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管理读书笔记

发布时间:

旅游管理读书笔记


【篇一:旅游管理读书笔记】
民俗旅游一二事儿——《民俗旅游学》
旅游业在当今世界蓬勃发展,得益于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物质生活的丰富。随着旅游业的不断发展,深层次的旅游逐步走进人们的视野,民俗旅游就是其中之一。我国悠久的历史,辽阔的疆域,众多的民族,使我国拥有了丰富的民俗。我国民俗旅游从无到有,规模从小到大,已成为旅游业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民俗既是一种文化生活,也是一种生活文化。旅游者通过开展民俗旅游活动,亲身体验当地民众生活事项,体会到当地的民俗风情、生活方式以及不同的审美情趣,实现自我完善的旅游目的,从而到达良好的游玩境界。
一.民俗旅游商品
民俗旅游商品是具有典型地方特色的旅游吸引物,在招徕旅游者、增加目的地居民收入、发展地方经济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但民俗旅游商品的开发在旅游产品体系中一直是一个薄弱的环节,特别是再现代旅游发展过程中,民俗旅游商品的创新型开发滞后。各地兜售相同或相似的旅游商品,使得旅游者的购买兴致大大减弱,相同的旅游商品使景区景点的独特性被隐藏,减弱旅游者对当地的印象。因此,民俗旅游商品的创新性开发是十分必要的。各地根据自己承载的文化内涵开发与之相适应的旅游商品,而不是一味迎合顾客的喜好而兜售。全国各地都是一样的商品,只会让游客厌恶而不愿购买。
二.民俗旅游资源开发

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凡有人群聚集的地方就有民俗文化存在。不同的地方都有其独特的民俗文化,深入挖掘民俗文化内涵是旅游开发的重要步骤,也是旅游发展的关键。民俗旅游文化开发需要注意:一是抓住宗教旅游。宗教活动是民俗活动,牵动着信徒的心,佛教、道教、基督教对我国各民族有深刻的影响,宗教活动不是目的,而是手段。中国的佛山道观以及各种庙会,吸引着游客的心,形成文化搭台,经贸唱戏的格局。二是田园式旅游。将各地传统民俗结合现代人的审美开发出来,进行文化创新吸引旅游者。让身处城市的人们体验到乡村质朴的气息和传统的热闹。三.民俗旅游管理
民俗旅游研究者认为民俗旅游史一种高层次的文化旅游,由于它满足游客求新、求异、求乐、求知的心理需求,已经成为旅游行为和旅游开发的重要内容之一。随着人们的受教育水平的提高,生活质量的提高,人们越来越追求精神的享受,人们开始追寻自己民族曾经的辉煌。据一次抽样调查说明,来华美国旅游者对名胜古迹感兴趣的占26%,而对中国人的生活方式、风土人情感兴趣的却到达56.7%。如此看来,民俗旅游可作为发展经济、吸引外资的重要文化资源,满足西方人想象,了解中国人生活方式的一种途径。民俗旅游是作为一种有原生态性的文化旅游,在开发过程中遇到一些令人担忧的情况,民俗保存完好的地方大多是偏远的山区或是一些独立的少数民族聚落,受现代工业的影响少。随着民俗旅游的开发,大量的人流、资金以及外界价值观的输入,使得民俗风情旅游越来越远离其原生的文化生存语境,已经彻底仪式化。各地建起民族村、民俗博物馆,截取最吸引人的部分加以改造迎合游客的品味,经过市场逻辑筛选的民俗文化旅游事项,作为一种消费文化,对原有文化的粉饰、包装,满足旅游者对异文化想象的心理,只是一种无深度的后现代文化现象。

