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持续发展论文

发布时间:2016-10-31 19:38:01

可持续发展

昭通渔洞水库水资源环境保护的思考与建议

崔元磊(昭通渔洞水库管理局)

  摘要:本文就昭通渔洞水库水资源环境现状和保护、治理工作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综合分析并提出了保护、治理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水资源环境保护 渔洞水库

  昭通渔洞水库是昭鲁坝区唯一稳定和可靠的城市生产生活和农业灌溉供水水源,是昭鲁坝区农业发展的命脉,是昭通工业发展的重要支撑点,是昭通经济社会可续发展的关键性工程;水库自199610月下闸蓄水以来,在昭通市的社会经济发展中起着愈来愈重要的作用,原设计水库功能以农业灌溉为主,正逐渐向以城市生产生活供水为主转变;如何保障水库的正常运行和实现水库水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充分发挥水库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昭通市人民政府认真贯彻落实《云南省昭通渔洞水库保护条例》,成立了由农、林、水、环保、城建等相关部门组成的"渔洞水库水资源保护委员会",积极开展水库水资源保护工作并取得了初步成效,然而因水资源短缺,入库年径流量逐年下降,水库蓄水量不足,水质污染和水库生态环境仍然在进一步恶化,水资源形势十分严峻,水库水资源环境保护工作面临诸多突出问题,还需做大量艰巨的工作。

1渔洞水库水资源环境状况

  渔洞水库坝高87米,总库容3.64亿立方米;目前担负着昭通市近20万人的生产生活用水,32.2万亩农田灌溉用水,向下游高桥等梯级电站补水和防汛任务;水库径流区面积709平方公里,涉及昭阳、鲁甸、永善三县(区)的10个乡(镇),34个自然村,28576120029人,农业人口总数45%的农户属贫困人口,贫困面积大,贫困程度深;有耕地16.45万亩,陡坡垦植十分严重,加剧了水土流失。区内森林平均覆盖率为30%,有的地方水土流失面积达70%。主要河流30余条,河床比降均大于14‰,80%的地层构造为风化强烈的玄武岩,极易产生水土流失,泥石流和浅层滑坡等地质灾害。区内信息、交通闭塞,教育、科技基础设施较差,农业基础设施落后,产业结构单一,缺乏生产后劲,抗风险能力差,群众生活困难,生产方式落后,环保意识差,存在着沿河堤堆放垃圾,粪便或随意丢弃病死畜禽的陋习,加重了水库水体污染。

  2渔洞水库水资源环境保护面临的主要困难和问题

  昭通市人民政府高度重视渔洞水库水资源环境保护,多次组织:"渔洞水库水资源保护委员会"成员单位深入径流区调研,并在径流区实施了"长防工程""天保工程""退耕还林""德援项目"等生态项目建设,使渔洞水库水资源生态环境得到了改善,但一些影响水资源环境的因素仍然存在,水库水资源环境保护工作面临的形势仍然十分严峻。

  (1)径流区生态恶化,水土流失严重。在渔洞水库径流区709平方公里范围内,山高坡陡,土质疏松,气候寒冷,浸蚀突出,植被覆盖率低;河谷深切,水力作用剧烈;人口多、资源缺乏、广种薄收;存在着铲草皮、挖树根、盗砍树木,陡坡垦植等问题,导致水土流失面积达496平方公里,占整个径流区面积的70%,年流入渔洞水库泥沙高达108万吨,相当于一年瘀积了一个小(1)型水库。

  (2)农业农村面源已成为水库的主要污染源。径流区内村镇居民生活垃圾随意堆放,死禽死畜乱扔河里库内,其生活垃圾、人畜粪便均排入水库,严重影响了水库水质。径流区每年的氮肥使用量为3770吨、磷肥2950吨、钾肥750吨、有机肥80600吨、地膜132吨、农药12.5吨,因施肥技术落后,施用量失衡,流失严重,加快了水体的富营养化,据环保、卫生部门的监测资料显示,水库经过近10年的运行,目前的水质已开始从一类变成二到三类之间,主要超标项目为PH值、总磷、总氮和大肠杆菌。说明渔洞水库水体被污染程度在继续加重,水资源环境保护治理工作迫在眉睫。

(3)渔洞水库水资源环境保护治理经费还未落实。渔洞水库水资源环境保护工作涉及居住在一级保护区人口的搬迁问题,涉及二级保护区的生态恢复治理问题,涉及改变径流区群众生产、生活习惯的问题,这些都需要大量资金做保障。昭通是一个贫困、落后的不发达地区,地方财政相当困难,难以筹聚资金来搞保护治理工作,资金筹集成了保护治理工作的难题。

  3渔洞水库水资源环境保护治理的建议

  渔洞水库水资源环境保护治理工作是一个系统工程,单靠一般的行政行为和措施是不够的,要以行政的、法律的手段和工程治理措施相互配合的办法来进行。

(1)在径流区源头鲁甸县的水磨镇、龙树乡和昭阳区的苏甲乡,逐步对62公里长的龙树河进行河道疏浚、河堤加固;对龙树河两岸35000亩低产田地,逐年进行坡地改台地、水田改旱田;推广科学耕作方法,提高农业耕作水平,逐步降低农药、化肥施用量,控制剧毒、高残留农药、化肥在径流区使用,有效控制龙树河沿岸的面源污染和水土流失。

对海拔1985米以上100米以内的517户(1889人)采取后靠搬迁,减轻生活污水,人畜粪便对水体的直接污染;制止在1985高程线以下进行返耕复种,影响水库水质安全的行为。

(2)抓住"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市、县(区)部门开展结对帮扶 "共建文明村" "整村推进"、的机遇,在径流区的水磨镇、龙树乡、苏甲乡、乐居乡、洒渔乡的村组农户中,全面进行"十个一工程建设",即(每户建一口沼气池,一个卫生厕所,一间卫生畜厩,一间卫生厨房,一口节柴灶,一条小水泥路,一个屯粪坑,一户整洁住房,一则乡规民约,一条增收致富路)。逐步改变库区群众原始的生产、生活习惯,处理好环境卫生问题,提高群众的环保意识。

(3)加大宣传力度,营造良好的环保舆论氛围,市、县(区)相关部门和新闻单位,要利用各种手段和多种形式,对《云南省昭通渔洞水库保护条例》进行全方位宣传,要从科学发展观的高度来认识保护渔洞水库水资源环境的重要性。尤其要把学习宣传的重点放在径流区的各乡(镇),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切实提高保护渔洞水库水资源环境的主动性和自觉性。

(4)禁止燃油机动船在库内行驶,减少燃油机动船排异物对水库水体的污染;禁止网箱养鱼和区域集中的养鱼方式,散养与水库水体比例适中、密度适量,能净化水质的鱼类,改善水库水质。

