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教材语文一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教学设计

发布时间:2020-05-26 11:23:12

小学语文教学设计

学校

西园

小学

设计者

石敬文

年 级

一年(下)

组长

蔡玲

审核

刘莹环

课题

课文 8、《静夜思》 第一课时

教学

目标

1、认识“夜、思”等9个生字,会写“思、床等四字。 

 2、能借助拼音,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想象画面,初步感受诗中描绘的景象。

重点

难点

重点:正确、流利朗读古诗,识记生字

难点:理解意境

课前

准备

诗人李白的资料,本课的生字卡片,多媒体课件。

教 学 过 程

运用信息

技术手段

、猜谜导入,揭示课题

1小朋友的肚子里装着很多诗,肚子里装着古诗的小朋友被称作小诗人。小诗人们,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则谜语:

有时落在山腰,有时挂在树梢,

有时像面圆镜,有时像把镰刀。 (谜底:月亮)

2课件展示月下美景图,教师用优美的语言引入并揭示课题:一轮明月冉冉升起,月光照着沉睡的小山村,照着苍茫的大山,照着宁静的港湾,照着我们祖国大地的每一个角落。望着月亮,许多人都会思绪万千。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有关月亮的古诗——《静夜思》。

3板书课题,学习生字“夜、思”等。

(1)指名试读课题。

(2)指导学生把课题读准。

(3)引导学生说说认识这三个字的方法。这三个字你们认识吗是怎么认识的能给它们找找伙伴吗

(4)教师根据学生口头组词板书:安静、夜晚、思念。

4课件演示秋夜李白望月图,教师引导学生看图:这是什么时候谁在干什么

(1)学生看图说一说图上的内容。

(2)教师简介诗人的生平和诗歌的写作背景:这首诗是我国唐朝诗人李白的经典之作。这是他离开家乡,离开亲人后,在一个安静的

夜晚,面对皎洁的月亮产生的对家乡亲人的思念。

二、初读古诗,识记生字

1.教师提出学习要求:认识古诗中的生字,还能正确、流利地

白板展示

月下美景

背诵这首古诗。

2.播放古诗朗诵课件,请学生认真听记古诗内容。

3.学生先自读诗句,边读边在诗中圈出生字条里的生字,圈好生字后多读几遍,再与小伙伴合作识记不认识的字。

4.教师指名读古诗,评议是否读准字音。

5.检查学生生字学习情况。

(1)出示生字卡片:夜、思、床、光、疑、举、望、低、故。

①开火车试读,要求读准。

静夜 思念 床前 月光 疑问 举头 远望 低头 故乡

②请小老师领读。

(2)组织学生交流记生字方法,教师指导。

①“静、夜”前面已学习,重点识记其余的字。“床、光、望、乡”,说发现。(它们都是后鼻音的字,而且韵母都是ang)

理解“举”:请学生把铅笔“举”起来;请“举”手。

④通过反义词的方法理解“低”。

⑤联系诗句内容“望明月”,理解“望”是“看”的意思。

⑥用加一加识字法学习“故”。介绍偏旁“攵”。教师相机引导学生理解“故乡”,知道学生们的故乡在哪儿。

白板课件

三、朗读古诗,了解大意

1.读古诗我们还应该注意停顿,师范读,学生模仿读出节奏。2.出示画有停顿符号的诗句,指生朗读。

3.这首诗讲的是什么意思呢想画面,说意思。

5.再次出示课文插图多种方式朗读,体会诗意。

四、指导写“思、前、床、光

1.“思”,“田”的竖在竖中线上,心字底略宽,卧钩是关键笔,三点要注意写的位置。“前”写时上紧下松,下面的“月”竖撇变成竖。

2、教师范写,学生练习写,写后进行评议。

板书

设计

静夜思

安静 夜晚 思念

教学

反思

小学语文教学设计

学校

西园

小学

设计者

石敬文

年 级

一年 (下)

组长

蔡玲

审核

刘莹环

课题

课文 8、《静夜思》第二课时

教学

目标

1.想象画面,初步感受诗中描绘的景象,背诵古诗

2.感受诗歌所描绘的美好意境,产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

重点

难点

重点:理解重点词汇“举头”、“低头”等,深化理解古诗句意及感情。

难点:体会古诗意境及感情。

课前

准备

课件

教 学 过 程

运用信息

技术手段

一、细读古诗,感受诗意

1.鼓励学生按照自己的理解朗读古诗。你喜欢怎样读就怎样读。

2.学习第一句古诗。

(1)指名读整句诗,说说自己对这句诗的理解。

(2)指导:“明月光”是怎样的月光(明亮的月光。)