民俗旅游发展现状如此,继续下去只会让民俗文化内涵流逝的越多,在强势文化的入侵下,许多民俗文化渐渐淡出历史舞台,文化的趋同是可怕的。保护民俗,从民俗文化的内涵保护做起刻不容缓。凝固的思想,壮美的史诗——《中国建筑史》
建筑是凝固的音乐,是一个民族文化的重要表征,她是实实在在的,透过她我们可以了解不同民族的性格,了解一方土地养育的人们,了解一个时代的兴衰荣辱。她承载的太多太多,用心去感悟她的风采,用心去聆听时代的步伐,用心去感受不同民族的心灵场所。
中国历史悠久,文化源远流长,中国的建筑也是一脉相承。中国幅员辽阔,从南到北,从东到西,不同的民族有着不同的生活习惯,自然就产生了不同的建筑,不同的地理状况也决定了不同形式的建筑。北方严寒,墙体厚实,屋矮顶平;南方雨水充分,屋顶尖耸,飞檐翘角。热带地区湿热以干栏式建筑为主,防蚊虫野兽又适合人们居住;青海、西藏等风大地区又以碉楼为主,防风沙保暖。除去地理环境的差异,民族的差异,还有许多其他因素的影响而产生的奇特建筑,福建的土楼,江南的马头墙,还有各式各样的屋顶,亭台楼阁,轩榭廊桥等等。每一个建筑都承载着这个民族的一种期盼,不仅仅有遮风避雨的作用,不仅仅是身份地位的象征,更多的是这个民族文化的传承。
中国是一个热爱自然的民族,亲近自然,提倡天人合一的建筑理念,不管是巍峨的宫殿庙宇,还是私家庭院,建造之初衷都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因此,在选择建筑材料时,中国的建筑工匠们偏爱木材,中国建筑的一大特色便是木结构,区别于西方的石料垒砌之法。梁思成先生在《中国建筑史》中提到〔中国工匠〕在结构方面之努力,则尽木材应用之能事,以臻实际之需要,而同时完成其本身完美之形体。匠师既重视传统经验,又忠于材料之应用,故中国木构因历代之演变,乃形成遵古之艺术。唐宋少数遗物在结构上造诣之精,实积千余年之工程经验,所产生之最高美术风格也。中国

历经千年,建筑艺术一脉相承,朝代更迭,建筑风格大同小异,中原大地,幅员辽阔,各种建材均不缺乏,为何独爱木材?建筑表达民族的思想,反应民族的性格。
我国建筑木构特征形成有以下因素:首先,在黄河流域、长江流域的两岸森林茂密,高大的树木繁多,为建筑高大的宫殿提供良好的建筑材料。树木繁多,取材便利,让帝王的私欲更加膨胀。战国时期就有高台榭美宫室的作风。秦始皇统一中国后,更是加紧宫殿的建造,蜀山兀、阿房出相传东西五百步,南北五十丈,上可坐万人,下可立五丈旗可见阿房宫规模宏大。其次,木材不像石料那样坚硬,韧度较好,构架原则为梁柱式建筑构架制。中国建筑之所以能自热带以至寒带,由沙漠以至两河流域及滨海之地,在极不同的自然环境下始终适用,有赖于此构架的绝大伸缩性。
以立柱四根围绕而成的空间为,主要的构造有抬梁式,穿斗式,井干式,此种构架制的特点,使建筑物上部的一切载荷由立柱和梁枋来承重,不借助高墙厚壁的垒砌。建筑中的所有墙壁都是隔断墙不负重,因此门窗不受墙壁限制,墙壁可按实际情况来设计,可大可小,可高可低,甚至可以开成空窗、敞厅或凉亭。应证了中国民间的俗语墙倒屋不塌。由于梁柱式结构是一个富有弹性的框架,这就使它还具有一个突出的优点即抗震性能强。中国地处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上,大部分地区受地震影响严重,这种结构的建筑帮助当地居民减少损失和人身伤害。天津蓟县辽代独乐寺观音阁高达23米,近千年的历史,曾经经历附近发生的八级以上的大地震,又受1976年唐山地震影响,还安然无恙,充分说明抗震性能好。这是中国古建筑的一大特色。汉族婚姻的学问——《中国景观史》
《中国景观史》是将中华文化作为一种区域现象加以考察,从时间演变和空间分异角度阐述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无论何种文化的发展都是其时间传承和空间扩散与区域的紧密联系有关。本书从景观