4结语

渔洞水库是未来昭通经济社会持续发展唯一可靠的水源,是昭鲁农业发展的命脉,是昭通工业发展的支柱,是昭通市委带领全市各族人民建设小康社会的基础工程,是事关昭鲁两县(区)城乡居民能长期饮用安全水、放心水的大事。保护好渔洞水库水资源环境,造福昭通人民,确保昭通社会稳定和经济可持续发展。

浅析云南生态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 孙雅健 西北民族大学经济学院 【摘 要】随着世界进入工业化社会,人口迅速增长,工农业生产突飞猛进,对自然资源的消耗也不断加速,这些使得环境质量明显下降。对于 地处我国西南的云南省而言,其自身的特点决定了生态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尤为重要。然而近年来,云南生态环境恶化已趋于明显,本文从可持续 发展角度出发,分析了云南省主要生态环境问题及保护现状,为促进云南省可持续发展提出了切合实际的环境保护对策。 【关键词】云南 生态环境 持续发展 可持续发展是人类在经过漫长的实践摸索与理性反思后,在认识 上的一次重大突破。人类开始意识到不能一味追求单纯的经济增长, 而最终导致社会面临种种危机。自然资源对于经济发展至关重要,它 是社会发展最基本的物质基础,当由自然生态系统和自然资源构成的 系统运转良好时,它所提供的各种环境要素为社会经济发展带来效益; 反之,则会出现人类防不胜防的各种灾害,如洪水、泥石流、土地沙漠 化、温室效应等,并由此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人类社会的发展。因此,如 何保护生态环境,使其向着良好的方向可持续发展,对于一个地区的长 远发展意义重大。 云南地处我国西南边陲,交通不便,信息闭塞,一直是经济上的欠 发达地区,但同时,云南资源丰富,生态环境较为良好,云南省自身的特 点决定了生态环境保护对其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现尤为重要。 近年来,国内对生态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研究已取得了一些 成果。曲芳艾学者就吉林省西部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问题进行了探 究,认为吉林省西部生态环境人为破坏严重,应以健全制度构架,完善 法律法规来加以约束,同时加强财政投入力度和研发合作来加以解决。 郝润梅学者就内蒙古西鄂尔多斯保护区生态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进行 了研究,认为人为破坏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严重,主张全民行动,通过加 大生态环境保护等方式致力于可持续发展。翟伟峰、李晓波、杨洪军等 学者就黑龙江省地质生态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问题进行了探讨,他们 认为资源浪费严重、不合理开发利用地下水等原因造成了黑龙江省的 地质生态环境问题,并认为解决途径在于有计划开采,加强管理。还有 的研究者利用模糊数学方法构建协调发展度来研究区域经济、社会和 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状况。 一、云南生态环境优势及问题 1 云南省生态环境优势。生态环境是指由生物群落及非生物自然 因素组成的各种生态系统所构成的整体,主要或完全由自然因素形成, 并间接地、潜在地、长远地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产生影响。生态环境的 破坏,最终会导致人类生活环境的恶化。 云南省的生态环境在全国具有一定优势。有学者把统计学中的增 长指数法与多指标综合评价中的线性加权和法结合起来,通过等权处 理和逐级汇总,获得了云南省可持续发展能力指数值,见表一: 表一 云南省可持续发展能力综合评价 能力评价 可持续发展总体能力 居全国位序 生存支持系统 105 0 14 发展支持系统 108 3 29 环境支持系统 106 7 17 社会支持系统 99 9 30 智力支持系统 105 9 29 可持续发展能力 105 2 27 数据来源: 2010 年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报告》,科学出版社2010 年版。 根据这一研究结果可以看出,在可持续发展的五大支持系统中,云 南在与经济、文化、科技、教育直接相关的发展支持系统、社会支持系统 和智力支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的总体能力分别处于全国的293027 明显处于落后位置。但是云南省的环境支持系统明显处于较优的状 况,相比于其他支持系统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总体评价,在全国都处于较 为考前的位置。这表明环境支持系统是云南省可持续发展最具优势的 一个系统,对云南省可持续发展能力建设的贡献最大。也就是说,对于 云南这样一个经济、文化、科技、教育相对落后的的地区,环境资源具有 比较优势。因此,保护好环境,充分利用环境资源优势,对于云南省可 持续发展有着更为重要的意义。 2 云南生态环境问题。虽然云南省生态环境在全国相比较具有一 定优势,但依然存在着很多问题: 2 1 自然生态破坏严重,自然灾害频发。由于长期以来人们对云南 高原山区生态环境特点和脆弱性的认识不足,以及人口过度增长产生 的压力,使得人们对森林过度开垦和开发,导致林地大面积被破坏,地 表植被也被破坏。这样一来,就大大增加了水土流失、山体滑坡、泥石 流等自然灾害发生频率和损害程度。严重的水土流失已经在云南部分 地区成为影响其社会经济发展的重大制约。 2 2 水体污染严重。由于云南省每年的工农业废弃物总量较大,对 生态环境造成了极大的污染。在云南省每年的工农业废弃物中,危险 废弃物、工业废气、废水等的处理率和综合利用率非常低,其中生活污 水已经占废水排放量指标的半数以上。大量的污水排放量导致了云南 省水体环境的全面恶化。云南省九大高原湖泊中的滇池、星云池、杞麓 池、异龙湖的水质都受到了较为严重的污染。水体污染导致的水资源 短缺已经严重制约了云南全省经济的可持续发展。2010 年中国西南大 旱,云南省也在重灾行列,使得云南水资源短缺雪上加霜。 2 3 空气污染严重,酸雨频发。随着现代经济的飞速发展,对于能 源的需求量也在迅猛增长,各种能源物质的使用使得云南空气污染严 重,酸雨频发。其中,昆明、曲靖、玉溪、个旧、开远、楚雄、昭通七个城市 尤为严重,已经被列入全国酸雨控制区。自然生态的破坏和环境的污 染使得云南省不得不加大生态恢复和污染治理的费用,同时导致云南 省原本拥有良好资源的产业,如渔业等逐渐失去了生存和发展的机会。 在云南省部分地区,如滇池流域,经济产值的增长远远无法弥补生态环 境破坏和环境污染对该地区造成的损失,这样就使得部分地区由于生 态付出了沉重的代价。 二、云南生态环境保护现状 多年来,为使生态环境保护更好地服务于经济建设,云南省各界都 比较重视生态环境保护,先后大力实施江河防护林工程、天然林资源保 护工程、退耕还林工程等生态工程,做了大量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其中 取得了一定了成绩。 1 污染控制。为了遏制环境污染,云南省从控制污染物排放量、加 大废物处理率、推行排污收费制度、清洁能源开发和使用等方面做了大 量工作,并取得了初步成效。 云南省先后对100 家工业污染企业进行治理,同时大力兴建" "处理设施,对机动车辆尾气排放、城市噪音等建立了监管制度。同 时,云南积极倡导开发使用优势低污染的环保能源,由此有效减少了污 染气体、污水以及固体废弃物的排放量。 2 生态破坏控制。生产、生活都可能对植被进行破坏,为了提高森林 覆盖率,云南省采取了农村能源结构调整、严格大型工程项目建设环境影 响的监管等措施控制生态破坏,同时开展了天保工程、退耕还林工程等, 用以减少植被破坏。