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技巧、语言鉴赏题”配套检测(2)

发布时间:2019-05-06 16:23:29

“散文技巧、语言鉴赏题”配套检测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梁 衡

陕北多山,千山万壑。有村名赤牛,世代农耕,名不见经传。近年有退休回村的干部老高,下决心搜集本地藏品,建起一农耕博物馆。我前去参观,不外乎锄、犁、耧、耙、车、斗、磨、碾之类,也未有见奇。当转入一巨大窑洞时,迎面一堵高墙,齐齐地码着穿旧了、遗弃了的布鞋,足有两人之高,数丈之长。我问:有多少双?答道:13 000双。我脱口而出:好一堵万鞋墙!

这鞋平常是踩在脚底下的,与汗臭为伴,与尘土、泥水厮磨,是最脏最贱之物,穿之不觉,弃之不惜,几乎感觉不到它的存在。今天忽然被请到墙上,隆重聚会,就像一支浩浩荡荡的翻身奴隶大军,顿然感到它的伟大。不管什么鞋,都已经磨得穿帮破底、绽开线头,鞋底也磨成了薄片。仔细看,还能依稀辨出原来的形状、针脚、颜色。每一双鞋的后面都有一个故事,从女人做鞋到男人穿它去种田、赶脚、打工等,一个长长的故事。我们这一代人都是穿着母亲亲手做的布鞋长大的,又穿着布鞋从乡下走进城市,每一双鞋都能勾起心底一段甜蜜或辛酸的回忆。这鞋墙就像是一堵磁墙,又像是一个黑洞,我伫立良久,一时无语,半天,眼眶里竟有点潮湿。

在回县里的车上,大家还在说鞋。想不到这个最普通的穿戴之物,经今天这样一上墙,竟牵动了每一个人的神经。一种鞋就是一个时代的标志。中国革命是穿着草鞋和布鞋走过来的。新中国成立之初,我们建第一个驻外使馆,大使临行前才发现脚上还穿着延安的布鞋,匆忙到委托店里买了一双旧皮鞋上路。大约在上世纪60年代以前,北方农村的人一律穿自家做的布鞋,小时穿妈妈做的鞋,成家后穿老婆做的鞋。布鞋是维系农耕社会中的男女关系、农民与土地关系的一根纽带。我想,做鞋也成了农村妇女生命的一部分,从少女时学纳鞋底开始,一直到为妇为母,满头白发,满脸皱纹,她们一针一线地纳着青春,纳着生命。遇孩子多的人家,做鞋成了女人的沉重负担。男人们很珍惜这一双鞋,夏天干活尽量打赤脚,出门时穿上鞋,到地头就脱下来,两鞋相扣小心地放在田垄上,收工时再穿回来。每年农历正月穿新鞋是孩子们永远的企盼,也是母亲笑容最灿烂的时刻。要说乡愁、亲情、家,布鞋是最好的标志。

鞋不但是人情关系的标志,还是社会进步的符号。有人说,看一个人富不富,就看他家地上摆的鞋。我是1963年进大学的,同班有一位从湘西大山里考来的同学,赤着脚上课。老师问,为什么不穿鞋。他说长这么大,就没有穿过鞋。1968年大学毕业,按那时的规矩,我到内蒙古农村当农民劳动一年。生产队饲养院的热炕,是冬季的晚上村民们聚会、抽烟、说事的热闹地方。腾腾的烟雾和昏暗的灯光中,炕沿下总是一大堆七扭八歪、又脏又瘪的鞋,其中有一双就是我从北京穿来的,上面已补了13个补丁。90年代我已在北京中央国家机关工作,那时的会议通知常会附一句话:请着正装。正装什么意思?就是要穿皮鞋。

那几天在县里采访,虽还有许多其他内容,但脑子里总是转着那些鞋。立一堵墙以之纪念,是人们常用的方法,最著名的如巴黎公社墙、犹太人的哭墙,还有国内外经常看到的烈士人名墙,但集鞋为墙,还是第一次见到。鞋虽踩在脚下,不像帽子风光,却要承一身之重,走一生之路,最是苦重,也最易被人忘记。

我们常说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却很少人说到游子脚下鞋。做鞋,首要是结实。先要用布浆成,裁成帮,裹成底。将麻搓成绳,锥一下,纳一针。记得幼时,深夜油灯下,我躺在母亲身旁,是听着纳鞋底的刺刺声入睡的。现在市面上已找不到人工布鞋了,那天我在县里托人找了一双,不为穿,是想数一下一双鞋底要纳多少针。你猜多少?2 500针。那堵鞋墙共有13 000双鞋,你算一下,总共有多少针呀!每一个人都说自己的事业轰轰烈烈,走过的道路艰苦曲折,又有谁想到脚下千针万线的慈母鞋呢?

