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言小说文段阅读训练

发布时间:2019-11-28 02:20:27

(三)母亲

莫言

①我 5 岁的时候,正处于中国历史上一个艰难的岁月。生活留给我最初的记忆是母亲

坐在一棵白花盛开的梨树下,用一根洗衣用的紫红色的棒槌,在一块白色的石头上,捶打

野菜的情景。绿色的汁液流到地上,溅到母亲的胸前,空气中弥漫着野菜汁液苦涩的气味。

那棒槌敲打野菜发出的声音,沉闷而潮湿,让我的心感到一阵阵地紧缩。

②这是一个有声音、有颜色、有气味的画面,是我人生记忆的起点,也是我文学道路

的起点。这个记忆的画面中更让我难以忘却的是,愁容满面的母亲,在辛苦地劳作时,嘴

里竟然哼唱着一支小曲!我母亲她一生中遭受的苦难,真是难以尽述。战争、饥饿、疾病,

在那样的苦难中,是什么样的力量支撑她活下来,是什么样的力量使她在饥肠辘辘、疾病

缠身时还能歌唱?我在母亲生前,一直想跟她谈谈这个问题,但每次我都感到没有资格向

母亲提问。

③有一段时间,村子里连续自杀了几个女人,我莫名其妙地感到了一种巨大的恐惧。

那时候我们家正是最艰难的时刻,父亲被人诬陷,家里存粮无多,母亲旧病复发,无钱医

治。我总是担心母亲走上自寻短见的绝路。每当我下工归来时,一进门就要大声喊叫,只

有听到母亲的回答时,心中才感到一块石头落了地。有一次下工回来已是傍晚,母亲没有

回答我的呼喊,我急忙跑到牛栏、磨房、厕所里去寻找,都没有母亲的踪影。我感到最可

怕的事情发生了,不由地大声哭起来。这时,母亲从外边走了进来。母亲对我的哭泣非常

不满,她认为一个人尤其是男人不应该随便哭泣。她追问我为什么哭。我含糊其词,不敢

对她说出我的担忧。母亲理解了我的意思,她对我说:“孩子,放心吧,阎王爷不叫我是

不会去的!”这是一个母亲对她的忧心忡忡的儿子做出的庄严承诺。现在,尽管母亲已经

被阎王爷叫去了,但母亲这句话里所包含着的面对苦难挣扎着活下去的勇气,将永远伴随

着我,激励着我。

④在那些饥饿的岁月里,我看到了许多因为饥饿而丧失了人格尊严的情景,譬如为了

得到一块豆饼,一群孩子围着村里的粮食保管员学狗叫。保管员说,谁学得最像,豆饼就

赏赐给谁。我也是那些学狗叫的孩子中的一个。大家都学得很像。保管员便把那块豆饼远

远地掷了出去,孩子们蜂拥而上抢夺那块豆饼。这情景被我父亲看到眼里。回家后,父亲

严厉地批评了我。爷爷也严厉地批评了我。爷爷对我说:嘴巴就是一个过道,无论是山珍

海味,还是草根树皮,吃到肚子里都是一样的,何必为了一块豆饼而学狗叫呢?人应该有

骨气!他们的话,当时并不能说服我,因为我知道山珍海味和草根树皮吃到肚子里并不一

样!但我也感到了他们的话里有一种尊严,这是人的尊严,也是人的风度。人,不能像狗

一样活着。

⑤饥饿的岁月使我体验和洞察了人性的复杂和单纯,使我认识到了人性的最低标准,

使我看透了人的本质的某些方面。我的父母、祖父母和许多像他们一样的人,为我树立了

光辉的榜样。这些普通人身上的宝贵品质,是一个民族能够在苦难中不堕落的根本保障,

也正是文学的灵魂。 (选自《人民日报》,有删改)

19、文章第①段,母亲捶打野菜情景的描写很有特点,试作赏析。(3 分)

20、理解文中两处划横线句子的含义。(4 分)

1)愁容满面的母亲,在辛苦地劳作时,嘴里竟然哼唱着一支小曲!

2)孩子,放心吧,阎王爷不叫我是不会去的!

