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四川省成都市高二下期末达标测试语文试题含解析

发布时间:2020-07-27 00:26:21

2020年四川省成都市高二下期末达标测试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1129日,省环保厅公布的空气质量数据显示:1月至10月,潜江市PM2.5同比下降26.8%,降幅居全省第三。潜江的蓝天白云,已成为朋友圈常的话题。前8个月,该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就位列全省第四、空气污染降幅全省第一。

好空气没有拖住经济步伐:前三季度,潜江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885.8亿元,同比增长13%;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6.2亿元,同比净增3.3亿元,增幅113.8%。

今年,这座曾被打上化工城”“石油城烙印的城市,勾画出一个亮眼的绿色惊叹号。

围绕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一系列行动方案出台。悄然间,群众看到变化:主要干流沿线895家畜禽养殖场被关停拆除、52家排放不达标企业被关闭取缔、20多条城区黑臭水体清淤截污……

1026日,中国生态文明建设大讲堂走进潜江,面对潜江重拳治污的行动和成效,环保部专家点赞:这是一个了不起的成绩!

材料二:年初,一个消息振奋百万天门人心:天门市获批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作为传统农业区,以粮、棉、油为主的天门曾创造多个全国全省第一,此次入列全国现代农业示范区,意味着天门传统农业转型之路已成为全国现代农业样本之一。

站在传统农业大市向现代农业强市转型的新起点,天门提出围绕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建设这一主题,继续探索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相结合的农业经营新体系,建设新型合作社主导的优质水稻生产示范基地、现代棉花加工物流产业示范基地、科技支撑型优质油菜生产示范基地、品牌蔬菜产业示范基地、现代名特优水产品供应链示范基地、出口型生猪健康养殖示范基地、良性试验循环农业发展示范基地、四化同步发展综合示范基地等八大示范工程。

在天门,一场绿满天门行动正蓬勃进行。该市提出从推进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绿色示范乡村建设、绿色通道建设、农田林网建设、绿化苗木基地建设、开展义务植树活动、搞好森林资源保护7个方面,用两年时间完成可造林绿化面积6.24万亩,使全市林地绿化率达到90%以上,森林覆盖率年均增长0.15个百分点,森林储积量年均增长10个百分点,绿色示范乡村达标率60%以上。

材料三:我们的钛材料可用来造飞船、舰艇。仙桃中星电子材料有限公司董事长赵中友很自豪:新型电子钛材料性能好、用途广,重量轻,正对机械制造、航空航天的胃口。我们的未来美好。

仙桃中星公司是我国最大钛原料生产基地。昨日,中星又向四川、福建等客户发送了一批电子钛材料,经营业绩又提升了一大截。今年前8个月,中星实现产值3.85亿元,同比增长13%。中星是仙桃发展新兴工业的得意之笔。近年来,该市新兴工业发展势头强劲,今年前8个月,全市机械电子产业实现产值92.79亿元,同比增长13.24%;生物医药和新材料产业实现产值50.09亿元,同比增长10.54%。转型是形势所迫,但转型不可能完全推倒重来,必须立足自身禀赋、已有基础,把优势产业做大做强。

新举措,织就黄金产业带;新推手,锻造绿色发展新引擎。眼下,仙桃已形成新兴工业向智能跃升,向绿色跃进的新图景。新材料产业依托中星电子、新蓝天化工、绿色家园等公司,加快建设国内外重要新材料生产基地。环保新能源产业集聚北京神雾、格林美集团、天合光能等一批行业龙头,走在全国前列。电子信息产业引进健鼎、康舒、万润等一批国内外知名企业,带动相关产业高点起跳、高开高走,成为全市最具成长性的产业之一。健鼎电子公司前8个月就实现产值20.34亿元,继续位列亚洲第一、世界前五。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潜江市重拳治污的成效,得到了专家和市民的肯定。

B以中星电子为代表的仙桃企业积极践行绿色发展理念。

C潜江市空气污染降幅一度领先天门市和仙桃市。

D“绿满天门”行动使天门市森林储积量年均增长l0个百分点。

3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三则材料都注重使用数据,详实、准确的数据有力提高了新闻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B材料一中“绿色惊叹号”、材料三中“‘钛’美好”这两处,语言的主观色彩较强,对报道的客观性有一定影响。

C三则材料从不同角度来报道,事实上反映出三地经济发展的差异性和不平衡性。

D从写法上看,材料一、三侧重于描写议论,材料二侧重于概括叙述。

4根据三则材料的内容,概括潜江、天门、仙桃三市经济发展在举措和影响上的共同之处。

【答案】2D

3A

4在举措上,三地都积极推进产业走绿色发展的道路;在影响上,三地的相关产业或领域,在全省乃至全国名列前茅。

【解析】

【分析】

2此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基本能力。解答时要整体理解文章的内容,准确把握作者的观点态度等内容,尤其是对重要概念的理解,要将题目材料信息带入选文比对理解,看看有没有问题。

本题D项,“‘绿满天门’行动使天门市森林储积量年均增长l0个百分点”错误,材料二第三段是“用两年时间完成……森林储积量年均增长10个百分点……”,是两年内目标之一,不是“年均增长”。

故选D。

3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答此题既要对文章进行整体的把握,又要对文章的局部进行恰当的分析。在理解每一个选项时,要仔细分析选项中赏析的每一个重点,对文章的内容、观点等进行分析概括,注意结合语境。本题要求选出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A项, “三则材料都注重使用数据,详实、准确的数据有力提高了新闻的真实性和准确性”正确,三则材料确实都用了数据。

B项,“材料一中‘绿色惊叹号’”,材料三中“‘钛’美好”这两处,语言的主观色彩较强,对报道的客观性有一定影响,这一说法错误。这是个性化语言,增强报道的生动性,并不影响报道的客观性。

C项,“三则材料从不同角度来报道,事实上反映出三地经济发展的差异性和不平衡性”错误,三则材料从不同角度报道,是为了更清楚地说明三地都发展绿色经济,且成效显著的情况,“差异性和不平衡性”这一表述无中生有。

D项,“从写法上看,材料一、三侧重于描写议论,材料二侧重于概括叙述”错误。材料一和材料三也是侧重于概括记叙,旨在介绍潜江市和仙桃市的绿色经济。“侧重描写议论”这一说法不准确。