除此之外,云南省还在农村推广能源建设,开发沼 气、小水电、太阳能等优质能源,并推广节能灶,提高能源利用率。 3 进行生物多样性保护,建立自然保护区。近年来,云南省利用建 立自然保护区的方式进行生态环境保护,其生物多样性保护与自然保 护区建设事业稳步发展。据2008 年国家林业局政府网统计资料,云南 省新增自然保护区77 个,总数达到198 个,总面积355 万公顷,占国土 面积的9%,比2000 年提高了2 9%,基本形成了各种级别、多种类型的 保护区网络,国家级保护区、75 5% 的省级保护区成立了管理机构,管 理能力明显提高; 生物多样性保护管理工作得到了强化,生物物种资源 管理机制进一步理顺,初步构建了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的迁地和就地 3 3 1 实证分析 保护网络。同时重要生态功能区建设试点取得初步进展,在完成全省 生态环境调查的基础上,开展了生态功能区划研究工作,并提出了生态 功能分区方案。 三、云南生态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对策 云南生态环境保护已经经历了漫长的历程,云南生态环境恶化问 题在一定程度上得到遏制,但存在的问题依然很多。要想让生态环境 服务于社会经济发展,必须首先实现生态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这样才 能真正有效实现社会、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 1 建立排污标准,加大排污控制。云南属于欠发达地区,其经济发 展过程中势必排放大量污染物。尽管近年来云南省污染物的处理能力 大大提高,但污染物排放总量并没有减少。在排污标准的建立和排污 收费的规定方面,云南省也略显欠缺。因此,要实现云南环境保护可持 续发展,必须建立明确的排污标准,作为衡量污染物排放的准绳,同时, 对于排污收费标准进行细化规定,特别要在一些重点生态环境保护区 域进行严格的排污收费以控制污染物排放量。 2 转变观念,加大宣传力度。尽管云南各界很长时间以来一直致 力于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的工作,但生态保护并非一蹴而就,民众思想观 念的转变是生态环境保护的有力基石。2010 年云南大旱,云南部分地 区由于民众早已树立了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很多年前就开始重视绿 化山林,涵养水源,在大旱来临之际依然有水源。但森林破坏面积较大 的地区就遭遇了彻底断水的危机。因此,保护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必 须加强宣传力度,在民众中树立起牢固意识,共同努力,重视生态环境 保护,降低排污,才能实现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 3 加大科技投入力度。云南自然环境复杂多变,异质性非常强,因 而在退耕还林等工作中非常需要技术投入。同时,在生态环境改善与 保护工作中,也需要大量科技力量做为支持。因此,做好云南生态环境 保护,应当重视科学决策,规范管理,有针对性地引入关键技术,用以解 决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中的实际问题。 4 推行多元化投资模式。在以往云南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中,资金 来源主要依靠政府。依据以往发达国家的经验,环保投资需占 GDP 2%以上才可能明显改善环境质量。单纯依靠政府投资来保护云南生 态环境,资金有限,效果自然也不明显。云南在以往生态环境保护中的 投资相比较东部发达地区而言,显得十分不足。要想彻底改变这种局 面,必须转变单纯依靠政府投资的资金来源,推行多元化投资模式。例 如引入国际环保投资,企业环保投资,真正实现生态环境保护的市场 化。 综上所述,云南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任重道远。云南要实现社会经 济的可持续发展,必须重视生态环境保护。在以往生态环境保护工作 的基础上,主义推行多元化投资模式,加大科技投入,同时转变民众观 念,明确排污标准,严格排污收费,才能真正有效实现生态环境保护持 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吕昭河,徐小勇,戴波. 人口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 南案例.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 8 月第1 版. 2〕张向晖,高吉喜,董伟,宋存义. 云南纵向岭谷区生态安全评价 及影响因素分析〔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2008 1 月. 3〕国家林业局网站: http: / / www forestry gov cn 4〕荣金凤,闵庆文,郑林. 云南主要生态环境问题及其人口因素与 对策. 生态经济( 学术版) 2006 2 月. 5〕徐旌,付保红. 云南生态环境评价〔J〕. 生态经济,2002 7 月. 6〕王长云,程振煌. 云南民族贫困地区生态坏境保护研究〔J〕. 南环境科学,2002 2 月. 7〕翟伟峰,李晓波,杨洪军. 黑龙江省地质生态环境保护可持续 发展问题的探讨. 黑龙江环境通报. 30 卷第3 期. 2006 9 月. 8〕曲芳艾. 吉林省西部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问题探究. 行政与 法. 2009 1 月. 9〕胡阳全. 云南民族地区的生态环境保护.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 ( 哲学社会科学版) 24 卷第3 期. 2007 5 月. 10〕杨林泉. 云南脆弱生态区相对资源承载力研究〔J〕. 云南环境 科学,2005 3 月. 11〕彭建,王仰麟,叶敏婷等. 区域产业结构变化及其生态环境效 ----以云南省丽江市为例〔J〕. 地理学报,2005 5 月. 12〕余小东,沈镭,周维琼. 基于产业结构演进的云南省节能潜力 分析〔J〕. 中国矿业,2007 6 月. 13〕庄强. 云南环境经济系统的能值分析与可持续发展对策研究 J〕. 环境科学导刊,2007 1 月. 14〕童彦,华红莲,张碧星等. 云南省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耗的计量 模型研究〔J〕. 环境科学导刊. 2007 1 月. 15〕赵继杰,杨廷锋,张允锋. 云南省能源消耗与经济增长关系的 实证研究〔J〕. 资源开发与市场,2007 11 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 ( 下接第135 ) 2000 年至2005 5 年时间农村劳动力中非农就业增加了 5247 万人,平均每年增加非农就业人数1049 4 万人; 非农就业的比例增加了 8 9%,非农就业的比例每年增加1 8%,农民非农就业的比例越来越大。以 这样的趋势和速度,到2020 年,中国农村的非农就业比例降达到76 5%,中 国的城乡差距会大大下降,中国将彻底告别农村社会,实现现代化。农民就 业结构非农化的进程会逐步加快,在工商业领域的就业份额还会逐步增加。 直到有一天,中国农业部门就业的比例接近西方发达国家的比例( 目前西方 国家农业就业比例在1%10%之间) 。在这个过程中,城乡社会结构发生 剧烈的变化,同时也会带来许多的社会问题。农民就业结构的快速变化是 中国改革开放的成就之一,标志着中国现代化进程的一个重要方面; 农民就 业结构的变化会也改变农民的收入结构,增加农民的收入,加快全面建设小 康社会的步伐; 农民就业结构的变化改变了中国的社会结构,而且也是社会 结构进一步变化的推动力量。