21、第③段中,画曲线句子“有一段时间,村子里连续自杀了几个女人,我莫名其妙地感

到了一种巨大的恐惧。”在文章结构和内容上有何作用?(4 分)

22、根据文意,请补写出第④段中父亲严厉批评我的话。(不超过 40 字)(3 分)

23、本文题目为“母亲,但文中又用了不少文字写了父亲和爷爷,请结合全文探究作者这

样安排的原因。(4 分)

参考答案:

19、从听觉、视觉、嗅觉方面描写母亲捶打野菜的情景,构成了一幅有动作、有声音、有

颜色、有气味的劳动场面。

201)母亲不逃避困难和不幸,乐观顽强的面对困难;2)面对苦难要坚强的活下去,表

现母亲的坚强和责任感;这种庄严的承诺,是为了消除儿子的担忧,体现了母爱的伟大。

21、照应前文“正处于中国历史上一个艰难的时期,引出下文我对母亲的担忧;体现生活

的艰难、人性的脆弱,反衬母亲的坚强。

22、内容要围绕人应该有骨气、有尊严地活展开;语言要口语化,且符合人物身份。

23、参考实例:1)从内容上,为了更好的全面的揭示普通人身上的宝贵品质,丰富了文

章内容;如果不写父亲、爷爷,内容就显得单薄。2)从主旨上看,我的母亲教育我,人

要忍受苦难,不屈不挠的活下去;我的父亲和爷爷又教育我,人要有尊严的活着,互为补

充,文章有厚重感。3)从人物形象上,母亲和父亲、爷爷相互映衬补充,为我树立了光

辉的榜样。4)其他方面,可以使我体验和洞察人性的复杂和单纯,不光使我认识到了人

性的最低标准,也使我看透了人的本质的某些方面。

我的梦想

莫言

  ①最早发现我有一点文学才能的,是一个姓张的高个子老师。他教我们语文,是我们

的班主任。他的脸上有很多粉刺,眼睛很大,脖子很长,很凶。他一瞪眼,我就想小便。

有一次他在课堂上训我,我不知不觉中竟尿在教室里。他很生气,骂道:“你这熊孩子,

怎么能随地小便呢?我哭着说:老师,我不是故意的……”

  ②大约 8 岁的时候,我在村里小学读三年级,因为生活的自理能力很差,加之上学时年

龄较小,母亲给我缝的还是开裆裤。为此,常遭到同学的嘲笑。张老师到我家去做家访,

建议母亲给我缝上裤裆。我母亲不太情愿地接受了他的建议。缝上裤裆后,因为经常把腰

带结成死疙瘩,出了不少笑话。后来,大哥把一条牙环坏了的洋腰带送我,结果出丑更多。

一是,六一儿童节在全校大会上背诵课文时掉了裤子,引得众人大哗;二是,我到办公室

去给张老师送作业,那个与张老师坐对面的姓尚的女老师非要我跟她打乒乓球,一打,裤

子就掉了……

  ③在我短暂的学校生活中,腰带和裤裆始终是个恼人的问题。大概是上四年级的时候,

我写了一篇关于五一劳动节学校开运动会的作文,张老师大为赞赏。后来,我又写了许多

作文,都被老师拿到课堂上念,有的还抄到学校的黑板报上,有一篇还被附近的中学拿去

当作范文学习。有了这样的成绩,我的腰带和裤裆问题也就变成了一个可爱的问题。

  ④后来我当了兵,提了干,探家时偶翻箱子,翻出了四年级时的作文簿,那上边有张

老师用红笔写下的大段批语,很是感人。因为文革,我与张老师闹翻了脸。我被开除回家,

碰到张老师就低头躲过,心里冷若冰霜。重读那些批语,心中感慨很多。那本作文簿被我

的侄子擦了屁股,如果保留下来,没准还能被将来的什么馆收购了去呢。

  ⑤11 岁时,我辍学当了放牛娃后,经常会忆起作文的辉煌。村里有一个被遣返回家劳

改的右派”,他是山东师范学院中文系的毕业生,当过中学语文教师。我们是一个生产队,

经常在一起劳动。他给我灌输了许多关于作家和小说的知识。什么神童作家初中的作文就

被选进了高中教材啦,什么作家下乡自带高级水啦,什么作家读高中时就攒了稿费三万元

啦,什么有一个大麻子作家坐在火车上见到他的情人在铁道边上行走,就奋不顾身地跳下

去,结果把腿摔断了……他帮我编织着作家梦。

  ⑥我问他:“叔,只要能写出一本书,是不是就不用放牛了?