故选A

4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本内容、筛选整合文本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要通读文章,整体把握文章内容大意,在此基础上,仔细阅读题干,明确题目要求,然后回归文本,仔细阅读,从中筛选出符合题目要求的信息,进行整合概括回答问题。对文章进行段落的划分,筛选文中的重要语句,整合后作答。重点关注各段的段首和段尾句,分条作答。

本题要求“概括潜江、天门、仙桃三市经济发展在举措和影响上的共同之处”,题干中限定了筛选信息的有效范围。

举措上:材料一讲潜江市“围绕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一系列行动方案出台”;材料二“站在传统农业大市向现代农业强市转型的新起点,天门提出围绕‘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建设’”这一主题”“一场‘绿满天门’行动正蓬勃进行”;材料三讲仙桃市“新举措,织就黄金产业带;新推手,锻造绿色发展新引擎”,可见三地都积极推进本市的绿色产业。

影响上:材料一说潜江“环保部专家点赞:‘这是一个了不起的成绩!’”;材料二说天门“年初,一个消息振奋百万天门人心:天门市获批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材料三“……等一批行业龙头,走在全国前列。电子信息产业引进……成为全市最具成长性的产业之一。……继续位列亚洲第一、世界前五”,可见三地的绿色产业经济影响巨大,在省内或全国、世界都很突出。

【点睛】

解答实用类文本主观题时,通过分析题干确定试题的类型是局部信息筛选还是综合信息筛选,综合信息筛选要立足全文,对文章进行段落的划分,筛选文中的重要语句,整合后作答。重点关注各段的段首和段尾句,分条作答。局部信息筛选要锁定区位,对段落进行简单的划分,分出层次,找到关键词语,联词成句分条作答。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其奥义在于中道智慧的昌明,而中道智慧的核心则是以中为用。有误解认为中庸是折中主义,实际上,孔子说得很明白,隐恶扬善,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能够准确把握好与坏、善与恶的两个层面,以隐恶扬善的大方针,让人民群众知道事物的相对性,从而能够不在相反的两个极端里偏执于一方。

《中庸》中的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小德川流,大德敦化,此天地之所以为大也,明确指出了中庸之道的实际意义。其中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的论述,则是中华文明开放包容、兼收并蓄、气象万千的思想基础。由此我们可以想见,中华文明绵延不绝的奥秘所在,就是敬畏并顺应了天道才能够得到大自然的恩惠。中庸之道的纲领自然生出中正仁和的生存之道。

与自然和平相处,对生物多样性包容是中国人自古以来的生存智慧。从伏羲女娲时代取类比象画八卦、定农时到神农尝百草、黄帝制甲子、仓颉造字、十二生肖等,都生动地把人与动物精神上的内在联系有机地统一起来。甚至黄帝蚩尤的战争都有大量动物参与其中,上古时代有很多被敬为神明的神兽和人类伴生。生物多样性的情怀在历代仁君治世都有令人感动的事迹。大舜孝感动天,大象为其耕田,小鸟为其耘土;尧舜禅让,有凤来仪,百兽舞于名堂;帮助大禹治水的有应龙、朱虎、熊罴等神兽。商汤为保护动物而示范网开一面的仁慈胸怀,周公为保护黎民百姓不受猛兽侵害而驱逐之并不是斩尽杀绝之,都是王道仁心的生动体现。孟子君子远庖厨的教育理念等等,都对带动百姓爱惜物命、与动物和谐相处起到了模范作用。

在《易经·系辞》中,孔子说:《易》之为书也,广大悉备。有天道焉,有人道焉,有地道焉。这进一步说明了中华文明兼收并蓄、包容一切、安养生民、爱惜物命的精神,其核心的精神是包容。包容的精神不是放纵不理,放任自流,而是在有广大悉备的人文主义情怀之下,本着中庸之道的兼收并蓄的精神,本着众生平等的理念,兼顾自然、生态、生物平等的生存权利,从根本上使地球和谐美满、生态稳定、生物多样。

西方自工业革命以来,过分强调丛林法则、刺激物欲、促进消费的理念,本质上是对天道的亵渎。物竞天择,适者生存,本来是大自然调节的结果,生物多样性的体现,是大自然包罗万象、广大悉备的恩惠,而非人为的干预。敬畏自然,顺应天道,是中华文明生生不息的智慧源泉。中国历史上,即使发展商业也必须以天道人欲之间的平衡为根本,其士农工商四民社会本质上是理性大于物欲的合理性人性设置。

综上所述,伟大的中华文明的中道智慧,体现为兼收并蓄、开放包容的精神和敬畏自然、爱惜物命的情怀。而这些无疑将是人类命运共同体长治久安的保证。

(摘编自卢福成《生物多样性的中国情怀》)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伟大的中华文明之所以源远流长、绵延不绝,是因为中国人懂得敬畏自然,顺应天道,中道智慧昌明。

B中道即中庸之道,它让人们看到了事物的相对性,从而能折中使用,不会在相反的两个极端里偏执于一方。

C西方文明强调丛林法则、刺激物欲、促进消费的理念,与中华文明相悖,本质上是对天道的亵渎。

D人类社会若能遵循中庸之道,兼收并蓄,开放包容,就能从根本上保障和谐美满、长治久安。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从中庸之道的含义、实际意义以及中国人的生存之道等方面,论述了中道智慧是中华文明生生不息的源泉。

B文章第三段以大量的事实为依据,论证了中国人的生存智慧就是与自然和平相处,对生物多样性包容。

C作者运用例证法,两次举孔子之例,阐释了中庸之道的含义及中华文明的精神,使说理更具说服力。

D西方亵渎天道的理念,从反面说明了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应是大自然调节的结果,而非人为的干预。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华文明如果没有中庸之道做思想基础,不敬畏并顺应天道,就不会得到大自然的恩惠。