(3)多媒体创设情景:明亮的月光照在诗人床前。

(4)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诗句。

3.学习第二句古诗。

(1)指名读整句诗。

(2)鼓励学生尝试说说这两句诗的意思,用上“________好像是________”的句式。(明亮的月光照在诗人的床前,好像是铺在地上的白霜。)

4.学习第三句古诗。

(1)看多媒体理解“举头”的意思。请举头(做动作),“举头”还可以说成什么

(2)说说诗人在干什么。

(3)指名读整句诗,说说自己对这句诗的理解。(诗人抬头望着天上明亮的月亮。)

5.学习第四句古诗。

(1)指名读整句诗,说说自己对这句诗的理解。

(2)引导学生用动作表示“低头”的意思。

展示月光图片

展示图片

(3)诗人看着挂在天空中的明月,会想到什么呢(家乡,亲人。)二、二、再读古诗,深化情感

1.课件出示图片,在柔和的古筝声中教师导学:在这个安静的夜晚,月亮是圆圆的。圆月象征着团圆,而诗人却独自一个人漂泊在外。此时此刻,他的心情是怎样的呢(难过、伤心)

2.教师范读,学生一边欣赏画面,一边感悟诗中传递出来的思想感情。

3.同学们,此时你们看到月亮会想到什么

4.诗人看着挂在空中的明月,又会想到故乡的什么呢

5.教师引读:是啊,在这样的夜晚,我们是多么思念亲人啊!下面就让我们带着自己及李白的思念读这首古诗吧!

6.指名诵读,以评促读。

7.创设情境表演:此时此刻,你就是诗人李白。你远离家乡,远离亲人,在一个静静的夜晚,独自站在窗前望着圆月……(生双手放在背后合拢,深情吟诵。)

8.鼓励学生通过多种方式背诵这首古诗。

课件展示画面

三、古诗赏析,了解诗人

1.课件出示《望庐山瀑布》这首诗。教师导学:一轮明月,一段思乡情,一首《静夜思》。李白还有很多诗作都写到了月亮,我们来欣赏两首。

2.再次介绍李白。

3.引导学生到《小学生必背古诗八十首》中去找一找、背一背李白的其他诗歌。

四、指导写字:1.引导学生自主发现每个字的起笔、主笔在哪儿,写后评议。2.在语境中巩固生字。

课件展示

望庐山瀑布

板书

设计

教学

反思

小学语文教学设计

学 校

东关

小学

设计者

施海荣

年 级

年下

组长

蔡玲

审核

刘莹环

课题

课文 9、 《夜色》 第一课时

教学

目标

1认识“胆、敢”等12个生字和厂字旁;会写“色、外”等七个字。

2能借助拼音,正确地朗读课文。

重点

难点

1.采用多种识字方法认识12个生字

2.采用归类、练习的方法,写好“色、外”等七个字。

3.能借助拼音,正确地朗读课文。

课前

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 学 过 程

运用信息

技术手段

一、创情激趣 导入新课

1、播放动画视频,学生和老师边做动作,边背颂儿歌《小小的船》。

2、师:同学们,你们知道这首,写的是什么时候的景色老师想知道同学们眼中的夜色是什么样的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看看这位小朋友眼中的夜色吧

板书课题:《夜色》 空写 “色”字 扩词 扩句

课件出示

《小小的船

动画视频

二、读通课文识记生字

(一)字音

1、自读儿童诗课件出示儿童诗学生自读注意把生字读准 然后同座互读 互相纠正 然后展示读

2、自主学字词课件出示带拼音词字 学生练读读准

课件出示去掉拼音的词 采取多种方法读认识 “厂”字部

3、再读儿童诗去掉拼音再读儿童诗要读准读流利

(二) 字形 字义

1、先自己想一想,怎样能快速记住生字 然后,小组内交流识字方法,采取生教生的方法

2、小组汇报 识字方法 其它小组注意倾听,及时补充

如:胆 敢 勇 微 采取扩词 扩句的识字方法

往 偏 原 像 采取加一加 减一减 换一换的识字方法

像 胆 偏 也可以采取形声字识字方法

3、智力游戏 对于难点的字,教师以猜字谜等方式集中提出。

如: 窗 多媒体出示窗的小篆写法 ,让学生来猜字谜 ,进而,介绍古人造字原理(古代,囱和窗通用,即在屋上留个洞,可以透光,也可以出烟) 来记住字形,了解字义。

(三)再读课文,读读悟悟

1、熟读课文 采取多种方式把课文读熟,读的有感情

(开火车读 指名读 拍手读 小组内读 配乐齐读 教师范读等)