机制、景观过程、景观背景、宗教民俗语言文学等景观、景观区划等方面进行阐述中国景观的历史。景观史涵盖的内容广泛,令人目不暇接,各种具体的景观给人以直观的印象,形象生动。
古代汉族女子出嫁曰,《说文》说:归,女嫁也。可见女子出嫁以男家为家。嫁者,家也。可见字本身就意味着有家《说文》也说:娶,娶妇也。”“,表示男子把别家女儿取到自己家里。在嫁娶之间,男尊女卑的风俗表达的淋漓尽致。”“两字就可以证明。嫁对女子来说是被动的,古代只说”“嫁妹,不说嫁夫,可见嫁的权力操控在父兄手里。娶,对于男子来说是主动的,所以古代常说娶妻”“娶妇
婚姻的几个原则也说明了男女的社会地位和家庭中位置。不孝有三,无后为大,为了家族的绵延,娶妻生子才是一个家族中男子的首要职责。在家族中婚姻的首要职责是繁衍后代。门当户对是重要原则,一段婚姻不是两个人的事,而是两个家族,一个行业乃至两个国家的事,联姻是政治常用的手段,因此结婚的双方必须在经济、政治上互相帮助或是互相补充,这样世代相连保证家族的兴盛。这样的婚姻下,幸福生活的可能是极其渺小的。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是重要保证,自由恋爱会对门当户对产生冲击,也会使许多政治联姻破产。在封建家长制下,为了家族利益,个人幸福变得不那么重要了。
成婚时按六礼来进行,六礼包括:纳采、问名、纳吉、纳徵、请期、亲迎。六礼虽然复杂繁琐,在一定程度上也是表达一种平等的。纳采,是男方请媒人去女方家提亲,女方家同意议婚后,男方家备礼前去求婚。形式上是男方主动,夫权为中心的社会的表达,同时女方也有拒绝的权力,在一定程度上是平等的。纳采礼物用,用雁的说法历来有多种,比较可信的有几种:取其行至有序之义,雁以转徙飞行,强壮者引导,幼弱者尾随其后,从不逾越。长幼有序是儒家礼法的重要原则之一。除此之外,用雁在当时还有喻其从一而终、不再醮之义。问名,男方家请媒人问女方的名字及出生日期,

俗称合八字。目的是:一是防止同姓近亲婚姻;二是利用问名得来的生辰来占卜当事人的婚姻是否适宜。纳吉,男方家卜得吉兆后,备礼通知女方家,决定缔结婚姻。纳徵,男方家把聘礼送到女方家。这是比较重要的环节,请期,男方择定婚期,备礼告知女方家,求其同意。亲迎,新郎亲自到女家迎娶。
汉族的婚礼有着浓厚儒家传统思想,表达中国男尊女卑、夫权天下的理念,同时是家族联姻和亲等的政治手段。寄畅山水,悠游天下
——《中国旅游史》旅游,自古有之,从人类开始为了生存而不断迁徙,从轮子、船帆的发明,道路的统一完善,商贾的出现,交易的扩大,人们开始向往别的地方,开始寻求超越自身的局限,了解这个世界更多的东西,探索未知的领域。中华文明历史悠久,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有着很强的包容性。中国历来没有形成一种强势的宗教或是极端的学说成为中华文化的象征,中国从原始文明中发展而来的道教,为历代君王所用的儒教,以及给人民以希望的佛教,三教在中国文化中占据主导地位,三者不断地斗争不断的融合,形成独具中国特色的文化主流。中国文人受这三种思想影响,既有登入仕途的入世情怀,也有归隐山林的出世情结,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顺应时代潮流,不激进,不懦弱。
中国自古没有崇尚神灵的传统,受道教影响深远,有着强烈的现世思想,对道家的重生恶死思想尤为推崇,文人墨客对生命易逝,人类渺小的感触尤为强烈。在动乱的年代,在人生失意之时,在年纪稍长的时候,甚至是最欢愉的时刻,文人心中的一丝惆怅之感会油然而生。此时此刻,他们能排遣内心郁闷,缓解这种疼痛的方法一般是寄情山水,抒发郁闷,排遣孤寂。有能力到处壮游自然是美事,更多的人是出仕为官,为了能更好地贴近自然,他们便在自家庭院中营造这种与自然亲近的氛围。六朝时期,大量的山水诗、山水画的出现,给造园提供了很好的素材。江南的许多私家园林就是那时候的杰作。

