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的诗词人生-四、知密州

发布时间:2020-05-22 08:46:33

四、知密州

由于在杭州工作已满三年,按宋朝的规定得换地方任职了。苏轼为了能够和在济南作官的弟弟苏辙离得近一点,以便两个人能经常见面,便主动向朝廷申请到山东密州作官,于神宗赵顼熙宁七年(1074)十二月到达密州任。神宗赵顼熙宁九年(1076)十二月,苏轼改调到山西的河中府,离开密州,共在密州生活工作了两年多一点的时间。在此介绍了他在密州期间写的十二首诗词和一篇赋。

神宗赵顼熙宁七年(1074)九月,三十九岁的苏轼在结束了杭州通判的任期之后,为了能够和在济南作官的弟弟苏辙离得近一点,以便两个人能经常见面,便主动向朝廷申请到山东密州作官,可是,已经有五年时间没有见面的兄弟俩。受诏移知密州(山东诸城),秋末离杭,十二月三日到达密州任。虽说出于自愿,实质上仍是处于外放冷遇的地位。尽管当时“面貌加丰”颇有一些旷达表现,也难以遮掩深藏内心的郁愤。

神宗赵顼熙宁九年(1076),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兼怀子由,做《水调歌头丙辰中秋》,当时苏轼在密州(今山东诸城)做太守。他遣怀为主,遣怀什么?兼怀子由。

苏轼写《水调歌头丙辰中秋》不到时两个月,王安石又第二次罢相(1074年第一次罢相)

神宗赵顼熙宁九年(1076)十二月,苏轼改调到山西的河中府,离开密州,共在密州生活工作了两年多一点的时间。次年苏辙改赴南京(今河南商丘)做签判。七月,兄弟会晤在徐州。夜晚共宿。想着当年的期约,如今又要分别,苏辙便写下了著名的两首诗《水调歌头徐州中秋》和《逍遥堂会宿》

《雪后北台书壁》或《雪后书北台壁》

1其一黄昏犹作雨纤纤

黄昏犹作雨纤纤,夜静无风势转严。

但觉衾裯如泼水,不知庭院已堆盐。

五更晓色来虚幌,半夜寒声落画檐。

试扫北台看马耳,未随埋没有双尖。

【赏析】

此诗写从黄昏到第二天天亮,彻夜雪飘的情景。黄昏时节,淫雨绵绵,入夜后不知不觉转而为雪。作者只觉被褥无一丝暖意,有如水泼在上面,而不知道庭院里已雪积成堆了。“堆盐”,即堆雪。用盐喻雪,出自《世说新语言语》,后世诗人都喜欢效用,如白居易《对火玩》:“盈尺白盐寒,满炉红玉热。”作者“五更晓色来书幌,半夜寒声落画檐”一联,亦世称咏雪名句,但历来有歧解。南宋费衮梁溪漫志》卷七“东坡雪诗”条以为,“此所谓五更者,甲夜至戊夜尔。自昏达旦皆若晓色。”据此解,则“五更”应总指分为五更的一整夜。庭院里的雪光反射在帷幔上,明晃晃的,作者因寒冷未能安眠,加上“不知庭院已堆盆”,所以一整夜都迷迷糊糊,误以为天将破晓。直到天色放明,借着雪光,看见了垂挂在房檐下的冰溜子,这才省悟,原来是雨转为雪,所以有这“半夜寒声”。上句写地面上积雪的反光,下句写房檐下雪水凝成的冰溜,都紧扣“雪后”的标题,且又与末两句意思连贯。“扫北台”、“看马耳”,是天明以后所为。马耳,山名,在北台的南面,“上有二石并举,望齐马耳,故世取名焉。”(水经潍水注》)作者扫除积雪,登上北台,观赏雪景,只见一片银白世界,唯有马耳山尖尖的双峰高峭兀立,没有为雪所封。原本应首先被雪覆盖的高山顶却“未随埋没”,可见这双峰如马耳一般陡直,连雪花也无法驻留其上了。

2其二城头初日始翻鸦

城头初日始翻鸦,陌上晴泥已没车。

冻合玉楼寒起粟,光摇银海眼生花。

遗蝗入地应千尺,宿麦连云有几家。

老病自嗟诗力退,空吟冰柱忆刘叉。

【注释】

1.北台:即密州的超然台,在山东诸城县北城上。

2.马耳:山名,马耳山,在诸城县西南,与台相对,即密州城南的马耳山。

3.堆盐:谢安侄儿咏雪,有“撒盐空中差可拟”句。

4.幌:帘幕

【赏析】

此诗继写在北台观雪景的所见所感。太阳已升起,虽然前一晚下了一场大雪,但第二天却是冬季里难得的一个晴天。往上看,天空中一群乌鸦开始活跃起来,绕着城墙,上下翻飞;低头瞧,小路上渐渐融化的积雪被来往的车辆辗来压去,变成了稀泥,粘糊在车上;放眼望,在阳光照耀下,积雪的原野上屋似玉楼,地如银海,冻得人皮肤起粟,耀得人目眩眼花。这四句皆是白描眼前实景。作者另有《次韵仲殊雪中游西湖》说“玉楼已峥嵘。”《雪中过淮谒客》:“万顷穿银海。”其“玉楼”、“银海”皆系实写。有人以为这里是用道家语“玉楼为肩,银海为目”,实则凿之过深。颈联则表现了作者对农家生计的关切之情。大雪灭蝗,麦子得雪覆盖则来年会长得茂盛,眼前这场大雪预示着来年的丰收,在观赏雪景时,诗人没有忘记这一点。诗人十分希望把自己对来年丰收的希冀和祝愿,把这场瑞雪所引发的种种感受一一用诗表达出来,但他既老且病,诗力大不如前,只得空自磋叹,以吟诵元和年间(806820)诗人刘叉的《冰柱》诗来自慰了。此时诗人虽年仅三十九,但退出朝廷已三四年,心境不佳,且古人四十叹老亦为常事。

这首诗全诗不着一“雪”字而雪景宛然,确非高手不能为,该诗极为王安石欣赏并有和章。

在道教的典籍里边,用玉楼来形容人的双肩,用银海形容人的两只眼睛。两句诗的意思是在冬天的时候把人冻得肩膀都缩起来了,光线让人的眼睛都感到炫目。

他拿去让王安石看,王安石一看就明白了,苏轼不得不承认,自从这两句诗写出来,还没有一个人知道这里边藏了这么两个典故,他不得不承认王安石是有真学问的。

世传王荆公常诵先生此诗,叹曰:“苏子瞻乃能使事至此。”时其婿蔡卞曰:“此句不过咏雪之状,妆楼台如玉楼,弥漫万象若银海耳。”荆公哂焉,谓曰:“此出道书也。”蔡卞曾不理会于玉楼何以谓之“冻合”,而下三字云“寒起粟”;于银海何以谓之“光摇”,而下三字云“眩生花”乎?“起粟”字盖使赵飞燕虽寒体无轸粟也。

王安石看后即指明,道家称人的肩膀为玉楼,称人的眼睛为银海。同时,批评苏轼把冷词僻典放进诗中去故弄玄虚,让人难懂。王安石一番中肯的言语,令苏轼服膺,之后他作诗行文就很少犯晦涩之病。另一则说的是,一次,苏轼读到王安石新作中“积李兮缟夜,崇桃兮炫昼”骚句后大为赞叹,连称今日所见为千余年所没有的离骚佳句。

两首诗用韵颇有特色。“尖”、“叉”二韵属险韵、窄韵,而作者运用自如,韵与意会,语皆浑成,自然高妙,毫无牵强拼凑之迹。正如前人所评:“才高气雄,下笔前无古人。”(瀛奎律髓》卷二十一)

【背景】

北台,在密州(山东诸城)的北面。神宗赵顼熙宁七年(1074),作者由杭州通判改任密州知州,十一月到任,正是寒冬季节,这两首诗即作于此时。

3后杞菊赋

天随生自言常常食杞菊。及夏五月,枝叶老硬,气味苦涩,犹食不已。因作赋以自广。始余尝疑之,以为士不遇,穷约可也。至于饥饿嚼啮草木,则过矣。而予仕宦十有九年,家日益贫。衣食之奉,殆不如昔者。及移守胶西,意且一饱。而斋厨索然,不堪其忧。日与通守刘君廷式循古城废圃求杞菊食之。扪腹而笑。然后知天随生之言可信不谬。作《后杞菊赋》以自嘲,且解之云。

吁嗟先生,谁使汝坐堂上称太守?前宾客之造请,后椽属之趋走。朝衙迭午,夕坐过酋。曾杯酒之不设,揽草木以诳口。对案颦蹙,举箸噎呕。昔阴将军设麦饭与葱叶,井丹推去而不嗅。怪先生之眷眷,岂故山之无有?

先生听然而笑曰:人生一世,如屈伸肘。何者为贫,何者为富?何者为美?何者为陋?或粮核而瓠肥,或粱肉而墨瘦。何侯方丈,庾郎三九。较丰约于梦寐,卒同归于一朽。吾方以杞为粮,以菊为糗.春食苗,夏食叶,秋食花而冬食根,庶几乎西河南阳之寿。

【译文】

唐代一个自号天随生的诗人陆龟蒙,说自己常吃枸杞和菊花,五月间,杞、菊枝叶老硬,气味苦涩,还是一样吃。他于是作了《杞菊赋》来宽解自己。开始,我曾经怀疑过,士大夫遭遇不好,可以清心寡欲,降低一点生活水准就行了,说饿到吃草木,就过分了。现在,我觉得他讲得不错。我作官十九年,家里越来越贫困,吃的、穿的还比不上过去。本来认为,到了密州知州任以后,可以得到饱食,然而,厨里空空的,家里人要吃饭,同僚们要吃饭,整日忧愁,想不出解决的办法。于是,我与本州的副长官刘庭式君每天沿着密州的古城和荒废了的园圃,寻找枸杞和菊花,吃起来有滋有味,摩着肚子,看着对方,会心地一笑。我认为天随生说得不错,是因为有了亲身的体验。于是,做这篇《后杞菊赋》,一面自解,一面自宽。

唉呀,我的苏先生,谁叫你在堂上称太守?你看,你身前有众多宾客的拜访、请托,身后有众多的办事人员来往奔走。你从早上进衙办公,一直到中午,一直到傍晚酉时。这样辛劳,却从来没有见过你桌上放着酒杯,你只是拿着杞和菊来欺骗自己的口腹。人们对着你的饭桌就皱起了眉头,拿起筷子就想吐。你不会不知道东汉光武帝阴皇后的弟弟阴就将军,用麦饭和葱叶来接待大儒井丹,井丹认为这是对他的不尊与不敬,推去不吃。现在,你丧失了起码的自尊,吃起杞、菊来。我实在不明白,你为什么对这里还这么眷恋,难道你的家乡什么都没有?你可以辞官回乡嘛。

先生我听了,哈哈大笑,说:你知道吗?人生一世,好比臂肘的一伸一屈,什么是贫?什么是富?什么是美?什么是丑?有的人吃麦糠和杂在糠中没有破碎的麦粒却肥肥胖胖,有的人顿顿山珍海味却又黑又瘦。晋朝何曾吃起饭来,肴菜摆满了方丈的桌子,南齐瘐杲之吃饭只有三九(),除了韭,还是韭。许多人就是在梦中,也要分出谁吃的丰盛,谁吃的寒素。这又有什么意思呢?其结果都是身死骨朽。我现在正以杞、菊为干粮,春天吃苗,夏天吃叶,秋天吃果实,冬天吃根。我自信能活上百岁,和住在西河的孔子学生子夏差不多,和住在南阳郦县山中饮甘谷水的人一样高寿。