2、提问:通过以上不同的读,你们都听懂了什么

3、引导学生进行集体交流汇报。通过再读文,你读懂了什么

教师抓住“怕 不怕”进行体会。

三、写字指导 (先观察 师范写 学生空写 学生互评 改写到美观)

1、字形归类 色 爸 笑 是上下结构的字

晚 外 是左右结构的字

2、结构特点 上下结构 上小下大 左右结构 左窄右宽

再 书写时,注意笔顺,先写横、 竖 横折钩 再写 竖 横 横

第四笔的竖写在竖中线上,第五笔横在横中线上

课件

出示课文

生字生词

课件出示

图片字谜

课件出示

本课生字

板书

设计

9、夜色

日 + 免 = 晚 (加一加)

用 + 巴 = 色 ( 减一减 换一换)

教学

反思

小学语文教学设计

学校

东关

小学

设计者

施海荣

年 级

一年

组长

蔡玲

审核

刘莹环

课题

课文 9、 《夜色》 第二课时

教学

目标

1理解课文,正确地朗读课文。

2. 学习和积累词语,在理解词义的基础运用词语

3初步懂得“克服胆小,做个勇敢的人,能收获美好”的道理

重点

难点

1理解课文,正确地朗读课文,以及对长句子

2. 学习和积累词语,在理解词义的基础运用词语

课前

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 学 过 程

运用信息

技术手段

一、 复习导入 巩固所学

1、读一读 记一记

胆子 勇敢 往外 微笑 好像 草原 散步 偏旁

2、再的偏旁是( ) 笔顺----------------------

3、一字多词 外( ) ( ) ( )

晚( ) ( ) ( )

这节课我们来继续学习第九课《夜色》

课件出示

二 、先学后教 理解课文

学习第一节

1、采取自己喜欢的方式 ,自读第一小节

思考:诗歌中的“我”是一个怎样的孩子请用——画出来。

(1)先自己勾画,自己练习说,然后在小组内交流

(2)各小组一位代表说一说。(指导学生说一句完整的话。培养学生的倾听习惯。)

2、试着填空 仿写词语

很小很小( )( ) 勇敢( )( )

3、指导朗读 想一想 天黑下来,怕黑的小主人,心情会怎样应该怎样读(很小很小读的轻 不敢往外瞧读出胆小,害怕)

4、采取不同的读,熟读成诵( 指名读 小组内读 赛读 加动作读等)

学习第二小节

1、指名读第二小节 思考:我变成了一个怎样的孩子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变化(注意引导学生说完整话)

2、口语练习 在夜晚我还会看到什么听到什么请你学着书上的样子说一说。 我也能看见小鸟怎样在月光下睡觉,我也能看见------------,我也能听见-------------------。

3、指导朗读 读出夜晚的美好 我变得勇敢 (甜甜的 响亮的声音)

三 、当堂检测

1、标出“一”在词语中的不同读音

天一( )黑 一( )老牛 一( )看 一( )样

2、请用“一 ……就……”说一句话

四、 拓展延伸 小练笔 夏天的夜晚是美丽的,请你把看到的,想到的,听到的,写上几句话。

课件出示

第一节诗歌

课件出示

第二节诗歌

课件出示

口语练习

课件出示

习题

课件出示

小练笔

板书

设计

9、夜色

害怕-----不害怕

教学

反思

小学语文教学设计

东关小学

设计者

蔡玲

年 级

年 (下)

组长

蔡玲

审核

刘莹环

课题

课文 10 端午粽(第一课时)

教学

目标

1、会认“端、粽”等13个生字和2个偏旁。会写“叶、真、豆”三个字。

2、正确、流利朗读课文,读好长句子,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3、通过图文结合、联系生活实际,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