江南园林甲天下,苏州园林甲江南,可见苏州的园林的精美绝伦,众所周知,苏州四大园林——沧浪亭,狮子林、拙政园、留园,小小庭院历经数百年,几经易手而得以保存,比起皇家园林更是多了一份沧桑与不易。中国的造园艺术讲究虽由人作,宛自天开,叠山理水非常讲究,山水相互映衬互为表里,陈从周先生用水随山转,山因水活”“溪水因山成曲折,山蹊随地作低平来说明山水之间的关系。中国的园林最讲究的是山水在园林中的应用,宋人郭熙说:以水为血脉,以草为毛发,以烟云为神采。
江南园林以玲珑精美著称,以小见大,将自然之物溶于方寸之间,设计原则简单,运用假山湖泉代替真山真水,营造一种寄畅山水、悠游天下的气氛。苏州网师园是公认的小园,所谓少而精,以少胜,运用假山与建筑相对而相互更换的一个原则,无旱船、大桥、大山,建筑物尺度略小,数量适可而止,亭亭当当。假山平处见高低,直中求曲折,大处着眼,小处入手。黄石山起脚易,收顶难;湖石山起脚难,收顶易。黄石山要浑厚中见空灵,湖石山要空灵中寓浑厚。简言之,黄石山失之少变化,湖石山失之太琐碎。叠黄石山能做到面面有情,多转折;叠湖石山能到达宛转多姿,少做作,此难能者。
江南小园常以小池、滴泉、静湖等小片水面来造园,因地制宜,融情寓景。为了形成山间野趣就在池岸边植芦苇,为了延长游览时间在水面建桥,步涉水点,铺石,增加游览的兴致。为了扩大空间常在岸边建造临水的台榭。山水相间,情趣自见。
中国人自古就有一种亲近自然的天性,智者乐山,仁者乐水,山之稳健,水之灵动,都是文人所追求的人生境界,也是他们为人处世的标准,待人接物要灵活,自身秉性要稳定。热爱自然之美,无法置身山水间,就将自然山水融入自家庭院的尺寸间,用想象运用所有的感觉去感受山水带来的美感。这就是中国人的生活情趣。心学的发展——《浙江文化史》