【赏析】

唐代诗人陆龟蒙,曾植杞菊以食,而作《杞菊赋》。本文系效法陆龟蒙而作,故名之《后杞菊赋》。

这是一篇幽默风趣,令人绝倒的妙文。在“超然台记”记述,东坡从杭州通判自请调胶西(密州)为太守,一方面是子由在济南,到密州可常常与弟弟见面;另一方面或许是以为作太守总比作通判强,起码可图个温饱吧。没想到到了密州做了太守,反而更加穷困。

因为胶西地瘠民贫,且连年歉收,盗贼又多,公务比在杭州时繁忙多了。非但如此,竟然堂堂太守,还落得三餐不继,每天到荒郊野地采杞菊果腹。到此地步,东坡实该大呼冤枉才对,谁知他吃饱野菜之馀,竟能“扪腹而笑”,无比的满足,满足之馀,写了此赋来自我解嘲一番。

【背景】

苏轼四十岁作此赋,时任密州知州。这年密州蝗虫成灾,民不聊生。

苏轼于熙宁七年(1074)冬十一月至密州,因灾情严重,生活困苦,采杞菊以食。但他心胸豁达,超然物外,以洒脱的态度对待困难,表现了不羁心于外物,不戚戚于贫困的博大胸怀和高深修养。文章记述真切,议论风生,颇有谐趣。此文后被诬为讥讽朝廷减削公使钱太甚,成为“乌台诗案”罪证之一。

4《和子由四首送春》

梦里青春可得追?欲将诗句绊余晖。

酒阑病客惟思睡,蜜熟黄蜂亦懒飞。

芍药樱桃俱扫地,鬓丝禅榻两忘机。

凭君借取《法界观》,一洗人间万事非。

【注释】

1.《法界观》:即《注华严法界观》,佛家典籍。

【赏析】

  密州是苏轼的重要人生驿站。在这里他虽然也积极为地方办事情,勤政爱民,但是因为政治上的消沉,更多的时间用在与亲友交游、谈论禅宗与庄子,并写下了大量经典的诗词作品。所以,苏轼的创作有所谓的密州时期。

  首联苏轼起句就用反问开始,感伤整个青春的虚度,青春已经无可返回地逝去了。青年时的政治理想都成为梦幻泡影,只有以诗句来安慰自己的内心。

  颔联第一句是自己,第二句写黄蜂,都是在说诗人心灰意冷。我像一个喝醉的病人来到异乡作客,昏昏欲睡;而身边的黄蜂因为蜂蜜已经酿造好了,也懒得飞去采蜜。

  腹联也是一句写景一句写自己。芍药与樱桃都落在地上,我已经有了白头发,坐在禅榻上,淡泊宁静,泯除一切心机,完全忘记自己的失意。第二句化用了杜牧《题禅院》:“今日鬓丝禅榻畔,茶烟轻飏落花飞”。

  尾联苏轼在这句的注释中说,弟弟苏辙最近在看《法界观》这本佛家华严宗的书,而自己还没看过,想借来一读,希望能一下子洗去人间的万事万非。

  苏轼调任密州知州第二年,修复了一座残破的楼台,起名“超然”。人生失意、精神苦闷使苏轼的思想开始和佛家接近,想用佛家华严宗圆融无碍之说洗去人间一切烦恼,超然于万物。但是,这只是诗人的期望,苏轼一生都没有逃过人间的烦恼。

【背景】

《和子由四首送春》是苏轼写给弟弟苏辙四首诗中的一首。大约写于神宗赵顼熙宁八年(1075),当时苏轼正在密州(山东潍坊诸城)任上,苏辙在齐州(山东济南)。写《送春》的时候,苏轼已经将近四十岁,经历了众多的家庭变故,母亲、妻子、父亲相继永远离开他。在政治上,因为王安石变法而引起的新旧党争,苏轼被迫离开朝廷,从杭州来到密州任地方官。

5《蝶恋花密州上元》

灯火钱塘三五夜。明月如霜,照见人如画。

帐底吹笙香吐麝。更无一点尘随马。

寂寞山城人老也!击鼓吹箫,却入农桑社。

火冷灯稀霜露下。昏昏雪意云垂野。

【注释】

1.上元:即正月十五日元宵节,也叫上元节,因有观灯之风俗,亦称“灯节”。

3.钱塘:此处代指杭州城。

4.三五夜:即每月十五日夜,此处指元宵节。

5.“照见”句:形容杭州城元宵节的繁华、热闹景象。

6.帐:此处指富贵人家元宵节时在堂前悬挂的帏帐。

7.香:香炉。麝,即麝香,名贵的香料。香吐麝,意谓富贵人家的帐底吹出一阵阵的麝香气。

8.此般风味应无价:一作“更无一点尘随马”。

9.“更无”句:说的是江南气清土润,行马无尘。苏味道《上元》:“暗尘随马去,明月逐人来。”

10.山城:此处指密州。

11.乍:一作“却”。

12.“击鼓”句:形容密州的元宵节远没有杭州的元宵节热闹,只有在农家社稷时才有鼓箫乐曲。

13.社:农村节日祭祀活动。《周礼》:“凡国祈年于田租,吹《豳雅》,击土鼓,以乐田畯(农神)。”王维《凉州郊外游望》:“婆娑依里社,箫鼓赛田神。”农桑社,指农村祭土地神等的场所。

14.“昏昏”句:意谓密州的元宵节十分清冷,不仅没有笙箫,连灯火也没有,只有云垂旷野,意浓浓。

15.垂:靠近。

【译文】

杭州城的元宵夜,明月好似霜,照得人好似一幅画。

帐底吹笙,燃香的香气好似麝香,更无一点尘土随着马而去。

寂寞的密州城里人们都老了,人们沿街击鼓吹箫而行,最后却转到农桑社祭祀土地神。

灯火清冷稀少霜露降下,阴暗昏沉的乌云笼罩着大地,要下雪了。

【赏析】

这首词题记为“密州上元”,词却从钱塘的上元夜写起。钱塘也就是杭州,苏轼曾那里过了三个元宵节。元宵的特点,就是“灯火”。苏轼用一句“灯火钱塘三五夜”,点出灯夕的盛况。“明月如霜”,写月光之白。李白曾有诗云:“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但元宵夜月正圆,灯月交辉,引来满城男女游赏,元宵节是宋代一个很重要的节日。这一天街人游人如织,男子歌啸而行,好盛装而出。难怪苏轼要写月光“照见人如画”了。这还是街市的游人。至于富贵人家庆赏元宵,又另有一种排场。作者一句“帐底吹笙香吐麝”写尽杭州城官宦人家过节的繁奢情景。“更无一点尘随马”,化用苏味道《正月十五夜》:“暗尘随马去,明月逐人来”句,进一步从动态写游人。说“无一点尘”,更显江南气候之清润。

上片描写杭州元宵景致,作者此时是刚来密州任知州,正好遇到元宵佳节,在街上看灯,观月时的情景和由此而产生的感想。词句虽不多,却也“有声有色”。写灯、写月、写人,声色交错,充分展现了杭州元宵节的热闹、繁荣景象。

下片描写密州上元。“寂寞山城人老也”是一句过片,使情调陡然一转,用“寂寞”二字,将前面“钱塘三五夜”那一片热闹景象全部移来,为密州上元作反衬,形成鲜明的对比,写出了密州上元的寂寞冷清。无须多着一字,便觉清冷萧索。结句“火冷灯稀霜露下,昏昏雪意云垂野”则不但写出了密州气候的寒冷,而且也让人感觉到环境的空旷苍凉。

作者“曾经沧海难为水”,见过了杭州上元的热闹,再来看密州上元自觉凄清。更何况他这一次由杭州调知密州,环境和条件出现了很大的变化,心情完全不同。首先,密州不比杭州,贫穷,劳顿又粗陋,再无江南之诗情。而更让他感到“寂寞”,感到郁郁不乐的是这里连年蝗旱,民不聊生。作为一个爱民之官,他又怎能快乐开怀呢?这位刚到任年仅四十的“使君”不禁有“人老也”之叹。他这上元之夜,随意闲行,听到箫鼓之声,走去一看,原来是村民正举行社祭,祈求丰年。这里农民祈年的场面和箫鼓之声,让作者久久不能离去。直到夜深“火冷灯稀霜露下”,郊外彤云四垂,阴霾欲雪。“昏昏雪意云垂野”一句,表面上意象凄惨,却是写出了他心中的希望,有一种“瑞雪兆丰年”的喜悦之情。

苏轼这首《蝶恋花密州上元》,确是“有境界”之作,写出了对“凡耳目之所接者”的真实感受,抒发了对国计民生的忧患之情。内容、笔墨不囿于成规,自抒胸臆,意之所到,笔亦随之,不求工而自工。此词运用了转折、反衬等章法技巧,体现出了他当时的境遇和心情。

【背景】

此词作于神宗赵顼熙宁八年(1075),时苏轼在密州。全词用粗笔勾勒的手法,抓住杭州、密州气候、地理、风俗等方面各自的特点,描绘了杭州上元和密州上元节的不同景象,流露了作者对杭州的思念和初来密州时的寂寞心情。

神宗赵顼熙宁七年十月词人由杭州调至密州,此词便是次年在密州上元节时所作,上元节即正月十五的元宵节,通过元宵佳节之时两地气氛的对比,抒发了词人初到密州之时对杭州的深切怀念,也暗含着今不如昔的感慨。

6《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

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

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注释】

1.乙卯:即神宗赵顼熙宁八年(1075)

2.十年:指结发妻子王弗去世已十年。

3.思量:liáng,想念。“量”按格律应念平声。

4.千里:王弗葬地四川眉山与苏轼任所山东密州,相隔遥远,故称“千里”。

5.孤坟:晚唐孟启《本事诗徵异第五》载,张姓妻孔氏赠夫诗:“欲知肠断处,明月照孤坟。”此指王弗之墓。

6.幽梦:梦境隐约,故云幽梦。

7.轩:门窗。小轩窗:指小室的窗前。

8.明月夜、短松冈:苏轼葬妻之地。短松,即矮松。

【译文】

两人一生一死,隔绝十年,相互思念却很茫然,无法相见。不想让自己去思念,自己却难以忘怀。

妻子的孤坟远在千里,没有地方跟她诉说心中的凄凉悲伤。

即使相逢也应该不会认识,因为我四处奔波,灰尘满面,鬓发如霜。

晚上忽然在隐约的梦境中回到了家乡,只见妻子正在小窗前对镜梳妆。

两人互相望着,千言万语不知从何说起,只有相对无言泪落千行。

料想那明月照耀着、长着小松树的坟山,就是与妻子思念年年痛欲断肠的地方。

【赏析】

  中国文学史上,从《诗经》开始,就已经出现“悼亡诗”,如《诗经国风邶风绿衣》、《诗经国风唐风葛生》。从悼亡诗出现一直到北宋的苏轼这期间,悼亡诗写得最有名的有西晋的潘岳和中唐的元稹。晚唐的李商隐亦曾有悼亡之作。他们的作品悲切感人。或写爱侣去后,处孤室而凄怆,睹遗物而伤神;或写作者既富且贵,追忆往昔,慨叹世事乖舛、天命无常;或将自己深沉博大的思念和追忆之情,用恍惚迷离的文字和色彩抒发出来,读之令人心痛。而用词写悼亡,是苏轼的首创。苏轼的这首悼亡之作与前人相比,它的表现艺术却另具特色。这首词是“记梦”,而且明确写了做梦的日子。但虽说是“记梦”,其实只有下片五句是记梦境,其他都是抒胸臆,诉悲怀的,写得真挚朴素,沉痛感人。