重点

难点

重点字词的书写及词语的意义

课前

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 学 过 程

运用信息

技术手段

一、 谜语导入,揭示课题

1、多媒体课件出示:游戏——猜谜语

2引导学生说一说吃过哪些味道的粽子。

3引出课题,板书课题。

课件出示

外面绿绿的,

里面白白的,

咬上一口黏黏的。

猜一食品:__________。

二、初读课文,识记生字

1、教师范读课文,学生听准字音,并圈画生字

2教师出示本课会认字,检测学生生字预习情况,引导学生小组自主合作学习本课生字。

(1)引导学生同桌互动交流,读准字音。

(2)教师出示生字卡,学生轮读词语。

(3)小组比赛读词语。

(4)教师组织做游戏,给词语找朋友。

3、教师再次引导学生自学喜欢的生字,运用不同的方法识记生字。

(1)教师点拨运用熟字法识记生字。学生观察、挑选自己喜欢的生字,与同桌交流合作学习,采用多种方法识记生字。

A:形近字识记法:联系已有的学习情况,在13个会认字中找到形近字,并且和同桌交流形近字的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

B:部件组合法。 学生汇报:我喜欢“粽”字,它是左右结构的生字,左边是“米”,右边是“宗”。我运用加一加的方法记住它。

(2)指导学生运用部件组合的方法识记生字。 “端、粽、节、总、据、念”6个形声字。

(3以小组为单位,抢读生词,读正确的小组得到词卡,并且领读,得到词卡最多的小组获胜。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教师指导学生朗读课文,提出朗读要求: (1)读准字音。 (2)把句子读通顺、读流利。

2教师指导学生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1)说一说课文共由几个自然段组成。

(2)喜欢的句子多读几遍,并读给同桌听。学生按照要求朗读课文。小组内互读,互相订正字音。

(3)教师范读,指导学生把长的句子画出停顿

四、指导书写,学生评价。

1、教师指导学生书写生字——叶。 (1)多媒体课件出示生字——叶,看图学习生字。 (4)师书写生字,学生书空,比一比谁写的好。

(注意:叶字左窄右宽,左边的口要写在横中线上面,右边的横对准口的中间,不要太长,最后一笔竖要直。)

2、学生书写生字——真。 (1)观察生字结构,总结书写规律,学习书写。 (2)巧记生字:上、下两部分较窄,而中间部分则较宽,上面的“十”和下面的“八”要写的扁,中间有四横,长横要写平。

3教师指导学生书写生字——豆。 (1)图文演示法,理解字义。 (2)书写方法:上横短,下横长,中间一口要扁些。

4、学生互相评价。利用展台展示学生的字。

5、教师小结。

课件出示生词:

端午节、粽子、

总是、糯米、

中间、十分、

鲜肉、带回去、

知道、据说、

纪念 红豆。

课件出示

课件出示

朗读要求

课件出示生字

五、拓展延伸:

你知道端午节和粽子的故事吗和同桌说一说。

板书

设计

10 端午粽

叶 真 豆

教学

反思

小学语文教学设计

学 校

东关小学

设计者

蔡玲

年 级

一年

组长

签字

蔡玲

审核

刘莹环

课题

课文 10、端午粽(第二课时)

教学

目标

1、进一步理解课文的内容,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会写“午、会、分、米”四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读好长句子,通过想象画面、体会心情朗读好课文。

3、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粽子的样子、味道等,初步了解端午节的习俗、来历。

重点

难点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学习读好长句子;能用自己的话说说粽子的样子、味道等。

课前

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 学 过 程

运用信息

技术手段

一、复习导入,再现情境。

导入: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端午粽》的字词,现在我们来复习一

下上节课学习的生字词。出示生字词,检查掌握学生的情况。

课件出示

二、诵读课文,品味内容

1抓住重点语句,指导朗读。

(1)品读课文第二自然段。

(2)教师提出问题:结合第二自然段内容说一说。外婆包的粽子是什么样的。

(3)学生带着问题自由朗读课文。

(4)指导学生按照从外到内的顺序描述粽子的外形特点

学生汇报:粽子是用青青的箬竹叶包的,里面裹着白白的糯米,中间有一颗红红的枣。

5)词语填空读课文。

教师追问:为什么用“青青的”“白白的”“红红的”,而不用“青的”“白的”“红的”

指导朗读:这样AAB式的重叠词更能体现出粽子的特点,各种颜色相间,色香味美。朗读时仿佛让人品尝到了香甜的味道。课件出示两个句子,朗读比较有什么不同。A: 粽子是用青青的箬竹叶包的,里面裹着白白的糯米,中间有一颗红红的枣。B: 粽子是用青的箬竹叶包的,里面裹着白的糯米,中间有一颗红的枣。