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杰,一方文化造就一方的特色。江南美,风景美,物产丰,人聪明,思进取。浙江位于中国的东部,背山靠海,位置优越,人杰地灵。浙江的文化史受地理环境的变迁而改变过多次,最显著的是沿海平原经历的三次海侵,依次为星轮虫、假轮虫和卷转虫海侵。经历沧海桑田的变迁给浙江的文化带来了许多的变化,因建德地区高于其他平原因此保存了旧石器时代人类犬齿化石,命名为建德人,最新研究说明10万年前较为暖湿的条件下,浙江大地上已透露文明曙光。随着文明的演进,两晋时期北方贵族的南迁使南北文化进行深入的交流融合,浙江文化不断地发展进步。
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有了孔孟的儒家学说,随着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思潮影响,儒家学说在中国文化史上独领风骚数百年,至今影响依旧。时代变迁,朝代更迭,儒学的重要被继承下来了,古文典籍在抄录中流传下来了。社会变化,对这些经典的解释越来越不适应时代的发展。宋朝,朱子对其做了大量的研究考据,推出了理学的说法。在朱子思想的影响下,陆九渊和王守仁又有了自己的理解,产生了新的学说——心学。张九成钱塘人,是心学的开创者,他提出心即理,也就是说理不在心外。理不在心外,即事不在心外,理、事皆来自一心,并会归于一心。心是世界万事万物及其运动的本原。张九成已经把心学的基本要义提出,以心为世界的本体的观点,陆九渊和王守仁在此基础上有所发展。张九成强调内自琢并不排斥外更切磋,主张穷心中之理并不排斥穷事物之理尤其强调道理在于人心,却不离人情日用,反对舍人情求至理,以虚无为道。这种思想既不脱离心
学注重精神立场,也反映了浙江地方文化所具有的务实精神。
心学在哲学本体问题上认为以心为本,对人的主体精神的崇扬,与朱熹的理学以理为本思想形成对立。这种观点要求一切认识和行为都要从人内在本性出发,强调人的自我意识的独立性、自主性。是理学禁锢下的人性解放,摆脱绝对理念的束缚。心学不仅是一种

主张道德内省的学说,它对主体精神和人的自我意识的肯定和崇扬背后,进一步表达对思维自由和人性解放的要求。
明代的哲学家阳明先生反对程颐朱熹通过事事物物追求至理物致知方法,因为事理无穷无尽,格之则未免烦累,故提倡从自己内心中去寻找,认为全在人化生宇宙天地万物,人秉其秀气,故人心自秉其精要。他还提出了自己的观点知行合。在知与行的关系上,王守仁从天地万物本吾一体出发,他反对朱熹的先知后行之说。王守仁认为既然知道这个道理,就要去实行这个道理。如果只是自称为知道,而不去实行,那就不能称之为真正的知道,真正的知识是离不开实践的。比方,当知道孝顺这个道理的时候,就已经对父母非常的孝顺和关心;知道仁爱的时候,就已经采用仁爱的方式对待周围的朋友,真正的知行合一在于确实的按照所知在行动,知和行是同时发生的。他的目的在于发动处有不善,就将这不善的念克倒了,需要彻根彻底,不使那一念不善潜伏在胸中
浙江的先贤们在文化思潮中不断的进取反思,推动一次次文化的革新,影响整个社会的发展,推动时代进步。在新时代下,我们应秉承知行合一的思想,尽我们所能使这个社会变得更加好一点。
【篇二:旅游管理读书笔记】