  题记中“乙卯”年指的是神宗赵顼熙宁八年(1075),其时苏轼任密州(今山东诸城)知州,年已四十。这首“记梦”词,实际上除了下片五句记叙梦境,其他都是抒情文字。开头三句,排空而下,真情直语,感人至深。“十年生死两茫茫”生死相隔,死者对人世是茫然无知了,而活着的人对逝者呢,不也同样吗?恩爱夫妻,撒手永诀,时间倏忽,转瞬十年。“不思量,自难忘”,人虽云亡,而过去美好的情景“自难忘”怀呵!王弗逝世转瞬十年了,想当初年方十六的王弗嫁给了十九岁的苏轼,少年夫妻情深意重自不必说,更难得她蕙质兰心,明事理。这十年间,苏轼因反对王安石的新法,颇受压制,心境悲愤;到密州后,又逢凶年,忙于处理政务,生活困苦到食杞菊以维持的地步,而且继室王闰之(或许正是出于对爱妻王弗的深切思念,苏轼续娶了王弗的堂妹王闰之,据说此女颇有其堂姐风韵)及儿子均在身旁,哪能年年月月,朝朝暮暮都把逝世的妻子老挂在心间呢?不是经常想念,但绝不是已经忘却。这种深深地埋在心底的感情,是难以消除的。因为作者时至中年,那种共担忧患的夫妻感情,久而弥笃,是一时一刻都不能消除的。作者将“不思量”与“自难忘”并举,利用这两组看似矛盾的心态之间的张力,真实而深刻地揭示自己内心的情感。十年忌辰,触动人心的日子里,他又怎能“不思量”那聪慧明理的贤内助呢。往事蓦然来到心间,久蓄的情感潜流,忽如闸门大开,奔腾澎湃难以遏止。于是乎有梦,是真实而又自然的。“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想到爱妻华年早逝,感慨万千,远隔千里,无处可以话凄凉,话说得极为沉痛。其实即便坟墓近在身边,隔着生死,就能话凄凉了吗?这是抹煞了生死界线的痴语、情语,极大程度上表达了作者孤独寂寞、凄凉无助而又急于向人诉说的情感,格外感人。接着,“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这三个长短句,又把现实与梦幻混同了起来,把死别后的个人种种忧愤,包括在容颜的苍老,形体的衰败之中,这时他才四十岁,已经“鬓如霜”了。明明她辞别人世已经十年,却要“纵使相逢”,这是一种绝望的、不可能的假设,感情是深沉、悲痛,而又无奈的,表现了作者对爱侣的深切怀念,也把个人的变化做了形象的描绘,使这首词的意义更加深了一层。

  苏轼曾在《亡妻王氏墓士铭》记述了“妇从汝于艰难,不可忘也”的父训。而此词写得如梦如幻,似真非真,其间真情恐怕不是仅仅依从父命,感于身世吧。作者索于心,托于梦的确实是一份“不思量,自难忘”的患难深情。

  下片的头五句,才入了题开始记梦,“夜来幽梦忽还乡。”是记叙,写自己在梦中忽然回到了时在念中的故乡,在那个两人曾共度甜蜜岁月的地方相聚、重逢。“小轩窗,正梳妆。”那小室,亲切而又熟悉,她情态容貌,依稀当年,正在梳妆打扮。这犹如结婚未久的少妇,形象很美,带出苏轼当年的闺房之乐。作者以这样一个常见而难忘的场景表达了爱侣在自己心目中的永恒的印象。夫妻相见,没有出现久别重逢、卿卿我我的亲昵,而是“相顾无言,唯有泪千行”!这正是苏轼笔力奇崛之处,妙绝千古。正唯“无言”,方显沉痛;正为“无言”,才胜过了万语千言;正唯无言,才使这个梦境令人感到无限凄凉。“此时无声胜有声”,无声之胜,全在于此。别后种种从何说起?只有任凭泪水倾盈。一个梦,把过去拉了回来,但当年的美好情景,并不存在。这是把现实的感受溶入了梦中,使这个梦也令人感到无限凄凉。结尾三句,又从梦境落回到现实上来。“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料想长眠地下的爱侣,在年年伤逝的这个日子,为了眷恋人世、难舍亲人,该是柔肠寸断了吧?推己至人,作者设想此时亡妻一个人在凄冷幽独的“明月”之夜的心境,可谓用心良苦。在这里作者设想死者的痛苦,以寓自己的悼念之情。这种表现手法,有点像杜甫的名作《月夜》,不说自己如何,反说对方如何,使得诗词意味,更加蕴蓄。苏轼此词最后这三句,意深,痛巨,余音袅袅,让人回味无穷。特别是“明月夜,短松冈”两句,凄凉清幽独,黯然魂销。正所谓“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白居易《长恨歌》)。这番痴情苦心实可感天动地。

  这首词运用分合顿挫,虚实结合以及叙述白描等多种艺术的表现方法,来表达作者怀念亡妻的思想感情,在对亡妻的哀思中又揉进自己的身世感慨,因而将夫妻之间的情感表达得深婉而挚着,使人读后无不为之动情而感叹哀惋。

  苏轼对于王弗是痛彻心肺的悲情。“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唯有泪千行。”阴阳相隔,重逢只能期于梦中,也只有梦是没有时空限制的,可以超越一切的界限和有限。朴素真挚的深情,沉痛的生离死别,每读一次就更为其中的深情所感动。

  应该说,苏轼再次得宠多少有些幸运的成分。这么个大词人,大文学家,被政治牵绊得头晕目眩,苏子的一生常常让人有点啼笑皆非的意思,所以我们有理由相信,在这一段相对安稳适意的生活中,苏轼的精神状态是轻松和愉悦的,但苏轼也断断不能忘记王弗曾经陪伴着自己度过的那些艰难的时光。王弗在苏轼的一生中作扮演的角色绝非一个主妇那么简单,在林语堂的《苏东坡传》中也曾有过这样的落笔:……苏东坡……由气质和自然的爱好所促使,要变成一个隐士。社会,文化,学问,读历史的教训,外在的本分责任,只能隐藏人的本来面目。若把一个人由时间和传统所赋予他的那些虚饰剥除净尽,此人的本相便呈现于你之前了。……他偶尔喝醉,甚至常常喝醉而月夜登城徘徊。这时他成了自然中伟大的顽童——也许造物主根本就希望人是这副面貌吧。“顽童”,这里林语堂先生固然是在一种嘉许的语气在点评苏轼的自由性灵,然而苏轼实际上又何尝不是一个顽皮的孩子呢?不谙世事,兴致所至,聪明有余而内敛不足。

  夫人稳健,而丈夫往往不能。丈夫往往急躁,灰心丧气,喜怒无常。高兴了把酒言欢,不高兴了也要骂骂娘。麻烦的是丈夫有了旷世的才气,就不是骂骂娘这么简单了。苏轼常常会在自己的诗作里流露一些“不合时宜”的论调,自找祸端。由此可见在日常的生活起居,待人接物中,这等人物将是何等的低才。倘若没有一个得体大度,端庄典雅的夫人为丈夫张罗这些“不入眼”俗事,怕先生不会有几天清闲。在密州,他们正过苦日子,苏轼对新所得税至为愤怒,孩子揪着他的衣裳对他晓晓不休。他说“孩子们真傻!”夫人说“你才傻。你一天闷坐,有什么好处?好了。我给弄点儿酒喝吧。”在一首诗里记这件事时,苏轼觉得自己很丢脸,这时妻子洗杯子给他热酒。这当然使他很欢喜,他说他妻子比诗人刘伶的妻子贤德。因为刘伶的妻子不许丈夫喝酒。夫人也是用了好几年的工夫才摸清楚丈夫性格,那是多方面的个性,既是乐天达观随遇而安,可是有时又激烈而固执。夫人聪明解事,办事圆通。她是进士的女儿,能读能写,但是并非一个“士”。做妻子的也知道要管家事,要抚养孩子,要过日子。正因为如此,苏轼的生活中是不能没有一个这样的女人把握船舵的。只有在妻子的无微不至的照顾下,苏轼才有更多的闲情逸致去“浴乎沂,风乎舞雩”。也正因为如此夫人也成为苏轼最为信任依赖的人,很多事情埋藏在苏轼的心灵深处,别人大都不知道,苏轼的妻子一定知道。同过患难,共过生死,日日的关心和爱护,充满信任的等待和抚慰。王弗给与苏轼的是所谓“相濡以沫”的质朴而深厚的情感。

  在这首词中,读不到一句令人感觉“矫情”之语,词语的运用简练凝重。每一个音节的连接都有冷涩凝绝之感,犹如声声咽泣,压抑沉重的气氛就在这“幽咽泉流”中弥散开来,让人艰与呼吸,又难以逃避。

  苏轼用了十年都舍弃不下的,是那种相濡以沫的亲情。他受不了的不是没有了轰轰烈烈的爱情,而是失去了伴侣后孤单相吊的寂寞。“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在梦里能够看见的,也全是逝去亲人往日生活里的琐碎片断。因为在那些琐碎里,凝结着化不去的亲情。在红尘中爱的最高境界是什么?执子之手是一种境界,相濡以沫是一种境界,生死相许也是一种境界。在这世上有一种最为凝重、最为浑厚的爱叫相依为命。那是天长日久的渗透,是一种融入了彼此之间生命中的温暖。

  面对这样的深情,解读都似乎是一种伤害,那是需要在生命里反复吟唱,静夜中不断怀思的乐音。无数的人毫不吝惜地把“绝唱”这个词赠与了这首词,然而,时光流转了千年,我们又听到了一声相似的叹息,那叹息给予了我们有一篇值得反复玩味的美文,也让我们更深切地领会了苏子心中的创痛,两个文人千年的唱和,诉说着人世间最值得感念的深情。

【背景】

  苏轼十九岁时,与年方十六的王弗结婚。王弗年轻美貌,且侍亲甚孝,二人恩爱情深。可惜天命无常,王弗二十七岁就去世了。这对苏轼是绝大的打击,其心中的沉痛,精神上的痛苦,是不言而喻的。苏轼在《亡妻王氏墓志铭》里说“治平二年(1065)五月丁亥,赵郡苏轼之妻王氏(名弗),卒于京师。六月甲午,殡于京城之西。其明年六月壬午,葬于眉之东北彭山县安镇乡可龙里先君、先夫人墓之西北八步。”于平静语气下,寓绝大沉痛。神宗赵顼熙宁八年(1075),轼来到密州,这一年正月二十日,他梦见爱妻王氏,便写下了这首“有声当彻天,有泪当彻泉”(陈师道《妾薄命为曾南丰作)且传诵千古的悼亡词。

7《祭常山回小猎》

青盖前头点皂旗,黄茅冈下出长围。

弄风骄马跑空立,趁兔苍鹰掠地飞。

回望白云生翠巘,归来红叶满征衣。

圣明若用西凉簿,白羽犹能效一挥。

【注释】

1.青盖:青色的车蓬。

2.皂旗:黑旗,此指打猎的马队。养马之官,其衣皂,故称。

3.弄:搅起、扬起之意,描写了马在腾跃之间,激起阵阵劲风的情景。

4.巘:yǎn,大山上的小山。翠巘:苍翠的山峰,指常山。

5.圣朝:圣明的朝代。

6.西梁簿:指晋将军谢艾,曾任西梁州主簿,本是书生,善用兵,胜仗无数。

7.白羽,即白色的羽扇,儒将所持。

【赏析】

首联勾画出狩猎队伍的气派和场面。护卫们手持皂旗在车前开道,浩浩荡荡,开向狩猎场所——黄茅冈下。“出长围”的“长”,不仅指长度,亦指宽度,写出围场之大。这句为下文“骄马跑空”作了铺垫。