  ⑦他说:“岂止是不用放牛!然后,他就给我讲了丁玲的一本书主义,讲了那些

名作家一天三顿吃饺子的事。大概从那时起,我就梦想着当一个作家了。别的不说,那一

天三顿吃饺子,实在是太诱人了。

  ⑧1973 年, 18 岁的我就跟着村里人去昌邑县挖胶莱河。冰天雪地,三个县的几十万

民工集合在一起,人山人海,红旗猎猎,指挥部的高音喇叭一遍遍播放着湖南民歌《浏阳

河》,那情那景真让我感到心潮澎湃。夜里,躺在地窖子里,就想写小说。

  ⑨挖完河回家,脸上脱去一层皮,自觉有点脱胎换骨的意思。跟母亲要了五毛钱,去

供销社买了一瓶墨水,一个笔记本,趴在炕上,就开始写。书名就叫《胶莱河畔》。第一行

字是黑体,引用毛泽东的话:水利是农业的命脉。第一章的回目也紧跟着有了:元宵节支

部开大会,老地主阴谋断马腿。故事是这样的:元宵节那天早晨,民兵连长赵红卫吃了两

个地瓜,喝了两碗红黏粥,匆匆忙忙去大队部开会,研究挖胶莱河的问题。老支书宣布开

会,首先学毛主席语录,然后传达公社革委关于挖河的决定。那部小说写了不到一章就扔

下了,原因早已记不清。如果说我的小说处女作,这篇应该是。

  ⑩1978 年,我 23 岁,参军入伍成为一名光荣的战士。当了兵,吃饱了穿暖了,作家

梦就愈做愈猖狂。我在黄县站岗时,写了一篇《妈妈的故事》,写一个地主的女儿(妈妈)

上了八路军的武工队长,离家出走,最后带着队伍杀回来,打死了自己当汉奸的爹,但文

革中妈妈却因为家庭出身为地主,被斗而死。这篇小说寄给《解放军文艺》,当我天天

盼着稿费来了买手表时,稿子却被退了回来。后来又写了一个话剧《离婚》,写与四人帮

斗争的事,又寄给《解放军文艺》。当我盼望着稿费来了买块手表时,稿子又被退了回来。

但这次文艺社的编辑用钢笔给我写了退稿信,那潇洒的字体至今还在我的脑海里摇头摆尾。

信的大意是:刊物版面有限,像这样的大型话剧,最好能寄给出版社或是剧院。信的落款

处还盖上了一个鲜红的公章。我把这封信给教导员看了,他拍着我的肩膀说:“行啊,小

伙子,折腾得解放军文艺社都不敢发表了!”我至今也不知道他是讽刺我还是夸奖我。

11 后来,我调到保定,为了解决提干问题,当了政治教员。因基础太差,只好天天死背

教科书。文学的事就暂时放下了。一年后,把那几本教材背熟溜了,上课不用拿讲稿了,

文学梦便死灰复燃。我写了许多,专找那些地区级的小刊物投寄。终于,1981 年秋天,我

的小说《春夜雨霏霏》在保定市的《莲池》发表了。

                 (《读者》杂志 2011 年第 16 期)

1.作者为了实现自己的写作梦想坚持创作,从不懈怠。请你简要概括作者 18 岁、23 岁时创

作的经历。(4 分)

118 岁时

223 岁时

2.本文突出的写作特点是巧用年龄阶段组织材料。你觉得这种方法巧在哪里?请从结构和

内容两方面回答。(4 分)

3.结合文章第④段中“重读那些批语,心中感慨很多 说一说当时作者具体有哪些感慨?