鞋墙不朽。

(有删改)

1.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  )

A.作品开头一段写赤牛村名不见经传和老高建起的农耕博物馆也未有见奇,以此来反衬一堵万鞋墙的惊奇感受。

B.第二段通过隆重聚会这个比拟和像一支浩浩荡荡的翻身奴隶大军这个比喻,把无生命的鞋写活了,一个字表达了作者的敬意。

C.第四段,作者以赤着脚上课反映出湘西的贫困,以一大堆七扭八歪、又脏又瘪的鞋反映出农村的落后,以着正装反映城市的富裕。

D.这篇散文运用以小见大的构思手法,通过塑造穿之不觉,弃之不惜的鞋这个意象,表达了深刻的主旨,形成庄重的风格。

解析:C C项,作者以赤着脚上课一大堆七扭八歪、又脏又瘪的鞋着正装的变化来反映社会的进步。

2.梁衡的散文善于运用联想、想象,请以第三段为例简要分析。(6)

答: 

 

 

 

 

 

参考答案:从鞋墙联想到中国革命的历史,联想到第一个驻外使馆大使临行前匆忙买一双旧皮鞋上路的情形。(2)想象农村妇女纳鞋的情景和男人们珍惜鞋子的情景等。(2)这些联想与想象,拓宽了思路,丰富了内容,深化了主题。(2)

3.作品结尾说鞋墙不朽,这句话的含意是什么?作品以这句话结尾有什么用意?请简要分析。(6)

答:  

  

  

  

参考答案:第一问:鞋子所象征的艰苦奋斗的精神,所代表的社会进步,所象征的乡愁、亲情、家等应永远缅怀,永远传承。(3)第二问:照应题目与开头,使作品结构严谨;揭示作品的主题,表达了作者对万鞋墙的赞美之情。(3)

4.

本文语言风格庄重,请结合第五段加以分析。(6)

答:  

  

  

  

参考答案:文章的话题较为严肃。因为要承一身之重,走一生之路,最是苦重,也最易被人忘记。语言凝重。作者说脑子里总是转着那些鞋,举的例子如巴黎公社墙、犹太人的哭墙、烈士人名墙,鞋墙与之一样都容易引起人们痛苦的记忆。句式整齐、完整而绵长。如如巴黎公社墙、犹太人的哭墙,还有国内外经常看到的烈士人名墙,但集鞋为墙,还是第一次见到”“鞋虽踩在脚下,不像帽子风光,却要承一身之重,走一生之路,最是苦重,也最易被人忘记关联词运用完整、准确。如第一句中的…………”,第二句中的……还有…………还是……”,第三句中的………………”(每点2分,答出三点即可)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苍茫中原

朱以撒

这些日子里,经孟州、孟津,到洛阳、安阳、开封,总是会日复一日地迎受一种与江南不同的厚重感。是这里带有寒意的凌厉的风,是那看起来比故乡大而深红的落日,还是落日背景下那卸去累累果实的无垠原野?感觉总是难以言明。可是肌肤与心灵明明白白地体验着与我所居住的都市不同的气息,心弦不由地被撩拨得颤动起来。挑一个我以为合适的词来表达,那就是:苍茫。

这些有过古都兴衰千年激荡的土地,在经过世事翻覆、鹿鼎频争的烽烟之后,已经变得和其他城市没有什么两样了,现代文明已深深地弥漫其中。可是,只要你抽身出来,到郊原,到旷野,你仍然会感慨不已。这方水土曾有过的英雄气概和草莽纷争,并不因时光的流逝而飘散,只要你有心撩开一角,那些带有图腾、饕餮、甲骨、金文的古风就会扑面而来。

这个晚秋的黄昏,我在远离城区的郊外散步,原野苍茫秋风苍凉,深红的落日把远山映衬出一个绵延的剪影。这么大的空间,有几个农夫在拉扶着犁耙。他们不是借助牲畜的力量,而是尽自己的力量破开土层。这在广袤的原野上就显得十分渺远,他们的移动,成为黄昏中最动人的一笔。在他们劳作的不远处,散落着的一些短粗的城堞纹丝不动。时日久远,风雨侵蚀无歇,城堞外表如同千疮百孔的马蜂窝,只要看着那厚实沉甸的分量,就很容易使人想起宝剑和英雄,每一块土疙瘩里都可能掉下一则传奇故事,每一阵风卷出的黄尘都可能扬起战马的嘶鸣。如期而至的黄昏笼罩在空寂的城堞上,引人无限遐想:岁月真是无从再现么?其实我已逐渐能够由此领悟中原的笔墨情怀了。在这种环境下生存,特有的意象时时刻刻地熏染,笔下自然就野犷起来,亘古的南北有别,是渗透于艺人艺事的方方面面的,你看看他们手执长锋狼毫在雪白的宣纸上驰骋,多是乘势翻卷的草书,与沙场上的箭镞飞鸣、刀光剑影似乎没有什么两样,只是表现形式更换了罢了。