" 长江流域可持续发展国际研讨会 "

专家呼吁书

长江流域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功能保护区。长江上游生态保护与建设对于减少自然灾害,实现长江流域的生态平衡,确保国家生态安全和实现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目标具有十分重要意义。尽管长江流域各级政府与人民群众为生态保护做了大量努力,但流域生态环境恶化仍然呈加速趋势,遏制生态退化、恢复生态平衡的任务仍然十分艰巨,生态保护与发展的矛盾十分突出,流域生态治理中缺乏有效的机制来协调不同区域的利益。为此,"长江流域可持续发展国际研讨会" 的与会专家呼吁,应借鉴国外大江大河治理的经验,尽快建立全民参与的长江流域生态保护体系,实现区域间利益协调与平衡,加快长江流域生态保护与建设。

第一,尽快制定、完善长江流域生态保护与建设综合规划,加大力度实施全流域宏观调控和管理。

为保护长江流域生态环境,上游地区要采取一系列措施制止有害于生态环境的开发活动,逐步恢复上游生态平衡;长江下游是我国重要的经济中心地带,是实施长江全流域生态保护与建设的重要经济社会支撑,要实现全流域生态安全,必须建立全流域生态系统、经济系统、社会系统协调机制,对上游地区的生态保护实施利益补偿,通过宏观调控与管理,强化全流域生态治理。为此,我们建议成立跨部门跨地区的全流域管理机构,对全流域的生态治理实施宏观调控,形成集财政、税收、产业扶持、社区发展、群众生产生活等规划与措施为一体的管理体制。建立长江流域各省市(自治区)之间的对话机制,形成以生态保护目标为中心的对口支持,建立有效遏止长江污染源的合作机制。

第二,尽快建立长江流域可持续发展监控和效益评价指标体系,实现对长江流域可持续发展系统运行的适时监控、评价和考核。

要按照流域各个地区生态功能保护的工作性质、作用和要求,落实生态保护与建设的任务,将长江流域生态保护与建设的措施和任务纳入各地区的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建立全流域监测系统和信息管理系统,建立长江流域生态安全评价与预警体系,分解任务,定期考核,统一规划与管理。

为此,要高度重视专家咨询系统的作用,建立专家咨询评估的日常工作体制,对长江流域的生态保护实施有效的专家监控。

第三,尽快建立长江上游、中游与下游三个区域合作与利益协调机制,形成全流域共同发展的局面。

根据不同区域在生态保护与建设中的作用与地位,环境成本与利益的比较,制定出合理的区域间利益补偿、财政转移支付政策,使长江上游、中游与下游区域的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保护和建设能够协调一致。建议成立长江流域可持续发展共同基金,支持上游地区生态恢复与重建工程,形成有效的利益补偿机制和财政转移支付机制,满足中上游地区生态保护与建设的资金需要,为中上游居民提供更多的生存与发展机会;为实现上游区域的产业退出和产业替代,与会专家呼吁下游地区的企业积极参与上游地区替代产业的开发,对所需的技术、资金和人才给予大力支持。

第四,提高公众的环境意识,动员全民广泛参与生态保护,形成生态治理大众参与机制。

长江流域的生态保护与建设目标的实现,需要在大众广泛参与、积极支持下才能实现。与会者倡导成立"长江流域可持续发展公众行动促进会",呼吁各级政府积极构建广泛吸纳政府官员、当地居民、非政府组织、社会团体、各族群众、科技教育界、企事业单位积极参与环境治理,公平分享发展成果与利益的公众参与体制;形成公众认可,体现公众共同发展关系和利益,激励公众积极参与,对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具有强制性约束力的全流域生态保护与建设的机制。

第五,长江流域生态保护和建设要与上游地区的扶贫攻坚、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结合起来。

长江上游地区是少数民族聚居地,是国家扶贫攻坚的重点地区,贫困程度深,涉及人口多、分布范围广,当地居民的生存方式对土地和自然资源的依赖性很大,生态退化是构成当地居民深陷贫困的重要原因。在这些地区实施生态保护与建设,要充分考虑少数民族发展的需要,要尽可能符合区情、民情。制定的生态保护措施,要与扶贫攻坚的战略目标紧密结合。

与会专家认为在长江上游的生态保护中,要加强国际合作,并呼吁国际社会进一步关注长江上游生态保护与社区发展问题。

第六,加快立法,加强法治,实现长江上游可持续发展。

目前,国家和地方虽然建立了一些关于生态和环境建设的法律法规,但是,这些法律法规还不够完善,有的法律法规还是空白;执法不严的现象相当突出;违法必究的原则也远未实现,不少地方和单位仍然存在违反环境保护法规的事件;很多地方并没有配套制定具体实施的法规,从而使全国性的法律法规得不到认真的贯彻,导致长江上游天然林被破坏的事件还经常出现,新的水土流失还在加剧。同时,已建立的一些法律法规还必须根据新的发展要求进行完善和必要的修改补充。与会专家认为必须把建立和健全关于生态保护与治理的法律体系作为实施可持续发展的法律保证,为此,与会专家呼吁 制定与出台"长江流域生态环境保护法""长江源生态环境保护法",并严格执行已颁布的法规。

长江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上游生态保护直接关系到我国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目标能否顺利实现,为此,我们呼吁,上中下游携起手来,加倍关注长江上游生态保护与发展,积极推动全社会参与,最大限度地调动一切力量,实现长江流域的生态安全与可持续发展。

中国西部生态环境变化与对策建议??