B从仓颉造字到士农工商四民的设置,可看出中国人自古以来就没有丛林法则、刺激物欲、促进消费等理念。

C包容精神是中华文明的核心精神,也是能使地球和谐美满、生态稳定、生物多样的重要因素。

D物竞天择,适者生存,非人为的干涉,可见人类社会当以天道人欲之间的平衡为根本,敬畏自然,顺应天道。

【答案】1A

2C

3B

【解析】

1试题分析:题干是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这是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筛选、分析和概括能力。首先应浏览选项的内容,然后到文中找到相关的句子,最后进行辨析。B项,“中道即中庸之道,它让人们看到了事物的相对性”说法错误,相关信息在文章一段,原文说“有误解认为中庸是折中主义,实际上,孔子说得很明白,隐恶扬善,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能够准确把握好与坏、善与恶的两个层面,以隐恶扬善的大方针,让人民群众知道事物的相对性C项,西方文明强调丛林法则、刺激物欲、促进消费的理念,与中华文明相悖,本质上是对天道的亵渎”说法错误,相关信息在文章倒数第二段,原文为“西方自工业革命以来,过分强调丛林法则、刺激物欲、促进消费的理念,本质上是对天道的亵渎”,且“与中华文明相悖”于文无据。D项,“若能……就能……”说法过于绝对,相关信息在文章最后一段,原文为“伟大的中华文明的中道智慧,体现为兼收并蓄、开放包容的精神和敬畏自然、爱惜物命的情怀。而这些无疑将是人类命运共同体长治久安的保证”。故选A

2试题分析:题干问的是“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这是考查学生对论点、论据、论证以及论证结构等的把握,同时考查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和辨析。C项,“作者运用例证法,两次举孔子之例”,文章两次提到孔子时,是使用引用论证,引用孔子的言论来阐释了中庸之道的含义及中华文明的精神。故选C

3试题分析:题干是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是考查筛选整合信息能力。解答此类题,要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要死抠字眼;对词语的解说要抓住本质,将解释的含意放在被解释的词语处,看上下文是否连贯、恰当;寻求称代词与称代内容的联系,将称代的内容代入原文理解,联系全文的倾向性,检查该解释是否与全文保持一致。B项,从仓颉造字到士农工商四民的设置,可看出中国人自古以来就没有丛林法则、刺激物欲、促进消费等理念”说法错误,相关信息在文章倒数第二段,原文说“西方自工业革命以来,过分强调丛林法则、刺激物欲、促进消费的理念,本质上是对天道的亵渎物竞天择,适者生存,本来是大自然调节的结果,生物多样性的体现,是大自然包罗万象、广大悉备的恩惠,而非人为的干预。敬畏自然,顺应天道,是中华文明生生不息的智慧源泉。中国历史上,即使发展商业也必须以天道人欲之间的平衡为根本,其士农工商四民社会本质上是理性大于物欲的合理性人性设置”,从中可以看出不是中国自古以来没有丛林法则、刺激物欲、促进消费等理念,而是中国没有过分强调丛林法则、刺激物欲、促进消费等理念。故选B

点睛:做选择题,基本方法是排除法。但还要用好“比对法”。就是把选项内容与原文有关内容认真、仔细地比较、对照,不符合原文意思的,就是错误项,反之则为正确项。那么,要比对哪些内容呢?比对词语,命题者在设置选项时对原句作了改装、重组,即主要采取了“删”(删除原文的状语、定语、补语,改变原意)、“漏”(只强调问题的一个方面,有意漏掉重要信息,断章取义)、“改”(改换词语,曲解文意)、“凑”(胡乱拼凑、东拉西扯、无中生有、随意组合信息)等方式设误。要看看选项在对原句改造过程中,删去了哪些词,改了哪些词,添了哪些词,它们是否与原文意思一致。一般而言,选项中的下面这些词语最值得我们优先比对:指代词(如“它”“其”等),比对它是否有偷换概念之嫌;范围词(如“都”“所有”“人人”等),看它是否有任意扩大或缩小外延现象;程度词、时间词(如“或许”“大概”“必定”“可能”“似乎”“已经”“将来”等),看它是否混淆偶然与必然、已然与未然,说法绝对等。比对关系,(句间、分句间的逻辑关系),看这种关系是否符合原文意思,是否合理。比对句间关系,则要求考生不只是单纯地筛选信息,更应在筛选的基础上关注信息间的联系。

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比较文明是个新课题。之所以新,是因为我们刚开始习惯以世界为关心对象。

比较文明的目的是理解文明。个体研究固然有其合理性,然而无视整体的结果一定是盲人摸象。比较研究是整体下的个体与个体的比较,或个体与整体关系的钩沉。从中国的视角来看世界以及从世界的维度理解中国,是出和入、间离和沉浸的关系,是辩证发展的关系,是螺旋上升的关系。有了从周边看中国,对中国的认识才会更完整,更接近真实。

比较文明研究是有伦理的。有些比较无益甚或有害,伦理就是约束。比如汤显祖莎士比亚,比人生轨迹,没什么好比,但在创造文学形象的维度比较,不但有益而且必需。有些比较无意义,并非学术前提出了问题,而是回答不了然后呢这个问题。

比较文明是有方法的。文明离不开人,物作为文明的见证,也很重要。物是实实在在的,罐就是罐,盆就是盆。当年瑞典人安特生在西北见到彩陶就一眼看出它和世界各地彩陶文化的联系,后来我们批判中国文明西来说,把世界维度下的中国彩陶变成了中国自己的彩陶。彩陶西来与否和中国的正当性其实毫无关系。

文明比较有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制度比较属于宏观的文明比较。因为有文献,制度很容易比较,但也有缺陷,一是文献资料有太多不可信的成分。二是制度大概未必属于文明的范畴,它更像是文明的副产品,其本质是制度的制定者对受制度约束的人实践优势的工具。如今的民主制度在柏拉图那里未必多么理想,同理,当年的君臣父子也未必全然反动

微观的文明比较主要在这两个范畴:从具体的物到生活方式、思维方式;从核心价值观念到具体的物。前者受时空约束,它是已然的,找出异同作出解释,能改变的很有限。后者则有超越时空的启发和引领意义:罗马人的沃伦杯与两千年后的中国电影《霸王别姬》同样在叙述欲望与爱的故事;静穆而伟大的希腊石头与北齐佛造像都是人类最伟大的气质与精神的外化,存在于所有不朽的艺术品之中;敦煌的鹿王本生与圣艾格尼斯杯主题都是牺牲……