在我们感慨岁月的磨洗使许多鲜明的过往人事化为乌有的同时,还是会看到许多不畏惧风霜刀斧剔抉的古典依然如故。我看到并抚摸到了这些昔日古都的石像、石碑。四季轮回春秋迭代,石像中的文官武将,已失却了当年的文质彬彬或威武睥睨,在改朝换代的风云中一脸漠然。他们有的依旧兀立于田头篱角,有的则离开原来坐落的方位,被人集中一室面面相觑。他们是留恋秦时汉时的明月呢,还是渴望唐时宋时的清风呢?令人乐意驻足的是与石像同存的石碑。时光的清冷沁入了石表,损伤了点画结构,使句读时不免受阻。可心灵却因之而酣畅,分明品味出碑文深处的内涵,丰富而深沉。这使我们面临它的时候,看出旧日创造的美丽辉煌的闪耀;在触摸它的时候,感觉到岁月翩翩远去的雪泥鸿爪,不免能领悟上苍的一点暗喻,一点象征,一点意趣。这是如今一些雕琢精美的石像石碑所无从具备的。这些古代的石头荡起的历史回声,很有可能会令我们捡拾起精神上的一些遗失。

我又一次地见到黄河。这个季节,黄河正走向安静,两岸萋萋芳草,正随着晚秋的劲风扭动腰肢。我内心自然有荒凉之意,因为在此之前我才欣赏到壶口那一泻千里的瀑布,怎么也想不到在这里化为宁静。不过,话说回来,黄河毕竟是黄河,和芳草碧连天的江南溪流大有不同,还是罄露出了它的雄浑和宽博。随便俯身掬一捧水,都可以察觉出积淀下来的桀骜不驯,黄河就是这一捧水的无限放大。

在中原的大地上穿行,有一种纵横六合天高地迥的开阔逼进心胸。像我这样方向感不强的人,如果向匆匆前行的中原人讨教,他们总是会站定了,缓缓抬手,至眉端,诺,向南猛走,再向西拐。他们的方位感特别强,又有一种指挥若定、胸有成竹的意气。我从中得到的暗示是,当年中原逐鹿的后代,血液中还流动着纵横捭阖的气概,犹如指点江山那般。

一弯寒月升上来了,远处近处层次分明。这不是十五的月亮,却由此衬托出了空间的苍茫无限,朦胧色调更平添这一古老地域的神秘与辽远。流连在历史往事的废墟上,思想无处不达地展开,灵活并且随意。在搜寻这方土地的遗留时,有许多次,视觉是徒劳无获的,只有靠心灵去感受,用知觉去捕捉。像这样有着悠久历史积淀的地方,战争的风云、英雄的情操,艺术的拙朴、民气的强悍,根本不会因时光潮水的浸漫而退却。

我想,我也许还有不少机会走入这苍茫的中原。

(有删改)

5.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  )

A.中原的都市和其他城市并没有什么不同,它依旧是霓虹闪烁、轻歌曼舞,只有在旷野、在郊外,人们才能感受到它的苍茫

B.文章第段中写到他们的移动,成为黄昏中最动人的一笔,作者细腻地描写了农夫的辛勤耕作,表明了作者对中原农民的敬仰。

C.第段写到了经受岁月磨洗的昔日古都的石像、石碑,作者借此表达了对文化内涵的理解。

D.第段中中原的笔墨情怀指的是浸润着中原历史文化的艺术所表现出的野犷与豪放。

解析:B 细腻地描写错,该段主旨也非表达对农民的敬仰。

6.作者感受到的中原大地的苍茫体现在哪些方面?请结合全文概括作答。(6)

答:  

  

  

  

参考答案:中原凌厉的风、深红的落日、无垠的原野等自然景象;中原弥漫着浓厚历史气息的城堞、石碑、石像等历史遗迹;流存于中原人血液中的纵横捭阖的气概。(每点2分,意思相近即可)

7.本文语言很有特色,请作简要赏析。(6)

答:  

  

  

  

解析:解答此题时要注意从语言风格、表达方式、修辞手法、遣词造句等角度加以分析。本文综合运用了比喻、拟人、设问等多种修辞手法,用凝重而深沉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苍茫中原的敬畏之感,句式整齐,酣畅淋漓,颇有气势。

参考答案:善用整句。如战争的风云、英雄的情操,艺术的拙朴、民气的强悍一句,结构整齐、酣畅淋漓,表现了中原大地悠久历史文化积淀的丰富内涵。妙用修辞。如城堞外表如同千疮百孔的马蜂窝一句中,作者把散落在广袤原野中短粗的城堞比喻成马蜂窝,生动形象地表现了饱经风雨侵蚀的城堞早已千疮百孔的特点,显现了历史的悠久。语言凝重而深沉,表达了作者对苍茫中原的敬畏之感。(每点2)

8.

请赏析文中画线的句子。(6)

(1)城堞外表如同千疮百孔的马蜂窝,只要看着那厚实沉甸的分量,就很容易使人想起宝剑和英雄。(3)

(2)随便俯身掬一捧水,都可以察觉出积淀下来的桀骜不驯,黄河就是这一捧水的无限放大。(3)

答:  

  

  

  

参考答案:(1)此句运用了比喻和联想手法,把散落的短粗的城堞比作马蜂窝,并由此联想到宝剑和英雄,写出了城堞的悠久和其所承载的厚重的历史,表达对苍茫中原的敬畏之感。

(2)此句运用拟人的手法,写出了黄河的性格,也含蓄地点明了中原和中原人的性格。

“散文技巧、语言鉴赏题”配套检测(2)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