毕业论文读书笔记:管理学院:旅游管理学生:学号:20062230232010223

书名:《中国导游薪酬制度存在的问题》杨萍出版社:中国旅游出版社
主要内容:本文通过对导游人员薪酬制度历史及现状的分析,进一步向我们展示了现代我国导游薪酬制度存在的一些问题,让我们从另外一个角度来思考改善导游薪酬制度的措施及方法。导游是旅行社的从业人员,在为游客提供服务的过程中付出了大量艰辛的劳动,依法应按合同约定获取劳动报酬,他们是以提供一种无形的服务为主要工作的人员。这是我们对导游人员的一种定义。在上个世纪的八九十年代,导游人员相对来说比较短缺,导游人员享有比较优厚的福利待遇,但是2000年以后,随着导游人员人数的增长,旅行社之间竞争的增长,使得导游人员的薪酬制度也发生了重大的改变。我国导游薪酬制度的现状就是目前导游人员薪酬收入主要是由基本工资,带团补助,回扣和小费构成。劳动保险由旅行社代买或者自己购买。实际上,在我国境内,很多旅行社都只会给专职导游发放少量的基本工资或者干脆不发放工资。本书还列举了对我国导游人员收入的调查表和调查统计图,从这些调查表和统计图当中我们可以看出我国导游人员绝大多数是没有基本工资以及带团补助的,而且还要向旅行社缴纳一定的人头费,导游大部分的收入来自于回扣。包括购物回扣,门票回扣等。是导游收入的最重要部分。导游相当于要靠自己养活自己。因此,赚取回扣就成了导游们最基本的业务技能。正是因为这种
情况,也会导致各种问题的出现。又加上旅游有旺季和淡季之分,旅游淡季则成为了导游的冬季,所以导游必须要充分利用上团的时间尽量多的赚取回扣,才能解决旅游淡季带来的生存问题。但是由于消费回扣带有偶然性,更加缺少稳定性,所以大多数的导游平均收入并不高。使得出现了导游宰客以及欺骗性宣传等负面消息的出现,在人们的心目当中,导游人员也从以前的民间大使,转变成为了宰客的专有名词,也使得导游人员的社会地位逐渐降低。以至于导游人员对职业的认同感降低,大多数导游对自己所从事的职业

缺乏荣誉感和自信心,由于缺乏沟通,社会相关部门对导游工作缺乏理解,致使导游人员存在较大怨气,此外,大多数游客对导游存有戒心,对导游服务不信任,面临如此压力,导游很容易身心俱疲,从而造成导游人员的一些心理健康问题的出现。不仅如此,还会导致导游职业道德意识的淡薄,服务质量的下降。那是由于导游没有基本工资和出团补贴,还要向旅行社缴纳一定数额的人头税为赚取收入,导致导游人员擅自增加自费景点,缩短游览时间,延长购物时间。从而造成游客的不满以及投诉。又加上旅行社也会对导游施加各种压力,也会导致多重矛盾的爆发。由于导游人员收入的不稳定性,许多导游把带团当成了一场赌博,面对现实和未来生活的不可预期性,愿意把导游当做终身职业的人也越来越少了,导游人员一次就业性等特点再加上游客和社会对导游的误解甚至是曲解,媒体对导游负面的炒作,使得导游人员的流失特别的严重,也是导游这项职业成为
了一种过渡性职业。也影响了导游人员整体素质的提高。
我的感想:读完这本书以后,我觉得所有这些问题的出现都和导游人员不合理的薪酬制度有关系。那么只有我们构建了合理的薪酬制度,我们才能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结合我自身的实践感受,我觉得可以从下面几个方面来改善。(,加大市场监督力度,减少旅行社之间的恶性价格竞争。其实导游人员这种不合理的薪酬制度在很大程度上来说是旅行社之间的这种恶性竞争导致的,相对来说,旅行社的进入门槛比较低。所以导致旅行社的数量不断增加,大多数的旅行社规模较低,旅行社之间竞争加大,旅行社为了维持发展,就采取低价竞争的策略,有的甚至低于成本价,从而扰乱了正常的市场秩序。也使得导游人员不得不在旅游的过程当中增加购物点,减少游览时间状况的出现。我觉得旅行社之间不应该停留在这种以降价为主的市场竞争上来,因为这种竞争会扰乱正常的旅游市场秩序。旅行社应该把重点放在研究特色旅游项目以及旅游者的消费心理上来,进而拓宽旅游市场。这样我们才能不断得挖掘旅游市场,满足游客的旅游需求。还可以通过提供一些特色服务来吸引消费者,