 对策与建议

过去50 年来中国西部生态环境处于"局部好转,整体恶化"的状态,而未来50 年气候变暖对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将产生多方面的影响。对此,应顺应自然规律,针对突出的生态环境问题,因地制宜采取措施,实现生态环境从恶性循环向良性循环的转变。这里提出如下3 条对策与建议:

2 1 实行生态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双赢战略未来气候变暖已成为科学界的共识,加上西部大开发活动,如不高度重视,采取对策,必将导致西部生态环境恶化。西部地区必须摒弃先破坏、后治理的观念,坚持要发展要富裕还要保护环境的做法,转向既不能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换取社会经济短暂快速发展,也不能以社会经济停滞不前为代价求得生态环境的恢复与重建。要重新审视人类活动的合理性和适度性,主动使人类活动适应气候变化,减小生态环境的脆弱性,实行在保护与建设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实现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双赢原则。以双赢原则为指导思想衡量和评估西部大开发的重要举措,是对策与建议的基础。例如,中央目前实施的退耕还林还草政策普遍适用于西部地区,对生态建设、环境保护和解决农村农民问题具有非凡意义,已经初见成效,应持之以恒,继续实施。但还林还是还草,应以自然植被的分布规律为依据进行,草原和荒漠草原地带只能以还草为主,不适宜大规模造林。因此,有必要对10 余年来在干旱半干旱区

实施的浩大造林工程重新审视并作调整;陡坡垦殖、毁林毁草开荒都源自过高的人口压力与低下的粮食生产水平,只有严格控制人口、建成足够的高产基本农田,才能消除过垦的前因和生态恶化的后果,使成农田,才能消除过垦的前因和生态恶化的后果,使成功的退耕还林还草政策得以持续,否则,难以为继;沙漠的存在是自然界长期演化的结果,与人类生存与发展较少直接关系,而土地沙漠化却直接危及人类的生产与生活,因此,防治非沙漠地区的土地沙漠化才是治理的重点,不宜把治理放到沙漠之中;我国半干旱区由于地表多黄土,地形破碎,水土流失严重,人口密集,垦殖历史悠久,生态极其脆弱,必须恢复植被,保持水土,建立集水节水型生态农业,这是实现双赢的唯一正确途径。

 3.强化西部地区科学研究

面对广袤而复杂的西部地区的气候生态环境,我们虽然进行了初步的科学评估,但仍感知之甚少,当务之急是不断深入探索自然,掌握规律,为西部大开发服务。为此,需要开展以下3 方面的研究:

1 尽快建立西部环境影响评价指标体系。目

前正在西部实施的一些建设项目,在环境影响评价方面缺少统一标准,有的还受部门和地方利益驱动,影响环评结论的科学和客观性。为了尽量减少在西

部大开发中再产生新的环境问题,使西部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协调发展,应尽早设立"西部地区环境

影响评价指标体系"软科学项目,加强西部大开发中重大工程建设和生态建设对环境影响的评估,实行环境评估一票否决制度,保证西部大开发的健康进行。

2 坚持不懈支持西部自然资源本底调查工作。西部自然资源丰富,优势明显,成为西部大开发的优先切入点之一。但在实施西部大开发的过程中,仍有大量问题不清楚,有待解决。例如,西部地区可开发的自然能源潜力多大,西部地区水资源的承载力和地下水资源的动态分布与潜在能力如何,西部高山冰川水资源的储量及其变化规律是什么,全球变暖与生物多样性、山地灾害的关系等,都需要

一批有志奉献的科技工作者在国家的支持下做工作,为西部大开发提供进一步的科学依据。

3 尽早建立和完善中国西部气候生态环境系统监测网络。半个世纪以来,中国科学院、农业部、中国气象局等部门先后建立了一批野外观测试验示

范站,对自然界若干要素和自然过程实时实地做长期、系统的监测,围绕生态建设、环境保护、农业开发、资源利用等重大问题,为资料匮乏的西部地区生

态建设和社会经济发展提供了科技支撑。但目前西部地区这类监测站网数量少,分布不均匀,层次高低不一,类型也不完善。为了保证西部大开发的顺利

实施,建议国家统一规划、专项支持,将现有的野外试验站予以整顿、充实和加强,具有共同内容的应予合并,以避免重复,尚未监测的应支持建站,打破部

门所有,实行一站服务多部门,以节约国家资金,还要切实推行国际统一观测标准和规范、资料共享等。我们必须重视对气候生态环境现状和演化过程的长

期观测和数据积累工作,并形成以重点台站为中心的监测网络系统,为西部大开发的深入持久进行,提供坚实的科学支撑。

1 引言

   近年来,云南持续遭受严重干旱,百年一遇的旱情,给一直以自然资源丰富自诩的云南一个沉重的打击。或许不久的将来,雨水将重新回到这片干涩的土地,但是不管怎么样也冲淡不了这次干旱在云南人心中留下的烙印。

   从科学的角度上讲,我们可以把这次百年大旱归纳为一次"概率事件":一场在历史中随机出现的极端天气事件。不过当我们一步步靠近这次干旱的谜底时,发现问题并没有那么简单,除了科学以外,我们还有很多地方值得探究和反思。

   关于云南旱情的成因,学术界给出了一个普遍的结论:全球气候变暖,太平洋厄尔尼诺现象加剧破坏了大气结构,造成海洋季风无法登陆并形成降雨。但是,如果不考虑外界因素,仅从我们自身因素来说,云南生态环境遭到破坏,也是引发云南近年来持续干旱和降雨减少的重要原因。如果我们再进一步讨论云南生态环境破坏的原因,我们就可以发现除了自然环境的影响外,主要原因又在于人为的破坏所造成的影响。这些人为因素表现为:为了经济利益,大量砍伐森林;大力建设水电站,破坏了一些流域的生态环境;盲目开发资源,导致地下水枯竭,水土流失等等。

   所以,归根结底,我们要解决好云南的干旱问题,就必须全民动员,采取积极的保护措施,减少人为因素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保护好云南的生态环境,就可能最大限度的减少干旱等自然灾害对我们造成的影响。

   2 云南主要生态环境问题及成因分析

   根据中国环境监测总站对全国主要省份的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排序,云南省的生态环境质量在全国名列前茅。总体来看,云南生态环境质量还是比较好的,其主要的生态问题表现为森林生态功能衰退,土地退化现象严重,生物多样性锐减,农村环境污染日益严重等。

   2.1森林生态功能衰退。云南省森林资源分布不均,整体西多东少,因而引起了许多生态问题。同时,云南森林资源长期以来重开发而轻保护,重产出而轻投入,造成天然植被破坏,林分质量下降,森林的生态防护功能减弱,加之由于农村能源短缺,长期靠砍伐森林烧薪柴,每年森林消耗的一半左右为低价值的农村能源所消耗。

   2.2草地严重退化。云南部分天然草地过度放牧,毒草、害草大量侵入,一部分草地被开垦流转为坡耕地,草地面积减少,草地建设速度赶不上天然草场退化速度。人工和改良草地面积仅占天然可利用草地面积的1.5%,多数人工草地缺乏基本管护设施。

   2.3水土流失现象严重。水土流失是一个世界性问题,据有关统计,全世界每年有260亿吨耕地表土流失。我国每年流失土壤50亿吨,水土流失面积达270万平方公里,每年以2000平方公里的速度矿大。通过遥感预测得知,云南省水土流失面积达15平方公里,占全省总面积的39%。全省每年流失土壤达5亿吨,相当于全国土壤流失量的10%。特别是在生态脆弱的贫困农村,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生态系统对生产力可持续发展的支撑力下降。云南省73个贫困县中,有58个属于水土流失严重的地区,且流失的大多是土壤肥力强、颗粒细、有机质含量高的表土,相当于每年冲毁240万亩良田,损失有机质980万吨。