文明的比较,核心在于解释文明的演进,以达成文化认同与自信。有个就叫文明的游戏,选哪个来玩都可以,结果只和操作有关,真实的文明也是。现在讲多元,不是否认进步与落后,而是相信比之于可以弥合的差距而言,基因更重要,我们需要一个色调丰富的文明体系。

(郭青生《比较文明的目的、伦理和方法》,有删节)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无论是从中国的视角来看世界,还是从世界的维度理解中国,比较研究都必须具有整体性。

B比较文明研究讲究伦理,是为了让比较有价值,只要比较前提正当,就能得出有益的结果。

C批判“中国文明西来说”,其积极意义是把世界维度下的中国彩陶变成了中国自己的彩陶。

D更好地理解文明,弥合多元文明的差距,达成文化认同和自信,这是比较文明的核心意义。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围绕着比较文明,文章依次论述了比较文明的目的、伦理、方法和意义。

B文章阐释了比较文明的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并对比了微观比较的两个范畴。

C第五段的举例论证,是为了证明从制度这一范畴进行文明比较,存在着缺陷。

D希腊石头与北齐佛造像之例,说明从具体的物出发可发现相同的气质与精神。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如果对日本文明不从世界的维度去理解,就无法对它理解得更完整、更接近真实。

B由于制度比较存在文献真实性等缺陷,宏观的文明比较不如微观的文明比较有价值。

C比较文明的核心任务,不在于区分文明的进步与落后,而在于解释文明的演进。

D如果能恰当地进行比较文明研究,我们将能更清晰地理解中华文明,增强文化自信。

【答案】1A

2D

3B

【解析】

【分析】

1试题分析:此题考核筛选文中的信息能力,答题时要仔细对读选项和原文,重点注意选项的表述和文中内容的整合或转述的差别。题中B项,分析不合文意比较前提正当,不一定能得出有益的结果;C项,误解文意“把世界维度下的中国彩陶变成了中国自己的彩陶”不是批判的积极意义;D项,不合文意,“弥合多元文明的差距”不是比较文明的意义

点睛:这是一道筛选并整合信息的题目,筛选整合信息的题目侧重于对文中佐证观点的现象、材料运用的准确性进行考核,主要的错误类型是强拉因果、因果倒置、曲解文意、无中生有、混淆范围、偷换概念等等。

2试题分析:此题考核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答题时注意分析文章的思路,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的类型,重点考核为论点是否正确,论据证明的是什么观点和论证的方法。题中D项,“希腊石头与北齐佛造像之例”属于文明比较中“从核心价值观念到具体的物”的范畴

3试题分析:此题考核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侧重根据文意进行推断。重点注意选项的表述和文中内容的整合或转述以及句子之间的关系的细微差别。题中B项,强加因果,无法推出“宏观的文明比较不如微观的文明比较有价值”

二、文言文阅读

4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徐坚,西台舍人齐聃子也。少好学,遍览经史,性宽厚长者。圣历中,在三阳宫,御史大夫杨再思、太子左庶子王方庆为东都留守,引坚为判官,表奏专以委之。方庆善《三礼》之学,每有疑滞,常就坚质问,坚必能征旧说,训释详明,方庆深善之。又赏其文章典实,常称曰:掌纶诰之选也。再思亦曰:此凤阁舍人样,如此才识,走避不得。坚又与给事中徐彦伯等同修《三教珠英》,诸人依坚等规制,俄而书成,迁司封员外郎。

神龙初,给事中。时雍州人韦月将上书告武三思不臣之迹,反为三思所陷,中宗即令杀之。时方盛夏,坚上表曰:月将诬构良善,故违制命,准其情状,诚合严诛。但今朱夏在辰,天道生长,即从明戮,有乖时令。谨按《月令》:夏行秋令,则丘隰水潦,禾稼不熟。陛下诞膺灵命中兴圣图将弘羲轩之风以光史策之美岂可非时行戮致伤和气哉君举必书将何以训伏愿详依国典,许至秋分,则知恤刑之规,冠于千载;哀矜之惠,洽乎四海。中宗纳坚所奏,遂令决杖,配流岭表。

时监察御史李知古请兵以击姚州西贰河蛮,既降附,又请筑城,重征税之。坚以蛮夷生梗,未得同华夏之制;劳师涉远,所损不补所获。独建议以为不便。睿宗不从,令知古发剑南兵往筑城,将以列置州县。知古因是欲诛其豪杰,没子女以为奴婢。蛮众恐惧,乃杀知古,相率反叛,役徒奔溃,姚、嵩路由是历年不通。

坚妻即侍中岑羲之妹,坚以与羲近亲,固辞机密,乃转,谓人曰:非敢求高,盖避难也。及羲诛,坚竞免坐累。坚多识典故,前后修撰格式、氏族及国史等,凡七入,时论美之。十七年卒,年七十余,赠太子少保,谥曰文。

(节选自《旧唐书·徐坚传》)

1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陛下诞膺/灵命中兴/圣图将弘/羲轩之风以光史策之美/岂可非时/行戮致伤和气哉/君举必书/将何以训/

B陛下诞膺灵命/中兴圣图/将弘羲轩之风/以光史策之美/岂可非时行戮/致伤和气哉/君举必书/将何以训/

C陛下诞膺/灵命中兴/圣图将弘/羲轩之风以光史策之美/岂可非时行戮/致伤和气哉/君举必书/将何以训/

D陛下诞膺灵命/中兴圣图/将弘羲轩之风/以光史策之美/岂可非时/行戮致伤和气哉/君举必书/将何以训/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车驾,帝王所乘的车。亦用为帝王的代称。

B再迁,再提升。古代升官职称为“迁”。

C太子詹事,中国古代内侍职官之一,秦朝起设立,主要掌管皇太子宫中事务。

D书府,收藏文书图籍的府库,也指中书省或秘书省。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徐坚博识多闻,富有才华。他年少时博览经史,担任判官时被委以起草表奏的重任;他参与修撰格式、氏族以及国史等,七次进人书府,受到时论赞美。