将我们的旅游产品从最初阶段的价格竞争转化成深层次的服务质量竞争。还有,这就需要加强旅游价格的市场监控,恢复正常的组团利润十分必要,这就需要我们制定旅游产品单项服务的最低和最高限价并向社会公布,从而制止恶性削价竞争,还要加强监督检查,防止通过减少服务项目或降低服务标准来削价竞争。我觉得这才是旅行社现在
应该解决的主要问题,而不是通过以削价为主要手段的竞争。这样只会让彼此伤痕累累。造成了导游不合理的薪酬制度。〔二〕,我觉得应该改革这种不合理的薪酬分配制度。导游人员的薪酬制度要逐步改变为基本工资,佣金分成和游客小费相结合的模式。基本工资这儿指的就是旅行社定期付给导游人员的一笔工资,并按规定比例与导游员分配其带团过程中所产生的佣金。游客自愿支付的小费应该归导游所有。这样导游的薪酬就由游客和旅行社共同承担了。其中导游的薪酬以基本工资为主,其他作为额外的收入。导游人员的带团质量直接与直接工资挂钩。这样也能加大导游人员带团的积极性。从这一角度来标准导游人员的薪酬。也可以从一定程度上改善不合理的薪酬制度。另一方面,我觉得可以健全导游人员的激励体制。导游人员作为直接对客服务的窗口。在旅行社的各项服务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旅行社要想游客满意自己提供的旅游产品。首先导游人员的服务必须要让游客满意。所以,适当提高导游队伍综合素质尤为重要,要严把导游资格考试关,适当提高导游队伍的进入门槛,各级旅游行政部门要加大对导游年审的培训力度,不断提高导游人员的素质,以适应市场竞争和形势发展的需要。在薪酬制度方面,我觉得可以允许素质高低不同的导游之间存在收入差距,激励导游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把导游带团时机与其等级及服务质量联系起来。对不同质量的导游采取不同的激励手法。这样做也可以不断鞭策导游人员提高自身素质。这样也会调动导游人职工作的积极性。我觉得合理
【篇三:读书笔记,旅游规划】


2011级旅游管理135武兴红
《旅究》
——走向实证科学谢彦君.著中国旅游出版社好句摘抄
1、旅游是个人前往异地,以寻求愉悦为主要目的而度过的一种具有社会、休闲和消费属性的短暂经历。在旅游这个时空转换过程中,旅游者希望获得的某种快感,寻求的是精神和肉体的满足。因此,可以说,旅游活动在根本上就是旅游体验,或者说旅游体验构成了旅游的内核。
2、进入21世纪以后,旅游体验已经成为一个洋溢着时尚气息的词汇,旅游者、旅游业界对此都颇为关注。
3、文化就像是一只黑盒子,我们知道它就在那里,但却不知道里面装着什么。
4、在旅游者的游览过程中,由导游所扮演的角色的特殊性所决定,导游和旅游者的互动就可能成为旅游体验过程中各个影响因素的重中之重。
5、中国太大了,每个地方都不一样,到过北京,你不能说自己到中国;到过上海,你也不能说自己到过中国”??你必须
把这些地方都去了〔中国地图上标出的地方〕,才能算到过中国浅谈旅游体验之想
虽然大致看了《旅游体验研究》一书,但是我感觉我感受颇深的还是自己对旅游体验的认识,这本书主要是从学术的专业度来研究旅游体验,或许是我个人不太喜欢看学术性太强的东西,所以没有很认真的去细读这本书,我个人比较喜欢看一些富有感情,文字优美