(6)学生朗读第二自然段。指导读好长句子,注意停顿正确。

品读课文第三、四自然段。 课件出示:(1)粽子分为哪些种(2)端午节为什么会有吃粽子的习俗

学生汇报为了纪念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 指名学生汇报诗人屈原的历史事迹。

教师总结屈原的人物事迹,增强学生爱国主义情感。

三、指导观察,正确书写

1创设情境,出示生字。 (1)老师今天带来了几个美味香甜的粽子,同学们想不想吃(2)导学:你们认识它们吗我们来学写这几个生字,写得好的同学会得到香甜美味的粽子。

2教师指导学生学习生字——午。 (1)观察生字外形,注意书写时悬针竖不出头。 两横的长短、间距,最后一笔竖要又直又正。(2)学生描红书写,在本子上写两个。 (3)同桌之间展示,同桌互评。

3教师指导学习生字——节。 (1)观察生字结构,教师在黑板上范写,学生练写。(注意:上窄下宽,上扁下长,草字头的长横要写平,横折钩在横中线起笔,折钩稍稍左斜,长度适中,竖要写直。) (2)引导学生说一说了解了哪些中国传统节日。 (3)通过对节日的阐述,给“节”字进行扩词训练。

4指导学生书写生字——米。 (1)导学:我们“品尝”了香甜的糯米粽,一起来认识糯米的“米”字。 (2)多媒体课件展示图片: (3)学生根据汉字“米”的字形演变过程,理解字义。

5教师指导学习生字——分。 (1)反义词对对碰理解字义:“合”的反义词是“分”。 (2)书写要领:上面八字要延展,下面是“刀”不是“力”。“刀”字放当中,先写横折钩,再写撇。 (3)师生讲评,展示学生作品,互相评价,激励进步。

课件出示: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粽子是用________箬竹叶包的,里面裹着________糯米,中间有一颗________枣。

课件出示两个句子

课件出示朗读要求

课件出示生字图片

四、拓展延伸:

1引导学生说一说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有哪些收获。

2教师总结:每年端午节我们都会吃粽子,今天通过学习《端午粽》,我们不仅“品尝”了美味香甜的端午粽,还知道了端午节的由来。每当我们吃美味香甜的粽子时,不要忘记缅怀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

板书

设计

10 端午粽

青青的 白白的 红红的

午 节 米 分

教学

反思

小学语文教学设计

学校

拐磨子

小学

备课人

孙铭梧

刘凤琳

年级

一年

(下)

组长

蔡玲

审核

刘莹环

课题

课文 11、彩虹(第一课时)

教学

目标

1、通过随文识字、字理识字、形声字特点识字等方法,认识“虹、座、浇、提、洒、挑、兴”7个生字,会写“那、到”两个字。

2、能借助拼音,正确地朗读课文;能入情入境地朗读课文第2自然段。

3、读好第2自然段中多个分句组成的长句子,读好分句间的停顿,并能试着读出问句的语气。

重点

难点

理解句子的基础上,读好分句间的停顿,并能试着读出问句的语气

课前

准备

PPT课件

教 学 过 程

运用信息

技术手段

一、导入新课

图画导入,引出课文

1、彩虹简笔画。引导学生用词语、词组或句子描述彩虹。比如“彩虹、一道彩虹、一道美丽的彩虹、这是一道美丽的彩虹”。

2、出示第1自然段。(1)引读。(2)识记生字“座”,平舌音。词语“一座房子”“一座桥”,掌握“座”的量词用法。(3)引导学生理解“这座美丽的桥”就是彩虹桥。让学生体会课文语言的生动,不出现“彩虹”同样可以把事情说清楚,说具体。(4)指导朗读第1自然段,雨停“了”,轻声。“美丽的桥”,词语连读。

课件出示

彩虹的图片

二、探究新知

(一)揭示课题,认读生字

1、板书课题、读题2、指导生字“虹”。(1)读准字音。“虹”ong后鼻音,第二声。(2)记住字形。用加一加,换一换的方法识记。猜一猜:“虹”为什么是虫字旁(3)讲述“虹”的字理,从虫从工,用小故事帮助学生记忆虫字旁。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出示插图,文中的小姑娘“我”看到这座美丽的彩虹桥,小脑袋里冒出了很多奇妙的想法,请小朋友们自己看一看,读一读。

2、提出初读要求。(1)把字读正确,不会读的拼音帮助你。(2)把句子读通顺,遇到长长的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3)标好自然段的序号。