B徐坚为人正直,敢于进谏。当时韦月将因得罪武三思受其诬陷而被皇上下令处死,徐坚上表进谏,认为皇上在夏季行刑不合时令,皇上最终采纳了他的表奏。

C徐坚思虑周全,很有远见。李知古出兵攻打姚州西贰河蛮,等到他们归降以后,又修筑城池,征收重税。徐坚认为不妥,皇上也听从了他的建议。

D徐坚洁身自好,主动避嫌。他的妻子是当时侍中岑羲的妹妹,但他没有因此而求取高位,而是坚决辞去机要职务;后来岑羲被杀,他也避免了大灾难。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诸人依坚等规制,俄而书成,迁司封员外郎。

(2)劳师涉远,所损不补所获。独建议以为不便。

【答案】1B

2B

3C

4(1)众人依照徐坚等人的体例,不久(很快)撰修成书,徐坚升任司封员外郎。

(2)如果使军队劳累长途跋涉,损失的东西弥补不了获取的东西(得不偿失)。因此独自建议认为这样做不利。

【解析】

1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的能力。文言文断句首先要阅读全文,了解原文大意,这是断句的先决条件。其次,利用对话标志断句,如以“曰”“云”“言”为标志,两人对话,一般在第一次问答写出人名,以后就只用“曰”而把主语省略。遇到对话时,应根据上下文判断出问者、答者,明辨句读。最后,还要借助文言虚词断句,虚词是判断文言文句读的重要标志,尤其是一些语气词和连词的前后往往是该断句的地方。如上文“诞膺灵命”是一个词组,不可分开,由此排除A、C两项;“非时行戮”也是一个词组,不可分开,由此排除D项。故选B。

2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学生识记文学常识的能力。古代文化常识包括古代文化中天文、历法、乐律、地理、官职、科举、姓名、宗法等。这类试题一般不考过于冷僻的内容,涉及的大多是科举、姓名、礼俗等,考生要注重平时知识的积累。B项,再:又一次,或第二次、多次。“迁”一般指升职,“左迁”是贬官。故选B。

3试题分析:此题考查理解文意,概括文章内容。可以把每一项代入原文进行比对,比对语境、关键词语的翻译、时间、地点、人名对象、范围等,然后可以判断正误。C项,原文是“既降附,又请筑城,重征税之”,即在徐坚反对的时候,李知古只是请求筑城,征收重税,选项中却将请求当作了事实。皇上也没有听从他的建议。故选C。

4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学生文言文语句翻译能力。翻译时,首先要找出关键字或句式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除一些带有比喻性的词语然后再整体翻译,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达到词达句顺,做到字字落实的同时,要重点关注得分点。(1)句中关键词:“依”:依照;“规制”:体例;“俄而”:不久;“迁”:升任。(12)句中关键词:“劳”:使动用法,使……疲劳、劳累;“所损”:损失的东西;“所获”:获取的东西;“以为”:认为;“不便”:不利。

点睛:文言文语句翻译,首先要找出专有名词,即人名、地名、官职等;然后再看有否特殊句式,最后再确定关键字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文言文的翻译,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替换、组词、保留、省略。对古今异义的词语要“替换”,翻译为没有查处;对古今词义大体一致的词语则“组词”;对特殊的地名、人名等要“保留”;对古汉语中的同义反复的词语可以“省略”其中一个,有些虚词不必要或难于恰当翻译出来的也可以“省略”。

参考译文:

徐坚,是西台舍人齐聃的儿子。年轻时好学,博览经史,品性宽厚自尊。圣历年间,皇上在三阳宫,御史大夫杨再思、太子左庶子王方庆为东都留守,引荐徐坚为判官,专意委托他起草表奏。王方庆爱好《三礼》之学,每当有了疑难之处,常常去询问徐坚,徐坚必定能征引旧说,解释详明,王方庆很喜欢他。又赏识他的文章典雅充实,曾称赞说:徐坚是撰写诏令的最佳人选。杨再思也说:他是做凤阁舍人的材料,有这样的才识,是逃避不了的。徐坚又与给事中徐彦伯等人一同修撰《三教珠英》,众人依照徐坚等人的体例,很快撰修成书,徐坚升任司封员外郎。

神龙初年,徐坚两次升任给事中。当时雍州人韦月将上书告发武三思的不轨行为,反而被武三思诬陷,中宗立即命令杀掉韦月将。当时正值盛夏,徐坚上表说:韦月将诬告善良,有意违背诏命,依据他的情状,的确应当严厉诛杀。但如今是酷夏季节,天道让万物生长,在这时公开杀戮,违背了时令。谨依照《月令》:夏行秋令,则会使低湿的地方发生水涝,庄稼不能成熟。陛下承受天命,中兴圣业,将弘扬伏羲、轩辕的风范,而光大史册的美名,怎可以违背时令而进行杀戮,以至于伤害和气?君主的举动必须记载,将怎样训导后人?希望详细依照国家法典,允许等到秋分处决,以使陛下审慎用刑罚的规范,光照千载;又使陛下哀怜的仁惠,遍及四海。中宗采纳了徐坚的表奏,便下令对韦月将处以杖刑,流放岭表。

当时监察御史李知古请求派兵进击姚州西贰河蛮,等到他们投降归附以后,又请求筑城,加重征收他们的赋税。徐坚认为蛮夷生性粗陋,不能让他们使用与华夏相同的制度;如果使军队劳累长途跋涉,损失的东西弥补不了获取的东西(得不偿失)。因此独自建议认为这样做不利。睿宗不听从,令李知古调发剑南军队前往筑城,准备分置州县。李知古因此想要诛杀蛮夷中的豪强,抄没他们的子女作为奴婢。蛮众恐惧,便杀了李知古,相继反叛,服劳役的人奔逃溃散,姚、嵩道路由此多年不通。

徐坚的妻子是侍中岑羲的妹妹,徐坚因与岑羲是近亲,坚决辞去机要职务,便改任太子詹事,他对人说:我不敢求取高官,是为了躲避灾难。等到岑羲被诛杀以后,徐坚竟没有被连累。徐坚通晓典故,前后修撰格式、氏族以及国史等,一共七次进入书府,受到时论赞美。十七年去世,终年七十余岁,追赠他为太子少保,谥号叫文。

