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

发布时间:2014-03-02 21:28:48

读《亲爱的安德烈》有感

“代沟”一词常被用于解释我们与父母之间的矛盾,“我们有代沟,跟你说不清说了。”常常会以这样的对话结束一段争论。然而,“代沟”真的能作为化解矛盾争论的依据吗?不是的,真正想要解决问题必须通过真诚相待的沟通交流,如同安德烈母亲和安德烈一样。

寒假,终于可以抛开语文书备课本,看代替他们的我喜爱的书籍了。“我可爱的安安,哪里去了?那个让我拥抱,让我亲吻,让我牵手,让我牵肠挂肚,头发有点汗味的小男孩,哪里去了?”随着孩子逐渐长大,有了自己的生活和思想,母子渐行渐远,龙应台着急了,担心了,害怕了。为了更好更深刻地了解安德烈,龙应台通过家书的方式与孩子进行沟通交流。断断续续地7天,我细细品读了台湾作家龙应台与安德烈合作之经典——《亲爱的安德烈》。我有为震撼情不自禁的心灵共鸣,以至于好多处被我划上了横线,做上了批注,还写上了感想。书中那些关于父母与孩子的关系的描写,我觉得无比接地气,仿佛就是昨天发生在自己身上一般,我如同遇到了知音,迫不及待地想把它一口气看完,然而我又舍不得看完,觉得很神奇,细细品味,慢慢琢磨我会惊喜地把一些自然段读给我爸妈听,当然,他们的反响不得而知,我妈妈是必须阐述她自己的观点的,她同样是位传统的女性,她还不能接受安德烈妈妈为之改变的那些观点和看法,因此很多我妈妈是听过就算了,依旧操持自己的那套传统的育子观念。

如此存在深深的“代沟”的不同的两代人从各个方面进行对话,比如:族群问题和身份认同、政治运动和政治人物、民主自由和个体权利、价值取向和职业规划、流行文化和艺术鉴赏、生活习惯、个性发展、衰老、死亡以及恋爱问题等等,母子俩都在思考、解剖,贯穿其中的是坦诚和关爱有些对话字字珠玑,让我印象深刻。

(一)“为荣”与“为耻”

从小到大,我们被教导以中国人为荣,“为荣”和“为耻”是连在一起的。……但是,有一个相反的东西却使我很清楚地看见自己的归属感:耻感。……这份羞耻,使我知道我是一个台湾人。——<为谁加油?>

是的,“为荣”和“为耻”是联系在一起的。2013年,我们以全国助人为乐模范,被称为“活雷锋”的孙茂芳为荣。“助人为乐”是历代传承的中华美德,中国是个礼仪之邦,“助人为乐”精神必代代相传,世世相教。“活雷锋”也是一人将“助人为乐”美德发挥得淋漓尽致的最高称谓。2013年,我们以全国见义勇为模范刁娜为荣。为求助他人,不惜牺牲自己的还有最美保安李迎福,其实这样的他们在民间举不胜举。2013年,我们以全国诚实守信模范吴恒忠为荣,辛苦劳作10年为去世的儿子还清19万元的债务。多少人,认为死后就一了百了,所有的欠债还款已成往事,无从追究,但吴恒忠老人就是用自己的双手传承了什么是“诚实守信”。2013年,我们以全国敬业奉献模范钟晶为荣;以孝老爱亲,割脾救父刘培为荣;以教书育人,扶贫帮困的全国道德模范龚全珍为荣。他们无一不体现着中国人的优秀品质,无一不证明,身为中国人,我们是该多么的自豪、骄傲。

然而,2013年,也有不少的耻事。2013年,我们以作为公众人物,知晓“计划生育,少生优生”国情却依旧不为所动,明知故犯的张艺谋为耻。2013年,我们以著名歌唱家李双江和知名歌唱家梦鸽之子李天一为耻,违法不认还各种喊冤造假。

2013年每每看到这样的消息:

李东生:中央防范和处理邪教问题领导小组副组长、办公室主任,公安部党委副书记、副部长涉嫌严重违纪违法,目前正接受组织调查。(中委,正部级)

付晓光:黑龙江省副省级干部因私公款消费,大量饮酒并造成陪酒人员“一死一伤”严重后果,按程序免去其黑龙江省政府亚布力度假区领导小组常务副组长职务,由副省级降为正局级。

陈柏槐:湖北省政协原副主席,201311月,涉嫌严重违纪违法,目前正接受组织调查。

季建业:南京市委副书记、市长,201310月,涉嫌严重违纪,免去其领导职务,现正在按程序办理。

郭永祥:原四川省人大副主任,曾任四川省委常委,副省长,20136月落马,正接受组织调查。

倪发科:原安徽省副省长,涉嫌严重违纪,20135月落马,正接受组织调查。

刘铁男:原国家发改委副主任,涉嫌严重违纪,20135月落马,正接受组织调查。

……

这些都是省部级管员,再小的就不计其数了,类似的人物,在2013年是举不胜举,能说这是国耻吗?台面上说“勤俭节约、互帮互助、艰苦朴素、诚实守信、实事求是”等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然而,实际上却是这番景象。

这些羞耻,分分钟让我知道我是中国人,我是礼仪之邦的中国人。

()“紧拽”与“放纵”

上一百堂美学的课,不如让孩子自己在大自然里行走一天;教一百个钟点的建筑设计,不如让学生去触摸几个古老的城市;讲一百次文学写作技巧,不如让作者在市场里头弄脏自己的裤脚。玩,可以说是天地之间学问的根本。——<对玫瑰花的反抗>

中国式的教育虽不断地在强调“素质教育”,却往往脱离不了“应试教育”。紧紧地拽着学生往你想他们发展的方向去,如中国的父母一样,希望他们一切按照自己的安排走,若有什么偏颇必定龙颜大怒,他们所希望的是你按部就班、循规蹈矩完成父母的心愿,不要做什么出类拔萃的事情让自己难堪。

有时候父母总是认为,自己是经历了凤凰涅槃才得来的真经,一定得让孩子如视珍宝的珍藏玩味,否则他就要费时间走弯路受折磨,还可能荒废一生甚至遭受到致命的打击,这怎能不让父母揪心忧虑?