颔联转向狩猎场面的精心描绘。此时广袤的围场内,呼鹰策马,箭镞纷飞,紧张而热烈。诗人剪取两个场面精心描绘。两个场面的主角,一马一鹰。马,非常马,乃一匹骄马。骄,不仅是形体健壮,也是神采俊异。“空”,指马蹄下黄茅冈这个围场,因为其平坦而开阔广大,所以难怪听任骄马纵横驰骋。“骄马跑空立”五字已经写得神完意足,形象飞动,尤妙在冠以“弄风”二字。“云从龙,风从虎”,此马如虎,在一腾一跃之间,扬起阵阵劲风,故而风因马起,马鼓风劲。有此一“弄”字,境界全出。鹰,亦非凡鹰。此苍鹰逐兔,竟至于“掠地”而飞。掠地,擦地也。足见其训练有素,又见其凶猛异常。苍鹰以“掠地飞”的震撼姿态追捕逃兔,场面宏大,动态十足。此联遣词用字尤见功力,写得既警动有势,又形肖神似。至此,不禁使人想到王维《观猎》:“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也写鹰写马,意境相似。

腹联写猎罢归来的风度神采,以优美如画的语言塑造了自己踌躇满志的形象。翠谳:苍翠的山峰,指常山。经过紧张的围猎,诗人现在一身轻快,不由回头眺望方才鏖战之处,但见常山白云缭绕,远远望去,恰似在不断吐出运气。俯视自己,一路归来,火红的树叶已经沾满了征衣。两句表现了诗人顾盼自如的神态。而白云,青山,红叶,色彩对比十分鲜明,更增添了诗情中的画意。

至此,诗人意犹未尽,在尾联直接倾吐怀抱,一吐豪情,非常有力。以谢艾自许,说朝廷如果委以边任,也不减谢艾,定能够挥兵败敌,抒发了自己渴望驰骋疆场、为国效力的豪情壮志与激越情怀。

全诗感情昂扬,气势飞动,对仗工整。遣词造句尤见功力,如“点”、“出”、“跑”、“立”、“掠”、“飞”、“生”、“满”字,富于表现力,下得熨帖,难以移易。“青”、“皂”、“黄”、“苍”、“白”、“翠”、“红”等字,使描写的事物色调鲜明,又与诗情十分吻合。

本诗与《江城子密州出猎》所写时间背景一样,所写题材一样,所写地点一样,所描写出猎的壮观场面及所显之志一样。

诗词为同一围猎事件而作。不仅字句相类,如“千骑卷平冈”就是“黄茅冈下出长围”,“右擎苍”就是“趁兔苍鹰掠地飞”,而且主题相同,一以魏尚自比,一以西凉主簿谢艾自喻。

诗更重于叙事性,前六句写出围猎的全过程,词则着力于内心郁结的倾泻。就抒情性来说,词比诗更充沛、更生动,表达作者当时的心情更为淋漓尽致。由于苏轼革新了传统,又在一定程度上继承着传统,所以这首词的艺术水平才非常高。

【背景】

神宗赵顼熙宁八年(1075)深秋,苏轼率随从“千骑”在黄茅岗射猎,归来后写下了《祭常山回小猎》,但仍觉意犹未尽,遂又作《江城子密州出猎》,尽情抒发“老夫聊发少年狂”的豪情,挥洒“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的豪气。

8《江城子密州出猎》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

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

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

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

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注释】

1.密州:今山东诸城。

2.老夫:作者自称,其实他时年38岁。

3.聊:姑且,暂且。狂,豪情。聊发少年狂,即发一发小伙子那种“狂劲儿”了。

4.黄:黄犬。苍,苍鹰。

5.左牵黄,右擎苍:左手牵着黄犬,右臂擎着苍鹰,形容围猎时用以追捕猎物的架势。

6.貂裘:身穿貂鼠皮衣。是汉羽林军穿的服装。锦帽貂裘:名词作动词使用,头戴着华美鲜艳的帽子。

7.千骑:上千个骑马的人,形容随从之多。千骑卷平冈,形容马多尘土飞扬,把山冈像卷席子一般掠过。

8.倾城:全城的人都出来了,形容随观者之众。

9.太守:指作者自己。

10.孙郎:即孙权。这里借以自喻。

11.“酒酣”句:极兴畅饮,胸怀开阔,胆气横生。

12.尚:更。

13.微霜:稍白。

14.节:即符节,是传达皇帝命令的凭证。持节,是奉有朝廷重大使命。

15.云中:汉朝的郡名,今内蒙古自治区托克托县一带,包括山西省西北一部分地区。

16.“持节”两句:这里用了汉文帝刘恒时的一个典故。汉文帝曾派冯唐到云中郡,传旨赦免前云中太守魏尚受的处分,恢复他的官职。魏尚原来抗击匈奴侵扰有功,后来因小过失受到不公平的处罚。可见,作者是在以魏尚自比,希望皇帝能早日委派自己担当保卫边防的重任。

17.会:定将。

18.挽:拉。

19.雕弓:弓背上有雕花的弓。一作“天弓”

20.满月:圆月。

21.天狼:即天狼星,又称犬星,相传是主侵掠之兆的恶星,其分野正当秦国地面。因此旧说以为这里的天狼是比喻虎狼般的秦国,而希望神能为人类除害。这里隐指西夏。《楚辞九歌东君》:“青云衣兮白霓裳,举长矢兮射天狼。”房玄龄等《晋书天文志》:“狼一星在东井南,为野将,主侵掠。”词中以之隐喻侵犯北宋边境的辽国与西夏。

【译文】

我姑且抒发一下少年的豪情壮志,左手牵着黄犬,右臂擎着苍鹰。

戴着华美鲜艳的帽子,穿着貂皮做的衣服,带着上千骑的随从疾风般席卷平坦的山冈。

为了报答满城的人跟随我出猎的盛情厚意,我要像孙权一样,亲自射杀猛虎。

我痛饮美酒,心胸开阔,胆气更为豪壮,(虽然)两鬓微微发白,()这又有何妨?

什么时候皇帝会派人下来,就像汉文帝派遣冯唐去云中赦免魏尚的罪(一样信任我)呢?

我将使尽力气拉满雕弓就像满月一样,朝着西北瞄望,射向西夏军队。

【赏析】

  这首词是苏轼豪放词中较早之作,据《东坡纪年录》载:“乙卯冬,祭常山回,与同官习射放鹰作。”苏轼有《祭常山回小猎》,其描写出猎的壮观场面及卒章所显之志,与这首《江城子密州出猎》类似。

  苏轼对这首痛快淋漓之作颇为自得,在给友人的信中曾写道:“近却颇作小词,虽无柳七郎风味,亦自是一家。呵呵,数日前,猎于郊外,所获颇多,作得一阕,令东州壮士抵掌顿足而歌之,吹笛击鼓以为节,颇壮观也。”苏轼此词一反“诗庄词媚”的传统观念,“一洗绮罗香泽之态,摆脱绸缪宛转之度”,拓宽了词的境界,树起了词风词格的别一旗帜。

  苏轼深受儒家民本思想的影响,历来勤政爱民,每至一处,都颇有政绩,为百姓所拥戴。密州时期,他的生活依旧是寂寞和失意的,郁积既久,喷发愈烈,遇事而作,如挟海上风涛之气。

  这首词起句陡兀,用一“狂”字笼罩全篇,藉以抒写胸中雄健豪放的一腔磊落之气。“狂”虽是聊发,却缘自真实。苏轼外任或谪居时期常常以“疏狂”、“狂”、“老狂”自况。如《十拍子》:“强染霜髭扶翠袖,莫道狂夫不解狂。狂夫老更狂。”苏轼时年四十,正值盛年,不应言老,却自称“老夫”,又言“聊发”,与“少年”二字形成强烈反差,形象地透视出、流露出内心郁积的情绪。此中意味,需要特别体会。他左手牵黄狗,右手擎猎鹰,头戴锦绣的帽子,身披貂皮的外衣,一身猎装,气宇轩昂,何等威武。“千骑卷平冈”,一“卷”字,突现出太守率领的队伍,势如磅礴倾涛,何等雄壮。全城的百姓也来了,来看他们爱戴的太守行猎,万人空巷。这是怎样一幅声势浩大的行猎图啊,太守倍受鼓舞,气冲斗牛,为了报答百姓随行出猎的厚意,决心亲自射杀老虎,让大家看看孙权当年搏虎的雄姿。上片写出猎的壮阔场面,豪兴勃发,气势恢宏,表现出作者壮志踌躇的英雄气概。

  下片承前进一步写“老夫”的“狂”态。出猎之际,痛痛快快喝了一顿酒,意兴正浓,胆气更壮,尽管“老夫”老矣,鬓发斑白,又有什么关系!以“老”衬“狂”,更表现出作者壮心未已的英雄本色。北仁宗赵祯、神宗时代,国力不振,国势羸弱,时常受到辽国和西夏的侵扰,令许多尚气节之士义愤难平。想到国事,想到自己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处境,于是苏轼借出猎的豪兴,将深隐心中的夙愿和盘托出,不禁以西汉魏尚自况,希望朝廷能派遣冯唐一样的使臣,前来召自己回朝,得到朝廷的信任和重用(这里作者用了一个典故;据《史记张释之冯唐列传》记载:汉文帝时,魏尚为云中太守,抵御匈奴有功,只因报功时少报了六个首级而获罪削职。后来,文帝采纳了冯唐的劝谏,派冯唐持符节到云中去赦免了魏尚)。其“狂”字下面潜涵的赤诚令人肃然起敬。

  “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天狼”,即喻指辽和西夏。作者以形象的描画,表达了自己渴望一展抱负,杀敌报国,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下片借出猎表达了自己强国抗敌的政治主张,抒写了渴望报效朝廷的壮志豪情。

  这首词感情纵横奔放,令人“觉天风海雨逼人”。从艺术表现力上说,词中一连串表现动态的词,如发、牵、擎、卷、射、挽、望等,十分生动形象。全词表现了作者的胸襟见识,情感兴趣,希望理想,一波三折,姿态横生,“狂”态毕露;虽不乏慷慨激愤之情,但气象恢弘,一反词作柔弱的格调,“指出向上一路,新天下耳目”,充满阳刚之美,成为历久弥珍的名篇。

  这首词写苏轼在密州作地方长官时,有一次去打猎的情景。打猎,对于一个职业猎手,是家常便饭;而对于苏轼这样年已近四十的地方官来说,就不能不算一次壮举了。词中就是从表达他出猎时的激动心情开始的。“老夫聊发少年狂”,老夫,是古代年长男性的自称,切合作者的年纪和口吻。“聊”,是姑且的意思。这句说,老夫今天要发一发小伙子那种“狂劲儿”了。“左牵黄,右擎苍”,左手牵着黄狗,右臂架着苍鹰。鹰和狗是用来追捕猎取对象的。“锦帽貂裘”,是戴着锦帽穿着貂皮袄,这次打猎是在冬天,所以穿着皮衣。千骑卷平冈”:成千的骑手跟随着他,浩浩荡荡,象疾风一般卷向平坦的山冈。这里显示了作为一州长官出猎时的声势和排场,确实是壮观啊!百姓几乎全城出动(即倾城),都想追随苏轼这个知州(相当于汉朝的太守),去看他打猎。而他也为百姓的热情所感动,暗下决心,为了答谢()人们的情意,他要学习三国时代匹马单枪搏斗猛虎的孙权(孙郎),亲手射杀猛虎,给大家看看。