三、诗歌鉴赏

5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后面各小题。

枕上作

陆游

一室幽幽梦不成,高城传漏过三更。孤灯无焰穴鼠出,枯叶有声邻犬行。

壮日自期如孟博,残年但欲慕初平。不然短楫弃家去,万顷松江看月明。

(注)孟博,即东汉人范滂,《后汉书》记载他有澄清天下之志初平,即黄初平,《神仙传》说他至五百步而有童子之色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

A首联写诗人夜不成寐,听到城楼上的更漏已经报过三更,照应了题目“枕上作”。

B第二联从听觉角度描写穴鼠出行和犬踏枯叶的声音,直接表现了诗人静夜不寐的情景。

C第三联将“壮日”和“残年”相对,几十年的光阴跨度暗含了诗人经历与心理的变化。

D尾联表现了诗人的超脱,和李白的“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异曲同工。

E.全诗从幽寂的环境写起,诗人于孤寂难眠中回首往事,又由此生发出深沉激烈的情感。

2陆游在另一首《冬夜不寐至四鼓起作此诗》中有“残灯无焰穴鼠出,槁叶有声村犬行。八十将军能灭虏,白头吾欲事功名”的诗句,两首诗表达的情感不尽相同,请结合诗句谈谈你的理解。

【答案】1BD

2《冬夜》诗表达了诗人晚年不忘收复失地、报效国家、建立功业的雄心壮志。《枕上作》表现了多年来情感的变化:壮年像孟博一样以天下为己任,立志报国;然而由于备受打击,报国无望,(所以晚年希望修道成仙,远离尘世;但成仙之事渺远)诗人想泛舟江湖,与清风明月为伴,看似超脱,实则是壮志不得实现的愤激、无奈。

【解析】

【分析】

1试题分析:这是一道综合考核诗歌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思想情感的题目,每个选项一个考点,几乎涵盖诗歌的所有内容,注意结合全诗进行分析,主要的错误是意象的含义不对,手法不准确,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的分析不对,语言方面主要是风格不正确,内容一般为曲解诗意,答题时注意仔细辨析。题中A项考核诗句的作用,B项考核手法,CDE项考核内容,其中B写声音是侧面、间接表现诗人静夜不寐D尾联貌似表现诗人超脱,实则是愤激之词

2试题分析:此题考核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能力,重点考核诗歌的情感,分析诗歌的情感注意以诗歌的抒情方式、注释、标题和诗中的表情达意的重点词句作突破口,答题时先答出情感,然后结合诗歌的内容解说。此题由“八十将军能灭虏,白头吾欲事功名” 《冬夜不寐至四鼓起作此诗》可看出是“晚年不忘收复失地、报效国家、建立功业的雄心壮志”,而通过“壮日自期”“残年但欲”“短楫弃家去”“松江看月明”可见《枕上作》抒发的是“壮年像孟博一样以天下为己任,立志报国”“晚年希望修道成仙,远离尘世而不得的愤激、无奈

点睛:诗歌的情感分析的题目一直是考试的重点,但是考核的难度并不是太大,存在的问题主要是不知道答题的突破口,答题时要注意结合诗中标题、注释和诗中表情达意的重点句子作答,重点是在自己的答案要包含诗歌中的重点词语,这样就能和给的答案无限接近,还要注意诗歌的抒情方式,根据抒情方式分析情感。答题时情感都要求结合诗句分析,不要只答出情感而放弃诗句。

四、情景默写

6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登高》中,为我们营造一幅气势磅礴的长江秋日图的句子是:_________

(2)《京口北固亭怀古》中用廉颇典故写自己怀才不遇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念奴娇 百年光景赤壁怀古》中写周瑜的从容和曹军的惨败的句子是____________

【答案】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廉颇老矣尚能饭否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解析】

【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名句默写分为两大类,一是给出语境的理解性默写,二是给出上句写下句的直接默写。此类试题解答时,默写要注意字形,而字形与字义分不开,学生应借助字义来识记字形。注意重点字的写法。如“萧”“樯橹”要理解字义去记忆。学生记忆的时候应该结合诗句的意思。

五、选择题

7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 )

A实践证明这种方法是非常有效的,所以其他人也纷纷效尤。

B听闻母校百年校庆,本人忝为校友,本应该躬临盛会,但因事不能参加,深以为歉。

C手术室里,医生正忙着抢救一位重症病人,他朝一旁的女护士喊道:“快,麻烦你把止血钳递给我!”

D诚恳邀请大家到我们这里来游玩,我会抽出时间全程奉陪大家。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

本题考查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所谓“得体”,就是根据内部语境(上下文)和外部语境(语言交际的各种情境条件,如:时间、地点、场合、对象、目的、话题、使用语言流露出的情感色彩等)选用恰当的语句来表情达意表达方式适合特定的语境,包括文体色彩、语体色彩(口语与书面语)、感情色彩(褒义与贬义)、交际目的、交际场合、交际对象、交际手段的差异,还要注意敬词、谦词的使用(用语要注意礼貌的要求)、转述语言得体等等。

A项,“效尤”,贬义词,明知别人的行为是错误的而照样去做,用在此处不得体。

B项,“躬临”多用上级贵宾,用自己则不谦逊。

C项,“麻烦你”是客套话,不适合在紧急情况下用。

故选D。

【点睛】

语言表达得体:一要思索在某种特定的语境中能说什么,不能说什么;说什么好,说什么不好;怎样说有分寸,怎样说没有分寸;怎样说效果好,怎样说效果不好。二要考虑说话人的地位、身份、文化素养、生活阅历等方面的差异;更要考虑听话人的诸多情况三要根据不同的交际场合,选择不同的表达方式,做到有的放矢、准确得体、恰到好处。

8对下面实词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A泣孤舟之嫠妇 泣:使哭泣

B方其破荆州,下江陵 下:到达

C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 虽:即使

D正襟危坐,而问客曰 危:端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此题考核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的能力,平时注意积累,答题时注意分析词语前后搭配是否得当,还要注意文言文中常常出现以今释古的现象。同时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古今异义、一词多义等。题中B项,下:攻下

9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刚刚结束的全国两会上,拓展智能+’”首次被写入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作为未来的重要基础性技术,人工智能已连续三年出现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可以预见,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的深入应用,生产生活的数字化转型是

