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课论述题

发布时间:2023-08-15 20:11:33

如何加强学风的建设



内容提要高等学校的学风是校风的一个重要标志,学风建设是校园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加强新时期高校学风建设是一项具有战略意义的人才工程,高等学校在加快自身改革与发展的过程中,应高度重视学风建设,以邓小平教育理论为指导,提高加强素质教育重要性的认识,采取有效措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并通过加快教育教学改革、通过加强管理、通过开展大学生科研和学习竞赛等活动来推动学风建设。
一、加强引导,提高学生对知识及其重要性的认识

什么是知识?知识就是人们在社会实践活动中积累起来的经验,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知识对人类有什么用呢?著名英国哲学家弗兰西斯•培根说:史鉴使人明智;诗歌使人巧慧;数学使人精细;博物使人深沉;伦理之学使人庄重;逻辑与修辞使人善辩。他还说:当你孤独寂寞时,阅读可以消谴。当你高谈阔论时,知识可供装潢。当你处世行事时,正确运用知识意味着力量。古今中外凡是取得伟大成就的专家、学者,无一不是一个具有宽厚扎实知识的人。历史证明:人类社会的进步与发展,物质财富的创造和利用,都离不开知识,知识与人类不可分,它伴随着人类社会的产生而产生,又伴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发展,一切科学知识都离不开人们的社会实践活动,都是人们实践经验的总结。同时,以知识为基础的科学又推动生产力的发展,推动人类文明的进步,促进各类人才的成长。如弗兰西斯•培根所说:知识就是力量。知识是青年成才的基础,只有掌握丰富的知识,才能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观,才能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才能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才以学为本非学不以成才。一个人智力的高低,能力的大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在新时期,人才在市场经济中的竞争日趋激烈,知识在竞争中所占的份量越来越重。现代社会对人才在知识方面的要求越来越高,既要掌握精湛牢固的专业知识,又要具有比较宽广的知识面,同时还要学习和掌握反映最新科技成果的动态前沿知识。作为大学生,如果不做到这一点,就不可能在竞争中取得主动。因此,只有用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武装头脑,才能使自己成为现代化建设的有用之才,才能肩负起建设祖国、实现中华民族腾飞的历史重任。怎样才能获得知识呢?实践证明,获得知识最基本的方法就是学习。知识不是人生来就有的,它是靠持之以恒、楔而不舍地努力学习,日积月累而获得的。勤奋学习是获得知识并使事业取得成功的基础和前提。二、充分利用有利因素,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人之所以要学习,是由一定的动机所驱使的,什么是动机?所谓动机,是指引起、推动并维持人的活动,以实现一定目标的内部动力,是人的行为的直接原因。动机的实质是需要,只有当需要有可能满足时,需要才能转化为动机,当需要得到满足时,动机即告结束。对于什么是学习动机,我们可以用这样一个公式来表达:学习动机=学习的需要+学习的诱因。学习需要是各种各样的,它包括学生对学习必要性的认识,包括学习的兴趣、爱好、习惯以及对未来的学习理想。学习的诱因是指为了实现学习活动所必须具备的两个条件:一是要有某种能激发学习需要的因素,使学习需要从潜在的状态转为活跃状态;二是要有满足需要的条件,如一定的外部环境等。影响大学生学习动机的因素有很多,主要来自个体、社会、学校和家庭等方面。个体因素主要包括大学生的情绪、意志、态度、经历、爱好与兴趣、健康状况等。社会因素主要包括社会环境、各种社会文化形态、价值观念等。学校因素主要包括校园环境、文化氛围、学风校风等。家庭因素主要包括家庭所处的地域位置、家庭经济状况、家庭成员的文化素质以及家庭教育等。以上这些因素都会对大学生的学习动机产生正面或负面影响。在新时期,高等学校应如何激发大学生的学习动机呢?一方面,就是要在综合分析
以上诸多因素的情况下,充分利用其中积极、有效的因素,以增强大学生学习动机的内部驱动力,即激发学生的学习需要,从而产生学习动机;另一方面就是要在现有的物质条件下采取积极有效措施,为学生提供和创造满足学习需要的各种外部条件,以此激发学习动机。之,只有积极创造和充分利用各种有利因素,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需要,并由此产生学习动机,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三、更新教育观念,加快高等学校教育教学改革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智育工作要转变教育观念,改革人才培养模式,积极实行启发式和讨论式教学,激发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的意识,切实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这就要求高等学校必须以邓小平教育理论为指导,更新教育观念,转变教育思想,加快教育教学改革,形成有利于知识传授和人才培养的新的教育教学模式。在高等学校,课堂教学依然是向学生传授知识、提高学生的知识文化素质的主要渠道。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传统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已不能适应新形势的需要,必须加快改革的步伐,尽快实现教育内容和方法的现代化。我国传统的教学内容更多注重理论的灌输和书本知识的传授,忽视实践教育环节和能力素质的培养。因此,高等学校在实现教育内容的现代化方面必须同时代要求相适应,注重知识的不断更新,注重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注重智力开发和能力素质的培养。我国传统的教学形式是班级授课制,方法往往表现为缺乏独立性、自主性和创造性的满堂灌注入式,使课堂教学既缺乏双边交流又缺乏趣味性,使学生处在一种单向接收知识的枯燥乏味的学习环境之中。因此,等学校必须对这一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改革,要求尽可能多的采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如各种声像设备、多媒体等最新科技成果,要求以启发式和讨论式教学作为各种教学方法的基本原则,加强教与学之间的双边交流与合作,只有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独立思考和勇于创新的意识,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积极开展以大学生科研为主要内容的学术文化活动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高等教育要重视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普遍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质。这就要求高等学校在对学生进行科学文化知识传授的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独立思考、于创新的意识和能力。在具体做法上,各高校应根据学生年纪轻、接受能力强和思维敏锐等特点,积极开展以大学生科研为主要内容的学术文化活动。①根据不同专业特点成立大学生科研小组,系或教研室指派教师担任学生科研顾问,以对学生科研进行必要的指导;②制定科研计划,确定科研课题。学生科研活动计划一般以一学期或一学年为单位制定;科研课题可结合各专业自身特点和教学情况,由系或教研室与科研小组共同讨论研究确定。③开展科研活动的理论培训。系或教研室对学生科研进行理论培训是必要的,请教学和科研骨干教师开展科研讲座,使学生明确开展大学生科研的目的、意义和方法,帮助学生确立科研意识,树立科研的信心。④定期开展大学生科研活动的交流、评比和表彰。学校或系定期举办大学生科研成果(论文)展览或报告会,并在交流的基础上评出优秀的科研成果,对于在科研活动中取得突出成绩的学生给予大力表彰和奖励。⑤建立大学生科研活动基金。为确保大学生科研活动能顺利开展并取得成效,一方面学校应拨出一定数额的经费作为大学生科研活动基金的一部分,另一方面还可以通过其它途径筹集一部分。大学生科研基金主要用于大学生科研活动的日常必要开支和奖励费用。总之,通过开展大学生科研,既能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勇于创新的意识和能力,又能促进学生更扎实地学习好专业知识,从而形成一个良好的学术文化氛围,以此推动学风建设。五、加强管理,开展学习竞赛

一方面,加强管理是高等学校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促进学风建设的有效途径之一,实施教育活动的一种特殊形式。严格而明确的管理制度是使学生养成良好行为习惯和思想品

党课论述题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