  在上片,作者实际上已经绘制成他的“太守出猎图”。写出了他的形貌,也写活了他的神情;渲染了热烈的气氛,更揭示出了他昂扬的精神状态。

  下片,又进一步深化了所要表达的主题。他说,他刚刚喝足了酒(酒酣)因而更加气粗胆壮(即胸胆尚开张),鬓发有些花白,又有什么妨碍呢!看来好像是承接上片,表现他老当益壮的英雄气概。其实,这里所指,已不限于打猎。他在考虑更为重要的事情:“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皇帝什么时候才派冯唐到云中传达命令?他这样希望,并不是无的放矢。因为,当时宋王朝正受到来自西北方的西夏和来自东北方的辽国的军事威胁,国家的安危引起了苏轼的严重关切。他渴望奔赴军事前线,来实现为国立功的政治抱负。最后三句:“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天狼”指天狼星,在古代星象学上,被认为是主侵掠的。作者把它当作敌人的象征,又利用“狼”属于野兽,当在被射猎之列的联想,他表示,将要()紧握雕花的强弓,把他对敌人的仇恨凝聚在拉得圆如满月般的弓弦上,看准那西北方的敌人,狠狠地射去。

  作品以出猎开始,却以将利箭射向敌人这种出人意料的结局收尾;利用巧妙的艺术构思,把记叙出猎的笔锋一转,自然地表现出了他志在杀敌卫国的政治热情和英雄气概,这就把一首生活随笔式的小词写成了充满爱国激情的作品。这首词读起来,韵调铿锵,气势雄浑,感情奔放,境界开阔,是一首表现了苏轼豪放风格的成功之作。

一首《江城子密州出猎》决不可“十七、八女子,执红牙板”来悠然而唱,而必须要“东州壮士抵掌顿足而歌之,吹笛击鼓以为节,颇壮观也。”这些作品虽然在数量上并不占优势,却着实反映了那段时期苏轼积极仕进的心态。

我们想到苏轼在凤翔时写下的《和子由苦寒见寄》,凤翔是关中西部门户,与西夏国紧接,是宋代西北边陲和军事重镇。仁宗宝元元年(1035),夏国屡犯宋境,大肆进行掳掠。其间宋与西夏多次交战,但却总是败多胜少。苏轼一生对宋与西夏的战事是十分关注的,他是个坚定的主战派。《放翁题跋跋东坡帖》记:“不以一身祸福,易其忧国之心。”他初到凤翔,便已经看到了边界上是不安宁的,以致使“陌上征夫不自闲”。目睹此情景,这位“心怀忠义慷慨之志,胸操满腹才术谋略”的诗人,岂能等闲视之?在《九月二十日微雪怀子由弟》其一中,他已表示出不满于“短日送寒砧杵急,冷官无事屋庐深”的闲官生活,并做好了随时参战的准备:“近买貂裘堪出塞,忽思乘传问西琛”,报国之心可见。

“西羌解仇隙,猛士忧塞按。庙谋虽不成,虏意久欺天。山西良家子,锦缘貂裘鲜。千金买战马,百宝妆刀环。何时逐汝去,与虏试周旋?”他揭露了朝廷对西夏的妥协苟安:“庙谋虽不成”;揭露了西夏的骄横,暗示了战争不可避免:“虏意久欺天。”歌颂了人民的抗敌热忱,表示了自己“与虏试周旋”的决心。

【背景】

  这首词作于神宗赵顼熙宁八年(1075)冬,作者在密州(今山东诸城)任知州。

9《望江南超然台作》别名《望江南春未老》或《忆江南超然台作》或《梦江南超然台作》

春未老,风细柳斜斜。

试上超然台上看,半壕春水一城花。

烟雨暗千家。

寒食后,酒醒却咨嗟。

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

诗酒趁年华。

【注释】

1.忆江南:唐教坊曲,后用为词牌,又名《望江南》、《梦江南》、《江南好》、《望江梅》、《春去也》、《梦游仙》、《安阳好》、《步虚声》、《壶山好》、《望蓬莱》、《江南柳》、《梦江口》、《归塞北》、《谢秋娘》等。单调二十七字,三平韵。中间七言两句,以对仗为宜。宋人多用双调。

2.超然台:筑在密州(山东诸城)北城上,登台可眺望全城。

3.看:一作“望”。

4.壕:护城河。

5.寒食:节令。旧时清明前一天(或二天)为寒食节。

6.咨嗟:叹息、慨叹。

7.故国:这里指故乡、故园。

8.新火:唐宋习俗,清明前二天起,为纪念介子推,禁火三日。节后另取榆柳之火称“新火”。

9.新茶:指清明前采摘的“雨前茶”。

【译文】

春天还没有过去,微风细细,柳枝斜斜随之起舞。

登上超然台远远眺望,护城河只半满的春水微微闪动,城内则是缤纷竞放的春花。

更远处,烟雨笼罩着千家万户。

寒食节过后,酒醒反而因思乡而叹息不已。

只得自我安慰不要在老朋友面前思念故乡了,姑且点上新火来烹煮一杯刚采的新茶。

作诗醉酒都要趁年华尚在啊。

【背景】

神宗赵顼熙宁七年(1074)秋,苏轼由杭州移守密州(今山东诸城)。次年八月,他命人修葺(qì,原指用茅草覆盖房子,后泛指修理房屋,如葺墙,葺屋等)城北旧台,并由其弟苏辙题名“超然”,取《老子》“虽有荣观,燕处超然”之义。苏轼《超然台记》谓“移守胶西,处之期年。园之北,因城以为台者旧矣。稍葺而新之,时相与登览,放意肆志焉。”神宗赵顼熙宁九年(1076)暮春,苏轼登超然台,眺望春色烟雨,触动乡思,写下了此词。

10《水调歌头丙辰中秋》或《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注释】

1.水调歌头:词牌名,唐朝大曲有《水调歌》,据《隋唐嘉话》,为隋炀帝凿汴河时所作。宋乐入“中吕调”,见《碧鸡漫志》卷四。凡大曲有“歌头”,此殆裁截其首段为之。又名《元会曲》、《台城游》、《凯歌》、《江南好》、《花犯念奴》等。双调,九十五字,前后片各四平韵。亦有前后片两六言句夹叶(xié,同“协”,就是和谐的意思)仄韵者,有平仄互叶几于句句用韵者。叶韵说是在没有确凿根据的情况下,强改字音以求押韵和谐,并非探明了韵字的本音。

2.丙辰:指神宗赵顼熙宁九年(1076)。这一年苏轼在密州(今山东诸城市)任太守。

3.把:执、持。把酒,端起酒杯。

4.阙:què,古代城墙后的石台。天上宫阙,指月中宫殿。

5.归去:回去,这里指回到月宫里去。表明诗人要回到本来自己曾呆过的政治中心。

6.琼楼玉宇:美玉砌成的楼宇,指想象中的仙宫。

7.又恐:一作“惟/唯恐”。

8.不胜:shèng,旧时读shēng,经受不住。胜,承担、承受。

9.弄:赏玩。弄清影,意思是月光下的身影也跟着做出各种舞姿。

10.何似:何如,哪里比得上。一作“何时”。

11.朱阁:朱红的华丽楼阁。

12.绮户:qǐ,饰华丽的门窗。

13.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月儿移动,转过了朱红色的楼阁,低低地挂在雕花的窗户上,照着没有睡意的人(指诗人自己)

14.何事:为什么。

15.长向:cháng一作“偏向”。

16.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月儿)不该(对人们)有什么怨恨吧,为什么偏在人们分离时圆呢?

17.此事:指人的“欢”、“合”和月的“晴”、“圆”。

18.千里共婵娟:只希望两人年年平安,虽然相隔千里,也能一起欣赏这美好的月光。

19.共:一起欣赏。

20.婵娟:chán juān,指月亮。

【译文】

丙辰年的中秋节,高兴地喝酒直到第二天早晨,喝到大醉,写了这首词,同时思念弟弟苏辙

明月从什么时候才开始出现的?我端起酒杯遥问苍天。

不知道在天上的宫殿,今晚是何年何月。

我想要乘御清风回到天上,又恐怕在美玉砌成的楼宇,受不住高耸九天的寒冷。

翩翩起舞玩赏着月下清影,哪像是在人间。

月儿转过朱红色的楼阁,低低地挂在雕花的窗户上,照着没有睡意的自己。

明月不该对人们有什么怨恨吧,为什么偏在人们离别时才圆呢?

人有悲欢离合的变迁,月有阴晴圆缺的转换,这种事自古来难以周全。

只希望这世上所有人的亲人能平安健康,即便相隔千里,也能共享这美好的月光。

【赏析】

  此词是中秋望月怀人之作,表达了对胞弟苏辙的无限怀念。词人运用形象描绘手法,勾勒出一种皓月当空、亲人千里、孤高旷远的境界氛围,反衬自己遗世独立的意绪和往昔的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丙辰是神宗赵顼熙宁九年(1076),当时苏轼在密州(今山东诸城)做太守,中秋之夜他一边赏月一边饮酒,直到天亮,于是做了这首《水调歌头丙辰中秋》。苏轼一生,以崇高儒学、讲究实务为主。但他也“龆(tiáo,儿童换牙)(chèn,小孩换牙)好道”,中年以后,又曾表示过“归依佛僧”,是经常处在儒释道的纠葛当中的。每当挫折失意之际,则老庄思想上升,借以帮助自己解释穷通进退的困惑。神宗赵顼熙宁四年(1071),他以开封府推官通判杭州,是为了权且避开汴京政争的漩涡。神宗赵顼熙宁七年(1074)调知密州,虽说出于自愿,实质上仍是处于外放冷遇的地位。尽管当时“面貌加丰”,颇有一些旷达表现,也难以遮掩深藏内心的郁愤。这首中秋词,正是此种宦途险恶体验的升华与总结。“大醉”遣怀是主,“兼怀子由”是辅。对于一贯秉持“尊主泽民”节操的作者来说,手足分离和私情,比起廷忧边患的国势来说,毕竟属于次要的伦理负荷。此点在题序中并有深微的提示。

  在大自然的景物中,月亮是很有浪漫色彩的,很容易启发人们的艺术联想。一钩新月,可联想到初生的萌芽事物;一轮满月,可联想到美好的团圆生活;月亮的皎洁,让人联想到光明磊落的人格。在月亮这一意象上集中了人类无限美好的憧憬与理想。苏轼是一位性格豪放、气质浪漫的文学家,当他抬头遥望中秋明月时,其思想情感犹如长上了翅膀,天上人间自由翱翔。反映到词里,遂形成了一种豪放洒脱的风格。