人们在拥抱人工智能、迈向数字社会的同时,( )。只有 ,研判和防范潜在风险,才能安享智能+”的时代红利。

人工智能应用 ,同时也带来安全风险隐患。根据一项调研显示,当前无节制滥用个人信息现象较为普遍。同时,人工智能及大数据场景下 的数据收集、专业化多样化的数据处理技术,使得信息主体难以了解、控制其信息是如何被收集和利用的。信息安全保护已经成为人工智能发展的重要课题。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大势所趋 未雨绸缪 方兴未艾 无所不在

B势如破竹 未雨绸缪 如火如荼 无所不在

C大势所趋 防患未然 方兴未艾 无所不至

D势如破竹 防患未然 如火如荼 无所不至

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根据一项调研,当前无节制乱用个人信息现象较为普遍。

B根据一项调研显示,当前滥用个人信息现象较为普遍。

C一项调研显示,当前滥用个人信息现象较为普遍。

D一项调研显示,当前胡乱滥用个人信息现象较为普遍。

3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应用在安全、伦理、法律法规、社会治理等方面的挑战也需要被正视。

B也需要正视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应用在安全、伦理、法律法规、社会治理等方面的挑战。

C也需要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应用在安全、伦理、法律法规、社会治理等方面的挑战。

D在安全、伦理、法律法规、社会治理等方面挑战的人工智能新技术应用也需要被正视。

【答案】1A

2C

3B

【解析】

1本题主要考查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的关键在于两点:仔细审查该词语的语言环境;注意对近义成语的分析辨别。辨析近义成语的关键就是要仔细分辨它们的细微差别。首先阅读语境,把握语境含义,然后抓住相异语素,分析其意义差异,同时可联系日常习惯用语,推断词语意义及用法。

势如破竹:比喻节节胜利,毫无阻碍。大势所趋:整个局势发展的趋向。语境是说“人工智能、大数据进入人们的生活是趋势”,故应选“大势所趋”。

未雨绸缪:天还没有下雨,先把门窗绑牢。比喻事先做好准备工作。防患未然:防止事故或祸害于尚未发生之前。语境是说对“风险”有所预见,故应选“未雨绸缪”。

如火如荼:现用来形容大规模的行动气势旺盛,气氛热烈。方兴未艾:事物正在发展,尚未达到止境。语境强调的是人工智能正在发展,没有停止,故应选“方兴未艾”。

无所不在:到处都存在,到处都有。无所不至:指没有不到的地方。也指什么坏事都做绝了。语境强调的是“到处都存在”,故应选“无所不在”。

故选A

2本题主要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需要注意病句的常见类型。命题这一段文字中选择一个句子,将其修改有病句,然后在题中列出四种修改情形,要求选出修改最恰当的一种。此题题型新颖,但是,只是在词语搭配这个考点上设置陷阱,难度不大。

该句有两处语病:一是“根据……显示”句式杂糅;一是“无节制滥用”语意重复。

A项,“无节制”与“乱用”语意重复;

B项,结构混乱,“根据……显示”句式杂糅,未修改;

D项,“胡乱”“滥用”语意重复。

故选C

3本题主要考查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的能力,重点考查语言的连贯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最重要的方法就是根据上下文意进行推断。命题者在题干所给文段中挖掉一句话,然后设计四个内容差不多、但句式各异的句子,选出最恰当的一项。选项都有一定的干扰性,难度适中。

A项,被动句,与前一句主语不一致;

C项,从原文来看,上下文表达的意思是正视挑战,而不是需要“挑战”;

D项,被动句,与前一句主语不一致。

故选B

【点睛】

正确运用成语,要弄清楚一下几种类型的错误:一、看成语含义与前后文的修饰限制成分是否协调;二、看成语意思与所处的语境是否吻合,是否造成大词小用或小词大用;三、看成语的褒贬感情色彩是否适合所在的语境;四、看成语适用的对象、范围和场合是否造成张冠李戴;五、看成语运用是否因望文生义而误用;六、看成语是否因画蛇添足而造成前后内容重复。

六、语言表达

10请根据谢朓的诗句“鱼戏新荷动,鸟散余花落”描写一个情景。要求:①想象合理;②语言生动优美;③不少于50字。

【答案】荷塘里的新荷微微颤动,原来是一群鱼儿在荷塘里无忧无虑的嬉戏,嬉戏中鱼儿触及到刚长出来的亭亭玉立的新荷鸟儿从花枝上飞散去,触动了花枝,枝上残花如天女散花般纷纷落下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扩写语句能力。题干要求根据谢朓的诗句“鱼戏新荷动,鸟散余花落”描写一个情景属诗词素描型扩写题解答时,一要认真阅读诗句,明确诗句中所写的鱼、新荷、鸟、余花;二要展开想象,想象诗句中描写了鱼儿在荷塘里嬉戏,触及亭亭新荷微微颤动鸟儿从花枝上飞去,抖动枝上残花纷纷落下情景。扩写时,可以适当采用一定的修辞手法,让语言生动优美起来,此外,要注意字数要求

11下面是某校中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计划的初步构思框架,请把这个构思写成一段话,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100个字。

【答案】中学生暑期社会实践主要活动是考察与游览:考察气象公园、湿地公园后撰写调查报告,考察科技馆后交流体验到的地震感受;游览美丽乡村、名人故居,用日记记录旅游的感受心得。

【解析】

【详解】

本题考查考生图文转换的能力,考查考生分析问题、观察问题的能力,也考查了考生运用语言的能力,解答本题首先要分析框架图的内容,然后根据框架图的内容流程进行介绍,叙述的过程中要注意用语准确、连贯。解答本题需认真阅读题干,然后观察构思框架图,明确构思框架图的内容,最后尽量用准确的语言表述出来,要注意内容得当,语言连贯,不超过字数限制。本题是某校中学生暑假社会实践活动计划的初步构思框架,该框架图包括考察和游览两部分,本次暑假社会实践主要考察气象公园、湿地公园和科技馆,考察气象公园和湿地公园要写出调查报告,考察科技馆后要交流体验写出地震感受;本次社会暑期社会活动主要游览美丽的乡村和名人故居,游览乡村和名人故居要通过日记的方式记录游览过程,根据以上分析可运用简洁的语言进行表述即可。可以转述为:中学生暑期社会实践主要活动是考察与游览:考察气象公园、湿地公园后撰写调查报告,考察科技馆后交流体验到的地震感受;游览美丽乡村、名人故居,用日记记录旅游的感受心得。

七、材料作文

1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①我们朝着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又迈进了一大步。

②我为中国人民迸发出来的创造伟力喝彩!