3、整体感知。“我”把这些奇妙的想法都跟谁说了

4、创设情境朗读课文。(1)教师提问:“谁愿意当‘我’,来问一问呢"抽3个学生分别朗读课文2、3、4自然段,第1自然段集体朗读。(2)朗读时,指导学生把字词读正确,句子读通顺。

(三)精读课文,突破难点

1、出示一个问句。“爸爸,你那把浇花用的水壶呢”(1)引读短语:“浇花用的水壶”“那把浇花用的水壶”“你那把浇花用的水壶”。让学生明白“我”想要的是爸爸那把浇花用的水壶。

2、出示一个长句子。“如果我提着它,走到桥上去,把水洒下来,那不是我在下雨吗”(1)想一想每一部分写我在干什么(2)自己练读,圈一圈“我”的动作。(3)同桌共同学习,一个读词语,一个读分句。(4)反馈交流,发现这是三个连续的动作,并在反复朗读中理解句子。(5)“我”真的提着那把爸爸的水壶吗你是从哪个词语知道的(6)“不是我在下雨了吗”读出问句的语气。(7)情境中朗读。

3、出示第二个长句。“你就不用挑水去浇田了,你高兴吗”(1)标出难读的词语:挑水、高兴。(2)同桌合作学习,一个读,一个听,是否把词语读正确,句子读通顺。(3)反馈交流,抽几对同桌一个读,一个评价。 (4)情境朗读,读出疑问语气。

4、出示第2自然段。把三个问句连起来读,读通句子,读出分句间的停顿,读好问句。

5、小结发现。引导学生发现“提、洒、挑、浇”几个动词都很有特点:(1)左右结构。(2)都可以跟“水”组成词语:提水、洒水、挑水、浇水。

课件出示

“虹”字

课件出示

小姑娘看到美

丽的彩虹桥

情境图

课件出示

问句。“爸爸,

你那把浇花用

的水壶呢”

课件出示

长句子。

课件出示

第二个长句。

课件出示

第2自然段

出示“提、洒、挑、浇”几个动词

三、拓展延伸

(一)出示生字“到、那”,都是左右结构的字。

1、指导学生先从三个方面观察“到”。(1)观察生字结构,偏旁在右边,左宽右窄。(2)关键笔画标成红色,教师示范书写。(3)关注整个字是否在田字格中间,写的是否端正。

2、学生练习书写,书空一个,描红一个,书写一个。3、反馈书写,让学生按照上述三个方面进行评价 4、再写一个,发现自己哪些地方有进步。

3、同法学习写“那”

课件出示

“那、到”生字

板书

设计

11、彩虹

“爸爸,你那把浇花用的水壶呢” “你就不用挑水去浇田了,你高兴吗”

教学

反思

小学语文教学设计

学校

拐磨子小学

备课人

孙铭梧

刘凤琳

年级

一年

(下)

组长

蔡玲

审核

刘莹环

课题

课文 11、彩虹(第课时)

教学

目标

1、认识“兴、镜、拿、照、千、裙”6个生字,会写“兴、成、着、高、千”5个生字,认识衣字旁1个偏旁。

2、理解课文2、3、4段的第二句由多个分句构成的反问形式的长句子

3、感受纯真的想象世界,体会关心家人的美好情感。

重点

难点

理解由多个分句构成的反问形式的长句子

课前

准备

PPT课件

教 学 过 程

运用信息

技术手段

一、导入新课

1、导言: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和彩虹交上了朋友。课件出示词语“彩虹、洒水、挑水、浇花、提问、那么、到达”。这些词语你会读吗开火车读带有生字的词语,并选择一个喜欢的词语造句。

课件出示

“彩虹、洒水、挑水、浇花、提问、那么、到达”

二、探究新知

(一)出示生字、学习生词

1、出示生字“兴、镜、拿、照、千、裙”,多种方法帮助学生识记字形、理解字义、读准字音。

(1)“拿”是会意字,合手为拿。

(2)“照”是翘舌音,“镜、兴”是后鼻音。

2、辨一辩识记衣字旁。认识新的偏旁“衤”,区分衣字旁和示字旁,初步了解衣字旁和示字旁的特点。

(二)、反问长句、理解运用

1、出示课文第3自然段句子,“如果我拿着它,走到桥上,天上不就多了一个月亮吗”学习关联词语如果···不就···。

(1)想一想每一部分写我在干什么

(2)自己练读,圈一圈“我”的动作。

(3)同桌共同学习,一个读词语,一个读分句。

(4)反馈交流,发现这是两个连续的动作,并在反复朗读中理解句子。

2、 出示课文第4自然段句子,“如果我把它挂在彩虹桥上,坐着秋千荡来荡去,花裙子飘啊飘的,不就成了一朵彩云了吗”