  此词上片望月,既怀逸兴壮思,高接混茫,而又脚踏实地,自具雅量高致。一开始就提出一个问题:明月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有的——“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把酒问天这一细节与屈原的《天问》和李白的《把酒问月》有相似之处。其问之痴迷、想之逸尘,确实是有一种类似的精、气、神贯注在里面。从创作动因上来说,屈原《天问》洋洋173问的磅礴诗情,是在他被放逐后彷徨山泽、经历陵陆,在楚先王庙及公卿祠堂仰见“图画天地山川神灵”及“古贤圣怪物行事”后“呵而问之”的(东汉王逸《楚辞章句天问序》)。是情景触碰激荡的产物。李白在《把酒问月》诗中自注是“故人贾淳令予问之。”当也是即兴遣怀之作。苏轼此词正如小序中所言是中秋望月,欢饮达旦后的狂想之曲,亦属“伫兴之作”(王国维《人间词话》)。它们都有起得突兀、问得离奇的特点。从创作心理上来说,屈原在步入先王庙堂之前就已经是“嗟号昊旻,仰天叹息”(东汉王逸《楚辞章句天问序》),处于情感迷狂的精神状态,故呵问青天,“似痴非痴,愤极悲极”(胡浚源《楚辞新注求确》)。李白是“唯愿当歌对酒时,月光长照金樽里”(李白《把酒问月》),那种因失意怅惘的郁勃意绪,也是鼻息可闻的。苏轼此词作于丙辰年,时因反对王安石新法而自请外任密州。既有对朝廷政局的强烈关注,又有期望重返汴京的复杂心情,故时逢中秋,一饮而醉,意兴在阑珊中饶有律动。三人的创作心理实是脉络暗通的。

  苏轼把青天当做自己的朋友,把酒相问,显示了他豪放的性格和不凡的气魄。李白《把酒问月》:“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不过李白这里的语气比较舒缓,苏轼因为是想飞往月宫,所以语气更关注、更迫切。“明月几时有?”这个问题问得很有意思,好像是在追溯明月的起源、宇宙的起源;又好像是在惊叹造化的巧妙。读者从中可以感到诗人对明月的赞美与向往。

  接下来两句:“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把对于明月的赞美与向往之情更推进了一层。从明月诞生的时候起到现在已经过去许多年了,不知道在月宫里今晚是一个什么日子。诗人想象那一定是一个好日子,所以月才这样圆、这样亮。他很想去看一看,所以接着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唐人称李白为“谪仙”,黄庭坚则称苏轼与李白为“两谪仙”,苏轼自己也设想前生是月中人,因而起“乘风归去”之想。他想乘风飞向月宫,又怕那里的琼楼玉宇太高了,受不住那儿的寒冷。“琼楼玉宇”,语出《大业拾遗记》:“瞿乾祐于江岸玩月,或谓此中何有?瞿笑曰:可随我观之。俄见月规半天,琼楼玉宇烂然。”“不胜寒”,暗用《明皇杂录》中的典故:八月十五日夜,叶静能邀明皇游月宫。临行,叶叫他穿皮衣。到月宫,果然冷得难以支持。这几句明写月宫的高寒,暗示月光的皎洁,把那种既向往天上又留恋人间的矛盾心理十分含蓄地写了出来。这里还有两个字值得注意,就是“我欲乘风归去”的“归去”。飞天入月,为什么说是归去呢?也许是因为苏轼对明月十分向往,早已把那里当成自己的归宿了。从苏轼的思想看来,他受道家的影响较深,抱着超然物外的生活态度,又喜欢道教的养生之术,所以常有出世登仙的想法。他的《前赤壁赋》描写月下泛舟时那种飘飘欲仙的感觉说:“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也是由望月而想到登仙,可以和这首词互相印证。词人之所以有这种脱离人世、超越自然的奇想,一方面来自他对宇宙奥秘的好奇,另一方面更主要的是来自对现实人间的不满。人世间有如此多的不称心、不满意之事,迫使词人幻想摆脱这烦恼人世,到琼楼玉宇中去过逍遥自在的神仙生活。苏轼后来贬官到黄州,时时有类似的奇想,所谓“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然而,在词中这仅仅是一种打算,未及展开,便被另一种相反的思想打断“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这两句急转直下,天上的“琼楼玉宇”虽然富丽堂皇,美好非凡,但那里高寒难耐,不可久居。词人故意找出天上的美中不足,来坚定自己留在人间的决心。一正一反,更表露出词人对人间生活的热爱。同时,这里依然在写中秋月景,读者可以体会到月亮的美好,以及月光的寒气逼人。这一转折,写出词人既留恋人间又向往天上的矛盾心理。这种矛盾能够更深刻地说明词人留恋人世、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显示了词人开阔的心胸与超远的志向,因此为歌词带来一种旷达的作风。

  但苏轼毕竟更热爱人间的生活,“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与其飞往高寒的月宫,还不如留在人间趁着月光起舞呢!“清影”,是指月光之下自己清朗的身影。“起舞弄清影”,是与自己的清影为伴,一起舞蹈嬉戏的意思。李白《月下独酌》说:“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苏轼的“起舞弄清影”就是从这里脱胎出来的。“高处不胜寒”并非作者不愿归去的根本原因,“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才是根本之所在。与其飞往高寒的月宫,还不如留在人间,在月光下起舞,最起码还可以与自己清影为伴。这首词从幻想上天写起,写到这里又回到热爱人间的感情上来。从“我欲”到“又恐”至“何似”的心理转折开阖中,展示了苏轼情感的波澜起伏。他终于从幻觉回到现实,在出世与入世的矛盾纠葛中,入世思想最终占了上风。“何似在人间”是毫无疑问的肯定,雄健的笔力显示了情感的强烈。

  下片怀人,即兼怀子由,由中秋的圆月联想到人间的离别,同时感念人生的离合无常。“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转和低都是指月亮的移动,暗示夜已深沉。月光转过朱红的楼阁,低低地穿过雕花的门窗,照到了房中迟迟未能入睡之人。这里既指自己怀念弟弟的深情,又可以泛指那些中秋佳节因不能与亲人团圆以至难以入眠的一切离人。“无眠”是泛指那些因为不能和亲人团圆而感到忧伤,以致不能入睡的人。月圆而人不能圆,这是多么遗憾的事啊!于是词人便无理地埋怨明月说:“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明月您总不该有什么怨恨吧,为什么老是在人们离别的时候才圆呢?相形之下,更加重了离人的愁苦了。这是埋怨明月故意与人为难,给人增添忧愁,无理的语气进一步衬托出词人思念胞弟的手足深情,却又含蓄地表示了对于不幸的离人们的同情。

  接着,诗人把笔锋一转,说出了一番宽慰的话来为明月开脱:“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人固然有悲欢离合,月也有阴晴圆缺。她有被乌云遮住的时候,有亏损残缺的时候,她也有她的遗憾,自古以来世上就难有十全十美的事。既然如此,又何必为暂时的离别而感到忧伤呢?词人毕竟是旷达的,他随即想到月亮也是无辜的。既然如此,又何必为暂时的离别而忧伤呢?这三句从人到月、从古到今做了高度的概括。从语气上,好像是代明月回答前面的提问;从结构上,又是推开一层,从人、月对立过渡到人、月融合。为月亮开脱,实质上还是为了强调对人事的达观,同时寄托对未来的希望。因为,月有圆时,人也有相聚之时。很有哲理意味。

  词的最后说:“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婵娟”是美好的样子,这里指嫦娥,也就是代指明月。“共婵娟”就是“共明月”的意思,典故出自南朝宋谢庄的《月赋》:“美人迈兮音尘阙,隔千里兮共明月。”既然人间的离别是难免的,那么只要亲人长久健在,即使远隔千里也还可以通过普照世界的明月把两地联系起来,把彼此的心沟通在一起。“但愿人长久”,是要突破时间的局限;“千里共婵娟”,是要打通空间的阻隔。让对于明月的共同的爱把彼此分离的人结合在一起。古人有“神交”的说法,要好的朋友天各一方,不能见面,却能以精神相通。“千里共婵娟”也可以说是一种神交了!这两句并非一般的自慰和共勉,而是表现了作者处理时间、空间以及人生这样一些重大问题所持的态度,充分显示出词人精神境界的丰富博大。王勃有两句诗:“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意味深长,传为佳句,与“千里共婵娟”有异曲同工之妙。另外,张九龄《望月怀远》:“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许浑《秋霁寄远》:“唯应待明月,千里与君同。”都可以互相参看。但愿人人年年平安,相隔千里也能共享着美好的月光,表达了作者的祝福和对亲人的思念,表现了作者旷达的态度和乐观的精神。苏轼就是把前人的诗意化解到自己的作品中,熔铸成一种普遍性的情感。正如词前小序所说,这首词表达了对弟弟苏辙的怀念之情,但并不限于此。可以说这首词是苏轼在中秋之夜,对一切经受着离别之苦的人表示的美好祝愿。

  此篇是苏词代表作之一。从艺术成就上看,它构思奇拔,畦径独辟,极富浪漫主义色彩,是历来公认的中秋词中的绝唱。从表现方面来说,词的前半纵写,后半横叙。上片高屋建瓴,下片峰回路转。前半是对历代神话的推陈出新,也是对魏晋六朝仙诗的递嬗发展。后半纯用白描,人月双及。它名为演绎物理,实则阐释人事。笔致错综回环,摇曳多姿。从布局方面来说,上片凌空而起,入处似虚;下片波澜层叠,返虚转实。最后虚实交错,纡徐作结。全词设景清丽雄阔,以咏月为中心表达了游仙“归去”与直舞“人间”、离欲与入世的矛盾和困惑,以及旷达自适,人生长久的乐观枋度和美好愿望,极富哲理与人情。立意高远,构思新颖,意境清新如画。最后以旷达情怀收束,是词人情怀的自然流露。情韵兼胜,境界壮美,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此词全篇皆是佳句,典型地体现出苏词清雄旷达的风格。

  作者既标举了“绝尘寰的宇宙意识”,又摒弃那种“在神奇的永恒面前的错愕”情态(闻一多评《春江花月夜》语)。他并不完全超然地对待自然界的变化发展,而是努力从自然规律中寻求“随缘自娱”的生活意义。所以,尽管这首词基本上是一种情怀寥落的秋的吟咏,读来却并不缺乏“触处生春”、引人向上的韵致。

  对于这首《水调歌头丙辰中秋》历来都是推崇备至。宋胡仔的《苕溪渔隐丛话》认为此词是写中秋的词里最好的一首。这首词仿佛是与明月的对话,在对话中探讨着人生的意义。既有理趣,又有情趣,很耐人寻味。因此九百年来传诵不衰。南宋吴潜《霜天晓角》:“且唱东坡水调,清露下,满襟雪。”《水浒传》第三十回写八月十五“可唱个中秋对月对景的曲儿”,唱的就是这“一支东坡学士中秋《水调歌头》。”可见宋元时传唱之盛。全词意境豪放而阔大,情怀乐观而旷达,对明月的向往之情,对人间的眷恋之意,以及那浪漫的色彩,潇洒的风格和行云流水一般的语言,至今还能给人们以健康的美学享受。

【背景】

  这首词是神宗赵顼熙宁九年(1076)中秋作者在密州时所作。词前的小序交待了写词的过程:“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苏轼因为与当权的变法者王安石等人政见不同,自求外放,辗转在各地为官。他曾经要求调任到离苏辙较近的地方为官,以求兄弟多多聚会。神宗赵顼熙宁七年(1074)苏轼差知密州。到密州后,这一愿望仍无法实现。神宗赵顼熙宁九年(1076)的中秋,皓月当空,银辉遍地,词人与弟弟苏辙分别之后,已七年未得团聚。此刻,词人面对一轮明月,心潮起伏,于是乘酒兴正酣,挥笔写下了这首名篇。

在密州这一年,王安石因旧党围攻和新党的内部倾轧,曾第一次罢相(1074),后来恢复相职;苏轼写这首词后不到两个月,王安石又第二次罢相。吕惠卿原本是王安石提拔的,但他竟把王安石写给他的私人书信,作为排斥打击王安石的工具,可见当时朝廷斗争的激烈。