   2.4生物多样性锐减。云南是我国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地区之一,云南只占不到10%的国土面积,却拥有全国50%以上的植物种类、70%以上的动物种类、80%以上的植被类型。云南拥有高等植物16411多种,占全国总数的46.8%,而且云南仍有大面积的热带雨林,如西双版纳的动植物种类就占我国区系成分的四分之一以上。然而,由于近几十年来森林覆盖率从原来的50%下降到24%,生物多样性正在迅速降解。从1951年以来,西双版纳消失和处于濒危状态的植物就有500?800种之多。

   2.5农村环境污染日益严重。由于乡镇企业、畜禽养殖业的迅速发展,农药、化肥、农用薄膜的不合理使用,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农村环境的污染和破坏。

   2.6毁林开荒、过度垦殖的现象仍然存在。由于人口过快增长,城镇化进程加快,农村人口增加,耕地锐减,人口土地承载力和资源环境的矛盾加剧,粗放耕作、陡坡开垦和对资源的掠夺性利用还在造成新的水土流失,导致生态环境继续恶化。

   3 改善云南生态环境的几点建议

   3.1规划建设一系列生态工程。云南可以结合重要河流上游的治理,规划建设一系列生态工程,做到以大河流域重点治理为骨干,小流域治理为单元,综合治理,全面开发,点、片、带、网配套组合,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相结合,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相统一。为此,必须坚决贯彻中央决定的退耕还林措施,使居住在这些地区的人民以发展林业和畜牧业为主,走上以开发促发展的道路。

   3.2树立生态环境的忧患意识,形成可持续发展的思想。云南不但拥有像西双版纳那样的热带原始丛林,中甸那样的未开垦的香格里拉,还有丰富的生物资源和植物资源。但是,我们必须从一些生态环境已遭破坏的地区引起警觉,吸取教训,树立生态环境意识。只有这样,才能使我们在开发云南的生物资源和植物资源中认真地保护环境,真正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3.3加快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是减少资源对环境压力,实现经济发展历史性跨越和可持续发展的根本途径。必须加速完成经济增长从粗放型向集约型、数量型向质量型的转变,从主要依靠增加资源投入和能耗物耗转变为依靠科技进步,加强科学管理,提高经济整体素质。努力实现资源优化配量,从根本上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进一步改进产品结构,淘汰资源能源消耗高、污染严重的生产技术、设备和产品,大力削减结构性污染。

   3.4谨慎选择投资方向。投资方向首先应对环境影响小的基础设施建设领域倾斜,以基础设施的升级带动商业流通、加工贸易、交通运输、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从而为自然资源的深度开发铺平道路。采取这种积极稳妥的方针,将使云南的自然生态得到有效的保护,使经济发展不以牺牲环境而得到实现。

   3.5加快发展绿色产业,大力发展环境科技和环保产业。发展环保产业就需要从税收、信贷等方面给予政策支持,引进先进技术、装备。提高环境咨询、环境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和环境工程设计、施工等技术服务的能力和水平,逐步形成一定的环保市场和环保产业体系,并且积极参与全球和区域经济合作,努力扩大环保利用外资的规模。

   3.6抓好农村面源污染综合防治,发展安全、环保、生态农业。加强环境保护执法监察,深入推进"七彩云南"保护行动,认真落实节能减排工作责任制,加强节约意识和生态意识教育,倡导合理消费,鼓励健康消费,积极创建节约型企业和节约型机关,形成健康文明、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

   3.7加强水资源的保护、开发和管理,重点保护好饮用水源。积极开展节约用水,创建节水农业,依法审批地下水开采,认真编制安全饮水规划,抓实安全饮水项目实施,着力解决人们的安全饮水问题。

   3.8解决好极端区域的生态环境。对潜在荒漠化、沙化地区,采取以粮代赈,产业调整和实施大规模的绿化工程措施,深化林业发展改革工作,认真实施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和无量山自然保护区配套设施建设,建设比较完备的林业体系,大力发展茶叶、泡核桃等具有较好生态效益的产业,努力实现生态建设产业化,产业发展生态化。对生态极其恶劣,人类无法生存的地区,通过人口异地安置,同时,加强地质灾害防治,积极推进江河流域的综合治理,抓好近山面山水土流失治理。彻底消除这些地区人类活动影响的同时,应尽快恢复其生态环境。

   4 小结

   百年一遇的特大干旱不仅对国民经济造成了巨大损失、对生态环境造成了极大破坏,更对人们的心理造成了巨大影响,这就更凸显了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我们必须把握好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经济的发展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我们应该携起手来,共同保护环境,努力使云南的生态环境恢复到自然水平,共建美好的绿色家园。

浅议昭通生态环境保护现状及对策措施

近年来,我市高度重视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市委、市政府按照"生态立市,环境优先"的发展理念,坚持"统筹规划、保护优先、科学利用、严格管理"的发展原则,深入实施了"七彩云南·昭通保护行动",着力加大水资源环境保护力度,强化重点生态功能区保护,突出抓好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石漠化治理、湿地保护、草原生态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护、长江流域防护林体系建设等重点工程,坚持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努力促进资源开发与生态环境相协调,通过努力,环境污染得到一定程度的遏制,环境质量有了一定改善,可持续发展能力进一步提高。

一、生态环境保护情况

(一)生态植被保护情况。昭通森林植被经历了破坏、恢复和发展三个阶段,2000年至2012年,全市森林覆盖率平均每年提高一个百分点。尤其是近年来,昭通市不断加大植树造林力度,累计造林达390.3万亩,实施森林资源管护达1130.8万亩,森林覆盖率达32.6%,有林地覆盖率达27.55%,活立木蓄积量达3593万立方米。全市林业用地面积达1814万亩,占国土面积的50.44%

(二)水资源环境保护情况。昭通境内有大小河流393条,1998年至2012年,全市降水量总体上呈明显减少趋势,平均河川年径流量为111亿立方米,比1998年之前的多年平均径流量减少13.2%,全市人均占有水资源量为2403立方米。由于降雨时空分布不均,以及受高原季风气候、特殊自然地理条件的影响,水富、昭阳、鲁甸人均占有水资源量仅为442立方米、648立方米、1020立方米,远远低于国际公认的人均2000立方米的缺水警戒线。