(1)想一想每一部分写我在干什么

(2)自己练读,圈一圈“我”的动作。

(3)同桌共同学习,一个读词语,一个读分句。

(4)反馈交流,发现这是三个连续的动作,并在反复朗读中理解句子。

3、有“的”字复杂短语朗读练习。出示句子“你系在门前树上的秋千”“梳头用的那面镜子”

(1)引读短语:“树上的秋千”“门前书上的秋千”“系在门前书上的秋千”“你系在门前树上的秋千”。逐层指导,把词组读正确,读明白。

(三)、指导书写

1、出示生字“高、兴、成”。引导学生字不同的字中写好笔画“点”。让学生仔细观察,说说该如何书写。

2、教师在评价中肯定学生的发现,示范书写。

3、书空一个,描红一个,书写一个。

4、同桌互相评价。

5、根据评价,自己再写一个。

课件出示

生字“兴、镜、拿、照、千、裙”

课件出示

偏旁“礻”

词语“衬衫、棉袄、神仙、吉祥”

课件出示

出示课文第3

自然段句

课件出示

“如果我把它挂在彩虹桥上,坐着秋千荡来荡去,花裙子飘啊飘的,不就成了一朵彩云了吗

课件出示

“树上的秋千”、“门前书上的秋千”、“系在门前书上的秋千”、“你系在门前树上的秋千”

三、拓展延伸

1、积累词语。(1)出示课文第4自然段句子“坐着秋千荡来荡去”。做动作解释荡来荡去的意思.(2)知识迁移。出示词语飘来飘去、游来游去、跑来跑去。让学生做动作、想象画面,感受这一类词语的形象感,再通过朗读感受这一类词语的节奏感。(3)用这一类词语说一句或几句话。

2、请你学着书上的样子,说一说生活中你有什么奇妙的想法

课件出示

句子“坐着秋千荡来荡去”词语荡来荡去、飘来飘去、游来游去、跑来跑去

板书

设计

11、彩虹

“衤”-----“衬衫”、“棉袄”

“礻”-----“神仙”、“吉祥”

荡来荡去、飘来飘去、游来游去、跑来跑去

教学

反思

小学语文教学设计

学 校

西园小学

设计者

王立芹

年 级

一年(下)

组长

蔡玲

审核

刘莹环

课题

语文园地四(第一课时)

教学

目标

1.运用偏旁归类的方法准确识记带有月字旁的字。

2.正确、规范、整洁地书写“主、书、门”等带点的字。

3.体验“点”在不同位置不同笔顺的书写规则。

4.能正确认读带有轻声音节的词语,感受轻声音节词语的读法。

重点

难点

1.正确、规范、整洁地书写“主、书、门”等带点的字。体验“点”在不同位置不同笔顺的书写规则。(重点)

2.能正确认读带有轻声音节的词语,感受轻声音节词语的读法。(难点)

课前

准备

1.制作多媒体课件。(教师)

2.制作词卡。(学生)

教 学 过 程

运用信息

技术手段

一、游戏闯关,识字加油站

1.导言:同学们,这节课我们首先玩个“我来指,你来说”的小游戏,好不好

二、 探究新知

(1)学生先在小组内合作正确朗读词语,再相互之间比赛正确认读词语。

词语:眉毛 鼻子 嘴巴 脖子 手臂 肚子 小腿 脚尖

(2)读准字音的学生获得字卡,并且把字卡贴在朱迪身上相应的部位。(一名同学在黑板上贴出,其他同学当小评委,观察是否正确。)