11《河满子密州寄益守冯当世》

见说岷峨凄怆,旋闻江汉澄清。

但觉秋来归梦好,西南自有长城。

东府三人最少,西山八国初平。

莫负花溪纵赏,何妨药市微行。

试问当垆人在否,空教是处闻名。

唱著子渊新曲,应须分外含情。

【注释】

1.何满子:词牌名,双调七十四字,上下片各六句三平韵,每片首两句可对仗。

2.密州:原作“湖州”,据史实改密州。

3.益:益州,即成都府。

4.冯当世:名京,江夏人,曾为参知政事,枢密院事。谥“文简”。神宗赵顼熙宁九年四月,他任成都府知府,兼成都,利州路安抚使。益守或南守,冯当世时为南州(在今四川)太守。

5.岷峨:四川境内的岷山和峨眉山,是轼故乡的名山。

6.凄怆:悲哀的样子,比喻平乱前。

7.岷峨凄怆:神宗赵顼熙宁九年(1076)三月,官府因修筑茂州城与羌人引起了大规模的武装冲突,宋军死伤甚众,羌人也惨遭大量的杀戮之灾。

8.旋:立即。

9.江汉澄清:指当时新任成都知府冯当世对羌人实施和平招抚政策,七月,边乱便平息;比喻兵乱的平定。

10.江汉:长江、汉水,此处指长江。

11.长城:唐朝名将李绩守并州,在长达十六年中,突厥兵不敢南下,唐太宗称他为“长城”。这是借以称颂冯京(字当世)

12.东府:宋代把掌管全国政务的政事堂,称为东府,是宰相,参知政事(副宰相)办公的地方。东府一般以四人为例,最少三人。

13.三人:同为参知政事的韩绛、王珪(10191085,字禹玉,人称三旨宰相,即请圣旨、接圣旨、已得圣旨。其从兄是王琪,其外孙女是李清照,其孙女是秦桧的妻子)、冯当世。

14.西山八国:指唐朝剑南的八个少数民族部落。这里泛指茂州夷等西南少数民族。此处借指冯当世安抚羌人、平息边乱。

15.花溪:即浣花溪,在成都。市西郊,溪水之畔有杜甫草堂故居,是当时游赏胜地。从正月十五到四月十九日,成都有游春赏景的风俗,其中浣花溪最为热闹。

16.纵赏:尽情游赏。

17.药市:当时成都有药市,每年七月至九月有药市,四邻地区的人都赶来买卖药品,交易兴隆,历时三个月结束。药商交流、游人甚众。

18.微行:官员便装出行。

19.垆:放置酒瓮的土墩。当垆:在垆边卖酒。当垆人:指西汉时的卓文君。相传卓文君与司马相如私奔,生活贫困,后曾开设酒店,卓文君亲自当垆卖酒。

20.子渊:汉代文学家王褒,字子渊,四川人,著名词赋家。

21.子渊新曲:《汉书王褒传》记载,益州刺史王襄听闻王褒为才学之士,让他做《中和》、《乐职》、《宣布》等颂诗,以赞美盛德、实施诗教。后汉宣帝召见王褒,让他为圣主得贤臣颂其意,后来侍奉太子,太子喜爱他所作的《甘泉赋》、《洞箫赋》,令后宫贵人都诵读。

【译文】

  听人说平乱前的岷峨两山,山色惨淡,风物凄凉;而今传闻平乱后的长江,江水澄碧,风清月朗。

我就觉得秋风送爽,正好圆梦好还乡。幸亏你在西南布防,筑起长城坚如铁壁铜墙。

虽说当年的政事堂,参知政事的不过三人,而今西南蛮荒地区,平叛后已是一片和平景象。

  切莫辜负花溪好风景,你尽可以游赏寄兴;成都的药市买卖好兴隆,何妨逛逛药市,微服出行。

探问一下昔日当垆的卓文君,而今还在吗?有了你的游赏,那里的名胜才不至于虚有其名。

我想,唱着王褒所作的赞美新曲,你心中该别有一番喜庆与豪情。

【赏析】

全词洋溢着胜利后轻松愉快的气氛。四川地理风俗和古迹典实的描写和运用,使全词呈现出浓郁的地方色彩。

上片主要写冯京守成都时的事功。起首“见说岷峨凄怆,旋闻江汉澄清”,谓动荡不安之岷、峨一带,已出现太平局面,如江汉澄清一般。“见说”、“旋闻”,表明问题解决得很快,又宛然是远道听到家乡新闻的口气,透出一种亲切感。岷峨为四川的岷山和峨眉山,是轼故乡的名山。“但觉秋来归梦好”,承上“江汉澄清”而来,又映带“岷峨凄怆”之时。久客思乡,故有“归梦”;乱止忧除,故觉“梦好”。轼之“归梦好”,是因为蜀中有能人镇守,即所谓“西南自有长城”。长城本义是古代北方为防备匈奴所筑的城墙,东西连绵长至万里,引申指国家所倚赖的能臣良将。南朝宋檀道济被文帝收捕,怒曰:“乃坏汝万里长城!”唐李绩守并州,突厥不敢南侵,唐太宗甚至夸他是“贤长城远矣”。词至此,以“长城”为喻,转入写冯京。“东府三人最少”,提到他任参知政事的时候,在宰执中年纪最轻,意味着最有锐气。

冯京于神宗赵顼熙宁三年六月为枢密副使,旋改参知政事,踏进政府最高层以此开端,轼也不忘他在参政任上推荐自己的一段因缘,所以提出这一点。“西山八国初平”,借用韦皋事以指冯京之安抚茂州诸蕃部。写其事功亦以称美其人。韦皋于唐德宗贞元九年任剑南西川节度使,出兵西山破吐蕃军,招抚原附吐蕃的西山羌族八个部落,“处其众于维、霸、保等州,给以种粮、耕牛,咸乐生业”(《旧唐书东女传》)。韦、冯都是镇守西川,事实又相类,此句用典十分贴切,比之直写冯京茂州事,显得典雅有风致。

下片叙述西蜀的风土人情。结合冯京的知府兼安抚使身份,拟写他在那里的公余游赏生活,和人民的关系,起到调剂词情的作用。“莫负花溪纵赏,何妨药市微行”。“花溪”即浣花溪,在成都城西郊。陆游《老学庵笔记》卷八载“四月十九日,成都谓之浣花。遨头宴于杜子美草堂沧浪亭。倾城皆出,锦绣夹道。自开岁宴游,至是而止,故是盛于他时。予客蜀数年,屡赴此集,未尝不晴。蜀人云:虽戴白之老,未尝见浣花日雨也。”这确是一个游赏的好去处。以“遨头”称州郡长官,意为嬉游队伍的首领。

苏轼有“遨头要及浣花前”的诗句。“药市”在成都城南玉局观。陆游《老学庵笔记》卷六谓:“成都药市以玉局化为最盛,用九月九日”;其《汉宫春》词以“重阳药市”与“元夕灯山”为对,其盛况可以想见。

庄绰(字季裕)《鸡肋编》卷上记,成都重九药市较详:“至重九药市,于谯门外至玉局化五门,设肆以货百药,犀麝之类皆堆积,府尹、监司皆武行(步行)以阅。

府尹、监司,武行(步行)以阅。又于五门之下设大尊,容数十斛,置杯勺,凡名道人者,皆恣饮。如是者五日。”这两处游乐,都是群众性的盛集,且都有州郡长官参与。词以“莫负”、“何妨”的敦劝口吻出之,期盼冯京与民同乐,委婉入情。接着“试问当垆人在否,空教是处闻名”,提起有名的“文君当垆”故事。《史记司马相如列传》载,成都人司马相如,字长卿,在临邛“买一酒舍酤酒,而令文君当垆。相如身自著犊鼻裈,与保庸(奴婢)杂作,涤器于市中”。

词中只写到文君,当兼有相如在内。这是一则文人才女的风流故事,历代被人津津乐道。如李商隐《杜工部蜀中离席》:“美酒成都堪送老,当垆仍是卓文君。”而他的另一首《寄蜀客》诗则云:“君到临邛问酒垆,近来还有长卿无?”苏轼的“试问当垆人在否”,立意与之相同,也是说这样的风浪人物不在了,只有佳话留传。这意味着人文鼎盛的成都,应该还有特出的人材出现,这就期望着地方长官的教导和识拔了。结尾“唱着子渊新曲,应须分外含情”,便体现了这样的意思。这两句重点在“新曲”二字,借王褒作诗教歌称美王襄事,转到歌颂冯京的意思上面。

这是指文治,与上片的颂其武功相呼应。“应须分外含情”,表示了苏轼拳拳的情意,这内中应该有政治上志同道合的一份。

此词为《东坡乐府》中唯一的一首言事词,全词既抒发作者个人的情思,又穿插历史感慨,意境颇高,读来有大气磅礴之感。在写作手法上,这首词述事、用典较多,写得较为平实,又多排偶句,但由于作者以诗为词,以诸多虚词斡旋其间,又多用于句首,两两呼应,读来颇觉流利,使全词气机不滞。

【背景】

此词作于神宗赵顼熙宁九年(1076)年作者即将由杭州调任密州时,是作者临行前为寄南州(今四川西部少数民族居住地)太守冯当世而作。词中直接对当时的人事安排发表意见,直接言及国事,并抒发个人情思和历史感慨。

12《临江仙送王缄》

忘却成都来十载,因君未免思量。

凭将清泪洒江阳。

故山知好在,孤客自悲凉。

坐上别愁君未见,归来欲断无肠。

殷勤且更尽离觞。

此身如传舍,何处是吾乡?

【注释】

1.凭:凭仗,烦请。

2.离觞:离杯,即离别的酒宴。

3.传舍:zhuàn shè。古时供行人休息住宿的处所。《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中有这么一句话:“舍相如广成传舍”。人教版《全日制普遍高级中学教科书(试验修订本必修)语文第六册》是这样注释的:“[]安置住宿,动词。“广成传舍”:宾馆名。传舍,招待宾客的馆舍。”配套的《教师教学用书》译文是“把蔺相如安置在广成宾馆里。”

【译文】

忘掉了成都那些事儿已经有十多年了,但是因为你的到来,使我不得不再三思念。

今日送别,请你将我的伤心之泪带回家乡,洒向江头一吊。

我又何尝不知道故乡的好啊,自己飘零已久,赋归无日,自成天涯孤凉客。

悲凉的愁绪你不会知道,早已被我吟断的衷肠已不会再过分伤愁。

今日殷勤给你送上离别的酒宴,希望你能尽兴。

我的身躯就好像传舍一样辗转流离,何处才能是我的家乡啊?