③千千万万普通人最伟大。

④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

⑤九层之台,起于累土。

⑥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

⑦逢山开路,遇水架桥。

⑨我们伟大的发展成就由人民创造,应该由人民共享。

⑩以造福人民为最大政绩。

上面是引述习近平在2018年新年贺词中的话,有人评论这十句最让人心潮澎湃,豪情激荡,干劲冲天。读了上面十句话,你有怎样的感触与思考?请以其中两三句为基础确定立意,写一篇文章。要求自选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答案】例文

九层高台,起于垒土

习近平主席在2018年新年献词中引用“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等金句,启示着我们要实干,要有创新的力量,这是伟大领袖对我们的殷殷寄托,我们一定要铭记在心。

庄子《逍遥游》有云:“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可知,若无九万里风的积聚,岂得鲲鹏的展翅高飞?岂得“海运则将徙于南冥”的豪情壮概?

积聚,是一位智者智慧的凸显;修炼,是一位大师灵性的根本;静默,是一个巨人撼动世界的必修课。选择积蓄,选择修炼,选择一个静默多年的处所,然后埋下头来,静心修炼,全心全意,凝聚精魄。最后,你将得到全世界的掌声。

阴雨是在为彩虹积聚美丽。“梨花开,春带雨;梨花落,春入泥。”戏台上的他裙裾微动,水袖轻拂,花腔婉转,一颦一笑,皆是风华。可光鲜繁华的舞台背后,却有着不为人知的心酸。儿时学戏,被讽呆拙笨傻,毫无天赋,甚至气得师傅拂袖而去。但他却用自己对京剧的挚爱,积聚成骨子里透出的韵味。“夏练三伏,冬练三九”,无畏世人多疑,他用毅力和汗水锤炼成享誉世界的表演艺术,亦练就了他谦逊温和的君子品性。纤纤玉指,是他对京剧的痴情;悠悠曲调,是他灵魂的象征。他,就是风华绝代的京剧大师梅兰芳。

若说梅兰芳是在执着中积蓄着他的不朽,那么,陈晓旭便是在时光中孕育着她的光芒。“香魂独祭湘妃竹,世间残留葬花梦。”“悄然”一词,是我能找到的最能贴切形容她的词语。二十年前她淡淡地来,忽有-天她悄悄地走。一曲清阔辽远的《枉凝眉》,恰似她的余韵悠然不尽……这其中是怎样的蜕变与积蓄?简单到八个字的人生:从艺,入商,出家,离世。用简单书写厚重的人,永远值得敬仰和尊重。“质本洁来还洁去”,红尘给了她太多的无奈,她却用这些无奈积聚成她人生的光芒,如同拂晓时的万丈霞光,闪耀天际。

不要羡慕别人成功表面的光鲜,要多学习成功背后的积聚。如今的世界,物欲横流,熙熙攘攘,不为利来,即为利往。但是,在追求物质丰足的同时,我们何不埋下头来,静下心去,脚踏实地,扎扎实实地干好眼前的每一件小事?聚沙成塔,厚积薄发,那么成功的光临必不远矣。

老子云:“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即使世殊事异,静躁不同,亦当积聚力量,以成大器。

【解析】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仿照全国2卷,由名句组合而成的材料作文,考生应审题准确,完成题目要求。作文要求的关键是在10个名句中以其中两三句为基础确定立意并合理引用,所以考生在写作时应明确每个句子的含义,然后选出两三个在立意上有内在逻辑关联的句子确定出一个立意,并在写作时引用。此题①⑧⑩组合可以写“执政为民的决心和取得的成绩”;②③⑨组合可以写“人民创造历史”;⑤⑥⑦组合可以写“脚踏实地,扎实工作”;②④⑨组合可以写“创造幸福,共享幸福”。行文中注意首先要提炼出一个中心,然后逐层论述,论述时要联系实际,如以“脚踏实地,扎实工作”为中心,论述时可以写“科技领域的一个个进步”“‘一带一路’逐渐被接受”“反复的逐层深入,深得民心”来验证“扎实工作的业绩”。

点睛:任务驱动型作文的基本框架有如下五部分。(一)一个响亮的标题。 就是在审题的基础上,明确立意,选择写作的角度,拟定一个有抢眼的题目。这个标题应尽量是从材料中抽取而出的‚核心立意,并就此选取材料中关键词句加以组合而成的简洁短语或句子。尽力不用态度而用看法或观点。能运用约定俗成的词句加以改造更为上策。能标新立异就更加理想。 (二)引述+表态+观点 正文第一段就用“引述+表态+观点”的形式,以达到“闪亮登场”的效果。引述可是直接的,也可以是间接的,但必须是有针对性的。表态一定要坚决、果断和明确。观点的呈现,不要拖泥带水,而要开门见山。 (三)分点分层阐述理由 。有了态度与观点,没有理由就站不住脚。因此,作文的第三步必然阐述你的理由。阐述一定要具有条理性,就是分点;还要注意内容的层次性,如由浅及深,由表及里,有具体到抽象等。如此才能展示一个学生思维的深广度。 (四)进一步深入阐述。最基本的办法就是针对问题提出可行的有时代意义的解决方法,即解决问题。另外,还可以“横向拓展”“纵向挖掘”和进行简易的批驳。尤其是反驳,可以预设反方,然后,进行委婉的劝说,以体现作者思维的周密性,达到任务型作文“文明说理”的要求。 (五)联系实际,快速收尾。 任何一篇文章都要考虑其现实意义,如果没有了现实意义,该文章就逊色许多。因此,学生习作也好,考场作文也好,联系实际是必需的。但是,这一环节不能太婆婆妈妈,应如一部乐曲演奏完毕,戛然而止、曲终人散、回味无穷。



2020年四川省成都市高二下期末达标测试语文试题含解析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