(三)地表水和饮用水保护情况。据监测,近10年全市地表水以Ⅱ类水质为主,地表水水质总体为良好状态;饮用水源的总体水质变化趋势不明显,水质状况总体为良好。2012年,全市18个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Ⅱ类水体占60.5%,Ⅲ类水体占20.9%,Ⅳ类水体占14%,Ⅴ类水体占4.6%。金沙江昭通段水质监测,巧家蒙姑省控入境断面水质为良好、达到国家地表水Ⅲ类水标准,水富三块石国控出境断面水质为优、达到国家地表水Ⅱ类水标准。

(四)生物多样性保护情况。昭通目前已建成各级各类自然保护区13个,其中国家级3个,省级1个,市级8个,县级1个,保护区面积15万公顷,占国土面积的6.7%60多种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的主要栖息地和50多种重点保护野生植物的主要分布地得到有效保护,基本达到"类型齐全、布局合理"的要求。

(五)土地资源保护情况。全市有耕地面积925.41万亩,约占国土面积的27.49%,人均耕地面积1.6亩,其中旱地占总耕地面积的94.51%;25度以上的坡地、梯地、"望天田"329万亩,占总耕地面积的35%以上。总体上看,我市97%是高山、二半山地,坝区面积仅占2.67%,山地多,坝区少,可利用的土地资源不足,开发整理难度大,土地利用集约化程度不高。

二、生态环境保护主要做的工作

(一)加强生态环保基础建设。"十一五"以来,全市不断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力度,先后争取国家12924万元资金,建成6个县垃圾处理场、3个县城生活污水处理厂及其配套管网工程,以及昭通市医疗固体废物处置中心。争取各级环保专项资金800多万元实施昭通渔洞水库库区集镇垃圾填埋场等11个环保基础设施建设工程,整合项目资金加强渔洞水库径流区污染治理,建成5个年平均处理627吨的集镇垃圾简易填埋场。截至2012年末,全市城镇生活污水处理率达55%左右,生活垃圾集中处理率达70%。同时,全面推进各行业减排,大力削减化学耗氧量、氨氮和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量,合理控制能源消费总量,实行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目标责任制管理,顺利完成了省政府下达的减排任务。

(二)加强生态环保治理工作。全面开展水土流失治理。"十一五"以来,累计治理水土流失面积2043平方公里。其中,"长治"工程和水土保持世行贷款项目完成治理面积531平方公里,生态环境明显改善,水土流失得到了一定程度的遏制。积极抓好林业发展工作。依托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自然保护区建设、农村能源建设四大重点工程开展生态治理和保护,完成人工造林310.08万亩,封山育林235.51万亩,重点森林管护1691万亩,义务植树1100万株,退耕还林138.3万亩,石漠化综合治理工程涉林项目15.29万亩。深入开展生态示范创建工程。全市17个乡镇被省政府表彰命名为"云南省生态乡镇"15个行政村被市政府表彰命名为"昭通市市级生态村"。努力抓好农村环境综合整治。2010年以来,争取环保专项资金1134万元,对13个村庄环境实施综合整治,较好地解决了村庄的突出环境问题。

(三)加强农业生态环保治理。强化生态农业建设,把农业生态环境建设和保护工作放到更加重要的位置。组织实施农业生物资源安全保护与利用、旱作节水农业示范、测土配方工程、草场生态保护建设、生态农业示范、农村沼气建设和保护性耕作示范等工程,强化对农业资源与生态环境的监测预警,保护濒危生物资源,防治面源污染、水域生态环境污染和外来生物入侵,大力开发和利用农村可再生能源,规划建设一批乡村清洁示范村,农业生产环境和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改善。加强农业生态环境管理,在11个县区建立监测点,建立高效、快速的农业生态环境监测预警和重大农业生态环境污染事故监测体系。加大农产品产地污染事故处理力度,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认真组织开展外来入侵生物调查,强化监测预警和风险评估,控制外来入侵生物扩散和蔓延。

(四)加强生态环保其他工作。完成区域主体功能规划编制工作。先后完成了《昭通市环境总体规划》、《昭通市生态文明建设规划》等10余个环保规划编制工作并通过了省级技术审查;11县区特殊生态功能区建设(饮用水源地保护)和昭通横江源头特殊生态功能区建设两个项目进入了国家《三峡库区及其上游水污染防治规划》目录。正在着手编制《昭通市省级生态市建设规划》、《昭通市生物多样性保护实施方案》、《昭通市土壤环境保护和综合治理方案》。严格项目管理。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对区域内投资项目实行全程监管。对已建成项目,加强对环保设施运行状况的跟踪检查,凡排放不达标的,限期改正;对擅自突破规划、更改建设内容、严重破坏生态环境的,严肃处理并限期整改;对新报项目,突出环境影响评价,提高准入门槛,严格控制规划条件。加大环境执法监察力度。建立执法联席会议制度、执法监察通报制度,强化环境监管职能,严格环境执法程序,规范环境执法行为,建立环境执法责任制,全面开展环境执法检查,依法处置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事件,严格查处各类环境违法行为。深入开展"七彩云南·昭通保护行动"2007年以来,全市认真实施以"七彩云南·秀美昭通"为主题的专项行动,较好完成了七彩云南保护行动提出的各项目标任务。

三、生态环境保护目前还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

全市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依然存在诸多问题和不足,主要是:

(一)合理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协调难度大。昭通自然生态植被质量低、生态功能弱,境内山高坡陡、群众生存环境恶劣,在一些县区陡坡耕作和过度垦殖的现象还比较突出,水土流失治理、地质灾害防治、退耕还林等相对难度大,局部地区的生态恶化趋势未得到有效遏制。而昭通经济社会发展还十分滞后,加快发展、合理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协调难度大。

(二)各项生态补偿机制还未建立。全市境内建设的溪洛渡、向家坝、白鹤滩3座巨型水电站为下游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成为长江下游生态环境安全的有效屏障。为支持电站建设我市无论从土地、移民还是生态等方面作出了重大贡献,付出了巨大牺牲,但在生态环境保护投入及支持库区发展方面未得到下游受益地区的补偿和上级明确的政策支持。尽管我市多年来向上级部门进行了呼吁,但迄今为止,生态补偿机制仍未建立。

(三)全市生态环境比较脆弱。水土流失面积和石漠化面积分别占国土面积的47.1%15.1%,人均耕地面积仅1.6亩,且90%以上是山坡地,土壤瘠薄,干旱、冰雪、洪涝、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频发,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之间的矛盾突出。

(四)自然保护区和生物多样性受到影响。生物物种资源是维持自然生态系统平衡的核心和基础,是生态良好的基本指标,由于经济快速发展,人类活动频繁,生态环境受到破坏,各种野生动物生存环境恶化,活动范围减小,动植物种类及数量发生了变化,部分纯本地树种数量日减,生物多样性受到一定的影响。