【赏析】

此词将送别的惆怅、悼亡的悲痛、政治的失意、乡思的愁闷交织在一起,表达了词人极度伤感悲苦的心绪。词的上片写悲苦的由来、发展和不能自己的情状,下片写送别的情怀及内心的自我排遣。

开头两句“忘却成都来十载,因君未免思量”,写的是作者十年来对亡妻的彻骨相思。“忘却”所起的作用不过是把纷繁堆积的难以忍受的悲痛,化为长久的有节制的悲痛而已。但是王缄的到来,一下子勾起了往日的回忆;日渐平复的感情创伤重又陷入了极度的痛楚之中。“凭将清泪洒江阳”,凭,凭仗,烦请。这句的意思是:今日送别,请你将我伤心之泪带回家乡,洒向江头一吊。王缄此来,与苏轼盘桓数日,苏轼得知“故山好在”,自感宽慰,但又觉得自己宦迹飘零,赋归无日,成为天涯孤客,于是,不禁悲从中来。所谓“悲凉”,意蕴颇丰。苏轼当时因为与变法派政见不合而被迫到杭州任通判,内心本来就有一种压抑、孤独之感,眼下与乡愁、旅思及丧妻之痛搅混在一起,其心情之坏,更是莫可名状了。

  过片“坐上别愁君未见,归来欲断无肠”,切入送别的词旨。毋庸置疑,王缄的到来,在苏轼悲凉的感情中多少增添了几分暖意,而现在王缄又要匆匆离去,作者自然感到难以为怀了,于是国忧、乡思、家恨,统统融进了“别愁之中,从而使这别愁的分量更有千钧之重。“归来欲断无肠”,是说这次相见之前及相见之后,愁肠皆已断尽,以后虽再遇伤心之事,亦已无肠可断了。”殷勤且更尽离觞”一句,意在借酒浇愁,排遣离怀,而无可奈何之意,亦见于言表。结尾两句,苏轼吐露将整个人生一切看破之意。《汉书盖宽饶传》云:“富贵无常,忽则易人。此如传舍,阅人多矣。”本词“此身如传舍”一句借用上述典故而略加变通,以寓“人生如寄”之意。又《列子天瑞篇》云:“古者谓死人为归人。夫言死人为归人,则生人为行人矣。行而不知归,失家者也。”歇拍“何处是吾乡”暗用其意。对此,顾随评曰:“人有丧其爱子者,既哭之痛,不能自堪,遂引石孝友《西江月》词句,指其子之棺而詈(lì,骂,责骂)之曰:‘譬似当初没你。’常人闻之,或谓其彻悟,识者闻之,以为悲痛之极致也。此词结尾两句与此正同。”

【背景】

苏轼爱妻王弗自至和元年(1054)嫁到苏家以后,一直很细心地照顾着丈夫的生活。苏轼于婚后五年开始宦游生涯,王弗便在苏轼身边充当贤内助。苏轼性格豪爽,毫无防人之心,王弗有时还要提醒丈夫提防那些惯于逢迎的所谓“朋友”,夫妻感情极为深笃。不料到英宗赵曙治平二年(1065),王弗突然染病身亡,年仅二十六岁。这对苏轼来说,打击非常之大。为了摆脱悲痛的缠绕,他只好努力设法“忘却”过去的一切。而大凡人之至情,越是要“忘却”,越是不易忘却。从王弗归葬(1066)眉山至妻弟王缄到钱塘(应为密州)看望苏轼,其间相隔正好“十载”,这“十载”苏轼没有一年不在想念王弗。

13《江城子前瞻马耳九仙山》

前瞻马耳九仙山。碧连天。晚云间。

城上高台,真个是超然。

莫使匆匆云雨散,今夜里、月婵娟。

小溪鸥鹭静联拳。去翩翩。点轻烟。

人事凄凉,回首便他年。

莫忘使君歌笑处,垂柳下、矮槐前。

【注释】

1.马耳:山名,在今山东诸城市西南六十里。北魏郦道元《水经注》卷二六“潍水”条:“马耳山,山高百丈,上有二石并举,望其马耳,故世取名焉。”

2.九仙山:在诸城市南九十里。《苏轼诗集》卷一四《次韵周邠寄雁荡山图二首》之一:“二华行看雄陕右,九仙今已压京东。”作者自注:“九仙在东武,奇秀不减雁荡也。”明嘉靖《青州府志》卷六:“(诸城)县南八十里为九仙山,山有九峰,高松摩空,奇秀不减雁荡山。西北有潭水与东海相通,久雨将晴。井中有声如雷,旱则以石击井,必雨。其他石峰十有一,盘石十有八,俱巍而丽。

3.超然:即超然台,旧称北台。宋张淏《云谷杂记》卷三:“按北台在密州之北,因城为台,马耳与常山在其南。苏轼为守,葺而新之,子由因请名之曰超然台。”“超然”这个名字来自于苏轼弟弟子由的主意。到底是兄弟,如此心意想通。“超然”,超然物外之意。作者却又道“人事凄凉、回首便他年”,到底还是政治上失意苦闷的排遣罢了。

4.联拳:群聚的样子。小溪中的鸥鹭安静的聚在一起。

5.“前瞻”五句:写出了一座城市的明晦。

6.“小溪”三句:苏轼笔下贫瘠的密州也是美好的。由此到生出了去有机会要去密州看看的心思。

【赏析】

苏轼在密州生活了两年,当他离官别任时,已对密州的山山水水充满了眷恋之情《江城子前瞻马耳九仙山》词中抒发了对密州的一片深情。

苏轼畅游九仙山。苏轼历任地方官吏,政绩卓著,赢得了人民的无限爱戴。他在文学创作方面成就杰出,处北宋文坛上的领袖地位。其散文与欧阳修并称“欧苏”;诗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他与其父苏洵、弟苏辙都有文名,人称“三苏”。著有《苏东坡集》、《东坡乐府》等。

苏轼知密州时,因政务繁忙,一直未能涉足九仙山。直至神宗赵顼熙宁九年(1076)秋,调任河中府的消息传来之后,方决心前往游览。

于是约友朋同僚,乘骑涉扶淇河,越马耳山,过齐长城,跨过丛嶂叠峦、河流清溪,匆忙前往。当他刚踏进九仙山时,看到山道蜿蜒,古树参天,万峰峥嵘,如入仙境,便大声惊呼:“此为雁荡也!”。他不顾崎岖小径的难走,不睬脚下乱石卡拌,健步如飞地登上十八盘(在望海峰前山谷中,如今已修成了大道),并在巨石上写下了“奇秀不减雁荡”六个大字。

在观赏了天竺峰、大悲峰、望海峰、五老峰、莲花峰之后,越过西风门,攀上九仙山,直奔万寿峰。他伫立山巅,纵目四望,见万峰拔地,峭岫插天,白云缭绕,如登天台;谷幽飞瀑,甘泉凛冽,涓流有声,顿感清凉;古刹威严,香烟缭绕,牵动佛心。他心情万分激动,深感来此山观光赏景晚矣。

他时而仰面观看梳妆峰、观音峰、五角棚、观星台等山峰佳景;时而观赏古树野花;时而赞叹吟哦,诗稿在胸;时而左顾右盼,笑容可掬,真是流连忘返也。

在饱尝山色风光之后,仍感余兴未尽,遂即在山民的带领下,来到九仙山之阳西山坡白鹤楼边的巨石之东,山民恳求苏公题字,他沉思片刻,挥豪疾书“白鹤楼”三个大字。字径40厘米,横写楷书。然后竖写落款“熙宁九年九月”。字迹苍劲秀美,至今尚存。

此巨石顶为白鹤楼旧址,宽敞平坦,上有建筑痕迹,柱洞排列有序。巨石西侧,凿石阶数级,可拾级而上。登巨石东望,五莲山望海峰历历在目,可见当年建白鹤楼是颇具匠心的。苏轼临走之前,久久仰望西山巨峰,随笔写了“第一山”三个大字。走到村西深涧的巨石边,又写了“留月”二字。苏轼走后,村民请来石匠把苏公墨宝分别刻在西山峰东面和涧边巨石上,其墨迹至今苍劲醒目。

苏轼回密州后,久久不忘九仙山的秀姿美景。于是在《次韵周邠寄<雁荡山图>》二首》中又极力赞美九仙山,诗中有“九仙今已压京东”之佳句。并在自注中写道:“将赴河中,密尔太华,九仙在东武,奇秀不减雁荡也。”

十一月,调往河中的诰命已到,不日即将告别密州。苏轼怀着眷恋之情登上超然台,再次远望九仙山和马耳山。见晚云缭绕中的马耳、九仙二山,一片苍碧与天相连,回忆畅游时情景,不由感慨万分。遂即写了《江城子前瞻马耳九仙山》一词:“前瞻马耳、九仙山,碧连天,晚云间。城上高台,真个是超然。……”此词作后不久,他便于十二月底,怀着惜别之情,冒着纷纷大雪,奔赴河中就任去了。

苏轼赞美“九仙今已压京东”、“奇秀不减雁荡”的诗文立即传遍齐鲁,从此九仙山就驰名神州大地。历代文人墨客、鸿儒贤士也纷至沓来游览九仙山之胜景。更有辞官归里者隐居于此山中。还有一些不满朝廷统治的文士,也定居于深山幽谷,游山玩水,乐在诗酒中。他们广结文社,吟诗作赋,相互唱酬,留下了大量的脍炙人口的诗词佳句,赋文篇章,大大的丰富了九仙山的文化宝库。

【背景】

这首词写于神宗赵顼熙宁九年(1076)十月,苏轼在密州生活了两年,当他离官别任时,已对密州的山山水水充满了眷恋之情《江城子》词中抒发了对密州的一片深情。

神宗赵顼熙宁九年(1076)底的时候苏轼被调离密州,当时的黎民百姓遮道哭泣,苏轼洒泪离别,当时天正下大雪,他盼望来年的密州有个好收成。神宗赵顼元丰八年(1085)十月复为朝奉郎知登州,在奔赴登州太守任,经过密州时人们听说后都来送别。“重来父老喜我在,扶挈老幼相遮攀,当时襁褓皆七尺,而我安得留朱颜”。

以动衬静,动静结合。(对比、衬托也对)白鹭屈曲着身子,恬静地夜宿在月照下的沙滩上,意境安谧;忽然船尾传来“拨剌”的声响,鱼从那儿跃出水面。末句写动、写声,以动、声衬静,愈见其静。写出了江上月夜宁静而最富于诗意的情景。

“唐宋八大家”之一的宋代文学家苏轼,在神宗赵顼熙宁七年(1074)至九年(1076)知密州(今诸城)时,曾说过“此生的有寻山分”。这期间,他在诗文中,对密州境内较有名的山都曾提及过,其中特别是对九仙山别有一番情趣。

苏轼知密州时,正式他反对王安石的新法,出守外郡,政治上失意的时期。他寄情于山水,也就不足为奇了。他于神宗赵顼熙宁七年103日到密州后,“处之期年”,登超然台,“南望马耳、常山,出没隐见,若近若远,庶几有隐君子乎”(《超然台记》),及至发现九仙山以其山势险峻,怪石突兀著称,真可谓山中的隐君子了,于是他在《江城子》一词中写道:“前瞻马耳九仙山,碧连天,晚云间”。“碧连天”三字,把九仙山的雄伟峭拔描绘得惟妙惟肖。

继之,苏轼在神宗赵顼熙宁九年(1076)游览了九仙山后,赞誉“九仙今已压京东”。把九仙山提在当时京东东路(宋时十五路之一,辖境相当于今山东徒骇河东南地区)诸山的首位,并说“九仙在东武,奇秀不减雁荡也。”把九仙山与雁荡山相比,更显示出九仙山的奇险、俊秀。九仙山的旖旎风光给苏轼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登常山绝顶广丽亭》的诗中,他把九仙山和穆陵关、琅琊台并列,可见九仙山的秀丽风光,确使苏公陶醉了。苏轼不仅赞美九仙山,而且还在其东南麓的一块巨石上,留下了“白鹤楼”三字的题刻,又为名山增色不少。

苏轼在游览九仙山的过程中,接触了群众,从中吸取文学创作的营养。他在游览时,听见村童唱《陌上花》,因“含思宛转,听之凄然”,于是他便修改其词,写出了《陌上花三首》,道出了“江山犹是昔人非”的绝唱。

苏轼的诗词人生-四、知密州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