4 分)

4.文章第⑩段中“但这次文艺社的编辑用钢笔给我写了退稿信,那潇洒的字体至今还在我

的脑海里摇头摆尾一句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4 分)

5.莫言是一位非常讲究语言艺术的作家,他在语言表达上追求淡淡的幽默。请你从文中找

出一句来进行简要赏析。(4 分)

答案:

1.118 岁时,我跟着村里人去昌邑县挖胶莱河回到家,火热的生活使我拿起笔,写下

《胶莱河畔》第一章。(218 岁时,我参军入伍在黄县站岗时,写下小说《妈妈的故事》,

后来又写了一个话剧《离婚》。

2.结构上,以年龄阶段组织材料,独具匠心,使文章层次分明。内容上:随着年龄的增长,

阅历的丰富,生活角色的转换,对生活有着越来越深刻的感梧。作者巧用这种形式,将自

己做人和写作文章的感悟结合在一起,使内容与形式达到完美统一。

3.①感慨当年是张老师最早发现我有文学才能并辛勤培育我不断提高写作水平;②感慨当

年年幼无知,紧跟形势,与张老师闹翻了脸,伤害了张老师,也无缘继续得到张老师的指

教; ③感慨这么多年来自己虽然坚持追寻写作的梦想,可是至今仍徘徊在文学殿堂之外。

(答出两点即可得 4 分)

4.使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突出了编辑钢笔字体的潇洒漂亮、龙飞凤舞,也突出了我对收

到第一封编辑来信的印象之深刻,记忆之鲜活。

5.示例:有了这样的成绩,我的腰带和裤裆问题也就变成了一个可爱的问题。含蓄地表达

了随着我作文成绩的不断提高,老师和同学们爱屋及乌,更多的是关注我的作文,我的

腰带和裤裆”的尴尬也就变得无足轻重了。

  

 