不知道一个先知先觉的人总在身边指点会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哪怕父母自己也明白所说的一切道理其实都是废话,生活需要每一个人独立地慢慢经历,反复周折,才能深刻体验。哪怕父母的愿望只是告诉他最后不要倒下去,要站起来,那都是奢侈的。有没有父母总是诸葛亮的感觉?仿佛有种先读爱情小说再谈恋爱的感觉,也会觉得自己始终被动且后知后觉。

是的,安德烈妈妈同样也担心儿子将来变成冬天的蟋蟀,一事无成。很多父母也是,但是往往他们会担心自己孩子职业的贵贱、金钱的多寡,地位的高地。你看,有多少的父母希望自己的孩子是公务员、事业单位的员工、教师,有多少的父母希望自己的女儿以后找到一个公务员的对象,自己的儿子可以找一个老师。与其说希望孩子的工作给孩子带来多少自由,那恐怕实属冠冕堂皇,仅仅只是说说罢了,他们绝对不会那么做的,除非思想开化得早。

然而,在日后孩子生长的道路上,父母亲也许也会感到欲罢不能,遥控困难。因为我们不再是没有思想的芦苇了,我们长大了就有了自己的想法,越是否定,我们越要去探求,这也称之为叛逆,叛逆的孩子大多实属乖巧的孩子,只是被压抑的太久了,他们需要释放。走进人生的丛林之后,我们想要的自由也许往往被闪避道路上的荆棘所花的时间所取代。

孩子长大了,父母也要给与一定的信任,我们会为自己的行为负责的。

(三)“年龄”与“辈分”

菲利普:妈,你有没有注意到一个你的华人朋友的特征,就是,当他们要问我什么问题的时候,他们的眼睛都是看着你的,而且,就站在我的面前,却用第三人称“他”来称呼我。

菲利普:妈,我觉得,差别在于,欧洲人是看年龄的,譬如在德国的学校里,你只要满14岁了,老师便要用“您”来称呼学生。但是,中国人看的不是年龄,而是辈分,不管你几岁,只要你站在你爸或你妈的身边,你就是“小孩”,你就没有身份,没有声音,不是他们讲话的对象。所以,他才会眼睛盯着你的妈或爸发问,由“大人”来为你代言。

诸如此类的还有问同伴是否去上厕所……这些不仅只是两代人之间的,更多的,可能是两种文化之间的。——<独立宣言>

这是菲力浦在第34封信《独立宣言》中总结归纳出一个非常精辟的结论。中国的家长和老师却往往忽略孩子的年龄,而是一如既往地去强调辈分、尊卑,不管孩子是不是已经长大了,只要站在爸爸、妈妈或是老师身边,他的身份就永远只能是“孩子”,永远不能得到尊重,永远只能选择服从。难道在中国人眼里,孩子只能算一个成人们随身携带的物件?中国人之所以不肯尊称一个14岁以上的少年为“您”,仅仅是为了保全那点少的可怜的面子吗?顺着菲力浦的遭遇探究下去,我又发现了一点,那就是中国的父母在夸赞孩子时总是对他的父母说:“你的儿子真厉害”,“你的女儿真棒!”……诸如此类,真是可笑,这到底在夸谁呢?别以为对方是“小孩”就可以剥夺他的努力和成就!“小孩”也是人,也是有资格获得尊重的人,也需要平等的对待,难道所谓的“人人平等”在孩子身上就不适用了吗?!由此看来,在东西方在对待孩子的观念真的有着巨大的反差。

边读边发叹,一个18岁的孩子可以有这么深的文化底蕴,思想境界和人文关怀精神,真是令人难以置信,我觉得教授完全是在与一个与她年龄背景同等的同事对话,而不是安德烈——她的儿子。他的那颗温柔感恩的心时刻萦绕在我的心头,他的对于高尚生活的向往让我羡慕。看了他的文章,我才知道原来曾经大学生的我们都有异曲同工的地方,英语看和读没问题,但是根本无法交流,比如现在的韩语,曾经我看和听都没有问题,但是交流完全就是个大问题了,现在被我抛弃了很久了,估计连听和看都不行了。看了他的文章,喜欢旅游的我对欧洲开始向往,向往每间咖啡馆的静谧,向往在那里和三五好友悠闲的生活状态,和内心的平静,他们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关注更多的东西,比如艺术比如环境比如贫困比如真正的生活,当然也向往有这样一个思想开化的母亲。

“我们有代沟,跟你说不清了。”我们不能把所有与父母的矛盾缘由推到无辜的“代沟”身上,我们应当想办法去正确的沟通和交流,这才是解决问题的正道。正如《亲爱的安德烈》中所体现的一样,父母可以从安德烈的字里行间知道我们心里在想什么;而我们,站在安德烈的角度,看着龙应台作为母亲那一封封饱含关心与爱护的回信,也许对父母会有更多的理解。那时候,如有争吵,便不会以“我们有代沟”结束争论了。

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

相关推荐