(3识记生字——眉、鼻、嘴。

过渡:我们能够正确读出表示身体部位的词语,那么,有什么好的办法能够记住它们呢

例“眉”字的识记:眉毛是生长在额头之下、眼睛之上的毛发,所以“眉”的下面是“目”。

(4准确识记带有月字旁的字。

教师指导学生观察黑板上词语出现最多的一个部首是“月字旁”。

同桌合作找出带有“月字旁”的字。

预设:脖、臂、肚、腿、脚。

小组合作说一说还认识哪些带有月字旁的字。

预设:胳膊、脑、肩膀、胆、肤、胖……

2、多媒体课件出示词语:胆子、粽子、镜子、爸爸、妈妈、哥哥、故事、月亮、时候。

(1)指导带有轻声音节的词语在句子中的读法。学生读的过程中,教师适时纠正指导。

(2).全班同学展示汇报,说出自己知道的带有轻声音节的词语。

预设:爷爷、奶奶、蚊子、黄瓜、狐狸、漂亮、葡萄。

3、游戏闯关,书写汉字

导学:同学们摘了这么多的苹果,真开心,接下来朱迪要带领我们到动物城堡里的游乐园逛一逛。但是,我们要完成以下任务才能进去。

多媒体课件出示任务卡:正确、美观地书写汉字。

(1)教师在黑板上示范,按照正确笔顺书写“主”字。学生书空和老师一起写“主” 字。

(2)师生同步竞争书写“门”字。看谁写的笔顺正确。

(3)男女同学派代表在黑板上比赛书写“书”字,其他同学做小评委。

(4)同桌之间竞争书写“我”字。教师提示独体字书写时按照正确的间架结构和笔顺进行书写。教师巡视观察。

3.总结带点字书写规律。

(1)引导学生观察发现这几个字里面都有一个共同的笔画“点”。

(2)总结带点字的书写规律:笔画“点”在字的上方或者左上方时先写点;“点”在字的右上方时,后写点。

(3)根据“点”的书写特点,指导学生按照正确笔顺书写带点的字。

三、回顾全文,布置作业

1.导问:谁能向大家说一说今天有哪些收获呢

2.总结:本节课通过闯关游戏,我们认读了带有“月字旁”的生字,准确地读出了带有轻声的词语,还能用两三个词语写一句话,按照正确的笔顺书写了带有笔画点的汉字。我们不仅玩得开心,还收获了很多知识。

3.作业布置: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记住本课的生字。

课件出示插图。

板书

设计

月字旁 轻声词

教学

反思

小学语文教学设计

学 校

西园

小学

设计者

王立芹

一年(下)

组长

蔡玲

审核

刘莹环

课题

语文园地四第二课时

教学

目标

学习背诵古诗

正确、流利地朗读诗歌。

重点

难点

学习背诵古诗

正确、流利地朗读诗歌。

课前

准备

制作多媒体课件

教 学 过 程

运用信息

技术手段

一、导入新课:一、诵读比赛,揭示课题。

(1)导言:同学们,这节课我们来进行赛诗会呢,想不想参加

(3)揭示课题:诵读诗歌比赛。齐读题目《寻隐者不遇》。

课件出示美丽的插图。

二、探究新知

1.初读古诗,读准字音。

(1)教师提出诵读要求:读准字音。

(2)同桌之间借助拼音读,注意读准字音。

2.精读古诗,熟读成诵。

(3)指导学生通过二人对话的方式识记诗歌内容。

(4)分角色朗读诗歌。教师扮演诗人,学生扮演童子。师生合作以对话的方式进行诵读。

(5)学生自由背诵,比一比看谁背诵得最快。

(6)教师抽背,鼓励同学正确、流利地背诵古诗。

3.小结:我们跟随着朱迪参加了赛诗会,并且运用了多种方法诵读诗歌。希望同学们学会运用更多、更好的方法诵读诗歌。

绕口令比赛,和大人一起读

1.导问:我们参加了快乐赛诗会,给大家请来一位好朋友,你们想知道是谁吗

2.多媒体课件出示:《妞妞赶牛》的图片。

3.导学:从图片上看到了主人公是谁在做什么揭示主题。

预设:主人公是妞妞,妞妞去赶牛。

4.学生初步了解内容。教师出示字卡指导学生学习重难点发音的生字。

5.朗读表演:教师示范读绕口令。

6.结合图画演示,师生逐句学习绕口令,正确读准字音。

7.多种方式诵读:小组比赛读、同桌互读。在自然轻松的活动氛围中,感受绕口令内容、字词的发音等。

8.角色竞赛,分角色、分小组,和同伴朗读。学生有韵律快速读绕口令,教师对朗读方法予以纠正指导。

三.活动小结:

今天我们快乐地学习了绕口令《妞妞赶牛》,说一说你哪一句读得最好。通过复述,让学生对不同语句进行巩固练习,进一步加深了对《妞妞赶牛》内容的认知。

课件播放

、拓展延伸:提出要求,请同学们回家后和家里人一起读这首绕口令

板书

设计

《寻隐者不遇》 《妞妞赶牛》

教学

反思

部编教材语文一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教学设计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