护生态环境必须依靠制度、依靠法治。只有实行最严格的制度,最严密的法治,才能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可靠保障。我们的生态环境问题已经到了很严重的程度,非采取最严厉的措施不可。要抓紧完善法律法规建立健全完备的生态文明建设体系。 六、要加强生态文明宣传教育,引导广大人民群众增强节约意识,环保意识,生态意识,营造爱护环境的良好风气。努力建设美丽中国。 七、建设绿色家园是人类的共同梦想,我们要坚持正确的义利观,积极参与气候变化国际合作,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力度,为维护生态安全作出应有贡献。

生态文明建设心得5篇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