的旅游撰记,想看看作者是怎样来表达自己对旅游的一些见谛和他们亲身经历后产生的一些旅游感想,从而来加深自己对旅游的认识和理解;除此之外,我也通过这些优美的表达来净化自己烦躁的心情,让自己平静下来。在《旅游整合世界》一书中,有这么一句话让我对旅游有了重新的认识,政治的力量常常产生地域的壁垒,宗教的力量又往往导致心灵的隔阂,只有旅游,才能使不同的种族、不同的信仰、不同文化的人们走到一起,共同分享人类文明的成果确实旅游的力量不可小视,也让我重新认识了一遍旅游,因为旅游我们有了从未有过的体验;因为旅游我们的身心得到净化;因为旅游我们的心灵得到释放;因为旅游我们收获了人生珍贵的财富;因为旅游我们结交了新朋友;因为旅游??我们收获了很多很多。原本自己是个不太喜欢出门的人,从小到大很少出门旅游,这就导致了我见识的局限,但却阴差阳错的与旅游结下缘分,在大学期间的专业是旅游管理,曾经觉得自己不是很喜欢旅游,也觉得自己不
合,但随着我对旅游的了解和自己亲身的体会,慢慢的喜欢上了旅游,开始发自内心的很认真的去了解旅游的方方面面。大三下半年来一直在间断的带团,虽然带团量不是很大,带的团品质也不是很高,但却收获了很多弥足珍贵的经验。一开始我在疑心自己能不能做好导游这个工作,但当我站在旅游大巴上面对游客开始介绍和讲解时我发现自己蛮有潜力的,然后越来越喜欢导游这个工作,可慢慢的我又开始质疑自己的能力,或许是因为自己的知识有限,即使再有讲解技巧,脑子里空荡荡的没有储备那也不会有精彩的讲解,不过我不会放弃,因为我喜欢旅游,喜欢带别人旅游,我想只要有心,用心去做终究有一天我会到达自己预期的目标。
经过那么多次的旅游我感觉旅游真的是一种体验,它不讲究我们付出了多少,只讲究我们当时的心情,和我们最后的收获,举一个例子来说就是,一个人如果他很有经济能力,足够支付得起一次别具创新、很与众不同的旅行,而他却没有旅行的心情或是他参与了这

次旅行但整个旅行中的心情都极为糟糕,那他根本不会去体验或体验不到任何旅行的意义,最后的结果就是他既没有去体验,也没有任何的收获;反之,一个人如果他没有足够的经济能力去享受一个独特的旅行,但他却有一个极好的心情去体验一个他能负担得起的体验,而且在整个体验中他心情很棒,最后让他不仅收获了快乐,还有了新的感悟。两者相比,大家肯定赞同后者吧。说了这么多自己浅薄的看法,那我来谈谈从这本书中看到的旅游体验。
旅游体验不单单是一种心理现象,它是旅游者对旅游的参与和体会过程。旅游体验主要反映在旅游体验文化上,旅游体验文化不同于旅游主体文化,它是旅游参与者以体验为核心的旅游实践与意识过程及其精神成果的总和。如果把它看作是一个动态过程与结果,其内在结构应该包括三个部分:旅游体验的心理、行为与产品。在整个旅游文化中,旅游体验文化处于核心地位。旅游体验文化固然不等于旅游体验,但它确实与旅游体验休戚相关。所以,探讨旅游体验文化,不得不从旅游体验的含义说起。国外的旅游体验研究早20世纪60年代就开始了。旅游体验是什么,迄今为止众说纷纭。有人认为,从管理学和营销学的视角,游客体验就是游客的满意度。有人认为,游客体验就是通过游憩活动而获得的心理结果的集合。有人认为,游客体验就是与他者建立联系,从理解和收集他者的差异性中进行学习的过程。还有一些旅游体验是??体验之类的似是而非的定义。而国内的旅游体验研究始于20世纪90年代。谢彦君认为,旅游个体通过与外部世界取得联系而改变其心理水平并调整其心理结构的过程,就是旅游体验。这种体验是旅游者的内在心理活动与旅游客体(即旅游吸引物所呈现的外表形态和深刻含义之间相互交流或相互作用后的结果。是借助于欣赏、交往、模仿和消费等活动方式实现的一个时序过程。而邹统钎认为,旅游体验是游者对旅游目的地的事物或事件的直接观察或参与过程以及形成的感受。不难看出,上述定义的视角是不相同的:有的取经济视角,有的取心理视角,有的取目的地视角。不管何种视角,都不同程度

地揭示了旅游体验的特征,这是应该肯定的。但也应该看到,这些定义总有不尽人意的地方。

旅游管理读书笔记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