像一把粗大的鬃毛刷子在脸上拂过来拂过去,使我从睡梦中醒来。眼前晃动着一个巍

然的大影子,宛如一堵厚重的黑墙。一股熟悉的气味令我怦然心动。我猛然惊醒,身后的

现代生活背景悄然退去,阳光灿烂,照耀着三十多年前那堵枯黄的土墙。墙头上枯草瑟瑟,

一只羽毛灿烂的公鸡站在上边引吭高歌,墙前有一个倾颓的麦草垛,一群母鸡在散草中刨

食。还有一群牛在墙前的柱子上拴着,都垂着头反刍,看样子好像是在沉思默想。弯曲的

木柱子上沾满了牛毛,土墙上涂满了牛屎。我坐在草垛前,伸手就可触摸到那些鸡,稍稍

一探身就可以触摸到那些牛。我没有摸鸡也没有摸牛,我仰脸望着它——亲密的朋友——

那匹黑色的、心事重重的、屁股上烙着“Z99”字样的、盲目的、据说是从野战军里退役

下来的、现在为生产队驾辕的、以力大无穷任劳任怨闻名乡里的老马。

马,原来是你啊!”我从草垛边上一跃而起,双臂抱住了它粗壮的脖子。我心潮起伏,

泪珠在它光滑的皮上滚动。它耸耸削竹般的耳朵,用饱经沧桑的口气说:“别这样,年轻

人,别这样,我不喜欢这样子,没有必要这样子。好好地坐着,听我跟你说话。”它晃了一

下脖子,我的身体就轻如鸿毛般地脱离了地面,然后就跌坐在麦草垛边,伸手就可触摸那

些鸡,稍稍一探身就可以触摸那些牛。

我端详着这个三十多年没有见面的老朋友。它依然是当年的样子:硕大的头颅、伟岸

的身躯、修长的四肢、瓦蓝的四蹄、蓬松的华尾、紧闭着的不知道什么原因盲了的双目。

于是,若干的情景就恍然如在眼前了。

我曾经多次揪它的尾毛做琴弓,它默默肃立,犹如一堵墙。我多少次坐在它宽阔平坦的背

上看小人书,它一动也不动,好像一艘搁浅了的船。我多少次对邻村的小孩子炫耀它,编

造它的光荣的历史,说它曾经驮着兵团司令冲锋陷阵,立过赫赫战功,它一声不吭,好像

一块没有温度的铁。我多少次向村里的老人请教,想了解它的历史,尤其想知道它是怎样

瞎的,没人告诉我。我多少次抚摸着它的脖子问,亲爱的马,你的眼睛是怎么瞎的,是炮

弹皮子崩瞎的吗?是害红眼病弄瞎的吗?是老鹰啄瞎的?——任我千遍万遍地问,它不回答。

“我现在回答你。”马说。马说话时柔软的嘴唇笨拙地翻动着,不时地显露出被谷草磨

损了的雪白的大牙。它的声音十分沉闷,仿佛通过一个曲折漫长的管道传递过来的。这样

的声音令我痴迷,令我陶醉,令我惊悚,令我如闻天籁,不敢不认真听讲。

马说:“日本有一个著名的关于眼睛的故事。琴女春琴被人毁容盲目后,她的徒弟也

是她的情人佐助,便自己刺瞎了眼睛。还有一个古老的故事,俄狄浦斯得知自己杀父娶母

之后,悔恨交加,自毁了双目。你们村子里的马文才,舍不下新婚的媳妇,为了逃避兵役,

用石灰点瞎了双目。这说明,世界上有一类盲目者,为了逃避,为了占有,为了完美,为

了惩罚,是心甘情愿自己把自己弄瞎了的。当然,你最想知道的,是我为什么瞎了眼

……”马沉吟着,这个话题勾起了它无限辛酸的往事

马说:“几十年前,我的确是一匹军马,我屁股上的烙印就是证明。我的主人是一个

英武的军官。他不仅相貌出众,而且还满腹韬略。我对他一往情深,如同恋人。有一天,

他竟然让一个散发着刺鼻脂粉气息的女人骑在我的背上。我心中恼怒,精力分散,穿越树

林时,撞在了树上,把那个女人掀了下来。军官用皮鞭抽打我,骂我‘你这匹瞎马!’……

从此,我决定再也不睁开我的眼睛……”

原来你是装瞎!”我从麦草垛前一跃而起。

不,我瞎了……”马说着,掉转身,向着那漫漫无尽的黑暗的道路,义无反顾地走去。

15.下列对小说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两项是:( )(    5 分)

A.本文以与马的重逢为线索,主要描写了两个场面:一是久别重逢时的情景,一

是重逢后马的自述。

B.小说以马开口向人倾诉这一荒诞手法写和马重逢,写人与马的情感交流,蕴含

着深刻哲理,给人以启示。

C.小说通过写马对主人一往情深”而主人却因女人被摔而打马、骂马,谴责了那些背

信弃义不顾友情的人。

D.小说巧设悬念,反复渲染”“想了解它的历史,尤其想知道它是怎样瞎的,有效

地增强了作品的吸引力。

E.马是装瞎的,可文章结尾说不,我瞎了……”,这里写出了马因一件小事败坏了自己

之后的沉痛懊悔。

16.小说多处描写了马的形象,同时也描写了鸡和牛,这样写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4 分)

17.马因为主人的一句谩骂,就自己后半生装瞎”。你认为它这样做值得吗?请依据文本

加以探究。(6 分)

参考答案:

15.(5 分)C EC、理解上偏离了主题。小说是马通过自己被打骂一事说明自己看错了人,

而不是为了谴责什么样的人,且背信弃义的说法也无文本依据。E、“因一件……懊悔”错。

自己为主人出生入死,而主人却为散发着刺鼻脂粉气息的女人骂自己瞎马,是对自

己投错了主人、是“睁眼瞎的沉痛的悔恨。)(全答对得 5 分,答对一项得 3 分)

16.(4 分)(1)本文勾勒了马巍然”、“粗壮”、“削竹般的耳朵等外貌特征,又用牛和

鸡来衬托,意在突出马出类拔萃的形象以及对马的深厚情感。(2)一匹杰出的战马

在遭到不公正对待后自我毁弃的抗争,与平庸的牛、鸡安享平凡的生活形成对照,表达了

对遭逢不幸、自我惩罚者的同情与感慨。(一点 2 分)

17.(6 分)(1)答值得”的,参考要点:①突出了命运对它的不公,维护了自己的尊严;

②这样一种悲剧性的结局对主题(怀才不遇)的表达显得更深沉有力;③即使不在战场上

驰骋,也可以以力大无穷任劳任怨闻名乡里,活出自己的尊严,这同样是自身价值的体现。

2)答不值得”的,参考要点:①它可以继续为军官服务,用出色的表现证明自己没

”;②它可以跑到别的部队,继续驰骋疆场;③没必要后半生“装瞎,它可以睁大眼

睛堂堂正正地驾辕出力,体现自身价值。(说明:要有观点,有分析。答案不必拘泥,言之

有理就可给分。)

莫言小说文段阅读训练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