(五)农业生态环境恶化趋势不容忽视。传统生态农业被现代化农业逐步打破,新的农业生态系统未完全建立。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农药、化肥及塑料薄膜的大量施用、畜禽和水产养殖、秸杆焚烧等等,造成的生态环境问题日益严重。以养殖业为例,绝大多数养殖场排出的粪便未经无害化处理,严重污染空气、土壤和地表水及地下水。

(六)资源过度开发的负面影响相对较大。矿藏资源的开采不同程度地破坏了原来的生态系统,造成植被破坏,水土流失、水体污染,并在汛期强降雨时段形成滑坡、塌陷等地质灾害。一些企业在开采过程中排放的"三废"污染了周边环境,占用了土地,影响了自然景观,成为污染源。造成上述生态环境问题的主要原因综合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全民生态保护意识不强。一些地区和部门领导认为GDP高低是他们的责任,而COD指标是环保部门的事。因此,重开发轻保护,重建设轻维护,对资源采取掠夺式、粗放型开发,超过了生态环境承载能力。社会公众生态保护意识不强,不科学的生产、生活方式在造成资源浪费的同时,加剧了环境的污染。二是产业结构不合理。我市第二产业发展较快,第三产业发展迟缓。三是一些部门和单位监管薄弱,执法不严,管理不力,致使许多生态环境破坏的现象屡禁不止,加剧了生态功能的退化。四是在城市的规划和实施过程中,生态环境保护仍是薄弱环节。在农村80%的小城镇及乡村缺乏总体规划,相当一部分村镇工业、居住、文教区混杂。有的规划没有考虑环保内容,缺乏环保工作机构和相应的环保基础设施,没有人员和法规保障,致使农村集镇垃圾、污水随处倾倒,环境污染严重。五是环保经费投入不足。长期以来对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的投入不足,也是生态环境恶化的重要原因。

四、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一)提高公众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在全社会大力倡导健康、节约、环保的生产、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通过集中培训、媒体宣传和在公共场所增加宣传设施等方式、方法,针对不同层次、不同群体,深入开展人口资源环境的市情教育、建设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国策教育、可持续发展的警示教育,增强公众特别是各级领导的环境忧患意识,提高教育效果。宣传一批环保先进典型,表彰奖励一批生态环境保护先进单位和个人,揭露和曝光一批严重污染环境的反面典型,使保护生态环境成为广大企业和社会公众的自觉行为。

(二)抓紧落实生态市建设整体规划。要把生态理念融入我市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全过程,以建设生态市为目标,以我市人口数量、资源存量、环境承载力、可持续发展能力等方面为依据,统筹发展的时间与空间,准确定位我市的发展方向和发展的近期与长远目标,找准我市发展的优势与动力,确定我市生态发展的步骤、速度等,编制好城乡一体的生态市建设的整体规划,绘就生态城市发展蓝图。在此基础上制定和完善生态产业和小城镇生态建设规划,通过生态市规划引领生态经济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

(三)切实加强生态功能区的建设与管理。在加强我市现有自然保护区建设的同时,要因地制宜建立一批由各级政府管理、不同级别的水土保持、防风固沙、饮水水源地、涵养林、湿地、鸟类等生态保护功能区,使我市受保护的地区占国土面积的比例逐步达到省级生态市的考核标准;政府相关部门应按照各自的职责加强对生态功能区管理、保护与建设,积极探索政府相关部门的专业管理队伍与当地群众共管互利的长效管理机制;抓紧落实昭通市生态环境保护规划与生态功能区划、植被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护、矿产资源和旅游开发等保护措施和要求,逐步规范和加强昭通生态保护工作;在生态功能区内,停止一切导致生态功能继续退化的开发活动和其他人为破坏活动,对已经破坏的重要生态系统,要组织重建与恢复,确保生态环境安全。

()重视资源开发过程中的生态环境保护。管理资源的相关部门要制定科学合理的开采规划,加大资源开采的管理力度,防止开采过程中资源的浪费和环境破坏。矿产资源的开发应选取有利于生态环境保护的工期、区域和方式,防止次生地质灾害的发生;土地资源开发要明确土地承包者的生态环境保护责任,加强生态用地保护,建设项目确需占用生态用地的,应严格依法报批和补偿。水资源的开发利用要统筹兼顾,生产、生活和生态用水综合平衡,在地下水严重超采地区划定地下水禁采区,抓紧清理不合理的抽水设施,防止出现大面积的地下漏斗和地表塌陷。

(五)切实解决生态环境存在的突出问题。要下大力气解决危害我市人民健康和影响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环境问题。目前,要把水污染治理放在工作的重中之重。一是加大对重点污染流域、区域和行业的环境违法处罚力度。特别是加大分布在水体周边的污染点的治理力度,严格执行环评和"三同时"制度,切实解决守法成本高、违法成本低的问题,提高监测能力和监管水平,彻底根除污染的源头或隐患。二是城市在提高污水处理能力的同时,加强污水管网建设,从根本上解决向河道排污的问题。三是加大农业面源污染控制力度。加快小城镇环保基础设施建设,建立农村垃圾"户分类、村收集、乡(镇)转运、县(区)处置"的城乡统筹垃圾处理模式,提高农村垃圾收集率、清运率和处理率,提高生活污水收集和集中处理能力。因地制宜,加大对大中型沼气池建设过程中的规划和资金、技术扶持力度,同时制订畜牧养殖小区排污处理办法,确保养殖废水达标排放,大力推广测土配方施肥,严格控制氮、磷严重超标地区的氮肥、磷肥使用量。

(六)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和环保产业。认真落实加快循环经济发展的各项政策措施,以提高资源利用为核心,以节能、节水、节地、节材和资源综合利用为重点,促进资源在企业内部、企业之间、产业之间的循环,实现"节能、降耗、减污、增效"。提高生态工业示范园区的建设水平,工业园区应按照循环经济的模式进行规划和建设。同时要制定我市环保产业发展规划,确定环保产业发展重点、目标、政策和措施,扶持一批"龙头"企业,对环保骨干企业,在立项、征用土地、收费等方面给予政策优惠。

(七)完善生态环境保护的法规体系和工作机制。一是加强地方立法,进一步完善地方环境标准体系,把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纳入法制轨道。二是建立和完善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机制。建立各级政府对本辖区生态环境保护的责任制,确定资源开发单位、法人的生态环境保护责任,加强责任追究制和生态补偿机制,三是要完善生态环保投入机制。加大生态环境治理和生态修复的资金投入力度。村及乡(镇)的创建工作要改变"多头创建",整合创建指标,资金统一使用,避免重复建设和浪费。四是要完善并落实奖惩考核机制。实行严格的绿色考核体制,把政绩考核与生态考核、奖惩制度有效结合起来,使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落到实处。

可持续发展论文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